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生物试卷(3月份)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18.16 KB
- 文档页数:20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高2018级生物期末复习模块卷(三)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④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都属于固醇;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2.下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m、p依次指叶绿体内膜、线粒体内膜B.细胞内,g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运输,g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与物质交换有关,有的与信息交流有关,有的与生物催化作用有关D.在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一段时间后,最先在a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可以在f、h检测到放射性3.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
由此可知,下列不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A.完全水解的产物中都有糖类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 D.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4.“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吸水涨破属于“膜流”现象 B.枯草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溶酶体内含有较多的水解酶,与“膜流”无关 D.“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5.ATP酶复合体存在于生物膜上,其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側,并催化ATP的形成。
如图表示ATP 酶复合体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含有的ATP酶复合体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B.ATP酶复合体具有的功能说明膜蛋白具有运输和催化作用C.图中H+从B侧运输到A侧的跨膜运输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最D.ATP酶复合体在线粒体中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6.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A.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多,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B.叶绿体与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以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及细胞器,有利于其运输氧气D.浆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与其合成抗体的功能密切相关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小鼠浆细胞中高尔基体后,免疫能力基本不变B.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边界分别是细胞膜和细胞壁D.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绿色植株8.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三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12种C.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D.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不能发生质壁分离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①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②科学上常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这种“染色排除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③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有些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⑤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⑥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④10.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4和细胞形态上B.被人称为脂质合成“车间”的是结构4C.在细胞分裂末期,结构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结构7,细胞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11.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腹部肌肉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的数量更多C.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逐渐消失,与该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D.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内质网膜、视网膜、呼吸道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12.下列对细胞呼吸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水稻适宜生长于水环境中,主要是因为水稻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C.对于真核生物而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完全不同D.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消耗的ATP均由细胞呼吸提供1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A、B、C的细胞内部结构,观察到的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细胞结构a、b、c都是由两层膜构成的,其中,a的膜具有小孔,而b、c没有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纺锤丝;e呈囊状并由片层结构重叠而成。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生 物 试 题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9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35小题,共45分。
其中1-25题每题1分,26-35题每题2分)1.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数量增倍B.分裂前期,出现纺锤体,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DNA 含量不变D.分裂末期,核膜核仁消失,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调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只存在于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成熟的个体内不存在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都降低C.细胞凋亡是环境中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D.细胞癌变涉及到细胞内多个基因的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变化3.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中,每个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只是具体的时期有所不同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生物体内每一个细胞在进行分裂之前都要进行DNA 的复制D.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会逐渐降低4.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胎细胞中不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 .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均不表达C .细菌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无丝分裂D .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5.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Ⅰ和Ⅱ细胞中的核DNA 含量相同 ,染色体组数不同B 、细胞Ⅲ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一般情况下无法完成受精C 、细胞Ⅲ在分裂之前,要先进行染色体 (DNA)的复制 A aD、在该动物体的卵巢内,可以找到上述三种细胞6.某一生物体细胞内有四对染色体。
经检查发现,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
1-25题每题1分,26-35题每题2分):
二、非选择题(共45分,除题中注明分值外,均为每空1分):
36.(1)③ d
(2)②部位的细胞不分裂,不会形成光镜下形态可见的染色体(2分)(3)低温诱导卡诺氏液解离漂洗改良苯酚品红
(4)②处的细胞是由③处的细胞分裂之后转移而来(3分)
37. (1)转录和翻译多肽链
(2)ATP、tRNA (二者缺一不可) (2分)
(3) 增加或减少(2分)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延后或提前出现(2分)
(4)没有共用一套密码子(2分)
38. ⑴数目
⑵单倍体育种(2分) 1/2 (2分)
⑶ 3
⑷抗寒不能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细胞质基本上全来自母方(卵细胞)(2分)
39. (1)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2分)
(2)①基因的自由组合(1分)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分) 1/2(2分)
②栗色:白=1:1或全为白色(3分)
共1 页第1 页。
成都七中高2021届高一下期生物阶段性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C. 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 由于细胞分化肌细胞中已经不存在血红蛋白基因了【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B正确;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因此细胞分化后的肌细胞中仍然存在血红蛋白基因,D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亚硝胺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 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C.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 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答案】C【解析】亚硝胺属于化学致癌因子,A正确;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B正确;抑癌基因主要负责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错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因此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D正确。
3.科学家探究不同浓度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如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丁三组为对照组B. 醋酸铅的浓度是因变量,胸腺细胞凋亡率是自变量C. 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D. 实验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且凋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答案】D【解析】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甲组无醋酸铅,乙、丙、丁有一定浓度的醋酸铅,故甲为对照组,乙、丙、丁三组为实验组,A错误;本实验中四组实验的醋酸铅浓度不同,为自变量,结果引起胸腺细胞凋亡率不同,为因变量,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也会发生凋亡,只是凋亡率低,C错误;据实验结果可知,铅离子浓度越高,胸腺细胞凋亡率越高,故高浓度的铅离子可导致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D正确。
4.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癌症D.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衰老的细胞具有一小、一大、一多和三少的特点,一小是体积减小,一大是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多是色素增多,三低是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和新陈代谢速率降低。
成都Q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下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系统中物质、能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中的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B.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02的固定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便于遗传物质的精准分配D.—块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差异B.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受到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调控的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有DNA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D.细胞在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在以下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选择H2O2作为反应物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川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D.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紫色变浅4.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是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B/b与基因E/e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C.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D.图示细胞中,a基因应该来源于基因突变5.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C.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K 外流,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6.某地蝗虫成灾,人们测出一块稻田中蝗虫的初始数量为No只,每天增加约为5%。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放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成都七中 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参照答案:一选择题(共45 分。
