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李白
- 格式:ppt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38
幼儿园大班教案《静夜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材《古诗词启蒙》的第三章,详细内容为李白的《静夜思》。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熟练朗读《静夜思》,并背诵下来。
2. 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通过朗读、感悟的方式,理解古诗的含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并背诵《静夜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古诗录音、PPT。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夜晚的景象。
(2)播放古诗《静夜思》的录音,让幼儿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2. 新课呈现(1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静夜思》,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语调。
(2)逐句解析古诗的含义,让幼儿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结合挂图和PPT,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进行朗读比赛,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读古诗。
(2)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夜晚景象。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问:古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让幼儿进行回答。
(2)让幼儿进行诗句接龙游戏,巩固对古诗的记忆。
(2)布置作业,让幼儿课后向家长讲述古诗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静夜思》。
2. 在旁边标注重点词语和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向家长讲述《静夜思》的故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和实践活动,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静夜思》的内容。
但在讲解古诗含义时,部分幼儿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思乡主题的古诗,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人格一、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人,生于西域碎叶城,年幼时举家迁至蜀州昌隆县。
○身份血统。
自称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突厥习俗。
吴指南二次骨葬1、蜀中时期:任侠漫游●教育。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18岁隐居大匡山读书●信仰。
紫云山、青城山●任侠。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漫游干谒。
干谒益州长史苏颋,峨眉、平羌、渝州之游(《峨眉山月歌》)2、酒隐安陆:漫游干谒●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724)出夔门,东游洞庭、庐山,至金陵、扬州,至剡中;西游云梦,北游襄州,最后定居安陆●干谒生活。
襄阳、洛阳、太原之游●干谒对象。
安州裴长史、襄阳韩朝宗●西入长安。
开元后期第一次入京●漫游梁宋。
●迁居任城。
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干北海太守李邕3、长安三载:供奉翰林●奉召入京。
吴筠、玉真公主的推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结识贺监。
“谪仙人”●空前礼遇。
“降辇步迎,如见绮皓。
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供奉翰林。
《宫中行乐词》、《清平调》●优游长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中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赐金放还。
杨贵妃、高力士。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4、寄家东鲁:十年漫游●洛阳梁宋之游。
结识杜甫、高适●北海受道箓。
●十年漫游。
南下吴越,北上幽燕,定居庐山修道5、乱中流离●入永王幕。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流放遇赦。
郭子仪、高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涂病逝。
李光弼、李阳冰●迁葬青山。
范传正第二节李白的乐府与歌行●乐府和歌行的区别○乐府:有乐府旧题可以依傍。
○歌行:以“歌”、“行”、“吟”、“谣”等为题。
●沈德潜:白诗天才纵逸,变幻超忽,至于七言长古,往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可谓怪伟奇绝者矣。
《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点评】本诗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并且描写了蜀道上的奇异风光,壮丽景色。
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的热爱。
同时将人间险恶与蜀道难进行了有机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全诗豪情奔放,想像丰富奇异,极具夸张性,语言富于变化而且充满感情,有声有色,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
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
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传第三章酒隐安陆读书笔记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千金散尽,结束江南花天酒地的游历生涯,来到湖北安陆定居,联姻当地望族,娶前朝宰相许圉芝孙女为妻(一说入赘)。
李白在安陆居住十年之久,过着“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
虽尚未看过长安之花,亦是春风得意之年华。
次年春天(公元728年),李白写下《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
蔡十,安州云梦人,算是李白的安陆老乡。
李白与他交情甚厚,在江夏他们暂得遇会,但蔡十马上又要还乡,李白和同乡廖公,同江夏诸友一道为他设宴饯行。
李白在文章里说:“蔡十是个奇人,才高气远,跟我一样有四方之志。
我呢,虽然在安陆成家,也是常年漂泊在外,不归家门。
你此去从汉阳逆水而上,这一路我熟得很。
故乡桨声作伴,青山绿枫相迎,路途也不远,一路跟飞似的,压根用不着哀叹。
”李白嘴里说“又更逢春,再结乡思”,但丝毫没有着家的打算。
虚晃一枪之后,转而相约秋天同游会稽镜湖。
青年时期的李白一派书生意气,心中少有愁苦心绪。
不,绝非如此。
荣耀,永远是荣耀,一身莲之君子气,纵使陨落又如何,不还是可以在人心中重生?
