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尔雅网络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王建)
- 格式:doc
- 大小:425.18 KB
- 文档页数:23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期末考试1冰缘环境中,对石头破坏较为严重的是()。
A、风化作用B、冻融作用C、冻土D、低温答案:B2关于夏季赤道地区的多雨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更向北边偏移B、更向南边偏移C、最接近赤道D、随年份变化答案:A3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A、地球系统B、地球内部系统C、地球表层系统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答案:D4根据板块运动的理论,可以做出预测的是()。
A、世界大陆的位置向东偏移B、东非大裂谷逐渐缩小C、欧亚与北美洲版块背向运动D、澳大利亚版块向东北方向漂移我的答案:D5.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不包括()。
A、从经验的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的地理学B、从定性描述的地理学逐步走向定量分析的地理学C、从区域性的地理学走向普遍性的地理学D、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来看地表的地理学答案:C6青藏高原在形成之前是()。
A、平原B、盆地C、海洋D、山脉答案:C7关于平衡岸湖,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主要是受到海水侵蚀的影响B、港湾的地方海水的冲击力集中于此,更容易被侵蚀C、海岸线平直的地区受侵蚀的影响较为平均D、海岸线最终会形成相对平直但微微弯曲的岸湖答案:B8地球气流的循环是()。
A、单圈环流B、二圈环流C、三圈环流D、四圈环流答案:C9在海洋深度达到3000米的时候,海水所覆盖的地球面积在()之间。
A、20%-30%B、30%-40%C、40%-50%D、50%-60%答案:C10土地分级中最小的单位是()。
A、相B、限区C、地方D、片区答案:A11根据戴维斯的理论,地面发育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
A、地面起伏最大,地面最为破碎、崎岖B、地面由高峰深谷变为低丘宽谷C、水系尚未充费发育,河谷间分水地带宽广而平坦D、侵蚀作用下海拔降低,部分重新被海水淹没答案:C12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A、林地B、绿化公园C、街道D、百货商店答案:D13下列半球中,是压缩型半球的是()。
第7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计算: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食物链。
假设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70000kg,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kg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答:林德曼定律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后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
所以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传到后一营养级的能量是:70000×10%=7000(kg)即进入到兔子的能量是7000kg。
同理,兔子的能量传到后一营养级时的能量是:7000×10%=700(kg)由于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kg肉,所以,该灌丛最多能养活2只狼。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怎么循环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答:(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的能量流动不仅使生态系统各个部分都能获得能量,保持稳定性,而且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建立联系。
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来完成的如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成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而食草动物又把绿色植物中的能量转移到第二营养级上,食肉动物又把能量转移到第三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逐级流动下去。
③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亡。
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过程,始终是从能量较丰富的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原则是“十分之一”法则即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移给后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效率一般为10%左右,其它的能量通过散热或呼吸、排泄等形式输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各种物质和元素从环境到生物,又从生物到环境的这种往返不停的运动。
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各种化学元素,通过食物链不停地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反复利用,如氧、碳、氮、磷等元素。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后题加复习题第一章1、【判断题】二十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其中之一是从经验的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的地理学。
(√)2、【单选题】关于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说法错误的是(D)。
A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B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D现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3、【单选题】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不包括(C)。
A 从经验的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的地理学B 从定性描述的地理学逐步走向定量分析的地理学C 从区域性的地理学走向普遍性的地理学D 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来看地表的地理学4、【判断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丁莲观测越来越广泛。
