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女性观之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97.64 KB
- 文档页数:4
郭沫若,鲁迅,胡适对三种不同旧式婚姻态度,决定三个女
人的命运
2017-11-25闲人品史1912年正月,郭沫若尊父母之命和张琼华完婚,?洞房时发现新娘长的非自己所喜欢的那一类型,他立马奋身奔出洞房。
当晚,他拿着一本《庄子》在厢房里度过了花烛夜。
后来,写了自叙传《黑猫》以讽刺挖苦的口吻记述这场失望的初婚,好比“隔着口袋买猫,说好是白的,带回来打开一看,却是黑的!”??郭沫若五天后离家出走,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一生无子女。
?1906年,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
新婚晚上,他独自睡进了书房。
第三天,他从家中出走,去了日本。
鲁迅说:“她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
”1926年,鲁迅在上海与许广平同居。
朱安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子女。
?清末民初,喝过洋墨水的文人们,都认定“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新观念,抛弃包办婚姻成为新潮流。
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却是一个例外。
胡适13岁时,母亲便做主给他定了婚。
订婚后15年,胡适与江冬秀从未谋面。
胡适内心也曾抗拒过、疑虑过、矛盾过,但终因“不忍伤几个人的心”而没有推翻婚事。
“我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
”?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江冬秀。
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
位福人。
”婚后,胡适写了一首诗自我宽解:“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这便是言而有信,行而有义的胡适。
3。
鲁迅、胡适及其角色定位1时间是检验一种思想是否深刻,一种精神是否伟大的试金石。
任何认为的力量,对思想家的诬蔑、诽谤或者美化、扭曲,都无法掩住思想与精神的光华。
时间的流水,必荡涤思想与精神之上的尘埃、光环,被湮没的必重新浮出水面,被蒙蔽的必再次绽放出来,在新的时代,催生新的力量,再次影响历史的进程。
鲁迅、胡适都曾经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的舞台上占据中心地位。
早在生前,鲁迅就被或褒或贬地称为知识界之“权威”,后来则成为名义上的左坛精神盟主。
先生逝后,躯体上那面“民族魂”的旗帜更说明他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而胡适自留学回来,便首倡白话文震动文坛,后又以半部哲学史,半部文学史奠定其不可动摇的学术地位,他发起人权运动,涉足教育,创办报刊,更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知识界的领袖人物。
鲁迅逝去,胡适出走之后,“鲁迅”与“胡适”在中国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遭到天渊之别的待遇。
“鲁迅”这一名词头上闪耀着权威论定的三个“家”七个“最”的光环。
早在这位战士的躯体被一面绣着“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各种各样的苍蝇、细菌便开始瓜分他的遗产。
而三个家七个最之中不乏对鲁迅的独到的评价,但是一旦成为鲁迅的惟一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旦成为鲁迅的惟一形象,“鲁迅”这一名词便成为政治运动的工具与牺牲品,与鲁迅本人毫不相干了。
“文革”时期对鲁迅最大的伤害,在于权威的论断成为惟一论断,阻止了人们自由地接近鲁迅,感受鲁迅。
同一时期,与“胡适”这一名词联系在一起的却是八大册《胡适思想批判》,以及大人物小人物写的大大小小的批判文章。
不但胡适的书不能出版,甚至凡是语及胡适的,都必须划清界限。
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文革”时期的鲁迅神圣化,胡适妖魔化,都曾极大的阻碍了我们对中国现代思想传统的承续。
尽管鲁迅向来被抬高极高的地位,“文革”中与红宝书并列的就是鲁迅的著作。
但是这对鲁迅思想、精神的伤害丝毫不比对胡适的伤害更轻。
今天我们要理解胡适,只要绕开“胡适”这一符号在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的遭遇,直接阅读胡适原著与这一时期之外的相关回忆文章,便可自由地认识、理解胡适。
从《伤逝》看妇女解放的虚妄性摘要:《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反映爱情故事的小说。
它叙述的是发生在新旧文化冲突年代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典型的时代女性的形象,反映了封建文化还是在社会上根深蒂固的情况。
《伤逝》所描写的情况不是年代的缩影,它是一直都存在着的和我们一起活着的东西,鲁迅仿佛看到了中国人的本性。
这篇文章将从《伤逝》出发去研究那个年代提出的妇女解放(主要是胡适等在“五四运动”时提出的“个性解放”)的虚妄性,并将其与毛泽东的妇女解放理论对比来具体说明。
关键词:鲁迅;《伤逝》;“个性解放”;毛泽东妇女解放理论;引言:罗家伦说:“‘什么叫妇女解放?’就是因为世界上可怜的妇女, 受了历史上社会上种种的束缚, 变成了男人的附属品——奴隶——现在要打开这种束缚, 使她们从‘附属品’的地位, 变成‘人’的地位; 使她们做人, 做她们自己的人。
