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体系介绍_图文.
- 格式:doc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14
企业内训课程体系介绍
企业内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不同层次和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来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般来说,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1. 培训对象维度:根据员工的不同职位、职能和层级,将员工分为不同的培训对象,如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等。
2. 培训层次维度:根据员工的职称、级别等,将员工的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的层次。
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设置不同难度的培训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
3. 培训目标维度:企业内训课程体系的培训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和提高能力。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设置不同的培训目标,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内训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系统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维度之间应该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 针对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进行设计,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3. 动态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4. 实效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实效性,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总之,企业内训课程体系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实施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培训体系的定义:为实现一定的培训目标,将培训四要素(讲师、学员、教材、环境)进行合理、有计划、有系统的安排而形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通常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
其中前三项是培训体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内容。
培训管理体系是把原本相对独立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尤其要和晋升体系、薪酬体系相配合。
培训体系是动态平衡的体系。
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和培训讲师调整,及如何激励学员培训意愿?如何开发和管理培训供应商?如何把培训课程的内容转化为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文件等等,这些都是培训管理体系要考虑的,并通过制订相关制度加以落实。
正如前文提到的培训管理体系是保证培训体系有效运作,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起支持作用。
培训体系建设一个培训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制度、课程和讲师。
制度是基础,包括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相关表单、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办法及内部讲师制度。
课程是灵魂,包括课程设计、课件的制作、课程的审核评估。
讲师是载体,也就是说讲师仅仅是培训的其中一个执行者,扮演的只是去演绎课程的角色。
培训制度的作用在于规范公司的培训活动,作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制度依据。
应当包括: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相关的表单、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办法及内部讲师制度等几个部分。
培训管理办法中应充分体现培训的过程及培训结果评估将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想结合。
内部讲师制度应体现选拔和激励内部讲师的精神,起到管理内部讲师,规范内部讲师授课行为的作用。
建立培训体系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培训制度,设计培训工作流程,制作相关的表单,制订培训计划。
完成了制度建设,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培训调研,即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人力资源规划,针对培训体系建设提出问题,对公司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作出调研报告,完成岗位核心胜任知识和技能的确定,提出培训目标,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
培训课程设计体系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价值观。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技能目标包括:具备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对XX学科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认识XX学科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第1-2课时: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第3-4课时: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分析XX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介绍XX学科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例第5-6课时: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的安排如下:•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艺术培训课程体系
介绍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完整的艺术培训课程体系。
我们将探讨该体系的目标、内容和结构,以帮助学员了解我们的培训计划。
目标
我们的艺术培训课程体系的目标如下:
1. 培养学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员的艺术技能和技巧。
3. 培养学员的艺术表达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员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内容
我们的艺术培训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 基础艺术技能培训:学员将研究基础的绘画、雕塑和摄影技巧,以及色彩和构图的基本原理。
2. 创意艺术开发:学员将通过各种创意艺术项目,如手工艺、立体造型和数字艺术,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表演艺术训练:学员将研究戏剧、舞蹈和音乐表演技巧,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4. 艺术史和欣赏:学员将研究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和发展,并培养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结构
我们的艺术培训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1. 初级课程:适合初学者,主要介绍基础艺术技能和创意艺术开发。
2. 中级课程:适合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员,主要深入探讨不同艺术形式和表演技巧。
3. 高级课程:适合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学员,主要侧重于艺术创作和专业表演训练。
每个层级的课程都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教学计划,以确保学员能够有系统地提高他们的艺术能力。
总结
我们的艺术培训课程体系旨在综合培养学员的艺术技能和能力。
通过提供基础技能培训、创意开发和表演训练,我们的目标是帮助
学员成为全面发展的艺术家和表演者。
企业培训体系介绍
企业培训体系是指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
该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培训需求分析:企业通过调研、调查等方式,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2. 培训目标设定:在确定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企业设定培训目标,明确员工需要达到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水平。
3. 培训内容设计:根据培训目标,企业设计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讲座、培训班、在线学习等。
4. 培训方法选择:企业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包括面对面培训、岗位轮岗、项目培训等,以提高员工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5. 培训师资培养:企业培养、选拔和培训一批专业的培训师资,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培训管理水平。
6. 培训机构的选择与管理:企业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合作,如培训机构、高校等,并进行培训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
7. 培训评估与效果反馈:企业通过培训评估方式,例如问卷调查、考核反馈、效果评估等,检查培训效果,并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8. 持续学习与发展:企业在培训结束后,鼓励员工进行持续学习和发展,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以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加强员工的学习意识和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
培训体系(Training System)企业培训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系统的、与企业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体系以及培训实施体系。
