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6
2023年环保局考试《环境监测上岗考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判断题】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铬酸-硫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2.【判断题】在选择标准物质时,不用考虑标准物质的基体组成。
3.【判断题】环境质量标准越严越好。
4.【判断题】水样中亚硝酸盐含量高,要采用高锰酸盐修正法测定溶解氧5.【单选题】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ppm 。
A.2.24B.22.4C.224D.22406.【判断题】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7.【单选题】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
()A.聚乙烯瓶B.玻璃瓶C.硼硅玻璃瓶8.【判断题】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现场快速测定。
()9.【判断题】水温计或颠倒温度计需要定期校核。
()10.【单选题】环境样品中,基体是指()。
A.待测污染物B.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C.缓冲溶液D.所有物质11.【判断题】误差根据产生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12.【判断题】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13.【判断题】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14.【单选题】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有季节性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变化的状况及特性,对于水质控制监测,采样时间间隔可为,如果水质变化明显,则每天都需要采样,甚至连续采样。
()A.一周B.两周C.一个月15.【判断题】用滤纸过滤时,将滤液转移至滤纸上时,滤液的高度一般不要超过滤纸圆锥高度的1/3,最多不得超过1/2处。
()16.【判断题】对大气固定污染源进行监测时要求是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
17.【单选题】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最好用保存。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污染源B. 评价环境质量C. 控制污染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D. 噪声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等距采样D. 以上都是4.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物理污染?A. 温度B. 辐射C. 噪声D. 重金属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生物污染?A. 悬浮颗粒物B. 细菌总数C. 化学需氧量D. 氨氮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方法不适用于水质监测?A. 色谱法B. 光谱法C. 质谱法D. 重量法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土壤湿度B. 土壤温度C. 土壤pH值D. 土壤有机质含量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水温B. 水压C. 水色D. 水质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噪声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分贝B. 赫兹C. 频率D. 波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环境监测中,大气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3. 环境监测中,水体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4. 环境监测中,土壤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5.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阐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 描述环境监测中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环境监测岗位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
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2.湖( )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答案:网格3.在采样( )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m处和()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m处。
答案:水面下0.5、河底上0.5、下0.54.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之处。
答案:正下方、河床冲刷、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5.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6.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次。
答案:生产周期、2、37.()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答案:污染源、扩散形式8.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 )采用()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答案:网格9.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口应高出地面()m,井口安装(),孔口地面应采取()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盖(或保护帽)、防渗10.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采样一次。
答案:枯水期、每月11.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A、控制断面B、对照断面C、削减断面答案:B12.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试题库环境监测中,对水样进行采集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直接用手接触水样B. 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采集C. 将水样暴露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再采集D. 无需注意采集容器的清洁度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A. 声级计B. 分光光度计C. 颗粒物采样器D. 气体检测仪环境监测站对某区域进行噪声监测,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监测结果偏高?A. 监测点选择在安静的公园内B. 监测点附近有施工活动C. 监测时间在深夜进行D. 监测仪器校准准确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A. 定期校准监测仪器B.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C. 随意更改监测方法以提高效率D. 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时,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准确反映土壤污染状况?A. 只在土壤表层采样B. 根据土壤类型和污染历史选择采样点C. 忽略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D. 采样后不进行样品处理直接分析环境监测中,对于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下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A. 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B. 忽略异常数据,只分析正常范围内的数据C. 对监测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D. 根据监测数据编写监测报告在进行水环境监测时,以下哪种因素可能对监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A. 水样的采集时间B. 水样的保存温度C. 监测仪器的精度D. 以上都是环境监测站对某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监测,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监测结果偏低?A. 监测点选择在工厂排放口的正上方B. 监测时间在工厂生产高峰期进行C. 监测仪器未能准确校准D. 监测点受到周围树木的遮挡。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土壤侵蚀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C2.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水体污染的范畴?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土壤湿度D. 土壤pH值答案:C4. 环境噪声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噪声的主要来源?A. 交通噪声B. 工业噪声C. 建筑施工噪声D. 植物生长答案:D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监测的内容?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土壤肥力D. 生态系统功能答案:C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的监测指标?A. 化学需氧量B. 重金属含量C. 有机物含量D. 放射性水平答案:A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目的?A. 评估环境质量B. 制定环境政策C. 预测环境变化D. 制造污染源答案:D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方法?A. 现场采样B. 实验室分析C. 遥感监测D. 人工模拟答案:D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离心机答案:D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A. 数据整理B. 数据分析C. 数据预测D. 数据销毁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颗粒物答案:A, B, C, D12. 环境监测中,水体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化学需氧量B. 悬浮固体C. 氨氮D. 总磷答案:A, B, C, D13.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哪些?A. 重金属含量B. 有机污染物C. 微生物数量D. 土壤湿度答案:A, B, C14. 环境监测中,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生态系统功能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1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哪些?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电子显微镜D. 光谱仪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确定污染源C. 制定环境政策D. 所有上述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3. 水质监测中常用的指标是什么?A. pH值B. 溶解氧C. 悬浮物D. 所有上述选项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生活垃圾D. 所有上述选项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分层采样D. 所有上述选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和代表性。
