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腱鞘滑膜炎所致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25.10 KB
- 文档页数:2
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腕管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压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本文将针对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保守治疗是腕管综合症的首要选择。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注射治疗。
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手部的压力,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肿胀。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或外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注射治疗则是通过局部注射激素或麻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其次,对于一些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方式。
开放性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切开腕管,减压神经,缓解症状。
而微创手术则是近年来的新兴治疗方法,通过微创技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治疗方式。
除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外,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腕管综合症的症状。
比如中医推拿、针灸、艾灸等传统疗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缓解疼痛和炎症。
另外,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如超声波治疗、电疗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是多样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在接受治疗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守医嘱,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手部,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以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腕管综合症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标签:腕管综合征;治疗;护理腕管综合征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综合症。
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可分为局部和全身性因素。
一般为中年女性,40-60岁好发,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夜间加重可有麻醒史,醒后行甩手或搓手等活动后好转,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大鱼际肌萎缩,拇对掌功能受限。
常用手术方法为腕管切开减压。
我科自2011-2013年共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60例,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
男30例,女30例。
年龄四十岁至六十岁.。
其中四十岁至五十岁40例,五十岁至六十岁20例。
1.2 手术方法1.2.1手术切口:平行鱼际纹的斜切口是腕管综合征的经典切口。
该切口较长,暴露清楚,易于止血,但术后瘢痕较大。
腕部短横切口多于内镜治疗时应用。
切口于腕横纹中部。
短小而隐蔽,术后疼痛少,瘢痕小,握力、捏力受损小。
但术中视野小,不易止血,尤其在出现解剖变异时更难处理,且该切口容易损伤掌皮支,容易出现痛性疤痕。
故该切口的应用应慎重。
1.2.2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至掌腱膜,切开掌腱膜即见腕横韧带。
由远端向近端切断腕横纹韧带保护正中神经,切断腕横韧带并向近端潜行分离切断腕横纹近端2-3厘米的前臂深筋膜,此时可见受压的正中神经段。
1.2.3 在放大3-4倍的头镜下做正中神经松解,在正中神经背侧完整外膜下注入复方倍他米松7毫克每毫升与百分之二利多卡因2毫升的混合液。
1.2.4 松止血带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1.3 术后固定:术后敷料包扎后,掌侧石膏托固定。
夜间抬高患肢,24小时后鼓励早期进行手指的屈伸运动,72小时后,可更换敷料及石膏托,改用支架。
术后7-10天拆线拆石膏或支架,术后3个月轻体力运动,6-9个月完全恢复原工作。
2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程长,术前接受过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因此对手术治疗信心不大。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6例通过1年随访治愈率100%。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病因症状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也称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系指骨、肌肉、韧带、筋膜等形成管道或间隙受压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缺血,而产生的以手指感觉异常为特殊的一种征候群。
