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信用社科技化发展与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2.51 KB
- 文档页数:10
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的经营方法和创新思路篇一: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科学的经营方法和创新思维是保证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关键。
首先,信用社应该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这需要信用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建立财务核算体系、财务分析报告制度、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等,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其次,信用社应该推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信用社应该积极引进智能化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的快速收集、处理、分析和共享,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信用社还应该注重创新思维,不断发掘新的财务管理思路和方法。
比如,可以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客户交易行为、信用状况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和个性化服务。
此外,信用社还可以引入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提高财务管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总之,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的经营方法和创新思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发掘新的财务管理思路和方法,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篇二: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的经营方法和创新思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科学的经营方法和创新思维可以帮助信用社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首先,信用社应该注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这需要信用社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同时,信用社应该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信用社应该注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这需要信用社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高财务管理的精度和深度。
例如,信用社可以通过建立财务预测模型,对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和规划。
此外,信用社还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模型,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农信社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农信社学习科学发展观对我的影响很深,让我对农业发展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这对农信社的发展
路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农信社作为服务农民的组织,必须注重人
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
在农业发展中,我们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获得
感和幸福感。
只有从农民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为农
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农信社的工作中,我们不能只关
注经济效益,更要关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原则,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注重科学创新。
只有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才能
有更好的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农信社要鼓励农民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他
们发展新技术、新品种和新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让我意识到农信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不断进行科学创新,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农信社的工作者,我会
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努力将其贯彻到我的工作中,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论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精细化管理被逐步应用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在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环节中,通过在不同层面的沟通和写作,农村信用社最大程度地实现精细化管理,全面建立“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新型管理模式。
精细化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合规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是指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远景和目标,通过系统的规划方法,在经营管理各层面形成一个有共识的精细化管理行动纲领,并将纲领准确快速地转化成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以持续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农村信用社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与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是对企业精细化管理行为的引深和运用,它对农村信用社客服粗放经营、运用数据技术进行业务经营、成本和风险控制,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稳健经营、提高效益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的最终经营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而经营管理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最终效益获得。
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把农信社经营管理与经营目标统一起来。
管理要出效益,作为农信社来说,就是要实现既定业务经营目标,获取最大效益。
而效益获得与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同时,如何把业务经营过程与经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是企业能否获得最大效益的关键。
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然后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寻求最大收益的方案,依靠精细化管理来实现这个经营目标。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合规经营、防范风险的需要。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已经呈现多元化并上升到层次。
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实行风险管理的精确化,进行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
浅议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现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农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和服务水平。
农信社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导致管理混乱,决策不够科学,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农信社经营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部分农信社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决策不准确,风险控制不到位。
