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后作业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
- 格式:doc
- 大小:147.30 KB
- 文档页数:4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选择题
1.“二一九法令”指出:“有些人只想到自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土地而不给地主尽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这说明废除农奴制后()
A.农民和地主取得了对等的地位
B.农民以继续履行义务为条件获得自由
C.地主的经济利益遭到很大损失
D.农民在取得土地前须继续履行义务
解析:改革法令规定农民获得份地的大小由地主决定,地主得到了农民缴纳的远远高于当时地价的赎金,据此可排除A、C两项;1861年的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宣布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二是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得到一块份地,题目中的材料是针对后者而言的。
答案:D
2.为纪念俄罗斯农奴制改革150周年,2011年2月1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发行了一枚精制金币。金币的下方图案除了“1861”字样外,还有一条断裂的锁链。“断裂的锁链”象征着()
A.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1861年改革并不完美
C.广大农奴从此获得解放
D.农民对改革并不满意
解析:农奴制是套在农奴头上的“锁链”,也是束缚俄国进一步发展的锁链。砸烂“锁链”,象征着农奴从此获得解放。
答案:C
3.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评述正确的是()
1861年解放农奴后民众向亚历山大二世欢呼
A.图片反映出农奴因获得自由而非常兴奋
B.图片反映出俄国社会各界都赞成废除农奴制度
C.图片反映出1861年改革赢得了广泛支持
D.图片反映出农奴制改革彻底改变了农奴的处境
解析:“欢呼”者是获得解放的农民,他们因通过改革获得了人身自由而对沙皇表示感激。
答案:A
4.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
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
解析: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这表明在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束缚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答案:B
5.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解析:1861年改革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没有“一切都变了”,他们还受着一定的约束,还要承担繁重的义务。因此,这位官员的话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变化。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中写道:
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决不会那样消亡……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材料二当时,人们对改革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在主要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需要自由劳动力,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在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请回答:
(1)材料一诗中反映了什么信息?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俄国的改革草案有哪几种。他们的目的各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比较接近哪一方案?
参考答案:(1)农奴燃起反抗烈焰,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呼声传遍俄国,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根源:农奴制的存在。
(2)主要农业区: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工商业发达地区: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草原地区: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是需要农民服劳役。
目的:主要农业区维护自己农业经济的利益;工商业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和资本;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比较接近第二种方案,即工商业发达地区的方案。
7.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
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