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及实施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垄断行为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破坏日益凸显。
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我国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
本文将以2010年发生的腾讯与360的“3Q大战”为例,分析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件背景1. 腾讯公司简介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以即时通讯为核心,集社交、游戏、媒体、广告等多元化业务于一体的互联网企业。
旗下产品包括QQ、微信、腾讯游戏等。
2. 360公司简介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网络安全为特色的互联网公司。
旗下产品包括360安全卫士、360杀毒等。
3. “3Q大战”起因2010年9月27日,腾讯公司在其QQ客户端中擅自将360安全卫士列为恶意软件,导致大量用户无法正常使用QQ。
随后,360公司宣布推出“360隐私保护器”,监测并曝光腾讯QQ的隐私问题。
双方在网络安全、用户隐私、市场垄断等方面展开激烈争论,引发“3Q大战”。
三、案件分析1. 腾讯涉嫌垄断的行为(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占据市场支配地位,其通过擅自将360安全卫士列为恶意软件,限制用户选择其他安全软件,损害了市场竞争。
(2)不正当竞争腾讯在“3Q大战”中,利用其市场影响力,恶意攻击360公司,损害了360公司的商誉。
2. 360公司涉嫌垄断的行为(1)不正当竞争360公司在“3Q大战”中,利用其安全卫士产品,强制推广自身产品,损害了用户权益。
(2)滥用用户数据360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收集用户隐私数据,涉嫌侵犯用户隐私。
3. 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案件中的应用(1)反垄断调查在“3Q大战”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腾讯公司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2)反不正当竞争调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360公司涉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3)用户权益保护《反垄断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
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一、引言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反垄断法的基本概念、目标及其实施方式,并探讨竞争政策的重要性及其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二、反垄断法的基本概念2.1 定义反垄断法是指国家为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其主要目标是打击限制竞争的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反竞争的合并等行为。
2.2 法律基础各国的反垄断法律基础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禁止垄断协议:如价格固定、市场分割等。
-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不公平定价、拒绝交易等。
- 控制经营者集中:如审查大型企业并购以防止市场过度集中。
三、反垄断法的目标3.1 促进公平竞争通过打击垄断行为,确保市场上存在足够的竞争者,使企业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竞争,从而激发创新和提高效率。
3.2 保护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提高质量,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权,最终提升消费者福利。
3.3 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市场被少数几家企业控制,保持市场的多样性和活力,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竞争政策的重要性4.1 补充作用竞争政策是对反垄断法的重要补充,它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行业监管、贸易政策等,共同构建一个全面的市场竞争环境。
4.2 长期效应有效的竞争政策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和研发,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而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4.3 国际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跨国垄断行为,确保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
五、结论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
它们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反垄断法的执行力度,完善竞争政策体系,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挑战。
什么是反垄断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垄断行为的出现对正常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自由和公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反垄断法,以限制和打击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是指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总称,旨在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自由。
一、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垄断协议和限制经营者集中行为。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禁止市场上的主导企业以不正当的方式限制其他企业的竞争,并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获取不正当利润。
禁止垄断协议是指禁止企业间达成排除、限制竞争等协议,严格保护市场竞争的自由和公正。
限制经营者集中行为则是通过对市场上具有潜在或实际影响力的企业的经营资本、技术、人力等方面的集中行为进行限制,确保市场上存在多元化的竞争主体。
二、反垄断法的实施机构和程序反垄断法的实施机构主要包括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
执法机构负责对垄断行为进行调查、立案和处罚,司法机构主要负责受理和审理相关的反垄断案件。
反垄断法的程序通常包括立案、调查、听证、审理和判决等步骤,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合法性。
三、反垄断法的作用和意义反垄断法的最主要作用是保护市场竞争的自由和公正,维护消费者权益。
通过打击垄断行为,鼓励和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降低市场壁垒,增加市场参与者。
同时,反垄断法的实施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四、反垄断法的国际合作和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垄断行为的出现也日益增多,这要求各国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加强对跨国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
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开始就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合作,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
