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乌克兰危机探讨俄罗斯与金砖国家关系的未来走向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4
俄乌局势的三种前景与利益格局分析摘要“近期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
乌克兰危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有关事态再次表明,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国际社会最应珍惜的财富。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我们不仅要引领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而且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
”俄乌冲突以来,美欧对俄罗斯发出制裁,涉及金融、能源、科技、军事等领域。
主要有:1)金融方面,部分俄罗斯银行被SWIFT系统剔除,但能源相关银行被排除在外;2)科技方面,美欧停止向俄罗斯出口高精尖电子产品;3)军事方面,不再对俄罗斯军方出口战争必需的技术及设备;4)能源方面,美国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5)除了政府组织,美欧各大企业、社会组织等迫于政治和舆论压力发动对俄罗斯制裁。
俄乌冲突表面上看是东西乌克兰矛盾所引发,深层次是北约东扩引发与俄罗斯在全球地缘版图的利益冲突与大国博弈。
更本质的,是大周期下,旧周期和秩序正在解体,新周期和秩序正在开启,贫富分化、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强人政治、大政府、修昔底德陷阱、地缘冲突、国际秩序重建。
未来俄乌局势可能有三种走势:第一种乐观情景:双方在经历前一轮鏖战后达成停火共识。
即使有局部或小规模冲突,但势态逐渐趋于稳定。
第二种中性情景:双方并未在谈判桌前达成共识,导致战争持续陷入僵持,在乌克兰境内展开持续性冲突。
第三种悲观情景:北约介入,提供弹药库、精准卫星系统甚至出兵乌克兰与俄方在乌克兰境内发生高烈度战争,战争惨烈程度和持续时间超出预期。
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各方利益,俄罗斯和欧盟希望第一种情景出现,这符合两方利益。
俄罗斯经济实力难以支撑大规模持久战,存在被拖垮风险。
欧盟受制于能源供给、不希望将战火引到家门口和追求独立摆脱美国控制的地缘因素,同样不希望局势恶化。
金砖未来的发展趋势
金砖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包括以下几点:
1. 经济增长: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新兴大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仍将持续。
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和新技术领域,金砖国家将加速推进发展,这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 双边和多边合作:金砖国家将会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不断建立互信和互利共赢的关系。
金砖国家也将继续推进多边采购、联合投资等形式的合作,为逐步建立开放、包容、公正、平衡的经济体制做出贡献。
3. 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是金砖国家中唯一的货币强国,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金砖国家的加强合作及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币的地位将日益提高。
4. 环境保护:金砖国家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积极通过政策及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文化交流:金砖国家文化的交流也将得到加强。
随着世界舞台的集中力量,金砖国家将结成一种合力,不断推进文化的深入交流,促进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及友谊的建立。
俄乌局势的未来趋势是什么俄乌局势的未来趋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多个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角力。
然而,我将尽力概述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于当前观察和分析的假设,未来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其他变化。
1. 乌克兰的内部政治状况:乌克兰的政治稳定是俄乌局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乌克兰能够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实现稳定和改革,那么局势可能会缓解。
然而,如果乌克兰的政权转变和政治动荡继续存在,俄乌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2. 俄罗斯的行动: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干预是导致俄乌关系紧张升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俄罗斯的动机和行动意图将对未来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俄罗斯决定扩大干预并进一步控制乌克兰的领土,局势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然而,如果俄罗斯选择缓和紧张局势并与乌克兰进行对话,局势可能会放松。
3. 国际社会的立场和行动: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危机的反应和行动也将对局势的未来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欧洲联盟(EU)和北约(NATO)成员国的立场将至关重要。
如果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提供援助并支持其主权和领土完整,那么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可能会更加坚定。
然而,如果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危机的反应力度不够,乌克兰可能会感到孤立并无法与俄罗斯进行有效对抗。
4. 经济和能源依赖: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和能源依赖关系也是局势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乌克兰目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而俄罗斯则依赖乌克兰的输气管道来输送天然气到欧洲。
如果乌克兰能够减少对俄罗斯的经济依赖,这可能会削弱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影响力。
