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四中教育结对帮扶需求意向
- 格式:docx
- 大小:11.95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薄弱学校是指教学质量相对较低,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校。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政策。
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可以通过共享资源、交流经验,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因此,制定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方案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目标确定1. 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通过乡优质学校的帮扶,促进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学业成绩得到提升。
2. 增强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乡优质学校教师的支持和帮扶,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3. 落实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结对帮扶,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育资源平衡分配,增强薄弱学校的发展潜力。
三、具体措施1.资源共享(1)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签订书面合作协议,明确资源共享的方式和内容。
乡优质学校可以共享教师、教材、教学设备、教育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源。
(2)制定资源共享计划:根据合作协议,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制定具体的资源共享计划,明确资源的提供和使用方式,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3)加强交流互动:乡优质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到薄弱学校进行授课和教学指导,薄弱学校教师也可以到乡优质学校参观学习。
通过交流互动,提升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2.师资力量支持(1)专家帮扶:乡优质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到薄弱学校进行指导,并指导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家可以定期到薄弱学校开展教育培训,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2)师资交流: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可以开展师资交流活动,使薄弱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到乡优质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3)教研合作:乡优质学校可以与薄弱学校进行教研合作,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风雨兼程励精图治乐都区第四中学简介乐都区第四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乐都区芦化乡寺院村,是全区办学较早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方便了下北山学生的就读。
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师资、生源、交通等条件的制约, 1984年由区委区政府决定搬迁至乐都区高庙镇老鸦村,将原高庙二校扩建、改造、发展至今天的规模。
为平衡、整合教育资源, 2003年9月高中部合并到乐都二中,将老鸦小学、郎家小学同时并入,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2008年,随着全区学校第二次布局调整,马营乡脑庄小学、高庙镇寺磨庄小学的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并入四中就读;2012年3月,第三次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将马营乡、芦花乡、马场乡三个中心学校的初中部一起合并到四中,至此,乐都四中完成了布局调整,也经历了50余年的办学历史。
同时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也为乐都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现有学生 688人,其中小学生280人,初中生408人;住校生394人。
现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高级职称教师7人,中级职称教师38人,其中区级以上教学名师有11人。
现有教学班16个,学校占地面积23442平方米。
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校安工程项目学校,新建了教学综合大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食堂餐厅,建筑面积达12320平方米。
学校教室里安装有电子白板,配备了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和心理咨询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室;还有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长廊,标准化的塑胶跑道。
校园绿化面积3800平方米,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清幽,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非常重视环境育人和活动育人,确定“立德、博学、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和“乐学上进、健康成长”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勤学、守纪、拼搏、自强”行为。
学校还根据未来教育发展需要将教师的培养目标确立为:“热爱教育、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水平一流、善于学习、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将学生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勇于创新、品德高尚、健康自信”。
乐都四中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学校校本教研的载体,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最基础阵地,一个教研组的建设水平,决定着一个学校学科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只有不断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形成一股合力,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队伍,构建学习型校园,才能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螺旋式上升,促进教师群体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良性循环。
教研组的成长是伴随着学校的成长而成长的,一个好的教研组,应当有成熟的教师队伍,宽松和谐的教研文化,完整的学科质量体系,高效的运行模式,为此学校提出了“一个中心”和“四个结合”,“一个中心”:校本教研要以有效解决课堂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个结合”:把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把继承成功经验与鼓励创新结合起来;把教研统一要求和多样化形式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与方法探究结合起来,加强特色教研组的建设,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一个乐于奉献、积极反思、合作研究的教师群体,实现自觉反思、自我改进、自主发展、多元融合、展现个性,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目标。
教研组是教学改革最前沿的阵地,它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需求领域。
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
