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天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全国重点中学高考物理考前赢分30天
- 格式:docx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35
作者:一气贯长空高考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及例题!一、共点力的合成1、合成的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甲所示.(2)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地画出,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3、重要结论(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2)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合力大小的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合≤F1+F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的最小值为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力的和的绝对值.二、力分解的两种常用方法1、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2、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例题: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重要设备.一次检验飞机性能的风洞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AB代表飞机模型的截面,OL是拉住飞机模型的绳.已知飞机模型重为G,当飞机模型静止在空中时,绳恰好水平,此时飞机模型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作用于飞机模型上的风力大小为( )。
2019-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Ⅱ专题6 抛体运动细思寻一、难点形成原因:二、难点突破策略对于重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问题应首先明确其基本概念的内函,所述物理意义的外延,理解其运动的基本性质,掌握其基本规律,并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对难点有所突破,有所理解,有所掌握,达到融会贯通之效果。
下面就对该部分的难点从基本概念、运动性质、基本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竖直上抛(5)几个特征量①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从上升开始到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
②上升的最大高度:;从抛出点出发到再回到抛出点物体运动的路程:③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抛体通过同一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相等(时间对称性:)④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抛体通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等大反向(速度对称性:)(3)处理方法—“化曲为直”如图6-1以“化曲为直”为指导思想,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规律把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4)适应规律①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位移大小:②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大小:位移大小:③合运动:速度大小:位移大小:图6-13、斜抛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斜向上或斜向下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斜抛运动。
(2)运动性质①斜抛运动性质:物体做斜抛运动时,由于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而物体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斜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t内速度变化量均相等,均为,并且速度变化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②斜抛运动中的独立性:斜抛运动中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相互独立的,其中每个分运动都不会因另一个运动的存在而受到影响。
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及其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时间相同是XXX两个分运动及其合运动的桥梁。
(3)处理方法—“化曲为直”如图6-2以“化曲为直”为指导思想,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规律把斜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
【备战2013】高考物理考前30天冲刺押题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2013高考考纲解读】.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牛顿定律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非常灵活,选择、实验、计算等题型均可以考查。
其中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问题,牛顿第二定律与静力学、运动学的综合问题,物体的平衡条件等都是高考热点;对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的考查经常以选择题或融合到计算题中的形式呈现。
另外,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多,如弹簧问题、传送带问题、传感器问题、超重失重问题、同步卫星问题等等,应用非常广泛,尤其要注意以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这类试题不仅能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考生从材料、信息中获取要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题型示例】【示例1】(2013·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如图3-1所示,AB和CD为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个端点均分别位于半径为R和r的两个相切的圆上,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
设有一重物先后沿两个斜槽,从静止出发,由A滑到B和由C滑到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t1与t2之比为图3-1A .2:1B .1:1C .3:1D .1:3【解析】 设光滑斜槽轨道的倾角为θ,则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为sin a g θ=,由几何关系,斜槽轨道的长度2()sin s R r θ=+,由运动学公式212s at =,得i t ===t 与倾角θ无关,所以t 1=t 2,B项正确。
【示例2】(2013·山东省淄博市模拟)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
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各时刻不表示先后顺序),若已知t 0时刻电梯静止,则50.0A .t 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B .t 1和t 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但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C .t 1和t 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相同,但所受重力不同D .t 1和t 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和重力均不相同【解析】 已知t 0时刻电梯静止,所以该同学的质量为45kg ,t 1 时刻电梯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t 2时刻电梯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但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B 项正确;t 3时刻电梯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向上运动,A 项正确;t 1和t 2时刻该同学分别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表示电梯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于和小于其重力,但该同学的质量和重力均不变,C 项、D 项都不正确。
高考物理专题分析及复习建议:力和运动力和运动的知识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是高中物理的骨干知识,该专题包括力与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和曲线运动三个板块,专题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将物体的受力分析与运动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知识的跨度和方法的综合,通过该专题的复习对学生形成扎实的物理基础、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综合运用的能力大有益处,十分符合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此本专题也是每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重点,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亦能使学生在高考中亦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考情分析1、考纲要求考试说明中对相互作用、直线与曲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所涉及的知识点为Ⅰ级要求(了解和认识)的有9处,属于Ⅱ级要求(理解和应用)的有10处,如下表所示:2、近五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对力和运动的考查情况如下: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力和运动是高考出题的重点,而且呈现以下特点:(1)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方式以选择题和计算题为主,偶有搭配实验题进行结合实验原理进行考查;(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图像、摩擦力、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力与运动的关系等主干知识考查频率很高,且大部分题目难度中等,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在基础知识牢固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应用,体现了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3)突出了物理基本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能力考查,如2010年第24题、2014年第24均考查了建立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模型;2013年的25题考查了“板+块”对象模型的分析的分析,涉及到了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难度较大(4)突出了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考查,例如2012年第21题考查了等效法;16题考查了极限思维法;2013年第25题、2014年第14题考查了图像分析法等等;(5)突出情境设置,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科技、医疗、体育运动等联系,考查了学生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2010年的24题以体育运动为背景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011年第19题以卫星信号的传输为背景考查了天体运动,2012年第24题以拖把的使用为背景考查了物体的平衡及摩擦力的特点,2014年第24题以高空跳伞为背景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F 1F 2 力的合成和分解一、标量和矢量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
