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输液的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1.99 KB
- 文档页数:3
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技巧1 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1.1 5个月以下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手的运动发育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不会自主抓握物体,如果没有疼痛刺激,他们对输液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往往只要能够穿刺成功,输液都能顺利完成。
在穿刺部位的选择上,头皮静脉、手背静脉及桡静脉、足背静脉及大隐静脉都可以。
但在寒冷的冬季,为了防止输液时间过长导致小儿寒冷不适,最好不要选择足背静脉及大隐静脉。
1.2 5~14个月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5个月以上婴幼儿手的运动发育已经比较充分,会自己抓握物体,并且手的灵活性越来越好。
到12~14个月时下肢运动也比较充分,可以独立或在家长牵手的情况下行走,但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对穿刺引起的疼痛,限制活动引起的不适,使其往往不能配合治疗,常不停地握拳、松拳、甩动上臂,企图使用一切手段将输液针取下,在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手不能作为首选穿刺部位。
由于头皮没有关节活动,且头皮静脉处皮下脂肪薄,静脉均较表浅清晰,穿刺成功率高,并易固定,也不影响患儿头部及四肢的活动。
故在这个年龄段首选穿刺部位为头,其次是脚。
1.3 14个月以上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14个月以上的幼儿,能独立行走,智力发育比较充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意志逐渐发展,是自觉的、有目的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护士亲切友好的鼓励语言支持下,往往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首选手背静脉及桡静脉为穿刺部位。
2 静脉穿刺固定技巧2.1 头皮静脉固定2.1.1 用物准备:医用滴注敷贴(60COγ射线灭菌)1块、医用胶布(长4~5 cm)3条。
2.1.2 方法:(1)患儿放治疗台上,头部放在小枕头上,头皮静脉穿刺部位毛发剃尽。
(2)根据穿刺部位选择体位:穿刺部位为正中静脉,患儿取仰卧位;穿刺部位为颞静脉或耳后静脉,患儿取侧卧位。
同时,也可预防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为此。
我们通过尝试,认为可主动通过饮食刺激法,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在胃管拔除后,可先给予少理温盐水,通过温度和渗透压的改变和刺激,以及通过吞咽、咀嚼等一系列消化过程,逐步激起蠕动反应,等肠蠕动恢复后,再过度到正常饮食。
2.4加强舒适护理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有比较多的不适反应,因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一系列舒适护理。
早期采取半卧位、适时协助改变多卧位方式、配合多软枕衬垫身体支撑点、气垫床的应用,都能避免肌群、韧带、肌腱的过分牵拉伸长,缓解623术后腰酸背痛.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二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3小结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照我们发现手术时间对全麻腹部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我们应高度重视,只有积极、及时、有效地采取一系例相应措施,才能综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浅谈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冯艳智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623-01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故必须提高警惕,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和处理,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该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环境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度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左右,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但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2体位因患几年龄小不会翻身,长期睡在一侧易致肺不张和局部皮肤受压,因此,要经常为患儿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3症状护理3.1吸氧:患儿出现气促、青紫、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漏斗法每分钟给氧量1^2升,鼻导管法每分钟给氧量0.5升左右,缺氧严重者可适当加大流量,多数采用间歇给氧法。
3.2吸痰:由于肺部炎性渗出,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但因为新生儿反应低下,不能白行将痰液排出,仅表现为青紫加重,呼吸不整或暂停,应及时吸痰防止窒息,一般情况用吸痰器,特殊情况下用口对口或大注射器连接导管吸痰。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在两个部位应用的效果分析【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效果分析静脉通道的及时建立和保持畅通,是抢救用药及抢救成功的关键。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新生儿抢救成功的有效保障。
对于住院时间较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以维持能量的新生儿来说,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造成患儿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新生儿头皮静脉丰富,可供选择性大,哭闹时静脉充盈度更高,临床多采用经头皮静脉置入留置针给药。
但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常遇到一些高热、脱水、缺氧、酸中毒、呼吸循环衰竭等急危重症新生儿,入院时常因血液循环不良、外周静脉不显露,致穿刺困难而影响抢救用药,乃至引发护患纠纷。
我科于2007年10月开始对无陪护新生儿使用套管针,不仅避免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也可以保护静脉。
为进一步提高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时间,提高抢救新生儿的成功率,现就无陪护新生儿探讨在头皮静脉及手背静脉两个部位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80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将180例新生儿分为头皮组和手背静脉留置针组各90例。
入院时日龄10 mim~6 d,平均2.0 d。
平均住院(8.5±5.2)d。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肺透明膜病14例,新生儿肺炎31例,高胆红素血症30例,新生儿头皮血肿31例。
平均连续输液超过8 d以上。
其中输液成份为抗生素、能量合剂、电解质、激素等。
1.2 方法1.2.1 操作方法我科采用BD公司生产的24 g型密闭式留置针及3 m透明敷贴。
留置时间严格按照BD公司规定的时间平均4 d,少数患儿>4 d但都<7 d[1]。
