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京师范大学法学考研 法理学 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7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下列不属于大陆法系别称的是( )(2013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3题) A.民法法系B.日耳曼法系C.罗马法系D.盎格鲁法系正确答案:D解析: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日耳曼法系、法典法系、成文法法系。
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理学2.人们能根据法律预见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法律后果,这体现了法律规范作用中的( )(2008年综合课单选第5题)A.评价作用B.指引作用C.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正确答案:C解析: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可以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
本题应选C。
知识模块:法理学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2010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6题)A.制定法B.习惯法C.国际惯例D.国际条约正确答案:B解析:ACD项是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习惯法不是。
本题应选B。
知识模块:法理学4.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1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5题)A.新法优于旧法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C.普通法优于根本法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正确答案:A解析:关于法的效力等级,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012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答案详解专业综合课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法系是西方法学家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源流关系和历史传统以及某些形式上的特点对法律所做的分类。
法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故而D项正确。
A项中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所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作出的基本分类,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B项中的法制系统是一国的法律制度体系;C 项中的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答案】C【解析】法的基本特征包括: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综上,ABD项正确,C项错误。
3.【答案】D【解析】法学界一般认为,法律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和法律调整的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两个主要标准。
故选D。
4.【答案】B【解析】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应该选择B项;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按照法律规则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调整型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5.【答案】A【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法律关系的主体参加法律关系有资格上的限制,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取得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行为能力是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故而该题选择A项。
一. 名词解释(4X5=20)1. 法律渊源2. 立法体制3. 法律清理4. 法律秩序5. 法律职业二. 判断题(1X20=20)1. 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经典作家把法看作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直接法权要求,把法等同于法权关系,而把法律同国家意志联系起来,把法律看作是国家意志的一般表现形式.( )2. 原始社会习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特点乃是个别调整. ( )3.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法律具有提供信息和表达价值标准的作用. ( )4. 古印度法属于世俗法. ( )5. 政治的立法不是经济关系的表明和记载. ( )6. 法的普遍性是其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法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发展和延伸. ( )7. 法律调整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关系. ( )8. 立法的重要特点就在于通过事前的抽象调整建立某种法律关系. ( )9. 人的现代化是实现法制现代化并使现代化法制长期发展的基本的先决条件. ( )10. 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多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因此我国的立法体系属于复合的立法体制. ( )11. 执行性是国务院部门行政规章的最主要特征,所以,国务院部门规章不能对公民、法人设定普遍义务. ( )12. 法律规范一般是由不同法律条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而逻辑地构成的. ( )13. “正当法律程序”是英美法律中程序的最高原则. ( )14. 法律清理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的活动. ( )15.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属性的相同,从而推导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点的推理方法,我们称之为演绎推理. ( )16.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是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的事项. ( )17. 立法程序的意义在于限制和排除立法活动中的恣意因素,以制定具有在形式上合理的、正义的法律制度. ( )18. 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 ( )19. 立法体系主要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和立法权的行使两方面的内容. ( )20. 身份法是指根据一个人的社会职位确定其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 ( )三. 单项选择题(1X20=20)1.从社会整合层面可以对法律功能做出分类,以下不属于社会整合意义上的法律的功能是( ).A.解决冲突的功能B.阶级统治的功能C.提供便利的功能D.教育的功能2.下列选项,不属于法律概念之特征的是( ).A.确定性C.法定性D.概括性3.“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段名言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西塞罗4.法的现象继承性的法哲学根据主要是唯物辨证法的( ).A.矛盾观B.辨证否定观C.