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控制程序的设计过程.(DOC)
- 格式:doc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15
18 顺序控制设计分三组,每组2-3人一、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一)顺序控制设计法所谓顺序控制,就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有秩序地进行操作。
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是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也是设计PLC的顺序控制程序的有力工具。
顺序功能图并不涉及所描述的控制功能的具体技术,它是一种通用的技术语言,可以供进一步设计和不同专业的人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之用。
(二)步与动作1.步的基本概念2.初始步3.与步对应的动作或命令4.活动步波形图顺序功能图顺序功能图动作(三)有向连线与转换条件转换条件查系统手册中附录“SM寄存器”,SM0.1的作用。
(四)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单序列、选择序列与并行序列(五)顺序功能图中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1.转换实现的条件(1) 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
(2) 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2.转换实现应完成的操作(1) 使所有的后续步变为活动步。
(2) 使所有的前级步变为不活动步。
转换的同步实现信号关系图3.绘制顺序功能图时的注意事项(1) 两个步绝对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转换将它们分隔开。
(2) 两个转换也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步将它们分隔开。
(3) 不要漏掉初始步。
(4) 在顺序功能图中一般应有由步和有向连线组成的闭环。
4.顺序控制设计法的本质课堂作业:看看下图中哪些是错误的?图4-20 信号关系图梯形图控制电路电路输出M Q QIa)b)改错。
PLC顺序控制中编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
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
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
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s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
功能表图见图1:图1功能表图2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
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2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图2起保停电路实现顺序控制3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这样才具有控制功能,状态寄存器S才能提供STL触点,否则状态寄存器S与一般的中间继电器M相同。
《机电传动与控制》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法
2.熟悉SFC设计、转换及仿真调试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分析控制要求、设计SFC及梯形图程序
2.程序下载及调试
三、主要仪器设备
编程计算机、S7-1200PLC、下载线(网线)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设计程序
2.输入程序并完成调试
基本控制要求:设计启动机械手工件转运控制系统
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手爪下移-吸盘工作吸附工件-机械手手爪上移-机械手右转-机械手手臂伸出-机械手手爪下移-吸盘释放工件-机械手手爪上移-机械手手臂缩回-机械手左转,完成一个工作周。
如没有按过停止按钮,系统继续进行下一周期的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当前工作周期的操作结束后,才停止操作,返回并停留在初始状态。
拓展控制要求:奇数个工件放到机械手正前方;偶数个工件放到侧方。
请按控制要求绘制PLC接线图,设计SFC、PLC程序并完成下载调试。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I/O分配表
2.PLC接线图
3.SFC
4.PLC梯形图程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程序监控图片,选择各步活动时照片共三张)
七、讨论和心得。
控制流程和程序流程控制流程和程序流程在计算机编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流程是指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控制结构,用于决定程序中不同部分的执行顺序。
程序流程则指的是程序中的具体执行路径,描述了程序中指令的执行顺序。
控制流程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控制流程可以通过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调用等方式来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最常见的控制流程结构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程序中最简单的控制流程,指的是按照代码在程序中的顺序依次执行。
例如,如果程序中有两条语句A和B,那么在顺序结构中,首先执行A,然后执行B。
选择结构选择结构允许程序根据条件的真假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常见的选择结构包括if语句和switch语句。
if语句根据条件表达式的真假来确定执行哪一段代码块,而switch语句根据表达式的值选择执行不同的分支。
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允许程序多次执行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退出条件。
常见的循环结构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
这些循环结构可以根据条件的真假或计数器的变化来控制循环的执行次数。
程序流程程序流程描述了程序中指令的执行顺序,包括从程序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执行路径。
程序流程可以通过流程图或伪代码来表示。
流程图用图形符号表示程序执行路径,包括顺序、选择和循环等结构。
伪代码则是一种类似于编程语言的描述方法,用于描述程序的执行逻辑。
流程图流程图通常由图形符号表示不同的控制结构,例如矩形表示顺序结构,菱形表示选择结构,圆角矩形表示循环结构。
通过连接这些符号形成图形,可以清晰展示程序的执行路径,帮助程序员理解和调试程序。
伪代码伪代码是一种用自然语言和简单的编程语法描述程序逻辑的方法。
通过编写伪代码,程序员可以在不涉及具体语法细节的情况下快速地设计和调试程序。
伪代码可以很好地表达程序流程,帮助程序员理清程序的思路。
总之,控制流程和程序流程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决定了程序执行的顺序和流程。
什么是plc顺序控制?plc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挨次掌握通常是对一些开关量的掌握如按钮、限位开关等输入内容以及指示灯、中间继电器等输出内容,这里主要针对是规律掌握,它是我们plc的基本掌握内容。
可以说是在传统继电器系统进展起来的,因此这里我们试验平台需要的东西有:
1、输入相关器件
常见的是按钮开关一类的,而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旋转按钮、复位按钮、急停开关,脚踏开关。
