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57.50 KB
- 文档页数:91
引言概述: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生化反应及其调控的学科。
它通过对生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变化、肌肉收缩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本文基于《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正文内容:一、运动能量代谢1.ATP的合成与降解ATP合成途径:磷酸肌酸酶系统、糖酵解、线粒体呼吸链ATP水解途径:ATP酶系统ATP合成与降解的调控机制2.线粒体呼吸与能量产生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糖原、脂肪与蛋白质的有氧氧化过程线粒体呼吸的能量产生途径3.无氧能量代谢糖酵解过程与有氧氧化的关系乳酸及其在运动中的代谢二、酶的活性变化与调控1.酶的活性变化机制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酶的调控机制酶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酶的温度、pH及离子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受体介导的调控机制3.运动对酶活性的影响运动对酶合成的调控运动对酶降解的影响运动对酶催化活性的调控三、肌肉收缩机制1.肌肉结构与功能肌纤维的结构与类型肌肉收缩过程中的能量转化2.肌肉收缩机制肌肉收缩的起始与停止过程肌纤维与肌肉收缩的关系3.肌肉收缩的调控机制神经递质在肌肉收缩中的作用钙离子的释放与肌肉收缩的关系激素对肌肉收缩的调控四、运动对生化指标的影响1.心血管系统的生化指标运动对心率、血压的影响运动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2.代谢指标的变化运动对血糖、血脂的影响运动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3.运动对免疫系统的调控运动对免疫指标的影响运动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五、运动生物化学的应用前景1.运动生物化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运动生物化学在运动员能量供给的优化中的应用运动生物化学在长跑训练中的应用2.运动生物化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运动生物化学在肥胖防控中的应用运动生物化学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总结:《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进一步深化了对运动生物化学的学习和研究。
运动生物化学绪论1.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糖、脂类、无机盐和水)之间的相互适应规律。
2. 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
3. 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恢复,机能监控和评定,制定运动处方。
一、运动生物化学当前的任务(一)运动与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受体构型变化与激素的调节能力;葡萄糖、脂肪酸和某些氨基酸吸收转运与载体蛋白的关系等。
(二)运动时物质代谢的动力学研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体系:无氧代谢过程磷酸原系统(ATP,CP);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三)运动时代谢调控与运动能力1.激素调节(1)运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2)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2. 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作用3. 酶调节(1)激活或抑制细胞内酶活性(2)影响酶分子的合成或降解,改变酶分子的含量4. 分子生物学与运动生物化学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运动生物化学与运动生理学的关系(二)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医学的关系(三)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营养学的关系(四)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关系(五)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关系第一篇生物分子概论第一章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化学第一节糖类一、概述(一) 定义:糖类是一类含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
多羟基醛:葡萄糖多羟基酮:果糖(二)存在和分布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和H2O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
如:•植物体85-90%的干重是糖。
细菌、酵母的细胞壁糖结缔组织中的糖: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核酸的糖、脂多糖(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中的糖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中的糖血型糖食用糖:蔗糖医疗用糖: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如葡萄糖酸的钠、钾、钙、锌盐等绿色植物的皮、杆等多糖:纤维素粮食及块根、块茎中的多糖:淀粉。
运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一、引言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运动和运动训练对生物体生化过程的影响的学科,对于理解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大纲旨在为运动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运动在生化水平上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深入了解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理解运动对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的影响;3. 了解运动对激素分泌和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4. 熟悉运动对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5. 掌握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教学内容1. 运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1.1 运动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运动生物化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3 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2. 能量代谢与运动2.1 能量的来源与转化2.2 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2.3 运动与饮食的关系3. 物质转化与运动3.1 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运动3.2 脂类代谢与运动3.3 蛋白质代谢与运动4. 激素与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4.1 运动对激素分泌的影响4.2 运动对神经递质的影响4.3 运动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5. 运动对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5.1 运动对肌肉代谢的影响5.2 运动对骨骼的影响5.3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6.1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6.2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的常用技术和方法6.3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
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运动生物化学现象;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讨论和实验报告。
平时表现主要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课堂讨论主要考核学生对于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运动对人体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了解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运动对人体生物化学指标有很大影响,包括血糖、血乳酸、尿素氮等生物指标。
通过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得各种生物指标的含量发生变化。
血糖指标受胰岛素的调节,可以通过胰岛素的分泌对血糖进行调节。
而血乳酸则是细胞内无氧代谢的产物,与负荷量有关。
