葫芦岛市龙港区望海寺崩塌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一、引言地质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地质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次实习以兴城地区为对象,重点考察了崩塌现象。
以下是实习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
二、实习背景兴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处华北平原与辽东丘陵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现象丰富。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兴城地区崩塌现象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崩塌现象的成因、分布及危害,对于预防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1. 崩塌现象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几种崩塌现象:(1)岩质崩塌:在兴城地区,岩质崩塌主要表现为岩体从母岩体上脱落,形成大小不一的岩块。
观察发现,崩塌岩块多为长石、石英等硬质矿物组成,岩质坚硬,抗风化能力较强。
(2)土质崩塌:土质崩塌主要发生在坡度较大、土体松散的地区。
观察发现,崩塌土体多为黄土,含有较多的植物根系,土体结构松散,易发生崩塌。
(3)混合型崩塌:混合型崩塌是指岩质与土质共同发生的崩塌现象。
在兴城地区,混合型崩塌主要表现为岩体与土体共同脱落,形成大小不一的岩土混合体。
2. 崩塌成因分析(1)地质构造因素:兴城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与辽东丘陵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等地质构造因素,导致岩体破碎、土体松散,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地形地貌因素:兴城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有利于崩塌的发生。
此外,地形地貌因素还决定了崩塌的规模和分布。
(3)人类活动因素: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加剧。
如过度开采、工程建设等,使岩体破碎、土体松散,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四、实习思考1. 崩塌现象的预防(1)加强地质调查:对兴城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查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为崩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地质环境,避免在地质条件不利地区进行工程建设。
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傅后栋发布时间:2021-11-01T06:28:45.99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3期作者:傅后栋[导读] 在山体发育中具有较强裂缝的表层山体容易出现危岩现象,尤其是其中具有裂缝的部分,而此现象的发生会造成较强的地质灾害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 570206摘要:在山体发育中具有较强裂缝的表层山体容易出现危岩现象,尤其是其中具有裂缝的部分,而此现象的发生会造成较强的地质灾害。
近些年来我国山区和矿区的地质灾害频发,主要是进行危岩崩塌,此种地质灾害具有较强的威胁性,对此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治理和预防,以此减轻其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
在进行治理之前相关的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对其中具有危险性质的地质灾害进行调研,从而对地质危害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使得危岩崩塌等突发性灾害得以减少。
基于此,本文从危岩崩塌地概述着手分析,地质灾害全面调查评价以及防治要点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灾害防治引言:危岩崩塌主要是指山体中的岩块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山体产生分离,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滑移的方式在破脚下进行堆积,此灾害属于常见地质灾害,但是在地质灾害中属于威胁性比较强的一种,如果危岩崩塌的范围在交通线路、居民点等地区,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此外,由于危岩的变形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对其不能进行预估和预防。
基于此,对其进行调查评价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不仅能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保证,还能对其进行有效地预防,并且还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使得山体危岩的情况得以有效地改善。
而在对危岩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危岩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查,进而能够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和针对性治理。
一、危岩崩塌概述在一般情况下,危岩产生于山体表面裂缝发育比较密集的山体表面中,并且其坡度和角度比较陡峭,使得基岩在自然环境中得以完全裸露,基岩的物质构成中主要以硬质岩为主,其岩石硬度一般会保持在Ⅳ-Ⅵ级之中[1]。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葫芦岛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5.28•【字号】葫政发〔2019〕13号•【施行日期】2019.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葫芦岛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葫政发〔2019〕13号沿海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葫芦岛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2019年5月28日葫芦岛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8〕36号)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滨海湿地保护、围填海管控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海洋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海洋资源环境突出问题,严格管控围填海,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努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扎实推进海洋强市和美丽海洋建设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利用与修复、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
