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部编)版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3课盛唐气象》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唐朝的开放和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感受唐朝的伟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隋唐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唐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史实,来感受唐朝的繁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唐朝的繁荣景象。
2.教学难点:唐朝的开放和包容,以及如何让学生感受唐朝的繁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2.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唐朝的繁荣景象。
3.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了解唐朝的开放和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盛唐气象相关图片、视频等。
3.学习资料:盛唐气象相关论文、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盛唐气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唐朝的繁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唐朝为什么能够出现繁荣景象?”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唐朝的历史背景。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唐朝的繁荣景象。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讨论并展示。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唐朝作为一个繁荣的时期,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唐朝的繁荣景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唐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会出现这样的繁荣局面?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通过PPT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进行互动交流。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文化成就。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主要介绍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特点,认识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唐朝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盛唐气象的认识还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盛唐时期的历史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能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盛唐气象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分析,盛唐气象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盛唐气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唐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盛唐气象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唐朝的历史特点,认识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操练(10分钟)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3课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2.理解盛唐时期气象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3.学会使用历史资料进行一定的历史探究和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
1.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2.盛唐时期气象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A. 导入
1.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问:你知道盛唐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吗?
2.通过引入《太平广记》中的一个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B. 分类整理学习资料
1.让学生分组,每个组负责一种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例如:–华丽的宫殿建筑和寺庙
–繁荣的艺术文化和科技发展
–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2.每个组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整理出所需信息并分别汇报
C. 盛唐时期气象的影响
1.导入盛唐时期气象的概念,了解盛唐时期的主要气候类型和降水情况
2.引出盛唐时期气象的影响,例如对农业、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D. 历史探究与分析
1.分组讨论,探究盛唐时期气象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2.汇总讨论结果,形成小论文
E. 总结
1.简单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让学生自己总结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气象的影响,并联系现实生活加以思考
四、教学评估
1.手册作业:要求学生们编写一篇名为“盛唐时期的发展与灾害”的小论文,讲述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气象灾害的影响分析
2.展示:在下节课上,让各小组的代表进行展示,介绍自己小组整理的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资料
3.讨论:在展示后进行讨论,加深对盛唐时期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 (1)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1课时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
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设计意图] 写出人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初唐的经济繁荣,了解唐朝的民族交流、民族融合和社会风气,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统一的历史贡献。
2。
过程和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阅读和欣赏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盛唐的天气,并分析相关现象的原因。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盛唐,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在学习唐代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了解到各民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困难:民族沟通和融合[教学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课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子项目,即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开放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这四个子项目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
四者相互关联,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展现了唐代的盛世。
2。
学习情况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3。
教学方法阅读与解释法、材料分析法、图解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第1页:共9页设置场景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并提问:为什么引入新班级的地名被称为“唐人街”?1.经济繁荣(1)农业展示“雨中耕作”并提出问题:雨中耕作”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反映了唐代农业的发展。
从图片中你能找到什么关于农业的信息?通过对《雨中耕作》的观察,可以看出唐代农民有弯犁等,进而产生了下水管等灌溉工具。
(显示屈原犁和下轮的示意图)显示唐代水利工程介绍中的古坝文字和图片探索新知识展示敦煌莫高窟“农事图”图片、问题极性看图片,回答问题。
请看图片,了解唐代农具的改进。
观察图片看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唐代农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唐代水利工程建设、耕作技术、蔬菜新品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唐朝的繁荣时期展开,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盛唐时期的气象。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需要通过深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所耳闻。
但是,对于盛唐时期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盛唐气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盛唐时期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背后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气象。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素材。
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盛唐气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盛唐时期的具体情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一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