同时,俄罗斯也会受到经济制裁和能源市场的影响,这可能迫使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冲突中作出妥协。
5. 地缘战略利益: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边境地区,对俄罗斯来说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
俄罗斯希望维持对乌克兰的影响力,以确保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和经济利益。
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的加入北约或欧盟可能被视为对自身安全和利益的威胁,这可能导致俄乌局势的进一步紧张。
乌克兰俄罗斯局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乌克兰俄罗斯局势,并就此发表一些看法。
当前,乌克兰俄罗斯局势备受关注,国际社会对此也格外关注。
作为乌克兰俄罗斯局势的文档创作者,我将就此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首先,乌克兰俄罗斯局势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乌克兰危机。
2014年,乌克兰政局动荡,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因拒绝签署与欧盟的经济协议而被推翻,此后乌克兰政局陷入混乱。
俄罗斯在此时占领了克里米亚,并支持了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派分裂分子。
这一系列事件导致了乌克兰政局的动荡和乌克兰国土的分裂,也使乌克兰俄罗斯关系陷入紧张局势。
其次,乌克兰俄罗斯局势的复杂性不容忽视。
乌克兰地处欧洲东部,是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其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
乌克兰和俄罗斯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乌克兰俄罗斯局势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欧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再者,乌克兰俄罗斯局势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乌克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地区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推动乌克兰局势走向和平与稳定。
国际社会应该秉持公正、客观的立场,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也要考虑俄罗斯的合法关切,寻求各方的共同利益,推动乌克兰问题的妥善解决。
最后,作为乌克兰俄罗斯局势的文档创作者,我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们希望乌克兰能够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俄乌两国能够友好相处,共同发展。
我们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加大对乌克兰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此,我对乌克兰俄罗斯局势的发展保持高度关注,也期待着乌克兰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谢谢大家!。
俄乌战争对俄乌双边经济关系的影响引言:俄乌战争是指自2014年起,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冲突。
这场战争不仅带来了人道主义危机和政治动荡,还对俄乌双边经济关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能源、贸易和投资等角度探讨俄乌战争对双边经济关系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能源依赖与能源合作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尤其是天然气方面。
然而,俄乌战争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导致能源合作受到冲击。
乌克兰不得不寻找替代能源供应国,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同时,俄罗斯也面临着失去乌克兰这个重要市场的风险。
在能源合作方面,乌克兰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乌克兰还加强了与欧盟的能源合作,通过欧盟的天然气管道进口天然气。
这些举措有助于减少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并增强了乌克兰与欧盟的经济联系。
然而,俄乌战争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乌克兰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重要通道之一,战争导致了天然气输送的不稳定,进而影响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
此外,由于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的关系紧张,乌克兰经常拖欠天然气费用,给俄罗斯带来了经济损失。
二、贸易关系的变化俄乌战争对俄乌贸易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战争导致乌克兰经济陷入困境,国内需求下降,进而影响了对俄罗斯的进口需求。
此外,由于战争导致乌克兰货币贬值,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出口也受到了影响。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受到了乌克兰的制裁,导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出口减少。
乌克兰是俄罗斯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农产品和工业品方面。
乌克兰的制裁使得俄罗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市场,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然而,战争也催生了新的贸易机会。
乌克兰寻求与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关系,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乌克兰加强了与欧盟和中国等国家的贸易合作,进一步多元化了贸易伙伴。
同时,俄罗斯也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减少了对乌克兰市场的依赖。
三、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俄乌战争给乌克兰的投资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
