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8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摘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女性的解放思想,通过探寻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及解放途径,以实现两性的平等即女性真正意义的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女性解放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被誉为女权主义流派三大家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其阶级分析法审视和研究妇女问题。
将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与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进行有机结合的同时,兼收并蓄的汲取其它女权主义流派的进步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高潮中异军突起。
其世界性的影响延续至今,堪称一股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思潮。
一、概念与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 年代。
其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是一种女权主义思潮,也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对女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世界女权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女权流派,泛指带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女性思想中汲取营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学说进行关于女权话题的文化建构。
作为一种女权理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妇女的从属地位及所受的压迫,借鉴马克思的阶级、异化等概念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形成了带有明显的马克思话语的女权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把女权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
其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依据,考察、分析、解释女性问题,阐述女权主义的观点,进而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妇女的丑恶现实进行抨击。
它强调消除妇女压迫必须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只能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伊莱·扎莱茨基、海蒂·哈特曼和英国的朱丽叶·米切尔等。
她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向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宣战的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为女性英勇斗争申张正义。
她们不断汲取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营养,来丰富自身理论用以进行女性问题研究。
一、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是柯恩(G·A·Kone)。
该学派起源于英国,是从英国分析哲学发展起来的,因此和现在盛行的分析哲学有联系。
这个学派一个重要之处是强调语言分析和语言应用,强调对概念的分析要精确,不能含糊。
他们主张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使马克思主义更加严谨准确。
在他们看来,马克思原著含义模糊,这是致使许多人漠视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这些人自称是没有垃圾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著经他们加工修改后,读起来非常清楚,但再也看不到马克思主义了。
他们都痛恨辩证法,而我本人非常喜欢辩证法,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学院派在社会学、哲学领域非常有影响。
二、解构马克思主义。
这一学派与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相反,他们的所为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可疑,更加模糊。
其代表人物之一的雅克·德里昂(Jacque·Delian t)探讨的重点之一,就是寻找在社会生活中潜在的权力结构和揭示这种权力关系:一个群体压制另一个群体。
另一个代表人物米歇尔·富克(Michel·Forker此人已去世),对潜在的权力关系也很感兴趣,他把社会当成一个切片,探寻微观中潜在的权力关系。
在他看来,这种权力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都存在,而人们又不重视,因而构成对人性的压抑。
他所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压制关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压制相比,更加具体细致。
他不仅关心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压制,也对其它的社会压制感兴趣,如男人对女人、老师对学生的压制等。
他希望社会各个领域的被压制者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自己。
解构主义在文学作品中、女权运动、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中很有影响。
德里昂很强调他本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观与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和社会思潮,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而且对于性别问题也有着独特的性别观。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观与女权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同为解放妇女,实现性别平等而奋斗。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性别观以及女权运动的发展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性别观马克思主义对性别问题的关注源于对阶级社会的剖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性别问题是与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相联系的,妇女的压迫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被剥夺了社会财富和劳动权利,成为男性的经济附庸和统治阶级的附属品。
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彻底解放妇女,必须与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制进行斗争。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还揭示了性别问题与生产关系、家庭关系的联系。
家庭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单元,承载着生产和再生产的功能,也是妇女遭受剥削和压迫的重要场所。
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了真正解放妇女,必须打破传统的家庭结构和性别角色定位,实现家庭和劳动的社会化。
二、女权运动的发展与实践女权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场争取性别平等和妇女解放的运动。
它深受马克思主义性别观的影响,提出了妇女权益的诉求,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实践。
女权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地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
以西方国家为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妇女开始争取选举权和劳动权,提出了“性别平等”的口号。
20世纪60年代起,女权主义进入第二波,女性开始就堕胎权、婚姻权、性暴力等问题进行抗争。
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权运动进入第三波,注重的是跨种族、跨阶级、跨性别的团结,提出“身体权”、“多元主义”等口号。
女权运动的实践包括了多个层面。
政治层面,女权主义者通过参政议政来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
