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5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9课,讲述了三首古诗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呈现原文并提供相关的解读与学习要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一朵红花开在墙,墙下开一只紫罗鸟。
鸟儿说:“花儿呀,你真好!”花儿说:“鸟儿呀,你真聪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明月光如水,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垂钓者的垂钓,钓的是清澈的河水。
瞥一眼,眼前美丽的景色;再一瞥,眼前美呆的鱼儿。
渔翁笑着摇摇头说:“再等等,再等等。
”知识点一:诗歌形式与特点古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诗歌形式和特点。
首先,古诗通常由若干个句子组成,并由五言或七言的古文组成,形式简洁有力。
其次,古诗追求形象、含蓄和意境的艺术表达,常常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来传达思想和感受。
在《古诗三首》中,每首诗都有着不同的体裁与形式,如第一首是对话体,第二首是绝句,第三首则是词。
通过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学生可以对不同的古诗形式与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知识点二:理解诗中意境古诗通常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因此理解诗中的意境对于读懂古诗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首诗中,红花和紫罗鸟之间的对话体现了彼此的欣赏与赞美,传达出美好友谊的意境。
第二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月亮,抒发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情的意境。
第三首诗描绘了垂钓者对美丽景色和鱼儿的赞美,呈现了治愈和宁静的意境。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可以培养对意境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提高对古诗艺术的欣赏与品味水平。
知识点三:准确理解诗中表达古诗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来传达思想和感受,准确理解诗中的表达对于深入领会古诗的内涵至关重要。
在第一首诗中,红花和紫罗鸟互相赞美,展现出友善与聪明的品质。
第二首诗描绘了黄鹂、白鹭和明月,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故乡的思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九课是《古诗三首》,包括一首唐诗(《暮江吟》)和两首宋诗(《题西林壁》《雪梅》),下边整理分享这三首诗的诗文、译文及赏析。
第9课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赏析】白居易的这首七言绝句就像一副构思妙绝的小画,学习它的过程就是徐徐打开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烂江景,进入一种弯月初升、露珠晶莹朦胧夜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现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画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画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可怜九江初三夜”,是个过渡。
可怜,可爱。
九江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
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弯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
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
最后一句“露似珍珠江似弓”。
意思说: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江亮像弓一样。
秋天的江边夜色降临,空气湿润,草木上都凝结起露珠,“露似珍珠”,写出秋叶特点。
九江初三,江亮刚出现,还是江牙儿,弯弯的,所以说像一张弓。
“江似弓”,进一步点出江初的秋夜。
【导语】“诗歌不是⽆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产⽣共鸣,从⽽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课⽂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9课《古诗三⾸》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境。
2.引导学⽣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的优缺点。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谈话导⼊,介绍诗⼈。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诗《草》,记得吗? (师⽣齐背《草》) 这⾸诗的诗⼈是谁?(⽩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居易的另⼀⾸脍炙⼈⼝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2) 在学习在这⾸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诗⼈。
(课件出⽰3)(出⽰课件——⽩居易照⽚、⽣平简介) ⼆、初读诗⽂,整体感知 1.⾃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读:本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暮mù(暮色、暮年、暮气)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题tí(题字、题诗、问题)侧cè(侧影、侧门、侧重)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庐lú(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二、我会认组词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三、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四、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sèyínshītímùcèmiàn lúshān y ǒuyuán jiànɡluòfèilìwénzhānɡshānfēnɡ二、解释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___________2.题西林壁题:___________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___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___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②一道残阳铺水中③露似真珠月似弓④半江瑟瑟半江红排序:___________①雪却逊梅一段香②梅雪争春未肯降③梅须逊雪三分白④骚人阁笔费评章排序:___________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二、1.可爱。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诗、五⾔诗和七⾔诗等。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知识点 ⼀、我会写组词 暮mù(暮⾊、暮年、暮⽓) 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 题tí(题字、题诗、问题) 侧cè(侧影、侧门、侧重) 峰fēng(峰峦、⼭峰、顶峰) 庐lú(庐⼭、庐舍、草庐) 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 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 阁gé(阁下、阁⼦、阁楼) 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 须xū(必须、须知、须要) 逊xùn(逊⾊、逊位、谦逊) 输shū(输⾎、输⼊、运输) ⼆、我会认组词 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 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 三、多⾳字 似sì(好似)shì(似的) 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 四、古诗⼤意 《暮江吟》:⼀道余辉铺在江⾯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半呈现出红⾊。