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与反击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与反击随着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升级,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也日益严厉。
这些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但俄罗斯也展开了一系列反击行动来缓解经济压力。
本文将探讨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以及俄罗斯所采取的反击措施。
1. 国际制裁的经济冲击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美国等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主要包括限制俄罗斯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冻结俄罗斯政府和个人的资产,以及限制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出口等。
这些制裁措施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经济活力。
首先,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到了沉重打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石油出口国之一,俄罗斯依赖能源出口维持经济运转。
然而,国际制裁导致俄罗斯能源行业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俄罗斯主要的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打击尤为严重。
欧盟限制了对Gazprom的投资和技术合作,削弱了俄罗斯能源行业的竞争力。
其次,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
国际制裁导致西方银行转移他们在俄罗斯的资产,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同时,国际机构将俄罗斯的信用评级下调,导致俄罗斯债券收益率上升,增加了俄罗斯政府融资成本。
另外,制裁还对俄罗斯的进口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
欧盟和美国等国际市场对俄罗斯的产品加大了限制,使得俄罗斯的出口受到抑制。
而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则导致了物价上涨和商品短缺,给俄罗斯的内需市场带来了困难。
总体来看,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使得俄罗斯陷入了经济衰退,通货膨胀上升以及财政收入减少的困境。
2. 俄罗斯的经济反击措施面对国际制裁的打击,俄罗斯展开了一系列反击行动来缓解经济压力。
首先,俄罗斯开展了一系列经济多元化措施。
为了减少对能源出口的依赖,俄罗斯大力发展其他产业,尤其是高科技、农业和制造业。
此外,俄罗斯还加强了与新兴市场的合作,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以扩大出口市场。
俄乌局势心得体会700字两年前的今天,乌克兰发生了军事政变,导致俄乌局势的急转直下。
这场危机的延续,使得世界格局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变革。
在此,我想分享几个我对于俄乌局势的看法和感受。
首先,局势的升级并非偶然。
事实上,运动的背后隐含了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的不断恶化。
虽然具体的历史原因复杂多变,但是归纳起来可以理解为,乌克兰在整合其国家的时候,内部民族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克里米亚问题——这个曾经属于乌克兰但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特殊区域,一直以来都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
2014年在一系列的政治角逐之中,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而这才是整个局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升级的关键所在。
其次,在局势升级之后,同时也见证了当下国际战略重点的改变。
早期的地缘政治博弈主要体现为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
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幻,人们越来越关注东部发展的国家,以及对于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具体战略。
比如,乌克兰局势的升级,不仅仅靠近了俄罗斯,也靠近了潜在的区域强权——中国。
在这种新的世界格局之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地缘政治的挑战。
再次,整个局势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件事情:在国际政治中博弈的根本,便是国力与利益。
短暂地回顾一下整个危机的历史,可以发现,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在民族和政治方面的纷争并不是核心所在。
事实上,在金融和自然资源等更为深刻的层面上,是使得这场危机升级的最根本原因。
军事干涉或者协调等做法,也都是将这种利益竞争发挥到了极致的表现。
因此,如果说国家要立足于世界之上,那么必须意识到国力与利益的核心地位,才能在国际政治中保持一个活跃的姿态。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解决问题”的问题。
在乌克兰危机的背后,有很多困境都是由于解决问题这个理念不断得不到贯彻而造成的。
可以想象,当初以此设定下来的解决问题,可能就是一个获得绝对的利益和优势的过程。
但是,事实证明,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双方都没有通过和平的协商,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乌克兰危机折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结构性困境乌克兰危机是指自2024年乌克兰总统未签署与欧盟签署的关于与欧盟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带来的示威活动开始后的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乌克兰亲西方的总统被迫辞职。
这一事件在乌克兰内部问题的基础上,折射出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结构性困境。
然而,在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亲欧盟的情绪一直很高。
这主要是因为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与欧盟成员国波兰和斯洛伐克接壤,受到了欧洲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此外,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也一直受到苏联统治的压制,因此对西方的向往更加强烈。