结语:反垄断法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的法律工具,在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和公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打击垄断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反垄断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垄断法及案例分析一、概述反垄断法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市场竞争,防止垄断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对反垄断法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反垄断法。
二、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1. 竞争原则:反垄断法旨在维护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市场被少数企业垄断。
2. 禁止垄断行为:反垄断法禁止任何企业或个人通过垄断行为限制、排除或扭曲市场竞争。
3. 公正竞争:反垄断法要求企业在公平的竞争条件下进行业务活动,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
三、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1. 垄断协议的禁止:反垄断法禁止企业之间达成垄断协议,如价格垄断、市场分割、限制竞争等行为。
2.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禁止:反垄断法禁止市场主体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如价格歧视、拒绝交易、限制供应等行为。
3. 限制集中经营的审查:反垄断法要求对企业的合并、收购、联营等集中经营行为进行审查,以防止形成垄断。
四、反垄断法的案例分析1. 谷歌反垄断案:谷歌被指控滥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场的支配地位,通过操纵搜索结果排名来排斥竞争对手。
反垄断机构对谷歌进行调查,并最终要求其改变其搜索算法和行为,以保护市场竞争。
2. 微软反垄断案:微软被指控滥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地位,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反垄断机构最终要求微软改变其销售方式,并对其进行罚款。
3. 苹果反垄断案:苹果被指控滥用其在应用商店市场的支配地位,通过限制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存在来限制竞争。
反垄断机构对苹果进行调查,并要求其开放应用商店,以保护市场竞争。
五、反垄断法的影响和意义1. 保护市场竞争: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市场竞争,防止市场被少数企业垄断,维护消费者权益。
2. 促进创新和发展:反垄断法的存在可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的发展。
3.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反垄断法的执行可以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防止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
反垄断法与市场规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现象逐渐凸显,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反垄断法,并进行市场规制。
本文将探讨反垄断法与市场规制的作用和意义。
一、反垄断法的定义和作用反垄断法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和打击垄断行为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反垄断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消费者权益。
垄断行为往往导致市场价格的上涨和产品质量的下降,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反垄断法通过限制垄断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2. 促进市场竞争。
垄断行为会限制市场竞争,导致市场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反垄断法通过打击垄断行为,促进市场竞争,推动经济的发展。
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垄断行为往往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反垄断法通过限制垄断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市场规制的定义和意义市场规制是指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的一种手段。
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市场规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市场规制可以限制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2. 保护消费者权益。
市场规制可以加强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3. 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市场规制可以引导企业合理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反垄断法与市场规制的关系反垄断法和市场规制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反垄断法是市场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限制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市场规制则是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手段,通过监管和调控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秩序。
反垄断法和市场规制的关系可以用“法律与行政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
什么是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一种旨在保护市场竞争、防止垄断行为的法律机制。
它的目的是防止市场上的特定企业或组织滥用垄断地位,扼杀竞争和创新,从而保护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反垄断法通过限制垄断行为、监管市场竞争以及惩罚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一、反垄断法的起源反垄断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出现了一系列垄断企业,如美国的标准石油公司和卡内基钢铁公司。
这些垄断企业通过控制市场和竞争对手,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严重扭曲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各国相继出台了反垄断法。
二、反垄断法的主要原则1. 禁止垄断协议:反垄断法禁止企业之间达成垄断协议,包括价格协议、市场分割协议以及限制商业伙伴的选取等。
这些垄断协议会限制竞争,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因此需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2.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禁止市场主体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其他企业的进入和发展,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常见的滥用行为包括限制销售、垄断价格、拒绝交易等。
3. 防止横向和纵向垄断:反垄断法旨在防止横向和纵向垄断。
横向垄断指的是不同企业之间的垄断行为,例如通过合并收购其他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