除此之外就是限位开关一类的有行程开关、接近开关,行程开关是靠机械位置进行闭合多为两线制,接近开关是靠感应位置进行闭合,有两线制和三线制(NPN型和PNP型)的常闭或者常开类型,它们一般用在设备上的极限位置。
2、输出相关器件
输出的内容比较多,PLC般不能与掌握外围设备直接进行连接,需要通过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的形式进行掌握,常见的掌握对象有三相异步电机、各种电磁阀包括水阀、气阀的。
PLC的输出类型一般分为晶体管和继电器类型,晶体管可以驱动直流负载开关频率很高常常掌握脉冲输出,继电器可以驱动任何形式的负载,只不过开关频率有一点的限制,可直接驱动一些沟通负载如接触器。
3、小结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基础的也是我们常见的低压元器件,我们以掌握三相异步电机的启保停、正反转、通电断电延时为例建试验
平台,主要有按钮、中间继电器、接触器、小功率的三相异步电机,最好能够搭建一个机械的移动平台(电机连接丝杆),可以增加行程开关或者接近开关进行限制。
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原理引言电动机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和操作,需要设计相应的电路来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
其中,顺序控制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控制方法,它可以使多个电动机按照特定的顺序启动、停止和反转。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什么是顺序控制电路?顺序控制电路是一种能够按照特定顺序依次启动、停止和反转多个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它通过合理设计和连接各种开关、继电器、计时器等元件,实现对多个电动机进行协调运行。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同时或依次启动多台或多组同类型的电动机。
例如,在流水线上需要有多台驱动同步运转的传送带;在某些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后启动不同功能的设备等。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到顺序控制电路。
2. 顺序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顺序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不同的开关状态来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反转。
下面将详细介绍顺序控制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工作原理。
2.1 开关开关是顺序控制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用于切换电流的通断状态。
在顺序控制电路中,常常使用按钮开关来实现手动操作,也可以使用自动开关或传感器等来实现自动操作。
2.2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能够将小电流信号转换为大电流输出的装置。
在顺序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常用于放大和切换信号,用于实现多个电动机之间的协调运行。
每个继电器通常有一个或多个触点(通常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当继电器得到激励后,触点会打开或闭合,从而控制其他元件(如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2.3 计时器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设定时间间隔进行计时并输出信号的装置。
在顺序控制电路中,计时器常用于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时间。
计时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ON延时计时器和OFF延时计时器。
ON延时计时器在接收到激励信号后,经过设定的时间后输出信号;而OFF延时计时器在接收到激励信号后,经过设定的时间后停止输出信号。
3.1PLC梯形图的三种顺序控制设计法PLC以其独特的长处,已经在现今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普遍的应用,尤其是在组合机床的自动化改造中。
在改造的进程中,主要涉及到PLC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 其中软件的设计主如果编程语言的设计。
PLC常常利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语言、助记符(指令表)语言、功能块图语言、顺序功能图语言、高级编程语言等。
但利用最普遍的是梯形图语言。
梯形图语言的设计方式很多,主要有经验设计法、翻译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
用经验设计法和翻译法设计梯形图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式和步骤可以遵循,特别是在设计机床复杂控制系统的梯形图时,常要用大量的中间单元来完成记忆、连锁和互锁的功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另外,用此方式设计的梯形图很难阅读,给系统的维修和改良带来很大困难。
而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设计梯形图,却有必然的规律可循,程序的阅读和改良也比较容易,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效率。
本文主要以西门子公司S7 - 200 PLC为例来介绍PLC梯形图的三种顺序控制设计法,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特点。
顺序控制与顺序功能图概述:顺序控制是依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不同的输入信号作用下,按照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使生产进程中的每一个执行机构自动有步骤地进行操作。
在利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设计梯形图时,首先要按照系统的工艺进程,设计出顺序功能图,然后按照顺序功能图编写出梯形图。
顺序功能图(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简称SFC)是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进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是设计PLC的顺序控制程序的主要工具。
它主要由步、动作、转换、转换条件、有向连线组成(如图1所示) 。
在顺序功能图中,步表示将一个工作周期划分的不同持续阶段,当转换实现时,步便变成活动步,同时该步对应的动作被执行。
转换实现的条件是前级步为活动步和转换条件取得知足,二者缺一不可。
咱们在进行顺序功能图的具体设计时,必需要注意:顺序功能图中必需有初始步,如没有它系统将无法开始和返回;两个相邻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需用一个转换条件将它们分开;应按照不同的控制要求,合理选择功能图的单行序列、选择序列、并行序列三种不同结构(如图2所示) ;设计的顺序功能图必需要由步和有向连线组成闭合回路,使系统能够多次重复执行同一工艺进程,不出现中断的现象。
交通灯顺序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大,交通灯控制系统在维护交通秩序、保障行车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交通灯顺序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实现,通过分析现有的交通灯控制策略,结合现代编程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高效、智能的交通灯顺序控制方案。