例如,20世纪初的西方女权主义者通过游行示威、请愿等方式,最终争取到了妇女选举权。
社会层面,女权主义者通过婚姻法改革、性教育普及等方式,改变了婚姻家庭关系,提升了女性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摘要:本文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做了较系统的考察。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在抽象意义上,可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具体地,则是无工资价值的家务劳动的必然结果。
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他们认为,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父权的结合,是一种父权的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父权的资本主义一、关于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阶段的制约。
”根据上述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探究妇女受压迫地位形成的原因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特定的生产方式,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
他们认为,母权制的推翻,既是一场经济革命,又是一场政治革命。
妇女地位的丧失,仅仅反映在生产方式上,即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取代,而在人口再生产领域,妇女仍占据重要地位。
在工业资本主义形成以前,人们都以扩大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居住在穷乡僻壤地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妇女的劳动和男人的劳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在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生产和再生产中—妇女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但是,这种社会仍然是父权制社会,妇女被排斥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动之外,尽管这样,妇女在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人会怀疑妇女劳动的价值。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大工场,公共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西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西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分析其理论背景、主要观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它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女权主义的思想,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本文将从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其核心观点,并探讨其对于女性解放实践的意义。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女性的解放。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强调,女性解放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解放,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解放。
因此,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要将女性问题放在重要地位,推动女性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实现。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代两个层面,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进行深入剖析。
在历史层面,本文将回顾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探讨其理论的形成和演变;在现代层面,本文将分析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为推动女性解放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运动,其理论基础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女权主义的思想。
它坚信,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社会结构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而女性的解放不仅是个人的解放,也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部分。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导致了劳动的异化和女性的边缘化。
女性被限制在家庭和私人领域,剥夺了参与公共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机会,从而加剧了她们的依附和从属地位。
因此,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改变经济基础,即消灭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女性的解放。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的忽视。
女权主义的流派及理论: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
此外,女性主义的理论还包括文化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
总的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激进女性主义为主;70年代以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为主;80年代全面保守回潮;90年代是各流派的综合。
90年代,性别概念出现危机,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
第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
主要是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观念的影响。
它认为,社会剥夺了女性的平等权利这一点是不能容忍的。
女性无论是作为一个群体还是一个个人,都应当享有与男性相等的权利。
它主张将过去大多仅仅与男性连在一起的与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有关的价值扩大到女性中间。
首先,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早期的代表思想是提倡理性,向传统的权威提出质疑,这一理论依据人们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在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中,平等主要被解释为机会均等。
其次,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十分看重公正和机会均等,认为女性的地位受到习俗法的局限,限制了女性对社会的参与。
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个人和群体缺乏公平竞争机会与受教育的机会。
解决途径是通过教育和经济制度的改善,争取到平等机会。
最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关于女性的传统哲学思想,即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理性上是低劣的。
它认为,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异,在未来,虽然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会依然存在,但是性别心理的差异将会因男女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消失。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强调性别的差异,而非常强调男女两性的相似性。
