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及应急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24.01 KB
- 文档页数:10
建筑施工事故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建筑法》第四十四条和五十一条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促进企业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及当施工中发生事故时,企业能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根据企业的特点,特制定本企业的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二、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建筑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隐患众多,事故多发的行业,它有与工矿企业明显的不同特点:1、建筑物、构筑物形式多样,很难实现标准化。
结构外形多变,施工方法必将随之改变。
2、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都要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停的流动,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3、工程点多、面广,施工流动性大,这给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难。
4、工程高、大、深,露天高空作业多,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5、建筑结构复杂,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
每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同。
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
6、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
可见,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甚多,因此,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通过对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的统计分析得知,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等五种是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因此,这五种事故称为“五大伤害”.此外,中毒和火灾也是多发性事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以上多发性事故隐患的整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制定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对保障工人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的清单,用以帮助施工单位识别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高空作业危险源:从高处作业时,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控制措施:建立高空作业管理制度,仅有资质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悬挂安全带,并保证安全带与稳定支撑点连接,设置安全网、安全敞口、警示标识等。
2.施工机械的操作危险源:使用施工机械时,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机械事故和伤亡。
控制措施:设备配备专职机械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需持有相应的上岗证,并定期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机械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操作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
3.电器设备使用危险源:电器设备的使用不当可以引发火灾、触电等事故。
控制措施:电器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业人士安装、维修。
工人在使用电器设备时需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并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
使用电焊机等高功率电器设备时,应设置专用的隔离开关,并在能量高的设备周围设置隔离标识。
4.建筑物结构施工危险源:在建筑物结构施工中,可能遭受崩塌、坍塌和倒塌等事故。
控制措施:施工前需进行地基勘测和结构计算,并确保使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加固和支撑不稳定的构件,并设置防护措施,如安全网、警示标识等。
5.施工现场管理危险源: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容易导致人员失误、交通事故等。
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和管理。
施工现场应确保通风、照明良好,并设置合理的通道和防护设施。
严禁酒后上岗,工作人员需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防护服和防护手套。
6.施工材料的选用和储存危险源: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可能会导致危险事故,储存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管理方法,2000字对于施工现场而言,危险源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
本文将从危险源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四个方面探讨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一、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础。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全面巡查和危险源调查,识别和记录存在的危险源。
具体方法如下:1. 建立危险源识别和记录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每个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危险源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表格或记录簿中。
2. 进行全面巡查:组织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巡查和检查,包括施工场地、建筑结构、施工设备、用电、用火等方面。
3. 借鉴经验和教训: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施工项目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复出现相同的危险源。
4. 引入先进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对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识别和监测。
二、危险源评估危险源评估是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级管理。
具体方法如下:1. 制定评估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施工现场危险源评估的标准和指导,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的判定等。
2. 评估危害程度: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危害程度的评估,根据该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性质、可能的后果和发生频率,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并分级。
3. 制定管控措施:根据危险源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
4. 定期评估复查: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复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措施。
三、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是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具体方法如下:1. 优先控制高风险危险源:根据危险源评估的结果,对高风险危险源优先进行控制和管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2. 采取集中控制措施:对于施工现场上多个危险源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情况,可以采取集中控制措施,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有害因素与防治措施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各种危险的地方,因此了解并掌握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有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高处坠落危险: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时的坠落危险是最常见的一种危险源。