因此,当乌克兰的前总统阻止与欧盟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时,引发了乌克兰西部地区民众的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示威运动。
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反应是强烈的。
俄罗斯认为乌克兰的亲西方倾向是对其势力范围的侵犯,并担心这将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因此,俄罗斯采取了军事和政治手段来支持乌克兰亲俄派别,包括在克里米亚半岛举行公投并吞并该半岛,以及支持东乌克兰地区的分离势力。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对乌克兰危机做出了反应。
欧洲联盟和美国对乌克兰民众的抗议活动表示支持,并对俄罗斯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谴责。
西方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制裁措施,以迫使俄罗斯放弃其对乌克兰的干涉。
这引发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结构性困境。
结构性困境的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在视野和利益上的分歧。
俄罗斯希望保持其在乌克兰的势力范围,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西方国家则支持乌克兰的民主化进程和亲欧倾向,并试图通过经济制裁来迫使俄罗斯屈服。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导致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对抗态势。
总的来说,乌克兰危机折射出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结构性困境。
这一危机不仅仅是乌克兰内部问题的体现,更反映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不同的视野、利益和政策选择。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均放弃对对方的敌视态度,并寻求通过对话和妥协来解决争端。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乌克兰建立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乌克兰危机中的大国博弈前景与俄罗斯“大国梦”孙静、常红2014年11月05日11:29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从2013年11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乌克兰先后经历了亚努科维奇出走、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马航班机被击落、东部持续战乱等一系列事件,事态发展跌宕起伏。
国际媒体全程高度关注幕后的大国博弈背景,试图通过梳理他们各自的地缘政治目标和实际影响作用推断出这一事件的今后前景。
9月5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代表的见证下签署了和平停火协议。
可是不过48小时,乌克兰东部地区战火重起。
在诸多方面的因素纠结之中,乌克兰危机的彻底解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美欧欲借冷战惯性继续扩大地缘政治版图2013年11月21日,时任乌克兰总统的亚努科维奇宣布暂停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引起国内部分民众不满,并由此逐渐发展成政府危机终于在2014年初全面爆发。
将乌克兰拉入西方阵营远不是近几年才有的话题,冷战结束的不对称性,原有两大阵营的一方解体和另一方的扩张带来了一种突出趋势:“胜利者”一方空前的战略自信,使他们更加奉行冷战思维的实用性,从而在构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形成了不平等的对话关系。
而西方在瓦解了原苏东政治、军事集团后,并没有终止继续弱化和分化对手的步伐,反而变本加厉地遵循旧式的片面安全观,试图彻底将对手“去功能化”以达到自身的绝对安全。
而且,为达到这样的战略目标,美国及个别欧洲国家领导人甚至不顾当年为得到苏联在从东欧撤军、两德统一、削减战略武器等方面主动配合,顺利结束冷战所做出“北约不向东欧扩张”的承诺。
这种完全不顾及对方利益关切的军事战略推进和地缘政治扩张,在瓦解了苏联和东欧阵营后不久,即于1997年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1999年,北约背弃了克林顿向叶利钦做出的承诺,首先将捷克、匈牙利和波兰三国纳入北约。
五年后,又开始了第二轮东扩:2004年,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六国被吸收为北约成员国。
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升级,国际社会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这些制裁措施不仅对俄罗斯的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以及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
一、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由于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的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
国际制裁限制了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出口。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石油出口国之一,制裁导致俄罗斯能源行业受到了重创,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
其次,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了外资流出。
投资者对俄罗斯的信心受到打击,不愿意继续在俄罗斯投资。
外资流出不仅造成了俄罗斯股市的下跌,还导致了俄罗斯的经济衰退。
据统计,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最后,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政府面临巨额的经济支出。
为了维护对乌克兰的影响力,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增加军事开支和援助资金。
这些支出进一步加重了俄罗斯财政压力,削弱了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二、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制裁限制了俄罗斯的外贸发展。
国际制裁使得俄罗斯很难与国际市场保持正常的贸易关系,大量的出口订单被取消或者中断,使得俄罗斯的经济遭受了重创。