量变质变观D.普遍联系观5.“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体系的总称”是( )概念的定义.A.法律传统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律文化6.以下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问题的正确命题是( ).A.在价值意义上看,权利和义务的地位是绝对平衡的B.权利和义务是各自独立、互不依存的C.权利和义务在功能上没有互补关系D.在现代法治社会,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7.电讯频道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权利B.物C.非物质财富D.行为结果8.立法的民主化原则要求( ).A.尊重客观事实B.立法主体的广泛参与C.注重立法的社会效益D.重视专家的作用9.根据法律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A.一般法与特别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根本法与普通法10.下列表述能够说明法律的国家性特征的是( ).A.法律具有概括性B.法律的构成要素以法律规范为主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D.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1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全国人大专属立法权的事项为( ).A.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B.民事基本制度C.行政管理事项D.诉讼、仲裁制度12.法律思维与政治思维相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判断结论具有权衡的特点B.判断结论非此即彼C.判断结论具有保守性D.判断结论具有创新性13.法律原则不具有( )特点.A.规范性B.指导性C.概括性D.稳定性14.以下关于权利的错误命题是( ).A.权利是一种法律所承认和保障的利益B.权利是一种法律允许的自由C.权利或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D.权利为人们提供确定的指引,义务提供不确定的指引15.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类型的标准,下列选项属于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是( ).A.中国唐代时期的法律B.十九世纪的英国法C.20世纪的美国法D.当代中国的法律16.“无罪推定”在我国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中体现为(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D.司法责任原则17.法的现象具有继承性,但在具有不同生产方式和政治体制的国家之间,法律中的某些因素不能继承,下列选项不能够在上述国家之间继承的是( ).(这个题目我买到的卷子上就没有选项,直接跳到18题)18.( )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A.法律汇编B.法律清理C.法典编纂D.法律创制19.公法和私法作为法律的基本分类主要是( )国家的分类.A.社会主义法系B.英美法系C.民法法系D.普通法法系20.下列不正确的判断是( ).A.法律的产生是道德伦理规则演变的结果B.法律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基础C.法律的普遍效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主体的道德价值认同D.法律的强制力来自于伦理道德的力量四.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2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2X10=20)1.法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包括( ).A.本体论B.价值论C.认识论D.方法论2.法律调整的方法主要有( ).A.允许B.禁止C.集中的方法D.非集中的方法3.法律创制的特征包括( ).A.主体法定性B.事前调整性C.立法权主体的广泛性D.程序法定性4.法治国家的形式标志主要有( ).A.区分法律的善与恶B.专门的法律职业化C.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D.严格执法和司法制度5.“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法律规范属于( ).A.强行性规范B.构成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6.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为( ).A.法律调整的理念B.法律调整的对象C.法律调整的方法D.法律调整的主体7.专门化的法律职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它意味着( )等.A.法律职业者应当谙熟法律规定及其应用技巧B.法律职业者应当具有职业的稳定性C.法律职业应当具有严格的任职资格和考试录用制度D.法官应当在行政机关、权力机关中占有一席之地8.法律秩序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A.司法和执法的有序化B.权利得到享用C.义务得到履行D.禁令得到遵守9.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调整方式有( ).A.抑制B.对话C.决定D.缓解10.下列选项均是关于法律功能与法律目的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有( ).A.法律的功能属于实然的价值范畴B.法律的功能是法律目的的根据和基础C.法律的目的制约着法律功能的发挥D.法律功能的发挥过程,就是法律目的的实现过程五. 简答题(8X5=40)1. 简述法律概念的作用2. 简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法的特征3. 简述法律心理的概念的特点4. 简述权力对权利的作用5. 简述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六. 论述题(15X2=30)1. 运用法治国家的原理,论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2. 为什么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混合型法制现代化?。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l题)A.荷兰思想家格劳秀斯认为法是神意的体现B.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C.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中世纪思想家阿奎那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正确答案:C解析:萨维尼是民族精神论的代表,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C项正确。
格劳秀斯是理性论的代表,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A项错误。
阿奎那是神意论的代表,神意论认为神的智慧是一切法律的渊源,神的智慧本身具有法律性质,D 项错误。
约翰.奥斯丁是命令说的代表,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不是奥古斯丁,B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关于英美法系特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10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8题)A.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B.承袭罗马法传统,不制定法典C.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D.诉讼不采用对抗制,法官是双方争议的裁决者正确答案:C解析:英美法系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大陆法系的基本分类才是公法和私法,A项错误。
英美法系没有承袭罗马法传统,大陆法系承袭罗马法传统,B项错误。
英美法系国家中,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律的正式渊源,C项正确。