例如,在搭建脚手架、安装外墙幕墙等作业过程中,工人需要在高处进行操作,一旦不慎坠落,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2.机械设备伤害:施工现场通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钢琴架等,这些设备在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到位的情况下会产生伤害。
例如,起重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侧翻、吊运物体掉落等都会对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3.电击危险:在施工过程中,电源线、电焊设备等都会带来电击的风险。
工人进行电焊、电工作业时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很容易触电。
4.化学品危险:在一些施工现场,如化工厂、化学实验室等,化学品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源。
不正确的储存、使用化学品容易导致泄露、燃爆等严重事故。
1.噪声:施工现场通常会产生很高的噪音,如起重机的噪声、振捣机的噪声等,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噪声之下,工人就会受到严重的听力损伤。
2.粉尘、烟尘:在一些施工现场,如矿山、挖掘工地等,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尘。
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3.毒气:一些施工现场,如地下工程、排水井等,可能会存在有害气体的泄露。
这些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对于工人的健康极具危害。
针对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和有害因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高处作业防护措施: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带、安全防护网等设备,确保工人可以安全工作。
同时,应定期对脚手架、悬挑平台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牢固可靠。
2.机械设备操作防护措施: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工人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工程危害及防治措施方案一、危害分析1.1 建筑施工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1)高处坠落:建筑工地多为多层楼房,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存在坠落危险。
2)物体打击:工地上存在大量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存在被物体打击的危险。
3)电击危险: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电线和电气设备,存在触电危险。
4)噪音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影响工人的健康。
5)化学品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多种多样,存在一定的化学品危害。
6)烟尘危害:砌筑、切割、装修等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1.2 设备设施危害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1)机械伤害:设备设施操作不当、操作过程中插手、接触活动部分等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2)电气伤害:设备设施的电气安全问题存在电气伤害的危险。
3)化学伤害:设备设施维护和维修中存在化学品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化学伤害危害。
4)人机协同危害:部分设备设施需要和操作人员高度协同,操作不当易产生危害。
5)设备故障危害:设备设施使用过程中存在设备故障的风险,造成伤害。
1.3 环境危害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主要包括:1)水质污染:施工现场的洒水、清理等工作会对周边水体产生影响。
2)大气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砂石搅拌、水泥搅拌等作业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影响空气质量。
3)噪音污染:施工现场的机械作业、施工工艺等会产生噪音,污染周边环境。
4)生态破坏: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植被、土壤等产生破坏。
1.4 人员危害施工人员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1)身体伤害:作业中容易摔倒、拉伤等。
2)职业病危害:长期在施工现场工作易受到职业病的影响。
3)疲劳伤害: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疲劳伤害。
4)安全文化不足:部分施工人员对安全文化意识不强,存在着安全事故的隐患。
1.5 其他危害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其他潜在的危害因素,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措施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危险的行业,施工现场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源。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高处作业危险源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是一个常见的危险源。
工人在搭建脚手架、安装天花板或进行外墙装修时,常常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
然而,由于高处作业存在坠落、滑倒等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
首先,应确保脚手架的稳固性。
脚手架的搭建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横杆和纵杆之间的连接必须牢固。
其次,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固定在可靠的支撑物上,以防止工人坠落。
二、电气安全危险源在建筑施工中,电气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电气设备的错误使用或不当维护可能导致触电、火灾等危险。
因此,识别和控制电气安全危险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电气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其次,所有电气设备都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测。
此外,工人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佩戴绝缘手套,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
三、机械设备危险源在建筑施工中,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伤害和事故发生。
因此,识别和控制机械设备危险源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他们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
其次,机械设备的操作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例如,禁止在机械设备运转时接近旋转部件。
此外,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四、化学品危险源在建筑施工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例如油漆、溶剂等。
然而,这些化学品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识别和控制化学品危险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施工现场应有专门的化学品管理人员,负责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
其次,所有化学品的储存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例如,避免与易燃物或氧化剂存放在一起。
建筑施工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建筑施工是一个涉及众多工序、工人、设备和环境的复杂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大危险源,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档旨在识别这些重大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进行。
一、重大危险源清单1.高处坠落: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因安全设施不完善、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坠落事故。
2.物体打击: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工具等可能由于堆放不稳、吊装不当等原因造成落下伤人。
3.触电事故: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电线电缆等可能存在漏电、短路等风险,导致触电事故。
4.坍塌事故:基坑、土方开挖等作业中,可能因支护不当、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导致坍塌。
5.火灾与爆炸: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6.起重机械事故:塔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事故。