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制度、培训政策、管理人员培训职责管理、培训信息搜集反馈与管理、培训评估体系、培训预算及费用管理、培训与绩效考核管理等一系列与培训相关的制度。
培训课程体系是指建立并完善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
培训实施体系则包含了确保企业培训制度实施,并通过培训活动的有效组织和落实、跟踪和评估、改善和提高,体现培训价值的一整套控制流程。
企业培训体系的特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是培训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
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该培训体系是否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最优秀的人力资源。
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
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结合自身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身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
(2)着眼于企业核心需求。
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工程”,而是应该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3)充分考虑员工的自我发展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其最高需要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
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
这一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
格物斯坦机器人培训课程体系介绍
主编:刘仁串
课程设计
年
声音传感器灰度传感器红外接收器超声传感器触碰传感器MP3模块温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1 2 3 4 5 6 7 8
磁敏传感器触摸传感器语音识别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指南针传感器蓝牙传感器
9 10 11 12 13 14
GC-100J 摩卡精灵刷卡式编程
GC-100 GSP图形化编程软件
GC-500 多套编程软件
GC-300 GLP图形化编程软件
5岁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5岁的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8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让学生在动手设计机器人的过程中认识LED灯的用法,认识控制和刷卡器的操作方法。
了解触碰、声音、灰度等的开关作用,理解红外遥控传感器的原理和作用。
理解输入和输出。
了解花蟹、青蛙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了解棒球、高尔夫等球类运动,了解电机转动的控制方式。
学会简单督查刷卡编程的方式及无线遥控机器人。
课程目录
6岁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6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2个单元,每个单元16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在“游戏规则”这个单元中,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各种好玩有趣的运动或游戏机器人的过程中认识控制和刷卡器的操作方法。
了解触碰、声音、灰度、超声等的开关作用,了解冰球球、篮球类运动,了解电机转动的控制方式。
在“环球旅行”单元中,让学生设计各类机器人解决在环球旅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设计机器人的过程中理解输入和输出,学会简单刷卡编程的方式控制机器人,形成简单的编程思维,了解直升飞机、雷达等工作原理。
本课程是针对7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4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学生在动手设计各种好玩有趣的机器人的过程中认识控制和刷卡器的操作方法。
了解触碰、声音、灰度、超声和红外遥控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了解电机转动的控制方式。
探索齿轮传动、带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齿条结构的原理和作用,开始系统学习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传感器控制。
同时,学生会丰富各类学科知识。
例如在“极品飞车”这节课
中学生会了解到汽车的发展历程,了解小车结构,学会通过不同的刷卡编程方式控制小车的运动。
例如在“恐龙”这节课,学生会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种类等生物知识,运用蜗杆结构设计恐龙的嘴巴,运用超声传感器探测物体。
本课程是针对8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4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学生在动手设计各种好玩有趣的机器人的过程中认识控制和软件编程的操作方法。
了解触碰、声音、灰度、超声、MP3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了解蓝牙传输,了解电机转动的控制方式。
研究齿轮传动、带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齿条结构、连杆结构的原理和作用,开始系统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传感器控制。
同时,学生会丰富各类学科知识。
例如在“爬坡小车”这节课中学生会了解到各类车子的特点,了解小车结构,学会通过实验,掌握前驱和后驱的区别。
例如在“起重机”这节课,学生会了解各类工程机械的作用,通过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了解超声传感器的原理和作用。
本课程是针对9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2个单元,每个单元16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在“太空探险”单元,学生要运用齿轮传动、带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齿条结构、连杆结构设计完成太空探险的各类机器人结构,运用触碰、声音、超声、光强等传感器探测各类信号,然后传输给机器人大脑,机器人大脑根据这些信号,控制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完成探测任务。
同时,学生会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点,了解失重和超重现象等天文和物理知识。
在“智能动物”单元,学生要运用齿轮传动,蜗杆和连杆结构设计各类动物,了解到各类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掌握昆虫、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的区别,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课程是针对10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2个单元,每个单元16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在“太空探险”单元,学生要运用齿轮传动、带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齿条结构、连杆结构设计完成太空探险的各类机器人结构,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触碰、触摸、灰度、光强、声音、语音、磁敏等传感器的综合使用。
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进一步加强,其编程难度逐步提高,学生掌握多种传感器的综合使用,各类机器人的功能将更加智能和强大。
例如在“全明星擂台赛”项目中,学生将运用齿轮传动和连杆结构设计升降台,运用超声、触摸和灰度传感器综合使用控制升降平台的转动。
本课程是针对11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8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学生在探索搭建机器人的过程中,掌握齿轮传动、连杆各类机械结构和编程控制方式,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作用。
在“探索之旅”单元,学生了解各类小车结构,掌握前进、后退、转弯、停止等动作,了解触碰、超声、灰度传传感器的原理和作用。
了解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学会测量和数据处理,掌握圆周长计算等数学知识。
在“游乐天地”单元,学生通过设计海盗船、摩天轮的结构,探索齿轮的加速和减速原理,理解齿轮传动速度比公式,掌握触碰、灰度和超声传感器的作用。
课程目录
12岁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12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8节课,共32节课。
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学生运用齿轮传动、连杆、齿轮齿条、蜗杆组合设计健身、医学、游戏、工程机械等各类机器人结构。
运用各种传感器如触碰、语音、灰度、超声、触摸、蓝牙、陀螺仪、指南针等探测的信号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运用控制等待、条件判断、逻辑、计算、变量等编程方式,使机器人的功能更加强大。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编程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例如“在健身车”这节课,学生运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设计健身车,运用双触碰传感器控制健身车的运动,运用变量累加的计算方式,给健身车加速,每个人都可以设置适合自己的运动速度。
课程目录
本课程是针对13-14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8节课,共64节课。
学生每4人共用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学生运用齿轮传动、连杆、齿轮齿条、蜗杆组合等机械原理合作设计柔性制造系统、医疗工程系统、颜色分类系统、游乐场系统等大型项目。
运用舵机精确控制各种运动。
运用各种传感器如触碰、语音、灰度、超声、触摸、蓝牙、陀螺仪、指南针等探测的信号控制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学的思想提升项目质量。
本课程是针对15-16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16个单元,每个单元4节课,共64节课。
学生每4人共用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
学生系统学习仿生学原理,设计蜘蛛、人型机器人、穿山甲、蜘蛛等仿生机器人。
运用舵机精确控制各种运动。
运用各种传感器如触碰、语音、灰度、超声、触摸、蓝牙、陀螺仪、指南针等探测的信号控制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学的思想提升项目质量。
为学生学习更高级的机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