英美法系的诉讼体制采用对抗制,法官充当消极的裁定者,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中心,奉行职权主义,法官是双方争议的裁决者,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法理学3.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2010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2题)A.市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B.县民政部门核发的结婚证C.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D.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农村公路管理条例》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中ABc项都没有普遍的约束力,只对特定人、特定事项有约束力,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2012南师法理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5×4)1、普通法系2、伊斯兰法3、法律观念4、立法体系5、法律效果二、判断题(10×1)1法律的概括性,是法律具有规范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2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又包括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两大类型。
3、法官在进行形式推理时必须充分考虑政策、公理、习俗等方面的因萦,来选择最佳的案件处理方法。
三、不定项选择(10×2)1.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的法学派别是( )A.自然法学派B. 分析法学派C. 历史法学派D. 社会法学派2.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主要是( )A. 立法机关的设立情况B. 法律的调整对象C. 立法体系的结构D.法律调整的方法E. 立法者的主观意志3.<<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法律规范的基本分类理论看,上述规范属于( )A.强行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调整性规范D. 授权性规范E. 构成性规范4.法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包括( ).A.本体论B.价值论C.认识论D.方法论5、法的现象的价值评析对象包括()A、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法权关系的模式B、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状况C、法律机制对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性程度D、个人、一定的阶级和社会组织E、法律的秩序状况6、自由主义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有()A、洛克B、霍布斯C、斯宾诺莎D、孟德斯鸠E、格劳修斯四、简答题(前5题每题8分;第6题10分)1、法律推理的功能2、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3、法的现象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的原因4、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主要特征5、权利和义务的关系6、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意义和主要实现形式五、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3题20分)1、制度正义的内涵,法律的正义价值的主要表现2、材料题,用法理学中的法律与道德知识分析3、司法解释和“司法能动”理念的关联2012南师民刑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形成权2、缔约过失责任3、表见代理4、结果加重犯5、破坏交通工具罪二、判断题1.保证人既可以是主债务人,也可以是主债务人以外的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人.2.相邻关系的本质是为了权利行使的便利和对权利行使的限制.3.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 一方无正当理由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此种行为属于实际违约.4.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流转而形成的、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5.对于法律规定实行严格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受害人无须举证证明责任人有过错.6.抵押权的设立是否要登记才发生效力,一般由当事人约定.( )7.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 )8.代理行为是在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进行的,因此代理人应承担代理行为的任何法律后果.( )9、没有无约束力的规范,正如没有无强制力的法律10、信用卡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之间存在法规竞合11、失火罪是危险犯三、单选题1、权利人不知道或无法知道权利百侵害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A 1年B2 年C5年D20年2.下列情形中,哪一项不是委托代理的终止原因( )A. 代理期间届满B.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C. 作为被代理人的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更换D. 代理人辞去委托3.定金若作为订立合同的证据使用,则此种定近是( )A. 成约定金B. 违约定金C. 解约定金D. 证约定金4.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在一方违约时,对方当事人( )A. 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B. 可以同时适用违约金条款和定金条款C. 只能适用违约金条款D. 只能适用定金条款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动物致害的侵权责任适用( )A. 过错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公平责任原则D.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6.行为人受他人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从事贸易活动并收取报酬的行为是( )A. 代理行为B.居间行为C. 代表行为D. 行纪行为7.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商贩.乙在列车车厢叫卖:”熊猫牌香烟,4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性质应如何定性?( )A. 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B. 可撤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违反法律规定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了合意8、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
2012年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真题专业基础课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相关统计,自《刑法修正案(八)》实施7个月来,公安机关查获的醉酒驾驶机动车案件数量较上一年同期下降43.7%。
这一数据变化反映了刑法的( )。
A.保障机能B.规制机能C.保护机能D.预防机能2.我国公民甲在德国旅游时,盗窃了我国公民乙一部价值1万元的相机。
对甲的行为适用我国刑法的依据是( )。
