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情况学生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特殊体质、特殊疾病、心理异常病人排查
统计表
该排查统计表用于记录特殊体质、特殊疾病以及心理异常病史的病人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统计,能够有助于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对特殊病人的管理和研究。
表格中的各列包括:
1. 编号:用于对病人进行编号,以便于识别和查询。
2. 姓名:病人的姓名。
3. 年龄:病人的年龄。
4. 性别:病人的性别。
5. 特殊体质:指病人拥有的与常人不同的生理特质或敏感性,如过敏体质、免疫低下等。
6. 特殊疾病:指病人患有的罕见或特殊的疾病,如遗传性疾病、罕见病等。
7. 心理异常病史:指病人是否曾经有过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的
历史。
该表格的目的是帮助医护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快速了解特殊病
人的情况,并能够依据这些统计数据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以更好地照顾和关注这些特殊病人的需求。
附件2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统计表
说明:1、三类残疾指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综合残疾指同事具有三种残疾类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特征;2、适龄人口数7—15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总数,其中小学阶段为7—12周岁,初中阶段为13—15周岁;3、特教学校(班)的七、八、九年级分别相当于普通初中的初一、初二、初三;4、计算公式: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中已入学人数(包括不足龄和超龄儿童少年)÷残疾儿童少年适龄人口总数(包括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100%;5、在校指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班指在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就读;随班就读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就读。
石头咀镇中心小学特殊体质学生安全协议书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关爱特异体质学生,促进特异体质学生的健康成长,确保特殊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严格责任界限,健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网络,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签订本协议书。
1、学生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异常心理等情况的学生属于特殊学生。
2、开学报名时,家长或监护人要将相关学生的特殊体质(特殊心理)告知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要求任课教师应根据特殊学生体质情况,限制或合理安排特殊学生参加相应的课内外活动及劳动。
班主任要对该学生特殊对待,详细向家长询问应注意事项,并把具体情况告知课任教师。
3、家长应按医院相关要求做好对子女的身体复查工作,避免发生意外。
4、学生在校期间因自身身体情况引起的病情发作等情况,学校或教师要尽快通知家长,家长要保证通讯畅通,但因学生的特异体质引起的一切不良后果,学校及教师不承担责任。
5、学生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其监护关系不因学生的入学而转移给学校,学校与学生只是教育管理关系。
监护人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
6、学校教师应对特殊学生给以特别关怀。
特殊学生突发疾病,科任教师要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在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家长的同时及时护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7、特殊学生与他人发生纠纷,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由其监护人协调处理纠纷,并承担因此而发生的一切赔偿责任。
8、特殊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必须由家长接送,如家长要求不接送,而由学生自己独自回家,家长自己承诺安全责任。
且出现一切不安全事故责任完全由学生家长负责承担。
9、特殊学生私自到河滩洗澡、攀爬危险物、做危险性游戏等造成意外事故的完全由学生家长负责承担一切责任。
10、、本协议一式三份,家长、班主任、学校各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小学毕业自然失效。
特殊体质、特殊疾病、心理异常居民排查统计表1. 背景在居民健康管理工作中,了解特殊体质、特殊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情况对于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对这些居民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管理,需要进行排查和统计,以便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2. 目的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特殊体质、特殊疾病和心理异常居民排查统计表,以便收集相关数据,并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统计指标本表统计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特殊体质:- 营养不良情况- 身高体重指数(BMI)- 运动能力评估2. 特殊疾病:- 常见慢性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遗传性疾病情况- 免疫功能评估3. 心理异常:- 抑郁症状评估- 焦虑症状评估- 精神疾病史4. 数据收集方式针对目标居民群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1. 体检信息收集:- 与医疗机构合作,获取居民的体检报告- 通过居民自查问卷收集体质和疾病相关信息2. 心理评估问卷:- 使用已验证的心理评估问卷,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评估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5. 数据分析与管理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以下分析和管理:1. 统计分析:- 根据不同指标,计算居民的百分比、平均值等统计数据- 制作图表,用于直观展示数据分布情况2. 数据管理:-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统一的数据库-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6. 健康管理措施制定根据排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健康管理团队可以针对特殊体质、特殊疾病和心理异常居民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营养干预和指导- 运动方案和指导- 定期随访和咨询- 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7. 结论特殊体质、特殊疾病和心理异常居民排查统计表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健康管理团队了解居民的健康情况,并为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管理,可以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附件3
学校对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踪登记表
属地:市县(市、区)
学校:班级
疫情管理员签名:学校责任人签名:
说明:1.学校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因病缺勤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原因,填写本表前9 列相关内容,如怀疑为结核病,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管理员。
2.学校疫情管理员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填写本表“请假(休学)\销假(复学)日期\是否因结核病”3 列相关内容,并
将医院诊断证明、休学证明(或复印件)、复学证明(或复印件)存入学生健康档案。
我国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数据统计表(原创版)目录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二、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三、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四、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展望正文一、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心理或行为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的儿童。
在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家庭教育方面,特殊儿童的家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根据我国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数据统计表,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现状如下:1.家长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程度低。
很多家长对特殊儿童的状况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采用错误的方法,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2.家庭教育资源匮乏。
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但家庭教育资源却相对匮乏。
这导致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帮助。
3.家长心理压力大。
抚养特殊儿童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使得家长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在面对困难时,家长往往感到无助和沮丧。
二、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方法不科学。
很多家长在教育特殊儿童时,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2.家庭教育缺乏系统性。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大多是零散的、无计划的,缺乏系统性。
这使得家庭教育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非常重要。
然而,现实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和教育效果不佳。
三、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针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长教育。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家长对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2.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
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的指导服务。
3.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家长和学校应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确保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统计表
单位(盖章):
校长(签字):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Ol信息表填表说明:
1 .姓名:以学生本人身份证上的姓名相同,姓名为两字的请勿在中间使用空格;
2 .身份证号:输入完成之后请再次核对,一定要保证身份证号码的正确性,不得有误;
3 .学校名称:请使用学校全称,不能使用简称;
4 .教育阶段:小学或初中;特殊教育学校只能由罗平县九龙小学选择填写,其他学校一律不得填写;
5 .寄宿类型:指住在学校里面的学生;必须先确定是否寄宿再选择困难类型,否则无法选择;
6 .困难类型:特此注意,寄宿制学生优先选择A类,再考虑B类;不能同时选择多项。
比如:既是建档立卡,又是特殊困难等,则选择AI建档立卡即可。
其中:困难残疾必须是指学生本人残疾或者父母残疾才能认定为困难残疾,其他残疾一律不得认定困难残疾;
7 .受助金额:小学段:寄宿学生八类500元/学期,非寄宿建档立卡等五类250元/学期;初中段:寄宿学生八类625元/学期,非寄宿建档立卡等五类312. 5元/学期;特殊教育学生625元/学期。
8 .备注栏:凡是有特殊情况的学生须在备注栏注明,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学生,不得漏报。
即使他确实未在校,也要按其寄宿或非寄宿情况如实填报,但必须在备注栏注明“未在校”。
9 .表格格式:不要随意改动表格格式,填完后把剩余表格删除。
10 .交表时间:接到市局通知,按其要求,各学校交表时间提前,其余程序不变,请各位老师必须在4月15、16 口两天把统计表和信息表上报教体局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