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略论行政行为说明理由摘要在行政行为说明理由范围上,我国应当确立以说明理由为原则,不说明理由为例外的基准。
以书面形式书说明理由是最理想的方式,因为它可以确保相对人全面地知悉做出行政行为的理由,更可以作为后续的救济途径中可以依托的证据。
关键词行政行为说明理由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a行政行为说明理由是指行政主体在对相对人做出影响其合法权益的行政决定时,向相对人所必需阐明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及其他考量因素。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法的精髓,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架构。
其本质对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知情权的尊重和法律宣示,并通过为行政主体设定一项程序性的“理由说明义务”加以保障。
一、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制度构建(一)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范围。
所有的行政行为在做出时都应当说明理由,还是应当有所选择,这在不同的国家鉴于行政程序的价值目标模式不同,范围也不相同。
如果以公正为行政程序的目标模式,那么就应当尽可能扩大说明理由的范围。
相反如果强调行政行为的效率,那么就应当适度缩小说明理由的范围。
而且从世界各国看,说明理由的范围也呈现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规定甚微,仅见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第9条规定,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不予许可的,主管机关应当说明理由。
《行政处罚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可见我国行政行为适用范围规定上的及其狭窄和不完备。
纵观世界主要法制发达国家,其对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范围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笔者认为,在行政行为说明理由范围上,我国应当确立以说明理由为原则,不说明理由为例外的基准,而不赞成仅对损益行政说明理由。
因为国家行政权力属垄断性资源,行政机关无论作出哪种行为,都有可能使某些人受益,而使另外一些人受损。
(二)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内容。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内容是指说明理由的义务主体向特定当事人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说明理由义务时所向对方所传达的信息。
论行政程序中的说明原由制度对于详细行政行为说明原由制度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行政行为说明理由是指行政主体在做出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实因素、法律依照以及进行自由裁量时考虑的政策、公益等因素。
二是行政行为说明原由制度时指行政主体在做出或拟做出波及相对人权益义务的行政行为时,以适合方式向相对人说明做出该行为的事实性依据、法律依据及其余原由 ( 如公益考量等 ) 的制度。
三是行政行为说明原由制度是指行政主体作出波及相对人权益的决定、判决,特别是做出对相对人权益有不利影响的决定、判决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一定在决定书、判决书中说明事实依照、法律、法例依据和政策依据及其余原由。
比较以上各样定义,能够发现,我国学者对说明原由制度的义务主体和说明原由的内容认识基本上时一致的。
都以为说明原由的义务主体是行政主体,内容包含详细行政行为事实依据、法律依据以及自由裁量时所应当考虑的因素。
分歧在于对说明原由的合用范围和时间的认识。
第一种看法以为说明原由仅合用相对人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即侵意行政行为,后两种看法则以为全部波及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都应当说明,第三种看法还特别指出抽象行政行为也应说明原由。
在说明原由的时间上,第一种、第三种看法都以为是内行政行为做出后,向相对人宣布或送到时说明 ; 而第二种看法则指出是在“做出或拟做出”行政行为时说明,按作者的看法,是在拟做出时的首次说明原由和做出时的再次说明,需要两次说明原由。
笔者以为,行政行为说明原由是为了知足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保证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决定有防卫的时机,应当在做出最后的结论以前见告行政相对人原由的制度。
从范围上看,并不是全部的行政行为都需要说明原由,该制度是针对不利行为而言。
鉴于这样的认识,本书将行政行为说明原由制度界定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一定向行政相对人说明其做出该行政行为的事实因素、法律依照以及进行自由裁量时所考虑的政策、公益等因素。
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包括以下几个:
1. **告知制度**:在行政程序中,行政机关有义务及时向当事人告知相关信息,如权利、义务、行政决定等,以便当事人能够了解并配合行政程序的进行。
2. **回避制度**: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当事人利益的事务时,应当回避与当事人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情况,以保证行政决定的公正性。
3. **听证制度**: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如果涉及当事人的重大利益,应当举行听证会,让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确保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信息公开制度**: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相关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5. **时效制度**:行政行为应当在法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行政效率。
6. **案卷制度**: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应当建立完整的案卷,记录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以便事后审查和监督。
7. **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时,应当说明其作出该决定的理由和依据,以便当事人理解和接受。
这些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提高行政效率。
浅谈我国行政审判中的正当程序原则适用【摘要】:正当程序通常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前,向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告知事实,说明理由,并听取意见。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审判实践,来阐述法院对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情况。
关键词:正当程序行政审判1.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的发展正当程序原则是美国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它源于英国的自然正义理念,随着行政程序法的兴起而被运用于行政法领域,其目的在于规范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管理行为。
法律原则本身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具体的适用范围,而是随着时代变革不断发展、充实,正当程序原则亦是如此。
总的来说,它至少包含这样一层含义: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
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起步较晚,最高法院的国有土地征收补偿规定首次明确出现了“正当程序”的表述。
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一次将“程序正当”列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15-2020 年) 》中提出在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中过程中也要注重程序正当原则。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到的我国行政审判中适用正当程序原则的案例及判决书为样本,通过对这些样本案例梳理分析,总结经验,发现该原则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方法及建议。
