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01年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 格式:docx
- 大小:39.64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01年
(总分3,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材料
2000年10月19日,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应把含苯丙醇胺(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
这以后的一段时间,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
我国有的传媒称为:一石激起千层浪,PPA让全球“大感冒”。
(1)PPA在治疗感冒、咳嗽以及一些减肥的非处方类药品的成分中十分常见。
美国耶鲁大学的霍尔维兹博士及其同事对2000个成年人(包括702个脑中风病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研究,得出结论:服用含有PPA药物的病人容易发生脑中风,应禁止使用。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接受了这一建议。
(2)一些美国公司第二天便推出了新药。
据透露,他们此前已知道耶鲁大学在作有关研究,便暗中研制不含PPA的新药,以便一旦PPA禁用,立即把新药推向市场。
一些著名的药品经销公司除立即把相关药品撤下货架,还张贴告示,同意顾客退货且全额退款。
有些公司却不愿采取行动,他们辩解说:“食品和药品局只是提出建议,而没有声明回收药品,我们没有理由把药品撤下来。
”但“PPA事件”越炒越烈,他们怕砸自己的牌子,最终还是不得不把所有相关药品撤下货架。
(3)一些美国律师认为很有必要问一问:制药公司是否早知道或者应该知道PPA对人体的危害。
知道或应该知道,都是一种过失。
如果知道而没有告诉大众,就可以认定是故意过失,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应受惩罚。
(4)英国有关部门对PPA进行了调查,认为PPA导致脑出血的证据很不充分,只是有加大中风危险的可能。
有关发言人说,英国治感冒和咳嗽的药品虽含PPA,但对其含量的限制比美国严得多,所以英国患者面临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如此,卫生部门还是列出了14种药店中常见的含有PPA的药品名称。
(5)日本厚生省统计,目前日本市面上销售的药物中有65种含PPA。
日本媒体迅速向社会公布了这些药物的名称,提醒公众选择药物注意安全。
日本厚生省表示,虽然美国已开始回收含PPA成分的药物,但日本暂不采取类似行动。
因为在美国PPA被广泛用于减肥药,在日本只允许用于感冒药,而服用此类药物引发脑溢血的概率极低(仅有一例)。
不过日本许多感冒患者却无视政府的表态,坚决拒服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
(6)墨西哥在2000年11月10日宣布禁售53种与PPA有关的药品,“感冒药”立即成为墨西哥的主要话题之一。
不少患者宁愿高烧不退或咳嗽不止,也不敢使用任何一种抗感冒药品。
许多医院和药店纷纷向制药厂退药,有关厂
家和销售商损失惨重。
(7)含PPA的感冒药从美国市场撤出后,不含PPA的感冒药立即成为抢手货。
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名叫维克多利娅的小学教师用几年时间研制出的一种不含PPA的抗感冒药,不仅堂堂正正登上加州药店柜台,而且受到全美6000多家药店的青睐。
(8)2000年11月16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含PPA的药品制剂,同时,对含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也暂停,进一步处理意见正在研究中。
生产“康泰克”的中美史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服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决定。
(9)康泰克原是许多北京人感冒后的首选药,一夜之间成了过街老鼠。
不少读者纷纷向药品管理部门或新闻媒体咨询“药品不良反应有多严重”“以前吃了康泰克这种含有PPA的药怎么办”“药品有不良反应为何还让它上
市”“应不应向厂家索赔”等,一时间,老百姓对再简单不过的感冒吃药犯上了迷惑。
(10)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说,近五年,接到过数例使用康泰克得不良反应的报告,一例为头痛,一例为呕吐,其余均为皮疹。
迄今为止,还没有吃了康泰克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炎、失眠等不良反应的报告,更没有造成脑中风等严重后果的个案。
(11)专家指出,药品不良反应一般要滞后很长时间才被发现。
例如听力残疾的致聋原因绝大多数和用药有关,但发现这些患者的致聋是由于某药品的不良反应,已经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了。
国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三、申论要求
1.