纵向垄断则是指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垄断行为,如控制供应商或分销渠道,以排除竞争对手。
三、反垄断法的实施机构各国的反垄断法实施机构不尽相同。
例如美国有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和司法部反垄断局(Antitrust Division),中国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
这些机构负责监督市场竞争,调查并惩罚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
四、反垄断法的意义和影响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保护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它能够阻止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垄断协议的产生,从而为其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经济法解读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反垄断法是一系列经济法律规定的总称,旨在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公平交易环境以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为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细则对于具体案件的处理和法律适用提供了具体指导。
本文将就经济法解读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进行探讨。
一、反垄断法的背景和意义反垄断法是由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和实施的专门法律。
其背后的目标是打破市场垄断,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促进市场的公平有效运转。
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则是对该法律进行更为具体的解释和细化,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操作指南。
二、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反垄断法主要包括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禁止垄断集中的规定。
在实施细则中,这些规定被细化为具体的行为禁止和法律适用条件。
例如,垄断协议中禁止的价格限制、限定销售区域、限定客户范围等具体行为,在实施细则中可以找到具体的解释和界定。
反垄断法的原则主要包括公正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
公正公平原则要求市场参与者之间要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禁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效率原则要求市场资源的配置要高效和合理,并通过竞争的方式达到最优化。
公共利益原则要求反垄断法的实施要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的重要性和作用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是对法律的细化和解释,其重要性和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实施细则为相关机构提供了对违法行为的判定标准和识别方法,便于迅速处理垄断行为。
其次,实施细则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避免了企业因为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犹豫和困扰。
最后,实施细则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保护了市场交易的合法权益。
四、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在保护市场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实施细则的制定需要及时跟进市场变化和新型垄断行为的出现,保持法律规定与市场实际的契合度。
其次,实施细则的解释和适用需要更具灵活性,以尽量避免对合法竞争行为的过度限制。
第1篇一、引言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在我国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反垄断法的起源、基本内容、实施效果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反垄断法的起源与发展1. 反垄断法的起源反垄断法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垄断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于1890年颁布了《谢尔曼反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
2. 反垄断法的发展自《谢尔曼反垄断法》颁布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制定了一系列反垄断法律法规。
我国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标志着我国反垄断法律体系的建立。
三、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1. 定义反垄断法是指为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对垄断行为进行规制的一系列法律规范。
2. 垄断行为反垄断法规定了以下几种垄断行为:(1)垄断协议: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3)经营者集中:经营者合并、收购、分立等行为,可能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
3. 法律责任反垄断法规定了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四、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1.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保障消费者权益。
2. 提高经济效率反垄断法通过限制垄断行为,促进企业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反垄断法有助于打破行业垄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
五、反垄断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1.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法律手段。
第1篇一、概述反垄断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我国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
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以来,反垄断法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一)立法目的1. 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2.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3.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2. 外国经营者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3. 中国境内经营者对外国经营者发生的垄断行为,根据情况,可以适用本法。
三、垄断行为(一)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包括:1. 价格垄断协议;2. 限售垄断协议;3. 限购垄断协议;4. 限制出口垄断协议;5. 限制进口垄断协议;6. 限制新进入垄断协议;7. 限制合并垄断协议;8. 其他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垄断协议。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包括:1. 抬高价格;2. 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3. 拒绝交易;4. 限定交易相对人;5. 限定交易方式;6. 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合营等方式,达到一定规模,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包括:1. 合并;2. 收购;3. 合营;4. 其他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