尿素氮指标则是代谢废物在肝脏中分解形成的。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1.实验前,将所有实验材料准备好,包括大白鼠、血糖仪、血乳酸仪、尿液检测试纸等。
2.将大白鼠随机分成运动组和安静组。
运动组进行30分钟强度适中的大运动量运动,安静组则继续休息。
3.运动结束后,将运动组和安静组的大白鼠分别进行采血和尿液采集,记录生物化学指标变化。
4.使用血糖仪、血乳酸仪和尿液检测试纸对样本进行检测,记录测试结果。
5.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比较运动组与安静组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对结果进行讨论。
四、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在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准备和消毒,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在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时,应注意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准确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分析运动是一种主动的有氧代谢,能够加速全身物质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机体代谢水平。
通过实验检测发现,运动组血糖和血乳酸含量均有所增加,而尿素氮含量则有所下降。
这表明运动能够刺激体内能量代谢,促进废物排泄,从而提高了身体机能和代谢水平。
六、实验教学评估和展望通过本次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本次实验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课程,如运动生理、健康科学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使用)I 前言运动生物化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已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它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和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运动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介绍运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变化,研究运动性质以及能量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树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培养对本门课程的良好兴趣。
使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素养。
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能量代谢与营养补充,运动性疲劳及恢复特点,了解体育运动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内在联系,从而领悟体育锻炼的目的,并向学生介绍分子生物学世纪动态和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和发展趋势,使学生认识运动的本质和特性。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以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2学时,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3.3:1。
四教材:《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版,冯美云,2005。
II 正文第一章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化学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是由水、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激素等数类物质组成,通过生物体内繁多而复杂有序的新陈代谢过程,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是生物体特有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建造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故又称为生物分子。
运动生物化学教案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授课班级:四年制本科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1学期)任课教师:刘铁民编写时间:2013年6月30日一、课程目标与任务初步掌握运动对人体组成的影响以及运动过程中新陈代谢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运用生化知识分析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学会常用生化指标的测试方法。
运动生化课程学习部分主要包括运动生物化学理论内容的学习、实验指导和运动生物化学专题三个部分,理论内容根据冯美云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为主,分章做成课件文件,每章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点和难点阐述、复习思考题等。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根据自编实验教材选取五个实验,按实验做成网页文件,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试剂和仪器、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等。
运动生物化学专题选取目前运动生物化学研究热点,而教材没有编入的内容,依据期刊原文讲解。
在运动人体科学中,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主要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1)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
2)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
3)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可见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体育专业各层次教学中被列为专业基础理论课。
当前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如下:1.运动与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2.运动时物质代谢的动力学研究3.运动时代谢调控与运动能力4.分子生物学与运动生物化学二、关于本教案的几点说明1.本教案是根据冯美云主编的《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为蓝本,收集多方资料编成,所以大纲中的课时分配在讲授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实际情况,可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2.在课程讲授中,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和一些实际操作演示训练,并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测评。
3.本教案对大学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学生均适用。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及其应用。
涵盖内容包括运动生理、代谢物质及能量代谢、肌肉收缩和恢复、运动中的蛋白酶、荷尔蒙和信号转导、运动损伤与修复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理解运动时身体内部代谢过程机制,增强对训练和运动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支持科学的训练和进步。
二、课程目标1.掌握运动代谢物质及其能量代谢机制,了解运动时机体内代谢过程,增强对训练和运动的认识与理解;2.了解肌肉收缩和恢复机制,掌握肌肉训练和运动中的变化过程和机理;3.理解运动中的蛋白酶、荷尔蒙和信号转导机制,掌握运动中分子水平的变化和作用;4.了解运动损伤和修复机制,掌握运动中身体损伤的预防和修复方法。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运动生理1.运动生理概述2.运动代谢分类和特点3.运动与心肺功能训练4.长期训练对身体适应的影响第二章代谢物质及能量代谢1.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脂质的代谢3.蛋白质的代谢4.能量代谢机制第三章肌肉收缩和恢复1.肌肉基础解剖和生理2.肌肉收缩机制3.肌肉恢复机制4.训练对肌肉的影响和适应性第四章运动中的蛋白酶、荷尔蒙和信号转导1.蛋白质合成和分解机制2.荷尔蒙在运动中的作用3.运动中的信号转导过程4.运动中蛋白质和荷尔蒙对身体的影响第五章运动损伤和修复1.运动损伤的分类和预防2.运动损伤的修复和治疗3.运动中的疼痛和抗疲劳措施4.运动后的恢复饮食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充分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途径,夯实知识理论和实践应用。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含课堂提问、参与互动等):20%2.个人论文:30%3.期末考试:50%六、参考书目1.高等体育人体科学2.运动生物化学基础3.运动生理学4.运动医学七、结语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深入理解运动过程中体内代谢过程的机制,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实践并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资源与互动体验,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XX 学院教学大纲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专接本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任课教师:XXX2014年2月24日至2014年6月29日XX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代码:108011106S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体育科学学科之一,也是体育科学中应用基础性的学科。