本文首先概述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设计要求,然后详细介绍了交通灯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文旨在为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交通灯顺序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交通灯顺序控制系统,也被称为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预设的时间序列来控制交通信号灯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灯的亮灭,从而有序地引导和控制交通流。
时间序列设定: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设计,为每一个交通路口设定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这个序列规定了红灯、绿灯和黄灯的亮灭时间。
一般情况下,绿灯亮时,表示车辆可以通行;红灯亮时,表示车辆必须停止;黄灯亮时,表示警告,车辆应该减速并准备停止。
传感器检测:通过安装在路口的传感器,如车辆检测器、行人按钮等,实时检测交通流量和行人过街需求,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处理:控制系统接收到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后,会根据预设的算法和规则,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调整。
例如,如果检测到某个方向的车辆流量较大,控制系统可能会增加该方向绿灯的亮灯时间。
信号灯控制:控制系统通过输出信号,控制交通信号灯的亮灭。
这些信号通常是电信号,可以直接驱动交通信号灯。
安全保障:交通灯顺序控制系统还会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如紧急车辆通行、故障处理等。
在这些情况下,控制系统会优先保障交通安全。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协同工作,交通灯顺序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控制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plc顺序控制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顺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PLC进行简单的顺序控制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PLC的程序结构和编程语言;熟悉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和信号类型。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能够进行PLC的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和调试;能够分析和解决PLC顺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LC的基本原理、PLC的程序设计方法、PLC的输入输出控制和PLC的工程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PLC的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
2.PLC的程序设计方法:介绍PLC的编程语言、程序结构、指令系统和解题方法。
3.PLC的输入输出控制:介绍PLC的输入输出接口、信号类型、接口电路和故障诊断。
4.PLC的工程应用:介绍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和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熟悉PLC的输入输出控制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PLC技术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控制流程设计控制流程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程序的执行顺序和逻辑流程。
一个良好的控制流程设计能够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性能。
在控制流程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各种情况下的处理逻辑,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程序的执行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程序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是程序接收的外部数据,输出是程序处理后生成的结果。
在控制流程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地处理输入数据,并根据输入数据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生成正确的输出结果。
这需要我们对输入数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异常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程序的执行流程。
程序的执行流程是程序中各个部分的执行顺序和逻辑关系。
在控制流程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程序的执行流程,使得程序能够按照我们预期的逻辑顺序执行,从而达到我们期望的结果。
这需要我们对程序的各个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和调用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些关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程序的异常处理。
异常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如输入错误、计算错误、网络错误等。
在控制流程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使得程序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正确地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这需要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如何检测异常情况和如何处理异常情况。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程序的性能优化。
程序的性能优化是指通过合理地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和资源的使用,使得程序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性能来执行。
在控制流程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地设计程序的执行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性能。
这需要我们对程序的执行流程和资源的使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资源的浪费,以及如何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性能。
综上所述,控制流程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程序的执行顺序和逻辑流程。