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
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1.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 1-F 2| ≤ F 合≤ F 1+F 2(课件演示)(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例1】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F 1、F 2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53N 、5 N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于F 1、F 2相互垂直,所以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对角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2222215)35(+=+=F F F N=10 N合力的方向与F 1的夹角θ为: 3335512===F F tg θ θ=30° 点评:今后我们遇到的求合力的问题,多数都用计算法,即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后,通过解其中的三角形求合力.在这种情况下作的是示意图,不需要很严格,但要规范,明确哪些该画实线,哪些该画虚线,箭头应标在什么位置等.【例2】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 ,两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乙,它是一个菱形,我们可以利用其对角线垂直平分,通过解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求合力.320030cos 21==οF F N=346 N合力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点评:(1)求矢量时要注意不仅要求出其大小,还要求出其方向,其方向通常用它与已知矢量的夹角表示.(2)要学好物理,除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外,还要注意提高自己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
力的合成与平衡分析及其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众多科学领域中,力的合成与平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理解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还能在工程设计、物理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中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力的合成。
简单来说,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将这些力等效地看作是一个单一的力在起作用,这个单一的力就被称为这些力的合力。
例如,一个人在水平方向上用 10N 的力拉一个物体,同时另一个人在与第一个人成60 度角的方向上用 8N 的力拉这个物体。
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力的合成来确定这两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
力是一个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在进行力的合成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力的大小和方向。
通常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完成力的合成。
假设两个力分别为 F1 和 F2,以这两个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果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力的合成就相对简单,方向相同则直接相加,方向相反则相减。
力的平衡分析则是研究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
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它上面的所有力的合力必须为零。
这意味着这些力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之和也都为零。
例如,一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重力竖直向下,大小等于吊灯的重量;绳子的拉力竖直向上。
因为吊灯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力的合成与平衡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建筑物所承受的各种力,如风荷载、地震力以及建筑物自身的重力等。
通过力的合成与平衡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应该如何设计,以确保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在机械设计中,力的合成与平衡同样重要。
例如,在设计汽车的悬挂系统时,需要考虑车轮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车身的重力以及行驶过程中的惯性力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力的分析,使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地缓冲这些力,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并保证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考点07 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1. 高考真题考点分布题型考点考查考题统计选择题力的合成2023年重庆卷选择题力的分解2021广东卷选择题受力分析2020年浙江卷2. 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频率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对于合成的法则、正交分解法和受力分析是平衡问题和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备考策略】1.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能够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2.构建活结与死结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总结规律特点。
3.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并能对多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命题预测】重点掌握正交分解法、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的方法,这三个方法在平衡问题和动力学问题中应用较多。
一、力的合成和分解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
下列各图中的力均是共点力。
2.合力与分力(1)定义: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乙所示。
4.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遵循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①按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分解;②正交分解。
二、活结与死结绳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1.“活结”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可沿绳移动,“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绳子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为同一根绳“活结”绳子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2.“死结”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不可沿绳子移动,“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两根独立的绳死结两侧的绳子张力不一定相等3.动杆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轻杆用光滑的转轴或铰链连接,轻杆可围绕转轴或铰链自由转动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4.定杆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轻杆被固定在接触面上,不发生转动杆所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可沿任意方向三、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2.研究对象选取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①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②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③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动力学分析法:对加速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求解的方法.考点一力的合成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①|F 1-F 2|≤F 合≤F 1+F 2,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易错点05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例题1. (2022·河北·高考真题)如图,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将一匀质圆柱体悬挂在竖直木板的P 点,将木板以底边MN 为轴向后方缓慢转动直至水平,绳与木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忽略圆柱体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在转动过程中( )A .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增大B .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 .两根细绳上的拉力均先增大后减小D .两根细绳对圆柱体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设两绳子对圆柱体的拉力的合力为T ,木板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为N ,绳子与木板夹角为α,从右向左看如图所示在矢量三角形中,根据正弦定理sin sin sin mg N T αβγ==在木板以直线MN 为轴向后方缓慢转动直至水平过程中,α不变,γ从90︒逐渐减小到0,又180γβα++=︒且90α<︒可知90180γβ︒<+<︒则0180β<<︒可知β从锐角逐渐增大到钝角,根据sin sin sin mg N T αβγ==由于sin γ不断减小,可知T 不断减小,sin β先增大后减小,可知N 先增大后减小,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设两绳子之间的夹角为2θ,绳子拉力为'T ,则'2cos T T θ=可得'2cos T T θ= θ不变,T 逐渐减小,可知绳子拉力不断减小,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误选警示】误选A 的原因:没有将压力转换成木板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不能熟练运用动态分析法分析圆柱体的各个力的大小变化。