本门学科是应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运动时机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能量转变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变化,并应用这些规律为运动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运动生物化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熟悉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人体的生物化学变化特点,能应用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方法指导训练和体育锻炼,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体育教育专业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3.课程任务:使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规律,并学会应用理论指导运动实践活动,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绪论1.教学内容:一、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与任务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与展望三、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的意义与方法2.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发展、现状及展望;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动态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生命、看待运动人体。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1.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一、组成人体的化学物质二、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第二节物质代谢的催化剂——酶一、概述二、酶催化反应的特点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四、运动与酶适应五、运动与血清酶第三节运动时物质代谢一、糖代谢二、脂质代谢三、蛋白质代谢四、水代谢五、无机盐代谢六、维生素代谢第四节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一、腺苷三磷酸——ATP二、生物氧化2.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酶催化反应的特点、运动中生物氧化过程及ATP的合成;熟悉运动中机体物质代谢的基本知识;理解运动引起人体物质组成及酶的适应性变化。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50913005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时人体物质变化特点以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规律,懂得运动生物化学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和锻炼效果评定的生化原理与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从事指导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任务】了解人体的正常机能活动及体育运动中人体生化的变化和适应的规律,培养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以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注重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正确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人体的化学组成、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运动和糖代谢、运动和脂类代谢、运动和蛋白质代谢、不同人群体育锻炼的生化特点与评定、运动性疲劳的生化、体育锻炼效果的生化评定。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运动解剖学》等课程。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运动生物化学》,张蕴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参考书:[1]《运动生物化学》,冯美云,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曹建民,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3]《运动生物化学概论》,许豪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4]《运动生物化学题解》,张蕴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及与各学科的关系。
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内容提要】一、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二、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三、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
《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Sports Biochemistry课程编码:13A50031学分:1.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计划学时:16 其中讲课:16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推荐教材:1.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目:1.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2.许豪文、冯炜权、王元勋,《运动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运动人体科学各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牢固掌握运动人体的基本代谢规律,掌握三大能源物质的代谢过程和特点,熟悉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供能过程及特点。
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和生化特点,并掌握一定的预防或推迟运动性疲劳的手段和方法。
掌握评定运动人体机能的生化指标、评定原理与方法及应用生化指标评定运动人体机能状态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少年儿童、女性及老年人的生化特点,并能够根据其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
课程的基本要求1.任课教师认真讲授课程内容并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课上专心听讲。
2.任课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布置针对性的课外作业,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分析并设法解决在日常学习、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理解运动引起人体物质组成的适应性变化。
掌握酶催化反应的特点,理解运动引起酶的适应性变化。
熟悉运动中机体物质代谢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用物质代谢的知识理解与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掌握运动中生物氧化的过程及ATP的合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机体物质代谢的基本知识、生物氧化的过程及ATP的合成。
[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
介绍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主要是深入研究运动与生物化学的关系。
本课程将介绍人类身体的化学成分、基本代谢过程和运动如何影响这些过程。
同时,本课程还将深入探讨运动时的燃料来源,如何优化能量使用,以及运动后身体的修复和恢复。