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第3课盛唐气象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要求分组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张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掌握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唐朝的繁荣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基本情况,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程度不同,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特点,掌握唐朝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唐朝的繁荣特点,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
2.课外资料: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的繁荣特点,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唐朝繁荣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掌握程度。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掌握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唐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六下历史课程后,对历史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
但在对唐朝的了解上,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上,对唐朝的整体认识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整合已学知识,形成对唐朝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唐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唐朝的繁荣景象。
2.案例教学法:以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例,分析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学案: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参考资料:搜集与唐朝相关的资料,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如长安城、市井生活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唐朝的魅力。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唐朝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2.呈现(10分钟)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课题《盛唐气象》单元一学科历史年级七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知识目标:1.概括唐朝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和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3.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
4.掌握唐朝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唐朝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及其代表作。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朝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难点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
教学过程第 2 页第 3 页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看视频,初步感知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学生看视频,了解新式农具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检查自学情况直观,容易记忆第 4 页的特点学生探讨后回答问题学生读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读材料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第 5 页回答问题学生看视频,了解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况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第 6 页学生找出代表回答问题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培养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课堂小结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初唐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国家轻摇赋税的基本国策,使得唐朝前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环境。
广大劳动人第 7 页民的辛勤劳动,发挥聪明才智改进劳动工具,使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2022新课标要求如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内容分析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使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
同时唐朝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唐朝对外交流的广泛,是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社会生活异彩纷呈。
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体现了盛世唐朝的繁华景象,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和开放的社会风气,并初步分析其繁盛的原因。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准确说出各代表任务的作品特点。
时空观念:展示唐朝地图,了解唐朝边疆巩固与各族交往的情况。
家国情怀:掌握唐蕃和亲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基本史事,领悟对当下增强民族团结的启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的繁荣;民族的交往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繁荣。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唐朝皇帝关系图为导入,建立历史联系,落实时空观念。
(二)讲授新课1.经济的繁荣(1)教师活动将本子目的学习,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来分类描述。
(2)学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唐朝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3)教师活动材料一:浙江沿海的明州和温州是年产各类船只600余艘的造船中心;吉州也曾创下过年产1300多艘船的历史记录。
材料二:《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
第3课盛唐气象导入语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学习新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列举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成就。
2.了解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和唐朝的民族政策。
3.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体会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4.知道唐朝的著名诗人和诗歌,简述各自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结合曲辕犁和筒车示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2.从出土文物考察唐代社会生活中对妇女、对社会下层、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体会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3.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整体感知盛唐社会气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唐朝社会发展状况,认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认识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繁荣的表现、多彩的文学艺术。
教学难点唐朝诗歌兴盛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经济的繁荣问: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答:学生看书后归纳要点,回答问题。
1.农业(1)师问: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答: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重视兴修水利。
(2)师问: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和推广,各有什么优势?生答:点拨:用犁箭与犁评控制入土深浅,犁箭提高则入土浅,反之则入土深。
筒车省去了人力,自流灌溉。
议一议曲辕犁构造筒车示意图2.手工业师问:唐朝在手工业方面有哪些成就?生答:纺织业工艺高超,陶瓷器业水平很高。
以蜀锦和唐三彩为代表。
还有造船业、矿冶业和造纸业等都3.商业师问:唐朝商业十分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如何?生答:很友好。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提髙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唐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诗。
教学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从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能够认识到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曲辕梨和筒车图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读诗歌,猜诗人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它们作者分别是哪位?其生活的时代?唐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 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杜甫《忆昔》,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制作“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盛唐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唐盛世吗?它有哪些令我们自豪和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盛唐气象》;
二、繁荣的经济和民族大融合:
师:课件出示唐朝前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唐朝的经济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唐朝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哪些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第3课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并了解相应的历史事件;2.理解气候与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2.盛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状况。
三、教学难点1.理解气候与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影响;2.解读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老师先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和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有哪些影响?2.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老师提供几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环境对人类的影响;3.引导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特点:在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下,盛唐时期出现了哪些历史事件?2.讲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1.展示盛唐时期的地图,让学生快速浏览一下盛唐时期的版图和领土范围;2.讲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介绍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壮美;3.讲解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如潭州之变、唐肃宗和班于赤、安禄山之乱等。
3.解读盛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状况1.引导学生分析盛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状况,了解它们对盛唐时期的影响;2.对比现代的气候和环境状况,了解它们与盛唐时期的不同之处;3.让学生用笔和纸画出盛唐时期的气候环境图。
4.历史影响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盛唐时期的历史影响,并与现代的社会状况做比较;2.让学生让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并和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历史知识、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是否提高;2.学生对盛唐时期和气候环境的理解是否符合课程目标;3.学生的写作和口试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六、课后作业1.回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写一篇学习笔记;2.调查本地的气候环境状况,并撰写一篇调研报告;3.背诵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最好用朗朗上口的方式。
七、教学素材1.盛唐时期的地图;2.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3.盛唐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状况。
八、教学参考1.《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古代中国气候研究。
九、教学实录第3课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docx。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包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此外,教材还涉及到唐朝的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隋唐时期的一些基础知识,如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但学生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掌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2.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等,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盛唐气象
一、【备课标】
1、内容标准: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二、【备教学重难点】
1.教材分析
本课从四个方面展示了盛唐气象,经济的繁荣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民族和睦表明国家安定团结;开放的社会风气反映大唐民众的精神风貌昂扬进取积极向上;正是因为大唐具有了前面的三个条件才有了多彩的文学艺术。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文成公主入藏;学习阅读、观察等了解能力,获取处理信息、历史思维等理解历史能力、陈述能力
难点: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对史实运用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进行理解和判。
三、【备学情】
(一)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基础知识:85%以上学生能够掌握
2、重点知识:75%学生能够掌握
3、难点知识:70%学生能够了解
(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学生对于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会比较陌生,应引导学生注意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的历史。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盛唐朝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阅读提供的文字、视频资料,形成阅读、观察等了解历史能力;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史实,分析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学生提高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活动学生运用史料,通过阅读、观察、分析、归纳,从中综合考虑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领略盛唐气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今天中国的崛起提供信心和借鉴
五、【教学过程活动设计】
【构建动场】出示材料:“盖盛时代,中国实以东方共主之姿态出现,四夷君长群尊中国皇帝为天可汗,中国声教之远播,异族向慕之竭诚,可见一斑。
原来中国传统文化经数千年之发展,至此而国家统一,政治安定,故文化发展得作一大集结。
”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请同学们体会盛唐时期人们的生活?引入课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经济的繁荣
阅读材料:“至(开元)十三年(725年)……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南至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
——杜佑《通典》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唐经济繁荣。
【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教材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阅读课本及课件中相关的材料列举唐经济繁荣的的史实?
学生回答后归纳:
农业:垦田扩大、发明推广生产工具、兴修水利工程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观察图片,你认为汉代的直辕犁与唐代的曲辕犁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灌溉高出的农田,不用人力
手工业:
丝织业:蜀锦
陶瓷业: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唐三彩(出示图片)
商业:
出示材料提出问题:《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该材料说明唐朝什么样的景况?
出示:《繁华的长安西市》《长安城建筑平面图》
提出问题:长安城的建筑布局有何特点?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与吐蕃的关系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列举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
学生回答后归纳: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蕃会盟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和意义?
想一想: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拓展延伸: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出示材料:文字材料及图片等(见课件)
思考:唐朝社会风气展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四、文化昌盛
1、唐诗:主要出示分析唐诗感受时代的脉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想一下?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呢?有“诗仙”之称
杜甫的诗有什么特点呢?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同样生活在唐朝,为什么李白、杜甫的诗风格迥然不同?
白居易诗特点:直面社会,平易近人,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2、灿烂夺目的书法:
出示欧阳询、颜真卿书法作品
3、灿烂夺目的绘画
阎出示立本、吴道子绘画作品
4、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出示典型作品,领略艺术之美
活动设计:归纳探究唐朝开创盛世局面的原因?
活动目的:培养符合当时历史情境的想象能力和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提炼归纳能力;学生学会看待历史现象和史论结合的历史研究方法。
活动程序:
1、阅读教材、图片、文字等资料,结合原有的知识储备。
2、出示资料,思考提炼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点评,最后进行总结。
活动策略:启发与引导、合作与交流。
活动评价:教师点评与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
归纳得出结论: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制度创新、中外友好交往、各民族“和同为一家”等
小结:
什么是唐?
唐是心胸和包容,因为开放而繁荣,因为强盛而包容。
胡饼好吃,葡萄酒好喝,西域乐舞优美,那就美滋滋地消受。
天竺的佛法渊博,波斯的马球好玩,胡人的袍子好看,那就大大方方地“拿来主义”,何必计较什么“你的我的“,不存在啥心理障碍。
百川归海,便有了敦煌的壁画,有了唐三彩胡俑,有了大气美观的唐服。
--王达达
【综合建模】: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文化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