本征群临床上并非少见,多发生于经掌用手抓握、揉搓劳动的中年妇女,以右侧多见,也可有双侧同时发病。
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管道,由掌侧的腕横韧带和背侧八块腕骨9条肌腱。
1条正中神经排列紧密构成,正中神经及屈指肌腱都通过此管道。
正中神经出腕管后发出分支,支配大鱼际肌,拇对掌肌,拇收肌和1.2蚓状肌还发出分支支配掌桡侧拇、食、中三指半掌面。
以及这些手指运侧指关节指尖背侧。
如此,腕管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狭窄时则可使正中神经受压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女性多见,为男性4-6倍、30-60岁其中有些可能因腕关节病,关节炎或屈指肌腱腱鞘炎,腕横韧带肥厚桡骨下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局部病变所致。
另一些则可由于更年期、妊娠、哺乳肢端肥大症或甲状腺机能障碍等内分泌改变,如糖尿病以及慢性劳损而致腕横韧带、腕骨等正中神经周围的纤维骨组织退变增生的结果。
减少腕管的容积引起正中神经受压。
上述这些改变可造成腕管相对狭窄而至正中神经受压。
临床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6例多为女性,占男性的6倍,平均年龄4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15例,腕横韧带肥厚12例,更年期10例,甲状腺机能障碍6例,慢性劳损5例。
1.2治疗方法1.2.1非手术治疗:本组对甲状腺机能障碍及糖尿病病例均采取保守治疗,给以外固位制动休息,口服神经营养药物,以及局部封闭治疗。
随访半年内缓解率25%、复发率90%以上。
1.2.2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病人仰卧位,臀丛麻醉后,上止血带,于大鱼际尺侧5-6cm做平行于鱼际纹的切口,向近端做“S”形延伸过腕关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文章导读腕管综合症是比较常见的周围性神经卡压性的一种疾病,在外科手术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的病症,可以通过支具制动,或者是皮质类固醇注射来进行治疗,这是比较常用的保守的治疗方法,当然,如果保守方法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来治疗这种病症的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虽然目前病因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对于患者的手指没看是比较大的,经常会导致感觉异常,造成手指麻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危险操作的时候不能得心应手。
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
1、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
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
2、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文献报告成功率不一。
Celiker 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皮质类固醇注射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联合支具制动的疗效。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1、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可以避免术后切口不适等问题。
目前,使用各种内窥镜技术的文献很多,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医源性神经损伤,视野欠佳,不能辨别解剖变异,松解不充分以及费用较高等。
如果视野不充分,应改为切开手术。
也有一些医生则认为小切口切开减压手术也是“微创技术”,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率。
2、内窥镜“微创”腕管松解手术分为双入路(Chow法)和单入路(Agee法)两大类。
双入路为在腕管近侧和远侧各切开一个约25px的小切口,在内窥镜指导下,用小钩刀切开屈肌支持带。
单入路则只从腕管近侧切开一个小切口,在内窥镜的指导下,用特殊切刀切开松解屈肌支持带。
腕管综合征小针刀疗法腕管综合征小针刀针刀定点:豌豆骨骨面、钩骨骨面、桡侧的舟骨及大多角骨骨面。
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狭窄症”、“正中神经挤压征”,是由于腕管内组织增生或移位,压力增商,腕管狭窄,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所引起的挠侧三个半手指麻木、疼痛等神经症状。
它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也是手外科医生最常进行手术治疗的疾患。
临床上较常见,女性多于男性。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急性损伤或者慢性劳损,使血瘀经络;或寒湿淫筋,风邪侵袭肌肉,导致气血受阻引起。
腕管综合征小针刀疗法一针刀定点:豌豆骨骨面、钩骨骨面、桡侧的舟骨及大多角骨骨面。
操作规程: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手掌伸开平放,掌面向上。
松解豌豆骨骨面、钩骨骨面、桡侧的舟骨及大多角骨骨面等点时,先找到其体表投影,然后定点。
使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正中神经的循行方向一致,以左手拇指为引导,拇指由定点处下抬至骨面,左右推剥,针刀刃贴左手拇指指甲刺入皮肤,摸索进刀,到达骨面,在豌豆骨、钩骨骨面的桡侧缘浅层纵切2~3刀;在舟骨、大多角骨骨面的尺侧缘浅层纵切2~3刀,切断部分肥厚的腕横韧带。
如果有腱鞘囊肿,可用左手拇示指固定肿块,使刀口线与正中神经方向一致,刀体垂直于皮肤,刺入囊肿内,将痰肿切开。
出刀后,拇指用力下压,使溪肿内的胶状物挤出。
针刀术做完后,应给与手腕被动活动,使手腕做前屈、后伸、侧屈等动作,以达到松解粘连的目的。