对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的批评主要体现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其他种类的压迫,尤其不承认阶级压迫的存在。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未能在工作和政治领域争得两性平等,甚至在法律方面的平等也没有完全争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两性平等要求忽略了性别社会角色的差异,忽略了两性的生理区别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人性观视个人基本上是理性的、独立的、竞争的和自治的存在,忽视了人类社会的抚育、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性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仍旧以男性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忽略了女性品质所特有的价值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理性观念仍然是男性观念,所谓客观性和普遍性只是有限的男性实践的结果第二、激进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于20世纪60 年代出现,它来自新左派,又脱离了新左派。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特质划分为九大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多元化全球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历史背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乃指由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女性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西欧,以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层面上,自由主义挑战当时君权神授的理念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指出政府的统治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在经济层面上,随著资本主义市场的勃兴,旧有的封建制度对旅行、金融、贸易交易的种种限制也受到新兴中产阶级的挑战,以自由之名,争取更多的经贸机会与累积个人财富的机会。
十七、十八世纪的女性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的理念与主张加以延伸,扩张到妇女身上以及私领域的性别关系。
她们认为,如果政治领域里的君权神授是不可以忍受的,那么为什么家庭里,仍保留著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呢?基本观点一、理性自由主义认为人类的共同本质是理性,这是人之所以异於禽兽之处,主张女人的本性和男人一样,是人性(human)与理性(rational),而非生殖性(sexual)。
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人存在世界上的目的与意义,必须由个人决定,而非依赖他人的权威与意见,自主(autonomy)与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就是自由主义所崇奉的原则,也就是不受别人干涉,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存目标。
三、平等「平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去从事她所喜欢的事,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同样地,她也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自由,不去干涉他人的事。
所以个人必须去遵守法律与平等的原则。
平等有二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接受束缚的平等,也就是说大家要接受相同的法律限制;第二个面向是机会的平等,每个人均有均等的机会追求自我发展并发挥自我的潜能。
专家论坛FORUM9摘要:本文回顾和阐述了女权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产生的由来和发展,从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的主张做了总结和归纳,评析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和重要意义,以此来更深刻地研究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女性解放;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结合是其根源所在,为马克思主义和妇女解放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批判吸收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当代妇女权益和促进全球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由来“女权主义”可以用英语单词“feminism”来表示。
女权主义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强调的是女性权利、地位方面的诉求,追求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并最终导致了女权主义运动。
(一)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高潮主要集中在英国和美国,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觉醒和自由平等的追求密不可分。
广大女性加入到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受教育、立法、经济上应当与男性平等,以争取女性发政治权利为重心,坚决向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做斗争。
最终争取到财产权、接受高等教育和选举权等权利,对以后的女权主义运动有很大影响。
第二次女权运动从发源于美国,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集中在美国、英国和法国,而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女权运动的斗争则是全方面的和更加激进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主张彻底变革社会制度来实现妇女解放。
第三次女权主义运动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
(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并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催生了两个思想并不完全相同的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是什么?
一、女权主义的定义
女权主义是一种主张女性应该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拥有平等权利和平等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运动。
它认为男女应该在法律、政治和社会机构中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二、女权主义的历史
女权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国家的妇女开始为自己的权利争取努力。
在美国,妇女的权益运动从1850年代开始,在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工作从1903年开始。
三、女权主义的分支
1.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它强调妇女的个人自由和平等权利,主张通过立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2.文化女权主义:它关注的是妇女应该拥有文化、教育资源,通过争取改变男女在文化意义上的平等来推动女性实现权利平等。
3.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它主张在反对资本主义和男权制度的同时,要同时反对压迫和剥削妇女的现象。
四、女权主义的争议
1. 现代女权主义与古代女权主义相比,前者越来越注重文化、种族和阶级多样性,强调所有妇女的权利平等。
2. 有些人认为女权主义者过于强调女性的权利,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男性的权利。
3.一些人认为女权主义者过于主张“性别平等”,而忽略了许多其他类型的歧视,例如种族歧视、性倾向歧视等。
五、女权主义的意义
女权主义至今仍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议题。
它的重要性在于强调人类平等权利,促进男女在社会和经济各个层面的平等地位,更好地塑造社会和平与公正,创造在各方面广泛而持久的利益。
女权主义基本知识女权主义是一种追求性别平等权益的社会运动和理论体系。
它旨在消除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
本文将介绍女权主义的基本知识,包括其起源、核心理念和不同派别。
一、女权主义的起源女权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最早的女权主义者主要是为了争取妇女的选举权。
在那个时代,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没有政治参与权。
然而,一些勇敢的女性开始反抗这种不公平,要求平等权益。
这些早期的女权主义者为后来的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性别平等。