plc顺序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顺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PLC指令的功能和用法,并运用到顺序控制程序设计中。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际工程案例,理解顺序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顺序控制程序的编写、调试和优化。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顺序控制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顺序控制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顺序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注重实践操作中的细节和规范。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高职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PLC顺序控制技术,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PLC基本操作能力,但对顺序控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尚浅。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PLC顺序控制技术,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PLC顺序控制基本原理:介绍PLC顺序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执行过程,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顺序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2. PLC指令系统:讲解与顺序控制相关的主要PLC指令,如顺序控制指令、跳转指令等,并通过实例演示指令的应用方法。
3. PLC顺序控制程序设计:教授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程序流程图的绘制、程序编写、调试和优化等。
4. PLC顺序控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业自动化设备中的顺序控制案例,使学生了解顺序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流程控制的三种结构流程控制的三种结构流程控制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指导程序在运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不同的操作。
在程序设计中,有三种常见的流程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结构及其应用。
一、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流程控制结构,也是所有程序都必须具备的基础。
它指导程序按照代码编写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各个语句。
例如,下面这段代码就是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a = 1b = 2c = a + bprint(c)```上述代码先将变量 a 赋值为 1,再将变量 b 赋值为 2,然后计算 a 和b 的和并将结果赋值给变量 c,在最后输出变量c 的值。
这些语句按照编写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没有任何跳转或分支。
二、选择结构选择结构是根据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运行路径的流程控制方式。
通常情况下,选择结构包括 if 语句和 switch 语句两种形式。
1. if 语句if 语句是一种基本的选择结构,它根据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运行路径。
if 语句有两种形式:单分支和多分支。
单分支 if 语句的基本格式如下:```if 条件:执行语句```其中,条件是一个布尔表达式,如果其值为True,则执行后面的语句;否则,跳过后面的语句。
例如,下面这段代码演示了一个单分支 if 语句的用法:```age = int(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if age >= 18:print("你已经成年了")```上述代码先通过 input 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年龄,并将其转换为整数类型赋值给变量 age。
然后使用 if 语句判断 age 是否大于等于 18,如果是,则输出“你已经成年了”。
多分支if 语句则可以根据不同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
其基本格式如下:```if 条件1:执行语句1elif 条件2:执行语句2elif 条件3:执行语句3else:执行语句4```其中,elif 是 else if 的缩写形式,可以有多个 elif 分支。
步进顺序控制和顺序功能图的介绍在工业控制领域中,顺序控制系统应用很广,尤其在机械行业,基本上会利用顺序控制来实现加工的自动循环。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步进顺序控制和顺序功能图。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步进顺序控制?对于流程作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一般都包含若干个状态(也就是工序),当条件满足时,系统能够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我们把这种控制叫做顺序控制。
对应的系统则称为顺序控制系统或流程控制系统。
我们可以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进行程序设计,基本步骤如下:1、步的划分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状态,这些状态称为步,PLC中用状态继电器S来代表各个状态步。
2、转移条件的确定使系统由当前状态步转入下一状态步的信号称为转移条件。
转移条件可能是外部输入信号,如按钮、开关、限位开关,也可能是PLC内部产生的信号,如定时器、计数器触点,转移条件也可能是若干个信号的与、或、非逻辑组合。
3、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根据被控对象工作内容、步骤、顺序和控制要求画出顺序功能图。
这也是顺序控制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骤。
4、梯形图的编写根据顺序功能图,用STL指令编写梯形图程序。
刚才说到顺序功能图的绘制,那么什么是顺序功能图呢?顺序功能图,也叫状态转移图。
它的组成包括步与动作、有向连线、转移与转移条件。
当相邻两状态步之间的转移条件得到满足时,就实现状态的转移,即上一个状态步的动作结束,下一个状态步的动作开始。
我们看上面这个小车左行右行控制的顺序功能图,S0、S20、S21就是状态步,这些状态的输出就是驱动动作,状态步和状态步之间的箭头就是有向连线,跟箭头垂直的横线就是转移,在横线旁边标注的就是转移状态。
比如说当前处于初始状态S0,当转移条件X0成立的时候,就会从S0状态转移到S20状态去,这时就可以执行这个状态的输出动作,执行右行。
讲了顺序功能图,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包括:单流程、选择性分支、并行性分支,当然还有循环的结构。
顺序控制结构的程序执行过程1.引言1.1 概述顺序控制结构是编程语言中一种基本的程序控制结构,它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每一条语句。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顺序控制结构可以保证代码的执行顺序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从而确保程序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式运行。