A.属地原则B.保护原则C.属人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3.下列关于犯罪直接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犯罪只侵犯一个直接客体B.直接客体是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C.在犯罪未遂的情况下不存在直接客体D.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特定社会关系4.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
A.重婚罪B.遗弃罪C.绑架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5.甲(15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后,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失手将陈某打死。
甲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B.盗窃罪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6.下列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对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不得适用没收财产刑B.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以适用无期徒刑D.对未成年人因犯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均可假释7.甲在乡村公路上高速驾驶拖拉机,因视线不好将拴在路边的耕牛撞死。
对甲的行为( )。
A.不应认定为犯罪B.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D.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8.某村委会主任甲利用职务便利,将国家下拨的扶贫款20万元用于炒股,后因亏损而无法归还。
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资金罪D.职务侵占罪9.警察甲因公民吴某举报自己受贿而怀恨在心,遂用他人手机向某军官发了一条短信,捏造吴某与其妻子同居。
[考研真题]2012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考试年份】2012年1月【考试科目】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满分150分2012年法硕(法学)试题——综合课(科目代码:497)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报考单位、考生姓名、科目名称和考生编号,并涂写考试科目和考生编号的信息点;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报考单位、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A.法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C.法律体系D.法系2.关于法律的基本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法律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具有程序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C.法律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具有历史性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3.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调整的范围B.法律规范的数量C.法律制定的主体D.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法4.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限定的范围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划分为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5.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A.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C.权力能力D.责任能力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法学派观点的是A.法与道德之间有必然联系B.真正的法律应与自然相吻合C.法律的存在与法律的善恶无关D.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人民的同意7.下列有关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惩罚性责任B.刑事责任可以是一种连带责任C.拘留是一种刑事制裁D.开除公职是一种行政制裁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司法机关必须“严格公正司法”。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法理学》试题及答案《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 C.教会法大全 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印度法 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 C.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 C.法学研究 D.法律现实 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 B.判决书C.裁定书 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 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 B.处理 C.制定 D.制裁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D)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A)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D)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D)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B)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D)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B)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B)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D)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D)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D)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D)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D)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D)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D)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D)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B)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D)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D)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D)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B)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D)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 