1.法院适用正当程序原则的基本方法1.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效力的认定。
比如(2016)川0781行初23号冯长寿诉江油市国土资源局房一案中,法院认为:原房屋登记机关江油市房产管理局在房屋所有权人冯长寿未提出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未委托案外人田玉兰代表其提出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的情况下,未指派专人到现场查勘,仅凭第三人黎明、康金兰递交的私有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未经原告冯长寿签名的房屋过户申请和房地产买卖契约等申请资料,根据江油市二郎庙镇人民政府的审核、复核意见,即作出江房权证监证字第0095023号房屋权属转移行政登记。
农业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说明理由制度为确保农业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平、公正、合理,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充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永定县农业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案件说明理由制度是指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告知当事人作出该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处罚标准、裁量理由的一项制度。
第二条适用简易程序的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根据《县农业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意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口头或者书面告知当事人作出该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处罚标准、裁量理由。
第三条适用一般程序的农业行政处罚案件,调查人员必须在《案件处理意见书》中对案件的法律适用情况以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理由作出详细说明;农业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永定县农业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意见》的规定,作出从轻、减轻处罚或从重处罚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按照《县农业局行政自由裁量案件集体研究决定制度》规定的程序提交集体讨论的,应对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的理由作出说明。
经农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或经集体讨论研究小组讨论同意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的,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应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告知当事人作出该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处罚标准、裁量理由。
第四条当事人对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告知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处罚标准、裁量理由有权进行陈述申辩。
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陈述申辩理由成立的,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加重处罚。
第五条农业行政执法机关不按照本制度说明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理由或不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造成错案的,按照《永定县农业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及奖励办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行政法学作业及复习题1、试析行政合法性原则答: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即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得享有法外特权,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试析行政合理性原则答:行政合理性原则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
一般认为,行政合理性要求: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行政行为必须有合理的动机;行政行为应考虑相关的因素,而不考虑无关的因素。
3、行政行为合法的要件有哪些答:1、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4、试述我国法的适用规则与裁决机制答:适用规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实施。
3.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4.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5.不溯及既往原则。
裁决机制: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4.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试述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答:1、程序法制原则;它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都必须依法定程序作出行为。
程序必须用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要符合法律要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毕业论文题目:1.论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2.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3.论行政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4.行政公开制度研究5.我国行政主体的构建和完善6.试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之框架7.行政程序中相对人的权利对行政权力的制约8.行政程序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9.行政不作为研究10.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11.瑕疵行政行为的转换12.试述我国行政许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3.试论行政裁决的发展趋势14.论行政规划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保障和法律救济15.行政处罚种类的研究16.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理论和实践17.行政听证的法治化研究18.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的衔接19.我国信访的现状及机制完善探讨20.我国行政赔偿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21.我国行政诉讼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22.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建构23.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24.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思考25.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26.农村征地制度改革和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27.政府对房价宏观调控的理性思考28.政府对股市宏观调控的理性思考29.