农信社经营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无法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导致其在金融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面对这些问题,农信社迫切需要改善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适应新时代金融发展的需求。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才能实现农信社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对策的必要性对策的必要性是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农信社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和加强农信社的经营管理。
当前农信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管理混乱、风险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下降等,因此必须及时制定相关对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对策的必要性在于通过改进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提升其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求。
对策的制定也是为了提高农信社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社会效益,推动农信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策的必要性不仅体现了对农信社未来发展的关注,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农信社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农信社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农信社的性质和规模较小,管理机制往往比较简单,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漏洞。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流程,会导致农信社在经营活动中出现失误和漏洞。
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承担着支持乡村振兴、扶持农民小微企业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视,农村信用社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深刻认识到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体会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农村信用社需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导向。
在金融领域中,实体经济是最根本的经济活动,是国家经济的核心。
作为服务农村经济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应当以支持农民小微企业和农村产业发展为宗旨,将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比如,在贷款审核中,要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为重点,而不是简单依据信用评分;在银行产品设计中,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
只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农村信用社才能真正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农村信用社需要注重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建设。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动,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员,农村信用社要重视风险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内控体系,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忽视风险管理,导致发生一系列风险事件,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风险意识,强化内控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金融安全和稳健发展。
再次,农村信用社需要推进普惠金融和金融服务的平等化。
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促进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更多农民和农村企业受益。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服务不周、金融服务平等化不足等问题,导致一些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不足,金融服务不完善的情况。
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加强普惠金融理念的宣传,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思考
当前,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的发展正在取得不断进步,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催收和放贷,更加便捷的进行客户管理和对账,以及便捷的网上支付等。
同时,由于信息科技在传输、储存和处理信息方面存在质疑和风险,因此妥善地管理信息科技是时下农村信用社非常关注的重点问题。
首先,将数据库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用于农村信用社,以防止因技术缺陷风险导致的数据泄露、攻击、非法改动等。
其次,应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安全策略,例如建立精确的安全管理模式、强化账户安全,定期审计网络安全评估,做好网络异常监测,建立及时应急办法等,保障信息安全。
同时,及时更新安全技术、法律法规,将新技术应用于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客户行为分析,加强客户分类和安全防护。
最后,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引导信息安全人员认真履行各项管理职责,确保信息安全管理有效实施。
浅议农信社金融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由于受自身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农信社在金融科技创新上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有必要加快农信社金融科技创新,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往,由于农村信用社组织机构不健全,主要由人民银行等机构代管,科技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加之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农信社的信息化建设没有遇到市场方面的压力。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日渐深入,各金融机构的信息化水平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优势。
而农信社由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信息化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其它金融机构,信息孤岛的存在、业务平台的单一,已严重制约了农信社的生存与发展。
二、金融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科技人员队伍。
调整人才结构,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操作技能,提高服务水平。
要改变目前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实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激励机制。
要将计算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的测评作为日常达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工作绩效挂钩。
应采取持证上岗制,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考核测试合格的颁发合格证, 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不合格的离岗学习,待考评通过后再上岗。
二是要有重点、分层次地对辖内员工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通过培训,从中发现和选拔一批年轻有为、较为优秀的员工,充实到不同的业务操作岗位上去,以缓解当前专业计算腹有诗书气自华机人才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
三是面向社会,多种渠道吸收一批懂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 才,充实到急需的业务操作岗位。
2、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技术平台(硬件和软件)。
是遵循“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管理模式;全行统一的客户信息、快速提交产 品的能力;7天、24小时,支持任何时间、地点、来自任何接入方式的银行服务;易 于与渠道和其它后台系统、银行数据仓库进行整合”的设计原则,并具备开放的架构、 高度的可扩充性、强壮性和稳定性。