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D)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B)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D)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D)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C)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D)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法律专业试卷科目:法理学一、简述法律的评价功能(15分)二、简述法律传统的特征及其意义(15分)三、简述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安全(20分)四、试论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25分)五、试论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趋势(25分)2003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法律专业试卷科目:法理学一. 名词解释(6X7=42):1. 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2. 权利推定3.法典编纂4. 强行性规范5. 法律推理6. 法律职业7.平权型法律关系二.简答题(16X3=48)1. 如何认识法的现象的相对独立性?2.如何认识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要素?3. 什么是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如何理解法律形式合理性的基本要求?三.论述题(30X2=60)1. 试述法律程序的价值意义.2. 试述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动因.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法律专业试卷科目:法理学一,名词解释(20)1,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2,法的现象的历史继承性3,法律调整4,法律职业5,法律关系的客体二,判断题(20)1,法的现象时共同意志与阶级意志的结合,使人们进行社会管理与阶级统治的手段。
2,法的现象的功能是法律对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3,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因此先产生国家,而后有法律。
4,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份法”。
它意味着法律在人出身时就无可改变地确立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并根据注重身份地位来确定他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5,在法律的推理技术方面,民法法系法官主要运用演绎推理,而普通法系法官的推理过程则体现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个步骤。
6,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条规定体现了法律调整的相对集中的方法。
7,权利行使的主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平等主体,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另一种是特殊主体,主要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大陆法系别称的是( )(2013年一综一第3题)(A)民法法系(B)日耳曼法系(C)罗马法系(D)盎格鲁法系2.下列法的分类中,专属于英美法系的是( )(2013年一法综一第2题)(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3.从法系角度看,近代以来我国香港地区的法律属于( )(2013年一法综一第6题) (A)普通法法系(B)大陆法系(C)中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4.下列关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年一综一第6题) (A)大陆法系主要运用归纳型思维,英美法系主要运用演绎型思维(B)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采用当事人主义,英美法系采用职权主义(C)大陆法系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基本分类,英美法系则分为公法与私法(D)大陆法系的正式法源主要是制定法,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是制定法和判例法5.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表现形式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称为( )(2012年一法综一第1题)(A)法的历史类型(B)法制系统(C)法律体系(D)法系6.以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为标准,法律可以分为( )(2012年一综一第11题)(A)一般法与特别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成文法与不成文法7.以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 )(2011年一综一第3题)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8.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划分为( )(2011年一法综一第3题) (A)根本法与普通法(B)国内法与国际法(C)一般法与特别法(D)实体法与程序法9.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法划分为( )(2010年一法综一第1题)(A)国内法和国际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10.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7年一综一第11题,2017一法综一第5题)(A)法治思维是实体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B)法治思维需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C)法治思维主要是立法机关采用的思维方式(D)法治思维是一种认识思维而不是实践思维1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2年一综一第8题)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1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 )(2011年一综一第4题)(A)执政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依法治国13.尽管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但它们的法律形式却差别很大。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9(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2017年真题)“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人生而自由,因此自由与法律无关B.自由意味着人可以从事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C.法律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唯一的价值和目标D.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约束,自由便荡然无存√解析:解析:自由在法律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法律以自由为前提和目的,自由必须通过法律实现。
自由作为一种价值理想,是法律的灵魂。
法律应当奠定在自由的基础之上,必须确认、体现和保障更多人的更多自由,同时,法律也要限制自由,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取消自由。