更让⼈怜爱的是九⽉凉露下降的初⽉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样,⼀弯新⽉仿佛是⼀张精巧的⼸。
《题西林壁》:从正⾯看庐⼭是连绵起伏的⼭岭,从侧⾯看就成了耸⽴的⼭峰,从远处、近处、⾼处、低处看庐⼭,庐⼭呈现各种不同的样⼦。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真正的⾯⽬,是因为我⾃⾝处在庐⼭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占尽了春⾊,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难写评判⽂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股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诗歌赏析1.古诗文阅读。
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注释】①白日:太阳。
②青春:形容春天草木生长旺盛的样子。
(1)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苔花的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也要像牡丹那样尽情绽放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充满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的感情(3)读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4)这首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他山里的学生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重新唤醒。
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山里的孩子什么道理?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雪梅[宋]卢钺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第三句中“雪”的意思是( )。
A.雪花B.下雪C.积雪D.雪灾(2)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是( )。
A.梅和雪B.雪和诗C.梅和诗D.梅、雪和诗(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4)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雪梅》不同。
课本上的《雪梅》中,诗人用“ ,”两句,将雪和梅各自的特点作了对比;而这首诗中,作者则阐述了、、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3.经典诗文。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①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②遮望眼③,自缘④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闻说:听说。
②浮云:此处用典。
汉陆贾《新语》:“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③望眼:视线。
④缘:因为。
【译文】登上飞来峰上高高的塔顶,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站在最高的地方。
【创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暮mù(暮色、暮年、暮气)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题tí(题字、题诗、问题)侧cè(侧影、侧门、侧重)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庐lú(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二、我会认组词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三、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四、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课文讲解一、我会写组词暮mù(暮色、暮年、暮气)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题tí(题字、题诗、问题)侧cè(侧影、侧门、侧重)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庐lú(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二、我会认组词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三、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四、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2.《暮江吟》这首诗中,作者赞美哪些景物是“可怜”的?“可怜”的意思是可爱。
当作者看到弯弯的如弓一样的新月、珍珠一样的露珠时,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可爱的。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雪梅》-说课稿-古诗赏析一. 教材分析《雪梅》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梅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的赞美。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律感。
本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意象和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朗读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雪梅》,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词语,掌握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和赏析,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雪梅的美丽和坚韧,理解诗人对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的赞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雪梅》,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词语,掌握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讨论和赏析中感受诗的美,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梅的图片,播放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感受诗的美。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雪梅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雪梅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雪梅》,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
3.理解:分析诗中的意象,解释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4.讨论:学生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深层含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和《夜宿山寺》。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中,《望洞庭》描绘了洞庭湖的壮美景色,《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夜宿山寺》则描绘了山寺夜景的宁静与美丽。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对唐代诗人及其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生僻字、古文言文词汇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掌握生僻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对比等方法,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情感,提高古诗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高雅的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掌握生僻字词的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古诗阅读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唐代诗人及三首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展示:逐首讲解三首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4.诗句解析:针对生僻字词和难懂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内容。