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功能的分析30.论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模式选择31.论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32.国家赔偿范围的拓展及精神损害之研究33.关于建立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34.行政指导的意义及救济途径的完善35.行政奖励的功能及其完善36.试述我国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37.行政声明异议制度研究38.行政事实行为研究39.论法律保留原则40.行政公开原则浅析41.行政比例原则论42.论行政自由裁量权43.行政案件利害关系人浅析44.论行政应急性原则45.论一事不再罚原则46.论行政公益诉讼47.试论行政补偿48.行政调解的制度设计49.行政合同纠纷救济探析50.论职务行为的界定标准51.行政指导的救济方式研究52.论信赖保护原则53.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研究54.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研究55.行政程序的价值分析56.论行政强制57.论行政许可的设定权58.论行政许可中的便民原则59.我国信访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分析60.我国信访制度建立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61.论行政立法权62.论行政规章的违宪审查63.行政诉讼范围探析64.“平衡论”评析65.“控权论”评析66.行政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67.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研究68.论行政事实行为69.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研究70.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71.浅论行政委托72.论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73.论人事仲裁制度的完善74.人性化行政执法刍议75.服务政府论76.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配量研究77.论村委会的行政法地位78.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制度衔接79.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80.论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81.我国设立行政法院浅析82.论行政非诉执行程序83.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84.保障公民与自由原则——行政权的价值定位85.《行政许可法》与信赖保护原则86.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范围和模式探析87.“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逻辑定位88.论行政立法的监督和控制机制89.行政主体法律责任制度探析90.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完善91.论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92.论行政不作为的立法控制93.论行政规划的法律控94.论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95.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96.行政立法性质解析97.行政听证制度问题研究98.地方性法规立法问题和对策研究99.我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架构研究100.行政性垄断法律规制初探101.行政给付及其法律救济机制研究102.公务员制度研究103.公共利益研究104.教育行政问题研究105.劳动行政问题研究106.论行政立法原则翟秀红:1.信息公开制度研究2.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研究3.试论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4.试析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5.行政征收行为研究6.行政立法及其控制7.论行政行为的补正8.我国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出路9.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10.论行政诉讼的合理性审查11.我国行政主体的拓展和完善12.行政事实行为研究13.行政处罚种类的研究14.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研究15.和谐社会背景下行政调解制度探讨16.我国听证制度的现状与完善17.浅析行政赔偿决定程序的缺陷18.对高校纪律处分的司法审查19.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构建20.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标准研究21.比例原则及其在行政执法中的运用22.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探析23.金融危机下政府的职能定位24.行政给付行为研究25.论信赖保护原则26.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27.行政补贴行为研究。
行政处理说明理由制度一、引言行政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方式,用于对违反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理。
在行政处理中,理由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行政处理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本文将围绕行政处理说明理由制度展开深入探讨。
二、理由制度的意义理由制度指的是在行政处理中,对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原因进行明确、充分的说明。
理由制度的建立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行政处理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有权了解处理决定的理由,以便对决定进行申诉、异议或申请复议。
理由制度可以使当事人了解被处罚的具体原因和依据,有助于提高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维护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行政处理的合法性是行政治理的根本要求,理由制度可以帮助行政机关确保处理决定的合法性。
通过明确说明处理决定的理由,可以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了解到行政机关依据何种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作出处罚决定,使决定具备合法性和合规性。
3. 提高行政处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理由制度可以增加行政处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通过对处理决定的理由进行明确、充分的说明,可以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了解到行政机关决策的过程和依据,从而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理由制度的要求理由制度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1. 明确、详细合理的理由制度应当明确、详细地说明处理决定的依据和原因。
只有充分、明确地说明了处理决定的理由,才能使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到决定的依据和原因,增加决定的可懂性和可信度。
2. 理性、合理理由制度应当基于理性和合理的考虑,避免主观随意和武断的情况发生。
行政机关在做出处理决定时,应当充分考虑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并合理、逻辑地判断和说明处理决定的理由。
3. 实事求是理由制度应当实事求是,不得夸大事实,不得伪造证据,不得对当事人进行污名化。
行政机关在做出处理决定时,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事实和证据,并在处理决定中实事求是地进行说明。
行政程序理性原则关于要在中国法治国家建设中,学术界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争议。