2.统筹优化陆海国土空间。
坚持陆海统筹,树立一盘棋观念,增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大力推进滨海湿地保护和围填海管控。
3.落实最严格的管控制度。
强化管控制度及各项配套措施的执行,落实滨海湿地保护和围填海管控各项任务,确保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快落地、可操作、见实效。
葫芦岛市龙港区望海寺崩塌特征及稳定性评价本文以葫芦岛市龙港区望海寺崩塌为例,通过地质调查、工程物探、室内试验取得的原始资料,分析了该崩塌的特征,并进行了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对该地区相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标签崩塌;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稳定性计算与评价一、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崩塌区一侧为近海低丘陵,另一侧是海岸滩涂,二者呈高20~25m的基岩陡坎相接,形成“海蚀崖”地貌。
海岸滩涂区,呈带状,宽20~70m,由于近年人工填海,形成厚3~8m不等的松散堆积体,地面高程一般5~8m。
近海低丘陵区,平行海岸内陆分布,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整平,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20~25m。
海蚀崖高一般15~20m,崖宽一般10~15m,长约300m,坡角一般70~80°,局部负角。
海蚀崖岩性为古生代寒武系灰岩,层理发育,层厚2~10cm不等,岩石相对致密坚硬,主体产状34°∠40°,节理裂隙局部发育,局部可见有小的褶皱现象,崖面见大量小的溶洞。
灰岩浅部(埋深20m左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水量贫乏。
崩塌近海一侧海岸滩涂区堆积物主要为海积圆砾,赋存地下咸水。
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历史上无发生破坏性地震记载。
工作区及周边10km范围内无活动性断裂通过,亦无较大褶皱、断层形迹。
该崩塌区及周边区域,无河流及地表水体分布。
葫芦岛市年平均降水量558.4mm,多年最大日极端降雨243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75mm。
现状条件下,坡顶上已有建筑物相对密集分布,对边坡稳定不利。
二、崩塌(危岩)特征1、危岩体、崩塌堆积体空间形态特征危岩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海蚀崖分布区,危岩体呈北东~南西向与现代海岸线大体平行分布,总长约300m,崖面水平宽约10~15m,崖高一般15~20m,崖面倾向南东,倾角70°~80°,局部直立或负角。
其中潜在最危险区分布长度约40m。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07•【字号】葫政办发[2008]27号•【施行日期】2008.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葫政办发〔2008〕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葫芦岛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二○○八年五月七日葫芦岛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葫芦岛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葫政办发〔2007〕42号)的要求,结合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和《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及2008年气象形势,特编制本方案,以确保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促进和谐葫芦岛的建设。
一、我市地质灾害现状与特征(一)地质灾害区划调查情况我市在2005年完成了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7年编制完成了《葫芦岛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对部分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补充调查;2007年5月完成了对南票区地面塌陷重点地段进行了详查;2008年4月对建昌县八家子矿区地质灾害进行了补充调查。
随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深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不断增多。
目前全市共有地质灾害点786个,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170个。
(二)我市近期地质灾害概况2007年我市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5起,死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按灾情分级,小型地质灾害4起,占发生总数的80%;中型1起,占发生总数的20%。
2007年发生地质灾害为崩塌3起、地面塌陷1起、地裂缝1起。
其中3月15日在南票区暖池塘镇沙金沟村附近,由于地面塌陷引发意外事故,造成6人死亡。
崩塌体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作者:王绍辉王锦霞申娟娟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9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北响堂寺佛洞村的地质勘查,查明了危岩体的主要特征,并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定量计算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分别对区域内危岩整体和单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不但有利于消除该处地质灾害隐患,而且也为此类崩塌的防治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崩塌;稳定性;研究0引言崩塌是山区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常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崩塌体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1],北响堂寺佛洞村小型崩塌位于邯郸市和村镇东北的北响堂寺观赏平台上部坡体,结合危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得知,山高坡陡是引起此处崩塌的重要地形条件,降雨充沛和构造发育是主要诱发因素。