1- 25 题每题 1 分, 26- 35 题每题 2 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D D D C B B D C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C D A A B B C C21 22 23 24 25A CB D D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A CB D D A D D D C二、非选择题(共45 分,除题中注明分值外,均为每空 1 分):36.(1)③ d(2)②部位的细胞不分裂,不会形成光镜下形态可见的染色体(2 分)(3)低温引诱卡诺氏液解离漂洗改进苯酚品红(4)②处的细胞是由③处的细胞分裂以后转移而来( 3 分)37. (1) 转录和翻译多肽链(2)ATP、 tRNA ( 两者缺一不行 ) (2 分)(3)增添或减少(2 分)转录的 mRNA中停止密码延后或提早出现( 2 分)(4)没有共用一套密码子(2分)38.⑴数量⑵单倍体育种( 2 分) 1/2 (2 分)⑶3⑷ 抗寒不可以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细胞质基本上全来自母方(卵细胞)( 2 分)39.( 1)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2 分)(2)① 基因的自由组合( 1 分)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 分) 1/2 (2 分)②栗色:白 =1:1 或全为白色( 3 分)共1页第1页。
成都七中高2021届高一下期生物阶段性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C. 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 由于细胞分化肌细胞中已经不存在血红蛋白基因了【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B正确;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因此细胞分化后的肌细胞中仍然存在血红蛋白基因,D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亚硝胺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 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C.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 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答案】C【解析】亚硝胺属于化学致癌因子,A正确;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B正确;抑癌基因主要负责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错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因此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D正确。
3.科学家探究不同浓度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如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丁三组为对照组B. 醋酸铅的浓度是因变量,胸腺细胞凋亡率是自变量C. 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D. 实验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且凋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答案】D【解析】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甲组无醋酸铅,乙、丙、丁有一定浓度的醋酸铅,故甲为对照组,乙、丙、丁三组为实验组,A错误;本实验中四组实验的醋酸铅浓度不同,为自变量,结果引起胸腺细胞凋亡率不同,为因变量,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也会发生凋亡,只是凋亡率低,C错误;据实验结果可知,铅离子浓度越高,胸腺细胞凋亡率越高,故高浓度的铅离子可导致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D正确。
4.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癌症D.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衰老的细胞具有一小、一大、一多和三少的特点,一小是体积减小,一大是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多是色素增多,三低是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和新陈代谢速率降低。
2017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三诊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而Na+并不参与B.Fe2+在血红蛋白运载氧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D.+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2.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3.如图表示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的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④⑤过程可以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①②③过程都需要有酶的参与D.该图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4.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维生素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C.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导致的D.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5.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卫生的纹身、纹眉等器械有可能传播HIVB.HIV具有高度变异性,是艾滋病疫苗研究异常艰难C.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D.HIV中的遗传物质可通过感染者的生殖细胞传给子代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如图是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部分图解.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⑧都是蛋白质的复合物,它们在类囊体膜上是(可以、不可以)移动的.图中蛋白质复合物⑧在ATP合成中的作用机理是.(2)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自于水.(3)图中吸收光能的天线色素有种,可以用从植物叶片中提取获得.(4)图中⑨所示物质是.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并且被还原,其去向是形成.(5)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图中⑨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根据此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8.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一些遗传学问题.(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2:.(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①;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②;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3)实验结果: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②F2的统计数据2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③为验证你的假设,通常选择和杂交,通过观察统计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9.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下丘脑可产生和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据图信息描述的应该是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调节过程,图中的腺体A为.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感受器兴奋,在形成冷觉.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垂体作用于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促进等主要器官产热,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与在炎热环境中相比,寒冷环境下人的精力更集中、兴奋性更高,主要原因是此时的含量较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给小鼠饲喂含图中腺体B 分泌的激素的食物,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填“提高/降低”).(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调节.如果a过程可刺激胰岛中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则该激素的靶细胞为(至少写两个).(4)下丘脑还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吃的食物过咸时,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最终导致尿量减少,有利于恢复正常水平.10.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如图所示.如表则记录了对几种生物的相关研究结果.(1)河流生态系统在上图中的D段仍能恢复到污水排放前的状态,这是由于其具有.(2)在该河段的AB段,导致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是,而且.近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形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此现象发生在淡水水域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则称为.(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4)由表可知,由于红假单胞光合细菌,且,所以用治疗水华效果最好.(5)该生态系统中的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这种营养结构的调节及维持离不开生态系统的功能.若植物到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动物到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鲫鱼从藻类与线虫所获得的能量比是4:1,则鲫鱼增重1千克,需要藻类是千克.【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1.我国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不能超过3个.某兴趣小组尝试对某品牌饮用水的大肠杆菌含量进行检测,操作简图如图甲,伊红美蓝培养基配方如图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滤膜的孔径应(大于/小于)大肠杆菌.受此启发,对某些不耐高温的试剂可以怎样除菌?.(2)配制图乙中的基础培养基时,除了水分、无机盐以外,还应加入(一种营养成分),以及.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3)该小组通过统计的数目,计算出单位体积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目,理论上他们的统计值比实际值(偏高/偏低),理由是.2017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三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而Na+并不参与B.Fe2+在血红蛋白运载氧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D.+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考点】1U: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钠离子和钾离子在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钠离子的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细胞内高于细胞外,这是动作电位的基础,也是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基础.【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形成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有关,故与Na+和+均有关,A错误;B、Fe2+是血红蛋白的组分之一,Fe2+在血红蛋白运载氧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正确;C、过量摄入钠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C错误;D、Na+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2.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考点】32: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根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因素有: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解答】解:A、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故A正确;B、水分子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故B错误;C、选择液泡中有紫色色素的洋葱作此实验的目的是容易观察,如果换成白色的洋葱表皮,一样可以发生质壁分离,故C错误;D、水分子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故D错误.故选:A.3.如图表示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的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④⑤过程可以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①②③过程都需要有酶的参与D.该图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为DNA分子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逆转录过程;⑤表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⑥表示RNA分子控制蛋白质合成.据此答题.