7.中毒与窒息:施工现场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工人长时间吸入可能导致中毒或窒息。
二、控制措施1.高处坠落控制措施;完善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如安装安全网、设置警示标志等。
对工人进行高处作业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检查高处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隐患。
2.物体打击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工具进行规范堆放,确保稳定可靠。
加强吊装作业的管理,确保吊装设备性能良好、操作规范,在可能产生落物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3.触电事故控制措施;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电线电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
为工人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垫等;加强工人的电气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电气安全意识。
4.坍塌事故控制措施;在基坑、土方开挖等作业前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制定科学的支护方案。
加强现场监控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变形等问题;对工人进行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他们的逃生和自救能力。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各种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在施工现场应严格控制各类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确保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控制1.空气质量控制: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通常不理想,可能存在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
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充足通风: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等手段,保持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保护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免受污染物的侵害。
-粉尘收集和治理: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可以利用湿法除尘设备或安装吸尘装置等手段收集和治理施工现场的粉尘。
2.温度和湿度控制:施工现场往往会面临高温、低温和高湿度等情况,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高温或低温天气条件下,尽量安排工作时段避免日照强烈或气温骤变的时段。
-提供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提供防寒衣物、防暑降温用品等,确保施工人员在恶劣环境下的身体健康。
3.噪音控制:施工现场往往会有很高的噪音水平,给施工人员的听力和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噪音源:选择低噪音工具、设备和机械,尽量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产生。
-噪音屏蔽和防护: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噪音屏蔽装置,降低噪音传播;为施工人员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二、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控制1.高处作业安全:高处作业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容易导致人员坠落和物体掉落等事故。
为了保障高处作业的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置安全围护栏杆:在高处施工场所的边缘设置坚固的护栏,防止人员意外坠落。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施工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以防止坠落事故。
2.可燃物和易燃物控制:施工现场常常使用各类可燃物和易燃物,不当操作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是指对工人和环境可能产生重大伤害或危害的因素。
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安全,必须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的清单。
1.高处作业危险源:从高处坠落可能导致工人受伤或死亡。
控制措施:-安装有效的临时防护栏杆和人身防护装置,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
-提供合适的脚手架、梯子等辅助设备,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安全意识和正确的作业技能。
2.电气设备危险源:电气设备的故障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电击、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和电缆,确保其安全性能。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配备专业的电气人员,负责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工作。
-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3.机械设备危险源: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或故障可能引发事故,造成工人受伤或死亡。
控制措施:-提供安全可靠的机械设备,并确保其合理维护和检修。
-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防止工人被机械部件夹伤或碰撞。
-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其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方法。
4.施工物料储存危险源:物料的堆放不当或储存方式不合理可能引发倒塌、滚落、火灾等事故。
控制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合理选择堆放和储存物料的位置和方式。
-要求堆放的物料符合规定的稳定性要求,并进行固定和标识。
-确保储存区域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区域。
5.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能危险源:施工过程中的作业不正确或违反规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控制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并确保工人遵守。
-设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6.现场临时设施危险源:现场临时设施如临时建筑物、设备和交通路线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的因素。
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这些危险源的风险。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
1.高处坠落危险高处作业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为防止人员高处坠落,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搭设安全围栏或安全网,确保周边的边缘、洞口、楼梯等区域都有保护措施。
-提供安全带和安全绳索,要求所有需要在高处作业的人员佩戴并正确使用。
-为高处作业提供安全平台或工作台,防止人员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安全操作程序和措施。
2.机械设备操作危险在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事故发生。
以下是一些控制措施:-对所有需要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机械设备的危险区域,禁止未经授权者进入。
-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为机械设备设置紧急停止装置,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设备操作。
3.电气安全隐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源。
以下是一些控制措施:-对需要进行电气操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
-严格遵守电气设备安装和维护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对施工现场的电路和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隐患及时修复。
-设置安全电源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便于在发生故障时切断电源。
4.化学品和有害物质-使用化学品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必要的防护设施和操作规程。
-防止化学品泄漏和扩散,如设置存储区域和小容量储存设备,使用密封容器等。