因此对暴雨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危岩体分布及形态特征北响堂寺佛洞村危岩主要由坡体上部及顶部的厚层灰岩组成,随山体呈南北向分布。
此次研究共确定危岩体3个,主要位于高陡边坡上,危害对象主要是工作人员、广大游客及古建筑物。
1.1危岩特征(1)危岩体1(W1):宽1.3m,高1.5m,厚1.0m,体积3.4m3。
危岩北侧发育两组裂隙,交叉切割母岩,危岩呈楔形体,下部临空。
(2)危岩体2(W2):宽5.0m,高2.3m,厚1.4m,体积18.9m3。
岩石破碎,呈阶梯状,发育两组裂隙(见表1.1)。
后缘裂隙平行于主临空面,缝宽20-30cm,南北贯通,长约3m,深约1m,泥质充填,前缘裂隙生长灌木,根劈作用明显。
(3)危岩体3(W3):宽7.5m,高5.6m,厚1.4m,体积58.8m3。
危岩与坡体母体整体呈分离状,后缘裂隙发育,张开,碎石泥质充填,上陡下缓,另组次裂隙发育,将危岩分割,一组裂隙微张开-闭合,一组裂隙张开,宽度3-30cm,风化强烈。
(见表1.1危岩体主要结构面统计表)2危岩整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2.1计算工况的选取危岩的计算工况一般为以下三种工况:Ⅰ工况:自重状态(包括裂隙水压力);Ⅱ工况:自重状态+暴雨(降雨的重现期按20年选取);Ⅲ工况:自重状态+地震(包括裂隙水压力);2.2稳定性计算公式a、倾倒式危岩稳定性计算1.由后缘岩体抗拉强度控制对工况Ⅱ、Ⅲ按下式计算[2]:式中:F—危岩稳定性系数;flk—危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的折减系数确定。
4自然条件4.1气象(1)气温根据笔架山海洋站1994年~1995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得:年平均气温: 10.0℃年平均最高气温: 14.1℃年平均最低气温: 6.0℃年极端最高气温: 34.4℃(出现于1994年7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1.3℃(出现于1994年1月)。
(2)降水统计笔架山海洋站1987-1995年(其中缺1992、1993年)共7年的降水资料,结果如下:年平均降水量为498.7mm年最大降水量为694.0mm年最小降水量为242.8mm日最大降水量为126.0mm,(出现于1991年7月29日)。
降水多集中在6~9月四个月中,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8%。
(3)雾统计笔架山海洋站1988-1991年资料,大雾(能见度小于1公里),平均每年出现10.7天。
(4)风根葫芦岛海洋站近3年(2006~2008年)的风速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气象观测点坐标为北纬40度44分,东经120度58分,观测场海拔高度17.4m,风速器离地高5.8m,记录结果为10分钟平均风速)N向风出现频率最高,达16.40%;SW、SSW与S向次之,所占频率分别为14.42%、10.81%与9.35%。
强风多出现在N向,超过10.8m/s风速的出现频率为0.89%。
葫芦岛站海域平均风速为3.5m/s,超过10.8m/s风速的出现频率为1.56%:最大风速为20m/s,发生在N,次最大风速为19m/s,发生在NNW向。
分季节对风况进行统计:春季葫芦岛站SW~S向风出现频率较高,达48.40%,N向次之,为11.27%。
常风向为SW~S与N向。
强风向为N向。
春季葫芦岛站平均风速为5.8m/s,风速超过10.8m/s所占频率为1.46%,最大风速为19m/s,发生在NNW向。
夏季葫芦岛站SW~S向出现频率较高,达42.12%,N向次之,所占频率为14.76%。
常风向为SW~S向与N向,强风向为N向。
夏季葫芦岛站平均风速为3.2m/s,风速超过10.8m/s 所占频率仅为0.45%,最大风速为11m/s,发生在N向。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崩塌地质灾害分析与稳定性评价对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内崩塌隐患点进行了勘查,分析其成因,并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该崩塌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宜采用拦石网防护措施,以避免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标签:崩塌稳定性评价赤平极射投影1概述该崩塌位于抚顺市抚顺县后安镇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为景区修建道路人工开挖而成。
边坡上部1.0m左右为粘性土混沙碎石,下部为强—中风化钾长花岗岩,表面有松动岩石,树木歪斜,根系裸露,边坡坡麓处为园区内唯一观光旅游道路,崩落方向正对园区道路,威胁园区游客的生命安全。
需及时对其进行勘查,并采取适当防治措施。
2地质环境条件2.1地形地貌勘查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海拔高度440m,山体自然地形坡度为20°—50°,上缓下陡,上部自然斜坡20°—30°,下部自然斜坡40°—50°,坡形大多为凹形。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内植被发育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2%。
2.2地层岩性勘查区出露的第四系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岩性主要为褐黄色或深桔黄色粘性土混沙碎石,碎(砾)石含量一般为30~50%,成分以强风化花岗岩岩屑为主,磨圆度差,多呈棱角状,少为次棱角状,分选性差,厚度一般1m左右。
出露的基岩类型为太古代中期钾长花岗岩,呈现黄白色,文像结构,块状构造,主要岩屑成分为钾长石,含量50%—65%,总体坚硬致密,局部风化强烈。
2.3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勘查区内无深、大断裂通过,断裂及褶皱构造形迹不明显,基岩露头调查与观测统计,主要发育有3组节理,其产状和特征如下:①组产状100°∠54°,面微曲,闭合,出露延伸长度约3~7m,线密度0.5~1条/m;②组产状360°∠89°,面较平直,闭合,出露延伸长度约2~6m,线密度1~2条/m;③组产状240°∠62°,面较平直,闭合,碎石充填,宽度约10cm,出露延伸长度约3~8m,线密度约1条/m。