7. 大气监测中,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______μm的颗粒物。
8. 水质监测中,______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9.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10.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统计分析。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12. 描述一种常用的环境监测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4. D5. D二、填空题6. 代表性、准确性7. 2.58. 氮、磷含量9. 微生物监测、植物监测10. 数据校验、数据整理三、简答题11.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提供环境质量的定量信息,评估环境政策和措施的效果,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监测环境变化趋势等。
12. 一种常用的环境监测仪器是气相色谱仪,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浓度。
四、论述题13. 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准确的环境状况信息,帮助评估现有政策的效果,指导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为公众提供环境质量信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环保监控考试试题题库答案环保监控是确保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套环保监控考试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环保监控的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供环境质量信息B. 促进环境政策制定C. 指导环境管理实践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污染D. 噪音答案:C(土壤污染通常不作为常规监测项目)3.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数据必须实时更新以确保其准确性。
(错误)答案:错误(环境监测数据的更新频率取决于监测目的和条件)2. 环境监测可以完全依靠自动化设备进行,无需人工参与。
(错误)答案:错误(自动化设备可以辅助环境监测,但人工参与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数据解读和异常情况处理上)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步骤。
答案:环境监测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监测目标和范围、制定监测计划、采集样品、样品分析、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报告和后续行动。
2. 描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流程。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流程包括:识别项目、筛选环境影响、确定评价范围、收集数据、预测影响、提出减缓措施、编写评价报告、公众参与和决策支持。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工厂计划在河流附近建设新的生产线,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问题:请列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工厂选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生产线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水、土壤)的潜在影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法律和政策限制。
结语:通过本套环保监控考试试题的学习和练习,考生应能更深入地理解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排放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用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是:A. pH值B. 溶解氧C. 化学需氧量(COD)D. 总磷和总氮4. 土壤污染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5. 噪声监测中,分贝(dB)是表示声音强度的单位,以下哪个分贝值代表的声音最弱?A. 20 dBB. 40 dBC. 60 dBD. 80 dB6.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是指:A. 微生物数量B. 植物种类多样性C. 动物种群数量D. 所有以上选项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 土壤微生物分析D. 土壤气相色谱分析8. 大气中PM2.5是指:A.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有机颗粒物9. 水质监测中,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A. 酸碱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导法D. 电位滴定法10. 在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参数常用于评价土壤的酸碱度?A. 土壤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湿度D. 土壤温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2.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在水质监测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常用化学指标。
4. 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当环境污染超过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值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A.加强执法力度B.实施源头治理C.提高环境质量标准D.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答案:B2. 下列属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是:A. 氨氮B. 二氧化硫C. 重金属含量D. 土壤pH值答案:B3. 下面哪个因素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 大气降水B. 河流自净能力C. 农田施肥D. 水体流动速度答案:C4. 根据《环境保护法》,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是:A. 建设项目的设计、选址、施工和运营等环节B. 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C. 建设项目的选址D. 将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已建项目答案:D5. 环境质量的指标除了空气、水和土壤质量外,还包括:A. 声环境质量B. 视环境质量C. 地球磁场质量D. 风环境质量答案:A二、填空题1. 土壤中的大气物质交换主要通过 ________ 过程进行。
答案:扩散2. 水资源污染主要来源于 ________ 污染和 ________ 污染。
答案:点源,非点源3.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形式为 ________ 和 ________ 。
答案:固体颗粒,气态物质4. 环境影响评价分为 ________ 评价和 ________ 评价两个层面。
答案:预测性,评价性5. 根据《环境保护法》, ________ 有权拒绝涉及环境保护的运输活动。
答案:公众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因子、污染物和其它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过程。
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首先,环境监测可以提供环境质量的实时数据,帮助了解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环境问题,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和预警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早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最后,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环境监测考试模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悬浮物是指()。
()A、过滤后的滤纸于103-105℃烘至恒重测得的B、水样不经处理于103-105℃烘至恒重测得的C、过滤后的水样和滤纸分别于103-105℃烘至恒重测得的D、过滤后的水样于103-105℃烘至恒重测得的正确答案:A2、欲配制0.1000mol.L-1K2Cr2O7溶液,适宜的容器为()。
A、玻塞试剂瓶B、胶塞试剂瓶C、容量瓶D、刻度烧杯正确答案:C3、硫酸中氢、硫、氧三元素的质量比为()A、2:32:32B、1:32:16C、2:1:4D、1:16:32正确答案:D4、光化学烟雾()浓度较高。
A、傍晚B、夜晚C、中午D、清晨正确答案:C5、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生存的环境,pH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一般微生物生长适宜的pH在();A、6-8.5B、4-5.5C、6-7正确答案:A6、中性溶液严格地说是指:()。
A、〔H+〕=〔OH-〕的溶液B、PH=7.0的溶液C、POH=7.0的溶液正确答案:A7、使用十字法测定水的透明度时,水柱高度超出lm以上的水样应该()。
A、按照实际高度记录厘米数B、透明度数计作lmC、水样稀释后再观察D、作为透明水样正确答案:D8、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A、越小越好B、等于零C、没有要求D、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正确答案:D9、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B、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C、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D、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
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些因素对反渗透的运行压力无很大影响()。
A、PHB、杀菌剂C、温度正确答案:B11、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
()A、蛇形法B、对角线法C、棋盘式法D、梅花点法正确答案:D12、决定坩埚灼烧时间和温度的因素是()A、沉淀的性质B、坩埚的性质C、加热器的性质D、沉淀的多少正确答案:A13、环境监测实行()监测原则。