-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安全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
-定期进行化学品的处理和清理,避免储存和使用不必要的物质。
总之,在建筑施工现场,要针对各种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不断加强监督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高处作业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危险点之一、在高处作业时,人员可能
会因为工作平台不稳、坠落等原因导致伤害。
因此,应该在高处设置防护
栏杆或安全网,确保工人的安全。
机械操作也是一个危险点。
在机械操作时,人员可能因为操作不当、
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伤害。
因此,在操作机械之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
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化学品安全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危险点。
在施工中使用化学药剂时,人员可能会因为接触有害物质、误食或呼吸有害气体等原因导致伤害。
为
了确保化学品安全,应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一是在仓库中储存化学品时,应该分类存放,并严格按照标识要求存储;二是使用化学品时,要戴好个
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三是定期检查化学品的保质期,及时处理
过期化学品;四是在使用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应该加强通风换气,确保
空气质量。
此外,还应该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例如,要设置
安全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确保其
正常运行;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等。
总之,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点,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只有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危险点的防控,才能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施工组织工作危险点及必要的控制措施
1.1布置作业前,必需对图纸,勘察现场,彻底查明可能向作业地点反送电的全部电源,并应断开其开关、刀闸。
1.2对大型作业,带电作业等较为简单的施工项目,有关人员必需在施工前深化到现场绘制设备接线和相位图,对现场四周的带电部位、大型施工器械的行走路线和工作集团以及以施工构成障碍的物体等核查清晰,以便确定可行的施工方案,查明作业中的担心全因素,制订牢靠的平安防范措施。
1.3对设备缺陷的处理工作必需在工作前将缺陷以生的缘由、处理方式以及处理工作时对现场条件的要求,工作中的平安留意事项等核查清晰。
- 1 -。
施工应急措施范文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突发意外和紧急情况,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制定应急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施工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应对措施。
一、施工应急措施的制定1.建立应急预案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型、规模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施工现场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2.规范施工流程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和施工任务,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规范和标准。
同时,应对施工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4.培训工人施工单位应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使其熟悉应急处理程序、掌握必要的应急技能和知识。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火灾应急处理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并启动消防系统,同时对火源附近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当火灾无法迅速扑灭时,应采取堵塞通风口、关闭阀门等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2.事故伤害应急处理事故伤害是施工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常见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对伤者进行急救、报警求助、封锁现场、进行调查等。
3.自然灾害应急处理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可能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情况,预测灾害风险。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组织工人撤离至安全地点。
4.变电设备异常应急处理在电气施工中,变电设备异常是常见的突发事件,应根据设备性质和异常情况,采取及时断电、紧急疏散等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5.建筑物崩塌应急处理建筑物崩塌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应持续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一旦发现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支撑、加固等措施,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现场安全巡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巡查内容包括施工区域的安全标志是否齐全、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用电安全是否符合标准等。
危险因素与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给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对于工作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不同行业的危险因素与作业危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
一、建筑施工行业危险因素:高处作业、电气设备、起重机械、机械设备和金属块物体、粉尘、噪音等。
1.高处作业危险点:存在从高处坠落、坠物伤人和电击等风险。
预控措施:-提供安全护栏和安全网,确保高处的工作平台稳固和安全通道畅通。
-配备安全带和安全绳,确保工人在进行高处作业时能够有效佩戴和使用。
-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电气设备危险点:存在电击、火灾和爆炸等风险。
预控措施:-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和鞋套,以减少电击的风险。
-加强对电气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3.起重机械预控措施:-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要求。
-给予操作人员充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操作起重机械的技能和经验。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牌,提醒工人注意起重机械的存在和运行情况。
4.机械设备和金属块物体危险点:存在机械设备启动时的伤害风险和金属块物体的坠落伤害风险。
预控措施:-确保机械设备和金属块物体的运行和储存区域有明确的标识,以便工人能够迅速辨别。
-为操作人员提供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头盔,以减少机械设备和金属块物体带来的伤害风险。
-提供培训和指导,教育工人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和金属块物体,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操作。
5.粉尘和噪音危险点:存在粉尘吸入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和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风险。
预控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抽风设备和除尘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为工人提供防护口罩和耳塞,以减少粉尘和噪音带来的危害。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噪音检测和粉尘浓度监测,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1.高空坠落-高处作业要严格依据规范执行,必须设置安全网、脚手架等安全设施。
-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必要时还需使用安全绳索。
2.机械设备事故-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未经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操作设备。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隔离区域,禁止工人靠近。
