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鲁教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3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445.42 KB
- 文档页数:6
课时规范练3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019湖北黄冈中学模拟)在一定区域内,某地理事物的重心是指其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该地理事物各个方向的发展相对于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据此完成1~3题。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度上的变化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1.仅从运输量考虑,由于能源生产、消费和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带来的压力最大的是()A.北煤南运B.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D.南水北调2.近30年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和GDP重心的移动方向大致是()A.向东北B.向西南C.向东南D.向西北3.以上变化说明,近30年来和我国经济发展关联度最大的产业部门是()A.农牧业B.重化工业C.轻纺工业D.高技术产业2.B3.B1题,煤炭运输量大,带来的压力最大,A项正确;西电东送是高压输电,运输压力较小;西气东输是管道运输,运输量大,压力小;南水北调调运的是水不是能源。
第2题,从经度看,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不断向西移,消费总量和GDP重心也向西移;从纬度看,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和GDP重心都向南移。
三者移动方向大致是向西南。
B项正确。
第3题,农牧业、重化工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四部门相比,重化工业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与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GDP重心移动发展关联度最大。
B项正确。
(2019江苏考前模拟)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是在超高压输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下图是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人均贫乏B.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丰富C.我国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D.我国以煤炭、水能、核能为主要能源5.下列有关特高压技术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解决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B.可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环境C.可以缓解工业发展受能源地域的限制D.可以促进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5.C4题,从图中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起点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丰富,B项正确。
课时规范练32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2019山东滨州二模)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将玉垒山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最终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上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在河道拐弯处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外江河堤侵蚀B.减轻内江河堤侵蚀C.减少外江泥沙沉积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2.“深挖滩”“低作堰”的主要作用是()①深挖滩可以增加枯水期内江水量②深挖滩可以增加洪水期内江水量③低作堰可以控制枯水期进入宝瓶口的水量④低作堰可以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C1题,在河道拐弯处有凹岸和凸岸之分,外江为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容易淤积,内江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泥沙淤积少。
D项正确、B项错误。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成都平原的用水需求,所以主要目的是保证内江的水量和水质,而不是外江,A、C两项错误。
第2题,“深挖滩”是把“内江河道挖深”,这样在河流的枯水期可以增加内江水量,保证成都平原灌溉用水量充足。
“低作堰”是指“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这样可以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减轻洪水对成都平原的威胁。
如此才能使“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①④正确,答案:为C项。
右图为我国某一流域示意图,其下游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该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流量具有“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的特点。
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位于常年河沿岸B.湖泊提供便利灌溉条件C.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D.气候干旱,气温年、日较差大4.该河流量“天旱年河水不少,天雨年河水不多”说明了()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B.水库起到调节作用C.雨年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少D.旱年气温高,冰雪融水量较多4.D3题,由图文材料可知,该流域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且有沙漠分布,应当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上游水量应当大于下游,可以判断该流域的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所以地势南高北低。
考点规范练33考点一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2024江苏泰州一模)河南省焦作市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
煤炭资源枯竭后,焦作推动工业多元化,形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山水旅游,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加。
下图为焦作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焦作市产业转型初期面临的主要逆境是( )A.土地资源短缺B.技术工人缺乏C.交通设施落后D.能源供应惊慌2.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阅历”是( )A.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C.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D.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答案1.B 2.C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焦作市在转型前是依托煤炭资源发展的,主要发展的是与煤炭相关的采矿业,随着焦作市起先进行产业转型,发展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支柱产业跟采矿业关联度小,缺乏相关的技术工艺。
因此焦作市产业转型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工人缺乏。
第2题,焦作市产业转型后发展的产业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因此无法借鉴;材料中没有提到焦作市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材料中提到,焦作市在发展支柱产业的同时依托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依托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可以借鉴;不是全部的城市都能依托山水资源,关键在于找准自身的优势,该阅历不具有普遍性。
(2024山东菏泽高三期末)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预期开采寿命图,完成3~4题。
注:纵坐标右侧条框表示按1975年消费水平的矿产预期寿命,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的可开采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产的消费年增长率。
3.关于矿产资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图中信息,2010年仍能满意须要的矿种主要有钨、铅、镍、铜等B.汞的消费年增长率小,预期寿命最长C.磷的消费年增长率大,预期寿命最短D.消费年增长率的大小会影响资源的预期寿命4.依据1975年的消费水平,预期寿命最长的矿产( )A.是非金属矿产B.预期寿命约为80年,可以运用到2085年C.预期寿命约为250年D.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状况下,耗竭的年份约为2055年答案3.D 4.D解析第3题,据图中信息可知,2010年仍能满意须要的矿种主要有镍、磷、锰、铁、铝、铬等,A错误。