操作前先备齐用物,两组均由同一高年资护士操作,选择走向相对直且充盈度较好的静脉,采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进行穿刺[2],即用5 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5 ml,连接头皮针,再将头皮针刺入留置针肝素帽,排尽空气后备用。
沟处涂少量的婴儿爽身粉,臀部涂少量的油膏,并保持衣被清洁舒适,翻身拍背每2小时进行1次。
进入母婴同室的早产儿,脐带残端已基本脱落,要保持局部的干燥整洁,如有少量的渗液可用75%的乙醇进行局部消毒。
病室内要保持整洁,每天定时通风,定期大扫除。
暖箱水每天更换,每周消毒暖箱1次。
室内备有速干手消毒剂。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都要按无菌技术操作,护理前后要用洗手液洗手,家属中有呼吸道感染者立即更换家属,并减少探视。
2.3.4维持有效呼吸:教会家属正确的抱姿和喂奶姿势,防止呛奶。
保持气道通畅,仰卧时在肩下放置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
因此建立有效的呼吸是早产儿存活的重要环节。
2.3.5病情观察: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因此早产儿入母婴同室后,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仪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若早产儿摄入量不足或疾病影响需药物治疗及补液时,要加强补液管理,剂量精确,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定时巡回记录[2]。
2.3.6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暖箱使用遮光罩,使早产儿所处的环境与子宫内尽可能相似,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避免噪音刺激,医护人员及家属做到轻声细语,动作轻柔。
教会家属进行新生儿抚触,15 20min/次,2 3次/d,选择在两次喂奶之间进行。
抚触过程中,应对早产儿充满爱意,并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3]。
2.3.7出院指导:母婴同室患儿出院时,先评估家长对早产儿日常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必要时重新示范指导。
指导家属正确观察患儿病情,如出现呕吐、腹胀、精神反应差、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及时来院就诊,告知出院后回院复诊保健的时间,做好书面宣教,发放育儿手册和宣传卡片,指导家长自我阅读[4]。
3讨论新生儿进入NICU监护,对患儿和家属都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
早产儿对家庭的打击更大,一些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更长,经济负担很重。
小儿输液为什么不主张首选头皮静脉儿科临床治疗中,经静脉输液或者静脉给药就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与途经,众所周知,我国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占很大比例。
头皮静脉很适用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以便于固定,穿刺的成功率高,故常被采用。
但就是小儿静脉输液时,选择头皮静脉输液也有弊端,并不就是穿刺首选。
之所以想到了这个话题,就是瞧到了一个图片:其实,一直以来,在国内儿科临床一线,患儿的头皮静脉就是最受医患双方输液时受欢迎的。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血管的选择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头皮静脉显露明显。
从解剖学的角度瞧,小儿动脉相对比成人宽,而静脉则较细,静脉壁薄,动脉壁厚,但动静脉口径几乎相等,这给静脉穿刺提供了有利条件。
小儿头皮静脉成网状分布,无静脉瓣,可向心性穿刺,也可离心性穿刺,且离心性输液亦无肿胀渗出现象。
头皮静脉极为丰富。
分支甚多,表浅易见、较患儿其她部位的血管,不易滑动,便于固定,活动性大。
婴幼儿选用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0%以上。
但就是,《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却出现: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卫计委2013年11月下发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并要求各地医院2014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并按照此标准规范执行。
《规范》中6、3、1、3 PVC(外周静脉导管)穿刺时应注意的事项中包括: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很多护士对此事项感觉有些不好理解,因为一直以来,护理人员都认为为小儿进行静脉输液首选的都就是头皮静脉,因为头皮静脉既暴露、容易穿刺,也方便固定。
就连输液中心的专职护士小叶都说:“我原来都首先选择头皮注射,瞧到新《规范》发布并实施,也对这个问题感到有些疑惑”。
一方面,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在临床大行其道,另一方面,《规范》中却并未将之流入首选,这就是为什么呢?针对此问进行专题分析讨论护士A:PVC穿刺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形成静脉炎、血栓等,头皮静脉较外周静脉的安全风险大。
护士小叶:但就是,就成人而言,因为这个原因不主张下肢静脉穿刺,在小儿不属于限制范围。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与动静脉的鉴别
发表时间:2010-10-26T13:41:18.12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高峰[导读] 儿科临床治疗中,经静脉输液或者静脉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途经
高峰包头土右旗医院 ( 内蒙古包头014100) [中图分类号]R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8-0076-01 儿科临床治疗中,经静脉输液或者静脉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途经,而头皮静脉穿刺占很大比例。
头皮静脉很适用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便于固定,穿刺的成功率高,故常被采用,在进行穿刺中,血管的选择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现就穿刺体会介绍如下: 1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血管的选择
1.1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头皮静脉显露明显。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小儿动脉相对比成人宽,而静脉则较细,静脉壁薄,动脉壁厚,但动静脉口径几乎相等,这给静脉穿刺提供了有利条件。
1.2小儿头皮静脉成网状分布,无静脉瓣,可向心性穿刺,也可离心性穿刺。
无肿胀渗出现象。
1.3头皮静脉极为丰富。
分支甚多,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活动性大。
婴幼儿选用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0%以上。
2 小儿头皮静脉与动脉的鉴别
静脉动脉
有一条浅的静脉沟血管较粗
呈浅蓝色呈皮肤色
无搏动有搏动
血管壁薄血管壁厚
易被压瘪不易被压瘪
血管固定血管易滑动
回血呈暗红色呈鲜红色
哭时血管不明显血管充盈〖BG)W〗。
2岁以内患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的对比分析
郑蓓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2岁以内患儿中的应用,减少患儿的痛苦及费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对2岁以内患儿分别进行头皮及四肢静脉的穿刺,观察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情况.结果:头皮静脉易长期固定,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四肢静脉不易长期固定,留置时间短.结论:进行静脉穿刺应首选头皮静脉,其次选择四肢静脉.