3.电击-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电气工作规范和标准操作,禁止非电工进行电气工作。
-在电工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确保该区域是禁止非电工人员进入的。
-每次进行电气工作前,必须将设备与电源断开,使用绝缘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
4.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控制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危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抽风设备,将室内空气清洁。
-施工人员应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并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喷淋装置等。
5.坍塌-深基坑、挡土墙等施工必须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并加强监测和控制。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识,明确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施工区域。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不容忽视,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施工作业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降低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 引言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2.1 高空作业安全隐患高空作业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作业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以下是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隐患:高处坠落风险,没有固定扶手或护栏,缺乏安全保护设施。
- 防范措施:在高处设置固定扶手和护栏,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带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具。
- 安全隐患:高处坠物风险,工具和材料可能掉落。
- 防范措施:在高处作业区域周围设置防护网,使用安全绳固定工具和材料。
2.2 电气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线,不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以下是电气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隐患:电线老化、绝缘破损,存在漏电风险。
- 防范措施:定期检查电线的绝缘状况,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电线,确保电线的绝缘性能。
- 安全隐患:电气设备没有接地或接地不良。
- 防范措施:确保所有电气设备正确接地,定期检查接地线路的连接情况。
2.3 施工机械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果不正确使用和维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以下是施工机械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安全隐患: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缺乏培训和经验。
- 防范措施: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规程。
- 安全隐患:机械设备维护不及时,存在故障风险。
- 防范措施: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和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结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介绍了高空作业、电气和施工机械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只有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才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基坑施工过程风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措施1. 引言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项目顺利进行。
2. 风险因素2.1 地质风险地质条件是基坑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地质构造等因素都会对基坑施工产生影响。
例如,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能会导致基坑倒塌或渗水问题。
2.2 基坑支护结构风险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基坑坍塌、支护结构失效等问题。
2.3 施工机械故障风险施工机械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机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机械故障可能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安全事故等问题。
2.4 人员安全风险基坑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因此人员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例如,人员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电击等风险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3. 风险控制措施3.1 地质风险控制措施在进行基坑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以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地质构造等信息。
根据勘察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地下水位、加固土壤等,以减少地质风险。
3.2 基坑支护结构风险控制措施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施工机械故障风险控制措施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是减少机械故障风险的关键。
定期进行机械检查和维修,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培训施工人员,提高其对机械操作的熟练程度,减少操作错误导致的机械故障。
3.4 人员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人员安全培训是减少人员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基坑施工前,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醒他们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事项,并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
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及应急措施1、高处坠落在施工现场,高处坠落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等高于地面两米以上的施工作业场合,也适用于地面作业踏空失足跌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
高处坠落事故多是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以及使用不合格防护设施所致,如随意拆除、变更防护设施,使用不合格安全带、安全帽,在临边和洞口未设置防护栏及牢固盖板和安全网等。
高处坠落事故还是由于现场管理混乱,个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培训流于形式,无证作业、违章作业以及麻痹大意所致,如未经培训擅自登高,配备了安全带却不固定,在屋顶和管道等湿滑平台工作时麻痹大意等等。
控制措施:1、严禁随意拆除、变更防护设施;2、使用合格安全带、安全帽,在临边和洞口未设置防护栏及牢固盖板和安全网等。
3、加强高现场安全管理,提高个人安全意识薄弱。
4、人员进行危险因素及应急措施安全教育培训。
2、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由于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主要的伤害类型有高空物体坠落,地面作业时硬物、反弹物碰伤、撞击,运转设备的高速部件废除伤人,各类工具使用不当。
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设备设施缺陷,陈旧老化,安全性能差,无法承受突然增加的离心力,加上安全防护装置的不齐全,或损坏失灵等;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缺乏,临边和洞口防护栏、安全网安装盒设置不到位,材料堆放不符合安全要求和建筑构件搭设未作固定等。
二是未按规定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冒险进入危险场所;作业时未观察周边环境;高空作业、上层作业或坑内作业中操作方法错误等。
三是没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内容肤浅,不切合实际;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制贯彻不到位,安全交底不明确;现场管理混乱作业环境差,施工中立体交叉作业和违章作业等。