”[1]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问题:研究妇女的解放我们就要来看看封建社会的妇女的地位。
尽管无论是毛泽东还是胡适都意识到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性,但是不同解决方法带来不同结果,我们要理解毛泽东成功的原因就要去追根溯源去看看古代封建社会的妇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妇女地位的改变主要和儒家文化在中国成为主流文化有莫大的关系。
直到今天我们还深受其影响,比如现在的道德准则、礼法。
封建社会的妇女,可以说没有任何地位,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任人宰割。
她们不但不能拥有和男子一样的社会地位,还要担负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封建中的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将她们紧紧围住。
如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没有婚姻的权利,都以买卖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不可不从,丈夫死了只能守寡,担负着一辈子的屈辱。
改嫁就是失节,在这个社会中她将永远都不能被他们所容纳,连作牛作马的权利都没有了。
我们先看看古籍的有关说法,东汉女学者班昭著《女诫》七篇系统地阐扬男尊女卑的观念、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之道、四德之仪,从此男尊女卑观念深入全社会,广泛表现在观念形态及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妇女带来深重的压迫、歧视及无穷的痛苦,如“夫有再娶之义,妇夫二适之父,故曰夫者天也;” “卑弱第一。
鲁迅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
在他的小说中,女性形象作为一种特殊存在,被赋予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对女性地位与社会问题的关切,并探讨他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关注。
一、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呈现在鲁迅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受尽压迫与剥削。
例如,在《阿Q正传》中,阿Q的妻子小龙女作为一个苦命的农村妇女,承受着夫妻关系的困苦和社会环境的压迫。
她的命运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无法摆脱家族的束缚和社会的压力。
同样,鲁迅的另一部作品《狂人日记》中的兰花,作为一个妓女,更是受到了社会道德与伦理的谴责和弃视。
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鲁迅向读者展示了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公与压迫,呼唤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二、女性形象的自强意识展示尽管受到社会压迫,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示出了自身的自强意识与反抗精神。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兰花在面对压迫与歧视时,虽然终究没有能够逃离自己的命运,但她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意志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她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女性的自尊与坚韧。
同样,在《老残游记》中,方玉儿作为一个曾经受尽折磨的女性,通过自己孤身一人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对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她的形象打破了传统对于女性的束缚和限制,展示了女性自我解放的力量。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鲁迅呼唤女性要有自强意识,要勇敢地面对社会的不公与压迫,追求自己的价值与尊严。
三、女性形象的社会责任与关爱表达除了对于女性地位与自强的关注,鲁迅的小说中也充满了对于女性社会责任和关爱的表达。
例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小龙女的形象,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身份与责任,并呼唤对于女性权益的更多关注与呵护。
同时,在《孔乙己》中,崔钢嘴的妻子虽然只是一个次要的配角,但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于妇女地位的思考。
她是一个虚弱的被压迫者,但也是一个有着责任与关爱的人。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与其妇女观探讨文/常晓可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为妇女思想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鲁迅的一生用笔墨展现给世人许许多多发人深省的故事,也用笔墨雕刻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封建社会妇女形象。