四、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责(一)反垄断执法机构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 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3. 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二)职责1. 调查和处理垄断行为;2. 审查经营者集中;3. 制定和发布反垄断指南;4. 组织开展反垄断培训;5. 宣传普及反垄断法律知识;6. 其他反垄断执法职责。
反垄断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是指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防止垄断行为产生,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和管理机制。
反垄断法律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竞争和创新发展。
首先,反垄断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和反垄断机构。
反垄断法是对垄断行为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法律,包括禁止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经营者集中等内容。
反垄断机构是负责执行和监督反垄断法律的专门机构,例如中国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其次,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执行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反垄断法律制度旨在促进市场竞争,打破垄断局面,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突出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律制度旨在及时发现和预防垄断行为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垄断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
三是注重企业合规和监管。
反垄断法律制度要求企业合法经营,不得进行垄断行为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监督。
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实施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推动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通过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市场被少数企业垄断,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
其次,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
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实施可以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价格,增加消费者福利。
再次,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限制经营者集中和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最后,能够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公正。
反垄断法律制度可以平衡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公正。
总的来说,反垄断法律制度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竞争和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反垄断法律制度,以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垄断行为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反垄断法的实施反垄断法是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总称,旨在防止和打击市场中的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
反垄断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反垄断法的实施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的影响。
一、反垄断法的定义和原则反垄断法是指旨在防止和打击涉嫌垄断行为并保护市场竞争的立法和政策。
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国家可以对违反竞争规则的企业进行规范和约束,避免市场出现垄断行为,保护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反垄断法的核心原则包括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禁止垄断集中。
二、反垄断法的实施对市场竞争的影响1. 促进市场竞争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打破市场垄断,激发企业间的竞争。
通过禁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有效保护了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推动市场竞争的发展。
2. 维护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垄断行为容易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从而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消费者权益。
反垄断法的实施通过促进市场竞争,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三、反垄断法的实施案例1. 美国反垄断法美国是全球反垄断法的发源地之一,其反垄断法体系成熟完善。
美国反垄断法以《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和《克雷顿法》为核心,旨在维护市场竞争,打击垄断行为。
著名案例包括美国政府起诉微软垄断案和谷歌反垄断案等。
2. 欧盟反垄断法欧盟反垄断法以《欧洲共同体竞争法》为基础,通过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禁止垄断集中等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
欧盟反垄断委员会多次对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进行反垄断调查和罚款。
四、反垄断法的局限性和挑战1. 没有统一的反垄断标准各国反垄断法的标准存在差异,导致在跨国市场中难以统一适用。
差异化的标准可能导致企业在某一国家遭到反垄断处罚,而在另一国家却未受到制裁。
反垄断法普法摘要:1.反垄断法的定义和目的2.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3.反垄断法的重要性和应用4.如何普及反垄断法正文:一、反垄断法的定义和目的反垄断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我国用于规制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一部专门法律。
该法旨在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反垄断法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明确了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2.垄断协议: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地位,排除、限制竞争;4.经营者集中:对经营者之间的合并、收购等集中行为进行规制,预防垄断的形成;5.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禁止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6.反垄断执法:明确了反垄断执法主体、执法程序等;7.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8.附则:包括了法律的施行日期、历史法律的处理等内容。