【解答】解:A、图中表示中心法则,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B、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分子复制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不能发生在病毒内,B错误;C、①DNA的复制、②翻译和③转录过程都有酶参与催化,C正确;D、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D正确.故选:B.4.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维生素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C.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导致的D.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A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疾病.(2)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3)实例:腭裂、无脑儿、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解答】解:A、抗维生素佝偻病属于伴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男性的发病率低于女性,A错误;B、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B错误;C、21三体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亲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异常导致的,C错误;D、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D正确.故选:D.5.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卫生的纹身、纹眉等器械有可能传播HIVB.HIV具有高度变异性,是艾滋病疫苗研究异常艰难C.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D.HIV中的遗传物质可通过感染者的生殖细胞传给子代【考点】E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解答】解:A、不卫生的纹身、纹眉等器械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HIV,A正确;B、HIV的遗传物质RNA,单链结构,高度变异性给疫苗研制带重重困难,B正确;C、HIV感染人群的免疫力降低,他们比健康人群更易患感、恶性肿瘤等,C正确;D、HIV感染者通过血液传播给后代,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D错误.故选:D.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考点】3V: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7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F9: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2、丰富度统计方法:①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个体数(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得群落).②目测估计法: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划分和表示方法: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4、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解答】解:A、采用对比实验(一组通入氧气,另一组不通入氧气)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A正确;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C、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C错误;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如图是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部分图解.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①⑧都是蛋白质的复合物,它们在类囊体膜上是可以(可以、不可以)移动的.图中蛋白质复合物⑧在ATP合成中的作用机理是降低(ATP合成)反应的活化能.(2)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自于水.(3)图中吸收光能的天线色素有四种,可以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从植物叶片中提取获得.(4)图中⑨所示物质是ADP+Pi .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接受ATP水解释放的5(5)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图中⑨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根据此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或答“ATP合成酶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质子)梯度由物质⑨(ATP+Pi)合成ATP”或“光反应产生的H+(质子)通过向类囊体膜外扩散产生的能量推动(驱动)ATP合成”).【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解答】解:(1)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①⑧在类囊体膜上是可以移动的.图中蛋白质复合物⑧在ATP合成中可以降低(ATP合成)反应的活化能.(2)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自于水.(3)图中吸收光能的天线色素有4种,叶绿素a和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中.(4)图中⑨所示物质是ADP+Pi,用于合成ATP.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接受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并且被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5)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在黑暗中进行,以防干扰实验结果.根据题干中“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i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H+浓度梯度有关,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从而推动ATP合成.故答案为:(1)可以降低(ATP合成)反应的活化能(2)同位素标记(3)四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丙酮)(4)ADP+Pi 糖类和C5(5)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或答“ATP合成酶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质子)梯度由物质⑨(ATP+Pi)合成ATP”或“光反应产生的H+(质子)通过向类囊体膜外扩散产生的能量推动(驱动)ATP合成”)8.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一些遗传学问题.(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2: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在同一对同染色体上(是否分别在两对同染色体上).(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①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②F1代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3)实验结果: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②F2的统计数据中高茎:矮茎=3:l,豆荚饱满:豆荚不饱满=3:l ,所以高茎2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染色体上).③为验证你的假设,通常选择F1和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杂交,通过观察统计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干中提出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问题2可以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①根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亲本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杂交,即取纯合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和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②将F1种下,让其自交;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和比例.(4)实验分析:①F2中,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高茎与矮茎的比是3:1,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的比是3:1,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③为验证假设,一般选用测交实验,即通常选择F1和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杂交,通过观察统计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故答案为:(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在同一对同染色体上(是否分别在两对同染色体上)(2)①高茎豆荚饱满的豌豆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豌豆杂交②F1代个体进行自交(4)①高茎:矮茎=3:l,豆荚饱满:豆荚不饱满=3:l②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染色体上)③F1矮茎、豆荚不饱满豌豆9.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据图信息描述的应该是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调节过程,图中的腺体A为肾上腺.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感受器兴奋,在大脑皮层形成冷觉.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垂体作用于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促进骨骼肌和肝脏等主要器官产热,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与在炎热环境中相比,寒冷环境下人的精力更集中、兴奋性更高,主要原因是此时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较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给小鼠饲喂含图中腺体B分泌的激素的食物,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提高(填“提高/降低”).(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如果a过程可刺激胰岛中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则该激素的靶细胞为肝细胞、脂肪细胞(至少写两个).(4)下丘脑还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吃的食物过咸时,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最终导致尿量减少,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水平.【考点】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其主要功能有:感受兴奋、传导兴奋、作为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中枢及内分泌功能.图中腺体A是甲状腺.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3、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但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解答】解:(1)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人体进入寒冷环境的调节过程,图中的腺体A为肾上腺.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感受器兴奋,在大脑皮层形成冷觉.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一生物(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题。
每题1分,共40分。
)1.科学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溶液10min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
关于该实验及相关推论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B.NaOH在边长1cm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最大C.通过本模拟实验可说明,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D.本实验中,NaOH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2.如图所示是某生物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可能是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 D.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3.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如果一个细胞的高尔基体不能发挥作用,则经过分裂后观察可以看到该细胞有多个细胞核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5.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B.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组织培养繁育花卉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D.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基因在特定时空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6.“细胞程序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死亡。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理科综合(生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和VLDL都含有C、H、O、N元素B.VLDL是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C.VLDL的合成过程必须要有内质网的参与D.糖原和脂肪是细胞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2.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质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入呼吸抑制剂影响菌紫质的合成B.嗜盐菌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嗜盐菌的能量转化发生在类囊体膜上D.菌紫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等色素分子类似3.PM2.5是粒径小于2.5u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M2.5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B.