本文分析了鲁迅笔下典型的几位封建社会女性形象,并对鲁迅的妇女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鲁迅;旧社会;思想解放;妇女观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识,在鲁迅的文字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对于旧社会中国广大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与担忧。
鲁迅在《呐喊》、《彷徨》等小说集中为我们再现了许多旧社会中国的典型女性形象,对于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女性鲁迅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除了对封建思想下女性的同情外,还有对封建思想的批判。
1 鲁迅笔下典型女性形象分析1.1 《明天》里的单四嫂子《明天》是鲁迅小说集《呐喊》里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小说中最早集中刻画封建社会中底层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短篇小说。
小说中单四嫂子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与幼子宝儿相依为命,在苦难的生活中靠着勤劳与耐力养活孩子,而宝儿作为他的精神支柱最终却病死。
单四嫂子代表了一批旧社会中被封建思想毒害的女性,中国古代封建思想严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禁锢女性思想的枷锁。
单四嫂子完美的阐释了“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思想,在丈夫死后,她独自艰难的抚养幼子,从没想过再嫁,夜以继日的纺线以求能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在封建社会这也成了奢侈。
不仅如此,小说中更是用较多的笔墨描绘了旧社会中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的无情剥削。
在宝儿生病到死亡下葬的整个过程中,单四嫂子经历了旧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屈辱。
蓝皮阿五觊觎她,庸医和小仙欺骗她,王九妈冷眼旁观,甚至在宝儿下葬时邻居们还趁机搜刮她。
小说中的单四嫂子的悲剧也是旧社会的悲剧。
1.2 《祝福》里的祥林嫂祥林嫂是《祝福》里的主人公,祥林嫂比单四嫂子更为悲惨的女性人物形象。
祥林嫂代表了旧社会女性最为卑微的一类人,她们没有自我,也不能左右自己的人生,只能任由夫家摆布,更像是男性的附属品。
论鲁迅笔下的女性观作者:刘彦伟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2期内容摘要:鲁迅终其一生都在与封建礼教制度进行顽强的斗争,他热切的期望女性能够摆脱传统意识的束缚,树立个性自由的解放思想,使女性走上独立自主的地位。
所以,对鲁迅先生杂文的女性问题研究、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以及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女性问题悲剧命运一.鲁迅的女性观鲁迅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如祥林嫂,子君,阿长等。
这些女性的形象各有其特点,或保守、激进、慈爱、善良,可无论鲁迅先生以何种方式塑造这些女性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母题,即“母性的光辉”。
母性体现在鲁迅作品的许多方面,比如鲁迅童年时期陪伴他的长妈妈,这位睡觉呈大字型的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在给迅哥儿买来《山海经》的时候,作者可谓是视作珍宝,可以说虽然事隔多年,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对于长妈妈的爱,尤其是结尾的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请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饱含真情的话语更是表达了鲁迅对于母性的大爱。
《药》这篇作品中描写了一个革命者为了解放群众却被群众反噬的悲剧,革命者夏瑜的死是悲凉的,华小栓的死是悲哀的,一个是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烈士,另一个是封建愚昧下的牺牲品。
可对于全天下的母亲来说,政治立场,思想觉悟,怎样赴死并不重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必定是天底下最难以名状的悲伤,一种在封建制度下必然要接受的悲伤。
在作品的结尾,两位青年死后,葬在相距不远的地方,两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在寒冷的早上去上坟,于此情此景,两位母亲的悲伤是相同的。
可以说,这个结尾是鲁迅留给那个无论是思想还是社会形态都在艰难发生蜕变的特殊时代下的母亲们的,抛开其他不谈,可以看出小说结尾对于母爱这一人类最美好,最无私情感的赞美。
在鲁迅先生看来,母性是女性的天性,“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1]鲁迅的笔是犀利的,又是温情的。
在痛击当时中国最阴暗面的同时,又对人性中的美好进行歌颂,对于传统中积极的方面予以肯定,如此有魅力的作品,我相信任何时代的读者读完,心情都是复杂的。
《娜拉走后怎样》是鲁迅先生于1923 年12 月26 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的一篇演讲稿,后来收入他的杂文集《坟》。