三、反垄断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反垄断法对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反垄断执法部门查处了一系列反垄断案件,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四、如何普及反垄断法1.加强法律宣传: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反垄断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2.企业培训:组织企业进行反垄断法培训,增强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能力;3.执法案例解读:通过解读典型案例,帮助公众了解反垄断法的实际运用;4.完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
总之,反垄断法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意义试论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意义1994年起被列⼊⼈⼤⽴法议程的反垄断法草案,历经13年的漫长之路,终于在2007年8⽉30⽇被第⼗届全国⼈民代表⼤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中华⼈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简称《反垄断法》)的出台是我国政治经济⽣活尤其是法制建设中的⼀件⼤事,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竞争法领域的⾮常重要的⼀处空⽩,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即经营者)之间的竞争规则,从⽽完善了我国的竞争法律体系。
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的重要法律制度,可以说,《反垄断法》的出台对中国经济将发挥积极的作⽤,对电信、烟草、铁路、电⼒、⾃来⽔、燃⽓等垄断⾏业也将产⽣重要影响。
⼀.反垄断法促进竞争,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反垄断法》将严厉禁⽌⾏业协会组织实施垄断⾏为。
根据规定,⾏业协会不得组织本⾏业的经营者从事禁⽌的垄断⾏为,否则可处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说过,⽣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少聚集在⼀起,如果他们聚集在⼀起,其⽬的便是商讨如何对付消费者。
出台《反垄断法》有利于保护公平竞争,⿎励创新发展,形成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
反垄断法并不是要限制⽣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的⾃由,恰恰相反,它是通过限制和阻⽌市场势⼒和反对不正当的市场⾏为,以维护和扩⼤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的⾃由权利,排除进⼊市场的障碍,从⽽达到⿎励创新、促进⾃由竞争、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
它符合了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要求。
市场经济运⾏的最⾼宗旨和基本要求是提⾼资源优化配置的⽔平,使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产⽣最⼤效益。
⼆.反垄断法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总是处于弱者地位⽽遭受垄断⾏为的损害。
各种形式的价格垄断、强制搭售商品的⾏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将保护消费者权益列⼊反垄断法的⽴法宗旨。
反垄断法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在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方面,反垄断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反垄断法是指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旨在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行为,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将重点探讨反垄断法的背景、意义和具体实施。
一、背景在竞争市场中,垄断行为对市场和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操纵价格、限制竞争等手段获得过高的利润,在经济中形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为此,各国开始制定反垄断法,以限制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意义1. 促进市场竞争:反垄断法限制垄断企业的行为,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刺激创新、降低价格,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2. 保护消费者权益:反垄断法关注消费者权益,例如通过禁止价格垄断、限制销售限制、阻止虚假广告等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它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多种选择,具有更好的价值和产品质量。
3. 维护市场秩序:反垄断法确保市场秩序得以维持,避免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市场资源和利润。
这有助于避免市场出现歪曲、不稳定和失衡现象。
三、实施方式反垄断法实施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政策:通过设立监管机构,制定反垄断政策和法规,对市场中的竞争行为进行监管和干预,例如鼓励合并审查、禁止垄断协议、打击虚假广告等,在市场中维护竞争秩序。
2. 罚款和制止令:对违反反垄断法的企业进行罚款,并下达制止令,要求企业停止垄断行为或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以恢复市场的竞争性。
3. 合并审查:对合并和兼并的企业进行审查,并评估其对市场竞争的潜在影响。
如果合并会导致市场垄断,监管机构有权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市场竞争。
4. 举报和投诉机制:公众、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举报和投诉机制向监管机构报告垄断行为。
监管机构将对投诉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措施来处理违法行为。
总之,反垄断法在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限制垄断行为、促进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反垄断法及案例分析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控制着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供应,从而限制了竞争,增加了价格和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为了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消费者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反垄断法。
本文将对反垄断法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些案例进行探讨。
一、反垄断法的意义反垄断法的出现是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垄断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控制市场价格和供应量来牟取高额利润,而消费者则面临着受限制的选择和高昂的价格。
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发展。