吞噬细胞因不含分解PM2.5的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C.PM2.5可携带病菌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D.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技术、方法等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作实验材料B.噬菌体DNA被35S标记后,用于侵染大肠杆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D.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和酶活性变化的规律B.在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中,昆虫甲的竞争能力大于昆虫乙C.昆虫乙与昆虫甲相比,昆虫乙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更强D.在高温环境中,昆虫甲通过突变会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6.有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关系为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据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D.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29.(10分)科研人员研究了日光温室中的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1)与大田相比,日光温室光照强度不足,生长的黄瓜植株形态上出现植株高大、等适应性特征,导致叶片相互遮阴严重.(2)研究者分别测定日光温室中同一品种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日光温室内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研究者推测,在于叶片中叶绿体的发育状况不同有关.(3)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一步观察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下表所示①叶绿体基粒厚度和片层数等超微结构的必须在下观察.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②叶绿体中分子对光的吸收发生在上,虽然基部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是对的一种适应,但是基部叶光合速率仍然最低.因此进一步推测,除了叶龄因素外,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还与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4)为证实(3)中推测,可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与(2)的结果相比较,若,则证实这一推测.(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温室栽培提高黄瓜产量,提出可行建议:.30.龙门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该地区植被毁损达30%以上。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1.某个培养基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下列各项中,与这个培养基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 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C. 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D. 一片草原上的藏羚羊【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这些生物构成群落层次,和培养基一起形成生态系统层次。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不属于同一个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A错误;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层次,B错误;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属于生态系统层次,C正确;一片草原上的藏羚羊属于种群层次,D错误。
2.如图中 a、b、c 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三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B. a 细胞有细胞壁,而 b、c 没有该结构C. 三种细胞中共同的细胞器有两种D. a、b、c 细胞内均具有生物膜系统【答案】A【解析】【分析】对题图分析可知,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c是细菌。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而细菌属于原核细胞。
【详解】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这三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c是细菌。
植物细胞和细菌均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该结构,B错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细菌中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一种,即核糖体,C错误;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总称。
细菌(c 细胞)是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
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激素主要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 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囊泡运入C. 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D.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答案】D【解析】【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相似,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详解】A. 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A错误;B. 溶酶体内的酶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运入,B错误;C. 核糖体是肽链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是加工的场所,C错误;D.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基本骨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即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相似,D正确。
2.下列有关人体干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干细胞只存在于胚胎发育期的个体中B. 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全能性C. 干细胞具有控制该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D. 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详解】人体成熟以后体内也存在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A错误;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干细胞具有控制该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全套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类,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体现全能性的标志是离体的细胞发育成了完整的个体。
3.生物实验中常用实验试剂处理实验材料。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下期零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 分)本卷共40 题,每题 1 分。
共 40 分。
以下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
1.以下关于细胞学说及其成立过程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离不开显微技术的支持B.需要理性思想和实验的结合C.论证了动植物的一致性D.标志住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楚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正确的操作序次是( )①调治粗准焦螺旋②调治细准焦螺旋③转动变换器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A.③①②B.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3.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成都七中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
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葱绿,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缭绕着树枝上百灵鸟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
最惹眼的是一大片粉红的桃花林,灿烂得如云蒸霞蔚一般,大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桃树都是一个品种的。
细风拂来,总有弱不由风的桃花飘零而下,大家纷纷捡来完满的花朵,准备带回去做成标本。
读完本段文字,请选出分别吻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 )A.公园桃花林一只百灵鸟绿柳B.公园各种青草一只百灵鸟一朵桃花C.公园桃花林一只燕子绿柳D.公园一群百灵鸟一只燕子一朵桃花4.以下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甲硫氨酸的R 基团是—CH2— CH2— S— 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 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 基团的不同样引起的C. n 个氨基酸共有m 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 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 H16O5N2,则甜味肽必然是一种二肽5.以下相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选项是()① C、 H、 O、 N、 P、 S 是蛋白质、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②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本源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 RNA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⑤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酶都拥有特异性鉴别作用⑥胆固醇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加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最后一卷一、选择题(7个题,每题6分,共42分)1.真核细胞中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场所对应正确的是()A.磷脂的合成﹣内质网B.乳酸的生成﹣线粒体C.C3的生成﹣类囊体 D.RNA的合成﹣细胞溶胶2.前成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的未成熟红细胞,该细胞内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下列所述生理现象可发生在前成红细胞内的是()A.肌动蛋白基因转录出相应的信使RNAB.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C.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时,无需载体蛋白协助D.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步进行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细胞多数区域呈绿色B.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实验小鼠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C.通常可以用过氧化氢酶作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时,直接将2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4.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的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D.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5.以乙基磺酸甲酯(EMS)处理拟南芥,分离获得一株黄化突变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突变体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叶色正常型B.若突变体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叶色正常型C.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为隐性基因D.若黄化基因为叶色正常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不能编码肽链6.为研究低温和细胞分裂素对茄子光合作用有关指标的影响,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适宜),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在()A.低温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降低B.细胞分裂素处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C.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D.常温下喷洒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速率7.烟盲蝽在烟草叶片上生活,以斜纹夜蛾幼虫等为食.研究人员观察并测定了烟盲蝽搜寻、刺吸猎物、刺吸植物、梳理、休息等行为的时间比例,结果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从烟草流向斜纹夜蛾,再流向烟盲蝽B.烟盲蝽对烟叶有害,而与斜纹夜蛾协同进化C.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效率与猎物密度无关D.利用烟盲蝽可以防治烟草上的斜纹夜蛾等害虫二、填空题(4个题,共48分)8.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育、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免疫功能降低.(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吞噬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的膜内电位为.(4)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9.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1)图中步骤①称为消毒法.