该文探讨了易卜生经典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娜拉出走后的命运问题,引发了当时社会关于女性解放、婚姻自由等议题的讨论。
以下是一些名家对《娜拉走后怎样》的观点:1. 鲁迅观点:鲁迅在文章中敏锐地捕捉到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并揭示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鲁迅认为,娜拉的出走就如同一个人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生活,要么会堕落,要么会回到原来的生活。
他指出,女性要想真正实现解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经济独立,二是精神独立,三是摆脱家庭束缚。
2. 易卜生观点:易卜生作为挪威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作品以社会问题为主题,其中《玩偶之家》是代表作之一。
易卜生通过娜拉这个角色,探讨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问题。
在易卜生看来,女性应该追求独立、自由和尊严,而不仅仅是作为家庭中的玩偶。
易卜生的观点在于,女性解放的前提是摆脱家庭的束缚,实现经济独立。
3. 丁玲观点: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同样探讨了女性解放的问题。
她认为,女性解放不仅需要摆脱家庭的束缚,还需要摆脱社会的歧视和压迫。
丁玲的观点与鲁迅、易卜生的观点有一定的共鸣,都强调了女性在经济、精神方面的独立重要性。
4. 陈独秀观点: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文章,他认为,娜拉的出走是对旧社会制度的挑战,是新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开始。
陈独秀主张,女性解放需要与社会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才能真正实现。
5. 胡适观点:胡适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从女性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女性解放的关键在于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使她们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胡适的观点强调了教育在女性解放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各位名家对《娜拉走后怎样》的观点各有侧重,但都认为女性解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经济、精神、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
现代戏剧史上的胡适与鲁迅作者:张耀杰来源:《关东学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在世界戏剧史上,挪威戏剧家易卜生被公认为“现代戏剧之父”,他创作于1879年的著名戏剧《娜拉》,还被后人推崇为女权运动的“独立宣言”。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鲁迅是较早介绍易卜生的一个人;而完整准确地介绍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并且旗帜鲜明地提倡“易卜生主义”,进而尝试性地创作出充满现代文明意识的白话戏剧《终身大事》的胡适,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戏剧第一人。
以塑造以人为本、自我健全的戏剧人物为首要目标的现代戏剧,是从胡适主编的《新青年》“易卜生号”正式起步的。
[关键词]现代戏剧;胡适;鲁迅;易卜生主义[作者简介]张耀杰(1964-),男,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29)。
一、胡适主编“易卜生号”1918年1月,《新青年》杂志从4卷1号起改版为由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轮流主编的白话文刊物。
由胡适主编的4卷6号首开先例,集中介绍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和艺术追求,号称“易卜生号”。
在“易卜生号”的首要位置刊登有胡适的长篇论文《易卜生主义》,文章分六部分,胡适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易卜生主义”的创作方法:“易卜生的文学,易卜生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写实主义,1882年,他有一封信给一个朋友,信中说道:‘我做书的目的,要使读者人人心中都觉得他所读的全是实事。
(尺牍一五九号)’”中国现代戏剧史以及现代文学史上的“写实主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由胡适通过《易卜生主义》较为完整系统地介绍进来的。
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戏剧史,都刻意回避了这一历史事实。
在第二部分里,胡适主要介绍了易卜生戏剧所展现的家庭生活的阴暗现实,也就是他所说的四大恶德:一是自私自利;二是倚赖性、奴隶性;三是假道德,装腔做戏;四是懦怯没有胆子。
胡适认为,《娜拉》一剧的男主人公托伐·海尔茂,就是这四大恶德的代表人物。
鲁迅一生究竟拥有多少女人引导语:总所周知,是一位伟大的家,谈起鲁迅的女人,不少人被教材所误,只知道有其学生兼夫人许广平,那么鲁迅一生有多少的女的红颜知己,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初恋人鲁琴姑的“无言的结局”最早与鲁迅缔结婚约的是鲁琴姑。
