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期末总结(第四章)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水循环

1 、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蒸发、

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 、类型:(按水循环的不同途径和规模划分)(1)大循环:海陆间循环(2)

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

3 、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依次所需要的时间。

4 、效应:(1)地球圈层构造(2)全球气候(3)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4)生

态平衡(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水量平衡

1 、概念: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

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

2 、方程及意义:(1)全球:海上降水量+陆上降水量=海上蒸发量+陆上蒸发量

(2)海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海上蒸发量(3)陆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陆上蒸发量人为地大规模减少入海径流量,可能破坏淡水平衡。地表径流量入海是全球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而不是淡水资源的浪费。

三、海与洋

1 、洋与海的概念区分:(1)洋: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2)

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成为海。

2 、海的类型:内海(地中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四、海水的化学成分

1 、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

2 、氯度: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

3 、影响盐度的因素: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因受降水、蒸发和入海径流

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盐度=0.03+1.805*氯度

五、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 、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海水对蓝光吸收少,海水中质

点对蓝光散射强烈。

2 、透明度:近海岸低,大洋腹地高。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六、潮汐

1 、潮汐现象: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

2 、类型及成因:(1)类型:半日潮、混合潮、全日潮(2)成因:赤道潮和日

潮不等。

七、潮流

1 、潮流现象: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的周期

性的流动。

2 、潮流类型:(1)根据时间:涨潮流、落潮流(2)根据方向:回转流、往复

流。

八、波浪

折射: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波浪的力的方向即波浪前进方向相垂直的。

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由较大的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

九、洋流

1 、概念:海水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

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运动。

2 、大洋表层主要洋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漂

流、南极绕极环流

第四节海平面的变化(略)

第五节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十一、海洋资源

1 、概念:主要是指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2 、海洋资源类型:化学、矿产、动力、生物资源。

3、论述题: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分)。(见作业)

第六节河流

十二、河流

1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

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2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形成的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3 、流域:河流和水系获得补给的那部分陆地面积即河流和水系的流域。

4 、分水线:两个相邻集水区之间的最高点连接成的不规则曲线。

5 、河流的分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6 、水情要素

水位:(1)概念: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2)影响水位的因素:流域内的径流补给状况(最主要)(3)水位过程线(纵坐标表示不同时间的水位高度,横坐标表示时间)(4)相应水位曲线(纵轴表示上游站水位,横轴表示下游站水位)(5)相应水位:河流各站的水位过程线上,上下游站在同一次涨落水期间位相相同的水位

流速: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河流中流速分布状况: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流速从水底向水面和岸边向主流线递增。绝对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的1/10~3/10处,弯曲河道的最大流速接近凹岸处,平均流速与水深6./10处的点流速相等。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水温与冰情:(1)影响水温的因素:河流的补给特征、时间(季节)、流程远近及流向(2)河流的补给特征是影响和水温度状况的主要因素。由冰川和积雪补给的河流水温必然较低;从大湖泊流出的河流春季水温低而秋季水温高;地下水补给量丰富的河流冬春季水温较高。

7 、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停蓄、漫流、河槽集流

8 、径流计量单位:(1)流量Q(2)径流量W(3)径流模数M(4)径流深度

y(5)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6)径流系数α

9 、特征径流:(1)洪水(位):河流的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村庄、城

市、建筑物、农田受到威胁的水位;成因:连续的强降水(主要原因);类型(按来源分):上游演进洪水、当地洪水(2)枯水:一年内没有洪水时期的径流,称为枯水径流,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枯水径流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

10 、河流的补给类型:降水、融水、地下水、湖泊与沼泽水、人工补给

11 、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1)地理环境对河流的影响:气候对河流的

影响: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与结冰期长短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由于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流影响径流等。(2)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流是地表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大循环、小循环);对地表热量调节有重要作用;对地表物质的迁移转化有重要作用(重要的地貌营力);荒漠地区地表景观的重要塑造者(荒漠绿洲、荒漠河岸林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七节湖泊与沼泽

十三、湖泊

1 、概念及形成条件:(1)概念:地面上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是湖盆、

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成的自然综合体。(2)形成条件: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是形成湖泊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二者的匹配很难处于最佳状态。

2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调蓄洪峰,滞缓洪峰发生时间,拦蓄上游来水,减

轻下游洪水作用(2)对邻近地区气候产生影响(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

3 、湖泊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大量引水,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湖水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