步骤②是.(2)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进行步骤③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附近进行.(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 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 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 /mL .10.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1)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以得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 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3)从生物的种间关系角度考虑,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繁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4)在对每次采集的水样测定微囊藻密度前,需要先搅拌培养液,其直接作用是,然后在培养瓶中吸取样液,滴加在 上的盖玻片边缘,待培养液渗入且藻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的底部,再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进而计算出藻细胞密度.这种对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的方法叫做 .(5)罗氏沼虾以绿藻、蓝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物.科研小组又对该湖泊中的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 2.a ))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KJ/(cm2.a),从藻类到罗氏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1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换).①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②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这是因为在(裂翅/非裂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2)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灰身与黑身、小翅与长翅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实验小组做了以下两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作答:①已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有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判断依据是.②实验二的F2果蝇共有种基因型,其中灰身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③对F1果蝇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某只雌果蝇控制体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有三条.欲检测其控制体色的基因组成中显性基因的个数,进行了测交实验.(假设其产生的配子均为可育配子,且后代均存活)若后代表现型比例为,则其基因组成中含两个显性基因;若后代表现型比例为,则其基因组成中含一个显性基因.2016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7个题,每题6分,共42分)1.真核细胞中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场所对应正确的是()A.磷脂的合成﹣内质网B.乳酸的生成﹣线粒体C.C3的生成﹣类囊体 D.RNA的合成﹣细胞溶胶【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2、RNA是通过转录形成的,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3、【解答】解:A、磷脂属于脂质,其合成场所是内质网,A正确;B、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其生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C3的生成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错误;D、RNA的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形成,D错误.故选:A.2.前成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的未成熟红细胞,该细胞内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下列所述生理现象可发生在前成红细胞内的是()A.肌动蛋白基因转录出相应的信使RNAB.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C.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时,无需载体蛋白协助D.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步进行【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解答】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肌动蛋白基因不能再前成红细胞内转录出相应的信使RNA,A错误;B、前成红细胞内含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B正确;C、前成红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载体蛋白协助,C错误;D、前成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D错误.故选:B.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细胞多数区域呈绿色B.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实验小鼠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C.通常可以用过氧化氢酶作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时,直接将2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解答】解: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而DN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因此细胞多数区域呈红色,A错误;B、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一般做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再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B正确;C、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作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材料,C错误;D、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时,需先取少量发酵液置于试管中,再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试管中,而不能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这样会污染全部的发酵液,D错误.故选:B.4.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2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而结构与其相近的R1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R1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B.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花蜜诱导编码R1的基因突变为编码R2的基因D.R1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1、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感受器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可以传导兴奋;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综合、分析;效应器做出一定的反应.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它们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答】解:A、在反射过程中直接接受外界刺激的部位是感受器,A正确;B、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接受外界物质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生物通过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花蜜作为环境因素对这些原材料起到选择的作用而不是诱导突变的作用,C错误;D、由题知蜂鸟祖先已经失去了编码R2(“发现”甜味)的基因,只有编码R1(“发现”氨基酸味道)的基因,却仍能“发现”花蜜的甜味,由此推测,可能是R1味觉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D正确.故选:C.5.以乙基磺酸甲酯(EMS)处理拟南芥,分离获得一株黄化突变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突变体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叶色正常型B.若突变体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叶色正常型C.若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为隐性基因D.若黄化基因为叶色正常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黄化基因不能编码肽链【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解答】解:A、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可以恢复为敏感型,A错误;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则再经诱变不能恢复为敏感型,B错误;C、由于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敏感型基因随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了,剩下的是隐性的抗性基因,所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C正确;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则该抗性基因可能编码肽链,D错误.故选:C.6.为研究低温和细胞分裂素对茄子光合作用有关指标的影响,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适宜),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在()A.低温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降低B.细胞分裂素处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C.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D.常温下喷洒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速率【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分析表格:甲乙两组的变量是有无喷洒细胞分裂素,分析甲乙两组可知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助于提高光合速率甲丙两组的变量是温度,分子甲丙两组可知:适当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光合速率.低温处理茄子光合速率小的原因是,低温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光的能力下降,光反应减弱;同时降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CO2吸收速率小,碳反应弱.【解答】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低温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降低,A正确;B、由表格数据可知,细胞分裂素处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B正确;C、由表格数据可知,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C正确;D、表格中没有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的比较,故根据表格数据不能说明常温下喷洒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速率,D错误.故选:ABC.7.烟盲蝽在烟草叶片上生活,以斜纹夜蛾幼虫等为食.研究人员观察并测定了烟盲蝽搜寻、刺吸猎物、刺吸植物、梳理、休息等行为的时间比例,结果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从烟草流向斜纹夜蛾,再流向烟盲蝽B.烟盲蝽对烟叶有害,而与斜纹夜蛾协同进化C.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效率与猎物密度无关D.利用烟盲蝽可以防治烟草上的斜纹夜蛾等害虫【考点】种间关系.【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投放斜纹夜蛾幼虫数目与烟盲蝽搜寻、刺吸猎物、刺吸植物、梳理、休息等行为的时间比例,由图可知,烟盲蝽即可刺吸猎物(斜纹夜蛾),也可刺吸植物(烟草).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解答】解:A、由图可知,烟盲蝽即可刺吸猎物(斜纹夜蛾),也可刺吸植物,因此能量可能直接从烟草流向烟盲蝽,A错误;B、烟盲蝽能刺吸植物(烟草),其与烟叶也是协同进化,B错误;C、由图可知,烟盲蝽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效率与猎物密度有关,C错误;D、烟盲蝽即可刺吸猎物(斜纹夜蛾),因此利用烟盲蝽可以防治烟草上的斜纹夜蛾等害虫,D 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4个题,共48分)8.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育、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T 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抗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吞噬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的膜内电位为正电位.(4)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HCO3﹣、HPO42﹣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2、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3、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缓冲物质由一种强碱和一种弱酸组成,如NaHCO3/H2CO3.【解答】解:(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T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抗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具体过程为:流感病毒→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3)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兴奋,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故膜内电位为正电位.