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空气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2024《空气》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空气》是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属性与变化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空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空气的存在和属性,了解空气对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学习空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空气的存在和属性,认识空气对我们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难点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法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空气的属性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和学具:空气的实物样本、气球、吸管、透明杯子、水等实验用具,以及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以呈现教学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会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你们知道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吗?空气里有什么?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接着,我会通过展示一些有关空气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空气的属性和作用。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和猜想,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问题和素材展示,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环节二、观察实验,探索新知。
在学生已经对空气产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基础上,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以探索空气的属性和作用。
【个人简历范文】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空气》这一课题的第一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空气》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本课题是继“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室常见知识”等基础内容后,第一次学习和研究物质,包括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等常见的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空气在小学科学已有接触,避免重复。
课题开篇安排了实验2-1,一则可以学习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二则通过领会该实验设计的意图,以便加深体会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的实验思路。
认识了空气的组成后,教材结合空气的例子,给出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初步概念,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这里只能给出最基本的一些知识,教学时不宜扩展。
到学习分子时,再从组成上进一步认识这两个概念。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了常识性的了解,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知道动植物离开空气便不能生存等。
但从化学学习要求的角度看,学生仅仅知道这些科学常识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地掌握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需要系统地学习对物质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由于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系统地学习的第一种物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完整的空气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学化学并不难。
另外,由于学生尚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全面认识会存在障碍。
教学力求避免过度重视记忆和过度拓展。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课题1 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2.掌握测量空气成分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对空气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弘扬“爱我蓝天,护我环境”的思想;4.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空气成分的测量方法;2.空气的成分和性质;3.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三、教学难点1.空气成分的测量方法与应用;2.空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及时序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空气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既是我们生命的必需品,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对象。
请同学们谈一下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2. 空气成分的测量方法(25分钟)1.玻色-马氏管法、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的介绍;2.实验操作演示:化学分析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
3. 空气成分和性质(20分钟)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中的主要气体的成分和含量;3.空气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
第二课时1. 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25分钟)1.空气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重要性;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造成的危害;3.空气保护的现状和措施。
2. 实验操作(30分钟)1.通过化学分析法测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2.计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及空气的其他成分的含量。
3. 总结(10分钟)空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珍爱空气,保护环境,共同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节课采用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将通过PPT、展示板、实验室设备等多种手段,加强学生对空气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包括两部分:实验检测和问答检测。
实验检测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分析法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的掌握,问答检测主要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以便了解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课题一空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说自己的本节课。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的内容。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新课标对本课题的标准是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根据课标要求我指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空气的成分。
②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方法、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拉瓦锡的实验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及原理。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但比较零碎,不够深入而且学生的思维活跃,有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获得新知识。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情况,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化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特色。
收集有关材料,对有关知识有初步了解。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说课稿引言概述: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空气的重要性、空气的污染、保护空气的方法以及空气的未来发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空气的相关知识。
一、空气的组成1.1 氧气: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占据了空气的大约21%。
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进行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也是燃烧的必需品。
1.2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约占78%。
氮气对人类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1.3 其他气体: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气体,它们虽然占比很小,但对环境的平衡和气候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空气的重要性2.1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呼吸过程中,氧气进入肺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身体提供能量。
2.2 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无论是生活中的燃气灶、汽车的燃油还是工业生产中的燃料,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燃烧反应,释放能量。
2.3 气候调节: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例如,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三、空气的污染3.1 大气污染: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升高,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3.2 室内污染: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家具、燃气等,长期暴露在室内污染物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3.3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活。