其次,制裁也影响到了俄罗斯的金融系统。
国际制裁使得俄罗斯金融机构无法获得外部融资渠道,导致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受到损害。
俄罗斯的货币贬值、信贷紧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经济的稳定运行。
此外,制裁还削弱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表明了西方国家坚决反对俄罗斯的行为,进一步孤立了俄罗斯。
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议程设置能力受到了限制,对俄罗斯的外交施加了巨大压力。
对于俄罗斯乌克兰问题的看法作文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这可真是一个复杂而沉重的话题。
说到这,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战争的画面,人民的苦难,甚至是那些无辜的孩子。
唉,真让人心疼。
一、背景1.1 历史渊源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像一条盘根错节的藤蔓,复杂得让人难以捉摸。
历史上,乌克兰曾是苏联的一部分,彼时的乌克兰在文化和经济上与俄罗斯紧密相连。
可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乌克兰逐渐寻求自己的独立。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身份认同成了一个大问题。
很多乌克兰人希望能和西方靠拢,追求自由与民主。
可俄罗斯则不愿意放弃对乌克兰的影响,认为它是自己的“后院”。
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1.2 地缘政治再说地缘政治,这也绝对是一个大话题。
乌克兰的位置恰好处于东欧和西欧的交界,控制着重要的能源运输路线。
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乌克兰就像是丢掉了一块棋子,心里肯定不愿意。
再加上北约的东扩,让俄罗斯更加警觉。
这种紧张感逐渐升级,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俄罗斯出手了。
二、战争的影响2.1 人道主义危机战争的爆发,让无数家庭破碎。
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背井离乡。
那些曾经平静的城市,如今满目疮痍。
人们在战火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听说乌克兰有很多地方的学校、医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孩子们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难以想象,昔日的欢声笑语,如今被炮火声取而代之,真是让人心痛。
2.2 经济动荡战争不仅是人道主义的灾难,经济上也遭受了重创。
乌克兰的经济本来就不算强劲,战争的来临无疑是雪上加霜。
基础设施被毁,农田荒废,许多人失去了工作。
整个国家仿佛陷入了无底的黑暗。
更别提俄罗斯本身,制裁不断,经济遭受重创。
两国的人民,生活得苦不堪言,很多人甚至为了一顿饭而发愁。
2.3 国际关系国际社会也被这场冲突深深影响。
各国纷纷表态,支持乌克兰,谴责俄罗斯的行为。
这场战争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制裁、援助、外交博弈,各种复杂的局面让人眼花缭乱。
浅析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中俄是两个邻近的大国,也是两个发展中的重要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中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
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是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当前,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国际秩序和规则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协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俄两国的互信不断加深,相互支持、利益交融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为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双方关系的发展历程中俄两国的关系历史悠久,经历过许多起伏。
20世纪初期,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分割中,俄欧同盟、反对共同敌人的中国和外蒙古等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但是,在苏联成立后,苏联采取“大国意识”和霸权主义的行为,对中国展开优势和干涉,导致双方关系急剧恶化。
1960年代初,中苏关系公开破裂,两个国家降至敌对状态。
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俄关系也开始逐渐缓和。
1990年到2000年期间,双方在改善关系和合作方面几乎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自2000年以来,中俄关系迎来了新的高潮。
双方共同应对跨国恐怖主义、打击网络犯罪、防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二、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随着中俄双方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主要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
其中,能源领域是中俄经贸合作的核心领域。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而俄罗斯也依赖中国市场。
此外,两国的工业合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去年,中俄联合开发的远东天然气管道正式投入运营。
中俄经济一体化也得到了逐渐深化,对双方经济发展和相互扩大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三、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新时代中俄关系不仅在经济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乌克兰危机中的俄罗斯00002014年10月20日 15:27:54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徐向梅00002013年,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人均14000多美元,国际储备5000亿美元,国债占GDP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
俄罗斯经济总体上处于安全范围。
政治上,俄罗斯人一方面承认普京独裁,另一方面又接受这种执政风格,认为普京在目前的俄罗斯无可替代。
乌克兰危机爆发前,俄罗斯就处在这样一个状态。