2025版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规范练53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含答案课时规范练53地区产业结构变化(2023·四川成都一模)近5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各产业就业人口也随之发生变化。
下图为1970—2020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曲线代表第一、二、三产业的分别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2.图示时期内,①产业()A.就业人口逐年减少B.产值缓慢增加C.劳动效率不断提高D.污染排放减少3.2020年,③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兴农政策实施B.人工智能发展C.老龄人口增加D.服务需求量大(2024·江苏徐州高三摸底)甘孜藏族自治州川西高原区,曾为集中连片贫困区,当时部分村民依托国道经营汽修、餐饮等低端服务业,还有部分村民前往成都等地以贩卖土特产为生。
2020年甘孜州实现全面脱贫,多数县城建成配套产业园区。
下图示意2000—2018年甘孜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对甘孜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占比均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占比均波动下降C.第二、三产业占比逐步上升D.就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改善5.推测甘孜州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占比最低但就业占比最高的原因是()①第一产业产值较高②第二、三产业基础较薄弱③当地自然环境较差④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甘孜州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B.第二产业实现快速发展C.低端服务业发展迅速D.中高端服务业发展迅速(2023·广东汕头一模)广东省揭阳市Y村是一个玉器(首饰、摆件、挂件等)加工与贸易专业村,其历史发展路径如图所示。
近些年来揭阳市以Y村为核心,按照高端化、国际化、差异化的品质目标,大力建设“玉文化(创意)产业园”,集加工、制造、贸易、服务为一体。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开展(2021天津卷,6~7)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
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
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以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表达符合实际的是( )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2.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答案: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W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吸引企业、劳动力迁入,因此劳动力属于被动回流,A项错误。
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B项正确。
M镇第二波回流有政策吸引,第一波回流没有政策吸引,C项错误。
第二波回流增加了就业时机,改善了生产条件,更多劳动力主动回流,D项错误。
第2题,服装企业一般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企业,但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看重的是W市的市场条件,期间伴随劳动力进入W市;随着经济开展,W市劳动力本钱上升,加上W市产业转移、M镇的政策吸引,导致服装企业迁回M镇,因此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市场和政策。
C项正确。
(2021百校联考)美国某品牌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在当时并未能引起公众及新闻界的关注。
1930—1959年,凭借里程碑式的设计,该品牌的汽车迅速成为华尔街(美国的金融中心)评价最高的公司之一。
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建立了12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
2021年11月26日该汽车公司宣布将关闭美国境内的数家工厂,以优化产品组合,更好地整合生产基地和研发团队。
据此完成第3~5题。
3.该品牌汽车由最初的默默无闻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 )4.该品牌汽车在中国投资,主要是为了( )5.该汽车公司关闭美国境内数家工厂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1930—1959年,凭借里程碑式的设计,该品牌的汽车迅速成为华尔街(美国的金融中心)评价最高的公司之一,“凭借里程碑式的设计〞是思考的关键信息,该信息的核心是“创新〞,D项正确。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整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C.Ⅲ D.Ⅳ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有(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1.C2.D解析:第1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提高。
图中Ⅲ曲线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自1980年以来总体提高,2005年前后达到最高值,可判断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小,应代表东部地带,Ⅰ、Ⅱ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整体能源自给率,C正确。
第2题,由上题可知,我国西部地带2005年后能源自给率最高达160%,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D。
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完成3、4题。
3.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4.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通道( )A.油源相对不足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C.运输连续性较差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3.D4.C解析:第3题,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油气进口主要通过管道运输,不能与公路、铁路交会,难以构成交通运输网;管道建设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能够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第4题,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其运输的连续性较差,且其不能直达我国主要消费市场。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
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资源禀赋B.经济结构C.开发战略D.能源结构2.关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中部向西部地区转移B.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完成东部向中部地区的转移C.西部地区没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3.中介机会是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
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 )①家乡投资②政府合作③能源供应④土地价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020山东卷,11~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
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下图)。
据此完成4~5题。
注:图中字母代表汽车价值链中的总部、研发、制造、销售环节。
4.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研发水平B.满足生产需要C.带动当地就业D.提高生产效率5.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拓展需求B.产品生产成本C.科技发展水平D.矿产资源供应7.图示产业转移有利于( )A.降低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压力B.提高第一圈层的环境质量C.增加第二圈层的就业压力D.降低第三圈层城市化水平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考点规范练33 农业区域可持续进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56分)(2021浙江卷,7~8)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依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转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B 2.B解析:第1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进展变化。
依据图示土地利用变化,甲地由林地变为湿地(水分充分),表明其海拔偏低,A 项错误;丁地始终为林地,表明其海拔较高,耕地开发条件较甲地差,C 、D 两项错误;乙地、丙地在20世纪50年月为湿地,说明两地地势均较低平,要想开发为耕地必需排解水分,丙地地处河流上游,故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第2题,考查农业的可持续进展。