关于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一支主力军,在助推“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在当前全面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全国各业力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改革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探索农村信用社如何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南漳县农村信用社96年与农行“脱钩”后,县联社根据当时全县80%以上的信用社存款不能支付,贷款无力投入,经济案件层出不穷的实际,果断提出把“居家过日子,严格管理”作为信用社的主要工作来抓,以“综合治理练内功, 积聚力量攥拳头,抢抓机遇求发展”为指导思想:一是实行联社和信用社分层管理的法人治理体制。
县联社依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先后制定和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制度》、《财会管理制度》、《“三防一保”度》、《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管理制度》、《审计监察制度》、《“三会”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信用社一级法人在严格执行联社各项制度的前提下, 结合自身实际,对各项制度进行细化,并确定每年的经营目标, 从而使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动有依据,有准则;二是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劳动用工由内、外勤两块组成, 由社主任因事定岗, 并按照先内勤后外勤的顺序,从上年度考核合格的员工中聘用本年度劳动用工, 与受聘者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用合同来考核和管理员工,大大增强了信用社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
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把员工工资分为基本生活保障工资、岗位工资和“三收”业务绩效工资,绩效工资重点与员工组织存款、清收贷款本息等业务量挂钩考核,上不封顶, 下不保底,,激励员工各尽所能的开展“三收”业务;四是实行全员上阵的安全防范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审计监督、责任追究、严格奖惩等, 加强管理和防范,切实有效的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浅谈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挥农村金融功能、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业务单一、经营风险高等。
为了使农村信用社能够持续发展,以下是我对其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农村信用社应拓宽经营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主要从事小额贷款和存款业务,这种经营模式使得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限制。
农村信用社可以借鉴城市商业银行的经验,拓展信贷、储蓄、支付结算、外汇兑换、资金托管等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流动性,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内外部监管,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由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经营,其监管和风险防控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内部经营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政策和流程。
同时,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监管,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制度,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诚信水平。
第三,农村信用社应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较差,导致了部分信用社的服务质量问题。
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金融业务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增强信用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
农村信用社可以与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相互合作,共享资源,互补优势,提高业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农村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农村金融生态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需要拓宽经营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内外部监管,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全面推进,才能够使农村信用社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94MASTER MANAGEMENT探讨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王刚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摘要]精细化管理是发达国家中诞生的一种优秀管理理念,自引入我国以来就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简单来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可以运用这种管理理念来革新管理方式,实现岗位工作的精细化分工,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农村信用社进行精细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文章首先概述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现状,并深入探究了精细化管理的优势,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06-0094-03一、农村信用社管理现状近些年,虽然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地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比如优化了管理方式,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在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下,一些员工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慵懒松散,工作效率低下;还有一些老员工难以接受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依然沿用不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方式开展新工作,导致工作屡屡出现问题。
其次,农村信用社对信贷资产及其他业务的管理效果较差,对市场情况把握不够准确,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很多业务产品化的开展和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无法实现将企业发展状况与市场情况相结合而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战略。
再次,农村信用社对中间业务的管理有待加强,由于农村信用社主要面对的客户是农村市场,市场环境较为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增强自身的信誉及基础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信用度。
最后,农村信用很难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二、精细化管理优势分析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支撑,企业终会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被淘汰。
2023信用社工作总结:借助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一、科技创新给信用社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逐渐被瓦解,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给信用社带来了新的机遇。
信用社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实现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提升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
二、科技创新在提升信用社竞争力方面的应用