乌克兰与俄罗斯纠结不清的关系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是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俄乌具有历史文化同源性,他们同属东斯拉夫人,共同起源于古基辅罗斯文明,在近代以来至苏联时期三百多年间同属一个国家。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但在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乌克兰是地缘位置特殊、与俄经济相关性最强的国家。
地缘上乌克兰作为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支轴”,用布热津斯基的话说,“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
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是俄四大海军舰队之一黑海舰队主基地,俄力求尽量延长其租期。
经济方面,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对俄贸易占其国家外贸总额的29.6%,而乌克兰也是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相互间贸易占俄与独联体国家外贸额的34.6%,占俄外贸总额的近5%。
乌克兰东部地区聚集了苏联国防工业遗留在乌克兰境内大量重要的军工企业,乌本国军工品的10%供应俄国,而其自身军需设备及配套用品的供货商70%位于俄罗斯。
乌克兰本身对俄天然气依赖程度相当高,而且它又是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输往欧洲的重要通道,从乌克兰过境输往欧洲的俄气大概占了俄罗斯出口欧洲天然气的一半。
因为天然气价格和债务问题,这些年俄乌之间纠葛不断。
乌克兰独立以来经济发展不顺,政治局势不稳,特别是各派领导人在东西方之间摇摆不定,俄乌关系屡次面临挑战。
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克里米亚250万人口近60%是俄罗斯族人,其余为乌克兰族人和鞑靼人。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影响评析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乌克兰危机始于2024年,乌克兰爆发了一系列示威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了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下台。
乌克兰政局的不稳定和需要的紧迫性,以及俄罗斯在危机中的角色,对俄罗斯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乌克兰危机导致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经济制裁。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限制了俄罗斯企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
这些制裁使俄罗斯难以融资,并限制了俄罗斯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
这对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国际油价下跌的背景下。
第三,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面临了内外部投资的问题。
外资在危机爆发后迅速流出俄罗斯市场,投资者对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风险感到担忧。
此外,国内投资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因为经济不确定性和信心的缺乏使得企业和投资者对未来的发展感到不安。
这导致了俄罗斯在面对技术创新和经济现代化方面的挑战,从而影响了俄罗斯长期的经济发展。
第四,乌克兰危机还加剧了俄罗斯经济结构的问题。
俄罗斯长期依赖能源出口作为主导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在乌克兰危机和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面临更大的结构问题。
能源价格下跌和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凸显了俄罗斯应该向其他领域转型的迫切性。
然而,俄罗斯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多元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有限,这使得俄罗斯难以摆脱对能源的过度依赖,限制了其长期经济发展的潜力。
总而言之,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西方制裁、外部投资流出、能源领域的问题以及经济结构的挑战,都使得俄罗斯难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因此,俄罗斯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多元化,以减轻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并确保俄罗斯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金砖五国”合作背景下的中俄经济发展◎张天一经济纵一、“金砖五国”框架下中俄经贸关系的基本特点一直以来,中俄两国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加之双方拥有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因此,在金砖国家框架下,呈现出了新的贸易特征。
(一)服务贸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在边境口岸都进行了改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使得运输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铁路方面,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营,使得在降低淑云费用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货运量,为中俄之间的经贸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两国道路、港口以及口岸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俄之间逐渐形成了以“铁路+陆路+水陆”联合运输的物流模式,从而为中俄之间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贸易便利化助力经贸的发展近些年,中俄两国在贸易投资便利化上做出了许多努力努力,提高了投资环境,在通关、认证和检疫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合作。