课程大纲
模块一:人体基础代谢
- 细胞基础代谢
- 肝脏的代谢功能
- 营养素的基本功能
模块二:运动与代谢
- 运动时的燃料来源
- 能量代谢的变化
- 酸碱平衡的调节
模块三:训练优化
-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 VO2max和运动耐力的关系
- 运动后的恢复
课程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会对人类身体的代谢过程和运动有更
深入的理解。
学生将了解饮食、睡眠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并提高
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此外,学生将能够了解如何制定更有效的运
动计划和针对不同运动目标的饮食方案。
结论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代谢过程和运动之间的
关系,从而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制定更有效的运动计划和饮食方案。
XX学院
课程教案
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体育教育
授课班级:2012级一班、二班
主讲教师:XXX
所属系别:体育系
教研室:理论教研室
教材名称:运动生物化学
出版社、版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2013年1月6日
XX学院教案(首页)
系别:体育系教研室:人体科学教研室
XX学院教案(章节备课)
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XX学院教案(章节备课)
根据水解性质分为
脂溶性维生
食
物
来源
(二)各种维生素的作用
详见课本28页表1-3-5。
第三部分:课末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
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10分钟,教学方法:讲解)
复习上节课有关内容。
提出问题,导入本节内容。
第二部分:新授课内容(7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提问、引导)第四节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
一、ATP(讲授为主,25分钟)
(一)ATP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1、分子结构: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核苷酸。
FANH2,生成二氧化碳;
第三阶段:NADHH+和FANH2中的氢经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3、生物氧化的发生部位:主要部位在线粒体。
线粒体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4
个功能区间。
4、生物氧化的特点
(1)物质的氧化方式主要为脱氢;
(2)在细胞内37℃及近中性的水环境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逐步进行;
(3)物质中的能量逐步释放,ATP生成率高;
(4)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由物质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碳由有机酸脱羧产生。
(二)呼吸链
1、呼吸链的定义: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称为呼吸链。
2、呼吸链的组成
(1)复合体Ⅰ:即NADH脱氢酶,含有FMN和铁硫蛋白。
作用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转移至膜间隙(C侧)。
(2)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含有FAD和铁硫蛋白。
作用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转移至辅酶Q,但不转移质子。
(3)复合体Ⅲ:即细胞色素C还原酶,含有细胞色素b(b526、b566)、细胞色素c1和铁硫
蛋白。
作用是催化电子从辅酶Q转移到细胞色素c,每转移1对电子,同时有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移至膜间隙。
(4)复合体Ⅳ: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
作用是将从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1对电子,在基质侧消耗2个质子,同时转移2个质子至膜间隙。
3、呼吸链组分的排列顺序
4、水的生成:物质代谢脱下的成对氢原子经两条呼吸链的传递过程,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
(三)ATP的合成
1、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能化合物,如甘油酸-1,3-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和琥珀酸辅酶A可使ADP磷酸化合成ATP。
这种代谢分子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简称底物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细胞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P/O比值:是指在ATP形成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
可确定氧化磷酸化反应中ATP的生成数量。
三、二氧化碳的生成(讲授为主,5分钟)
通过脱羧基的代谢过程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此过程没有ATP生成。
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XX学院教案(章节备课)
1、代谢过程:
2、ATP的生成数量:参见课本49页表2-2-1。
(二)生理意义
1、正常生理条件下,少数代谢活跃、耗能较多的组织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
2、剧烈运动时,能量的供应主要依靠糖酵解作用来获得。
二、糖的有氧氧化(讲授为主,30分钟)
(一)基本代谢过程
可分下列三个阶段:
1、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成丙酮酸
这个阶段也是在胞液中进行的,与无氧酵解过程基本相同。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胞液中的丙酮酸透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后,经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进行氧化脱羧,
并与辅酶A结合而生成乙酰辅酶A。
3、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二)ATP的生成:参见课本53页表2-2-3。
(三)生理意义:
1、产生的能量多,是机体利用糖能源的主要途径
2、三羧酸循环是人体内糖质、脂质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的中心环节。
第三部分:课末小结(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
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10分钟,教学方法:讲解)
复习上节课有关内容。
提出问题,导入本节内容。
第二部分:新授课内容(7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提问、引导)
第三节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
一、糖原的合成(讲授为主,10分钟)
由葡萄糖、果糖或半乳糖等单糖在体内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一)基本代谢过程:
(1)葡糖-6-磷酸的生成,这步反应与葡萄糖酵解的第一步相同。
(2)葡糖-1-磷酸的生成。
(3)尿苷二磷酸葡糖(UDPG)的生成。
(4)糖原的生成。
(二)在运动中的意义
1、运动补糖的生化基础
2、运动后糖原合成增加的机制
二、糖异生(讲授为主,10分钟)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一)基本代谢过程
(二)在运动中的意义
1、弥补体内糖量不足,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2、乳酸异生为糖有利于运动中乳酸消除。
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XX学院教案(章节备课)
甘油α-甘油磷酸二羟丙酮磷酸
甘油激酶,Mg++ α-甘油磷酸脱氢酶
葡萄糖 CO2+H2O+ATP
糖原
2、ATP的生成:参见课本76页表3-2-1。
(二)运动时甘油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1、糖异生作用的重要底物
2、甘油所吸附的固定水可补充体液,防止运动性缺水。
三、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讲授为主,20分钟)
(一)脂肪酸的β-氧化
1、脂肪酸的活化:在脂酰辅酶A合成酶的催化下,脂肪酸转变为脂酰辅酶A的过程,称为脂肪酸活化。
2、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脂酰辅酶A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需依靠内膜上的肉碱携带,以脂酰基的形式跨越内膜而进入基质。
3、脂酰辅酶A的β-氧化:每次β-氧化作用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4个连续的反应过程。
4、脂肪酸完全氧化和ATP的合成
(二)脂肪酸β-氧化的生理意义
1、β-氧化是体内脂肪酸分解的主要途径
2、是脂肪酸的改造过程
四、酮体代谢(讲授为主,20分钟)
(一)酮体的生成
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