1.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信用社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客户增长和业务拓展。
例如,信用社可以在互联网上搭建个性化推荐系统,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技术的应用
信用社可以运用技术对客户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结果展示给客户,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财务状况。
此外,技术还可以为信用社提供智能化风控系统,防范金融风险。
3.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信用社提供更加安全和透明的金融服务。
通过区块链技术,信用社可以实现身份认证、网络审计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提升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和信用度。
三、2023年信用社工作总结
2023年,信用社面对的竞争形势将会越来越激烈,而科技创新则成为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的新方向。
科技创新的应用可以为信用社提供更加高效、精准和安全的金融服务,提升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
因
此,信用社应该积极借助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浅析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当前,农村信用社精细化管理正在逐步推开,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业务得到长足发展,经营管理也不断走向规范,但与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我们在管理手段与方式上还比较简单粗放,这就直接影响了经营效益与发展质量的提升速度。
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我们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一)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的现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信用社开始改革,目标明确,这就是规避金融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那么,改革的效果如何?潜在的金融风险有多大?目前运行格局呈现怎样的局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农信社的管理现状。
1、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存贷,还是机构和人员总量规模都是相当庞大的,而且有着浓厚的中国农村牧区特色,为我国广大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但它又与现代化的金融秩序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2、农村信用社相比其他金融机构,经营层次相对较多,有旗县级联社、乡镇(苏木)级信用社、信用分社(储蓄所),这些层次都在实施经营活动,这样管理起来难度可想而之,但是农信社的单位和人均规模小。
3、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高效高利润的经营载体,效益欠佳。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利润最大化”目标与“支农支牧”义务之间的失衡。
由于农信社规模庞大,经营层次多,监管上存在较大难度,过分追求效益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
4、实行股份合作制后,股权分散,小股东可能对参与民主管理表示理性无知,采取搭便车行为,不重视对农信社的监督,他们对农信社的所有权难以体现,在农信社资产负债结构和人员素质结构上失衡。
不能有效解决所有者现实缺位的问题。
5、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主体对象是在农村牧区。
作为农牧区金融体系的基础,在吸纳闲散资金、支持农牧区经济、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农村信用社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信用社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信息科技的投入,使得网络信息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从总体上看,目前农信社在科技工作上,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设备运行比较正常,软件管理比较规范,资料保管比较好。
但是与股份制银行比,据有关调查显示,农信社的整体信息化程度要落后7年至8年。
可以说农信社的科技工作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观念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
信用社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对科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多,思维定式仍然沿用老办法多,对新事物接受少,接受慢,因而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三个不知道”: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最新的科技手段;二是不知道如何让科技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三是不知道如何检查科技工作。
对科技工作往往很茫然,束手无策,认为是太专业的工作,工作决策中主动应用得少。
编制过少,人员配备不到位。
主要是专职人员少,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有的联社科技部门都不单设,有的即使单设,人员也不多,只有2人,但信用社网点多,现在一个联社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信用社,而现在信贷、会计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上级省联社上线使用的程序越来越多,大小程序均在十几个,任务特别重,人员配备根本不到位。
3.各自为阵,整体规划不到位。
由于信用社是一级法人,条线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期由人民银行等机构代管,而科技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又比较多,所以整体规划能力差,基层只能是各自为阵,这是信用社科技工作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4.素质不高,岗位培训不到位。
信用社目前科技人才匮乏,极少有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远远低于其他的金融机构。
浅议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成本精细化管理当前,农村信用社成本管控总体上比较粗放,不利于提高竞争力,笔者就加强农村信用社成本精细化管理,提高基层信用社成本费用管控水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成本费用管控执行力成本费用管控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的工作,因此,联社要成立以一把手为负责人,主要领导参与,各业务条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成本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其职责一是负责制定成本归集分摊、预算控制、评价考核的成本管控制度;二是负责制定标准成本,汇总编制全社成本费用预算;三是负责建立各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费用台帐,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提供经营管理必需的成本信息。
二、成本精细化管理内容设置(一)明确成本构成。
至少应包括:1.筹资成本。
2.经营管理费用。
3.随业务量变动的税、费支出,如手续费支出、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4.补偿性支出。
5.准备金支出。
6.营业外支出。
(二)建立成本责任中心。
资金营运部、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营业机构等前台划分为利润中心,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负责;授信评审部、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稽核部等中台为成本中心,既对前台分摊的部分风险成本负责,又对自身分摊的间接成本负责;办公室、人事劳资部、纪检监察保卫部、科技信息部等后台是单纯的成本耗费中心,应实行定额成本控制。
(三)成本归集分摊1.产品分类。
农村信用社可根据现有的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同业和投资业务四个产品大类建立对应的产品组,然后按树状结构实行产品细分。
如:个人业务细分为个人贷款、个人存款和个人中间业务。
个人贷款又再细分为个人住房按揭、汽车按揭和抵押贷款等明细产品类别等。
公司业务可按涉农和非农进行分类。
2.产品成本**。
包括**产品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资本及风险成本的分摊三个方面。
3.项目成本归集分摊。
项目是指信用社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投入大、范围广、涉及多项成本要素产生的一揽子经营管理活动。