二、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反垄断法主要包括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垄断集中和监管机构的设立等内容。
禁止垄断协议是指禁止企业通过协议限制竞争,如价格垄断、区域垄断等。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禁止企业利用其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限制竞争,如垄断定价、拒绝交易等。
禁止垄断集中是指禁止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垄断。
三、反垄断法的案例分析1. 谷歌反垄断案谷歌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被指控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
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展开了长达七年的调查,最终裁定谷歌滥用其市场地位。
谷歌在搜索结果中偏袒自家产品,限制竞争对手的展示,这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处以50亿欧元的罚款,并要求其改变其搜索结果的偏向性。
2. 微软反垄断案微软被指控滥用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支配地位,限制了其他软件开发商的竞争。
微软将其操作系统与其浏览器捆绑在一起,限制用户使用其他浏览器,这被认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美国司法部最终与微软达成和解协议,要求微软开放其操作系统接口给其他软件开发商,并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
四、反垄断法的挑战和展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反垄断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跨国企业的垄断行为更加难以监管,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的垄断行为也给反垄断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数据垄断、算法垄断等。
影响力巨大的美国反垄断法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反垄断法堪称具有影响力巨大的法规之一。
其通过限制垄断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对经济和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实际效果三个方面探讨美国反垄断法的影响力巨大,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启示。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正经历着快速工业化与经济垄断的时期。
众多大型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抑制竞争,导致市场失衡,消费者权益受损。
为应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开始制定反垄断法。
二、主要内容1.《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于1890年颁布,是美国第一部反垄断法律。
该法禁止垄断行为和垄断协议,并规定违反法律者将受到惩罚。
此举展示了美国政府准备采取行动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的决心。
2.《克雷顿法案》(Clayton Act)该法通过修正和完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在1914年通过,以增强反托拉斯法的效力。
克雷顿法案禁止价格歧视、独家交易以及公司间的共谋行为。
它还加强了反垄断行政机构的权力,并明确了合并和收购的限制。
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该法于1914年通过,建立了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为付诸实施反托拉斯法提供了专门的机构。
该委员会负责监管和调查可能违反反托拉斯法的行为,并保护消费者利益。
三、实际效果1.促进竞争美国反垄断法通过打破垄断地位,鼓励竞争,给予其他公司进入市场的机会。
这阻止了少数大公司长期控制市场,为其他竞争者带来了机会,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2.维护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法的实施使得市场价格更加合理、公平,并有效避免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对消费者进行剥削。
通过限制操纵市场的行为,反垄断法保护了消费者权益,确保市场供给的多样性和质量。
3.鼓励创新反垄断法制约了过度集中和垄断公司的行为,为创新和新兴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由于反垄断法保护了竞争的公平性,新兴公司有机会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得市场份额。
什么是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指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对垄断行为进行限制和打击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
反垄断法的出现和实施,旨在维护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反垄断法的起源、目的、核心内容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反垄断法的起源反垄断法的出现主要源于对垄断经济现象的担忧和对公平竞争原则的强调。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一些企业通过掌握垄断地位,削弱竞争对手,抬高价格,限制市场自由度,从而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市场公平性。
针对这一情况,一些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法律,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
二、反垄断法的目的反垄断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
通过限制垄断行为和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反垄断法可以保护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促进创新和科技的进步,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提高消费者福利。
三、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1. 反垄断行为的禁止:反垄断法规定了一系列禁止垄断行为的规定,如搭售、捆绑销售、垄断定价、限制竞争的独家经营协议等。
这些行为一旦构成垄断行为,将受到反垄断法的制裁和处罚。
2. 垄断权力的滥用禁止:反垄断法对滥用垄断权力进行了限制。
当一个企业拥有市场支配地位时,其行为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反垄断法要求企业在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时,不能滥用权力,对消费者或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歧视性定价、拒绝交易或限制产品销售等。
3. 合并与并购的审查:反垄断法对企业的合并与并购活动进行审查。
当企业进行大规模合并或收购时,可能会造成市场垄断或排除竞争的现象。
反垄断法要求对这类活动进行审查,以保护市场竞争。
四、反垄断法的在全球范围的应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在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核心目标都是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消费者的利益。
主要国际组织如欧盟、美国、中国等都制定了相应的反垄断法,并且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解读反垄断法保护市场竞争与消费者权益反垄断法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护市场竞争与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反垄断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其保护市场竞争与消费者权益的作用进行解读。