中、后期患者可结合局部封闭治疗,每周治疗一次,6次为1个疗程,药物主要为醋酸曲氨奈德、1%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等。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腕管综合征小针刀疗法二针刀定点:远侧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远端2.5cm、远侧腕横纹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远端2.5cm。
操作规程: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手掌伸开平放,掌面向上。
此四点分别进针,使刀口线与肌腱平行,针体和腕面成90°角,刺入深度0.5cm 左右,沿两侧屈肌腱内侧缘将腕横韧带分别切开2~3mm,与此同时,针刀沿屈肌腱内侧缘纵疏横剥2~3下,以松开肌膊和韧带间的粘连。
腕管综合征怎么治疗-膜性布-加综合征的治疗—介入或手术?(2)下腔静脉腔内的扩张通过手术证实,部分病人的下腔静脉狭窄为下腔静脉的皱缩,可通过手指或球囊予以扩张。
1.3.1 手术组治疗方法常温直视下切除病变隔膜[1]。
右侧第7肋间进胸,经胸腹膜后腔切开隔肌,游离肝后段和膈上段下腔静脉,阻断心包段下腔静脉,在病变隔膜下纵行切开下腔静脉,以手指探查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情况,游离下腔静脉内血栓及扩张肝静脉出口部,以球囊导管取出血栓及阻断下腔静脉和肝静脉血流,直视下切除病变隔膜,缝合下腔静脉。
如下腔静脉缝合后有狭窄可能,以自体心包补片做成形术。
本组采用此法者40例。
[1]张水军,赵龙栓,许培钦.直视下病变隔膜切除治疗布-加综合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3):147~1483 讨论1.3.2 介入组治疗方法下腔静脉介入治疗包括下腔静脉造影、测压、穿通隔膜、球囊扩张,再次测压造影,放置内支架,再次造影。
肝静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穿通隔膜、球囊扩张、再次造影、放置内支架,再次造影[2,3]。
本组单纯下腔静脉扩张156例;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扩张22例,其中内支架置入10例。
直视下病变隔膜切除术适用于所有膜性BCS主肝静脉通畅或副肝静脉扩张开放的病人。
但对所有膜性BCS病人均行手术治疗,似无必要。
手术因其固有的缺点,故仅适于以下病人:①介入治疗失败者;②下腔静脉内有血栓者;③介入治疗后复发者。
理论上介入治疗复发者,可再次扩张[5],但在复发病例的手术中观察到,大部分病人下腔静脉内有血栓形成,再次扩张已不可能,故仅能选择手术治疗;④下腔静脉内为斜膜的病人,往往在下腔静脉病变隔膜周围有坚韧的瘢痕,有时斜膜延伸至肝静脉,行介入治疗复发率高,最好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3]VenbruxAC,MitchellSE,SavanderSJ,etal.Long-ternresultswiththeuseofmetallicstentsintheinferiorvenacavafortreatmen tofBudd-ChiariSyndrome[J].JVascIntervRadiol,1994,5(3):411~4161990年5月~1997年12月,我院对342例膜性布-加综合症(Budd-Chiarisyndrome,BCS)进行了直视下病变隔膜切除、经皮腔下腔静脉扩张成形术或(和)经皮肝肝静脉扩张成形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手术治疗一、腕管综合征的概述1.什么是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压迫症,主要由于腕骨下方的腱鞘内神经被压迫或损伤而引起。
这种神经压迫导致手部和手指出现疼痛、麻木、刺痛等不适感受。
2.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和风险因素导致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可能包括频繁重复手部动作、手部关节退变、肿瘤压迫等。
此外,某些人群更容易患上该综合征,如女性、年龄较大者以及那些患有关节炎或甲减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
二、腕管综合征常见症状1.手部和手指麻木与刺痛感当中正中神经受到压迫时,可能会引发手掌、拇指、食指和中指麻木,以及放射至前臂上方。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用力握持物品或保持特定手部姿势时加重。
2.手部肌肉无力受累的中正中神经可导致手部运动肌肉无力,使您难以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握笔、开瓶盖等。
3.手部和前臂疼痛腕管综合征可能引起脉络膜神经的不适感,导致持续性的手部和前臂疼痛。
这种疼痛通常会在夜间加剧,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4.其他可能出现的表现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手指活动困难、感知异常以及手指末节感觉异常(如指尖冷感)等。
三、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1.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是一个相对较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该手术通过切开腕掌区域,并扩大腕管来缓解神经受压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腕韧带切开,以减少对神经的压迫。
2.微创手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微创手术通常会选择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操作方式,例如内窥镜辅助手术、小切口手术等。
这些方法能够减少伤口大小、缩短恢复期,并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3.其他治疗方式在一些轻度或早期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非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这种非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保守疗法等。