顺序控制结构的执行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从上到下依次执行每一条语句。
当程序运行到一个顺序控制结构的语句时,计算机会按照顺序执行这条语句,并将结果存储在内存中,然后继续执行下一条语句。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程序的末尾,直到所有的语句都执行完毕。
在实际编程中,顺序控制结构可以通过控制流程的方式来完成复杂的功能,例如计算器程序中的计算过程,或者游戏程序中的游戏逻辑。
通过合理地组织和执行顺序控制结构,我们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总之,顺序控制结构是编程中最简单、最基础的一种控制结构,它的执行过程是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每一条语句。
合理地使用和组织顺序控制结构,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介绍和探讨顺序控制结构的定义和执行过程,以及其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和作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会深入探讨顺序控制结构的程序执行过程。
首先,我们将对顺序控制结构进行定义和解释,以确保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顺序控制结构的执行过程,包括程序从开始到结束的顺序执行以及涉及到的控制流程。
通过详细分析和说明,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顺序控制结构在程序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对顺序控制结构进行深入的定义,包括其在程序中的作用和用途。
我们将介绍顺序控制结构如何按照其在程序中的出现顺序逐步执行,以及如何保证程序的逻辑流程正确无误。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顺序控制结构对程序执行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优化顺序控制结构以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和效率。
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前文所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顺序控制结构在程序开发中的重要性。
软件控制流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软件控制流程的基本概念。
控制流程可以分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顺序结构是指程序按照代码的顺序依次执行,没有分支和循环。
选择结构是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常见的有if语句和switch语句。
循环结构则是根据条件重复执行某段代码,常见的有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
控制流程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逻辑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结构,以实现程序的预期功能。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控制流程结构。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复杂的控制流程,需要使用嵌套、组合各种基本结构来实现。
例如,一个简单的业务逻辑可能需要先进行条件判断,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代码块,最后可能还需要进行循环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控制流程结构来实现复杂的逻辑。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如何设计和优化控制流程。
在设计控制流程时,我们需要考虑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执行效率。
良好的控制流程设计应该使得代码结构清晰,逻辑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修改。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多的嵌套和复杂的控制流程,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在实际优化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条件判断、合并循环、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等方式来改善控制流程,从而提升软件的性能。
总之,软件控制流程是软件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软件的执行效率和正确性。
通过对控制流程的基本概念、常见结构以及设计优化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控制流程,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顺序控制中PLC的程序设计方法金芬【摘要】结合实例介绍顺序控制的编程思想和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方法,针对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法、起保停电路编程法、置位复位指令编程法和移位指令编程法4种PLC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了将顺序功能图转换成梯形图的方法,总结归纳了4种编程方法的设计要点,为程序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amming ideas of sequence control and the design of sequence function chart by using examples.It discusses four PLC programming methods: stepping sequence control instructions programming method,start-keep-stop circuit programming method,set and reset instructions programming method and shift instructions programming method.It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converting sequence function chart into ladder.It summarizes the key points for the design of four programming methods,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rogram optimization.【期刊名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2)002【总页数】5页(P41-44,65)【关键词】PLC;顺序控制;顺序功能图;梯形图【作者】金芬【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江苏苏州215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在继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设备,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通用性强、易操作、设计周期短、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1].