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提高人均耕地面积,有利于大规模经营,①正确;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已从湿地转为耕地,增加耕地面积必定导致三江平原湿地、林地的进一步削减,不利于环境爱护,②错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③正确;农业的耕作制度主要受地形、热量、光照等多种因素影响,是难以转变的,④错误。
故B 项正确。
读图,完成第3~5题。
3.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4.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养分丰富的优良品质。
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A.气温的日较差小B.生产历史悠久,阅历丰富C.土壤肥沃,水源充分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5.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便利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第30讲产业转移考点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根据区域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
综合思维:全面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认知:典型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
地理实践力:以所学知识为背景,联系相关的产业转移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以区域地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
本考点常与工业区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综合考查相关地理知识。
基础全面梳理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01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02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
3.目的:追求更高03利润,扩大销售市场。
4.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资源充足、高素质且01价格较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02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03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由于04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避开国家政策等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产业转移并非只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同时,也存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01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02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03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04空间分布。
1.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对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有哪些影响?提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人口迁入会增加,迁出会减少。
产业转入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必然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难度及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2、3、4、10 5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6、7、11、14 8、15、16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9、12 13、17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2.引黄济青工程每年从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解析:第1题,引黄济青工程可以减轻青岛市用水压力,从而减缓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现象的发生。
第2题,每年从11、12月至次年2月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又逢农业用水量最少的时期。
答案:1.C 2.B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但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天然气比重很小。
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总的格局是()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B.东北多,西北少C.长江以南多,长江以北少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4.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C.四川、陕甘宁地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5.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制约的原因是()①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②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③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④地域狭小,气候干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3题,我国天然气分布不均,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
第33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生用书P228]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林木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明显的地域性。
四、东北农业问题及对策微点1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不足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只能满足一熟作物的生长。
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
微点2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
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微点3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学生用书P229](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
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
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
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
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课时规范练3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2019山东淄博七中检测)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漫衍。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A.草地、林地、耕地B.耕地、草地、林地C.林地、耕地、草地D.草地、耕地、林地2.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冬季风B.地势C.天气D.纬度3.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自然因素是()①气温低,蒸发弱②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河网稠密⑤夏秋雨多⑥地下有永久冻土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B3.D解析第1题,凭据东北地区的表面,结合气温和降水量等值线阐发,图中A地降水少、气温较低,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东部,重要是草地。
B地位于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以耕地为主。
C地位于长白山地域,以林地为主。
故选D项。
第2题,甲地等温线向南凸,气温比两侧低。
联合表面果断,甲地为小兴安岭,海拔高。
故选B项。
第3题,图中D地位于三江平原,沼泽地广布的天然因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①对。
河道有凌汛征象,地表积水多,②对。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对。
河网稠密,④对。
夏秋雨多,地下有永世冻土,不易下渗,⑤⑥对。
故选D项。
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相宜立室的量比干系,全国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1.441。
