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种植业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 格式:pdf
- 大小:284.86 KB
- 文档页数:1
福州市林业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0241060号提案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林业局•【公布日期】2024.06.17•【字号】榕林〔2024〕53号•【施行日期】2024.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州市林业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0241060号提案的答复榕林〔2024〕53号董芳委员:您关于《预防松材线虫伤害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建议》(第20241060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我市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要、监管为重的防控方针,按照重点拔除、逐步压缩、全面控制的目标,以疫情监测为基础、病死(濒死、枯死)松树清除为核心、疫情除治为重点,强化疫源管控、区域间联防联控和部门协作配合,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5年攻坚战,保护我市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一)加大日常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专项行动宣传活动,强化大众防灾减灾意识与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大众支持和参与林草生物灾害防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相关企业(单位、个人)阐述使用松木包装材料潜在的风险性与危害性,促使其减少或避免使用松木包装材料;(二)组织开展林业科技培训班。
今年我市将举办全市林业科技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植物检疫等技术,通过学习先进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市森防人才队伍的素质,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平,将专业技术和综合知识的培训相结合。
加强林业技术人员对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认识,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识别与防治能力。
二、建立健全防治体系(一)坚持精准施策。
坚守疫情防控底线,强化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分区分级管理,科学分类施策。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暨双十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暨“双十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全市上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召开这次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主要是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着眼于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总结交流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
刚才,5个单位从不同层面介绍了实施农业“双十工程”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了3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33家市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对14个先进乡镇、13个名牌产品和59个优质农产品进行了奖励表彰。
这不仅表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标志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运行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的加快发展阶段。
下面,就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正确把握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发展意识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工作重点,采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多元并举,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多管齐下,深化加工、布局市场、扩大出口多领域发展的综合措施,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市农业产业化呈现出龙头企业增量、生产基地扩大、经营领域延伸和带动能力增强的良好势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成为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农业增效是农民增收的前提条件,农业产业化经营又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有效实现形式。
全市各级按照这一思路,在着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多形式、多举措、多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成效。
福建省种植结构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大部分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
中北部部分山区冬季有雪相。
南部地区冬季温度较高可全年进行农业生产。
福建省主要经济作物以果树、茶叶、蔬菜和烟草为主。
果树主要以柑橘类比较多(柑橘、蜜柚和橙)。
其次是荔枝香蕉龙眼枇杷;部分地区还有葡萄、桃枣和梨等。
茶叶在附件的种植面积比较大。
年用药量也比较大,而且很多地方的用药水平也比较高,部分地区以主要销售茶叶为主。
大田作物以水稻为主。
福建省的农业概况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0%以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全省耕地面积1806万亩,仅占土地面积 10%,人均耕地0.57亩。
全省耕地面积中,水田1459万亩,旱地3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05万亩,占耕地的 77.8%。
我省虽然人均耕地少,但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山地面积大,占土地总面积85%左右,利用山地发展农牧业生产潜力大,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9600万亩,有利于发展茶果等多年生经济作物,草山草坡大约3000万亩,可垦荒山荒地450万亩,其中宜农作80多万亩,宜茶果的350万亩。
福建省海岸线长,沿海滩涂大,水力资源丰富。
全省海岸曲线长达3324公里,沿海滩涂290多万亩,其中可围垦的约200万亩,大部分近海区除了发展水产业外,也是理想的养禽业饲养条件。
内陆河流长达13569公里,年径流量1300亿方,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46万瓦,纵横交错的江河不但为农业灌溉提供也较充足的水力资源,也有利于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发展水上运输,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福建省具有优越的亚热带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5.1-21.4℃,日照时数1067-2088小时,降水量1314-2582毫米。
优越的气候,加上丰富的生物资源,十分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199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1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043万亩,油料178.4万亩,糖料50万亩,蔬菜698万亩。
粮食作物中,水稻占70%,甘薯占19%。
棉花秋收工作会议记录棉花秋收工作会议记录一、会议背景和目的1.1 会议背景今年是棉花种植业发展的关键年份,为了确保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产量和质量,我公司决定召开本次棉花秋收工作会议。
1.2 会议目的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研讨解决当前问题,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明确各项具体任务、责任和时间节点,确保今年的棉花秋收工作顺利进行。
二、会议议程2.1 前期工作总结我们对前期棉花种植和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
通过分析之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有些地区在播种和育苗环节存在技术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有些地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一些盲区。
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找出解决方案。
2.2 问题讨论与解决在本环节,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对前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解决。
通过与专家的深入交流,大家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施肥管理和生长调控等问题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专家们就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监测,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棉花生长情况等。
2.3 工作计划制定在本环节,我们根据前期总结和问题讨论的结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
对每个生长周期的关键节点和任务进行了明确,并将其细化为每个地区、每个农户的具体任务。
我们也明确了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在秋收工作中的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推进。
2.4 意见交流和总结在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开展了意见交流和总结。