一、反垄断法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反垄断法,顾名思义,是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旨在限制和打击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合法权益。
其基本目标是制止垄断行为,确保市场正常运作,促进经济发展。
反垄断法国际上通常是由政府机构负责实施和监督。
根据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禁止垄断协议和限制竞争行为。
反垄断法禁止任何形式的协议和行为,包括价格垄断、销售限制、区域限制等,这些行为都会扼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2.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反垄断法严禁企业或组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例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排挤竞争对手,限制其他企业的发展等行为。
3. 控制合并和收购行为。
反垄断法对企业的合并和收购行为进行监管,以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出现。
如果合并和收购行为可能导致市场结构紊乱、市场竞争减弱,相关机构会进行审查和核准。
4. 加强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和制裁。
为了保证反垄断法的有效执行,相关机构会对违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处罚和制裁,包括罚款、责任追究等。
二、反垄断法保护市场竞争的意义反垄断法保护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公平竞争。
通过限制和打击垄断行为,反垄断法能够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消除不正当竞争现象,防止市场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企业。
2. 提高市场效率。
垄断行为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价格上涨等不利影响。
而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3. 保护消费者权益。
市场竞争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选择,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
反垄断法通过保护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和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公平和合理的价格,享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及实施意义一、反垄断法的立法背景及相关概念(一)、我国反垄断法立法背景198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的任务。
该暂行规定指出:“在经济生活中,除国家指定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门经营的产品外,其余的不得进行垄断,搞独家经营。
”“开展竞争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准封锁市场,不得禁止外地商品在本地区、本部门销售。
”此外,还要求工业、交通、财贸等有关部门修订现行的规章制度,剔除其中妨碍竞争的规定,并授权各地区和各部门根据暂行规定的精神,制定实施办法,保护竞争的顺利进行。
此后,政府又以不同形式颁布了一系列反垄断法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87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价格管理条例》第29条第9款和第30条有关禁止企业间或者行业组织商业垄断的规定,1988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重要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管理暂行规定》第13条有关禁止企业、行业垄断市场价格的规定,1989年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第7条(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第12条(搭售行为)和第15条(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规定。
这些有关反垄断的规定散见于各个条例、暂行规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且大多为国家行政法规,权威性不够。
1987年8月,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1988年就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
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强调加快经济立法步伐,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于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制定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制定过程中,就如何处理反垄断问题和反不正当竞争问题曾有三种不同方案:一是仅就反不正当竞争问题做出规定,而不规定反垄断问题,后者留待将来的《反垄断法》中作规定;二是在规定反不正当竞争问题的同时,也对反垄断问题做出全面规定,将来不再另行制定《反垄断法》;三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部分垄断行为视同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出规定,以解燃眉之急,将来制定《反垄断法》时再对其他垄断问题做出规定,也可以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作立法技术上的处理,并入《反垄断法》。
最后,立法机关采纳了第三种方案,于1993年9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没有同期出台。
反垄断立法被搁浅的主要原因是立法者与学术界对现阶段国家是否有必要制定反垄断法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初期,企业规模效应并未充分发挥,订立反垄断法还为时过早。
对于在我国已经出现的个别垄断行为,则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予以规定。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假借政府名义进行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大行其道,公用企业明目张胆地限制竞争,联合限价案件不断出现。
这些垄断行为不但未被有效制止,反而愈演愈烈,从而对竞争秩序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
为了遏制垄断行为的进一步蔓延,国家又在一些法律、法规如《价格法》、《招标投标法》、《技术合同法》、《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中对一些垄断行为作了规定。
综上所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出台之前,我国反垄断立法现状总体来说有四个特点:一是垄断立法的规定较为杂乱、零散,有些规定散见于一些行政性规章和个别基本法律中,没有完整的调整经济垄断的法律体系。
二是存在着分别立法和多头立法的状况,这种方式在经济转轨时期有其合理性,可避免出现法律真空,但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这种立法方式使得多重立法与无法可依并存,法律与法律之间缺乏协调,很难做到法律规定的内容、价值的一致,因此必须依市场经济统一规则的要求改变这种格局。
三是立法技术也存在很大问题。