那是一八九八年夏秋之季,鲁迅母亲看上了鲁迅小舅父的大女儿琴姑。
琴姑和小时鲁迅两小无猜,常在一起读书,探讨古文,她对鲁迅也早已印象很深,所以当鲁迅母亲征询她的意见时,她扑到姑妈怀里,没说什么,但心里一百个情愿。
鲁迅母亲很高心,当即定下了亲事。
不料,事起突然。
鲁迅的保姆长妈妈有个远房外甥女朱安,早就想介绍给鲁迅,可是鲁迅母亲已订上了琴姑。
长妈妈便在鲁迅母亲面前搬弄口舌,说鲁迅与琴姑结合要“犯冲”,不吉利。
鲁迅母亲便动摇了。
第二个春天,她便决定包办鲁迅与朱安的婚事。
琴姑父亲久等周家聘娶,却毫无信息,后来得知鲁迅另娶之后,便无奈之中把琴姑许配给了他人。
也许琴姑对此婚事本不顺心,也许生活并不如意。
不久,琴姑竟然一病躺倒,再没起来。
临终时,琴姑紧紧拉住服侍她的保姆的手,哽咽道:“我有一桩心事,在我死之前非说出来不可。
就是以前周家来提过亲,后来忽然不提了,也不知为什么……这一件事,是我终身憾事,我到死也忘不了……”琴姑应该说是鲁迅先生幼时的“初恋”。
但不知何故,这一桩婚事在后来鲁迅的著作中,没有提及。
是鲁迅为了跟明事业忘记了呢,还是他把这美好的情愫永远埋藏在心里,或者俩人曾以身相许否。
想必鲁迅有自己的苦衷,遂无可奉告焉。
二、原配夫人朱安的凄凉人生鲁迅二十五岁那一年,正准备在日本东京开始他的文学活动,忽然不断地接到催他回国的家书,信里说,他母亲病得很重,想见见自己的长子。
等到鲁迅焦灼不安地回到家里,才知道这是一场骗局。
原来在他家乡有一种谣传,说鲁迅跟日本女人结了婚,还生了孩子,有人看见他领着妻、儿在东京街头漫步。
族人变着法子把他骗回来完婚。
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俗,鲁迅的母亲鲁瑞没有征得鲁迅同意,便把这门婚事定下了。
鲁迅与胡适思想差异_胡适简介鲁迅与胡适两人本是没有比较性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有差异,那么他们两人到底有什么思想差异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鲁迅与胡适思想差异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毕业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后因为看到日本人残杀国人,觉得必须从文化上来医治民族的病,于是弃医从文,坚决的走上了从文道路。
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其主将的一员。
享年56岁。
胡适,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家。
胡适兴趣广泛,他还涉及很多知识领域,如教育学、考据学等多种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因为积极倡导文学改革,后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核心人物之一。
鲁迅与胡适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差异以及文化追求。
从学术理论上看,鲁迅能从实际出发,不断的改善自己,让自己能够清楚认识到文化改革比社会改革更重要。
但胡适还是坚信自己,他认为事物的变化都是一点点积累的,只要思想改变了,社会面貌就自然会改变。
而鲁迅注重启蒙思想,但同时也不轻视社会改革,他认为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事情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人也要随事情的变化不断进步。
而胡适只注重启蒙思想,丢了社会改革,胡适往往从理论上出发,坚持启蒙主义。
虽然两个人的思想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迅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胡适简介胡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家、哲学家、诗人、学者。
他是安徽绩溪人,原名叫做嗣穈,字希疆,后来改名胡适,字适之。
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自由主义者,实用主义者。
他是我国文学成就的代表人,代表作品有《胡适文选》、《文学改良刍议》等,在1939年胡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是一个对于文学者的肯定。
后来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改革。
胡适的父亲叫胡传,是台东直隶州知州,崇尚文学,著有《台湾纪事两种》,胡适有现在的成就也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胡适跟随父亲从小学习。
所以在胡适5岁时便在安徽绩溪的私塾上学,后在其他学堂求学。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婚恋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
这时,从封建教育制度中挣脱出来,接受了近代西方教育的新式知识分子已具相当规模,构成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以先觉者的身份登上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大力宣扬西方的科学、自由、民主、人性解放等思想观念,与坚如磐石的传统社会奋力抗争,担负起唤醒民众,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
尤其是在追求婚姻自由方面,他们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面临着整个社会的巨大压力以及自身难以摆脱的文化性格弱点。
诸多阻碍使他们饱受了作为历史“中间物”(鲁迅二十年代中期提出此概念)的痛苦。