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不应该成为决定个体命运的因素,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权益。
这包括政治权力、经济机会、社会地位等方面。
女权主义者强调,性别不应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发展。
三、女权主义的不同派别女权主义有许多不同的派别,每个派别都有不同的重点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女权主义派别:1. 自由派女权主义: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选择。
自由派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应该有权利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包括生育和职业选择。
她们主张消除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歧视。
2.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经济压迫对女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使得女性处于劣势地位,她们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消除女性的压迫。
3. 文化女权主义:强调文化和社会认知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权主义者认为,社会文化对女性有着深刻的影响,她们主张改变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消除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
4. 后现代女权主义:强调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她们主张重塑社会对性别的认知,消除性别二元对立。
四、女权主义的影响女权主义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女权主义为女性争取了平等的法律权益,包括选举权、就业权、财产权等。
其次,女权主义促进了性别平等的意识和价值观的变革,使得社会更加接受和尊重女性。
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论文摘要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的实质还要求我们实现本土化,面对各国、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及不同的社会现状,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与实践将永远是多样的、多元的。
其中对马克思女权主义本土化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保持其对社会公正的探求这一本质精神。
关键词马克思女权主义;婚姻家庭法;影响一、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探析1.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概念的提出和运用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产生于女权运动实践,即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
此时以消除社会不公正为目标的社会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女权运动的迅速发展,其目的在于消除性别歧视,实现自由、民主与平等的理想。
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也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
而马克思主义中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则被女权主义吸收,结合而成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流派。
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把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与父权制制度对受压迫的妇女与解放运动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产生了重要的成就。
2.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探求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妇女受压迫的多种根源中私有制是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经济因素;其次,家务劳动性质的转变也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之一。
私有制的出现使妇女被排除于社会生产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内部家务劳动;最后,一夫一妻制的确立也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男女两性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妇女被压迫的地位形成了;妇女体力弱小也是其受压迫的根源之一。
这些都造成了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二、马克思女权主义与婚姻家庭法1.马克思女权主义对法律与社会观念的影响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的结合体,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这场理论潮流对世界的文化、制度、法律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同时对我国法律及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产生了启示作用。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妇女解放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趋势,成为全人类解放事业中的重要的环节。
而作为我国妇女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马克思女权主义思想对中国女性的指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女权社会主义形成20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其中的妇女理论也被西方女权社会主义者批判地运用。
女权社会主义者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对女性与男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权社会主义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当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妇女问题的部分,但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却多处渗透着妇女解放的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论述的重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妇女受奴役受压迫的根源、如何实现妇女解放以及妇女解放和人的解放之间的关联。
随后,马克思主义后继者们对这些理论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才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者们对妇女解放思想的阐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阶段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在马克思所著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阐述了妇女解放思想。
其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出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尖锐地指出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与这一现状的落后性,尽管没有直接和明确地指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但我们依稀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尖尖角。
第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浪潮并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其中,使妇女不再处于单纯生产工具的地位,就明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提到私有制是产生一切人压迫人制度的最终根源,也就是说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这就是妇女解放的实现途径。