(4)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HCO3﹣、HPO42﹣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故答案为:(1)非特异性(2)吞噬细胞 T 抗原 T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3)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正电位(4)HCO3﹣、HPO42﹣9.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5X36,54分)1.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2N和mB.N/2和m/2C.2N和m/2D.N和m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它的寿命有限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D.因为细胞具有细胞周期3.下列关于遗传因子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纯粳稻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糯稻的花粉染色后呈红褐色,这两种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粳稻与糯稻杂交,Fl 都是粳稻.F1的花粉粒染色后有1/2呈蓝黑色,1/2呈红褐色.若用W和w表示这一对遗传因子,那么被染成蓝黑色的F1花粉粒含有的遗传因子是()A.WWB.wwC.WD.w5.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做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B.F1与某亲本的杂交C.F1的自交D.F1的测交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变小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C.细胞的分化程度越大其分裂能力越强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7.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发现携带此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A.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B.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D.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这个女人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BB或BbB.BbC.bbD.BB9.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按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A.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曲线b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曲线b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曲线c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10.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11.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已经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微型人脑.科研人员选取人类胚胎干细胞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外胚层,再放入特制的凝胶中,引导组织进一步生长.这个豌豆大小的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其根本原因是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C.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癌变,则癌变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12.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1()A.4种,1:1:1:1B.3种,1:2:1C.2种,1:1D.4种,3:1:3:113.某一生物有4对同源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0:41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32B.1/16C.1/8D.1/415.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B.9:3:3:1C.4:2:2:1D.1:1:1:116.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③→⑥→④→①→②→⑤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D.③→⑥→②→④→①→⑤17.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2n=24)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Ⅰ过程中某时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最多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Ⅱ过程中C.一个A细胞产生的C细胞染色体组成有212种D.该哺乳动物一定为雄性个体18.图一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二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图二处于DE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央会出现许多囊泡B.图二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两个着丝点分裂C.图二可表示乙和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D.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19.对减数分裂的下列描述中,揭示出减数分裂区别于有丝分裂的本质特征是()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四次B.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一半C.有性生殖中配子发生的必经过程D.是有性生殖物种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20.下列细胞分裂图解中,在某动物卵巢中见不到的是()A.B.C.D.2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B.该动物为雌性,②和③肯定是次级卵母细胞C.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②中D.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①种基因型的细胞22.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B.乙C.丙D.丁23.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细胞只在AB段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C.若是减数分裂则BC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D.该细胞中碱基互补配对只发生在AB段24.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2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26.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个体中红眼与白眼比例均B.F1为1:1雌雄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C.F1D.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127.如图所示的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遗传病、X 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28.小麦叶肉细胞中基因分布在()A.染色体,核糖体B.染色体,线粒体C.染色体,高尔基体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不含致病基因.下列29.如图为一个家庭中的血友病遗传系谱图,其中个体Ⅰ2各项中正确的是()A.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Ⅱ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C.Ⅱ2D.Ⅲ患病的概率为1/4130.表现型正常的双亲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B.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C.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D.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3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和DNAC.DNA是T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2D.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32.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33.如果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的某段碱基排列顺序是…A-G-A-T-C-G-A-T…,则另一条链上对应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A-G-A-T-C-G-A-T…B.…G-A-G-T-C-G-T-A…C.…T-C-T-A-G-C-T-A…D.…C-T-C-G-C-T-A-T…34.经测定,某DNA分子片段中含有碱基A 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DNA片段中碱基C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A.48%,600B.48%,650C.26%,600D.26%,65035.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③①⑤④②C.③①④②⑤D.①④②⑤③36.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如图表示由病毒甲.乙经重组形成“杂种病毒丙”的过程,用病毒丙单独侵染植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从植物细胞内可大量分离出的病毒是下图中的()A.B.C.D.二、填空题(46分)37.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类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是_________(2)亲本中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子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是_________(4)子代中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若使子代中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38.A图是DNA含量变化的关系;B图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期.A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2)B图中_________细胞处于A图中的BC段,B图中_________细胞处于A图中的DE段.(3)由B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39.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乙遗传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40.研究发现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体内仅有蛋白质和RNA两种化学成分,这类生物性状(如TMV能感染正常的烟草叶片,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的遗传是受蛋白质控制还是受RNA控制?请设计实验探究TMV的遗传物质.实验原理:(1)利用水-苯酚溶液可以将TMV分离,获得TMV的蛋白质和RNA.(2)TMV能感染正常烟草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3)遗传物质能使生物性状保持相对稳定.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正常生长的烟草、水-苯酚溶液,试管、玻璃棒等必需实验仪器.主要实验步骤:(1)利用水-苯酚溶液分离TMV,获得纯净的TMV的蛋白质和RNA.(2)取正常生长的烟草植株,选取_________.(3)分别用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染A、B、C三片叶.(4)正常培养烟草植株,并注意观察_________.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1)_________,说明TMV中蛋白质是遗传物质.(2)_________,说明TMV中RNA是遗传物质.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X36,54分)01.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2N和mB.N/2和m/2C.2N和m/2D.N和m【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经过间期复制后加倍,在分裂期中保持不变,而染色体在后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数目加倍.【解答】解: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根据题意可知,在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N,DNA含量为m;染色单体消失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此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含量不变,即2N和m,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比较基础,学生只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即可准确作答.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它的寿命有限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D.因为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考点】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增殖.【分析】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细胞表现为生长.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是因为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同时,与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有关,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解答】解: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这样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就越小.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主要受限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体积大小与物质运输之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列关于遗传因子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隐性性状.