法律的自由价值是通过确认和保障自由体现出来的,法学上的自由是指主体的行为与法律的既有规定相一致或相统一。
因此,法律与自由紧密相关。
人生而自由,但自由并不意味着人可以从事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约束,自由便荡然无存。
但法律的价值和目标是多方面的,保障个人自由并不是法律的唯一价值和目标。
A、B、C 选项表述错误,而D选项表述正确。
3.(2012年真题)我国《刑法》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该条文所体现的法律对人效力的原则是( )。
(分数:2.00)A.属地主义√B.属人主义C.保护主义D.折中主义解析:解析:属地主义是指法律对自然人的效力以地域为准,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居住在本国领域一律适用本国法律。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2012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2题)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人民性B.法是由社会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习惯性D.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正确答案:D解析:法的基本特征是:(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具有国家意志性,而不是人民性,A项错误。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而不是由社会强制力保证实施,B项错误。
法不具有习惯性,C项错误。
D项正确。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9年综合课单选第8题)A.资本主义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B.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在直接继承封建制法律的基础上产生的C.资本主义法律具有超阶级性和超历史性D.资本主义法律的核心作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正确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法律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A项错误。
资本主义法律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虽然对封建制法律有所继承,但不都是在直接继承封建制法律的基础上产生的,B项错误。
资本主义法律不具有超阶级性和超历史性,C项错误。
资本主义法律以维护剥削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的,核心作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D项正确。
知识模块:法理学3.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维护阶级统治作用的是( )(2009年综合课单选第9题)A.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B.调整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C.保护全体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D.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身安全正确答案:B解析:法的社会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2006年单选4)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甲贪污公款15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实质推理D.辩证推理正确答案:A解析: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的模式是“大前提”加“小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
本题表述中,刑法关于贪污罪处罚的规定是“大前提”,甲贪污的事实是“小前提”,法院判决的内容是“结论”。
可见,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应当是演绎推理,选A项。
其余选项表述的推理方式都与题干表述的情形不符。
知识模块:法理学2.(2011年单选13)出租车司机滕某因运送产妇就医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
有评论认为,滕某虽然涉嫌违法,但情有可原,不应处罚。
该评论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 )。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辩证推理正确答案:D解析:辩证推理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就本题表述的情形看,应当属于辩证推理,因为辩证推理主要就是在两个法律解决方案发生冲突时,到底选择哪一个方案最为优越时才适用的推理形式,而其他推理形式并不具备这一特征。
可见,选D项。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知识模块:法理学3.(2012年单选13)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检察官张某据此认为,马某多次盗窃,依法应当对其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人甲在德国的旅途中将中国人乙杀死,我国的刑法对本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是()。
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保护主义D普遍管辖主义4.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A.重婚罪B.遗弃罪C.绑架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答案】B.5.甲(15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为栽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失手将陈某打死,甲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盗窃罪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死之罪【答案】A.6.下列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达,正确的是()A.对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不得适用没收财产刑B.对犯罪的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对罪行及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适用无期徒刑D.对未成年人因犯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被罚处有期徒刑的均可假释【答案】C.7.甲在乡村路上高速驾驶拖拉机,因视线不好将栓在路边的耕牛撞死,对甲的行为()A.不认定为犯罪B.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D.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答案】A.8.某村委会主任甲利用服务便利,将国家下拨的扶贫款20万元用于炒股,后因亏损而无法归还,用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资金罪D.职务侵占罪【答案】9.警察甲因为公民吴某举报自己受贿而怀恨在心,遂用他人手机向某军官发了一条短信,捏造吴某与其妻同居的事实,该军官信任自己妻子未予理睬,甲的行为构成()A.诽谤罪B.诬告陷害罪C.报复陷害罪D.不构成犯罪【答案】D.10.甲雇佣乙杀害胡某,并且带乙辨认了胡某,乙在某夜将王某误做胡某杀害()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D.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A.11.