四是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不分。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8月30日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从而为这部自1994年就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酝酿13年之久的法律出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出台,有利于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反垄断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设专章规制各类垄断行为。
这对于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1、垄断的含义垄断一词,其经济学上的含义和法学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从经济学上来讲,垄断一般是指少数企业或企业的联合凭借其经济实力独占生产和市场,攫取垄断利润,损害市场机制的行为。
具体来说,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只要少数企业或企业的联合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一定的限度,即被认为存在垄断行为。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除了要在市场中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外,还须滥用其市场优势,实施了控制和操纵市场的行为,才被认为是垄断行为。
现代经济学一般是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来界定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研究的垄断自然有别于经济学上的垄断,但在研究垄断行为时,不可能跨越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更不能割裂经济学中的垄断理论与法律上的垄断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
正是基于对经济学上的垄断的深入研究,确定了垄断的价值优劣与判定的基本条件,才使各国对垄断的研究从经济学扩大到了法学上,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
亚当·斯密的垄断弊害论认为:垄断将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效率降低。
亚当·斯密的观点成为现代经济学对垄断的基本看法,也支持着现代反垄断法对垄断的抑制态度。
从法律上来讲,垄断是指依据各国法律规定,垄断主体滥用其市场优势,进行排他性经营,并在实质上限制竞争的行为。
法律意义上的垄断一般有三个特征:违法性、危害性和限制性。
所谓违法性是指该行为违反了各国国内法的相关法律的明文规定,为各国法律所明确禁止;危害性是指该行为在实质上妨碍市场竞争,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限制性是指该行为的行为主体凭借其市场优势,实施了排除或限制竞争,并操纵或独占市场的行为。
如果一些市场主体虽然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但并未滥用其市场优势而损害竞争秩序,或者其行为不为法律所明文禁止,则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垄断。
我国反垄断法是从广义上界定垄断的。
《反垄断法》第3条规定:“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可见,我国反垄断法所称垄断包括限制竞争在内。
同时,考虑到行政性限制竞争在我国还确实存在,对市场竞争的影响也是客观现实,反垄断法专设一章对行政性限制竞争作了具体规定,明确禁止实践中较为典型的六类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
综上所述,反垄断法的称谓和其在各国法律规定中涵盖的内容各不相同,立法体例也不相同。
依据各国的立法,可以将反垄断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反垄断法不仅包括规制垄断行为的法律,还包括反限制竞争的法律;狭义的反垄断法仅指有关反垄断的法律。
从各国的立法实践来看,由于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划分得十分清楚,导致各国在创制法律时,经常将反垄断法和反限制竞争法合并立法,在定义反垄断法的概念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广义的反垄断法概念。
我们认为,界定反垄断法的概念时,一方面要考虑各国普遍采纳的立法方式,另一方面要从反垄断法的根本目的出发加以考虑。
从各国普遍采用的立法方式来看,多数国家将规制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的有关规定都放置在反垄断立法当中。
从各国制定反垄断法的根本目的来看,规制反竞争行为,消除竞争障碍,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这是反垄断法根本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反垄断法应该是包含规制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两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因此,我们可以给反垄断法下这样一个定义:反垄断法是调整在规制市场主体的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具体来说,反垄断法是用以规制独占市场、限制竞争、破坏市场竞争机制等一系列的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称。
二、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方便面涨价:成本上涨还是串谋定价然而,同样是生产即食、方便类食品的四川白家粉丝以及生产非油炸方便面的五谷道场等却没有跟风涨价。
白家粉丝表示,他们将依靠技术创新,加强成本控制来消化原材料的涨价因素。
该企业还认为,方便面原材料棕榈油、面粉、辣椒等涨价幅度只有约10%,而有些企业的涨幅高达40%。
“方便面以'寡头碰头会'的形式形成'价格同盟'同步涨价,挟持逼迫其它方便食品也必须同时涨价。
”■新闻分析必须警惕“集体涨价”方便面行业的“集体涨价”引来多方质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这种由行业协会牵头,多个有竞争性的同类企业结成联盟,集体决议影响价格的行为,大有“串谋定价”之嫌。
“行业协会的作用应该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左右价格,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
”据悉,为此事,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已经向国家发改委发送了建议函。
邱宝昌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方便面成本增加,企业为了缓解涨价压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这种行为本无可厚非,也是符合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的。
但像这样由行业协会协调,占市场份额95%以上的企业参加,讨论统一涨价的行为涉嫌违反《价格法》等相关规定,更涉嫌损害消费者权益。
邱宝昌表示,希望政府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调查认定,以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叶雷认为,必须警惕此次“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行业协会一旦协调统一定价或者调价,就涉嫌违法,成为“价格卡特尔”。
据他解释,卡特尔就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联合。
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这次扮演的角色已经有了“卡特尔”的影子。
“我们不反对个别企业涨价,但应该坚决反对这种价格同盟”。
他认为,经历这件事情,我国出台反垄断法显得更重要、更紧迫了。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日本索尼株式会社设置技术壁垒案索尼公司设置的这项技术壁垒无疑激怒了国内许多企业。
因为与索尼公司比,目前国内电池企业的成本优势大,如果没有这项壁垒,那么在索尼电子设备上使用的多半会是中国的电池产品。
据估计,仅这一项市场价值一年就在2亿多元人民币。
这次索尼公司是以涉嫌垄断被起诉的。
据说,索尼公司的这种捆绑式销售行为,如果依据美国《谢尔顿法》、《克莱顿法》以及欧盟的《反垄断法》,都会被指控为不良竞争行为而受到禁止和取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