各位与会人员对本次会议的组织和内容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这些意见将作为今后工作改进的参考,确保下一次会议的质量更高。
三、主要任务和责任3.1 主要任务- 制定棉花种植和管理的具体技术指导书,确保技术统一、标准化。
-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 优化施肥管理措施,提升棉花生长质量。
- 做好棉花采摘和储存工作,确保棉花的质量和产量。
3.2 责任分配- 种植技术指导书的编写工作由技术部门负责。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林业局•【公布日期】2024.04.24•【字号】闽林文〔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闽林文〔2024〕32号各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资源生态局,局各处室局站、直属各单位,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强化创新赋能,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形成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措施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创新这一特点、质优这一关键、先进生产力这一本质,围绕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经济为根基,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坚持向新发力、以新提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把科技创新成效转化为林业发展实效,塑造林业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新优势,不断提高林业效率、提升林业效能、提增林业效益,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
二、主要任务(一)注入林业科技新动力。
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出好长短结合的成果,做好产学研用结合的文章,搭好供需对接的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强化科技攻关。
提升林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聚焦关键技术攻坚,用活用好“揭榜挂帅”机制,围绕林业战略急需、应用导向鲜明、产业发展关键的“卡脖子”难题,发挥集智攻关优势,集聚高端科技资源,优化攻关团队,突出林产工业、以竹代塑、林业机械、林业碳汇等重点领域,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和共性难题。
2.深化种业创新。
加大基因组学、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持续开展林业种苗科技攻关,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落实花卉新品种奖励政策,开展主要林木品种审定,逐步建立现代林业精准育种技术体系,选育一批速生、丰产、抗逆性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新品种,显著提升林业种业自主创新水平。
2023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情况CATALOGUE目录•福建省花卉产业概述•福建省花卉产业市场规模•福建省花卉产业结构分析•福建省花卉产业市场竞争情况•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趋势与机遇•福建省花卉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福建省花卉产业政策支持情况01福建省花卉产业概述福建省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有花卉种植面积约30万亩,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福建省花卉产业现状产业规模福建省花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涵盖了花卉种植、销售、流通、科研等多个领域。
产业结构福建省花卉市场需求旺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花卉的品种、品质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市场需求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花卉产业逐渐向现代化、专业化发展,出现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花卉生产企业。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花卉产业开始起步,以传统盆花种植为主。
21世纪初福建省花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全国重要的花卉出口基地。
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历程福建省花卉产业布局以观叶植物、盆花、切花为主,拥有丰富的地方品种和悠久的种植历史。
福州漳州厦门泉州以鲜切花、球根花卉为主,品种丰富,价格竞争力强。
以鲜切花、观叶植物为主,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产品以高端、精品为主。
以盆花、观叶植物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
02福建省花卉产业市场规模福建省的花卉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涉及的花卉种类包括鲜切花、盆栽植物、观赏苗木等。
尤其以鲜切花和盆栽植物为主,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潜力。
花卉种植面积稳步增加福建省的花卉产量与种植面积的增长趋势相一致,尤其是鲜切花和盆栽植物的产量持续提高。
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提升种植技术,福建省的花卉产量逐步实现了自给自足,并逐渐向省外市场拓展。
花卉产量不断提高花卉种植面积与产量本地消费市场活跃福建省花卉消费市场主要以本地消费为主,消费者对花卉的品种、品质和新鲜度有较高的要求。
为满足市场需求,福建省积极推动花卉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花卉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6)2.1 农户家庭经营 (7)2.2 农民合作社 (9)2.3 农业企业 (10)2.4 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2)三、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13)3.1 农户家庭经营存在的问题 (14)3.2 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5)3.3 农业企业存在的问题 (16)3.4 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17)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策 (18)4.1 加强政策支持 (20)4.2 提高农民素质 (21)4.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2)4.4 创新金融制度 (24)五、结论与展望 (25)5.1 研究结论 (26)5.2 研究展望 (27)一、内容简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本文档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包括各类主体的数量、分布、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数据统计。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市场准入等方面。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可以找出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拓宽市场渠道等方面。
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3年第21期10月23日,國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3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曾衍德: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大力度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今年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和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一是夏粮早稻丰收到手。
夏粮产量2922.6亿斤,比上年略减25.5亿斤,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早稻产量566.7亿斤、增加4.3亿斤,连续四年增产。
二是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除局部受灾外,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总体呈增产态势。
三是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
大豆面积连续2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00万亩;油菜籽面积、产量实现“双增”,花生、油葵等其他油料作物也呈稳产态势。
2.“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前三季度,猪肉产量4301万吨,同比增长3.6%;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40万头,产能较为充裕,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
二是牛羊禽肉全面增产。
牛羊禽肉产量2673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2552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2904万吨、增长7.2%,国内水产品产量4733.6万吨、增长4.8%。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的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8.12•【文号】农办案〔2024〕79号•【施行日期】2024.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摘要农办案〔2024〕79号唐冬生等6名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破解耕地“碎片化”的提案》收悉。