鲁迅、胡适、陈独秀、郭沫若、徐志摩、郁达夫、茅盾等众多知识分子,都曾为摆脱旧式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实现自身的解放而作出挣扎,他们内心深处也都曾因此而倍感矛盾与彷徨。
近年来,众多学者都注意到,他们的婚恋苦恼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对此现象,研究者们充分运用了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
如沈卫威对五四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及人格的剖析,吴俊对鲁迅个性心理的研究,王晓明对鲁迅等知识分子精神痛苦的揭示等等,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新问题与新见解。
在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鲁迅和胡适,两种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对这一知识分子群体的婚姻与恋爱进行分析,以求体味那一代知识分子独特的心路历程,加深对那个新旧交替、错综复杂的社会的理解。
一、难以偿还的“旧帐”(一)鲁迅:“肩住黑暗的闸门”1、难逃母亲的“神矢”1898年,鲁迅18岁那年到南京读书时,母亲就为他向小舅父的大女儿琴姑提亲。
但后来由于长妈妈说他二人生肖相克要犯冲而作罢。
当时的鲁迅对这次提亲毫不知情。
这年年底,鲁迅的四弟因病夭折,母亲在丈夫死后两年又遭此丧子之痛,极度的悲哀,她对在外读书的鲁迅更加思念了,并再次为他向周玉田的大儿媳妇谦少奶奶提亲。
谦少奶奶将玉田夫人住丁家巷的内侄女儿,21岁的朱安说给鲁迅的母亲。
女性在文学中代表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文学中的代表性也不断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弱势代表到现代的自我实现代表,女性的文学形象在不断地演变与升华。
本文将按照时间序列,分别从古代、近代以及现代三个阶段来阐述女性在文学中代表性的变化。
一、古代女性在文学中的代表性早期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是较为柔弱的代表,代表着一种存在于男性与世俗利益之间的状态,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西游记》中的白晶晶等。
她们的命运和婚姻往往被压抑和束缚,被当做男性的附属品和家庭的财物,只有在男性角色的辅助下才能产生影响力。
但同时,古代文学中也有一些表现她们个性以及天性的形象,比如《庐山谣》中的秋瑾、《汉宫秋》中的薛宝钗等。
二、近代女性在文学中的代表性到了近代,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在文学中的代表性也开始发生了大的变化。
女性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与婚姻之中,开始侧重于自我实现和独立。
在鲁迅、胡适等文学巨匠的笔下,女性开始得到了社会和教育的关注和关怀。
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阿Q正传》等都表现出了女性的独立和勇气。
另外,鲁迅还写了《故乡》、《药》等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和现实性,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与矛盾。
三、现代女性在文学中的代表性现代的女性形象在文学中变得更加自主、独立并且多元化,女性也逐渐成为了文学中的新型主角,并且不再被男性角色所依附。
比如中外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玛米·琳、花神的母亲——柳缝草等,它们的出现堪称是女性文学的当代灵魂。
在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的自我实现和独立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种生活状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女性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婚姻对象,甚至可以抗争甚至反抗那些不利自己的文化束缚和社会压力。
近年来,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王安忆的《长恨歌》、张爱玲的《色戒》等,都反映出了这种新型文化与价值观念。
结语总之,从古代到现代,女性在文学中的代表性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和升华。
鲁迅小说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小说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思想性。
在他的小说中,女性解放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通过描写女性的命运和遭遇,鲁迅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社会上女性面临的各种困境和不公。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鲁迅小说中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探讨。
首先,鲁迅的小说中描写了女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受压迫。
在《阿Q正传》中,小妓女春红是一个揭示了女性遭受凌辱的形象。
她被迫在生殖器上刻纹身,成为了别人的玩物。