山西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机组)新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项目负责:陈军武编写人:陈军武李选利审核:樊国强总工程师:樊国强院长:樊春虎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二○○八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10.1任务来源.............................................................................................. 10.2目的任务.............................................................................................. 10.3评估依据.............................................................................................. 2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 31.1建设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31.2以往工作程度.................................................................................. 131.3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61.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0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 232.1气象、水文...................................................................................... 232.2地形地貌.......................................................................................... 262.3地层岩性.......................................................................................... 282.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322.5工程地质条件.................................................................................. 362.6水文地质条件.................................................................................. 372.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0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423.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423.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50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 524.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 524.2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61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 72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 725.2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 735.3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745.4防治措施.......................................................................................... 76结论与建议.................................................................................................. 79结论: ....................................................................................................... 79建议: ....................................................................................................... 82附图1:山西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工程建设用地评估区地质环境现状图(比例尺1:5000)2:山西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工程建设用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及综合分区评估图(比例尺1:5000)前言0.1 任务来源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华北电网的骨干企业,担负着向山西省及京津唐电网的供电任务。
葫芦岛市北龙港港池疏浚物(海砂)评估报告葫芦岛市北龙港港池疏浚物(海砂)评估报告一、引言北龙港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港口之一,港池疏浚物是指在港池疏浚作业中被挖掘出来的海底沉积物,主要包括海砂、泥沙等。
本报告旨在对北龙港港池疏浚物中的海砂进行评估,以提供相关决策和管理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统计等。
首先,在北龙港港池进行现场采样,收集不同深度和位置的海砂样品。
然后,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颗粒分布等方面的分析。
最后,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评估报告。
三、海砂物理性质评估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北龙港港池疏浚物中的海砂具有以下物理性质:颗粒大小均匀,颗粒粗细适中;颜色呈黄色或灰黄色,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渗透性;质地较细腻,含有少量的粘土颗粒;密度较低,容重较轻。
四、海砂化学成分评估海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北龙港港池疏浚物中的海砂化学成分较为稳定,主要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成分,同时含有适量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如镁、钙、钠等。
五、海砂颗粒分布评估海砂颗粒的分布情况对于港池疏浚物的处理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北龙港港池疏浚物中的海砂颗粒主要分布在0.1mm至2mm之间,占总体的80%以上。
颗粒分布均匀,无明显的堆积和沉积现象。
六、海砂利用评估海砂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建筑、工程和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海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评估结果,北龙港港池疏浚物中的海砂可以用作混凝土制备、建筑填充物、沙土改良剂等方面。
同时,海砂还可以用于海洋生态修复和海岸防护等方面。
七、环境影响评估港池疏浚作业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北龙港港池疏浚物中的海砂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在港池疏浚作业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海砂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崩塌风险性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某地区的崩塌风险性进行评估。