(X)5、【判断题】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6、【单选题】分析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一般不需要分析(B)。
A 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学科的要求B 国家政策变化的趋势对学科的导向C 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D 教育发展的趋势7、【判断题】多科学的紧密结合是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8、【单选题】科学的地理学的主要变化是(C)。
A、从实验、实测到经验B、从分析到描述C、从定性到定量、半定量D、从机制探索到过程研究9、【单选题】自然地理环境所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特殊圈层不包括(C)。
A、大气圈B、生物圈C、气候圈D、岩石圈10、【判断题】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指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为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
(×)11、【判断题】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12、【判断题】阿努钦曾经提出统一地理学的思想,倡导自然地理学与科学地理学的结合。
(×)13、【单选题】(C)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A、独立性B、拓展性C、系统性D、关联性14、【单选题】自然地理学是(D)的核心学科。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选择题(60分)1、水的形态不包括(D) (5.00分)A.气态B.液态C.固态D.液晶2、海洋的平均深度从远古到现在是如何变化的? (D)∙A.不确定∙B.不变∙C.变浅∙D.变深正确答案: D 、3、融化与冻结交替进行,并且随着冻土区温度周期性的正负变化,地下水相应地出现相变与迁移的过程叫做? (B)∙A.冰缘作用∙B.融冻作用∙C.融冻泥流4、下列哪个是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 (B)∙A.可持续发展∙B.文、理、工的有机结合∙C.协调人地关系∙D.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正确答案: B 、5、土地分级系统最小的系统是什么? (A)∙A.相∙B.限区∙C.大洲∙D.地方6、有植被区域的洪峰时间会: (B)∙A.减短∙B.延长∙C.不变∙D.无关正确答案: B 、7、人类活动对大气圈有哪几方面的影响: (D)∙A.改变了大气圈的结构∙B.改变了大气的组成∙C.改变了局部的和全球的气候∙D.以上都是8、以下省份人口最多的是哪一个? (C)∙A.陇∙B.陕∙C.鲁∙D.豫正确答案: C 、9、峰丛、峰林、石芽、溶沟、漏斗等一般发育在什么地方? (C)∙A.水平流动带∙B.季节变动带∙C.垂直渗透带∙D.深部滞留带10、冰川扩展,冰盖扩大会导致气候: (B)∙A.变热∙B.变冷∙C.不变∙D.无关系11、海洋面积占地球的( B)∙A.0.292∙B.0.708∙C.0.21∙D.0.512、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A)∙A.长江∙B.黄河∙C.雅鲁藏布江∙D.松花江判断题(40分)红色的是正确答案1、全球3/4的洋中脊裂谷和3/4的大洋集中在北半球。
(5.00分)是否2、水圈的水平结构特征是连续性和不均匀性。
(5.00分)是否3、地球系统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
(5.00分)是否4、冻融作用对石头的破坏很厉害。
(5.00分)是否5、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5.00分)是否6、在我国洪涝灾害最多的地区是在黄河流域。
第1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未来地理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答: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对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地理学家要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经济提出的新的需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1)一个视野
即要具备全球的视野。
要善于从全球的角度,用世界的眼光来审视和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要把地球表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和研究。
即使研究一个区域或者地方,也应该把区域和地方置于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2)两个基础
指要具备宽广的文理工融合的学科基础和厚实的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3)三种技术
指要熟练掌握地理观测、调查与信息获取的技术,地理实验与分析的技术,以及地理综合与集成的技术。
(4)四个观念
指要树立人地相互影响的观念、区域相互联系的观念、圈层相互作用的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五种能力
指培养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能力,多视角观察和多维度分析的能力,多尺度分析
研究的能力,多种方法合理使用和集成的能力,应用地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服务社会和经济的能力。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从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冷后,一般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黄土地貌多位于()。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冬季不容易形成风暴潮的原因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九寨沟及黄龙水系河床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关于植被对水分循环的影响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6岩石的物理风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有机物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以下区域中,地球上净初级生产率最高的区域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一般没有()。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为研究对象的。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1一般来说,地理学家需要的专业基础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2一般来说,气候变暖,蒸发作用加强,对温度产生的影响是()。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陆地水主要存在于()。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4下列半球中,是压缩型半球的是()。