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水质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pH值B. 溶解氧C. 二氧化碳浓度D. 总氮答案:C2.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C3. 环境监测中,PM2.5指的是什么?A.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D. 直径大于2.5毫米的颗粒物答案:A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生物监测B. 化学分析C. 物理检测D. 气象观测答案:D5. 环境监测中,噪声级别的单位是什么?A. 分贝(dB)B. 赫兹(Hz)C. 瓦特(W)D. 摄氏度(°C)答案:A6.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目的?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提高生产效率D.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答案:C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氯气答案:D8. 下列哪种生物指标常用于水体污染监测?A. 藻类B. 鱼类C. 昆虫D. 细菌答案:B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重金属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铅B. 汞C. 镉D. 氯答案:D10. 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A. 遥感技术B. 地面监测站C. 生物监测D. 卫星监测答案:C1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有机污染物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多氯联苯B. 二噁英C. 苯D. 氯化钠答案:D1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的?A. 藻类生物量测定B. 营养盐浓度测定C. 水体透明度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1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土壤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14. 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土壤采样B. 土壤分析C. 土壤微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1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放射性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铀B. 钚C. 镭D. 氯答案:D1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放射性污染监测的?A. 放射性核素分析B. 放射性剂量测定C. 放射性污染源定位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1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优势度D. 物种数量答案:D1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A. 物种调查B. 生态系统调查C. 生物量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1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态系统结构B. 生态系统功能C. 生态系统服务D. 生态系统压力答案:D2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A. 生态系统调查B. 生态系统评估C. 生态系统模拟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2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候变化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温B. 降水C. 风速D. 大气压力答案:D2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气候变化监测的?A. 气象观测B. 气候模型C. 气候预测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2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海洋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2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海洋污染监测的?A. 海洋采样B. 海洋分析C. 海洋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2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陆地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2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陆地污染监测的?A. 陆地采样B. 陆地分析C. 陆地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2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空气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颗粒物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2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空气污染监测的?A. 空气采样B. 空气分析C. 空气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2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水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3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水污染监测的?A. 水采样B. 水分析C. 水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3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土壤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3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土壤采样B. 土壤分析C. 土壤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3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放射性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铀B. 钚C. 镭D. 氯答案:D3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放射性污染监测的?A. 放射性核素分析B. 放射性剂量测定C. 放射性污染源定位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3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优势度D. 物种数量答案:D3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A. 物种调查B. 生态系统调查C. 生物量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3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态系统结构B. 生态系统功能C. 生态系统服务D. 生态系统压力答案:D3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A. 生态系统调查B. 生态系统评估C. 生态系统模拟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3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候变化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温B. 降水C. 风速D. 大气压力答案:D4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气候变化监测的?A. 气象观测B. 气候模型C. 气候预测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4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海洋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海洋污染监测的?A. 海洋采样B. 海洋分析C. 海洋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陆地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陆地污染监测的?A. 陆地采样B. 陆地分析C. 陆地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空气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颗粒物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空气污染监测的?A. 空气采样B. 空气分析C. 空气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水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水污染监测的?A. 水采样B. 水分析C. 水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土壤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5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土壤采样B. 土壤分析C. 土壤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5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放射性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铀B. 钚C. 镭D. 氯答案:D5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放射性污染监测的?A. 放射性核素分析B. 放射性剂量测定C. 放射性污染源定位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优势度D. 物种数量答案:D5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A. 物种调查B. 生态系统调查C. 生物量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态系统结构B. 生态系统功能C. 生态系统服务D. 生态系统压力答案:D5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A. 生态系统调查B. 生态系统评估C. 生态系统模拟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候变化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温B. 降水C. 风速D. 大气压力答案:D5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气候变化监测的?A. 气象观测B. 气候模型C. 气候预测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海洋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6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海洋污染监测的?A. 海洋采样B. 海洋分析C. 海洋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6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陆地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答案:1. C2. C3. A4. D5. A6. C7. D8. B9. D10. C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61. D。