崩塌是一种地质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环境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居民和其财产的安全,了解地区的崩塌风险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评估报告将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全面评估崩塌风险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期减少崩塌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损失。
2. 数据收集与分析2.1. 地质数据我们搜集了该地区的地质图、地形图以及地下水位等相关数据。
根据地质图,我们了解到该地区的主要地质构造为山地和溪谷,地质岩石以页岩、砾石和黏土为主要成分。
2.2. 降雨数据该地区的历史降雨数据表明,每年降雨量较大,而且存在集中降雨的趋势。
2.3. 地面变形数据通过监测站点的地面变形数据,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某些地段存在地面下沉和裂缝扩大的现象,这可能是崩塌的前兆。
3. 崩塌风险性评估3.1. 潜在危险因素分析根据地质数据和降雨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可能增加该地区崩塌的风险性:- 地质构造:山地和溪谷地形使得土壤容易松动和崩塌;- 地质岩石:页岩、砾石和黏土容易遭受水侵蚀和溶解,从而导致崩塌;- 大量降雨:大雨将会增加土壤的饱和度,使得地表水无法迅速排除,增加地面的压力,导致崩塌发生。
3.2. 脆弱性分析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岩石成分,我们判断该地区土壤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崩塌。
此外,地面变形的情况也表明,地表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3.3. 影响性分析崩塌发生后,可能对下列方面造成影响:- 人员伤亡和生命财产损失;- 基础设施受损,包括道路中断、桥梁毁坏等;- 环境污染,如土壤与水源的污染。
4. 预防和应对措施基于以上的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减少崩塌灾害的风险:- 建立有效的基础设施监测体系,定期检查和修复存在问题的道路、桥梁等;- 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在潜在崩塌危险区域建设居民区和重要设施;- 加强土壤保持措施,包括增加植被覆盖、建设挡土墙等,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定期疏浚排水系统,保持地表水的畅通,以减少地下水积聚的可能性。
葫芦岛市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浅析学院:贵州大学明德学院专业:__环境工程__班级:__09151___学号:_************学生姓名:__牛群____指导教师:__杨根兰___2011年12月25 日葫芦岛市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浅析葫芦岛是半岛,伸向辽东湾内,因头小尾大,中部稍狭,状如葫芦而得名。
该半岛西与秦皇岛港相对,东与营口港遥遥相望,港口朝南,港阔水深,夏避风浪,冬季结冰微薄,是我国北方理想的不冻良港。
1989年6月,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省辖市。
1994年9月,国务院批准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下辖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连山区、龙港区和南票区。
全市总面积10415平方公里,总人口282万。
葫芦岛市中心地理方位为北纬40°56',东经120°38',地处辽宁省西南部,东邻锦州,西接山海关,南临渤海辽东湾,与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等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扼关内外之咽喉,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
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给葫芦岛市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有驰名海内外的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第二北戴河”——兴城。
葫芦岛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资源,储有钼、铅、锌、石油、天然气等30多个品种近1000处地下矿藏;有山区林果资源,目前果园总面积195万亩,其中包括有称之为“亚洲第一大果园”的前所果树农场;拥有258公里海岸线,滩涂13.4万亩,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海底油气资源——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十分可观。
葫芦岛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无霜期175天,日照时数为2600-2800小时,年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年平均气温8.5-9.5℃。
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和底下管道运输,构成了立体运输网络。
北京至哈尔滨公路、铁路横贯境内,地方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境内有葫芦岛港和绥中港,西距山海关机场20公里,东距锦州机场50公里。
葫芦岛市北龙港港池疏浚物(海砂)评估报告葫芦岛市北龙港港池疏浚物评估报告一、引言葫芦岛市北龙港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港口之一,港池疏浚物(海砂)评估对于港口运营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葫芦岛市北龙港港池疏浚物进行全面评估,为港口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调研、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等。
首先,我们对港池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了解了港池的地理位置、水深、水质等基本情况。
然后,我们采集了多个样品,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分析。
最后,我们结合现场调研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对港池疏浚物进行了综合评估。
三、港池疏浚物的来源港池疏浚物主要来源于港口进出口航道的维护和扩建工程。