第三,根据马克思提出的妇女解放的途径,恩格斯发表的《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对妇女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他特别强调它(专偶制)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婚姻和以前一样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专偶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恩格斯强调私有制、国家、阶级都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详细阐释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这就标志着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女权主义的发展与思考摘要:综观人类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处于第二性地位的现象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
当代社会,在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女性与男性不平等的现象。
即便是在家庭这种私人领域中,女性也无法避免不平等现象的产生。
在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时,女权主义思想应势而生,流派众多。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女性解放为目标,从政治、经济和制度等各个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给予了当代女性解放事业以启示,包含要赋予女性更多权利,充分肯定女性价值,并且要努力促进女性解放运动的国际联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女性解放一、女权主义发展的背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人权的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人权概念的产生以及在相当长的发展时间内并不包含女性权利。
女性主义运动拉开帷幕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发表的《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其开宗明义提到,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
但是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等强调人权、平等、自由的宣言中,“人权”的含义只是强调男人的权利,并不包含女人在其中。
女权运动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意为女人的人权。
从世界范围看来,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两性平等阶段。
19世纪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争论的焦点是男性和女性的平等,强调男性和女性在智力以及能力方面是平等的,要求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尤其是争取政治权利同值及社会劳动等价。
两性平权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开始。
其主要强调男性和女性分工的自然性,并且强调消除男性和女性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要求忽视女性附属于男性的观点。
这次妇女解放运动后出现了众多的女性主义流派。
尽管流派众多,但殊途同归,其基本点都是争取两性平权,彻底消除女性受歧视、受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状,实现女性的全面解放。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摘要:本文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做了较系统的考察。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在抽象意义上,可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具体地,则是无工资价值的家务劳动的必然结果。
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他们认为,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父权的结合,是一种父权的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父权的资本主义一、关于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阶段的制约。
”根据上述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探究妇女受压迫地位形成的原因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特定的生产方式,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
他们认为,母权制的推翻,既是一场经济革命,又是一场政治革命。
妇女地位的丧失,仅仅反映在生产方式上,即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取代,而在人口再生产领域,妇女仍占据重要地位。
在工业资本主义形成以前,人们都以扩大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居住在穷乡僻壤地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妇女的劳动和男人的劳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在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生产和再生产中—妇女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但是,这种社会仍然是父权制社会,妇女被排斥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动之外,尽管这样,妇女在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人会怀疑妇女劳动的价值。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大工场,公共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大批男性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成了挣工资者,而妇女仍然呆在家中承担家务劳动和人口再生产任务,成了靠男人养活的人。
逐渐地,妇女劳动的社会价值被忽视,男性从事的公共生产凌驾于妇女从事的家务和人口再生产劳动之上,这样,妇女就变成了二等公民,处于屈从地位,从而形成了受压迫的状况。
因此,妇女要解放,首先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二、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第二阶段为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随着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深入,传统的女权主义如自由的女权主义和激进的女权主义渐渐地被学者们或认为在理论上空泛,或认为在实践中不适时宜。
一些女权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就是因这种情势而导致的。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家认为,虽然马克思和他的合作者恩格斯在他们的文献里谈及有关妇女的问题,而且也论及她们的如何解放,但他们忽视对妇女的家庭劳动所产生剩余价值的分析。
因此,基于马、恩的劳动价值论,这些理论家们相信,通过对妇女家庭劳动的分析,女权主义的理论可以更进一步地有效发展。
然而,这种劳动向来不被那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们所重视。
他们认为,那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家机械地接过了马、恩关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论述,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相信一切生产都是社会性的,其性质决定着社会中人群的政治关系,即阶级关系。
这显然掩盖了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关于劳动的性别划分所存在的问题在对妇女问题的研究上,传统的观点认为男女间的不平等是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其又导源于男女在生理方面的不同。
因此,对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划分总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对此观念提出了挑战。
他们认为,尽管男女间的不平等有其历史根源,但决定两性间的分工的原因,是同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原因完全不同的。
有些民族的妇女所做的工作比我们所设想的要多得多,这些民族常常对妇女怀着比我们欧洲人更多的真正尊敬。