控制措施:1、设备设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设备设施增加安全防护装置。
3、临边和洞口防护栏、安全网安装盒设置防护设施。
4、材料堆放符合安全要求和建筑构件搭作固定等。
5、按照规定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作业时观察周边环境,提前辨识危险因素。
7、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8、进行安全培训流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9、加强现场管理。
3、坍塌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构建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常见的坍塌事故有: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
造成坍塌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堆置物堆放不符合规范,物体堆放过高、不整齐、倾斜、基础不牢固、外力撞击等;脚手架重心偏移,整体失稳;高层建筑架体高,叠加荷载打,超出下部杆件的屈服强度;新浇混凝土楼、屋盖上堆物过多,严重超载;怕麻烦、图省力、抢速度或有章不循,缺乏安全知识或经验不足,不按施工方案作业或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从而触发了危险因素,造成坍塌或倒塌事故;技术缺陷、管理混乱。
控制措施:1、堆置物堆放符合规范,物体堆放过符合要求、整齐、不倾斜、基础牢固、外力无撞击等;2、脚手架重心不偏移,整体稳固;3、按照施工方案作业;4、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交底。
4、起重伤害起重伤害是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
起重伤害的类型主要有:吊物、吊具、吊压、打击事故(水平方向打击);吊物坠落打击事故;结构损坏事故;吊车倾翻事故;违反了十不吊规定的,如斜吊、吊物上站人、捆扎不牢等。
造成起重伤害事故的原因分四个方面: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如零部件质量缺陷、安装失误或不符合要求、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等。
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司机缺乏责任心,操作技能差,精力不集中,对作业环境不熟悉;地面挂吊和指挥人员未按作业规程检查和指挥作业,违章操作;工作前未检查吊索、吊具;操作中造成失误。
三是环境因素,主要有因雷电、台风、地震等造成的出轨、倒塌和倾翻事故;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事故;因亮度不够和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四是管理缺陷,主要有起重机械性能差,维护保养不够致使机械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起重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吊具、吊索不符合要求;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违规租赁、借用起重机械,违规聘用司机;作业现场管理混乱,不执行专人专机规定,指挥人员不熟悉机械性能和现场环境,违章无人制止,导致现场管理失控。
控制措施:1、定期对设备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等。
2、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调高司机、地面挂吊、指挥人员安全意识。
3、工作前检查吊索、吊具。
4、雷电、台风、地震等不良环境停止作业。
5、亮度不够和视线遮挡时停止作业。
6、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7、指挥人员熟悉机械性能和现场环境。
8、加强现场管理制止违章作业。
5、触电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设备设施不符合电气安全技术规定,设备陈旧老化,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违规操作,维护保养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冒险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电气线路乱拉乱接不符合规范,违章行为无人监管。
控制措施:1、电气设备有接地、接零保护措施,定期维护保养;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电气线路严禁乱拉乱接不符合规范,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监管。
施工应急措施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事故接受和通报程序发生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事故等安全事故,第一时间大声呼喊示警,并立刻报告当班主管,当班主管要结合现场情况及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制定抢救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当班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尽可能切断事故源头,如扑灭初始火灾或切断电源等。
如果事态仍得不到控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应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说明事故情况、目前应急救援处理情况等。
(2)警戒、疏散、救护程序①在事故险情出现时,现场指挥人员应首先疏散无关人员,令其撤离险区域;应急疏散命令下达后要及时传达给每一部门每个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撤离要按次序按应急疏散路线有序进行;②只要事故险情无法控制,涉及员工生命安全时,当班现场人员应紧急撤离危险区域;根据应急预案疏散图指引,以最近的路线和最少的时间,迅速撤离;③在抢险过程中,现场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根据事故险情变化,调整应急应变措施;④如有人员受伤,应第一时间救护受伤人员,迅速使其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受伤人员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可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打120救护电话。
(3)扩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本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公司内部二级)响应后,事故仍不能得到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由公司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即公司外部应急响应)。
事故现场危害消除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现场恢复正常。
二、应急救援相关人员名单及电话值班室24小时联系电话:应急指挥机构工作小组联系电话:中心医院: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因触电而受伤的伤员救治发现触电的抢救迅速脱离(切断)电源1.(1)沉着应对;(2)思路清晰;(3)方法正确;(4)抢救及时2.平地上的抢救:关闭开关;拔掉电源;剪断电源电线;用绝缘物搞掉电线或伤员;站在绝缘物垫上3.高处的抢救:脱离电源,防止高处跌落,救护者在救护中自身要防坠落、摔伤措施;转移到平地上;进行诊断;迅速抢救:止血;骨折固定;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法4.抢救方法:(1)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此时不能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躺下,休息1-2小时,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2)触电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如此时不及时用人工呼吸法抢救,触电者将会因缺氧过久而引起心跳停止;(3)触电者神志丧失,判断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能认为尚有微弱呼吸,而只需做胸外按压,因为这种微弱呼吸已起不到人体需要的氧交换作用,如不及时人工呼吸即会发生死亡,若能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就能抢救成功;(4)触电者心跳、呼吸都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得延误或中断:a.单人抢救:先吹气二次,再按压15次,15:2,不断交替,直至恢复,或有人来接替(医护人员);b.双人抢救:先吹气一次,再按压5次,5:1,不间断直至苏醒或有医护人员来接替。
物体打击应急处置措施若发生人员物体打击事故,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发现有人发生人员物体打击后,现场有关人员应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上报。
(2)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起重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若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发现有人发生人员起重伤害后,现场有关人员应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上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关闭电源。
(2)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