四、保护空气的方法4.1 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工业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大气污染。
《课题1空气》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要为大家呈现的是小学科学课《空气》。
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空气问题的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技能。
3.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空气是什么?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让学生想象空气不存在的场景,引起学生好奇心并激发探究兴趣。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操作与感受,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合作法:让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四、教学过程1.引入请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情况?让学生交流思考。
2.知识讲解讲解空气的概念、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
3.实验探究(1)演示法:将一只闭紧口的杯子内部喷上一定量的水,再上放一个薄薄的纸片,下翻杯子时,纸片不会掉下来,为什么?让学生思考。
(2)实验法:拿一个玻璃水杯,倒入1/5 的水,再把一只小塑料球放入水杯中,让学生观察塑料球是否会浮在水面上。
接着,用一个手指将球按入水下面,并因力量逐渐减弱而松开,学生会看到球重新浮上水面。
让学生思考这个现象的原因。
4.总结结合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空气具有弹性,能够支持物体、动物和人类的结论。
5.拓展让学生了解有害气体的危害,如大气污染、雾霾等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五、板书设计空气组成和性质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六、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中,我特意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和感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不单纯地让他们听我讲解,效果也非常好。
同时,通过讨论合作法,学生们思维开阔、概念逐渐清晰,探究精神逐渐形成,学习创造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更加了解了空气的重要性,也更加认识到了科学的奇妙之处。
空气说课稿引言概述: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空气的重要性和影响。
正文内容:一、空气的组成1.1 大气层结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磁层等,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气体组成和特性。
1.2 主要气体成份: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希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占领了绝大部份。
二、空气的功能2.1 维持生命: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呼吸过程中,我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2 调节气候:空气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调节地球的气候和温度,维持生态平衡。
2.3 保护地球: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有害辐射的伤害。
2.4 传播声音:空气是声音传播的媒介,没有空气,声音将无法传递。
2.5 运输物质:空气中的气流能够将气溶胶、颗粒物和微生物等物质传播到不同地区。
三、空气污染3.1 定义和来源: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程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和焚烧等。
3.2 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3.3 健康影响: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四、空气质量监测4.1 监测方法:空气质量监测主要通过采样、分析和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来评估空气质量。
4.2 监测指标:常用的空气质量指标包括PM2.5、PM10、SO2、NO2、CO和O3等。
4.3 监测技术:现代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气象学模型和遥感技术等。
五、保护空气的措施5.1 减少污染源:通过控制工业排放、改善交通状况、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空气污染源的排放。
5.2 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5.3 提倡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预空气保护。
空气说课稿标题:空气引言概述: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包含了各种气体成分,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性质、污染、净化和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空气的组成1.1 氧气:占空气成分的大部分,供给生物呼吸和燃烧所需。
1.2 氮气:占空气成分的大部分,稳定大气压力和维持生态平衡。
1.3 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对大气环境起着不同的作用。
二、空气的性质2.1 透明无色:空气在常温下呈透明状态,无色无味。
2.2 可压缩性:空气可以被压缩成液体或固体状态。
2.3 密度不均匀:空气在大气层中密度不均匀,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三、空气的污染3.1 工业排放:工厂、汽车等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
3.2 燃烧排放: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尾气会污染空气。
3.3 生活废弃物:垃圾焚烧、化学品泄漏等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四、空气的净化4.1 植物净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4.2 空气净化器:通过过滤、杀菌等技术净化室内空气。
4.3 空气清新剂:能够去除室内异味,提高空气质量。
五、空气的保护5.1 减少排放: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工业和交通排放。
5.2 垃圾分类:合理处理垃圾,避免焚烧造成空气污染。
5.3 绿化环境:增加绿地植被,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结语:空气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空气质量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污染、净化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呼吁大家一起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空气》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空气》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在前几年的课本中,这部分内容总是一带而过,而新课标下的课本,第一次把它作为单独的一节,我认为这里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环境保护等新的理念,所以今天和大家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把握,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九年级化学课本(仁爱版)专题三中的单元4。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及其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大气污染与防治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
1、地位作用: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本节课也正是立足于此。
一方面,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保护环境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而这节课正是对此做出的一种尝试。
本节课由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不高,所以侧重于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三,由于同学们接触化学的时间比较短,对为什么学化学没有很深入的理解,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家意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和生产、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从而增强大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尤其是酸雨的危害是本节课的重点。
3、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的防治二、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明确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及特性,并能辨别空气的存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及特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器材(如玻璃瓶、蜡烛、水杯等);2. 教材准备:课本《自然》第三册第六单元《空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张大气环境照片,引起学生对空气的思量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我们看不到?”引导学生思量空气的存在。
2. 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幻灯片,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及特性。
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的,以及空气的特性如透明、无味等。
3. 实验探索(2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空气的存在。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玻璃瓶、一根蜡烛和一杯水。
首先,教师点燃蜡烛,放在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口紧紧盖住。
观察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说明瓶内的氧气被燃烧掉了。
接着,教师将水杯倒扣在瓶口上,再次观察一段时间,发现蜡烛重新燃烧起来,说明瓶内的氧气得到了补充。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空气存在并且是由氧气组成的。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讨论和提问,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空气的认识。
教师可以提问:“空气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哪些成份?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量和回答。