在这些应用场合中,很多是对某生产流程或工艺流程的一种顺序控制,现以三菱FX系列PLC控制某物料传送装置为例,分析顺序控制中PLC的几种程序设计方法.1 物料传送装置的控制要求物料传送装置其动作流程为系统上电后,气缸A和B复位至缩回位置时,按下启动按钮,气缸A将工件推出料仓到指定位置1SQ2处,气缸B将工件传送到加工站2SQ2处.回退时,必须等气缸A的活塞杆回缩到尾端1SQ1处的时候,气缸B的活塞杆才能返回,最后停在2SQ1处.图1(a)为某物料传送装置示意图,图1(b)为该装置的气动原理图.2 程序设计思想2.1 控制要求分析由系统的动作流程可知,该传送装置按一定的顺序工作,动作之间的转换由行程限位开关控制,其动作顺序为:A缸伸出→B缸伸出→A缸缩回→B缸缩回.根据系统控制要求可知:PLC的输入信号有启动按钮SB1、A缸和B缸的行程限位1SQ1、1SQ2、2SQ1、2SQ2;PLC的输出信号为控制A缸和B缸伸出与缩回的电磁阀1YV~4YV.输入/输出信号的地址分配见表1.图1 物料传送装置示意图与气动原理图2.2 顺序控制设计思想可将顺序控制这个控制过程分解为多个工序或阶段,每个工序均完成一定的功能,当该工序为活动状态时,PLC可产生相应的输出以驱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当转移到另一工序或下一个工序时,该转移的后续工序变为活动状态,前道工序变为不活动状态.基于这种设计思想可知,无论多么复杂的控制过程,都能分成n个小工序,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表1 物料传送装置PLC控制输入/输出信号的地址分配表?由此可知,弄清各个工序的工作细节,如工序成立的条件、工序要完成的动作、工序转移的条件和转移的方向成为设计的关键[2].2.3 顺序功能图的设计各个工序的表示可用两种方法,一是用PLC状态继电器表示,二是用辅助继电器[3]表示.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步骤为[4]:1) 将流程图中的每一个工序(或阶段)看成是一个工作状态(即步),每个工作状态用PLC的一个状态继电器或一个辅助继电器表示.本例状态继电器或辅助继电器的分配如下: 复位→S0或M0; A缸伸出→S20或M1;B缸伸出→S21或M2;A缸缩回→S22或M3;B缸缩回→S23或M4.2) 弄清流程图中的每个状态功能.状态的功能是通过PLC驱动各种负载来完成的,负载可由状态元件直接驱动,也可由其他软触点的逻辑组合驱动.S0或M0: 初始系统复位;S20或M1:A缸伸出,驱动Y0(电磁阀1YV通电);S21或M2:B缸伸出,驱动Y2(电磁阀3YV通电);S22或M3:A缸缩回,驱动Y1(电磁阀2YV通电);S23或M4:B缸缩回,驱动Y3(电磁阀4YV通电).3) 找出流程图中的每个状态的转移条件和方向,即在什么条件下将下一个状态“激活”. 流程图中的箭头方向就是PLC状态转移图中的转移方向.状态的转移条件可以是单一的触点,也可以是多个触点的串、并联电路的组合.本例各状态继电器或辅助继电器被激活的条件如下.S0或M0:初始脉冲M8002或B缸缩回到位X3(2SQ1);S20或M1:启动按钮X0(SB1);S21或M2:A缸伸出到位X2(1SQ2);S22或M3:B缸伸出到位X4(2SQ2);S23或M4:A缸缩回到位X1(1SQ1).综合以上三步,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顺序功能图,其中图2(a)的工序用状态继电器表示,图2(b)的工序用辅助继电器表示.3 顺序控制的实现方法3.1 步进顺控指令编程3.1.1 编程方法当某一步被“激活”成为活动步时,该步的负载就可以被驱动.当该步后面的转移条件满足时,就执行转移,即后续步对应的状态继电器被置位,后续步变为活动步,同时原活动步对应的状态继电器被系统程序自动复位,其后面的负载线圈复位(SET指令驱动的除外).如图3给出了状态转移图和步进梯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3.1.2 梯形图由图2(a)所示的状态转移图得到的物料传送装置的步进梯形图,如图4所示.3.1.3 步进顺控指令编程的要点1) 初始状态可由其他条件驱动,后续各步的状态必须由前级步和转移条件共同驱动,连续状态间的转移必须使用SET指令,跳转转移使用OUT指令.2) 当某步为活动步时,对应的状态继电器为ON,当转移实现后,该转移的后续步变为活动步,前级步自动变为不活动步(对应的状态继电器为OFF),因此不需考虑步的复位问题.3) 同一负载需要在多个状态中被驱动时,可使用多重输出(如图4中Y001和Y003).3.2 起保停电路编程3.2.1 编程方法设计起保停电路的关键是找出它的启动条件和停止条件.如图5中M3变为活动步的条件是其前级步M2为活动步,且转移条件X4为ON.编程时应将前级步M2和转移条件X4对应的常开触点串联,作为起保停电路的起动电路;后续步M4的常闭触点与M3的线圈串联,作为起保停电路的停止电路.M3本身的常开触点作为保持(自锁)电路.3.2.2 梯形图由图2(b)所示的顺序功能图得到物料传送装置的起保停电路编程的梯形图,如图6所示.3.2.3 起保停电路编程的要点图2 顺序功能图图3 状态转移图和步进梯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图4 步进顺控指令编程的梯形图图5 顺序功能图和起保停编程梯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图6 起保停电路编程的梯形图1) 各步的驱动使用OUT指令,要注意后续步起动后,前级步就变为不活动步了,因此要保持步的状态必须要有自锁电路.2) 当同一负载需要在多个状态中被驱动时(如图6中Y001和Y003),必须集中处理,不允许使用多重输出.3.3 置位复位指令编程3.3.1 编程方法若要实现步间的转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该转移的前级步是活动步(M2=1)和转移条件满足(X4=1),则后续步变为活动步(SET指令将M3置位),同时将前级步变为不活动步(RST指令将M2复位).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编程的顺序功能图与梯形图的对应关系,如图7所示.3.3.2 梯形图由图2(b)所示的顺序功能图得到物料传送装置的置位复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如图8所示.图7 顺序功能图和置位复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之间对应关系图8 置位复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3.3.3 置位/复位指令编程的要点1) 实现步间的转移时,必须先置位(SET)后续步,然后复位(RST)前级步.2) 与起保停编程法一样,当同一负载需要在多个状态中被驱动时(如图8中Y001和Y003),必须集中处理,不允许使用多重输出.3.4 移位指令编程3.4.1 编程方法SFTR/SFTL指令[5]使定义参与移位的位元件的状态依次向右/向左移n位,在顺序控制中移位的位数可设为1,即当转移条件满足一次,至首位开始依次向右/向左移动1位.欲实现图9所示的顺序功能,应选择SFTL左移指令,转移的前级步对应的辅助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转移条件对应的电路串联作为移位脉冲,所有参与移位的状态只有1步为活动步,随着转移条件的满足,将该活动步依次传向后续步.3.4.2 梯形图由图2(b)所示的顺序功能图得到物料传送装置的移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如图10所示.3.4.3 移位指令编程的要点1) 采用移位指令编程时,需弄清同时参与移位的位元件的位数和要移入的状态是1还是0.图9 顺序功能图和移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之间对应关系图10 移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2) 应采用脉冲执行型,即移位条件由OFF变为ON时,移位操作执行1次.若采用连续执行型,则当移位条件为ON时,移位操作每个扫描周期执行1次,这显然不能符合控制要求.3) 同样,当同一负载需要在多个状态中被驱动时(如图10中Y001和Y003),必须集中处理,不允许使用多重输出.4 结论步进指令、起保停电路、置位复位指令和移位指令4种编程方法都是根据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将控制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工序,每个工序对应一个状态(即步),用顺序功能图描述生产工作流程,再根据相应的编程方法编制梯形图,不仅适用于简单的顺序控制过程,也适用于复杂的控制任务或控制过程.用这些设计方法编制程序,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可读性强,并能缩短系统设计时间.