经商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创新综合种养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2022年10月,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耕地粮食生产功能,保持水稻生产主体地位,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采取系列政策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新增了关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罚则。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2021年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制度。
2023年建立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耕地“非粮化”等重大问题。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指导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配合自然资源部继续抓好防止耕地“非粮化”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强化监测监管,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徐能海同志在全省种植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月13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0年和“十一五”种植业工作,研究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问题,安排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
一、抗灾夺丰收,2010年种植业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业部门立足抗灾夺丰收,狠抓增产措施落实,取得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好成绩。
——粮食连续七年丰收。
预计全省粮食总产463.2亿斤,增产1.34亿斤,大灾之年不仅夺得粮食增产,而且首次实现建国以来连续七年丰收。
一年增,靠天气;连年增,靠实力。
这表明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也表明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到位,抗灾救灾组织得力。
——油料产业提档升级。
预计油料总产312.5万吨,连续3年超300万吨;其中油菜籽232.6万吨,连续15年全国第一。
油菜籽价格稳步走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品牌创建的强力推动下,油料产业的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三化”并进见成效。
——棉花增收再创新高。
棉花生产一波三折,面积扩大近30万亩,亩产因灾下降4公斤,预计总产47.18万吨,持平略减。
由于价格飙升,籽棉平均售价11元/公斤,提高4.78元/公斤,棉农亩平增收超千元,是历史上增收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
相对其他作物,棉花市场“大起大落”,波动最为突出,发展仍需“稳”字当头。
——果茶桑药旺盛增长。
以标准园创建、板块基地建设和乌龙茶开发为抓手,果茶桑药实现了面积、产量、质量和效益“四提升”,预计产值143亿元,增加近20亿元。
其中,水果415万吨,增产14万吨;茶叶15.5万吨,增产1.1万吨。
近几年果茶产业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推优质果,创名优茶,品牌创建和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
——蔬菜量增价适效益高。
预计蔬菜总产3500万吨,增产93万吨,其中瓜菜增产2.9%,食用菌增产13.1%。
2010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但武汉市场较为平稳、价格总体适中,全年市场批发均价 2.79元/公斤,同比上涨0.32元/公斤,涨幅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罗维禄;刘宁青【摘要】分析了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的6条对策:加快专用优良马铃薯新品种引育、筛选与示范推广,做好优质脱毒种薯生产、调运、推广,推行连片规模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因地制宜、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建立多渠道市场营销体系.【期刊名称】《中国种业》【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策略【作者】罗维禄;刘宁青【作者单位】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州,350003;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福建省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属于中国南方冬作区。
发展冬种马铃薯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
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种植马铃薯效益的不断提高,福建省种植马铃薯的面积正在逐年增加,常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约8.7万hm2,是福建省第二大旱粮作物。
马铃薯在春粮作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是福建省主要的蔬菜和出口创汇高效作物以及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尤其是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水资源短缺压力日益增加、大宗粮食作物比较效益降低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加快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
1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1.1 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布局中国马铃薯冬种区一般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江西、云南、湖南、海南等省。
按其种植季节,冬种区有冬种、春种、秋种等3种形式,以冬种、早春种为主。
福建省种植马铃薯地区可分为两大生态区:①冬种春收生态区,主要分布在福州以南沿海平原地区及闽东福安、霞浦,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闽候、长乐、福清、同安、南安、晋江、龙海、诏安等县(市)。
据统计,该生态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万hm2,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47%;②早春种春收和春种夏收生态区,包括闽东宁德的山区,闽西龙岩的全区,闽北南平和三明的全区,闽中的德化、永春、安溪等县(市),该类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7万hm2,占全省53%[5~6]。
休闲农业园区生态系统经济能值投入产出分析陈志峰;曾玉荣;林晓桂;林国华;刘荣章【摘要】将能值引入休闲农业园区进行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系统分析,是生态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的一种融合,为休闲农业园区系统能值分析中各系统间互作分析的量化评价探索了新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龙台山生态园农业生态系统中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之间存在经济能值的依存关系,有着直接的相互作用.种植业子系统是整个福州市龙台山生态园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旅游业、渔业和畜牧业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对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起了重要作用,但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以加强各子系统间的互作,提高物质与能量的使用效率.%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nergy value into the systemic analysisof ecology and economics,of leisure agricultural parks is a fusion of ecology, economics and tourism. This helps to find a new way of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ons among each system in the analysis of system energy value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par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the economical energy values of fishery, animal husbandry and the tourism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in Dragon Taishan Ecological Park in Fuzhou, suggesting direct interactions of these industries. The planting subsystem was the base ofthe entire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in Dragon Taishan Ecological Park. The tourism, the fishery and the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planting and they played important roles for the reuse of the material and energy. Howeve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systems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of material and energy.【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3)006【总页数】6页(P1255-1260)【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系统;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旅游业;能值【作者】陈志峰;曾玉荣;林晓桂;林国华;刘荣章【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福建福州35000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投入产出法是把一个复杂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系统数量化的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