环境监测与评价考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单选题(共5题,每题2分)2. 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20分)一、选择题1. 单选题(1)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环境监测中的采样方法?()A. 随机采样B. 分层采样C. 连续采样D. 目测采样答案:D(2)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水环境质量标准?()A. pH值B. 溶解氧C. 总氮D. 总糖答案:D(3)下列哪种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一氧化碳?()A. CO2B. COC. NO2D. SO2答案:B(4)下列哪个部门负责全国环境监测工作?()A. 环保局B. 环境监测总站C. 环境保护部D. 地方政府答案:C(5)下列哪种方法不是评价环境质量的方法?()A. 单因子评价法B. 综合指数法C. 模糊评价法D. 实验室分析法答案:D2. 多选题A. 评价环境质量B. 掌握环境状况C.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D. 监督企业排污答案:ABCD(7)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A. 采样方法B. 采样时间C. 采样地点D. 分析方法答案:ABCD(8)下列哪些是环境监测中的物理指标?()A. 温度B. 湿度C. 噪声D. pH值答案:ABC(9)下列哪些是环境评价中的社会经济指标?()A. 人均GDPB. 人口密度C. 产业结构D.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答案:ABCD(10)下列哪些是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A. 《环境保护法》B. 《环境影响评价法》C.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D. 《大气污染防治法》答案:ABCD二、填空题(1)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处理与报告。
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
(5分)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
1.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紫外吸收法B. 红外吸收法C. 化学发光法D. 电化学法2.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体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A. 氨氮B. 总磷C. 生化需氧量(BOD)D. 总氮3.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碘量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4.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5.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颗粒物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重量法B. 光学散射法C. 电化学法D. 化学发光法6.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7.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总磷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8.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9.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10.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PAHs)B. 氨氮C. 总磷D. 总氮11.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紫外吸收法B. 红外吸收法C. 化学发光法D. 电化学法12.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13.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总氮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凯氏定氮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14.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体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A. 氨氮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15.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土壤中总磷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16.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17.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臭氧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紫外吸收法B. 红外吸收法C. 化学发光法D. 电化学法18.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19.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氨氮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20.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21.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土壤中总氮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 凯氏定氮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22.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PAHs)B. 氨氮C. 总磷D. 总氮23.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紫外吸收法B. 红外吸收法C. 化学发光法D. 气相色谱法24.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大气中无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25.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26.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体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A. 氨氮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27.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28.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29.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30.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31.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32.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33.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土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34.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35.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氨氮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36.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A. 氨氮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37.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总有机碳(TOC)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紫外吸收法B. 红外吸收法C. 化学发光法D. 电化学法38.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39.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 紫外吸收法B. 红外吸收法C. 化学发光法D. 电化学法40.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41.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总有机碳(TOC)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紫外吸收法B. 红外吸收法C. 化学发光法D. 电化学法42.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43.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总悬浮固体(TSS)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重量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44.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45.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土壤中总悬浮固体(TSS)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 重量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46.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监测?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47.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大气中总悬浮固体(TSS)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重量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48.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无机污染物?A. 氨氮B.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C. 多环芳烃(PAHs)D. 臭氧49. 环境监测中,用于测量水体中总溶解固体(TDS)浓度的主要方法是:A. 重量法B. 电化学法C. 紫外吸收法D. 红外吸收法答案:1. A2. C3. A4. C5. A6. A7. A8. D9. A10. A11. B12. D13. A14. A15. A16. D17. C18. B19. A20. A21. A22. D23. D24. A25. B26. C27. B28. A29. B30. C31. B32. D33. B34. D35. A36. A37. D38. D39. D40. D41. D42. B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一、判断题(共 50 题)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 √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 ×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