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5冰缘环境通常处于()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情况。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6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7地表过程包括()。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8根据戴维斯的理论,地面发育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
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19植物的林冠截留作用可以截留()的降水。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0在干旱地区看不到的是()。
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1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一般来说属于()。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第一节:环境规划概第二节:环境规划编第三节:环境管理及其特第四节: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手第六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第一节:优化调控概第二节:优化调控原第三节:优化调控的途第四节:优化调控的方法与模退《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三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赤道2、不整合3、泥石流4、海陆风5、林线6、地转偏向力7、信风带 8、土壤淀积层 9、喀斯特作用 10、大气辐散 11、对流层 12、常绿阔叶林 13、热量带 14、回归线 15、赤道辐合带二、简答题(只答要点)(每题4分,共计32分)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
、1.2、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3、简述地外系统(宇宙环境)对地表环境的影响4、在水的相态转换过程中,能量是怎么传输的(说出传输的方向即可)?5、简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6、土壤发育与地形、地貌之间有什么联系?7、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8、简要说明植被在水分循环中的作用三、分析题(每题7分,共计21分)1、假如地球停止自转,地表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假如大气组分90%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汽,那么地表环境将会是个什么样子?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5分,共计17分)1、一内陆封闭湖泊,面积为10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
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120毫米(以毛毛雨形式降落),平均年蒸发量为2100毫米,土壤下渗水量相当于20毫米的降水,假定流域降水全部流入湖泊(没有外流),不考虑人类用水,那么湖泊水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幅度大约有多大?假如以暴雨形式降落,湖泊水位又会怎么变化?大致变化幅度为多少?(假设忽略湖泊的水平扩张)写出大气和地面的能量平衡方程2和图1、根据图2.图12图[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三答案套答案要点3卷.一、名词解释:穿越地心并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1现在地理学新体系的出发点是()。
•A、环境•B、协调人地关系•C、圈层之间作用•D、资源的调查我的答案:B2海水是碱性还是酸性的?•A、碱性•B、酸性•C、中性•D、不一定我的答案:A3以下哪种岩石的层理比较明显?•A、方解石•B、玄武岩•C、沉积岩•D、浮石我的答案:C4以下关于土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B、土地是一个历史自然体•C、土地具有一定的人文属性•D、土地就是土壤我的答案:D5水圈和大气圈之间有()作用。
•A、蒸发和降水•B、蒸发和蒸腾•C、降水和径流•D、蒸发和径流我的答案:A6综合自然区划分的方法包括:•A、部门区划叠置法•B、主导标识法•C、自上而下逐级划分法•D、以上均是我的答案:D7现在地理学新体系的研究任务是()。
•A、环境•B、协调人地关系•C、圈层之间作用•D、资源的调查我的答案:D8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以上多少公里?•A、八十公里•B、七十公里•C、六十公里•D、五十公里我的答案:A9地表环境有三大界来组成,下列不属于这三大界的是:•A、无机界•B、自然界•C、人文界•D、以上都不属于我的答案:B10人体在几百米以上就会有高原反应?•A、两千米•B、一千五百米•C、一千米•D、五百米我的答案:A11剥蚀系统模式是()提出来的。
•A、斯泰乐•B、华生•C、戴维斯•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12物理风化中影响最大的是()•A、密度变化•B、湿度变化•C、温度变化•D、密度变化我的答案:C13沙滩中最常见的矿物是:•A、辉石•B、云母•C、石英和长石•D、橄榄石我的答案:C14地面吸收太能能辐射是多少:•A、100.0•B、97.0•C、48.0•D、22.0我的答案:C15人是由哪一类动物演化而来?•A、脊索动物门•B、脊椎动物亚门•C、人科•D、灵长目我的答案:D16下列哪项是风蚀岩石成蘑菇状的因素的是:•A、岩性•B、人为的原因•C、节理•D、以上都不是我的答案:A17以下关于岩石的形成与水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沉积岩形成的四个阶段都离不开水的作用•B、火成岩中不含水•C、变质岩的交代变质过程中,气水热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岩石的风化剥蚀离不开水的参与我的答案:B18阳山上的灰岩上生长着()•A、灌丛•B、阔叶林•C、红叶林•D、松林我的答案:A19冰缘地貌是什么作用形成的:•A、融源作用•B、融冻作用•C、融冻逆流•D、冰缘作用我的答案:D20植被的蒸腾会使得()•A、淋惯截流•B、空气湿度增大•C、降雨减少•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B21下列不属于四大盆地的是哪一项? •A、准噶尔盆地•B、柴达木盆地•C、吐鲁番盆地•D、四川盆地我的答案:C22地球内部组成不包括哪个部分?•A、地核•B、地幔•C、地表•D、地壳我的答案:C23河流的类型不包括()•A、弯曲型河流•B、游荡型河流•C、分叉河流•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D24中国径流的变差系数最小的是哪个地区?