【解答】解: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杂合子),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①正确;②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没有转化作用,②错误;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显性纯合子),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③正确;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隐性纯合子),生物个体只表现出隐性性状,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明确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表示方法、组合方式及表现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纯粳稻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糯稻的花粉染色后呈红褐色,这两种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粳稻与糯稻杂交,Fl 都是粳稻.F1的花粉粒染色后有1/2呈蓝黑色,1/2呈红褐色.若用W和w表示这一对遗传因子,那么被染成蓝黑色的F1花粉粒含有的遗传因子是()A.WWB.wwC.WD.w【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粳稻与糯稻杂交,Fl都是粳稻,说明粳稻相对于糯稻是显性性状,若用W和w表示,则控制粳稻性状的遗传因子是W,控制糯稻性状的遗传因子是w.粳稻(W_)与糯稻(ww)杂交,Fl 都是粳稻,则Fl的遗传因子组成为Ww.【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粳稻性状的遗传因子是W,控制糯稻性状的遗传因子是w,且Fl的遗传因子组成为Ww,能形成遗传因子为W和遗传因子为w 的两种花粉.纯粳稻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糯稻的花粉染色后呈红褐色,所以被染成蓝黑色的F1花粉粒含有的遗传因子是W.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题干信息“粳稻与糯稻杂交,Fl都是粳稻”判断显隐性,再结合题干信息“纯粳稻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糯稻的花粉染色后呈红褐色”判断被染成蓝黑色的F1花粉粒含有的遗传因子.5.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做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B.F1与某亲本的杂交C.F1的自交D.F1的测交【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专题】正推法;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解: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即F1的测交.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方法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变小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C.细胞的分化程度越大其分裂能力越强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mRNA 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3、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其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圆饼状.【解答】解: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变大,A错误;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由于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导致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B正确;C、细胞的分化程度越大其分裂能力越弱,C错误;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减弱,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细胞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活动;理解相对表面积的含义,会应用分析相对表面积的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7.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发现携带此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A.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B.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D.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本题是与癌细胞的特征有关的题目,先回忆癌细胞的特征,然后分析题干获取信息,RHOGDl2的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携带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然后针对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析题干可知,RHOGDl2的基因的作用是使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与分化无关,A错误;B、分析题干可知,RHOGDl2的基因的作用是使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与细胞衰老无关,B错误;C、分析题干可知,RHOGDl2的基因的作用是使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与癌细胞的DNA复制和癌细胞分裂没有关系,C错误;D、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由于糖蛋白减少,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因此RHOGDl2的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癌细胞中表达并产一种糖蛋白,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癌细胞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一特点的应用,准确提取题干信息,给RHOGDl2基因的作用正确定位是解题的关键.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这个女人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BB或BbB.BbC.bbD.BB【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本题属于从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受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 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这说明显性基因B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非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则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的基因型为_b.一个非秃顶男人(bb)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_b)结婚,后代男孩长大后为秃顶,说明这个男孩的基因型为Bb,由此可推知这个女人基因型是Bb.故选:B.【点评】本题以人类的秃顶为素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中信息准确亲本及这个男孩的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9.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按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A.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曲线b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曲线b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曲线c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段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可靠依据是()A.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 B.子细胞的数目不同C.形成纺锤丝的方式不同 D.胞质分裂过程不同2.大部分的细胞体积都非常的小,主要的原因是()A.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B.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C.有利于加快细胞新陈代谢速度D.有利于细胞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3.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B.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D.丙期是辨认染色形态数目最佳时期4.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B.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C.植物细胞中,d~e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5.有关高等生物体内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分化、分裂和癌变均与基因有关C.经细胞分化后,细胞种类增多,但每个细胞的全能性降低D.癌变细胞的粘连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延长6.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不再进行自我复制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7.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DNA的合成C.含有血红蛋白 D.存在胰岛素基因8.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l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B.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C.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D.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9.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B.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容易转移C.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于尾部细胞衰老坏死而实现的D.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10.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A.B.C.D.1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两种配子.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甲、乙袋中棋子总数应相等C.甲袋中两种棋子数为1:1D.若记录字母组合为DD,则放回棋子后再次抓取组合为DD的机率是1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应为()A.红色:粉红:白色=1:2:1 B.粉红:红色=1:1C.红色:白色=3:1 D.红色:粉红:白色=4:4:11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14.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是()A.AA、Aa和B.Aa、Aa和C.Aa、AA和D.Aa、Aa和15.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碗豆,若让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3:1 B.5:1 C.9:6 D.l:116.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1:2 C.2:1 D.3:117.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①黑色×黑色→黑色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A.显性纯合体B.显性杂合体C.隐性个体 D.不能确定18.绵羊群中,若基因型为HH绵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母羊表现为无角公羊表现为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A.雄性、hh B.雄性、Hh C.雌性、Hh D.雌性、hh19.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20.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主要起杀死细胞的作用B.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压片→观察C.可看到中期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D.观察到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二、填空题(共50分)21.图一、图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象.请分析并回答:(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甲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2)图二中甲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______时期(填数字).(3)图二中甲、乙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据图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条.(4)请在图一中画出与乙细胞对应的3时期的柱形图.______.22.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物质(X)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与用具:小鼠肺癌细胞悬浮液、物质X、癌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蒸馏水、活细胞检测仪、细胞培养瓶等(说明: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1)肺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除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和______.(2)实验思路:①取五个大小相同的细胞培养瓶,编号A、B、C、D、E,每组加入等量的肺癌细胞悬浮液和______,并测定初始细胞数.②在B~E组中依次加入适量且等量不同浓度的物质X(浓度分别为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A组则加入______作为对照;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品.