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2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泻肝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
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着地疗效。
泻肝散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甘草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
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着地疗效。
泻肝散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肝经有热,眼目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煎,食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
上文所说的关于泻肝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生活常识分享。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低级心理机能:指感知、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动作思维等。
2、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新行为。
3、机能不对称原则:对于人类而言,从一个角度面对世界可能更为有效,因而导致一只手、一只眼、一条腿笔另一只手、另一只眼、另一条腿占优势的结果。
4、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停滞:在里必多的发展过程中,由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阶段。
6、依恋:儿童与养育者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7、同化:指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
8、退化: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必多又回到先前的阶段。
9、本我:原始的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10、行为模式:神经运动系统对特定情景的特定反应。
11、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新行为。
12、个体成熟的原则: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
13、顺化: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14、自我中心:儿童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到问题,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15、发展: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快乐原则)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斯金纳)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基本焦虑)5、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成熟)6、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越少)7、霍妮认为,造成女性心理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文化)8、班杜拉的理论注意到认知的作用,其实质属于那一流派?(行为主义)9、斯金纳认为,机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属于哪一类?(操作行为)10、皮亚杰把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称为什么?(适应)11、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人的一种什么过程?(主动过程)12、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开始以什么来替代以前的自我中心?(同一性)13、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14、华生认为,情绪是一种:(内隐行为)15、斯金纳认为改变行为的关键是:(改变强化)16、习性学的依恋理论是谁创立的?(鲍尔毕)17、斯金纳认为,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对反应的概率都能:(增强)18、托马斯认为,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儿童人数较少,大约占:(10%)19、班杜拉认为,人、环境是与哪一因素相互作用的?(交往)20.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思维的:(起点)21.班杜拉认为,榜样行为的强化对观察者的效果称为:(替代强化)22.斯金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程序教学法)2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其根源是由于什么得不到发泄?(里必多)24.霍妮认为,形成儿童基本焦虑的原因是什么?(人际关系困扰)25.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发展周期)26.皮亚杰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动作上的现象,是一种什么表现?(自我中心)27.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所使用的工具是:(语言)28.习性学的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发展包含几个阶段?(8个)29、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8个)30、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保持距离)31、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运算)32、华生认为,婴儿的喜、惧、怒是三种什么情绪反应?(非习得的)33、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周期性)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根据行为的发生,华生将人的行为分为哪两类? (非习得行为)(习得行为)2、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哪两方面形成的适应状态? (同化)(顺化)3、弗洛伊德的两本代表性著作是什么? (《释梦》)(《精神分析引论》)4、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哪两个大纲之间的转变?(自己的大纲)(教师的大纲)5、安思沃斯认为,安全依恋儿童的母亲除了反应敏感性得分高外,还有哪两项得分也高?(积极的情绪表达)(社会性刺激)6、下列人物中,哪两位属于同一学派 (班杜拉)(华生)7、皮亚杰认为知识的本原来自哪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主体)(客体)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除本我外,还有哪两部分? (自我)(超我)9、下列哪两个概念属于同一流派? (观察学习)(强化)10、安思沃斯认为,回避性依恋儿童的母亲,往往具有哪两个特点?(拒绝的) (不敏感的)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呈阶段突然地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
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一、介绍本课件旨在探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影响因素以及家庭和教育环境对其发展的作用。
通过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原理,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1. 出生至3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
他们对声音、触觉和视觉等刺激会有反应,开始建立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重要任务包括建立安全感和保持基本需求的满足。
2. 4个月至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展示出自主性和兴趣。
他们能够主动抓取物品,学会翻身、坐起和爬行。
婴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也变得更加频繁,他们逐渐建立起对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关系。
3. 1岁至2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他们掌握了基本语言能力,能够说简单的词语和短语,并开始展示出独立性。
婴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也在此时发展,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存在。
4. 2岁至3岁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行为更加精细和有目的性。
他们开始进行模仿和角色扮演,并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婴幼儿的情感表达也日益复杂,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 生物因素基因和遗传因素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婴幼儿的遗传背景会影响其智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也会影响其对环境刺激的敏感程度。
2. 社会环境婴幼儿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婴幼儿的安全感和自我认知。
此外,婴幼儿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以及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也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3. 文化和社会经验文化和社会经验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婴幼儿接受到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念会有所差异,这将影响他们的认知和社会行为。
四、家庭和教育环境的作用1. 家庭环境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婴幼儿在家庭中得到的爱与关怀会塑造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此外,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家庭价值观也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A.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遗传是保持生物性状最普遍现象遗传决定论:屈赖恩:白鼠走迷津(第七代差异显著)高尔顿:家谱调查法双生子B.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早期经验的作用哈洛:隔离恒河猴墨森:总结早期进孤儿院的发展状况b.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C.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a.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水平b.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由环境决定的。
但是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征或行为的发生发展,往往依存于这种心理特征或行为的遗传基础。
c.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A.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有包含着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征。
B.心理发展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为我们构建了儿童心理成长的基本框架,但就每个个体而言,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着同样的模式,但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发展的优势、发展的速度、最终道德的水平各不相同。
C.心理发展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
根据个体心理特质与年龄阶段的不同,一些行为特征可能不另一些行为特征更为稳定,而有些行为特征可能具有可塑性。
D.主动性和被动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将儿童看成是一个主动的个体,要求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E.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其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法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期,出生后的两年内,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知世界。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期,适用于2~7岁的儿童,他们开始通过语言和表象符号进行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期,适用于7~11岁的儿童,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思考和操作性思维。
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期,适用于11岁以上的儿童,他们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推理。
2.艾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
3.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他强调了社会互动和语言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叫做"近似区域"的概念,指的是儿童能够通过与比他们更有经验的人合作来完成高水平的任务。
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
4.雅各布·洛特岗斯坦发展理论
洛特岗斯坦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提出了发展的环境理论,强调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和社会。
他认为,正念的培养、安全的家庭环境和适度的挑战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5.幼儿园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育理论是指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该理论主张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机会,并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培养儿童的认知、社交和情绪能力。
幼儿园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