•A、东南沿海•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我的答案:A25大陆性气候的气温特点是•A、日较差小•B、年较差小•C、冬冷夏热•D、冬暖夏冷我的答案:C26印尼大海啸造成了多少人死亡?•A、5万•B、10万•C、20万•D、30万我的答案:D27土地的分级中不包括()•A、相•B、限区•C、地方•D、陆地我的答案:D28地球内部与地表的物质交换主要来自于什么运动?•A、海啸•B、火山•C、温泉•D、板块运动我的答案:D29河流入海口不会发生下列哪种现象?•A、泾渭分明•B、双向水流•C、快速沉积•D、三重作用我的答案:A30人类活动对大气圈有哪几方面的影响:•A、改变了大气圈的结构•B、改变了大气的组成•C、改变了局部的和全球的气候•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31中国洪涝灾害最多的地区是哪里?•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南沿海•D、西南地区我的答案:C32山地垂直带谱是哪种谱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 •A、垂直带谱•B、山地带谱•C、水平带谱•D、平原带谱我的答案:C33海平面在200米以下时,所覆盖地球的面积为总面积的•A、0.7•B、0.6•C、0.5•D、0.3我的答案:B34温度升高最高的地区在哪儿?•A、亚洲•B、赤道地区•C、低纬度地区•D、高纬度地区我的答案:D35地表的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自然过程•B、物理过程•C、化学过程•D、人文过程我的答案:A36下列哪项属于构造地貌的划分:•A、大地构造地貌•B、区域构造地貌•C、局地构造地貌•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37原始的大气变成氧化大气过程是()发生作用造成的。
第9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1.在海岸均衡剖面塑造过程中,水与岸坡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答:在海岸均衡剖面塑造过程中,水与岸坡是相互作用的。
(1)在波浪作用下,近岸水质点做往复运动。
当波峰来临时,水质点向岸运动,近底层产生向岸的水流;当波谷来临时,水质点向海运动,近底层产生向海的水流。
水下岸坡近水底的泥沙颗粒,在波浪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
(2)假设原始水下岸坡是一个微微向海倾斜的,由同一粒径的泥沙组成的斜坡,并且波浪前进的方向与海岸垂直及其作用力保持不变,则在水下岸坡上,存在着一个中立线。
(3)中立线的向海一侧,水深较大,波浪变形较小,水质点向岸和向海的移动速度与距离相当。
由于重力的作用,妨碍了泥沙向岸的运动,增大了泥沙向海的位移,泥沙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向海移动。
(4)中立线向岸的一侧,水深变小,波浪变形强烈,水质点向岸移动速度与距离大于向海的移动速度与距离,超过了重力的影响,每次波浪过后,泥沙都向岸边移动一段距离。
(5)中立线附近,波浪变形产生的向岸(向坡上)的力,正好与重力作用产生的向海(向坡下)的力相抵消。
因此岸坡上的泥沙颗粒在波峰到来时,向岸移动一段距离,波谷到来时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泥沙静位移量等于零。
(6)中立线以上,由于泥沙向岸移动,岸坡受侵蚀,侵蚀下来的泥沙被带到岸边堆积形成海滩,使岸坡坡度增大。
当岸坡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岸坡上的泥沙所受到的重力下滑力与波浪变形产生的向岸上移的力相平衡,泥沙静位移量变为零。
(7)中立线以下,泥沙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水下堆积阶地。
由于下部堆积、上部侵蚀,岸坡坡度变缓,重力的作用减弱。
当岸坡坡度变缓到一定程度,岸坡上的泥沙受到的波浪变形产生的向岸上移的力与重力产生的下滑力相平衡,泥沙静位移量变为零。
(8)当岸坡发育到该阶段,整个岸坡上的泥沙的静位移量都为零,岸坡上没有侵蚀也没有淤积,整个剖面处在动态平衡状态,即海岸均衡剖面。
2.从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角度,评述侵蚀循环理论与剥蚀系统模式。
第4篇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一、名词解释1.自然综合体答:自然综合体是指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
包括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各级单位,又称自然地域综合体。
2.地理系统答: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是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
3.耗散结构答:耗散结构是指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4.旋回性答:旋回性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比较于周期性节律,这是更高一级、更为复杂的自然节律。
在自然界中,地质旋回和气候旋回是旋回性节律的典型范例。
5.地理节律答:地理节律是指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时间的演化而表现出来的周期性规律。
地理节律来自地理现象的循环和振荡。
其表现反映了地理模拟和地理预测的可能性。
有叠加性、分级性、变异性三个特点。
6.反馈答: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即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自然地理环境是具有复杂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因此它有自我调节能力。
7.自然环境的稳定性答:自然环境的稳定性是指周期性节律过程中,每一个节律重复,自然地理环境保持着稳定的空间结构,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向前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一段相当长的阶段内维持着相对的稳定状态。
8.土地答:土地是指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厚度并受自然规律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
9.土地分级答:土地分级是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区分出一些综合自然特征一致性和内部复杂性的程度有差别、级别不同和大小不等的个体土地地段。
10.土地分类答:土地分类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
有立地(相)的分类、土地单元(限区)的分类、土地系统(地方)的分类。
使用方法:1.下载本文档,用word打开2。
按“ctrl+f”打开“查找”功能3.复制黏贴题目中的部分内容,就会自动跳转到那一题,就可以看到答案了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已完成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1.0分)1.0分A、南森B、奥特柳斯C、霍姆斯D、魏格纳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向()偏。
(1.0分)1。