【总页数】1页(P393)
【作者】郑蓓
【作者单位】545001,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肿瘤患儿经头皮静脉和肘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比较 [J], 胡艳群;胡艳林;杨丽华
2.新生儿四肢静脉与头皮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对比分析 [J], 陈志萍
3.新生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输液的对比分析 [J], 唐勤;张常红
4.2岁以内患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的对比分析 [J], 郑蓓
5.早产儿四肢静脉与头皮静脉静脉留置针的对比分析 [J], 缪爱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患儿置入留置针的最佳部位。
方法将2009 年4~8 月300 例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头皮静脉组、四肢静脉组各150 例,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时间。
结果四肢静脉组患儿静脉炎、留置针脱管、药液外渗、意外拔管、皮肤糜烂的发生率与头皮静脉留置针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比较χ²=0.30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时,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进行穿刺。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小儿外周静脉输液给药是住院患儿临床常用治疗途径,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住院患儿,随着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多。
临床多习惯首选小儿头皮静脉行留置针穿刺,有时患儿头皮静脉不清楚,住院时间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加大,为探讨四肢静脉和头皮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的效果,笔者进行5 个月的对比分析,发现选择四肢静脉为患儿进行留置针穿刺并发症及留置时间与头皮静脉相比差别不大,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 年4~8 月我院儿科住院300 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组各150 例,其中男170 例,女130 例,年龄最小2d,最大3 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原发病、脱水状态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留置针穿刺方法由1 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两组均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兢玛24G 静脉留置针和美国3M 公司生产的透明敷贴。
头皮静脉组选择额静脉、颞浅静脉等;上肢静脉选用手背静脉;下肢静脉选用大隐静脉及足背静脉,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6cm×8cm,四肢静脉组根据四肢静脉能见度选择血管;助手协助固定患儿肢体,操作者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扎止血带,右手拇指及食指持套管针,对准血管,以15°~25°角进针;进针速度宜慢,注意进入血管后进针阻力消失感,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呈10°~15°角再进1~2cm;松开止血带,采用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连接肝素帽,用透明敷贴固定套管针。
静脉输液治疗 脑动脉粥样硬化加之⾎管内膜损伤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进⽽促使局部⾎栓形成,动脉狭窄加重甚⾄完全闭塞,最终导致脑组织发⽣缺⾎、缺氧。
下⾯店铺和⼤家⼀起学习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输液治疗 ⼀、表浅细⼩静脉 ⼥病⼈和⼉童的静脉都⽐较细⼩,穿刺时较为困难,碰到这种情况可选择适当斜⾯⼩的针头,⽽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备⼯作,可⽤热敷⽅法使⾎管充盈、扩张,以利穿刺。
⼆、成⼈头部⾻缝静脉 在四肢⽆静脉穿刺时,可选⽤头部静脉,成⼈头部静脉⼗分不明显,可按解剖位置,摸准⾻缝将头⽪针缓慢顺着⾻缝中央刺⼊静脉往往成功,但临床少⽤。
三、⼩⼉头部静脉 ⼩⼉头部静脉较细,加之⼩⼉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静脉穿刺的常⽤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向上,针的⾓度⼏乎与头⽪平⾏,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
会引起静脉输液的情况 1、未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适应症或禁忌症。
静脉输液前,应认清静脉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其适应症为:输⼊药物,治疗疾病;补充营养,供给热能;纠正⽔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容量,维持⾎压;利消肿。
其禁忌症为:不能经静脉途径给药的药物或输注的液体。
静脉留置针适⽤于需长期输液者,静脉留置针材料柔软,不会对所留置的⾎管造成伤害;保护⾎管,减少病⼈因反复受穿刺⽽造成⾎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为抢救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
违反上述技术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2、输液前准备不充分。
静脉输液前应做好输液前的准备⼯作。
如患者输液前应排尿,避免输淮中上卫⽣间;准备好输液溶液(遵医嘱备药液)、注射盘、瓶套、开瓶器、⼩垫枕、⽌⾎带、胶布或输液贴、输液架,必要时备⼩夹板、绷带、约束带等⼀般⽤品,以及输液器、纱布、备⽤针头,必要时备留置针与静脉帽等⽆菌物品。
未做好上述准备⼯作,仓忙输液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3、未严格执⾏查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