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立室格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A.东部优于西部B.耕作区优于林区C.南部优于北部D.水土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能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A.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C.农田灌溉面积增加D.发展节水农业5.D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东部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团体上要大于西部,主要是受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小的影响,而且东部平原地域的耕地面积较大。
选A项。
第5题,发展节水农业可进步水资源的利用率,淘汰水资源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该地区水土资源的不立室水平。
课时规范练3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部门地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经济地带()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③M区能源供需不均衡,需要从外区调入④N区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财产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 )①国际金融②机械制造③服装制造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A.①⑤⑥B.①②⑥C.①②④D.④⑤⑥2.A解析第1题,Ⅰ轴沿长江漫衍,沿线多为平原,Ⅱ轴沿沪杭—浙赣—湘黔铁路线漫衍,沿线多低山丘陵,故①对、②错;M地域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该地域能源短缺,需大量从外区域调入;N 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以第二产业为主,④错。
A项正确。
第2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外联系便利、开辟水平高,故首位城市上海应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进出口商业,A项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域的煤油资源贫乏,④错;机械制造属于传统产业,服装制造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财产,均不符合首位都会重点发展的财产,故②③错。
下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革环境。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4.图示时期内()A.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C.三大产业表现出衰退下降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4.D解析第3题,我国处在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进步,第三财产的比重渐渐增长,渐渐靠近于第二产业,选C项。
第4题,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最高,而不是生产总值最高,A项错;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所占份额在渐渐淘汰,但产值不肯定连续降落,B项错;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降落,不能说明三大财产出现阑珊,C项错;第二财产的增长率最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大,D项对。
考点规范练32考点一认识我国的生态脆弱区(2022山东泰安高三期中)柽柳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植物,其根系具有独特的“提水功能”,能将地下水提升至表土,使表土保持一定的湿润程度。
下图为柽柳治沙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种植柽柳可以提高沙丘的土壤肥力,主要原因是( )①促进有机质积累②提高土壤水分含量③抑制微生物活动④减弱物理风化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受“提水功能”的影响,沙丘上柽柳的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提升的是( )A.净化地下水质B.维持生物多样性C.涵养地下水源D.调节河流径流量2.B1题,由材料可知,在沙丘种植柽柳后,沙丘的土壤成分逐渐由完全风沙沉积变为枯枝落叶与风沙沉积相结合,这说明柽柳产生的枯枝落叶能促进沙丘有机质的积累;而柽柳根系有“提水功能”,使地表土保持湿润,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需的养分,对土壤肥力提升起到很大作用;种植柽柳不能抑制微生物活动,也不能改变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不能减弱物理风化。
故选A。
第2题,净化地下水质和涵养地下水源一般在表层的水渗透进地下的过程,而柽柳的“提水作用”是将水分从地下往地上运输,这使得地表土壤由含水量低向含水量较多转变,而含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更多物种的生存,故能够提升该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柽柳种植于沙丘地带,对调节河流径流量作用不大。
故选B。
(2022山东菏泽一模)生物结皮是由生长于土壤表层和近地表数毫米内的蓝绿藻、苔藓、地衣等与土壤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
黄土高原的黄土沟壑区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结皮在退耕坡地上广泛发育。
研究发现,生物结皮坡面的初始产流明显早于翻耕后的裸土坡面。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对坡面的影响是( )A.产流量增加B.下渗量减少C.产流率降低D.初始产流延后4.两种坡面初始产流早晚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降雨初期(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B.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C.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4.A3题,据图中信息可知,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使坡面的产流量减少;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会降低坡面流速,增加下渗,使下渗量增加;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降低坡面流速,使产流率降低;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导致初始产流提前。
课时规范练33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2019吉林三模)随着我国进口“洋垃圾”禁令的全面实施,浙江某纸业公司拟在马来西亚的雪兰莪州投资建设80万吨废纸浆板及60万吨包装原纸生产基地的项目,总投资为20.508 9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一期主要以进口的美国废纸为原料,生产制成浆板,将全部出口至中国,用于满足公司自身生产所需,同时可进行部分销售。
下图为雪兰莪州位置及交通示意图。
结合图文信息,完成1~2题。
1.推测该纸业公司选址在雪兰莪州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素质高B.原料丰富C.市场需求量大D.交通便利2.通过进行海外投资可能为该公司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B.降低生产投资成本C.解决了进口原料采购的困境D.扩大就业2.C1题,因为生产所需的原料是从美国进口的废纸,产品又是销往中国,对交通有着非常大的需求,附近的巴生港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港口,位于世界最重要的海洋贸易航线上,D项正确。
马来西亚劳动力素质并不高,且造纸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A项错误。
该公司以废纸为原料,原料来源于美国,因此与马来西亚原料丰富无关,B项错误。
该公司产品主要针对中国市场,C项错误。
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美国废纸,产品全部出口回中国,说明由于我国对进口“洋垃圾”禁令的实施,使该公司生产原料采购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海外投资可以避开我国的进口禁废令,材料中所说进口纸浆用于满足公司自身生产所需,同时可进行部分销售,说明可解决公司进口原料采购的困境以及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获得更高经济利润。
C项正确。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
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完成3~5题。
3.在图示模式中()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4.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5.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价格B.交通条件C.工人工资D.市场4.A5.C3题,一般来说,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A项错;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B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C项错;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D项正确。
第4题,金属冶炼和甘蔗制糖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C、D两项错;汽车制造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B项错;只有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符合图示模式,A项正确。
第5题,通过分析,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C项正确。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6~8题。