作为教研活动中的领头人物——教研组长,应该在教研组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是本教研组教师状态的解读者,教师发展的促进者,教研组文化的创建者和策划者,我们要让教研组长在组织、策划活动中活的发展,带领教研组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使教研组成员在各种教研活动中有一种精神,一种涵养,一种品位,显现出的是积极健康的状态。
除教研组长外学校还把中层管理人员安排到各个教研组指导教研活动,张培林指导综合教研组和小学数学组,赵洪信指导理化组,王国元指导小学语文组,南积虎指导中学数学组,华复兴指导中学语文组,余万伍指导英语组。
明确中层管理人员和各教研组长的职责,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
2024年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互动发展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发展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为了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城乡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我国推出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互动发展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互动发展工作,制定本工作计划,以确保城乡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提升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共同研究和教育项目。
3. 促进城乡学校的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
三、工作内容1.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 与城乡学校进行结对,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
- 建立帮扶指导组,定期组织帮扶学校进行指导工作。
- 建立城乡学校合作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交流研讨活动。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优秀教师深入帮扶学校,开展教学指导。
- 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 建立师资交流机制,促进师资资源的共享。
3. 实施特色教育项目- 针对帮扶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其特色和需求的教育项目。
- 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 加强学校管理与教研合作,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加强城乡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 建立教育资源调配机制,优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
- 引导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教育赞助,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5. 加强家校共育- 开展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 举办家长学校,促进家长的自我教育与成长。
四、工作措施1. 成立工作指导组,负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组织城乡学校结对,建立帮扶关系。
3. 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4. 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5. 组织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城乡学校间的合作与互动。
6. 建立评估机制,对帮扶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2024年学校结对帮扶工作计划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结对帮扶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将优质资源学校与薄弱学校相结合,实施帮扶计划,力求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计划旨在明确2024年学校结对帮扶的具体工作安排,推动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结对帮扶,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任务:(1) 设计并实施全面的帮扶计划,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2)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3) 推动薄弱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
(4) 加强师资配备,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5)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增强家庭教育支持力度。
三、具体工作安排1. 设计并实施全面的帮扶计划(1) 深入了解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2) 与优质资源学校共同制定帮扶计划,确立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3) 落实帮扶计划,开展各项帮扶活动,并及时跟踪评估进展情况。
2.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1) 针对薄弱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制定师资培训计划。
(2) 优质资源学校派出专家组成培训团队,定期进行集中培训。
(3) 鼓励薄弱学校教师参加区域性、国家级的专业培训活动。
3. 推动薄弱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1) 与优质资源学校共同研究并制定薄弱学校的课程改革方案。
(2) 通过课题组的方式推进薄弱学校的教育创新活动。
(3)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评估与反思,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
4. 加强师资配备,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 优质资源学校派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挂职锻炼,提升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素质。
(2) 薄弱学校对教师进行挑选和培训,加强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
5.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增强家庭教育支持力度(1) 整合社区、学校、家庭等力量,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2) 鼓励薄弱学校开展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
2024年学校结对扶贫的工作计划范文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学校帮扶结对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特制订____年学校帮扶结对工作计划。
一、帮扶工作目标1、充分发挥我校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____三小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两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通过听课研讨、专题讲座等,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促进两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通过"手拉手"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更多同龄人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珍惜学习的机会。
二、帮扶工作内容主要从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学研究、资源共享、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
三、具体的工作安排(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1.每学期开学初和结束时,两校校长相互参与学校工作会议,共同研究管理工作和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办学水平。