在港口运营过程中,船只进出港口会带来大量的泥沙和海砂,这些沉积物会逐渐堵塞航道,影响港口的正常运营。
因此,定期进行港池疏浚工作,清理航道中的泥沙和海砂,是港口运营的必要措施。
四、港池疏浚物的性质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港池疏浚物主要由海砂和泥沙组成,其中以海砂为主要成分。
海砂颗粒细腻,质地坚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 港池疏浚物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这些物质对港口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具有一定影响。
3. 港池疏浚物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含有有害物质,对港口周边环境没有明显的污染风险。
五、港池疏浚物的利用途径对于港池疏浚物的处理和利用,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可以将海砂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如混凝土、砖块等。
海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适合用于建筑工程。
2. 可以将海砂用于填充工程,如道路填土、土地复垦等。
海砂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可以改善土壤质地。
3. 可以将海砂用于海岸防护工程,如海堤、护岸等。
海砂可以起到缓冲波浪冲击和保护海岸的作用。
六、港池疏浚物的管理和保护为了合理管理和保护港池疏浚物资源,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港口管理部门应制定疏浚物的管理规定,明确疏浚工作的时机、方法和标准,确保疏浚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王山风景区自然风光的绝佳选择辽宁省葫芦岛市龙王山风景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葫芦岛市,是一座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这里山势雄伟,山峰重叠,自然风光秀丽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葫芦岛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龙王山风景区就坐落在该市东部的龙港区。
这里的主峰海拔高达567.8米,是葫芦岛市的象征性山岳之一。
龙王山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山水之美,成为了这座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自然景区之一。
进入龙王山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森林。
这片原始森林覆盖着整个山区,森林中长满了各种树木和花草植被。
漫步其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压力。
在这里,游客可以沿着山径徒步,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与美好。
除了森林,龙王山风景区还拥有多个美丽的瀑布和溪流。
其中最著名的是龙王瀑布,这个高约50米的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水花四溅,气势磅礴。
站在瀑布前,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力量。
此外,风景区中还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小溪流,溪水清澈见底,沿路有各种各样的奇石和水泉,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
葫芦岛市龙王山风景区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
这里的山体中嵌入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等。
因此,龙王山风景区除了作为旅游景区,还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这里的地质状况和矿产资源。
依托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地质资源,葫芦岛市龙王山风景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旅游为主导的综合性景区。
这里建设了众多的游览设施和服务设施,包括观光索道、游客接待中心、休闲广场等。
游客可以乘坐观光索道,俯瞰整个风景区的美景;在游客接待中心,了解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在休闲广场,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总之,辽宁省葫芦岛市龙王山风景区是一处自然风光绝佳的旅游胜地。
这里的山水、森林、瀑布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来到这里,游客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深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5.25•【字号】葫政办发〔2018〕75号•【施行日期】2018.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葫政办发〔2018〕7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5月25日葫芦岛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做好惠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2〕30号)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2018年地质灾害排查结果及气候预测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概况全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根据以往调查和今年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291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92处(按区域分,连山区11处、龙港区4处、南票区32处、兴城市12处、绥中县4处、建昌县17处、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12处;按类型分,崩塌33处、滑坡4处、泥石流7处、地面塌陷42处、地裂缝6处)。
根据历年防治工作经验,我市地质灾害险情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且以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小型地质灾害为主,多集中在建昌县、南票区和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
近年来,因监测预警等防灾措施到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一)全年气候趋势预测。