5.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语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暮mù(暮色、暮年、暮气)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题tí(题字、题诗、问题)侧cè(侧影、侧门、侧重)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庐lú(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二、我会认组词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三、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四、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2.《暮江吟》这首诗中,作者赞美哪些景物是“可怜”的?“可怜”的意思是可爱。
当作者看到弯弯的如弓一样的新月、珍珠一样的露珠时,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可爱的。
3.《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暮mù:暮色朝暮暮春暮年晨钟暮鼓吟yín:吟诗吟诵吟咏呻吟吟风弄月题tí:题字题目题材问题文不对题侧cè:侧面侧重一侧侧身旁敲侧击峰fēng:山峰峰顶高峰洪峰峰回路转庐lú 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 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 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 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 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 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赢认输输血输送满盘皆输瑟sè 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二、多音字横héng横冲直撞识shí识破降: xiáng投降hèng蛮横zhì博闻强识jiàng降临似sì(好似)shì(似的)三、形近字暮(朝暮)题(题目)侧 (侧目)墓(墓地)提(提出 ) 测(测试)峰(山峰)费(收费)输(输出)锋(锋利)沸(沸腾)偷(小偷)四、古诗理解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解:暮江吟:诗人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词解: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展开,铺展。
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瑟瑟:碧绿的颜色。
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导语】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种体裁,⼜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名今体诗)相对的⼀种诗歌体裁。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九课《古诗三⾸》课⽂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九课《古诗三⾸》同步练习题 第⼀课时 ⼀、看拼⾳,写词语。
mùsè yínshī tímù cèmiàn lúshān yǒuyuán jiànɡluò fèilì wénzhānɡ shānfēnɡ ⼆、解释词语。
1.可怜九⽉初三夜。
可怜: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 题:___________ 3.只缘⾝在此⼭中。
缘:___________ 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___ 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初三夜 ②⼀道残阳铺⽔中 ③露似真珠⽉似⼸ ④半江瑟瑟半江红 排序:___________ ①雪却逊梅⼀段⾹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梅须逊雪三分⽩ ④骚⼈阁笔费评章 排序:___________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就可以推断出其它⽅⾯。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度观察,多⽅⾯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思考。
C.既要多⽅⾯观察,调查了解,⼜要亲⾝去体会、去分析。
五、⽤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第9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目录知识点 (2)生字组词: (2)多音字: (2)形近字: (3)古诗大意: (3)问题归纳: (3)《暮江吟》同步练习 (7)《题西林壁》同步练习 (9)《雪梅》同步练习 (11)知识点生字组词:暮mù:暮色朝暮暮春暮年晨钟暮鼓吟yín:吟诗吟诵吟咏呻吟吟风弄月题tí:题字题目题材问题文不对题侧cè:侧面侧重一侧侧身旁敲侧击峰fēng:山峰峰顶高峰洪峰峰回路转庐lú:茅庐庐舍草庐庐山缘yuán:缘由边缘缘分有缘无缘无故降xiáng:投降降伏降服宁死不降降龙伏虎阁gé:阁楼阁下出阁闺阁亭台楼阁费fèi:花费消费费力收费煞费苦心须xū:必须无须胡须触须花须根须逊xùn:逊色谦逊稍逊一筹出言不逊输shū:输赢认输输血输送满盘皆输多音字:横:héng横冲直撞hèng蛮横识:shí识破zhì博闻强识降: xiáng投降jiàng降临形近字:暮(朝暮)墓(墓地)题(题目)提(提出)侧(侧目)测(测试)峰(山峰)锋(锋利)费(收费)沸(沸腾)输(输出)偷(小偷)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9课,本课主要介绍了三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登鹳雀楼》和《望天门山》。
这三首古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三首古诗进行解读和分析。
《静夜思》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名篇。
诗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对静夜、明月、故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与之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画面感和意境。
这样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俯瞰远方的壮丽景色,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
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对山河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诗人雄心壮志的情感。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领略到作者的豪情壮志,并通过尝试改写或模仿,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以天门山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以及对江船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乱世虚幻和个人命运沉浮的感慨。
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培养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发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加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通过对古诗中词句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辞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歌的美感,并通过分组讨论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总之,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三首》是一组优秀的古代诗歌作品,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