其中步进顺控指令编程因不需要考虑线圈多重输出,最易被初学者接受.而移位指令编程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易被具有一定编程经验的技术人员采用.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龚云新,陈淑兰,解晓飞.三菱PLC实用技术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2] 陶亦亦,吴倩,陆春元.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77-182.[3] 阮友德,邓松,张迎辉.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96-208.[4] 宋秀玲.PLC程序设计法探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9-12.[5] 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流程控制图流程控制图是一种用于描述流程控制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节点和箭头的组合来表示程序的流程,用于分析、设计和描述程序的执行顺序和逻辑。
流程控制图主要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其中顺序结构用于表示程序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执行;选择结构用于表示程序根据条件的真假进行分支执行;循环结构用于表示程序重复执行某个动作。
一个完整的流程控制图通常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判断节点、执行节点和箭头等。
开始节点表示程序的开始,通常用圆圈标识,内部标注“开始”。
结束节点表示程序的结束,也是一个圆圈标识,内部标注“结束”。
判断节点用于判断某个条件的真假,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分支。
判断节点通常用菱形标识,内部标注判断条件或描述。
箭头从判断节点出发,指向不同的执行节点,表示不同的分支。
执行节点表示程序的具体执行动作。
执行节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操作,也可以是调用其他流程控制图。
执行节点通常用矩形标识,内部标注具体的操作或调用的流程控制图。
箭头表示程序的流向。
箭头从一个节点出发,指向下一个节点,表示程序的执行顺序。
箭头上可以标注条件或执行次数。
流程控制图的绘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流程的目标和要求。
了解要控制的过程、目标和条件。
2.绘制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
根据流程的开始和结束,绘制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分别标注“开始”和“结束”。
3.绘制判断节点。
根据流程中的条件分支,绘制相应的判断节点。
在判断节点内部标注条件和描述。
4.绘制执行节点。
根据流程的具体操作,绘制相应的执行节点。
在执行节点内部标注具体的操作或调用的流程控制图。
5.绘制箭头。
根据流程的执行顺序,绘制箭头连接各节点。
在箭头上标注条件或执行次数。
6.检查和优化。
检查流程控制图的逻辑是否正确,是否有冗余或不必要的部分。
根据需要进行优化和修改。
总结起来,流程控制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程序的流程控制。
它包括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判断节点、执行节点和箭头等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可以清晰地表达程序的执行顺序和逻辑。
上一节介绍的PLC控制程序的设计过程,是在确定了输入、输出关系后,根据设计人员的直觉和经验直接进行梯形图设计,这种方法称为经验设计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控制任务,经验设计法确实是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而面对复杂的控制要求,用经验设计法就显得非常困难,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设计方法很难掌握,设计周期长用经验法设计系统的梯形图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和步骤可以遵循,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和随意性。
对于各种不同的控制系统,没有一种通用的容易掌握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复杂系统的梯形图时,用大量的中间单元来完成记忆、联锁、互锁等功能。
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它们往往又交织在一起,分析起来非常困难,并且很容易遗漏一些应该加以考虑的问题。
修改某一局部电路时,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系统的其它部分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因此梯形图的修改也很麻烦。
往往花了很长的时间还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2)装置交付使用后维修困难用经验法设计出的梯形图往往看上去非常复杂。
对于其中某些复杂的逻辑关系,即使是设计者的同行,分析起来都很困难,更不用说维修人员了。
这给PC控制系统的维修和改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事实上,对于PLC所擅长的离散型控制场合,不管控制任务有多复杂,通过细心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控制过程就是在PLC的指挥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所以,只要把系统的状态从工艺要求中分离出来,控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系统状态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按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的,在此基础上,人们总结形成了一种科学有效的程序设计方法,称为顺序设计法或步进梯形图设计。
7.7.1 顺序功能图基本概念顺序设计法或步进梯形图设计的概念是在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形成的,步进梯形图是用有触点的步进式选线器(或鼓形控制器)来实现的。
但是由于触点的磨损和接触不良,工作很不可靠。
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控制器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因为其功能有限,可靠性不高,已经基本上被PC替代。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者们继承了前者的思想,为控制程序的编制提供了大量通用和专用的编程元件和指令,开发了供编制步进控制程序用的功能表图语言,使这种先进的设计方法成为当前PC梯形图设计的主要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
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的效率。
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
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步骤(1)首先根据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状态的变化,将控制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这些阶段称为步(Step)。
步是根据PC输出量的状态划分的。
只要系统的输出量的通/断状态发生了变化,系统就从原来的步进入新的步。