0 分A、左B、右C、南D、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我国的径流带的变差系数最大的区域位于()地区。
(1。
0分)1。
0 分A、西南B、东南C、西北D、东北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1。
0分)1.0 分A、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B、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C、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D、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5一般来说,与滑坡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1.0分)1.0 分A、岩石圈的结构B、岩石圈的性质C、降水的多少D、降水的成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1。
0分)1.0分A、地球系统B、地球内部系统C、地球表层系统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损失比印度和斯里兰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1。
0分)1.0分A、距离较远B、海拔较高C、受苏门答腊岛的遮挡D、大陆架较长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生态系统中,存在流动的不包括()。
(1。
0分)1.0 分A、物质B、能量C、信息喜好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1.0分)1。
0分A、林地B、绿化公园C、街道D、百货商店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0北半球的岩石圈总体上是向()漂移的。
(1。
0分)1。
0 分A、东B、南C、西D、北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下部是岩石,上方是沉积物的阶地类型是()。
第5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1.为什么温度分异和湿度分异的方向不同?答:(1)湿度分异是非地带性变化①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越往内陆降水越少,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规律。
②一般海洋上降水多于陆地;沿海地区降水丰富,而内陆干燥少雨,且越接近海洋的迎风海岸,降水越多,随着向内陆的逐渐深入,湿润程度逐渐减小,降水越来越少,直至形成干旱的沙漠。
③湿润程度向内陆减小的快慢,与陆地的表面形态有直接关系。
比如西欧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可长驱直入,形成了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温度分异是地带性变化①由于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高纬度地区较少,因此地面产生呈纬度地带性的热力分异规律:低纬度地区温度较高,高纬度地区较低,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②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圈平行,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根据热力分异规律,可以将全球从赤道到极地依次划分为热带、副热带、温带、副寒带和寒带五个热量带。
2.高低纬之间热量是怎么传输的?答:由赤道向极地的高低纬之间的热量传输,主要依靠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及洋流来实现的,并随纬度和季节而异。
(1)从纬度看,全球能量的输送是从南、北纬35°之间的辐射差额正值区向纬度高于35°的负值区输送。
平均而言,输送量以纬度40°附近为最大值。
①热赤道约在5°N,其中显热传输便从此热赤道附近分别向南、向北输送,在纬度20°附近和50°~60°之间达最大值。
②潜热输送约从南、北回归线附近分别向低纬和高纬输送,在纬度10°和40°附近达最大值。
(2)从季节看,冬季高低纬间的温差最大,环流最强,从低纬向高纬输送的热量最多;夏季相反,高低纬间的温差最小,环流最弱,从低纬向高纬输送的热量也最少。
3.温室效应的原理。
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回归线2、分水岭3、石环4、山谷风5、副热带6、食物网7、气旋、反气旋8、土壤腐殖质层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
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
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卷1套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第1篇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一、名词解释1.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在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等方面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机理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2.地理环境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学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及其要素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科学。
由于地球表层物质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主要由自然力量和人化了的自然力量所驱动,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而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4.自然地理环境答: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
5.综合自然地理学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自然特征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有些学者认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就是自然地理学,即不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狭义自然地理学;也有人将综合自然地理学称为景观地理学。
6.LUCC答:LUCC是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与IHDP(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两大国际项目确立的共同核心计划,其目的在于提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日益发展的生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研究内容涉及“土地覆盖与全球环境”、“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原因及可能驱动力”等。