6.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7.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8.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7.C8.B6题,从材料信息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可知,说明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市场并不止吉林省或者东北,应为全国市场。
相比欧洲,长春在高档车型生产中并不占优势,所以市场定位为欧洲市场不合理。
故选C项。
第7题,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大,保留附加值较大的产品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不大。
故选C项。
第8题,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
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
佛山基地经济较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
综合各大基地区位和“产业转移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这一规律判断,该汽车企业在其他地区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当地市场。
故选B项。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两种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产业链中的()A.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B.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研发、设计C.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D.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10.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最根本的手段是()A.扩大市场规模B.完善对外交通网络C.加大资金技术投入D.承接海外产业转移11.途径Ⅱ中“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B.东南亚C.台湾地区D.辽中南地区10.C11.B9题,①②③④四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是环节①,应为加工制造,附加值最高的是环节④,应为研发,故A项正确。
第10题,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加工制造业升级及产品研发,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品牌战略转变,促进加工制造业高效持续发展,C项正确。
第11题,途径Ⅱ中①为加工制造环节,劳动力成本是影响该环节的重要因素,故东南亚符合,B项正确。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据此完成12~14题。
12.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显示()A.廊坊指数大小与距离北京远近无关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13.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14.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对河北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减少能源消耗②改善环境质量③促进产业升级④完善基础设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3.A14.B12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故C项错误;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故D项错误;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故A项错误;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故B项正确。
第13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故C项错误;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故D项错误;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形成京津冀城市区域发展的双引擎,故A项正确;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故B项错误。
第14题,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将促进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③④对。
承接产业多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会增加能源消耗,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①②错。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
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为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全长3 000千米,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
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下面为巴基斯坦区域图和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
(1)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
(3)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4)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
分析该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将对中巴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多沙漠,下渗量大。
(答出两点即可)(2)节约水资源;减轻土壤盐碱化;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改善土质和农产品品质。
(3)建设港口,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建设公路、铁路,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形成水陆联运通道等。
(4)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将成为连接巴基斯坦南北部地区的“生命线”;带动巴基斯坦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为沿线地区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带动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1)题,从降水、蒸发、下渗和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第(2)题,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可从节水、减盐、农产品品质等角度分析。
第(3)题,从港口、公路的作用等方面,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第(4)题,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方面分析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将对中巴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
右图为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指出北京非首都职能过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
(2)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预测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
交通拥堵;地价上升,居住困难;公共设施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
(2)地处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具有规模较大的皮革加工工业;距离京津、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
(任答5点)(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城镇化进程。
(1)题,北京的非首都职能过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人口过于集中,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过多,带来上学、就医等问题,公共设施压力大等。
第(2)题,从图中看,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是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由材料“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可知,该地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皮革加工工业基础好;从图中看,距离京津、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该地经济不如北京发达,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等。
第(3)题,产业转移可促进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和皮草加工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