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疾病的HRCT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7.42 MB
- 文档页数:44
ATS/ERS/JRS201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指南解析2011年3月,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日本呼吸学会(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在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杂志联合发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治循证指南。
因内容较多,就其中主要的新观点和新进展摘要总结如下,供大家共享。
新视点一:将高分辨CT(HRCT)影像学所见作为诊断IPF最重要的依据,强调HRCT影像学表现为典型寻常性间质性肺炎。
HRCT的诊断标准:(1)病变主要位于胸膜下和肺基底部;(2)病变呈网格状;(3)蜂窝状改变,伴或不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4)无7种不符合UIP表现的任何1条。
HRCT不符合UIP的7种特征:(1)病变主要分布于上、中肺;(2)病变主要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3)广泛的磨玻璃样影(范围超过网格影);(4)大量微结节(双侧,上肺分布为主);(5)散在的囊泡影(多发,双侧,远离蜂窝肺区域);(6)弥漫性马赛克征/气体陷闭(双侧、三叶或多肺叶受累);(7)支气管肺段/肺叶实变。
新视点二:对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等检查方法的评价。
强调除特殊需要外,IPF诊断评估中不建议使用TBLB。
BAL 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
新视点三:药物治疗IPF的重新评价。
新指南指出,根据目前发表的文献证据,还不能证明任何药物对IPF的治疗有确切疗效。
明确否定了糖皮质激素单药,秋水仙碱,环孢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干扰素,波生坦和依那西普等药物用于治疗IPF。
鉴于一些研究结果提示了潜在益处,对于充分知情,且强烈希望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指南建议可以从(1)乙酰半胱氨酸+硫唑嘌呤+泼尼松(2)乙酰半胱氨酸单药治疗(3)抗凝治疗(4)吡非尼酮等4种方案中选择。
新的IPF的诊断标准:诊断IPF需符合(1)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ILD(l 例如家庭和职业环境暴露,结缔组织病和药物)(2)未行外科肺活检的患者,HRCT呈现UIP型表现(3)接受外科肺活检的患者,HRCT和肺活检组织病理类型符合特定的组合。
1.肺小叶内间质增厚常见于肺纤维化。
肺小叶内间质增厚的病理基础:小叶内细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及肺泡间隔的间质增厚。
此征象主要位于肺的外围部分。
肺小叶内间质增厚的CT表现:在HRCT上小叶内间质增厚造成细网状影。
细线影间隔几毫米,呈现细网状或筛孔状影像。
2.肺实质索带:指粗细一致,长2-5cm的线状致密影。
见于肺纤维化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间质增厚,也称为“长线”。
常呈周围性,与胸膜面接触。
肺实质索带的病理基础:在某些患者代表连续增厚的小叶间隔线;也可代表支气管血管周围纤维化区域的粗糙的瘢痕或伴随着肺或胸膜纤维化的肺不张区域。
肺实质索带的CT表现:这种非间隔性的索带常呈数毫米厚、形态不规则,伴随临近肺和血管支气管结构的明显变形。
3.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隔增厚通常见于间质性肺部疾病,HRCT容易识别。
小叶间隔增厚的病理基础:间质内存在积液,细胞浸润或纤维化。
小叶间隔增厚的CT表现:周围肺野内,增厚的间隔线长约1-2CM,可勾画出整个小叶轮廓,通常延伸至胸膜表面,大致与胸膜垂直。
在中心肺野,增厚的小叶间隔勾画出直径1-2.5CM的小叶。
4. 肺血管造影征主要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原发性肺淋巴瘤、阻塞性肺炎及感染性肺炎所致的肺组织实变。
肺血管造影征病理基础:病变或事变的肺组织未累及肺内血管,所以于增强扫描的CT 图像上可见树枝状的明显强化的肺血管。
肺血管造影征的CT表现:CT增强扫描,于病变的或实变的肺组织内从肺门指向肺外周的树枝状的高密度影,逐渐变细。
5.胸膜下曲线影又称胸膜下线,此征象为在胸膜下1CM内与胸膜平行的线状影像。
胸膜下曲线影的病理基础:细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及肺泡萎缩。
胸膜下曲线影的CT表现:最多见于下叶后部,胸膜下几毫米厚,平行于胸膜的2-10CM 的曲线状致密影。
6.蜂窝征:指广泛的肺间质与肺泡纤维化造成肺泡的破裂与细支气管扩张,产生典型的有特征性的蜂窝样表现或蜂窝肺。
可见于导致“终末期肺”纤维化的任何疾病过程。
吸烟相兌性间质性肺疾病(SmoM幣?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 SR4I^丿概述■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可以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受累,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畸形。
其中对肺脏的损害尤为突出。
■纸烟的烟雾中包含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吸入肺内后易于沉积在范围广阔,纤毛上皮细胞少气施流速慢的小气道(<2mrn),故细支气管远端尤其在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区域受害较早,损伤较大。