外表上受尊敬的、脱离一切实际劳动的文明时代的贵妇人,比起野蛮时代辛苦劳动的妇女来,其社会地位是无比低下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为什么这种不平等又表现得如此突出?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则集中于依据性别而实施的劳动划分。
依据他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和家务生产,或者说,付工资性的生产和不付工资性的生产、有交换价值的生产和仅有使用价值的生产。
这后一种生产虽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自由交换,但它是有用的、必需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性生产中,它为创造利润、资本积累起着最本质的功能。
然而,在以货币决定价值的社会里,由于这种劳动只表现于家内,无法成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换,其结果,它只能使生产者的价值暗藏,以致使生产者的身份低下。
因此,在这些女权主义者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之所以受到男人的压迫和剥削,其主要原因并不是生理的、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而是经济的,是妇女的家务劳动向来不被社会有实效性地认可。
有意义的是,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者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讨论妇女问题时并不注重分析妇女与男人间存在的冲突,而只认为妇女问题虽与男人有关,但那是第二位的。
对妇女的压制不是男人,而是特有的社会制度造就的家内与家外劳动的对立,家庭限制了妇女的能力发挥。
因此,他们相信,为了去除这种弊端,其方法或者是家务劳动必须社会化,或者是家务劳动必须工资化。
这样才可能真正地解决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关性别方面的不平等。
他们的如此观点被学术界称之为家务政治经济学。
总结上述,在理论上,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有如下几点内容: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妇女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直接贡献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而引出的观点是:学者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问题时,首先要把妇女作为妇女人类另一大与资本有关的群体来研究。
妇女在家庭里的劳动应被理解是一种经济性的资本生产。
由第一点直接导致第二点,即没有妇女的家庭劳动,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不可能产生;因此,资本主义也不可能建立。
第三点是基于第一和第二两点的分析所形成的结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妇女之所以在劳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因为妇女长时间地缠入那种看不见的、被男人同时也包括妇女在内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被社会认可的无工资的家务劳动。
三、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观点有其片面性。
他们发问,按照马、恩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男女不平等是因为私有财产出现的结果,但那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
随着资本主义的成熟,大量的妇女像男人一样进入了劳动市场,因自然性别而进行的劳动划分或者所谓天经地义的必然结果,其观点除了在理论上偏颇之外,在实践上不能有益于妇女的真正解放。
于是,他们要寻求新的关于女权主义的解释。
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学科知识上,是多元性的,即是说,信仰这种学说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如社会学的、经济学的、人类文化学的、教育学的,等等。
加之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众多,范围上又几乎遍于整个西方世界,这必然导致此学派内部在观点上的不可能完整统一。
但总体上,这一学派的学者都认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过于限制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因素自身,而忽视父权与资本主义社会结合后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
他们强调,这种结合不是机械的两者相加, 而是辩证的统一,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具体地说,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他们同意早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对妇女问题影响的分析,相信由于直接贡献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家务劳动不被社会认可,属于无交换价值因而属于无工资性质的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剥削的原因。
但他们坚持这不是终极原因其二,他们从激进女权主义那里接过一些观点。
激进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妇女地位低下和受压迫不是如一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那样,由经济决定的,而是男女关系间的父权结构影响的。
依据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父权制依赖于国家和阶级关系的发展,是私有财产出现的必然结果,从而导致了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但这种论断对激进女权主义来说是偏颇的,原因是他们缺少对父权进行分析。
激进女权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系统论及父权的结构;在妇女问题上,忽视了父权如何自发地对妇女压迫的分析。
但他们从马、恩在共产党宣言里的有关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得到启发,认为父权是阶级关系的一种功能,是男女在性别之间冲突的特殊产物。
具体于社会现实,它是一整套能使男人控制妇女的权力关系。
这种权力按男人在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等级划分来剥削妇女。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不同的社会里男人要统治和可以统治妇女的原因。
他们说明,男人行使父权有的是有意识的,但有的则是无意识的;然而总的来说,男人作为与妇女对立的社会集体对妇女的统治是统一的。
正是基于对其一和其二的综合,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形成了他们关于妇女问题的学说。
依据这种学说,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依赖着父权性的劳动划分,而资本主义又强化了父权的发展。
在这种性质的私有制社会里,工人阶级的男人和妇女固然都受着同样性质的剥削,但两者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是不同的。
男人虽然是工资的奴隶,但在家中是当然的老板,直接对妇女的劳动进行控制。
因此,妇女是工资的奴隶的奴隶。
家庭固然有益于工人阶级的男女两性,但同时更有益于保护妇女身份的永远低下。
基于如此的分析,他们相信,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父权的结合,或者用他们的术语来表述,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父权的必然结果。
父权的资本主义对妇女影响体现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父权的自发性影响。
父权是一种社会、历史自然而然的发展结果。
从私有制社会发展的轨迹,男人在社会中的权力是从集体的男人向个人的男人转化而发展的。
伴随着私有制社会的延伸,男人渐渐地视妇女如同家中财产的动植物、生产工具。
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人类私有制发展的极至阶段,那么,父权性质的发展也是如此。
它不仅仅是奴隶、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不只是存在,而且发展更完全、更充分,尽管这种发展是自发性的、无意识的。
其二,妇女在经济上对父权作出了贡献,但获取的是暗藏的受剥削。
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如18世纪,妇女的劳动总是作为家庭的一部分。
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成熟,妇女和儿童渐渐地从市场退出。
男人的工资被假定等于这个工人家庭的商品消费,可以让妇女留在家里,使其在家中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