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思考一、发展现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助推“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在业务规模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有了稳固的服务对象、广阔的发展空间、宽松的经营条件以及过硬的职工队伍。
(一)稳固的服务对象。
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即是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农村信用社的投资主体对象界定在农村,立足点在农村。
目前农业产值占比相对减少,增速缓慢,但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发展前景可观,具有强劲增长的态势。
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等多种形式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多,农村资金需求不断增长,过旺的资金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同时由于财政资金有限,经济行为主体的自有资金匮乏,集体积累“空壳”,其它渠道的资金也越来越少,而其他银行都向集约经营转轨,农村信贷投入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支撑,农村信用社已名符其实的成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金融主要力量。
(二)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在广大农村。
一是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的基础地位日益加强;二是在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上,由于农村信用社主力军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地方政府的地位日益提高,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关爱,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关注;三是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日益牢固,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顶梁柱”,广大农民都亲切地称誉“农村信用社是我们自己的银行”。
(三)宽松的经营条件。
由于农村信用社界定为“三农”服务,“三农”的发展尤其是农民的致富增收所需的信贷资金,大多源自于农村信用社,加之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都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一切必将更加重视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
(四)过硬的职工队伍。
一是农村信用社的职工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练就了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本领;二是通过人才招聘、在职学习、岗位培训等方式,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更新较快,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浅析农村信用社科技化发展与精细化管理的思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缺乏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就必须实现产业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资本专业化,坚持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如上所言,不仅企业要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各地农村信用社在科技化建设方面更是如此。
如今,计算机网络建设发展方兴未艾,如何搞好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网络建设,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网络化经营,使农村信用社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份额,能够提高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信用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世界其他金融机构的抗争力,已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日益重要而又非常迫切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科技化发展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新科技产品的不断推出,改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模式,将农村信用社推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为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更好的发挥服务三农的宗旨,各市地都非常重视农村信用社科技建设的发展,在电脑网点覆盖率、管理水平、网络建设、技术人员的配备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使信用社系统科技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科技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还有不适应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需要的方面,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科技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为:(一)历史遗留问题和市场准入的限制,造成农村信用社的科技化建设比较缓慢。
由于受历史遗留问题、资金投入、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科技化建设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虽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但全国许多地方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使用、网点建设、设备更新等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和审查程序,如需添加科技设备必须要层层上报审批,受到很多限制,这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在科技化建设方面发展缓慢。
(二)科技资金投入不足与农户需求提高之间存在着矛盾,降低了对客户的吸引力。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农民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对金融需求的单一需求模式,他们对现代化的金融需求也逐渐提高,希望农村信用社能够给他们提供网上银行、自动柜员机存取款、通存通兑、信用卡等高效迅捷的服务。
但是,农村信用社受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影响,难以及时满足农户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客户的流失。
(三)各地农村信用社科技发展不平衡,科技产品单一,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业务的拓展。
由于农村信用社大部分网点深入农村,员工对科技设备的了解较少或者不了解,对于某些还未实行柜员制的农信社网点,信息科技化建设更是可望不可及。
同时,有些农村地区的电信部门网络线路不能到位,使许多网点没有条件连入中心网络,实现数据集中管理、通存通兑和其他网络业务,影响了新业务的开展。
这种区域和客观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社与社之间、城市与农村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地区科技发展的差距,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发展,特别是中间业务及卡业务开展较慢,不能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
(四)农村信用社综合型的科技人才匮乏,成为制约科技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沿用手工作业的老习惯,科技化发展起步晚,技术人员的储备与其他专业银行相比相差甚远,现在从事科技化建设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近几年新招收的大中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这些人缺乏对金融行业经营情况的了解,缺乏经验,所以进入岗位后还不能马上适应这项工作。
为解决燃眉之急,往往是对这些刚刚招考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相关金融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简单培训后就上岗,这种现状造成了信用社缺少复合型科技人才,现有的人才资源仅能维持勉强发展。
(五)科技发展建设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规范。