有条理地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SSS_TEXT_QUSTI
该问题分值: 1
答卷一及其评析
【答卷】美联邦食品药物监督局接受该局顾问委员会建议,将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强烈反应,美、英、日、墨等国纷纷宣布了常见的含PPA的药品名称,许多民众已拒绝服用含PPA的感冒药。
一些新开发的不含PPA的新药受到青睐,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停止使用、销售、审批含PPA药品工作。
面对百姓的迷惑,有关检测部门指出并未发现由于服用“康泰克”等含PPA药品导致中风等严重后果的个案,但专家仍提醒加强药品监督检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评析】这份答卷把给定资料中的内容单一化了,整个概述是按世界各国“强烈反应”的思路一路写下来的。
这样,概述不准和遗漏的内容就较多。
各国掌握分寸的区别没有了,我国几方面的具体情况看不到了,这都是重大遗漏。
这份答卷体现出的分析概括能力很一般,缺陷明显,而且不止一处,对其当评为不及格,以20分为标准,大概只能得8~10分。
答卷二及其评析
【答卷】该材料反映了PPA的问题。
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监督局将含PPA(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的药物列为禁药,世界各国对此反响强烈。
许多人拒绝服用含PPA的感冒药。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停止使用、销售、审批含PPA药品的工作。
面对人们的恐慌,检测部门指出并未发现由于服用“康泰克”等含PPA药品导致中风与严重后果的案例,但仍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药品的监督检测工作。
【评析】这份答卷在概括主要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把给定资料中的内容过于简单,遗漏内容较多。
没有概括各国对“PPA事件”的明确态度。
这份答卷,分析概括能力很一般。
2.
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
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
(30分)
要求:(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
(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3)字数不超过300字。
SSS_TEXT_QUSTI
该问题分值: 1
答卷一及其评析
【答卷】PPA事件发生得比较突然,我国应沉着冷静、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首先,药品专家应及时分析PPA药物的有害程度,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药店门前广告、广播、电视、网络等,详情告之群众,让群众不要误传,不要造成各种谣言。
其次,药物科技人员应立即研制不含PPA的新感冒药,以便能投放市场,补充这方面需求。
再次,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如有发现是因服用含PPA药品而产生不良反应的,国家医疗部门应给予特殊照顾治疗(强调仅限此类药品)。
另外,从这件事可以反映出,我国科技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尖端科研应积极推进,国家在这一方面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评析】这份答卷整体上符合命题要求。
考生善于整合复杂的材料,“善后意见”眉目清晰。
第一句话十分精当,“沉着冷静,实事求是”8个字为后面的具体陈述奠定了稳妥的基础。
三条具体意见,涉及不同的对象(群众、专业人员和有关部门),表现政府职能部门处理问题的姿态和责任感。
答卷二及其评析
【答卷】关于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兹提出四条善后处理意见:
(1)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含PPA的药品制剂,同时对含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也暂停。
医院及药品经销公司立即将相关药品撤下货架,允许顾客退货且全额退款,立即回收相关药品。
(2)药品管理部门及新闻媒体应耐心解答群众的相关咨询。
明确告知我国尚未发现PPA造成脑中风等严重后果的个案。
(3)紧急生产和销售不含PPA的感冒、咳嗽及一些减肥的非处方药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不含PPA的相关药品的研制和生产。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和检测工作。
【评析】这份答卷接着提出了关于“PPA风波”引发问题的善后处理意见。
这份“善后意见”有诸多不妥当的地方。
考生面对“PPA风波”的一大堆材料缺少梳理,抓不住主要问题,处理问题难免过激。
“允许顾客退货且全额退款,立即回收相关药品”,谈何容易,一旦发出此令,恐怕后事不“善”。
另外,除第二条意见外,其余三条是对国内而言还是给外国人提建议,不得而知。
3.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宇左右的文章。
(50分)
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SSS_TEXT_QUSTI
该问题分值: 1
答卷一及其评析
【答卷】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曾经是抗感冒良药的康泰克,如今让人为之害上一场“大感冒”。
含PPA 的药品对人有害的消息传出,此药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政府禁止,公司撤药,患者拒服,各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但有人指出:PPA对人不利,药厂早知却不公开,试问公众健康权利谁来保障?社会呼吁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俗话说:得啥别得病,但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所以就医就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药品也成为一个巨大而稳定的市场。
这一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事,我们党、我们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作好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
古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么药品存在不良反应谁来先知呢?谁有义务有责任把好监测这一关呢?建立完善的医药监测机制,成立专门化、专业化的监测机构,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是很重要的。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首先要不断提高监测的能力。