在各步内,各输出量的状态应保持不变,如图7.48所示。
图7.48状态步的划分(2)各相邻步之间的转换条件。
转换条件使系统从当前步进入下一步。
常见的转换条件有限位开关的通/断,定时器、计数器常开触点的接通等。
转换条件也可能是若干个信号的与、或逻辑组合。
(3)画出顺序功能图或列出状态表。
(4)根据顺序功能图或状态表,采用某种编程方式,设计出系统的梯形图程序。
顺序功能图又称为功能表图,它是一种描述顺序控制系统的图解表示方法,是专用于工业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一种功能说明性语言。
它能形象、直观、完整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功能和特性,是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重要工具。
功能图主要由“状态”、“转移”及有向线段等元素组成。
如果适当运用组成元素,就可得到控制系统的静态表示方法,再根据转移触发规则模拟系统的运行,就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
步(状态)步也就是状态,是控制系统中一个相对不变的性质,对应于一个稳定的情形。
可以将一个控制系统划分为被控系统和施控系统。
例如在数控车床系统中,数控装置是施控系统,而车床是被控系统。
对于被控系统,在某一步中要完成某些“动作”(action),对于施控系统,在某一步中则要向被控系统发出某些“命令”(command)。
步的符号如图7.49所示。
矩形框中可写上该状态的编号或代码。
(1)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是功能图运行的起点,一个控制系统至少要有一个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的图形符号为双线的矩形框,如图7.49(a)所示。
在实际使用时,有时也是画单线矩形框,有时画一条横线表示功能图的开始。
(2)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是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状态,如图7.49(b)所示。
根据系统是否运行,状态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动状态是指当前正在运行的状态,静状态是没有运行的状态。
不管控制程序中包括多少个工作状态,在一个状态序列中同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工作状态在运行中,即该状态被激活。
(3)与状态对应的动作。
在每个稳定的状态下,可能会有相应的动作。
动作的表示方法如图7.49(b)所示。
图7.49顺序功能图基本符号转移为了说明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要用转移概念,即用一个有向线段来表示转移的方向,连接前后两个状态。
如果转移是从上向下的(或顺向的),则有向线段上的方向箭头可省略。
两个状态之间的有向线段上再用一段横线表示这一转移。
转移的符号如图7.49(c)所示。
转移是一种条件,当此条件成立,称为转移使能。
该转移如果能够使状态发生转移,则称为触发。
一个转移能够触发必须满足:状态为动状态及转移使能。
转移条件是指使系统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移的必要条件,通常用文字、逻辑方程及符号来表示。
7.7 S7-200系列PLC的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7.7.2 S7-200系列PLC顺序控制指令顺序控制指令形式顺序控制指令是PLC生产厂家为用户提供的可使功能图编程简单化和规范化的指令。
S7—200 PLC 提供了三条顺序控制指令,它们的STL形式、LAD形式和功能如表7.13所示。
表7.14顺序控制指令的形式及功能STL LAD 功能操作对象LSCR bit 顺序状态开始S(位)SCRT bit 顺序状态转移S(位)SCRE 顺序状态结束无CSCRE 条件顺序状态结束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顺序控制指令的操作对象为顺控继电器S,也把S称为状态器,每一个S的位都表示功能图中的一种状态。
S的范围为:即S0.0~S31.7。
从LSCR指令开始到SCRE指令结束的所有指令组成一个顺序控制继电器(SCR)段。
LSCR指令标记一个SCR段的开始,当该段的状态器置位时,允许该SCR段工作。
SCR段必须用SCRE指令结束。
当SCRT指令的输入端有效时,一方面置位下一个SCR段的状态器S,以便使下一个SCR段工作;另一方面又同时使该段的状态器复位,使该段停止工作。
由此可以总结出每一个SCR程序段一般有三种功能:(1)驱动处理:即在该段状态器有效时,处理相应的工作;有时也可能不做任何工作;(2)指定转移条件和目标:即满足什么条件后状态转移到何处;(3)转移源自动复位功能:状态发生转移后,置位下一个状态的同时,自动复位原状态。
顺序控制指令的应用液压动力滑台在自动机床中被广泛采用,这里以液压动力滑台控制为例来说明顺序功能图设计方法以及顺序控制指令的使用方法。
液压动力滑台在实际工作时的运动过程一般是:快进——工进——快退。
其运动过程由快进、工进、快退三个电磁阀控制,控制系统PLC各 I/O功能及地址分配如表7.15所示。
机床液压滑台控制系统如图7.50所示。
表7.15 液压动力滑台控制系统PLC I/O地址分配功能名称动作器件I/O地址说明启动按钮SB1 I0.0 启动滑台原点位置SQ1 I0.1 滑台在原点位置工进起点SQ2 I0.2 滑台运动到工进起点位置工进终点SQ3 I0.3 滑台运动到工进终点位置快进YV1 Q0.0 滑台快进工进YV1、YV2 Q0.0、Q0.1 滑台工进快退YV3 Q0.2 滑台快退初始化脉冲SM0.1将初始状态S0.1置位。
当按下起动按钮时I0.0接通,S0.2置位,S0.2接通Q0.0实现快进。
当快进到位时,SQ2动作,使I0.2接通, S0.3置位,而S0.2复位, Q0.0继续接通,并且Q0.1也同时接通,转为工进。
工进到位时SQ3动作使I0.3接通,S0.4置位使Q0.2接通,滑台快退回原点使SQ1动作而I0.1接通,S0.1重新置位,这时滑台停止于原点等待下一次起动。
使用说明:(1)顺控指令仅对元件S有效,顺控继电器S也具有一般继电器的功能,所以对它能够使用其他指令。
(2)SCR段程序能否执行取决于该状态器(S)是否被置位,SCRE与下一个LSCR之间的指令逻辑不影响下一个SCR 段程序的执行。
(3)不能把同一个S位用于不同程序中,例如:如果在主程序中用了S0.1,则在子程序中就不能再使用它。
(4)在SCR段中不能使用JMP和LBL指令,就是说不允许跳人、跳出或在内部跳转,但可以在SCR段附近使用跳转和标号指令。
(5)在SCR段中不能使用FOR、NEXT和END指令。
(6)在状态发生转移后,所有的SCR段的元器件一般也要复位,如果希望继续输出,可使用置位/复位指令。
(7)在使用功能图时,状态器的编号可以不按顺序安排。
7.7.3顺序功能图的结构类型单序列单序列由一系列相继激活的步组成,是最简单的一种顺序功能图,如图7.50所示。
每一步的后面仅接有一个转换,每一个转换的后面只有一个步。
选择的分支和合并选择序列的开始称为选择分支,如图7.51(a)所示。
转换符号只能标在水平连线之下。
如果步5是激活的,并且转换条件e=1,则发生由步5到步6的进展。
如果步5是活动的,并且f=1,则发生由步5到步9的进展。
在选择序列的分支时,一般只允许同时选择一个序列。
图7.51选择序列的分支和合并选择序列的结束称为选择合并,如图7.51(b)所示。
几个选择序列合并到一个公共序列时,用需要重新组合的序列相同数量的转换符号和水平连线来表示。
转换符号只允许标在水平连线之上。
如果步5是活动的,并且转换条件m=1,则发生由步4到步12的进展。
如果步8是活动的,并且n=1,则发生由步8到步12的进展。
并行分支并行序列的开始称为并行分支,如图7.52(a)所示。
当转换的实现导致几个序列同时激活时,这些序列称为并行序列。
当步3是活动的,并且e=1,则4、6、8这三步同时被激活,同时步3变为不活动。
为了强调转换的同步实现,水平连线用双线表示。
步4、6、8被同时激活后,每个序列中的活动步的进展将是独立的。
在表示同步的水平双线之上,只允许有一个转换符号。
图7.52并行序列的分支和合并并行序列的结束称为并行合并,如图7.52(b)所示。
在表示同步的水平双线之下,只允许有一个转换符号。
当直接连在双线上的所有前级步都处于活动状态,并且转换条件d=1时,才会发生步3、5、7到步8的进展。
即3、5、7同时变为不活动的,而步8变为活动步。
跳转与循环向下面非相邻状态的直接转移或者向系列外的状态转移被称为跳转,以箭头符号表示转移的目标状态,如图7.53(a)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