5. 归纳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或者黑板写出空气的组成成份、特性以及重要作用,让学生记忆和复习。
6.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小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课题1空气说课稿一、背景介绍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是介绍空气的概念、组成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健康意识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并对日常生活中的空气的存在有一定的直观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我健康的重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概念和组成;•了解空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作用;2. 技能目标•掌握空气的观察方法;•能够在实验中使用基本的实验器材;•能够进行实验的记录和整理;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自我健康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和特性;•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2. 教学难点•如何用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方法来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如何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空气的组成和特性1.空气的概念和组成。
2.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3.空气的物理特性:透明、无色、无味、无形等。
4.空气的化学特性:易燃性、化学反应等。
第二部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用实验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它们的作用。
2.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多种授课方法,包括讲解法、实验探究法、示范教学法等,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具体授课方式如下:1.讲解法:通过PPT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概念和组成,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完成小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认真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空气说课稿引言概述:空气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的质量和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质量。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污染的原因、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保护空气的措施等五个大点来阐述空气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1. 空气的组成1.1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份,占领了空气的21%。
1.2 氮气是空气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占领了空气的78%。
1.3 少量的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水蒸气等也存在于空气中。
2. 空气的重要性2.1 空气是人类呼吸的必需物质,它提供了氧气供给我们的身体进行新陈代谢。
2.2 空气还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通过空气的流动,可以带走地表的热量,使环境温度变得宜人。
2.3 空气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
3. 空气污染的原因3.1 工业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工厂、发电厂等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3.2 交通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造成为了严重的影响。
3.3 农业活动中的农药使用、畜禽养殖等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4.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1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4.2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3 某些空气污染物还具有致癌性,会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
5. 保护空气的措施5.1 减少工业排放,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废气的产生。
5.2 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个人汽车使用带来的尾气排放。
5.3 加强农业环境管理,减少农药的使用,改善畜禽养殖的环境。
5.4 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空气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到了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为了保护空气,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并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惟独保护好空气,我们才干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空气》说课稿熊俊发今天我们准备的课题是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单元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因为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最重要的化学物质,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教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三、重点和难点设计并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四、教法与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导学法、指导阅读法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相互讨论并解决问题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通过学生对风的感觉等日常生活经验感知空气的存在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屏南鸳鸯溪旅游景点中的众多游客游玩的画面,引出能吸引众多游客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里拥有质量一流的空气。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说明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利用多媒体播放: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研究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为科学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3、认真观察,实验探究(引言)今天,我们能否像拉瓦锡一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呢?教师通过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然后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结果,并由空气的成分引出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分析二者的区别,得出二者的判断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并归纳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和主要用途,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画面,布置学生课后收集并归纳空气污染的来源和保护空气的措施。
《课题1 空气》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建构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了解保护空气的基本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初步学习应用化学实验对物质进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空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树立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课题一空气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
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2、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块知识点:“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块知识,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第二课时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以及保护空气。
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3、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如何选择药品,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仪器、药品:
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红磷。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
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2、学法
①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合作学习法,在实验小组中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一个谜语来引入空气,并且介绍空气的重要性来说明认识空气的必要性。
2、新课探究
(1)先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空气的一个历程,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氧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进而让学生了解拉瓦锡实验的原理。
(2)在理解拉瓦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用拉瓦锡改进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这个环节,学生要初步学会如何选择药品,学会观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并会分析、归纳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当的展开,让学生认识一些改进实验,并了解改进实验的优点。
(3)介绍空气的组成。
3、小结
4、作业布置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说课稿)
蚌埠市第七中学
张红
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