7.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现代⾃然地理》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现代⾃然地理学动态复习提纲1、⾃然地理学的特征及其性质答:定义:⾃然地理学就是⽤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法,去审视与研究⼈类赖以⽣存的地球表层⾃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相互作⽤,从⽽对地表⾃然环境进⾏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性质: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和环境性。
综合性是指⾃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性质。
⾃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然环境,它涉及到⼤⽓圈,⽔圈,岩⽯圈和⽣物圈的许多⽅⾯,许多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相互影响,构成了⼈类赖以⽣存的地表环境。
因此多要素融合便成了⾃然地理学的特征。
然⽽,多要素融合并不是多要素的拼凑。
拼凑只是简单的综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然地理学综合。
多学科交叉,不是多学科知识的拼凑,⽽是建⽴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具有⾃⾝特⾊与体系的综合。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性质。
地理学就是以⼈类赖以⽣存的地球表层环境以及⼈地相互作⽤的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学科。
环境性:⼈类的⽣存环境是地理学的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然资源的发⽣、发展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也是⾃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定⾓度上来说,他们⼜是⼈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因此环境性变成了地理学的另⼀个性质。
系统性:系统科学是研究物与物之间联系的科学。
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因此,如不⽤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法去研究,就难以弄清楚这些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
2、⾃然地理学与⼤⽓科学、⽔⽂学、地质科学、⽣物学之间的关系答:⾃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然系统的核⼼学科。
地球表层⾃然系统是由⼤⽓圈,⽔圈,岩⽯圈,⽣物圈相互作⽤⽽构成的。
研究⼤⽓圈,⽔圈,岩⽯圈,⽣物圈的核⼼学科分别是⼤⽓科学,⽔⽂学,地质学和⽣物学。
⾃然地理学包含了这些学科的某些内容。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A、人地相互作用B、利用环境C、空间组成与结构D、成因与变化过程正确答案:B2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A、近岸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河流生态系统•正确答案:A3冰川气候区的主要地貌特征是•A、多边形地面•B、刃脊•C、泥流阶地•D、石海•正确答案:B4中国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河南•B、福建•C、云贵•D、山西正确答案:C5水的分布的改变会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如果水更多的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地球的自转速度会:•A、变快•B、变慢•C、没变化•D、都不对正确答案:A6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A、平原•B、盆地•C、高原•D、海洋正确答案:C7以下不是地质与地貌环境评估的途径的是:•A、海拔高度•B、地貌的起伏•C、地貌的部位位•D、地下组成正确答案:D8在生物起源过程中,什么生物出现后大气中氧含量才升高?•A、蓝藻•B、真核生物•C、植物•D、动物正确答案:A9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
•A、水星•B、木星•C、火星•D、冥王星正确答案:D10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的影响。
•A、季风气候•B、海洋洋流•C、地球自转•D、地形差异正确答案:A11以下对降水和气温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哪一项?•A、湖泊•B、水库•C、沼泽•D、岩石正确答案:D12地球上人类生存的原因是:•A、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B、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C、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3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A、林地•B、绿化公园•C、街道•D、百货商店正确答案:D14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要依靠的是什么:•A、资源•B、知识的创新•C、科技的进步•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5地球表层系统包括()。
•A、能量流、物质流和逆向流•B、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C、质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D、质量流、物质流和逆向流正确答案:C16有机质占土壤组成的比例为多少?•A、0.02•B、0.05•C、0.1•D、0.12正确答案:D17地理学不需要()学科基础。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篇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一、名词解释1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在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等方面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机理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2地理环境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环境答: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