而中俄两国在在通商口岸中实行数据共享,为两国贸易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平台,进而增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三)跨境电商成为合作新形态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跨境电商开始成为中俄两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推力点。
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势,自发展迅速推动了中俄之间贸易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通过电子商务,能够实现有效降低成本、缩短贸易距离,通过有助于推动中俄贸易的便利,从而使得两双的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
二、“金砖五国”合作背景下中俄经济合作的需求(一)多元化自中俄建交计算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两国在这期间一起携手经历了诸多政治、经济事件具有较好的同伴关系。
而在两国的携手努力下,新时期两国的关系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国在内的诸多影响因素已经无法对双方的合作造成影响,而两国的频繁往来对于双方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从当前中俄合作发展情况而言,新时期中俄两国经济边合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合作也不再固定在一个或是几个领域,而是包含能源、制造、农业等诸多领域下的共同合作[1]。
基于乌克兰危机探讨俄罗斯与金砖国家关系的未来走向如何估价乌克兰危机对于今后国际格局走势的中长期影响,特别是从国际政治经济权力转移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乃是当今学术界和决策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
乌克兰局势的演进为观察者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不光可以观察俄罗斯与西方大国之间的关系演进,而且可以进一步审视新兴经济体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互动,从而对整个世界局势未来走势作出判断。
当然,其中关键节点,应是俄罗斯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首先拟从观察乌克兰危机对于俄罗斯及全球局势的影响出发,选择金砖国家对俄罗斯遭受西方制裁及动用联合国决议方式进行谴责一事的集体反应为案例,探讨俄罗斯与金砖国家相互关系最新发展的政治动因。
同时,结合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13 年度以来所经历的经济考验,分析中长时段新兴经济体和西方大国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因子,尤其是对于理论层次的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局面、以及对于页岩气革命出现之后世界能源格局的重大变化等等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俄罗斯与金砖国家相互关系的未来走向与可能的发展空间。
本文力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机理出发,即依据大国间关系仍然是未来世界政治经济走向中的关键性因素,而观念形态领域和基础性质的世界政治与经济重大变化,必然也对大国间关系产生深刻影响这样的视角,并运用国际政治研究惯用的趋势性分析和结构性分析的相互结合的方法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乌克兰局势的全局性影响乌克兰危机的全局性影响,不仅在于这一场危机是发生在当今主要大国俄罗斯、美国和欧洲之间,以及是在乌克兰这一个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重要国家;而且在于这一事端蕴含着当今国际政治的一系列重要规则和范式正在面临严重考验。
1.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动因如果对乌克兰危机局势稍作回顾的话,可以发现乌克兰局势变化源于其国内、国外一系列政治经济变动和复杂历史文化因素的相互交织。
而且这一类因素显然广泛存在于新兴国家转型进程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之中。
首先,乌克兰国内宪政多变,国家治理功能衰弱,乃是造成本次动荡的一个长期的结构性原因。
自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在二十余年中出现了五次重大宪政变化。
宪政权力在总统和议会之间左右摇摆,导致民众的政治认同长时期来难以稳定,受集团利益左右的政治精英则从中疯狂寻租。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卢基扬诺夫认为:独立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乌克兰的所谓精英除了利用政治局势寻租,别无其他成就。
①在政治治理结构不断反复的背景之下,一个原本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基础强劲、有一定制造能力的乌克兰经济先是受休克疗法摆布,后是在一轮又一轮不同利益集团的主导下,经济发展模式取向或是向东、或是向西,造成了长期经济波动、外债沉重、腐败盛行、失业严重。
乌克兰的经济成为政治动荡的人质。
乌克兰经济不仅大大落后于波兰等中东欧国家,落后于俄罗斯的发展,而且,也明显落后于原先远不如乌克兰的白俄罗斯。
乌克兰不仅是转型国家政治进程陷于困境,而且是转型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典型。
在此同时,乌克兰地处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特定历史地理位置,使其长期以来受到外部势力的严重介入。
不光乌克兰因民族人种、语言宗教、历史上的政治归属等因素使得其内部高度分化;而且美欧与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拉锯拔河,成为其内部左右摇摆的直接缘由。
外来影响和本土传统犬牙交错的文明结合现象原本是当今世界转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在乌克兰却是以不可遏制和相互排斥性的东西方博弈和角逐形式激化,成为纷争的漩涡。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世纪之交以来,西方在前苏联地区的北约和欧盟东扩,一连串的颜色革命,使得原本脆弱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出现重大裂痕;而黄金十年中俄罗斯所获得的复苏和国力增长,普京大力引导的强国精神,使得俄罗斯再也不愿以冷战失败者的身份与西方打交道。
冷战后原本一系列东西方关系中的妥协产物,如美俄战略武器谈判,现在受到了反导问题的严重干扰;原本作为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粘合剂,并且有相当扎实的一系列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的能源合作,也因为页岩气等新因素的出现产生动摇。
虽然俄罗斯与西方之冲突还没有发展到迎头相撞的地步,但是在如乌克兰这样的缓冲地带出现这样总体性危机爆发,乃是冷战惯性根深蒂固、势所必然的体现。
2.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进程危机以来乌克兰局势的发展,有这以下值得关注之处。