概述■吸烟不仅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还可以引发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moHng-relaredinrerstitiai lung disease/ Sit-JL.'))丿包折①呼吸性细文气曾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ItB-lLD).②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③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丿和④特发性肺■发病机制为烟雾中有害物质激活了肺泡内的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尤其CD8+)和中性粒细胞’使这些炎性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引起气概述道、,肺实质、,肺血管的病变。
■ 1969年Li.bo.等首次提出了一组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的概念―ILD 是以肺泡壁病变为主累及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持结构的一组疾病群,病因近200种。
由于多数ILD病变不仅局限于肺间质,常伴有肺实质受累如肺泡炎、.肺泡腔内蛋白渗出等改变,故也称为弥漫性肺实质痰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 DPLD) > 因此ILD与DPLD所含的概念相同,是所概述有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总称。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分类・・2002年ATS/ERS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相关性 间质性肺病(RB-ILD)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其他类型的ILD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IIP)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病中的一组有着多种肺部异常表现的非肿瘤、.非感染性肺病。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一、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传染性。
准确诊断肺结核对临床治疗和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二、X射线⒈胸部正位X射线表现a) 基本阳性表现●高云团:多发性高密度灶,不规则形状。
●平扁桶状肺野:肺纹理加重,肺纵隔小。
●患侧动脉影相对增宽:肺部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
b) 典型表现●上肺野结节状病灶、肺门淋巴结增大。
●上叶降支和主动脉影中断。
●心脏囊影指向患侧上肺野。
●胸腔积液,有时可见液平面。
●纵隔增宽、支气管旁肺野病变。
c) 非典型表现●单发或多发的肺实变。
●患肺机械性膨胀不良。
●降主动脉和肺动脉增宽不明显。
●无其他明显异常表现。
⒉胸部侧位X射线表现a) 典型表现●各楔状影指向肺门区。
●主动脉弓钝缘改变。
●纵隔想阻力不对称。
b) 非典型表现●非占位性肺内改变。
●不典型的纵隔造影填充缺损。
●非肺血管性异常。
三、胸部CT⒈高分辨率CT(HRCT)表现a) 早期病变●小叶中心区短暂中度增厚。
●球形病灶:短轴小于10mm,边缘清晰。
●阻塞性肺炎样病灶。
b) 渐进期病变●小叶中心区不规则增厚。
●气管周围斑片状或假小叶状致密影。
●非阻塞性肺炎样病灶。
c) 干酪样坏死●坏死性空洞伴腔隙性改变。
●更大的球形和梭形病变。
●非球形病变。
⒉ CT增强表现a) 病灶早期不强化。
b) 干酪样坏死不强化。
c) 非干酪样坏死可部分强化。
四、MRI⒈ T1WI表现a) 早期病灶●病灶信号略低于周围正常肺组织。
b) 干酪样坏死●坏死部分信号缺失或略低。
⒉ T2WI表现a) 早期病灶●病灶信号略高于周围正常肺组织。
b) 干酪样坏死●坏死部分呈高信号。
五、本文涉及附件⒈附件1:肺结核影像学报告样本。
⒉附件2:肺结核影像学图谱。
六、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结核杆菌:一种引起结核病的细菌。
hrct评分标准
HRCT评分通常用于评估肺部影像学特征,并用于辅助判断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选择和疾病预后。
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疾病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HRCT评分标准:
1. ILD-GAP评分标准:用于评估间质性肺疾病(ILD),包括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等。
该评分标准将肺部影像分为多个区域,根据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结节分布等指标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100分。
2. CT评分系统:用于评估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
该评分系统将肺部影像分为多个区域,根据肺泡充气程度、支气管堵塞程度等指标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24分。
3. BODE指数: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该指数综合考虑肺功能(B)、身体质量指数(O)、呼吸道阻力(D)和运动能力(E)等指标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10分。
4. Fleischner评分标准:用于评估肺部结节的恶性程度。
该评分标准根据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等指标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20分。
请注意,不同的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评分标准,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HRCT 评分标准。
具体的评分标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