《寺河矿承压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突水风险性评价》篇一一、引言随着矿山开采的深入,矿区承压区的岩溶陷落柱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矿井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寺河矿作为国内知名的矿山,其承压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突水风险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寺河矿承压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并对突水风险性进行评价,以期为矿山的开采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二、地质背景寺河矿位于某地质构造带上,岩溶发育强烈,尤其是承压区的岩溶陷落柱更是具有明显的特征。
本区岩石类型多样,包括石灰岩、砂岩、泥岩等,地层结构复杂,地质构造发育。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突水风险性。
三、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一)形态特征寺河矿承压区岩溶陷落柱形态各异,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陷落柱内部填充物主要为泥质、砂质等物质,充填程度不一。
在空间分布上,岩溶陷落柱多分布在断层、褶皱等构造带上,与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二)成因机制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受岩溶发育、地下水位变化、地质构造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在地下水作用下,岩层中的可溶性岩石发生溶蚀作用,形成溶洞,随着地下水不断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塌陷,最终形成岩溶陷落柱。
四、突水风险性评价(一)评价方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突水风险性进行评价。
通过分析岩溶陷落柱的形态特征、发育规律、地下水动态变化等因素,结合历史突水事件和矿山实际情况,确定各因素对突水风险性的影响程度。
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寺河矿承压区岩溶陷落柱的突水风险性较高。
其中,特定区域的突水风险性尤为突出,需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针对不同区域的突水风险性,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五、防治措施与建议(一)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岩溶陷落柱的发育情况和地下水位变化,及时发现突水征兆,提前预警,为矿山安全提供保障。
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地区韩家沟至马路湾地面塌陷勘查摘要:对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地区韩家沟至马路湾地面塌陷进行高密度电法和大地层析法勘查,并综合物探结果对地下异常区进行分析,查明地下状况。
关键词:地面塌陷,高密度电法,大地层析法Abstract: the huludao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ZhangZi Yang’’s family home in Korea to ditch the bay the ground collapse and the great strata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was used exploration, and integrate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results abnormal area of underground analysis, find out the underground conditions.Key words: the ground collapse, high-density electrical method, big formation was used引言杨家杖子镇是中国最早的钼矿产地,也是依赖钼矿资源而兴起资源型城镇。
韩家沟至马路湾一线采场比较小,开采的矿体主要是0-9号脉的比较狭小的矿体,平均37.5米一段,场最浅处距离地表15米左右。
此次勘查的目的是查明区内是否存在地下情况,为今后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工作方法与技术1.1、高密度电法1.1.1、仪器设备本次工作测量仪器使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D—2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与WDZJ—2多路电极转换器组合为高密度测量仪。
1.1.2、测量工作方法与技术高密度测量采用的装置形式为温纳测量方式,电极距为5米,60个电极排列,每个高密度断面中心点均用GPS定点。
1.1.3、资料整理及成果野外现场施工采集数据,室内微机回放,数据处理计算,微机制图。
小孤山崩塌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马作明
【期刊名称】《安徽地质》
【年(卷),期】2007(017)003
【摘要】文章对小孤山崩塌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崩塌的类型进行了划分,采用赤平投影法与极限平衡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后,判断其崩塌(危岩体)均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需进行工程治理,提出了防治原则和治理措施建议.【总页数】6页(P216-220,229)
【作者】马作明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
【相关文献】
1.贵州省某煤矿区崩塌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建议 [J], 肖杨
2.一碗水崩塌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建议 [J], 钱龙;王蕾;樊玉敬
3.G318泸定—竹巴笼段边坡崩塌发育规律及防治措施建议 [J], 邹雪晴;裴向军;程强;袁进科;母剑桥;胡应强
4.安徽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建议 [J], 王桂英
5.重庆市某工业园区20号地块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J], 王燕强;景骏程;詹同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葫芦岛市龙港区望海寺崩塌特征及稳定性评价【摘要】本文以葫芦岛市龙港区望海寺崩塌为例,通过地质调查、工程物探、室内试验取得的原始资料,分析了该崩塌的特征,并进行了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对该地区相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崩塌;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一、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崩塌区一侧为近海低丘陵,另一侧是海岸滩涂,二者呈高20~25m的基岩陡坎相接,形成“海蚀崖”地貌。