在我国,由于经费的问题不可能很好地开展这项工作,但我们要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这项工作。
开源节流,专款专用,不断充实监测机构的硬件与软件,提高监测能力。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要重视对厂商的监测。
在PPA事件中,有些厂商在测出含PPA药品的同时就推出了替代品,有人指出大量厂商早知PPA有害。
假如我们在含PPA药品未进入市场或进行审批生产时就予以查实禁止,那么PPA事件就会成为无源头之污水,无根本之恶行,又何需事到临头再来抱佛脚呢?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要加大监测的透明度与公开度。
在PPA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很明显地说明如今的监测工作的透明度不够,公开度不高,人民群众对药品了解的不够,厂商监测机构、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同时
也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机构与工作人员对群众的日常生活大事负责不够。
我们应该建立领导与专项工作人员负责制,专门问题专人负责,出了问题找专人。
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还要同当前的医疗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在厂商、监测机构、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竞争、监测、就医与经营机制,真正地为人民、为群众办实事。
总而言之,各级政府、各级医疗机构、各药品监测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本着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的态度,作好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医疗监测机制,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
【评析】这份答卷在评阅现场受到好评,文章立论明确、分析透彻、语言表达简洁流畅,严谨而又不失生动。
开头一个妙喻,增强了可读性;接下来一串短语点化了“测试材料”中的重要内容。
举重若轻,直奔议题。
文中的“引用”也很得体,“俗话”、“古诗”信手拈来,没有卖弄之嫌。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虽然在文章中点染文采,但绝没有“张扬个性”的意图。
他关注的是与群众利益相连的社会问题,他思考的是怎样为药品市场兴利除弊。
作者在全篇行文中保持了理智和郑重的态度,遵循了申论文章的大规矩。
答卷二及其评析
【答卷】
为“康泰克”呜不平
一日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来了一个电话,电话末了补上一句:“唉,可别再吃康泰克了,含PPA,有毒!”放下电话我老半天觉得别扭,心里琢磨:这康泰克怎么就成了PPA的代名词了呢?!我真是为康泰克呜不平!
“……药力可以持续十二个小时……”这是过去康泰克的一句广告词,也正是因为这句广告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才把康泰克作为自己感冒后的首选药。
为什么?四个字,“药力持久”。
这四个字意味着我们不用为忘记吃药而发愁,因为吃一次可以管“十二个小时”,简单、方便、实用,这也正是当今快节奏生活所需要的。
人们天天为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而烦恼,难道还要为吃药而发愁吗?
“哪些药含有PPA?哪些药不含PP A?”这成了如今我们感冒吃药最烦恼的问题。
康泰克一夜之间成了PPA的代名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我不明白当初不知道的时候大家为什么不说它“有毒”呢?就是吃了康泰克过敏或引发了其他不良反应的也没见谁去向厂家索赔呀?哦!人家现在被禁了,你又是指责,又是索赔的,这难道不是乘人之危吗?
有人要说了,康泰克确实含有PPA,PPA也已被证实容易引发脑中风,这是事实。
对,我同意。
可是,大家都知道真理有其绝对性也有其相对性。
当初吃康泰克能治感冒,而且效果很明显,这也是事实,也是真理,不过也是相对当时来说。
现在说康泰克成分中的PPA有不良作用却是事实。
但是在发展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我们猜想,如果有一天科学研究证明推翻了“服含PPA成分药品容易引起脑中风”这一结论,那我们该怎么办?再去找“康泰克”,去哪找?它早就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了”!当我们自己做事情做错了,也是很希望别人的理解的。
难道“康泰克”不希望消费者理解吗?同样希望而且需要。
我们再来看看康泰克的生产商中关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我们看到了墨西哥的药品生产商和销售商损失惨重,我们的中关史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产品积
压,“人人喊打”,指责声讨,企业又面临开发新产品,所以我们不应该再给他们太多的压力了。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关于PPA的风波,不能跟着瞎起哄,坐那儿杞人忧天。
“有其短必有其长”。
我们不能死盯着康泰克含PPA不放,像小孩子摔倒了要报复性地狠跺地面才满意那样,把康泰克置于死地;我们应看看康泰克为我们作的贡献,毕竟我们没有出现吃了康泰克就脑中风的,而是能把我们的感冒治好。
给康泰克一些理解和支持,让它能重新站起来(当然不能再含PPA),为我们继续作贡献,再次成为我们感冒的首选药品。
【评析】这份答卷的论述部分也有较大的错处。
如果在其他场合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大可不必指责,也许这“一家之言”还会得到部分读者的赞同。
但是,作为“申论考试”的答卷,这篇文章就不大合适了。
作者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你是接受公务员能力测试的考生,而不是自由撰稿人。
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无助于缓解、克服“PPA风波”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只能再引发争论。
文章极力为“康泰克”鸣不平,显然是把一个社会问题过于“实际化”了,加之感情色彩过重,分析、说理便难以到位。
其实作者的用心很好,如果能在正视“PPA”的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就积极开发研制新型“康泰克”药品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提出有关的建设性意见,那文章就会另改面貌,有望符合申论测试的特定要求了。
但像这样的沦述,则不符合申论测试的要求。
因此,这份答卷当评为不合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