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67 KB
- 文档页数:5
1.引起原子谱线变宽的因素有哪些?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有什么影响?
自然变宽:
无外界因素影响时由于激发态原子有限寿命而使谱线具有的宽度。
(1)多普勒变宽:
又称热变宽,是由于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而导致的谱线变宽。
(2)碰撞变宽(压力变宽),原子之间相互碰撞而引起的变宽称为碰撞变宽。
由于压力增大后这种变宽增大,也称为压力变宽。
分为洛伦兹(Lorentz)变宽和赫尔兹马(Holtsmark )变宽。
(3)场致变宽(电场致宽、磁场致宽):
在外界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引起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分裂而使谱线变宽现象称为场致变宽。
由于磁场作用引起谱线变宽,称为Zeeman (塞曼)变宽。
(4)自吸变宽:
谱线自吸引起的变宽称为自吸变宽。
在分析测试工作中,谱线的变宽往往会导致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下降。
2.什么是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积分吸收:
吸收线轮廓内的总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把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吸收共振线的总能量称为积分吸收测量法)峰值吸收:
测量吸收线的峰值的吸收。
以峰值吸收测量代替积分吸收测量的必要条件:
①锐线光源辐射的发射线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υ(或波长λ)完全一致;
00
②锐线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更窄,一般为吸收线半宽度的。
3.简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仪器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谱线宽度很窄的元素共振线)
原子化器(将试样蒸发并使待测定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蒸气)
分光系统(使锐线光源辐射的共振发射线能正确地通过或聚焦于原子化区,并把透过光聚焦于单色器的入射狭缝。
并且待测元素的吸收线与邻近谱线分开)检测系统(的作用是将待测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检波放大、数据处理后显示结果)
电源同步调制系统(将光源与检波放大器的电源进行同步调制,一方面可以扣除原子化器(火焰)中由于原子发射、分子发射和自然光所产生相对恒定的直流电信号的干扰;另一方面脉冲供电以很小的平均灯电流,就能获得很高强度的锐线辐射,改善了放电特性,提高了信噪比,延长了灯的寿命)
4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为什么使用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为什么能发射出强度比较大的锐线光源?
以峰值吸收测量代替积分吸收测量的必要条件:
锐线光源辐射的发射线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υ
0(或波长λ
0)完全一致;②锐线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更窄,一般为吸收线半宽度的。
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为10-3
~10-2
nm。
根据峰值吸收测量法的基本原理,需要锐线光源。
将空心阴极灯放电管的电极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并在两极之间加以几百伏电压后,空心阴极接通电源后,在几百伏电压的电场作用下,空心阴极内开始辉光放电;阴极发射出的电子高速奔向阳极,并与内充的惰性气体原子发生碰撞,使惰性气体原子电离,产生的正离子又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向阴极撞击,使空心阴极的金属物质发生阴极溅射;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蒸气与其它粒子(电子、离子、原子)相互碰撞而被激发,于是从阴极发射出元素特征辐射。
由于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在1-20 mA,放电的温度较低,被溅射出的阴极自由原子密度也较低,同时又因为是在低压气氛中放电,因此,空心阴极灯发射线的热变宽、压力变宽和自吸变宽都很小,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是半宽度很窄的锐线(10-10nm)。
由于空心阴极的特殊结构,气态基态原子停留时间长,激发效率高,因而发射出的谱线强度大。
5.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中对光源如何进行调制?为什么要调制光源?
空心阴极灯采用调制光源,即将光源与检波放大器的电源进行同步调制,一般用285Hz或400Hz的脉冲供电、占空比为1:3,矩形窄脉冲电流为10~20 mA,平均电流为2~5 mA。
仅放大调频信号,同步信号放大。
原子化器中存在被测元素的原子受激发产生的共振辐射和分子、自由基的带状辐射,即背景辐射。
直流供电不能消除原子化器背景发射产生的直流电信号的-4-3干扰。
同步电源调制一方面可以扣除原子化器(火焰)中由于原子发射、分子发射和自然光所产生相对恒定的直流电信号的干扰;另一方面脉冲供电以很小的平均灯电流,就能获得很高强度的锐线辐射,改善了放电特性,提高了信噪比,延长了灯的寿命。
6.试比较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的优缺点,并说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绝对灵敏度高的原因。
1)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分析法的优缺点
火焰原子化器优点:
操作简便,测定精密度高,设备简单。
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缺点:
同轴气动雾化器的雾化效率低。
5-10%
火焰的原子化效率低、还伴随着复杂的火焰反应
原子蒸气在光程中的滞留时间短-10-4
s
大量气体的稀释作用,限制了检测限的降低
只能测定液体样品。
石墨炉原子化法优点:
1)绝对灵敏度高,绝对检出限可达到10-12
~10-14
g。
试样原子化是在惰性气体中和强还原性介质内进行的,有利于难熔化物的原子化;自由原子在石墨炉吸收区内停留时间长,约可达火焰法的1000倍,原子化效率高;
2)取样量少。
液体试样量仅需1~50μL,固体试样约为
0.1~10 mg;3)液体、固体均可直接进样。
缺点:
(1)装置复杂、基体效应大、化学干扰较多;有较强的背景;测量的重现性比火焰法差。
样品基体蒸发时,可能造成较大的分子吸收,石墨管本身的氧化也会产生分子吸收,石墨管等固体粒子还会使光散射,背景吸收大,要使用背景校正器校正。
管壁能辐射较强的连续光,噪声大。
因为石墨管本身的温度不均匀,所以要严格控制加入样品的位置,否则测定重现性不好,精度差。
2)原子化效率高,可达100%,基态自由原子在石墨炉吸收区内停留时间长,
0.1s,绝对灵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