虽然这些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神经压迫,但可以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
四、腕管综合征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措施1.休息与锻炼在接受腕管综合征手术后,适当的休息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腕管综合征手术知情同意书内容
一、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神经疾病,通常发生在手腕背侧。
该疾病是由于手腕内的韧带、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压迫中间的正中神经所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指麻木、刺痛、疼痛等不适感觉。
二、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手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或微创技术,通过切除压迫神经的组织或增加神经周围软组织的空间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觉。
三、知情同意书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生会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该文件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
下面是一个可能包含在腕管综合征手术知情同意书中的内容:
1. 手术目的
该部分介绍了手术治疗旨在解决什么问题,即缓解患者的手部不适感觉和恢复手部功能。
2. 手术过程
该部分介绍了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麻醉、手术切口的位置、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等。
3. 风险和并发症
该部分列出了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此外,还可能会提到手术失败或需要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4. 术后护理
该部分介绍了患者在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休息、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等。
5. 签署同意书
最后,患者需要签署同意书,表示他们已经充分了解了手术治疗的过程和风险,并同意接受治疗。
四、结论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对于严重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生会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该文件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内容并签署同意书。
腕管综合征松解术手术记录
腕管综合征手术步骤首先是进行麻醉,包括全身麻醉、臂丛神经麻醉或者局部麻醉;麻醉完善以后患者进入局部无痛的状态,则上止血带,保证患侧无血;常规消毒,在腕管做平行大鱼际纹的切口,或者腕部的横切口或者是改进的小切口,切开皮下组织以显露腕横浅韧带,电机切断后显露正中神经,观察正中神经的形态并且切断腕管,切开腕管以后显露正中神经,可以在正中神经做神经外膜松解;松解完以后在神经外膜注射一些药物,比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曲安奈德,进行局部神经水肿的消退,或者做消炎处理;做完以后不主张缝合腕管、缝合韧带,要敞开进行充分减压,之后缝合皮肤以及放置引流。
注意整个过程要避免损伤神经,术后仍需要进行常规的支具石膏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主张3-4周,病人3-4周去除固定后继续治疗,一般治疗过程会达到6-9个月,病人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症状会完全的消失。
腕管综合征术后注意事项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术后注意事项对于恢复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腕管综合征术后的注意事项。
首先,术后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会导致手部组织受到创伤,需要适当的休息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术后几天内,患者要尽量避免使用手部,避免手部受到刺激和压力。
同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手部屈曲或伸直的姿势,以免对手腕和神经产生额外的压力。
其次,患者需要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和肿胀,可以适量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
同时,应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第三,术后患者应用冷敷或热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适合在手术后的前几天进行。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的康复,适合在术后的第3天开始进行。
第四,术后的患者需要参加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理疗来恢复手部的功能和力量。
康复训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合理的康复方案,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范围。
