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附215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22.80 KB
- 文档页数: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摘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本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出血、前列腺穿孔、及冲洗液外渗、TUR 综合征的发生与术后出血、尿失禁、膀胱颈挛缩的发生密切相关。
所以,掌握电切的深度、彻底止血、避免前列腺包膜穿孔,是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 U R 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技术关键;为了预防术后出现膀胱颈挛缩,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时性膀胱颈环形纤维切开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并发症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6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064-0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u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已经有80年的历史。
Keyes※Collings 于1923 年用切割电流治疗前列腺增生(BPH),但电切环在水中切割力量不够强。
1925 年美国顺康(ACMI)公司发明了第一台用于切割前列腺的电刀,经S t e r n 等人的临床应用,确立了一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alremoveofprostate, T U R P)在T U R P 问世近20 年的时间内该技术只在美国及欧洲几家大型医院内开展。
在20 世纪50 年代初TURP 技术在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T U R P 也即成为一专业术语,致70 年代初被欧美等国正式认定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
我国在上世纪40 年代即已开始这种手术,直到70 年代末开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目前随着器械设备的完善,该技术在我国各级医疗单位已普遍开展起来,并取得满意疗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腔内泌尿外科最为常用的手术技术,尽管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5 年再次电切手术率为4.65% ~ 6%,但因其损伤最小、适应症广泛、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 U R P)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被公认为是外科治疗前列腺增生(B P H)的金标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原因探讨及预防发表时间:2013-11-11T09:43:33.153Z 来源:《医药前治》第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黄国思[导读] 髌骨轨迹异常是导致髌骨软化及髌股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黄国思(福建省南安市医院外二科 362300)【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道狭窄产生排尿困难产生的原因,减少该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18例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病人分别采用尿道扩张、Otis刀切开、直视下尿道内切开、重新TURP、膀胱颈切开、腔内碎石、间歇性清洁自家导尿及药物治疗。
结果所有病人排尿困难的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排尿困难是TURP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采取防范措施,微创处理安全有效。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尿道狭窄【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029-02自2007年10月~2013年2月,笔者对306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施行了TURP,其中18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现将其原因及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均为因症状性BPH施行了TURP的病人,年龄54~90岁,平均73.2岁,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为拔管后当日~3年,平均4.2个月。
其中发生尿潴留6例,其余12例均有明显的排尿困难,最大尿流率为2.1~11.7ml/s,平均为7.2±2.6ml/s,残余尿量46~383ml,平均242±79ml。
经B超、尿道探试或造影、膀胱尿道镜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前尿道狭窄7例,后尿道狭窄2例,膀胱颈挛缩3例,组织残留过多2例,神经源性膀胱2例,尿道狭窄合并结石1例,组织条或血块阻塞1例。
1.2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先行尿道扩张;尿道狭窄扩张无效者采用Otis刀12点位前尿道切开和(或)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对膀胱颈挛缩者应用经尿道膀胱颈倒“Y”型切开加瘢痕组织切除;对组织残留过多的病例施行重新电切;对尿道狭窄合并结石先处理尿道狭窄,然后将结石推入膀胱再施行腔内碎石取石;对组织条或血块阻塞引起的排尿不畅给予膀胱镜下异物清除;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和平滑肌收缩增强剂,残余尿量过多者采用间歇性清洁自家导尿。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和预防【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和预防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5-01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多发病,其中出现尿路梗阻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逐渐增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1]。
现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仍然排尿困难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
年龄75-85岁,平均81岁,病程9-15年。
术前经直肠b超前列腺估计重量45-60g,平均52g。
采用宋永胜等报道的改良blandy法,采用英国gyrus公司等离子行前列腺电切术。
1.2 方法 8例术后排尿困难病例均行软性膀胱镜检查、尿道造影检查和尿流动力学检查。
应用日本pentax公司fcr15p型/ecy1530软性膀胱镜,行膀胱镜检。
应用加拿大uds-600型尿流动力学检测仪,术前按标准方法行尿流动力学检测;膀胱造瘘术后,膀胱压力测量探头放置于封闭的造瘘管内,进行膀胱测压。
2 结果单纯膀胱颈狭窄4例,膀胱颈狭窄合并后尿道狭窄2例,膀胱颈狭窄合并腺体残留1例,逼尿肌无力者2例。
其治疗分别为: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4例,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和尿道内切开2例,膀胱穿刺造瘘2例。
随访20-90个月,平均43.4个月,6例合并膀胱颈狭窄患者预后良好,2例膀胱造瘘术患者,1例术后6个月恢复,1例定期更换膀胱造瘘管。
3 讨论由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经广为采用,其术后近期再次出现排尿困难会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意味着上次手术的失败。
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有:逼尿肌无力、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颈水肿、前列腺组织残留、膀胱颈狭窄、尿道狭窄等,导致需要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后二者[2-3]。
入院后行软性膀胱镜、尿道造影等检查,得以明确诊断存在后尿道狭窄并明确狭窄的部位和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