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政府权力的行使受实体法规范的制约,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政府应当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行政程序行使其权力。
从这一意义上看,行政程序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乃是目前法治国家建设所面临的一项迫切要求。
在实践中,行政程序法制度的改革已经逐步展开,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是在我国行政程序的改革中,程序理性不论作为一项原则还是相应的程序制度,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程序理性的中心问题;程序理性亦即程序的合理性。
程序的合理性不仅仅指通过法律程序所产生的结果从实体角度看是合理的、符合实体正义的,而且更主要的指一个法律程序产生结果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事实、证据以及程序参与者之间平等对话与理性说服的过程。
换言之,程序在结构上应当遵循通过理性说服和论证作出决定的要求,不是恣意、专断地作出决定。
因此可以认为,程序理性是程序正义的一项基本要求。
;就行政程序而言,程序理性的中心问题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机制(包括程序原则和程序制度)限制自由裁量权,尽可能地保证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理性化。
美国著名的行政法学者K·C·戴维斯曾经指出,在行政活动过程中,行政机关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
不论是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认定还是对法律规范的理解,都存在不同程度自由裁量的空间。
(注:戴维斯教授在他的《自由裁量的正义》一书中,对行政过程中存在自由裁量的语境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这一基础上,他进一步探讨了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制约的法律途径。
参见K. C. Davis, Discretionary Justice A Preliminary Inquiry, University of inois Press 1969,chpter 1.)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有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行使,就有产生恣意的可能性。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行政程序的说明理由制度篇一: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是行政程序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立公正、科学的行政程序基本制度是行政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行政程序制度包括:一、行政公开制度行政公开是指除依法不公开的以外,行政相对人有权了解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档案资料和其他消息的制度。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情报公开制度。
情报公开制度适用于抽象行政行为领域。
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政策、行政决定及行政机关据以作出相应决定的有关资料、行政统计资料、行政机关的有关工作制度、办事规则及手续等。
所有这些行政情报资料,凡是涉及行政相对****利义务的,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范围,都应依法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组织均可依法查阅和复制。
2.行政过程和行政决定公开制度。
行政过程和行政决定公开制度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领域。
行政过程公开并不是要求行政机关将整个行政程序都让行政相对人参与或了解,而是在行政程序中几个决定或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和义务的阶段前后,让行政相对人有参与或者了解的机会。
它主要包括表明身份、事先告知、听取陈述和申辩以及听证公开等几项内容。
行政决定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作出有影响的决定,必须向行政相对人公开,从而使行政相对人获得行政救济的机会。
如果应当公开的行政决定没有公开,该行政决定就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执行力。
二、听证制度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就有关问题听取当事人评论意见,同时予以说明解释的制度。
听证制度被公认为现代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对于行政程序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听证制度包括三种形式:1.公听。
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或订立行政计划时,所涉及的行政相对人众多而不确定,召开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听取代表各方面、各阶层的公众意见。
这种听证通常称为“公听”。
2.陈述。
行政处理程序的基本制度有
行政处理程序的基本制度包括以下几项:
1. 表明身份制度: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行政处理时,必须出示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和公章,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告知制度: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理前,应当将处理理由、依据、程序和结果等信息告知当事人,保障其知情权。
3. 听取陈述申辩制度: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理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理由,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理时,应当对处理依据、过程、结果等进行说明理由,增强行政决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5. 送达制度: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理后,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将处理决定送达当事人,确保当事人及时了解和处理结果。
6. 救济制度:当事人对行政处理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应当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和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些基本制度是行政处理程序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要求,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强行政决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
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研究
作者:叶征昌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5期
摘要:当前我国有关行政程序的宏观研究已渐成体系,但在微观操作层面上的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对行政行为说明理由这一行政执法领域的重要制度的研究则更显粗糙。
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程序体现正义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保障程序理性的手段。
关键词:行政程序;说明理由;行政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1-02
一、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一般理论
1、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内涵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程序正义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保障程序理性的手段之一。