上级主管部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统一的操作和管理办法去规范和发展信用社的科技化建设,同时激励机制落后,目标不明确,有的信用社把吸收存款作为衡量科技化建设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有的信用社忽视科技化建设的效益功能,为了完成当年利润指标,对设备的维修、维护、购置工作顺延或停止,有的信用社没有建立科技化建设的考核办法,难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殊不知,这种片面强调业务而忽视科技的发展,延缓了信用社整体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二、农村信用社科技发展策略分析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农村信用社科技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尽快改变当前信用社科技发展的不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的改进来促进科技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转变传统观念,做好组织引导。
首先,领导阶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获得领导层的理解和支持,要利用会议、培训等形式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并且多渠道地培训普及电脑知识,充分认识到科技化建设对信用社业务的促进作用。
其次,加强组织宣传,通过向员工宣传新设备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进一步推广新型科技设备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意识,让其充分了解科技应用的方便性和优越性。
(二)加大设备投入,提高运行效率。
为适应当前电子网络应用系统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应加大投入,抓好基础工作。
要积极筹措资金,坚持该投入的钱必须投入的原则,积极购置设备,切实解决微机联网、电子汇兑等问题,实现电子化办公。
同时要引进和增加科技人员配备,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技术保障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在快速、优质、调整的基础上,推进信用社业务的高速发展。
一是加大硬件设施建设。
购置高性能的电子设备供业务网点使用,并加强对科技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二是联社(合行)电脑管理部门应加强科技设备管理。
对基层社的科技设备要按硬件型号逐件进行登记清理,并全部纳入联社科技设备档案进行管理,明确责任人,便于联社对基层社科技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和维护。
三是重视网络传输线路及备份线路的建设。
为保障网络传输线路的畅通和业务的正常开展,基层社要慎重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高性能的网络传输线路并做好线路的有效备份,来提高业务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安全性。
(三)转变经营理念,加强科技产品开发。
随着部分省、市通存通兑业务的相继开通,信通卡、中间业务等新业务系统被推广应用,为信用社进一步扩大业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求信用社摆脱旧的经营理念的束缚,改变服务手段落后的局面,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一是信用社要逐步改变旧的经营方式,目标不要局限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从领导做起,“走出去,请进来”,发挥信通卡的功效,在已开办代发工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代收付及代理业务,如代收水电费、税款、话费、财政事业性收费及代理保险业务等品种。
通过多种渠道经营,既增加了存款规模,丰富了信贷资金,又赚取了手续费,增加了营业收入。
二是加大新业务的宣传力度,围绕卡业务做大“文章”。
通过对信通卡功效的宣传,采取一定激励措施,扩大发卡规模,争取中、高档次消费群体持卡消费,拓宽增收渠道。
三是针对城区人口密度大、商贸经济发达等特点,选择优越地段,投资“自助银行”业务,安置ATM自动取款机、补登折机、自助终端等高端电子设备,提供24小时服务。
通过更新服务手段,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声誉和降低人力成本。
(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新业务的广泛应用和金融科技产品的不断创新,要求业务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从而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但目前农村信用社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员工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要改变目前状况必须加强农村信用社阶梯性队伍建设:一是建立激励机制。
县联社和基层信用社要将科技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的测评列为达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与日常工作绩效挂钩。
采取持证上岗制,能者上,庸者下。
二是内部培养。
县联社将科技知识培训作为年度职工教育培训的工作重点之一,采用脱产、半脱产、分期轮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有重点、分层次地对辖内员工进行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是社会吸收。
通过多种渠道吸收一批懂科技知识的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进行短期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工作实践,充实到急需的业务岗位上。
只有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农村信用社的人才结构,打造出一批适应现代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阶梯性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经济。
(五)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分工。
随着新业务系统的不断更新和推广应用,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约束机制,规范各种操作行为,成为科技网络应用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首先,加强操作员管理,合理配置,明确分工。
基层社要按照制度管理规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根据分工的不同配备相应的操作员,并严格界定操作员的工作权限,如需变动,及时更改备案。
其次,建立操作员岗位目标责任制。
严格按照科技信息岗位管理和会计出纳制度管理的要求,不同岗位的操作员只能按照分工的不同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并承担该业务处理的全部责任,严禁串用操作员代码处理业务。
再次,加强密码管理,完善主管授权制度。
基层社要根据有关规定,正确设置科技设备密码、系统用户密码、操作员密码,区别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换,并建立相关密码登记簿。
最后,加强事后监督,逐步推行综合柜员制,成立事后监督监管中心,加强事后监督管理工作。
三、农村信用社科技发展中的管理策略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的业务创新能力日渐增强,经营规模日益增大,金融企业的科技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日益提上了日程,农村信用社当然也不例外,精细化管理无疑也是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巩固自身优势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农村信用社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市场竞争和严格的外部监管的需要。
经济全球一体化,金融企业竞争的加剧,促进信用社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已呈多元化并上升到更高层次。
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这在客观上信用社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管理模式的彻底变革。
此外,严格、规范的外部监管,是促进信用社提高自控能力,实现安全、有效经营的外部条件。
信用社必须改变粗放管理的模式,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实现向精细化管理的过渡。
其次,推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
信用社最终经营目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信用社最终效益的获得。
信用社为了获取最大收益,需要准确的数字来衡量经营状况,如资产回报率、业务收入、经营成本和利润都需要依靠精细化管理来实现,粗放型管理则无法达到这些要求。
再次,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做强做大信用社的需要。
信用社能否最终强大,最根本的是看其管理上的优劣。
要保持业务领先和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科学系统的分解落实,更需要通过精细管理和提升执行能力来支撑。
市场竞争的层次和内涵决定了单凭经验管理已不能适应市场要求,严峻的市场形势要求信用社必须创新管理方式。
如果信用社延续粗放型的管理方式,问题会越聚越多,最后陷入困境,失去市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