2.两校副校长、教导主任等每学期到对方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共同探究有效的教研模式。
3.两校每学期互派____名中层人员到学校实地考察,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促进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二)教育教学工作帮扶1、教研组交流:两校相应教研组以组长牵头了解两校优劣状况,一方面提出专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另一方面两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开展教学交流、联合教研、集体备课等形式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双方学校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的公开课,采用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形式,推动课堂教学效应。
具体如下:(1)每学期每学科开展____次以备课、讲课和教学反思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工作,解决教学上的问题。
(2)每学期开展一次青年教师开放日活动,邀请对方教师进行听课,对青年教师进行相关业务指导。
(3)每学期开展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
2、骨干交流:两校骨干教师结对子,制定三年成长计划。
2024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认真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育回报社会”活动,帮助学习、生活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增强自信,迈向成功,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和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展示我校教师服务人民、关爱学生、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经研究,决定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二、活动目的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学生发展,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三、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四、帮扶对象学习、生活困难的学生。
五、活动内容与方式1.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每名老师帮扶____名学生,帮扶期一年。
2.每名结对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身心健康、课外生活和实际困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并填写《师生结对帮扶记录表》。
(1)思想教育。
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交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教育他们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指导。
结对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做好学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习进步。
每周辅导____次,每次辅导有记载。
(3)生活帮扶。
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在学校的协助下,以献爱心的方式,为其提供必要的学具,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六、活动要求1.学校工会组织要建立需帮扶学生信息库,根据参与教师情况确立帮扶对象,列出结对名单,为教师提供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信息。
2.结对教师要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行为表现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将帮扶活动落到实处。
3.参与帮扶的老师要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转化效果,总结经验,指导帮扶工作。
2024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为____,践行____,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全体学校干部中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
1 乐都四中简介2 细节决定成败,奉献铺就辉煌——在全体教师会议上的讲话宋选邦6 创建和谐、团结、文明的校园——国旗下讲话时先元8 政教经验创平安校园树文明新风南积虎13乐都四中教导工作计划17乐都四中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21初中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董世恩24班主任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吉海花27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周洪梅30第四联片教研工作计划32讲课技能大赛教案、说课材料、评课、教学反思51联片教研工作总结52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孙庆56乐都四中寄宿生管理工作经验介绍余万伍59乐都四中食堂管理工作赵守忠编委会主任: 宋选邦编委会副主任: 时先元主 编: 赵洪信 张培林副主编: 王国元 南积虎 侯志学余万伍 赵守忠 华复兴 编 委: 许正山 赵海宏 王洪有 铁有成 哈登成 晁元平 马 君 马 彦 侯梦福 校 对: 李积录 周洪梅 徐尚礼 黄绢花 徐支宽 祁梅 摄 影: 张培林 封面设计:张培林乐都县第四中学简介乐都县第四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乐都县芦化乡寺院村,是全县办学历史较早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受师资、生源、交通等条件的局限,于1984年由县委县政府决定搬迁至乐都县高庙镇老鸦村; 2003年9月高中部合并到乐都二中,将老鸦小学、郎家小学同时并入,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于2012年3月将马营、芦花、马厂三乡中心学校初中部、高庙镇白崖子小学三至六年级一同并入我校,扩大了办学规模。
至此,乐都四中经历了50余年的办学历史。
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乐都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现有学生800余人,其中小学生300余人,初中生600余人。
住校生600余人。
现有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38人。
现有教学班26个,学校占地面积23442平方米。
2009被确定为校安工程项目学校,新建教学综合大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食堂餐厅,建筑面积达12320平方米。
乐都县第四中学发展概况乐都四中坐落在乐都县东部,距离县城25公里处,交通便利,服务半径较大。
学校占地面积23442平方米,建筑面积12246平方米。
学校道路全部硬化,校园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是教书育人的极佳场所。
综观乐都四中六十多年的历程,大致可分别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1968)动荡变迁时期1958年,学校初建于马营乡马莲沟村,是县办的一所初级中学,当时也是比较早的学校之一,蒋朝振为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下北山的学生。
1960年,该校与芦花的学校合并,校址迁至乐都县芦花乡寺院村,任课教师十几人,学生近200人。
当时学校条件简陋,专业教师缺少,但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为建校初期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无私奉献1964年,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县办的初级中学冠名被撤销,学生返回到各乡,本校只留有芦花乡初中学生。
第二阶段(1968——1984)稳定提高时期1968年,恢复建校,并增设高中部(两年制),郭福善任校长,学校改为完全中学,本年招收高一年级3个班。
生源主要来自马营乡、芦花乡、马厂乡,民和北山乡以及甘肃省东坪乡的一部分学生,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学校贯彻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使学校遭受了一定的创伤。