③以上各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④检测与数据处理:分别在24h、48h、72h时取样检测各组存活的细胞数,取______值,求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对照组×100%).(3)实验结果见如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①______;②______.23.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2)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为______,该组交配方式为______.(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______,其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24.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遗传因子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1)该遗传病是由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疾病.(2)Ⅲ﹣2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他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3)Ⅲ﹣3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预计他们生一正常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段考生物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可靠依据是()A.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 B.子细胞的数目不同C.形成纺锤丝的方式不同 D.胞质分裂过程不同【考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解答】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都发生在间期,错误;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都能产生2个子细胞,B错误;C、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相同,都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C错误;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D正确.故选:D.2.大部分的细胞体积都非常的小,主要的原因是()A.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B.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C.有利于加快细胞新陈代谢速度D.有利于细胞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考点】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分析】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解答】解:A、细胞体积小,含有的营养物质就少,所以不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A错误;B、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就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B正确;C、细胞体积小含有的物质少,不利于加快细胞新陈代谢速度,C错误;D、细胞体积小抵抗力弱不利于细胞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D错误.故选:B.3.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B.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D.丙期是辨认染色形态数目最佳时期【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甲图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乙图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丙图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丁图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解答】解:A、丁期的子细胞有4条染色体,A正确;B、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相等,都是4条染色体,B正确;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C正确;D、甲期是辨认染色形态数目最佳时期,D错误.故选:D.4.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B.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C.植物细胞中,d~e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其中b→c表示分裂间期;c→d表示分裂前期;d→e表示分裂中期;e→a表示分裂后期;a→b表示分裂末期.据此答题.【解答】解:A、同一个体中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一定相同,A错误;B、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间期,即b→c时期,B错误;C、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a~b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C 错误;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前期(c~d时期)和末期(a~b时期),D正确.故选:D.5.有关高等生物体内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分化、分裂和癌变均与基因有关C.经细胞分化后,细胞种类增多,但每个细胞的全能性降低D.癌变细胞的粘连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延长【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是常考知识.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解答】解:A、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B、细胞凋亡、分化、分裂和癌变均与基因有关,B正确;C、细胞分化分化程度越高,但每个细胞的全能性越低,C正确;D、癌变细胞由于无限增殖,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故选:AD.6.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不再进行自我复制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考点】细胞的分化;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ab表示细胞分裂,a表示分裂间期,b表示分裂前,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数目,但不改变细胞的种类;c表示细胞分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改变细胞的数目.【解答】解:A、⑤与⑥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DNA,但两者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所含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不断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凋亡的状态,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不一定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B错误;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不再进行自我复制,C正确;D、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的效率越低,因此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较小,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较低,D错误.故选:C.7.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DNA的合成C.含有血红蛋白 D.存在胰岛素基因【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解答】解:A、生物体所有细胞都能合成ATP,因此进行A TP的合成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A错误;B、已经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因此不能进行DNA的合成,B错误;C、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因此含有血红蛋白说明该细胞已经分化,C正确;D、同一个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含有该个体全部基因,因此存在胰岛素基因不能说明该细胞已经分化,D错误.故选:C.8.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l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B.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C.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D.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图1:甲组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为2,可表示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乙组细胞中DNA相对含量在2~4之间,表示DNA正在进行复制,处于S期;丙组细胞中DNA 相对含量为4,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分析图2:曲线表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解答】解:A、图1中甲组细胞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而图2中的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A错误;B、图l中的乙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2中的AB段,B正确;C、图l中的丙组细胞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G2期、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BC段,而后期对应于DE段,C错误;D、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细胞不能分裂,因此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加倍,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D正确.故选:BD.9.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B.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容易转移C.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于尾部细胞衰老坏死而实现的D.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细胞增殖的分裂期不能进行DNA复制,但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凋亡细胞内与调亡有关的基因表达增强,与调亡有关的酶活性也增强.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解答】解:A、凋亡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基因表达升高,酶活性增强,A错误;B、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容易转移,B正确;C、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由于尾部细胞凋亡而实现的,C错误;D、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D错误.故选:B.10.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所以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所以女方的基因型为AA或Aa,为Aa的概率是.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因此,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故选:D.1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两种配子.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甲、乙袋中棋子总数应相等C.甲袋中两种棋子数为1:1D.若记录字母组合为DD,则放回棋子后再次抓取组合为DD的机率是【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棋子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棋子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解答】解:A、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A正确;B、由于甲、乙袋中的棋子分别代表雌雄配子,而雌雄配子的数目不一定相等,一般都是雄配子多于雌配子,B错误;C、甲、乙袋子模拟的是杂合子Dd个体,袋中两种棋子1:1,表示D:d=1:1,C正确;D、若记录字母组合为DD,则放回棋子后再次抓取组合为DD的机率是×=,D正确.故选:B.1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应为()A.红色:粉红:白色=1:2:1 B.粉红:红色=1:1C.红色:白色=3:1 D.红色:粉红:白色=4:4: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说明红色对白色不完全显性.假设红色是AA,白色是aa,F1是Aa,F2就是AA:Aa:aa=1:2:1.【解答】解:按遗传平衡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红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子代中AA占×=,Aa占2×=,aa占=,则红色(AA):粉红色(Aa):白色(aa)=4:4:1.故选:D.1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豌豆的特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每步的注意事项:①去雄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去雄要干净、全部、彻底,操作后要套上袋子.②雌蕊成熟后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子.【解答】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A错误;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B错误;C、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C错误;D、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故选:D.14.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是()A.AA、Aa和B.Aa、Aa和C.Aa、AA和D.Aa、Aa和【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Ⅱ1、Ⅱ4患病,所以第一代都是杂合体,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于Ⅰ1、Ⅰ3正常,而其后代都有患病个体,所以其基因型都是Aa.由于第一代都是杂合体,所以Ⅱ2、Ⅱ3的基因型都是AA或Aa,比例为1:2.因此,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