甲乙分别为国有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二人挪用单位100万元公款给张三从事期货交易,收受并平分了张三15万元回扣,并揭发乙也收受了15万元回扣,本案中()A.甲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B.甲在受贿罪行上成立自首和立功C.甲在挪用公款和受贿罪上均成立自首和立功D.甲在挪用公款上成立立功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答案】D.12.甲明知卖淫女赵某未满14周岁,而与之发生性交易,甲的行为构成()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猥亵儿童罪D.构成嫖宿幼女罪【答案】D.13.甲得知单位财务室保险柜里有10万元工资款将于次日发放,随携带工具潜入财务室,因保险柜十分坚固,甲用了三个小时都没有撬开,便离开,甲的行为属于()A.未实行终了的未遂B.实行终了的中止C.能犯的未遂D.不能犯的未遂【答案】D.14.下列情形中,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是()A.聚众斗殴致他人死亡B.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C.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人致其死亡【答案】D.15.甲为某市交通局副局长,负责公路建设工程招标工作,乙为承揽工程,送给了甲30万元,不料甲在数日后被调离,不再负责工程招标,乙闻讯后要甲退回30万元遭到拒绝,乙到检察机关投案,交代了给甲30万元欲请甲帮助承揽工程的事实,检查机关遂对甲、乙立案查处,并立即讲30万元追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构成受贿罪未遂B.乙构成行贿罪中止C.乙成立立功D.对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答案】D.16.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A.甲为迫使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女子卖淫而对其实施强奸B.乙非法拘禁债务人张某10天,期间多次毒打张某,致张某伤残C.丙无证驾车,在被交警查处时使用暴力抗拒执法,失手将交警打死D.丁开地下卷烟厂,制售劣质卷烟数量巨大,在县联合执法队前来查处时,组织数十村民围攻执法人员,迫使执法队暂时撤离【答案】D.17.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
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复试专业课口试真题第一编:刑法(11年-20年)1.盗窃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2018)1)理论标准:有控制和失控说,失控说占主导地位。
2)实践标准:第一,小件物品,攥在手里、放入口袋、打成包裹为既遂。
包括扒窃。
第二,大宗物品,以行为人拿出户外、室外、偷出仓库(出墙、出院)为既遂。
如果是在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盗窃,要看大门看守是否严密。
第三,商店盗窃,将物品拿出柜台为既遂;在超市以拿出收银台为既遂。
2.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区别?(2016)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有犯罪预备行为,但是因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标志。
这里需要注意的自动性不必要求犯罪人达到真诚悔悟的程度。
真诚悔悟是犯罪中止最理想的典型。
犯罪人即使不是出于内心真诚悔悟,而是迫于外力、迷信,也不妨碍成立犯罪中止。
自动性的要点是“自主放弃犯罪”。
与此相对的是预备犯未遂犯是遭遇“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放弃犯罪”。
3.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2018)4.非数额性盗窃罪的构成要件(2018)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2015)限制死刑的使用条件: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6.共同犯罪的中止(2015)在共同犯罪中,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具备有效性。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人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可以成立中止。
但除必须具备犯罪中止的一般要件外,还必须具备“有效性”,即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或者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
2)中止的效力仅及于本人,不及于其他共犯人部分共同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且具备有效性的,单独成立犯罪中止,但是其中止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共同犯罪人。
[考研真题]2012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基础课真题【考试年份】2012年1月【考试科目】刑法学、民法学。
满分150分2012年法硕(法学)试题——基础课(科目代码:397)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报考单位、考生姓名、科目名称和考生编号,并涂写考试科目和考生编号的信息点;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报考单位、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第l~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刑罚的特殊预防是指A.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B.预防特殊人群犯罪C.预防犯罪人再犯特定之罪D.预防犯罪人再犯同种之罪2.张某等五人劫持了甲与乙,然后命令甲杀死乙,否则将杀死甲。
甲被逼无奈用绳子勒死了乙。
根据刑法规定,甲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3.甲与妻子感情不和,一直找机会毒死妻子。
一天,家中饮水机无水,甲打电话叫人送水,然后在水里放了毒药,结果将其岳父毒死。
甲对其岳父死亡的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间接故意D.疏忽大意的过失4.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假释规定的是A.对累犯不得假释B.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不得再假释C.对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D.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5.某国女间谍结识我国某官员甲后,谎称自己是留学生,需要一些资料写作毕业论文。
甲为博取其芳心,便将自己掌握的国家秘密文件复印给她。
甲的行为构成A.间谍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6.甲因债务纠纷故意将张某打成重伤(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张某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以属于民事纠纷为由,不予立案。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法的起源与演进、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试卷1(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关于法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原始社会后期,由于阶级的出现导致了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了法律,因此,阶级对立和政治因素是导致法起源的根本原因B.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导致产品交换越来越多且必要,为了规范这种不断重复的交换行为而产生了法律,因此调整商品交换关系是法起源的决定性因素C.随着社会交往的复杂化发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公共事务也越来越复杂,故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成了法起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生产力发展在两个层面上推动法的起源和发展:其一,生产力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由此带来的商品交换关系需要法律来予以规范;其二,生产力发展导致私有制进而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复杂化需要,这些方面需要法律来打造和维护秩序√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一节中的法的起源的主要原因。