海岸滩涂区,呈带状,宽20~70m,由于近年人工填海,形成厚3~8m不等的松散堆积体,地面高程一般5~8m。
近海低丘陵区,平行海岸内陆分布,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整平,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20~25m。
海蚀崖高一般15~20m,崖宽一般10~15m,长约300m,坡角一般70~80°,局部负角。
海蚀崖岩性为古生代寒武系灰岩,层理发育,层厚2~10cm不等,岩石相对致密坚硬,主体产状34°∠40°,节理裂隙局部发育,局部可见有小的褶皱现象,崖面见大量小的溶洞。
灰岩浅部(埋深20m左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水量贫乏。
崩塌近海一侧海岸滩涂区堆积物主要为海积圆砾,赋存地下咸水。
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历史上无发生破坏性地震记载。
工作区及周边10km范围内无活动性断裂通过,亦无较大褶皱、断层形迹。
该崩塌区及周边区域,无河流及地表水体分布。
葫芦岛市年平均降水量558.4mm,多年最大日极端降雨243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75mm。
现状条件下,坡顶上已有建筑物相对密集分布,对边坡稳定不利。
二、崩塌(危岩)特征
1、危岩体、崩塌堆积体空间形态特征
危岩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海蚀崖分布区,危岩体呈北东~南西向与现代海岸线大体平行分布,总长约300m,崖面水平宽约10~15m,崖高一般15~20m,崖面倾向南东,倾角70°~80°,局部直立或负角。
其中潜在最危险区分布长度约40m。
崖脚下见有零星坠落的块石分布,一般直径0.5~1.0m。
也常见有岩屑、岩块从崖面滑落于崖角,雨季这种现象便是多发、频发,对崖脚下行人及游人构成严重威胁。
2、危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由高崖面上分布密集的海蚀溶洞现象推测,过去的地质历史时期,海水或高潮线已接近崖面顶部,崖面岩体曾遭受海浪、海水的强烈冲蚀、侵蚀破坏,海水退出后,崖面又经受了长期的风化作用,致使崖面岩体破碎、崖面直立,进而使崖面岩体脱落、掉块现象频发。
经构造扰动,崖面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坡面上可见几条贯通坡顶与坡脚间的裂隙,其中一组较大结构面产状(105°∠64°)与崖面倾向、地层产状的组合是对崖面稳定性不利的。
危岩体的变形破坏还表现在对坡顶建筑物造成的破坏、损坏,坡顶东西两侧长约250m的安全围墙已全部倒塌,墙体经崖面滑落于崖脚下。
3、崩塌(危岩)体形成条件
(1)海蚀崖陡倾的崖面坡度,坡角一般70~80°,局部负角,这是危岩体形成或崩塌产生的基础和绝定性条件。
(2)分布密集的已有建筑物,特别是近坡顶建筑物,产生的重力或重力分力,加剧了边坡(崖面)的不稳定性。
(3)边坡岩体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其中一组较大结构面产状(105°∠64°)与崖面倾向、地层产状的组合形式,是对边坡稳定性不利的组合。
三、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1、评价方法、计算公式的选择
危岩体稳定性评价较为复杂,针对该危岩体特征,选择直立边坡的卡尔曼临界高度理论公式进行稳定性评价。
计算公式:h=(4c/ )tan(45°+ )
h:直立边坡的临界高度(m)
:岩石重度(kn/m3)
c:岩石粘聚力(kpa)
:岩石内摩擦角(°)
2、计算参数的确定
计算参数由岩土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给出
:取试验成果平均值, =25.5kn/m3
c:根据重塑样品试验成果及原状样品试验成果综合给出
c=80kpa
:根据重塑样品试验成果及原状样品试验成果综合给出 =30°
3、计算结果及评述
上述参数带入公式:h=(4c/ )tan(45°+ )
=(4×80/25.5)tan(45°+ )
=21.7 m
计算临界高度值为21.7m,与现状边坡最大高度基本相当,说明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下会引发崩塌灾害,这与定性分析判断是基本吻合的,是符合实际的。
4、崩塌(危岩)体灾情评估
从坡顶建筑物,特别是近崖面安全围墙遭受破坏、破损情况,说明了危岩体的危险程度很大。
客观上崖面岩体在过去地质历史时期,曾遭受过长期海蚀,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在不利的外界因素或自然环境影响下,更加使坡面岩体疏松,进而脱落,使崖面外移,向不稳定趋势发展。
近代人类工程活动,坡顶建筑荷载重力或重力分力作用对该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从边坡临界高度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也说明了边坡是欠稳定的。
当遇一定强度的降雨、地震等影响,随时可能发生崩塌;在正常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崩塌灾害也是不可避免。
依据《滑坡防治勘察规范》(dz/t0218-2006)划分标准,该崩
塌区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类型为复杂;崩塌类型依据危岩脱离母岩的方式,划定为坠落式崩塌;潜在崩塌体积约2.5×104m3,划定为中型崩塌;威胁人口约1300名(其中学生和教师1200人),潜在经济损失大于10000万元,危害等级划定为一级。
四、结语
1、潜在崩塌区位于近海海岸,危岩体构成海蚀崖地貌景观,崖体走向近东西,崖面坡度70~80°,局部负角,坡顶与坡脚相对高差15~20m。
危岩体主要组成岩性为寒武系灰岩,局部节理裂隙发育。
2、危岩体主要变形破坏是崖面岩体遭受强烈的海蚀并伴生强烈风化作用,崖面岩体疏松、破碎,以致脱落、掉块,局部形成负角,进而造成崖面后移,近崖面建筑物已产生不同破损和破坏。
3、危岩体形成的主要条件是陡倾的崖面地形、局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特别是较大型不利于边坡稳定性的结构面存在及边坡坡顶荷载(人工建筑物)的作用。
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人类工程活动及地震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4、边坡稳定性计算表明,该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下(降水、地震)会引发崩塌灾害,在正常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崩塌灾害也是不可避免的。
5、该崩塌在未治理之前或治理期间,主管部门应组织落实对该崩塌的监测预警,确保坡顶建筑物安全,确保校区广大师生及崩塌影响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作者简介:
刘铁平,男,1967年出生,籍贯辽宁省营口市。
职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单位:辽宁工程勘察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