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下册29《古文二则》郢人___伯牙善鼓琴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4
相关课外阅读
29* 古文二则
一、郢人简介:
郢人,释义一:指善歌者;歌手。
释义二:《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后用"郢人"喻知己。
释义三:借指楚国人。
二、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
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
著有《列子》。
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
三、内容简介:
《伯牙善鼓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古文二则》中的第二篇文言文。
本文不足一百五十个字,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伯牙善鼓琴》原文及译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②曲每奏,钟子
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参考译文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山高呀像泰山!”伯牙弹琴时,意念(出现)流动的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水势盛大呀像江河。
”①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琴意。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见大雨,停留在岩石下面,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
开始弹奏大雨的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②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完全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好啊,③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中心概括】本文通过伯牙寄情怀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表现了两人高超的音乐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人物形象】钟子期: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善听)。
伯牙:炉火纯青的琴技(善鼓琴 )。
【写作特色】(1)运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
(2)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本文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的情景围绕“善”字一一铺陈,结构自然紧凑,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29. 古文二则郢人本文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郢人,楚国人。
郢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
庄子与哲学家惠子相交多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惺惺相惜。
惠子去世后,庄子有一次路过惠子的坟墓,对自己的随从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有个楚国人鼻子上涂了块白泥点,他让匠人用锛子削掉这个小白点。
匠人快速挥动锛子,轻巧地削掉了白泥点,楚国人的鼻子丝毫未损。
楚国人站在那里,面部表情自然正常。
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把这个匠人召进宫中,想要让匠人尝试着做给他看看。
匠人承认自己以前的确能这么做,但他的搭档早已死去,他也就无法挥动锛子展示削泥点的绝技了。
讲完这个故事后,庄子感叹: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没有搭档了,也没有人可以交谈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庄子与惠子相知甚深,配合默契,彼此信赖。
惠子去世,庄子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在知识、学问和智慧问题上进行高水平辩论的挚友,心中能不感慨万千吗?伯牙善鼓琴本文选自《列子·汤问》,主人公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时期人。
他们一个善于弹琴,另一个善于聆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攀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就会一边听一边说:“好啊,山势险峻,像泰山那样!”伯牙弹琴的时候,脑子出现了流水的形象,钟子期就会说:“好啊,水势浩大,如同江河!”伯牙心里有什么想法,钟子期都能敏锐地体会到。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麓游历,突然碰上倾盆大雨,在岩石下面躲雨,悲从中来,拿出琴弹奏。
琴音表现的意境,一开始是大雨连绵,后来又变成山石崩裂。
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都能理解其中的意趣,伯牙只好放弃弹琴,感叹钟子期所想的跟自己所想的完全一致,弄得自己不知道到哪里去隐匿声音了。
伯牙能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可见两人都有高超的音乐造诣。
更重要的是,两人声气相求,肺腹心相通,情意投合,惺惺相惜,音乐便是他们之间沟通的媒介。
课文翻译郢人庄子在送葬的路上,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自己的鼻头上,那块泥巴有苍蝇的翅膀那么薄,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来砍掉它。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教案篇一:《古文二则》教案“五环节”教、学流程设计篇二:伯牙仁义鼓琴说课稿《伯牙善鼓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文二则》中的其中一则《伯牙善鼓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只有百余字。
我挑选这篇课文的意图,一就是使学生利用注解介绍文言文的大意;二就是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的天真友情。
本文教学的重点放到全文的重点字词认知和全文的译者,并在此基础上熟读累积。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诚的友情。
二、分析学生特点:至现在年才,学生已经碰触过不少文言文,他们已初步掌控了通过多念、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记住文言文的自学方法。
虽然存有部分学生的基础极差,但是他们的自学能力还是很强的,教师教会他们自学文言文的方法后使他们自学,有利于培育他们的自学能力。
至于课文所涵盖的人文内涵学生未必能够深入细致认知,只要使他们有所体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分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3.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诚的友情。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观赏的天真友情。
四、教学理念: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建议就是“使学生稀释祖国语言文化的稀有遗产,培育学生身心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另外,新课标明确提出的以学生自学居多,教师以指导居多的教学理念,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的效果就是比较不好的。
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同学。
在讲述第七单元文言文的时候,我尝试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
然后为每个小组预设好具体的任务,并把每个任务的要求写在一张纸上,让各个小组抽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