简单来看,法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因此上述选项中,A选项认为阶级对立和政治因素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的说法是错误的;C选项中认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是法起源的决定性因素的说法也是错误的;B选项虽然是关于经济因素的,但是它将调整商品经济关系视为经济因素的全部,而实际上经济因素是在两个层面上推动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即D选项的内容:一方面经济交往关系本身,另一方面经济因素也作为政治因素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层次原因在推动法的起源和发展,故而B选项片面,D选项正确。
2012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普通法系
2、法律观念
3、伊斯兰法
4、立法体系
5、法律效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观,法律的产生由人们的意识形态决定,但法律也受宗教、道德等因素的影响。
()
2、法律的概括性是法律具有规范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
3、没有无约束力的规范,正如没有强制力的法律一样。
()
4、韩非敏锐地把握了儒法合流的历史趋势,提出了“隆礼”与“重法”并行的思想,从而成为先秦法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
5、法律信仰是一种高级的法律意识。
()
6、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下。
正义分配社会利益具有不同的原则。
()
7、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与法律都以客观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作为权利要求的法,对经济关系的反映具有偶然性、规律性和主观性。
()
8、法律实施是指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在内的整体性过程。
()
9、法官在进行形式推理时必须充分考虑政策、公理、习俗等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最佳的案件处理方法。
()
10、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包括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法律制度两大类型。
()
三、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两分共20分)
1、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对象包括()
A、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法权关系的模式
B、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状况
C、法律机制对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性程度
D、个人、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阶级和社会组织
E、法律在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地位
2、法理学研究领域包括的基本问题有()
A、法理学的系统论
B、法理学的价值论
C、法理学的方法论
D、法理学的本体论
E、法理学的认识论
3、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之体现的法学派别有()
A、自然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历史法学派
D、社会法学派
E、哲理法学派
4、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的特征包括()
A、以社会主体的行为为直接调整对象
B、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C、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D、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E、以社会舆论和主体内在自我约束为主要实现机制
5、划分法律部分的标准主要是()
A、立法机关的设立情况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法律的调整对象
C、立法体系的结构
D、法律调整的方法
E、立法者的主观意志
6、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于()
A、国家的主权同一
B、法律所反映的经济基础的同一
C、立法体系的统一
D、共同指导的原则
E、法律功能的协调统一
7国家主义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有()
A、洛克
B、霍布斯
C、斯宾诺莎
D、普芬道夫
E、格劳修斯
8 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条文所表达的法律规范属于()。
A、调整型规范
B、构成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
E、任意性规范
9、立法内容的合法性最终体现为()。
A、立法权限的法制性
B、立法内容的合宪性
C、立法内容的统一性
D、立法内容的良善性
E、立法内容的有效性
10、法律秩序形成的首要前提是()。
A、优良法律制度的存在
B、社会主体的守法行为
C、社会主体的法治观念
D、完善有效的国家强制力系统
E、公正独立的司法体制
四.简答题(前5题8分,第六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为什么法的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继承性?
3.简述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
4.简述法律推理的功能。
5.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简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意义和方法。
五.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制度正义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法律的正义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运用法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以下材料展开评论。
要求不纠缠于事件过程描述,能够运用恰当的理论资源,观点明确,说理透彻,逻辑清晰。
2011年4月15日,一辆载有520只待宰狗的卡车在北京京哈高速张家湾收费站附近被动物保护志愿者强行拦下,随后引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救狗行动。
经过15小时的僵持,这批狗最终被以10万元的价格“赎身”。
对于这一事件,网络舆论明显地呈现两种对立的观点。
有人认为,我国既有法律没有对动物做出有效保护,志愿者“救狗行动”的原因在于国家法律没有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其背后隐含着“公民不服从”的法理基础,这种“违法行为”有利于推动法律的进步。
另有人认为,志愿者不应以违法行为去实现关爱动物的道德诉求,用观念上的“动物权利”压制、侵害现实制度中的动物所有权人和承运人的法律权利属于道德绑架,是没有法治观念的表现。
3.试论司法解释与我国当下法律实践领域“能动司法”理念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