该制度确立了行政程序法治的理念和相对人的程序主体地位,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控制行政权合法、合理地行使。
笔者认为,要运用好这一制度必须首先把握这一制度的内涵。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是指行政主体在做出行政行为时,除有法律特别规定外必须向行政相对人说明其做出该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及其选择理由、法律依据及其适用理由,以及进行自由裁量时所考虑的政策、公益等因素。
2、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功能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作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之一,有其特有的功能。
确立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可以使行政主体在做出行政行为时,就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进行认真考虑,谨慎地做出决定,避免草率行政,这样就可以获得相对人的信服,提高行政行为的可接受程度,有利于事后执行,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果。
3、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项制度,其存在必定有其理论基础,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人民主权的体现、程序正义的要求是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
(1)主权的体现。
民主权即主权在民,是现代宪政的基本原则。
意指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真正所有者。
行政权与私权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趋势。
行政权的增长有时是以公民权利的削减为代价的,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严重悖逆了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目标,也破坏了人民主权的宪政精神。
(2)正义的要求。
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作为一种公平、正当的社会理念,最早表现在自然公正原则当中,又称自然正义原则。
程序正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任何人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这一规则派生出回避、司法审查等一系列的程序制度。
第二,听取对方意见规则即听证规则。
二、国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之审视与批判
1、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之现状与缺失
相对于国外行政法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并己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来说,在我国,由于行政法的发展经历的时间不是很长,目前理论界,也只关注宏观上整个行程程序的建构和研究,而对具体的制度确很少涉及。
尽管行政法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我国行政程序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说明理由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概括的原则到细致的规则的过程。
翻开我国法制的发展史可以清楚的看到,“重实体,轻程序”是一贯的法律传统。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大量的行政法规,规章等都属于实体性规范,少量的程序性规定被包含于其中,造成了行政程序法与实体法的不分。
2、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缺失之原因分析
(1)治传统和法律传统的影响。
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高度集权。
官贵民贱导致重人治,轻法治,同时在诸法合体。
刑礼合一的封建社会,维护等级特权,强调命令服从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进入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主体于行政相对人的一般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行政更多地具有管理,命令,强制的色彩,而较少有服务,指导合作的理念融入其中,更别谈说明理由制度了。
(2)性立法不健全。
国行政法发展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尽管与过去相比较而言如今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受到传统封建专制思想约束和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影响较深,法治并未得到全社会的信仰和尊重,权大于法的事例不断发生。
(3)经验的缺乏。
克思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
正因为我国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立法上的缺失,实践经验也就显得更为不足。
行政行为可以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对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的程序控制就尤为重要”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赋予了行政主体较大的处理选择权,说明理由制度因而成了制约行政权的有力手段,实践中因立法的欠缺使法律操作过于自由。
三、国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
1、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之立法选择
各个国家由于政治传统,法律传统,人文思想的差异,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在各国的立法中的体现也有所差异。
通过前文对我国目前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分析,吸取域外行政法体系比较成熟国家的有益经验,我们认为我国可以把说明理由制度做一个“统分式的规定”首先对说明理由做一个概括性的规定,规定在行政程序法典当中,也就是上文所介绍的规定在行政行为总论之中,使说明理由成为行政机关作出一行政行为的义务。
然后,在各单独行政行为立法中做出详细的各自专门的特殊规定。
2、程序说明理由之时间及形式
(1)理由之时间。
于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时间,我们认为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时间不应仅限于作出行政行为同时,其可以是事前,同时或者事后。
说明理由制度的一项核心要求就是公开。
(2)理由之形式。
上所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也应该以书面为主,口头为辅,这是保证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与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所必然要求的,因为相对人可根据该理由判断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有无必要寻求行政或司法救济等等。
结语:顾全文,笔者对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笔者希望这一探讨能为中国现今行政法治建设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并希望借此展望中国行政程序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的探讨,其过程是一个澄清问题、明确认识的过程,因而其中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笔者坚信本文所作的探讨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王名扬著:《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版.
[2] 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8 版.
[3] 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年版.
[4] 德)奥托·迈耶著,刘飞译:《德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2.
[5]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