( ×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 × )5、测定 PH 值的样品可放置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无任何影响。
( ×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 SO2 时,当显色温度在20℃±2℃,比色皿为 lcm 时,要求试剂空白液不应超过 0.03 吸光度。
( × )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
(×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
( √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 √ )10、在 K2Cr2O7 法测定 COD 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 COD 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
( × ) 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μm 滤膜过滤 ,其滤液消解供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 √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 BOD5 测定。
(×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 )14、测定挥发酚的 NH3-NH4Cl 缓冲液的 pH 值不在 10.0 ±0.2 范围内,可用 HCl 或 NaOH 调节。
(× )1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 ×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环境监测练习题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测量和记录的科学方法,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因子?A. 温度B. 湿度C. 光照强度D. 土地所有权2. 环境因子的监测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A. 人工采样B. 自动采样C. 历史文献分析D. 假设推测3. 对于大气环境的监测,以下哪种检测方法是常用的?A. 水质监测B. 声音监测C. 岩石抽样D. 空气采样4. 下列哪项是环境监测的目的之一?A. 促进环境破坏B. 分辨环境差异C. 掩盖问题存在D. 财政浪费5. 环境监测在以下哪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A. 人类健康B. 节约成本C. 提高生产力D. 降低标准二、填空题1. ________ 是环境监测的基本步骤之一,用以确定监测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环境因子的监测可以获得有关环境污染物的________ 变化趋势。
3. 环境监测法约束监测活动的具体规则和要求,通常由________ 来制定和管理。
4. 环境监测一般分为________ 等级。
5. 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过程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
2. 环境监测可以采用哪些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3.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有哪些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D4. B5. A二、填空题1. 调查2. 持续3.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 级别5. 数据处理三、解答题1.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于能及时掌握和评估环境变化,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应用领域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各个环境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
2. 环境监测可以采用传统的人工采样和实验分析技术,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自动监测系统,如传感器、无人机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同时,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环境监测。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模型建立与预测等方法。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环境监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17、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监测知识考试含答案全套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库1,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_和_。
()A,使用B拆除C,闲置D.新增答案:BC2.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_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OA.社会发展B.国家经济C.技术条件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 373-2007)规定固定污染源运行状况时,应记录企业的_情况。
()A.人员情况B.生产情况C.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D.企业自行监测情况答案:BC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一()A容量总量控制B.目标总量控制C.指令性总量控制D.区域性总量控制E.最佳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总量控制5.以下一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
OA.铁、车孟B.铅、镉C,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D.氤化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答案:AC6.流域同步监测中,以下属必测项目的是一()A.pHB,AsC.CODD.NH3-N答案:ABCD7.按照赋存介质分类,地下水可分为一O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承压水E岩溶水答案:ABE8.按照埋藏条件分类,地下水可分为一。
()A.孔隙水8.包气带水C.潜水D.承压水E.岩溶水答案:BCD9.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_。
()A.生物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毒性作用答案:ABC10.无机氮是一的总和,无机氮也称“活性氮”。
()A.硝酸盐氮B.亚硝酸盐氮C,氨氮D.凯氏氮答案:ABC11.加强一等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环境监测活动全程监控,实现对异常数据的智能识别、自动报警。
OA无人机B.大数据C.人工智能D.卫星遥感答案:BCD12.水质样品保存时,添加保存剂的方式有_。
OA.抑制溶液PHB.加入抑制剂C.加入氧化剂D.加入还原剂答案:ABCD13.环境监测报告分为一和。
OA数据型B.报表型C.综合型D.文字型答案:AD14.对含采样结果在内的监测报告,应包括_信息。
环保检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答案:A2. 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生活污水排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影响睡眠B. 影响听力C. 影响视力D. 引起心理疾病答案:C4. 以下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物?A. 塑料瓶B. 菜叶C. 废电池D. 过期药品答案:A5. 什么是生态足迹?A. 一个人对环境的影响B. 一个人行走的距离C. 一个人消耗的资源量D. 一个人产生的废物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义务;责任7.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_______。
答案:污染8.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_______。
答案:无害化9.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_______。
答案:噪声监测10.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什么是生态平衡,并说明破坏生态平衡可能带来的后果。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
破坏生态平衡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甚至引发自然灾害。
12. 阐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大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3. 说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答案: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A. 查明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内容()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火车运行监测答案:D3. 我国环境监测实行()制度。
A. 分级管理B. 统一管理C. 分散管理D. 集中管理答案:A4.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一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D5. 下列哪个不属于水质监测指标()A. pH值B. 化学需氧量C. 生物需氧量D. 碳酸饮料含量答案:D二、填空题6. 环境监测数据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7. 环境监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采样、测试、数据处理8. 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9. 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设置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代表性、均匀性、可比性三、判断题1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