1972年后,学习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开设了所有的科目,招生数量逐年增多,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到1983年时学生近一千,教职工有40多人,住校学生有200多,专任炊事员3名。
学校建设初具规模,课程设臵正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阶段(1984——2003)高中学段的高峰时期1984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师资、生源、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县委县政府决定,该校搬迁至高庙镇老鸦村,兼并了高庙二校进行扩大,将高庙二校初中部并入该校初中部,小学部分流至高庙学区郎家小学、老鸦小学。
历经近十年的时间在几任领导的协调下,学校征用的农家全部搬迁出去,改造了危房,修建了围墙、食堂、教室。
乐都四中义务教育专题片解说词托起明天的太阳――和谐奋进中的乐都四中在地处乐都区东大门的高庙镇老鸦村,在奔流不息的湟水河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书香满园,这里春花艳丽,夏荫浓郁,秋果丰硕,冬绿欲滴。
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
这,就是乐都区第四中学,一块人文荟萃的沃土,一块教书育人的圣地。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乐都县芦花乡寺院村,1984年搬迁至乐都县高庙镇老鸦村,将高庙二校扩建,更名为乐都县第四中学,成为全县较早的一所全日制完全高级中学。
2003年9月撤销高中部,将老鸦小学,郎家小学并入,2008年布局调整,马营乡脑庄村、高庙镇寺磨庄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并入,2012年3月,马营、马厂、芦花三乡的初中部并入,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3442平方米。
2009年被确定为“校安工程”项目学校,新建教学综合大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食堂餐厅,建筑面积达12320平方米。
学校现有300米塑胶跑道,1个人工草皮的足球场、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台等球类活动场所,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4440平方米。
学校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建有二类标准化学实验室1个、物理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地理仪器室1个,凡教材要求让学生进行的实验和分组演示实验,均能按要求开足开齐。
学校新配备了计算机教室3个,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机这个现代工具,为实现打开网络,联络世界,点击心灵,激活智慧提供了条件。
学校图书室有藏书21233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开放,把学生带向知识的海洋,让学生与古圣先贤对话,让学生与科学巨人交流,让学生与心中楷模勾通心灵。
学校还配备语音室、心理辅导室、美术室、音乐室、学生体质检测室、科学数学仪器室、机器人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专用教室。
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小学6个,初中9个,在校学生611人,小学258人,初中353人。
平均班额40人。
小学部专任教师19人,师生比1:13.58,学历合格率100%,小学高级教师9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初级2人。
2024年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农村地区,仍存在一些薄弱学校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促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方案在2024年被提出。
本文将探讨该方案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法。
二、方案内容1. 学校选取乡优质学校应根据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指标来评估,然后选择若干薄弱学校进行结对帮扶。
同时,要确保结对学校具有一定的区域跨度,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势互补。
2. 资源支持乡优质学校在教师队伍、教学设备、课程资源等方面将全力支持薄弱学校的发展。
其中,重点关注提供优质的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并鼓励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乡优质学校还应向薄弱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材,确保薄弱学校具备基本教育条件。
3. 教育管理为了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乡优质学校应给予薄弱学校必要的管理支持。
乡优质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定期与薄弱学校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和教训。
乡优质学校还可以派遣管理专家或指导教师到薄弱学校提供管理培训和指导。
4. 教育改革为了促进薄弱学校的整体发展,乡优质学校应与薄弱学校共同推进教育改革。
双方可以共同研究制定符合薄弱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改革方案,包括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设置的优化等。
同时,乡优质学校可以帮助薄弱学校建立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机制,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
三、实施方法1. 建立帮扶机构乡优质学校应设立帮扶机构,负责协调与薄弱学校的合作事宜。
帮扶机构可以由学校的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和教师组成,他们将负责制定帮扶计划、监督帮扶进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2. 制定帮扶计划帮扶计划是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合作的基础,应根据薄弱学校的具体需求和发展方向来制定。
帮扶计划可以包括教师培训计划、教材支持计划、设备支持计划等,确保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定期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帮扶工作能够取得实际效果,乡优质学校需要定期评估帮扶工作的成效,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薄弱学校。
2024年新老教师结对帮扶计划范文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抓好新教师队伍建设,促成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进一步营造学校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我校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师徒结对活动。
该活动不仅有利于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亦能增强老教师的责任心,更有利于新老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成长。
按照学校的安排,将为一批新教师聘请指导教师,结成“老带新”对子。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新老教师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结对情况语文组:指导教师-郑东洲新教师-李小霞杨乾莉数学组:指导教师-范昌玉新教师-谈太铖王文俊教研组长语文思品组-赵云数学科学组-吴弘立二、活动内容和措施我们将利用工作时间,在议课、备课、听课、评课、交流探讨等方面进行相互学习,力争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能力,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对教材研究的帮扶与年轻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册教材的重点是什么?本学年度、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训练重点是什么?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这一课学生要掌握哪些内容?该采用哪些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在“老带新”活动中我们将充分开展交流,让年轻老师真正走进新教材,走进教研,让教研之花在我们的心中盛开。