第五,术后患者需要遵守饮食的原则。
饮食要多样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康复。
同时,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和糖分,以免对血管和神经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重物的搬动。
手术后的手腕仍然比较脆弱,需要适当的休养和保护。
长时间的重复性运动和过量的力量训练都会对手腕和神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术后恢复受阻。
总之,腕管综合征术后注意事项包括休息、药物治疗、冷热敷、康复训练、饮食原则以及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动等。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腕管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手腕处的腕管过于狭窄而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保守治疗
对于轻度的或早期的病例,可以尝试保守治疗:
1. 避免重复磨损:限制重复性手部活动和姿势,以减少手腕的压力。
2. 暂停活动:停止导致症状的某些活动,如打字、使用鼠标等,部分病人手腕好转后还可以逐渐恢复。
3. 物理治疗:可采用局部理疗、按摩、包括冷敷热敷疗法等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
4. 药物治疗:可采用口服及局部涂敷等方法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
二、手术治疗
当病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且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是腕管解剖术,即手术通过切除手腕处的腕管的部分或全部来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最佳治疗方法需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患者在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完整的身体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腱鞘炎手术的治疗原理
腱鞘炎手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手术方式修复或改善患者腱鞘炎引起的问题。
腱鞘炎是一种腱鞘组织的炎症,通常发生在手腕、手指、脚踝等部位。
手术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肌腱解剖复原:手术可以通过清除炎症组织、切开鞘膜以及修复损伤的肌腱,使腱鞘恢复正常解剖结构。
2. 减轻腱鞘压力:手术可以减轻腱鞘周围产生的压力,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炎症消退。
常见手术包括切开腱鞘或切除腱鞘,以减轻腱鞘周围的压力。
3. 修复或清除腱鞘组织:手术可以修复或切除炎症引起的腱鞘组织,以减少摩擦和刺激,降低炎症反应。
常见手术包括肌腱修补以及腱鞘切开或切除。
4. 恢复功能: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受影响的肌腱和关节的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促进肌腱的正常运动。
腱鞘炎手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手术修复和改善受损的腱鞘组织,以减轻炎症、恢复功能和缓解疼痛。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并不是所有腱鞘炎的治疗首选,一般情况下,非手术治疗如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其他治疗无效或疾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考虑的选择。
腕管综合征原因、症状及治疗1.常见原因微创导致的腕管综合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期。
手腕或手指屈肌经常受到张力的赛艇运动员很容易遭受这种损伤。
腕管综合征也可能在扭伤后发生,因为少量肿胀会增加压迫。
2.识别方法当正中神经在手腕的手掌侧受到压迫时,就会发生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是控制手功能以及拇指和食指感觉的两条主要神经之一。
这条神经从狭窄的空间通过,任何炎症都可以压迫到它。
在腕管综合征的初始阶段,手会出现疼痛和麻木感,通常是在拇指、食指和中指。
某些姿势和动作可能会增加不适感,比如紧攥一个物体和屈曲或伸展手腕。
手腕的重复动作也可能增加疼痛。
如果轻轻拍打手腕(手掌侧)将产生电击感,并且辐射到指尖,这可能是腕管综合征的症状之一。
麻木常发生在夜间睡觉手腕长时间屈曲或处于局促姿势时。
在腕管综合征的更高级阶段,运动员的手可能拿不稳东西,拇指无力,疼痛增加。
3.治疗方法在腕管综合征的初始阶段,用垫靠夹板防止手腕过度活动,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手腕的屈曲和伸展。
由于神经在该位置非常敏感,所以冰敷不适用。
夜间使用夹板能有效减少手腕的活动。
一旦神经周围的炎症消退,疼痛就会自行消失。
如果垫靠夹板不根除症状,应该让医生评估手腕。
医生可以开甾体类消炎注射剂,这应该能在未来几天逐步减轻症状。
一些运动员服用维生素B6也有用(每天50~100毫克,服用一个月),它作为一种利尿剂,也有助于减轻腕管部位的炎症。
通过休息和夹板来帮助痊愈。
电诊法(EMG)可以评估正中神经的状况,而且是量化正中神经及其所控制肌肉的损伤程度的有效手段。
即使电诊法的结果为阴性,腕管综合征仍然可能存在;只是电诊法未能检出它。
如果电诊法的结果为阳性,则一定是腕管综合征。
如果腕管综合征进入高级阶段,或者如果注射剂没有效果,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创建更大的空间让神经通过。
在手术后应使用夹板固定手,让切口愈合2周;之后可以逐渐开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