()答案:正确11. 环境监测结果可以直接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
()答案:错误12. 环境监测数据只能反映当前环境状况,不能预测未来环境变化。
()答案:错误13. 环境监测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4. 简述环境监测的作用。
答案:环境监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查明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预测环境变化,为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3)评价环境治理效果,为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4)监督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保障环境权益。
15. 简述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答案: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监测水平。
(2)采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17、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18、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19、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
]20、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21、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
2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偶然误差的大小。
23、灵敏度:是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在被测物质改变单位质量单位浓度时所引起的相应量变化的程度。
它反映了该方法或仪器的分辩能力。
24、检出限:指一个分析方法对被测物质在给定的可靠度内能够被检出的最小质量或最低浓度。
二、填空题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
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5、蒸馏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
6、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
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9、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
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
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
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
17、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等)。
18、无二氧化碳水的制备方法有(煮沸法、曝气法和离子交换法)。
19、水样在(2~5℃)保存,能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20、监测数据的五性为:(精密行、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21、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和质量控制图)。
2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又称(外部质量控制)。
23、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24、加标回收率分析时,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25、痕量分析结果的主要质量指标是(精密度)和(准确度)。
26、在监测分析工作中,常用增加测定次数的方法以减少监测结果的(随机误差)。
27、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为:(标准曲线的斜率)28、校准曲线可以把(仪器响应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定量地联系起来。
29、全程序空白实验是(以水代替实际样品,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步骤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
30、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取相同的试剂(滴定法中的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除外),但空白试验不加试料。
31、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32、在方法验证中需用的基准物质,如标准溶液,要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核查。
测量完成后,计算两者的平均值,若在(95%置信区间无显著差异)即可使用。
33、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规定以(4倍检出限浓度)作为测定下限。
34、在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应注意(加标量控制在样品含量的0.5~2倍,加标后的总浓度应不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浓度值)。
35、试剂空白值对(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均有影响。
36、密码质控样指(在同一个采样点上,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
37、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38、准确度可用(标准样品分析和加标回收率测定)来评价。
39、精密性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40、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41、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通常引用(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专用术语。
42、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43、校准曲线的检验包括(线性检验、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
44、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45、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现场采集的水样分为瞬时水样和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又分为等比例混合水样和等时混合水样。
46、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47、采样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
分为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48、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49、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50、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51、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52、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COD、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要逐步实现等比例采样和在线自动监测。
53、测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54、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 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
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55、测定油类、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56、测量pH时应停止搅动,静置片刻,以使读数稳定。
57、玻璃电极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出现碱性误差(钠差),即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偏低。
58、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和蒸馏方法。
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Na2S2O3;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掩蔽剂去除。
59、用于测定COD的水样,在保存时需加入H2SO4,使pH <2 。
60、K2Cr2O7测定COD,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如酸度太大,会使滴定终点不明显。
61、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显色酸度一般控制在0.05-0.3mol/L(1/2H2SO4),以0.2mol/L 时显色最好。
62、测定铬的玻璃器皿用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剂洗涤。
63、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NH3)或铵盐形式存在的氮。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法和滴定法方法。
64、1德国硬度相当于CaO含量为10 mg/lL。
答:、1065、油类是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即在pH≤2能够用规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
66、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均可消耗KMnO4。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67、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消解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的量,以氧的mg/L 表示。
68、用钴铂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是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pH 。
69、测定BOD5所用稀释水,其pH值应为7.2、BOD5应小于0.2mg/L 。
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以在0.3-1mg/L 之间为宜。
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70、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解氧大于2mg/L 和剩余溶解氧大于1mg/L 时,计算结果应取平均值,若剩余的溶解氧小于1mg/L 甚至为零时,应加大稀释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