2、对课堂教学的帮扶开展听课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老教师尽可能地多听新教师的课,课后进行评课,对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提出,并督促其改进。
新教师每周听一至两节课指导教师示范课,课后写出反思心得,也适当提出新教法、新的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3、对平时教育教学的帮扶对于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问,我将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并时常传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例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并能完成教学任务等。
2024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参考模板一、扶贫目的为了能够尽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为了能够动员和引导贫困群众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新生活,为了让群众切实感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
二、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深入____和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努力践行我县扶贫会议的相关精神,传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脱贫精神。
三、主要任务1、解决不愿退出贫困户的问题。
很多贫困村不愿退出、贫困户自身不想脱贫,从思想上就排斥“脱贫”,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思想上进行“脱贫”,为群众树立榜样、为贫困户设立模范,真正激发群众“脱贫”的动力,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思想观念,以扶贫实效,增强奔康致富信心2、解决不愿做事的问题。
解决贫困群众不想做事,不愿做事,遇困难不积极主动想办法,只想找政府帮助的问题,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展现老区人民苦干实干的精神风貌。
3、解决占小便宜的问题。
解决农村群众中为分得扶贫政策“羹”争当贫困户,滋生“越穷越得实惠”的错误思想,逢人就夸自己“有本事”、炫耀贫困户,不主动想办法努力脱贫、赖当贫困户等不正之风。
四、工作举措1、强化宣传引导,打消贫困群众脱贫顾虑。
加强励志扶贫工作舆论引导,全面展示脱贫攻坚成效。
2、强化项目建设,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
围绕我县的脱贫标准,扎实推进硬件建设,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为群众树立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进而树立脱贫信心。
3、强化生产就业,激励贫困群众自己脱贫。
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资源优势,推进扶贫专项项目实施和政策兑现,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支持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鼓励贫困群众通过自力更生解决贫困问题。
4、强化干部帮扶,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认可。
深入开展干部帮扶工作,沉下去、贴着帮。
改变直接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降低贫困群众的依赖性。
5、强化风尚引领,凝聚贫困群众脱贫活力。
采取群众自述、干部帮述、媒体讲述等多种方式,重点梳理精准扶贫对村组发展环境带来的变化、贫困群众家庭发展变化、致富产业的发展变化,让群众认可扶贫成效。
2024年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方案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乡村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在2024年,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将结对帮扶。
本方案旨在通过有效的帮扶措施,实现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间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一、帮扶思路1. 结对学校选择: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实行精准匹配,结对学校之间的差距适中,能够形成互补优势。
2. 帮扶模式:优质学校以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援助薄弱学校,推动薄弱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3. 帮扶内容:重点关注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设施改善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
二、帮扶举措1. 师资支持a. 优质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
b. 优质学校定期开展培训,提升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教学质量提升a. 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促进互相学习和成长。
b. 优质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指导,共同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3. 基础设施改善a. 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改善教育设施,包括教室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b. 优质学校引领薄弱学校开展环境整治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学生素质培养a. 优质学校组织优秀学生到薄弱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帮助薄弱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b. 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5. 家校合作a. 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
b. 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建立家长培训机制,提供教育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
三、帮扶方案的实施与监督1. 帮扶方案的实施a. 结对学校建立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帮扶工作。
b. 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
c. 定期组织帮扶学校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2. 帮扶方案的监督a. 乡教育局建立帮扶工作督导机制,监督帮扶行动的实施情况。
2024年老教师结对帮扶计划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培养提高工作既是对教师成长的鞭策,也是对学校培养新教师工作的督促。
为了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快更好,根据本校实际,结合中心校精神,特制订新教师结对帮扶计划。
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教师成长结对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名单如下:组长:组员:二、参与对象:结对对象:1、教龄在____年以下的新教师(不含____年)2、任班主任工作未满____年的现职班主任(含____年)3、其它自愿参加的初级职称教师指导教师:1、中学高级职称、县级骨干以上的教师之一。
2、具备中学一级以上职称教师自愿申报者指导教师具体人选由校长室经研究后确定。
并指定结对帮扶对象。
三、结对要求:为保证结对帮扶成效,在帮扶过程中帮扶教师和指导教师必须分别达到以下要求:1、帮扶教师要求(1)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课堂教学____节,每月送科教室审核检查。
(2)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学年完成读书笔记1本,读书随笔____篇,撰写教学反思____篇和总结____篇。
