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502.21 KB
- 文档页数:10
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第9小题4分,共36分)
1.“潭清疑水浅”,意思是清澈的水潭看起来比实际要浅,这是由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造成的。
2.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总决赛《远方》会场上,千人团齐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大有雷霆万钧之势。
“雷霆万钧”在这里主要形容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朗读声音是由朗读者的声带产生的。
3.如图,这是液态氮置于试管中的场景,可以看到周围有
大量“白气”产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
“白气”的形
成需要____(选择“吸热”或“放热”);筷子上的霜是
水蒸气而成的。
4.晚上,小林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
这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现象。
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时,小明通过玻
璃窗看到灯的像(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
止不动”)。
5.当前,购物支付、银行取款、小区进出等已进入“刷脸”
时代。
如图所示,小明的妈妈取款时只需面对“刷脸”取款
机的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后,即可迅速完成
交易。
在“刷脸”取款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透镜;当人脸稍远离摄像头时,摄像
头所成的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6.医院急诊室的钢氧气瓶上标有5L的字样,瓶中氧气密度为5.4 kg/m3,则瓶中氧气的质量为kg;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氧气质量的一半,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测定某液体的密度时,小明做了两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下表,则液体的密度ρ=kg/m3,容器的质量m=g。
次数12
液体的体积V/cm358107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79128
8.图为测试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像,若小明
在实验时将小球从斜坡顶端由静止释放,则他测
得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偏小”或
“准确”)。
9.如图,光线以45度角斜射向平面镜,请完成光经过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光路图。
10.小明想知道地图上芜湖市的面积,聪明的他先测出整张地图的面积为S,然后将地图折起来放在天平上,测出整张地图的质量为m;展开地图,其质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可求得地图上芜再沿边界将地图中芜湖市剪下并测出它的质量为m
1
湖市的面积为(用m、m
、S表示)。
1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声纹锁主要是通过识别声音的响度开锁
B.乙图: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应用电磁波定位
C.丙图:摩托车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两声音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1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雾凇”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樟脑丸消失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13.光从空气射向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光路正确的是()
14.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镜先贴近物理课本上的“物理”二字,然后再将凸透镜逐渐远离。
这个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成像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⑤④C.①③⑤D.⑤③②
1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公路从同一起点向西行走,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0~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4s时,乙同学在甲同学的东面20m处
D.0~8s内,以甲为参考物,乙始终向西运动
16.小红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第一次实验时将蜡烛和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未画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再移动蜡烛、光屏继续进行实验,当蜡烛在30cm刻度处时,对应光屏上得到一个与蜡烛相同大小且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第一次实验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第一次实验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D.将蜡烛从图中位置向25cm刻度处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在逐渐变小
17.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分析图像可知()
A.甲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B.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8
C.质量为20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20cm³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8分,共20分)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安装好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
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O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
(3)同组的小华与小红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记录
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将小华和小红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发现小华的图像在小红的左侧,则原因在于小华读数比小红(选填“早”或“晚”)。
1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倒立的像。
(1)随后取下凸透镜,将一玻璃板安装在此处,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再次观察到等大的像。
(2)重新安上凸透镜,把蜡烛移至43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然后取下光屏,通过眼睛直接观察。
那么他将看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填选项)。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镜,移动右侧光屏,结果能够观察到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
20.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矿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O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得小矿石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g。
(3)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则小矿石的密度为kg/m3。
(4)另一实验小组测较大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
量,再按图丙所示的步骤测出矿石的体积,由于取出矿石时带出一部分水,所以测得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小丽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游”活动,早晨7点乘坐校车从学校出发,8点30分到目地,已知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
(1)学校到目的地的路程是多少?(2)途中的某一时刻,小丽看到校车速度表示数如图所示,小丽想:如果校车始终以这个速度行驶,我们几点能到呢?
22.小鑫和小强准备测量一根金属管道的长度。
小鑫用锤子敲击管道一端一下,在管道另一端的小强看见小鑫敲下锤子的同时开始计时。
小强在管道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听到声音的时间是0.17s,第二次听到声音的时间是2.6s。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请你回答:
(1)金属管道的长度是多少?
(2)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3)两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存在误差,请你说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
23.小珠在根雕展上看到一个实心香樟木雕刻成的作品,质量为5t。
(1)小珠找来一个同样材料制成的实心小球,测得质量为6.4g,体积为8cm3,请问香樟木的密度是多大?
(2)该根雕作品的总体积是多少?
(3)小珠家也有一个香樟木摆件,如图所示,测得质量为1.6kg,
体积为2.1dm3,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摆件是实心还是空心。
若摆件
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