4综合自然地理学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自然特征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有些学者认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就是自然地理学,即不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狭义自然地理学;也有人将综合自然地理学称为景观地理学。
5LUCC答:LUCC是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与IHDP(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两大国际项目确立的共同核心计划,其目的在于提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日益发展的生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研究内容涉及“土地覆盖与全球环境”“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原因及可能驱动力”等。
6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7太阳系答:太阳系是指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的绕着它运动的一个天体系统。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A、人地相互作用B、利用环境C、空间组成与结构D、成因与变化过程正确答案:B2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A、近岸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河流生态系统•正确答案:A3冰川气候区的主要地貌特征是•A、多边形地面•B、刃脊•C、泥流阶地•D、石海•正确答案:B4中国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河南•B、福建•C、云贵•D、山西正确答案:C5水的分布的改变会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如果水更多的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地球的自转速度会:•A、变快•B、变慢•C、没变化•D、都不对正确答案:A6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A、平原•B、盆地•C、高原正确答案:C7以下不是地质与地貌环境评估的途径的是:•A、海拔高度•B、地貌的起伏•C、地貌的部位位•D、地下组成正确答案:D8在生物起源过程中,什么生物出现后大气中氧含量才升高?•A、蓝藻•B、真核生物•C、植物•D、动物正确答案:A9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
•A、水星•B、木星•C、火星正确答案:D10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的影响。
•A、季风气候•B、海洋洋流•C、地球自转•D、地形差异正确答案:A11以下对降水和气温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哪一项?•A、湖泊•B、水库•C、沼泽•D、岩石正确答案:D12地球上人类生存的原因是:•A、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B、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C、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正确答案:D13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A、林地•B、绿化公园•C、街道•D、百货商店正确答案:D14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要依靠的是什么:•A、资源•B、知识的创新•C、科技的进步•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5地球表层系统包括()。
•A、能量流、物质流和逆向流•B、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C、质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正确答案:C16有机质占土壤组成的比例为多少?•A、0.02•B、0.05•C、0.1•D、0.12正确答案:D17地理学不需要()学科基础。
•A、文科•B、理科•C、工科•D、商科正确答案:D18中国洪涝灾害最多的地区是哪里?•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南沿海正确答案:C19下列哪项不能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A、负反馈机制•B、抵抗力•C、人类作用•D、自我调节正确答案:C20路南石林与桂林石林区别:•A、峰是圆滑的•B、峰是尖锐的•C、峰是连体的•D、无区别正确答案:B21下列半球中,是压缩型半球的是()。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正确答案:A22下列哪个不是矮行星:•A、冥王星•B、火星•C、谷神星•D、卡戎星正确答案:B23液态水占总水量的()•A、0.9723•B、0.99•C、0.9785•D、0.95正确答案:C24岩石的破碎属于()风化•A、物理•B、化学•C、生物正确答案:A25区域的内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建筑•B、地貌•C、岩石•D、土壤正确答案:A26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成分是()。
•A、氢•B、硅•C、铝•D、氧正确答案:D27浅色褐土形成在哪种地形中?•A、冲积平原•B、冲积扇•C、滨海平原正确答案:A28人类属于哪一级的消费者:•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确定正确答案:D29在厄尔尼诺年,地球的自转速度会如何变化:•A、增快•B、减慢•C、无变化•D、转换方向正确答案:B30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A、洋流的变化•B、经度的变化•C、大气成分的变化正确答案:A31以下是土壤控制因素中,不是实在因素的是:•A、母质•B、生物•C、时间•D、气候正确答案:C32组成岩石圈的元素中,占比重最大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正确答案:A33降水的类型不包括:•A、对流雨•B、地形雨•C、海啸雨正确答案:C34黄土的地貌可分为()。
•A、沟谷地貌和沟间地貌•B、纹沟和细沟•C、细沟和冲沟•D、沟间地貌和切沟正确答案:A35以下不属于平流层的特征的是哪一项?•A、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B、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D、水汽、尘埃含量少正确答案:B36有助于保证都江堰枯水期也有足够的灌溉水量的是()。