时光潋滟,岁月荏苒。
漫溯历史的川流不息,穿越千年低吟浅唱。
那就在书中,在《李白传》中,与太白一同与风云长啸,作诗唱曲,鄙人不才,见笑。
人生几何怅苦短,孰能弃妄谈笑间。
看淡人生坎坷,看破世俗红尘,就像这大唐的荣耀,超然脱俗,做一朵荣耀青莲。
第三章李白一、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
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
大约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后自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一生可分为五个时期:1、蜀中游历(5-25岁):《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赠张丞相镐》其二:“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2、远游求仕(26-42岁):开元十四年(726),“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游江陵,泛洞庭,登庐山,下扬州,后留住湖北,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此后又以安陆为中心,西入长安,东游梁、宋、齐、鲁。
3、长安三年(42-44岁):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
入翰林院待诏供奉。
天宝三年,自请还山,离开了长安。
4、再次漫游(44-55岁):离开长安,再吹漫游。
在洛阳与杜甫相遇。
北游燕赵,南返梁园,往来于宣城、金陵之间,游历山川,炼丹隐遁。
5、身经战乱(55-62岁):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由宣城避乱郯中,后隐居庐山。
次年冬,永王李璘出师东巡,辟李白为僚佐。
至德二载(757)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被捕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行至奉节遇赦得归。
代宗即位(762),诏命李白为左拾遗,这年冬天,病逝于安徽当涂。
李白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道、侠这三种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以道家思想为主。
二、思想内容李阳冰《草堂集序》云“十丧其九”,今存《李太白集》三十卷,除赋、序等文章外,存诗九百八十余首。
一、批判现实。
如《古风》其十五、其二十四、其三十九、其四十六等。
表现对黑暗现实的无情揭露和批判。
二、关心国运。
“终与安社稷”(《赠韦秘书子春》)。
“谈笑安黎元”(《书情赠蔡舍人雄》)“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三、追求自由。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第四编第三章李白一、单项选择题1.李白号()。
A.太白B.青莲居士C.白莲居士D.香山居士【解析】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2.在李白的近体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A.乐府B.歌行C.绝句D.律诗【解析】C 在李白的近体诗里,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
3.下列不属于李白的称谓的是()。
A.太白B.青莲居士C.竹溪六逸D.白莲居士【解析】D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徙家任城,与孔巢父等隐于醋来山,号“竹溪六逸”。
4.“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体现了什么样的意象()。
A.清新明快B.平易质丽C.豪放飘逸D.沉郁顿挫【解析】A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体现了清新明快的意象。
5.在李白的诗中,用的最多的色彩是()。
A.金B.青C.白D.黄【解析】C 在李白的诗中,用的最多的色彩是白色。
6.在李白的诗歌中,所用的词语的基本色调是()。
A.平易质丽B.明丽爽朗C.豪放飘逸D.沉郁顿挫【解析】B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7.下列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是()。
A.李白B.王维C.孟浩然D.王昌龄【解析】A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8.李白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
A.文章四友B.吴中四士C.竹林七贤D.竹溪六逸【解析】D 李白徒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诗人受到李白的影响的是()。
A.陶渊明B.陈子昂C.苏轼D.陆游E.王昌龄【解析】CD 李白徒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2.下列诗歌属于李白的七言绝句的有()。
A.《望庐山瀑布》B.《静夜思》C.《早发自帝城》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E.《劳劳亭》【解析】ACD 《望庐山瀑布》、《早发自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七言绝句.3.伴随了李白一生的是()。
唐代文学习题及答案隋唐五代文学唐代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全面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诗歌空前繁荣,创造了古典诗歌史上的高峰。
唐代文学的发展,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本段文学的教学,突出诗文大家、名家,如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煜等,分别对其生平、思想、艺术各方面作系统的介绍。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一、基本知识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望庐山瀑布格律
望庐山瀑布格律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长诗,共有九十六句,描写了他望庐山瀑布时的感受和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的章节划分和内容概述:
第一章:瀑布声中寻古迹
李白望见庐山瀑布,感叹自然的壮美,同时也想起了历史上的名人和事件,比如庐山上的古刹、道士和李太白等人的故事。
第二章:登高望远
李白登上高山,俯瞰四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壮观,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瀑布的奇妙
李白描述了庐山瀑布的奇妙之处,比如水流的洪亮、水花的飞溅、水声的激越等等,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第四章:追溯历史
李白回忆了历史上庐山的名人和事件,比如庐山上的古刹、道士和李太白等人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第五章:仰望山巅
李白仰望山巅,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神秘,同时也思考了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第六章:回顾人生
李白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叹时光的飞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七章:感受自然
李白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妙,比如瀑布的洪亮、山川的壮美、云霞的变幻等等,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壮观。
第八章:思考人生
李白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真理、追求美好、追求自由,同时也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时光、珍惜人际关系。
第九章:赞美自然
李白赞美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妙,认为自然是伟大的、神秘的、美丽的,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欣赏。
以上是望庐山瀑布格律的章节划分和内容概述,这首诗描写了李白在望庐山瀑布时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经典,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