首先,俄罗斯坚决争取乌克兰不同程度地参与欧亚经济联盟,这是普京和俄罗斯精英2013 年至2014 年首要的外交目标之一,甚至是在诸多方面依然有极大分歧的俄罗斯各派政治力量都比较认同的一个政治选择。
俄罗斯在2013 年本身经济遭逢极大困难的局面下,拿出150 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债券,以及降价三分之一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就是其巨大决心的一个体现。
然而,近一年多来,来自欧盟的战略意向,乃是不顾一切,尤其是在排斥俄罗斯参与和不考虑俄罗斯利益的前提之下,决意要把乌克兰纳入欧盟势力范围之内。
而问题的另一方面,尚未摆脱危机影响的欧盟既拿不出乌克兰所需的巨额资金支持,又要求乌克兰继续推进一系列严苛政治经济与法制改革。
在2013 年11 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签订协议之后,虽然俄罗斯方面表示不影响乌克兰与欧盟的继续合作,但是,由于亚努科维奇近一年以来只在国内传播与欧盟合作的舆论,而对转向俄罗斯的立场未作任何说明,因此使得乌克兰民意产生急剧波动。
乌克兰国内形势开始时还是相对温和,虽有不少抗议,但是没有过于激进的政治要求。
2014 年 2 月份以后,也即在俄罗斯冬奥会进入紧锣密鼓的最后筹备期间,基辅局势同时开始动荡,反对党大大加强了抗议的强度。
美国则加大干预程度。
媒体所爆料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和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在 2 月7 日的通话,清晰揭示了美国对于乌克兰内部事务的干预程度,当乌克兰广场反对派还在推进街头抗议运动时,美国政要不仅以粗话谩骂欧盟领导人,同时其触角已经伸展到了指定反对党领导人亚采尼克担任动乱后政府总理这样的地步。
①而且,这一预谋果然在 2 月22 日后基辅新政权的政府人员安排中被付诸实施。
事态的另一面,面临西方全力支持之下的反对派压力,以及基辅街头暴乱也已经出现的大规模人员死伤,亚努科维奇政府走投无路,不得不与反对派于2014 年 2 月21 日签署了政治协议。
其内容为:重新回到2004 年宪法,组建联合政府,以及在2014 年底之前提前举行总统大选。
这一协议是在法国、德国、波兰三国外长见证之下,同时,也是在俄罗斯派出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前俄驻美大使弗拉基米尔卢金的参与之下达成。
但是一天之内,这一协议墨迹未干,就又被广场之上更为激进的反对派所推翻。
之后的形势急转直下,亚努科维奇出走,季莫申科获释,季莫申科的的助手和顾问们组成了过渡政府,并宣布5 月25 日提前举行总统大选。
2 月下旬,克里米亚形势动荡。
3 月以后,克里米亚居民要求独立并回归俄罗斯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虽然,乌克兰的分裂无论对于乌克兰、俄罗斯还是欧洲,都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前景。
但是,3 月16 日克里米亚全民公决以96.77%的绝对高票不只主张克里米亚独立,而且坚定地提出了加入俄罗斯的要求。
3 月18日,普京总统发布重要讲话,正式支持克里米亚的独立和回归俄罗斯的要求。
此后的一段时间中,乌克兰东部地区相继出现动荡局势,哈尔科夫、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等地居民先后提出类似于克里米亚要求加入俄罗斯的要求。
美国、欧盟指责俄罗斯蓄谋继续分裂乌克兰;而俄罗斯则反唇相讥,指出动乱源于西方的支持和挑唆。
围绕着乌克兰紧张局势,出现了俄罗斯与欧美各自组织军事演习、美国派遣军事舰只巡弋、西方雇佣职业军事人员参与、以及西方对俄罗斯实行制裁等一系列冲突升级的手段。
迄今为止,乌克兰动荡局势未有宁日,依然存在着冲突升级的可能。
用普京的话来说,此时的乌克兰已经接近于内战的边缘。
3.危机的未来走势与影响乌克兰危机的实质具有多向度的复杂因素。
首先,是涉及到冷战终结以来俄罗斯在国际系统中的地位问题。
从俄罗斯与西方大国间相互关系的出发点来看,俄罗斯究竟是一个冷战失败者,只能接受西方在其原有影响范围内的不断扩张;还是如西方领导人所言,冷战无失败者,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政治版图的重划,是源于民主和市场秩序的自然扩展、以及原苏联阵营人民的自主选择。
而从地缘政治角色的判定来看,俄罗斯和欧洲相互关系之间,究竟俄罗斯是属于一个大欧洲或者大西方之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还是属于独立于欧洲、美国的平起平坐的三大地缘政治板块之中的一员。
大体上,G8 以及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当年20+1的安排是被视为第一种构想的机制体现,而随着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国力的显着恢复,作为三大地缘政治平等成员的吁求日渐上升。
①这两种视角之下俄罗斯国际地位的判定不仅涉及到作为一个欧亚大陆主要政治实体的本身地位,而且也还涉及到这一政治实体与其接壤的其他政治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即作为具有传统影响力的地区大国是否可具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及如何来处理和经营与这一势力范围的相关问题。
于是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类似于乌克兰这样处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中间地带国家的地位问题。
就乌克兰本身未来的内部和外部政治构架而言,首先,是乌克兰未来外部政治格局的前景,布热津斯基在 2 月下旬形势急剧变化之下,提出过一个关于乌克兰芬兰化的建议。
其内容包括,乌克兰可以象芬兰一样,采取实质上中立的政策。
即政治上可以和所有的国家保持友好关系,经济上可以加入欧盟、但也可以和俄罗斯建立紧密合作;然而,军事上不加入任何被俄罗斯认为针对自己的军事组织。
①鉴于俄乌与俄芬之间的不同关系状态,这一考量未必会被俄方所接受。
乌克兰作为欧亚地区版图最大的国家,能否如同小国真正实现中立,也有很多争论。
包括西方是否愿意在克里米亚已经被俄罗斯占有之后依然同意乌克兰中立化的主张,尚存异议。
但是,这一建议确实是有关乌克兰未来走向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方案。
普京的总统私人经济顾问格拉济耶夫则曾早先提出过乌克兰联邦化的主张,认为乌克兰可以改变目前的单一制。
通过联邦制的构建,真正赋予其地方自治和自主权力,使其能够在面向各方的经济合作过程中,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度。
显然,作为普京欧亚经济联盟主要设计者的格拉济耶夫,是希望通过乌克兰国内政治结构的地方选择多样化,实际上是推进邦联制,来逐渐适应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张。
格氏建议问世之后,当时作为反对派领袖的亚采纽克并不同意,但反对派中也有认为乌克兰联邦制问题可以在将来予以考虑。
在克里米亚被俄罗斯掌握之后,乌克兰联邦化或邦联化的主张能否推行,在实际政治博弈中的可能性已经大打折扣。
但是,这始终是普京和奥巴马等西方政要多次长时间电话协商的主要内容。
在讨论了乌克兰内部和外部的地位问题之后,还存在着第三个问题,那就1问题,俄罗斯与西方展开了异常激烈的争论。
第一个重大争论问题是关于主权领土完整原则与人权和民主原则的相互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