误选CD 的原因: 没能在圆柱体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将两股绳子的拉力的合力看成一个力,不能熟练运用力的合成法求解分力和合力的关系。
例题2. (2022·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石墩,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作人员用轻绳按图示方式匀速移动石墩时,两平行轻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cos mg μθ B .轻绳的合拉力大小为cos sin mg μθμθ+C .减小夹角θ,轻绳的合拉力一定减小D .轻绳的合拉力最小时,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答案】B【解析】AB .对石墩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cos T f θ=f N μ=sin T N mg θ+=联立解得cos sin μθμθ=+mg T 故A 错误,B 正确;C .拉力的大小为2cos sin 1sin()mg T μθμθμθϕ=+++其中1tan ϕμ=,可知当90θϕ+=︒时,拉力有最小值,即减小夹角θ,轻绳的合拉力不一定减小,故C 错误;D .摩擦力大小为cos cos cos sin 1tan mg mg f T μθμθθμθμθ===++ 可知增大夹角θ,摩擦力一直减小,当θ趋近于90°时,摩擦力最小,故轻绳的合拉力最小时,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不是最小,故D 错误;故选B 。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1.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或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匀速转动).注意: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为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叫做两种平衡状态:静态平衡v=0;a=0 动态平衡v≠0;a=0①瞬时速度为0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只有能保持静止状态而加速度也为零才能认为平衡状态.②.物理学中的“缓慢移动”一般可理解为动态平衡。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F合=0 其正交分解式为F合x=0 ;F合y=0(2)某力与余下其它力的合力平衡(即等值、反向)。
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于同一物体(要注意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三力平衡:三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个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面性。
其力大小符合组成三解形规律。
三个力平移后构成一个首尾相接、封闭的矢量 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是相互平衡)4.注意事项①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②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说明:①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②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 X合=0,F Y合=0;求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选对象,画受力图,建坐标,列方程。
5、平衡的临界问题由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由某种物理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发生转折的状态叫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可以理解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
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
往往利用“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
6、平衡的极值问题极值是指研究平衡问题中某物理量变化情况时出遭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可分为简单极值问题和条件极值问题。
例1、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sinθC.Gcosθ D.Gtanθ例2、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例3、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劲度系数k=5 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D与A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DM 垂直于斜面.水平面处于场强E=5×104 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 A=0.1 kg和m B=0.2 kg,B所带电荷量q=+4×10-6C.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B电量不变.取g=10 m/s2,sin37°=0.6,cos37°=0.8.(1)求B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2)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以加速度a=0.6 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从M到N的过程中,B的电势能增加了ΔE p=0.06 J.已知DN沿竖直方向,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A到达N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例4、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3∶4B.4∶3C.1∶2D.2∶1例5、如图所示,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A.P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例6、质量为M、长为3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例7、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α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α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αcos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α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 、自然长度为L 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 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34L 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2)选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用x 表示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3)求弹簧的最大伸长量;(4)为使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1.(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一检物理试卷)在如下所示的A、B、C、D四图中,滑轮本身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A、C、D图中杆P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图B中杆P在竖直方向上,假设A、B、C、D四图中滑轮受到木杆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 A、F B、F C、F D,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F A=F B= F C=F D B.F D>F A=F B>F CC.F A= F C=F D>F B D.F C>F A=F B>F D2.(201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如图甲,手提电脑散热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
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散热底座对电脑作用力的合力不变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3.(2014届福建省长乐二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围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A.53mgB.35mgC.45mgD.54mg5.(201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如图,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悬挂于O点,用力F拉小球a,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θ=o,则F的最小值A.3mgB.3mgC.mg D.2mg6.(2014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如上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恰好放在质量为M木块的圆弧槽中,它左边的接触点为A,槽的半径为R,且OA与水平线成α角,通过实验知道,当增大拉力F时,小球可以从槽中滚出来,各种摩擦及绳和滑轮的质量不计,当小球恰好能滚出圆弧槽时7.(2014届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受到的水平拉力F一定不变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小C.斜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一定变大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9.(2014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
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A.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B.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11.(2014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2月联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 为球心。
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底部O '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 点。
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 23B .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 21C .弹簧原长为k mg R +D .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A.133,63F G F G==B.GFGF43,331==C.133,42F G F G==D.133,36F G F G==14.(2014届四川省绵阳实验高中高三“二诊”物理模拟试卷(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B.支持力等于(m+M)gC.支持力为(M+m)g-F sinθ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15.(201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校联合统考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如图所示,三根长为L的直线电流在空间构成等边三角形,电流的方向垂直纸面和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