•A、深淘滩•B、低作堰•C、宝瓶口正确答案:A37影响地球表层环境的能量主要有三方面,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太阳辐射能•B、风能•C、地热能•D、地球自转能正确答案:B38属于地下喀斯特的是()•A、石芽•B、溶洞•C、溶沟•D、峰林正确答案:B39以下哪个地方地震比较少?•A、日本•B、智利•C、南京正确答案:C40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A、地热系统•B、地表系统•C、生物系统•D、生态系统正确答案:D41地球转动的能量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地转偏向力•B、潮汐能•C、机械能•D、风能正确答案:D42下列哪位发现了大陆漂移:•A、麦哲伦•B、魏格纳•C、郑和正确答案:B43海洋年降水量有多少立方米?•A、七十五万立方米•B、六十五万立方米•C、五十五万立方米•D、四十五万立方米正确答案:D44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A、石河•B、冰丘•C、冰山•D、石海正确答案:C45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厄尔尼诺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器,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B、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C、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互相作用的产物。
正确答案:D46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热力对流•B、动力抬升•C、大气波动•D、蒸发正确答案:D47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A、9.931%•B、4.458%•C、2.762%•D、1.336%正确答案:C48以下是土壤荒漠化的后果的是:•A、下渗增强•B、径流减弱•C、土壤湿润正确答案:D49以下哪种岩石的层理比较明显?•A、方解石•B、玄武岩•C、沉积岩•D、浮石正确答案:C50生态系统中各级净产量只有总产量的()•A、83%-60%•B、17%-44%•C、0.5•D、0.6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变质岩是由灰岩变质的。
正确答案:×2生物风化分为生物机械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正确答案:√3全球3/4的洋中脊裂谷和3/4的大洋集中在北半球。
正确答案:×4在荒漠地带也存在少量的水。
正确答案:√5极地带上只有冰原气候。
正确答案:×6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会增强,从而使得植物的生产率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叫做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
正确答案:√7土壤最上面是淋溶层。
正确答案:×8沙尘暴通常出现在春秋两季。
正确答案:√9二十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包括从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地理学逐步走向以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地理学。
正确答案:√10一般来说,食物链最多不超过五级。
()正确答案:√11研究尺度的多样化是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及从时间尺度上进行研究。
正确答案:√12按湖水补排情况,湖泊可以分为吞吐湖和闭口湖。
正确答案:√13节理,又称断层,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地层的断裂。
()正确答案:×14未来地理学家需要全球视野。
正确答案:√15平均来说,在对流层里,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0.65度。
正确答案:×16湿度地区的高温天气处于闷热的状态。
正确答案:√17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都是无机圈层,这三个无机圈层相互作用,就会形成生物圈。
正确答案:√18土壤是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形成的。
正确答案:√19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理论,为地貌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正确答案:×20目前地理学处在定性描述的阶段。
正确答案:×21水汽集中分布在对流层的上部。
正确答案:×22水汽在空中达到饱和时,如果温度下降就会形成雨水。
()正确答案:×23岩石的风化对气候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24水量的平衡指的是降水量和蒸发量基本处于相同的量。
()正确答案:×25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带性呈同心环状分布。
()正确答案:√26天生桥是天然形成的拱心桥。
正确答案:√27受海浪和重力的双重影响,海滩上半部向上淤积,下半部向下淤积,最终在中部形成沟壑。
()正确答案:×28地中海湿热气候的明显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正确答案:×29深层洋流在大西洋北部上升形成浅层洋流。
正确答案:×30土壤中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比大气中水的含量一样高。
正确答案:×31醉树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附近铜矿的影响,所以可以作为探矿的依据。
()正确答案:×32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正确答案:√33地脉的对流导致了地热的不均正确答案:×34火山、地震是岩石圈运动的表现。
正确答案:√35二氧化碳能够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正确答案:×36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大,海水覆盖地球表面的面积百分比也增大。
正确答案:×37治理沙尘暴的唯一办法就是多种植植物,保证地面的沙尘不容易被风卷带走。
()正确答案:×38在西北地区,沙尘暴一般出现在冬季。
()正确答案:×39澳大利亚的生物面貌与地球上其他地区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大洋洲大陆过早与其他大陆失去联系。
()正确答案:√40三千米以下的云一般称作低云。
正确答案:×41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正确答案:√42在冬夏不同的季节,无论大陆还是海洋,其中部与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并不明显。
正确答案:×43气候变暖会减缓水循环。
正确答案:×44台风一般是由海洋吹向陆地。
正确答案:√45冰川冰原的地貌实际上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46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个圈层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正确答案:√47按湖水进口方向情况,湖泊可以分成吞吐胡和闭口湖。
正确答案:×48土壤中不包含气体。
正确答案:×49所有岩石的形成都离不开水,岩石的风化、剥蚀也离不开水的参与。
正确答案:√50火成岩会通过熔化、岩浆侵入、凝固等过程形成变质岩。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