学期结束时送科教室审核。
(3)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学期上校级公开课____次以上。
由教务处记录登记,并留存教案与评议记录。
(4)每学期编制有代表性的试卷____份,由教研组对试卷作出恰当的评价。
上交教务处留档备查。
(5)送交指导教师审核的教学设计每学期不少于____次。
学期结束时上交科教室接受检查。
(6)每学期向学校全体教师展示一项精品课件。
2、指导教师要求(1)对帮扶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指导每月不少于____次。
(2)与帮扶教师交流研讨每月不少于____次。
(3)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每月不少于____次。
(4)指导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每学期不少于____次。
(5)指导帮扶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以上各项活动均须记录在册,在学期结束前向科教处上交培养手册。
四、考核与奖惩帮扶教师与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工作,年度考核时帮扶对象的对应业绩量化计入指导教师考核分,对帮扶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2024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和相互提高的方式。
通过搭建师徒关系,传承经验、培养后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针对2024年,我校将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活动,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结对帮扶,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培养专业素养。
2. 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通过结对帮扶,增进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和互助支持,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3. 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通过结对帮扶,促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
三、活动内容1. 结对帮扶时间安排(1)每学期开展一次结对帮扶活动,每次活动持续2周。
(2)每周安排2次师徒交流和指导时间,每次2小时。
2. 结对帮扶模式(1)选择合适的老师进行结对,优先选择教育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作为带队老师。
(2)每位带队老师负责1-3名新教师,根据新教师的专业特长和需要进行分配。
(3)带队老师和新教师每周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新教师可以向带队老师请教问题,带队老师可以提供经验和指导。
(4)带队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新教师保持联系,随时解答疑问,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3. 结对帮扶内容(1)教学指导:带队老师根据新教师的所教授学科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指导和答疑解惑,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经验交流:带队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帮助新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
(3)教育资源共享:带队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资源和教材给新教师,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四、活动保障措施1. 宣传动员:学校推出相关宣传活动,在学校公告栏、网站上发布活动信息,鼓励教师参加结对帮扶活动。
2. 公平分配:通过教师志愿申请和学校定期评估,确保结对帮扶活动的带队老师和新教师的公平分配。
3. 活动经费:学校将拨发一定经费用于活动的开展,如交通费、资料费等。
普通高中联动帮扶工作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普通高中在教育质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我们提出了普通高中联动帮扶工作方案。
二、目标定位1.提升普通高中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差距。
2.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增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活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三、工作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作用。
2.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3.坚持共建共享,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
4.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活力。
四、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普通高中联动帮扶机制(1)制定普通高中联动帮扶政策,明确帮扶对象、内容、方式等。
(2)加强普通高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3)鼓励优质高中向薄弱高中输出管理经验、教育教学资源,提升薄弱高中教育教学水平。
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条件(1)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普通高中基础设施。
(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加强普通高中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领军人才。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发挥专长,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5.加强普通高中与高校、企业等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1)开展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师结对帮扶情况反馈为响应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我校开展了教师结对帮助工作,主要针对在校学生中家庭贫困以及学习中又困难的学生。
本次帮扶过程中,我主要帮助王景涛和韩改琴同学。
先将帮扶情况详说如下:首先,介绍两个同学基本情况:王景涛同学,现高三(9)班学生,家庭地址:定边县石洞沟乡赵墩村6组。
通过家访得知基本情况:家中三代人,上有年迈的奶奶,下有弟兄二人,哥哥常年在外打工,弟弟现还处于求学阶段,家庭的重担全由勤劳、吃苦的母亲来抗,为此,母亲也是在外打工时间长,在家时间短,要想让一家老小过上温暖、辛福的日子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更不要说以后的事情……王景涛同学在校情况总的来说进步还是很大。
可能因为以前的基础差些,所以上课会有注意力不集中,打不起精神的情况,同时通过交谈,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明确,但经过我们多次的交流和沟通,我发现王景涛最大的进步就是上课能克制自己、打起精神,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这是一个好现象,在此基础,我又注意对该同学平时日长学习的检查和督促,如:课前的名句背诵,简单些的篇目我就考他、提问他,只要他能背下来,我就顺势表扬他;加大课后练习的检查,只要是有作业布置,就一定第一个检查王景涛同学,这对他是一种很好的鞭策和促进。
在这两项基本的帮扶工作中,我发现王景涛比以前有很大进步,这就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为,只有态度端正,有了学习得动力之后,才不愁你学不好。
在此情况下,我在利用星期五晚自习前的这段时间,专门给他补一些语文的知识点,这样对夯实和提高他的学习是有很大作用的。
现在王景涛同学在语文学习上有很大的信心。
另一个帮扶对象——高三(10)班韩改琴同学。
家庭住址:定边县红柳沟蔡圈村。
家访得知: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农业收入,再加之家里上学孩子多,韩改琴同学又是家里的老大,可想而知家里负担也不轻。
韩该琴同学是艺术特长生,自2017年7月中旬就去西安专门学校培训艺术(美术),想通过考美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