她的命运暴露了当时女性所面临的沉重负担:无人关注的一生,恶劣环境下的困苦生活以及对男性的依赖。
《孔乙己》中的小贩老妪更是一个让人感到心酸的形象。
她为了家庭生计,承担了繁重的劳动,身心俱疲。
她唯一的儿子死去后,她的旧态决不能突破,连死的权利也被人夺走。
这种身体和精神上的苦难,成为了女性解放的障碍。
其次,鲁迅的小说中呈现了女性被视为私人财产的现状。
在《狂人日记》中,作者写道:“自从我第一次敲着箫,找了荷叶的门,就象一件器皿,带着价格,被装在荷叶的钱袋里。
”这个形象揭示了女性被视为商品的现状。
女性的身体被男人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尤其是妓女,甚至把她们的体型尺寸、容貌、语言和肢体当作商品的品质来描述和标价。
这种把女性视为价格寄售的做法成为了女性解放的主要障碍。
此外,鲁迅的小说中也呈现了女性文化的落后现状。
在《药》中,少女思慧的命运反映了当时女性教育的落后和狭窄。
她眼里只有家务和一些小事,对于社会和世事根本没有认识。
在《故乡》中,小乡村里的女孩们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只能在家里做家务。
这种教育的落后会限制女性大胆追求自我发展和个性解放的能力。
这种文化的落后同样是女性解放的绊脚石。
但是鲁迅的小说中也存在一些描绘女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在《呐喊》中,女大学生伍复初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者,关注和呼吁女性权益。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写到一位女性在家中学习,独立思考,终成俊才。
这些形象揭示了女性拥有自我价值和权益的渴望,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期望和希望。
《胡适还是鲁迅》的读后感《胡适还是鲁迅》的读后感提要:给我的感觉,整部书中,对鲁迅与胡适,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是有抑或者扬的倾向性的。
这是很奇怪更多精品方案《胡适还是鲁迅》的读后感鲁迅与胡适,现在俨然已经成为知识分子两条不同道路的代言人。
在他们自己生前,大约是并没想到代言什么阶层或者道路的。
如今,我们将他们举为代言人,无论对鲁迅还是胡适,都是强加于人的。
这样的鲁迅或者胡适,不过是我们自己的鲁迅或者胡适罢了,并非真实的他们。
也并不符合他们一生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和理性的精神。
如果鲁迅或者胡适地下有知,大概是要莞尔的。
给我的感觉,整部书中,对鲁迅与胡适,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是有抑或者扬的倾向性的。
这是很奇怪,但又是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
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我们历来习惯了非此即彼、非左即右,总是很难做到真正的宽容与温情的理解。
对胡适与鲁迅的肯定我们不用再说,只说对他们的非难或者质疑。
对鲁迅,无非就是说他被某党利用,成为专制的一面旗帜。
这是很奇怪的论调。
鲁迅先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无疑是极端孤独而且常常近于绝望的,一旦遇到象矍秋白那样天生具有文人气质和民主作风的共产党人,与国民党相比较之下,一时引以为知己,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值得指责的。
而后来鲁迅对于周扬的反感和与已经成为某种工具的左联的分裂,也说明先生和某个党决非同路人,这也是勿庸置疑的。
鲁迅先生不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也不是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诸葛亮,不可能预见到几十年以后的世界。
况且,某个党在某个时期,也确实是曾经可爱过的,哪怕是伪装的可爱。
不然,我们就得说,49年前后那些留在大陆的大批优秀知识分子都是既瞎又盲的低能儿。
至于有人说鲁迅的文字之所以能被人利用,是因为他的文字太过晦涩,具有绍兴师爷的遗风,这就不仅是无知,而是有意的抵毁和恶意的诽谤了。
鲁迅与胡适,看似对立,但其实是做着相同的工作,如果从历史的眼光看,他们两人,构成了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精神的合力。
女性观比较【中西方不同女性观比较】长久以来,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女性的地位都是出于劣势,属于弱势群体。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语境中,女性成了“失语者”群体,男性对女性的抑制不仅行为规范还有意识形态方面,当然由于地域等等不同原因,女性这一存在体必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下面我从形成与发展找出期间我认为的不同。
一、形成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母系氏族历史,一家之中“母亲”为首,“女性”为主。
女娲,西王母的传说无不说明古代原始母系社会中女神崇拜现象。
古人造字“从女生”为姓,这种风俗习惯一直沿袭到战国,而且对母亲的尊重和崇拜一直都是中国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如孝即对母亲的尊敬。
儒、道、佛的理论在传统中国对女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其认识层面并非完全统一。
儒家要求女子三从四德,在家庭中丈夫可以抛弃妻子;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天尊地卑,男尊女卑”通过这些教条和归训,为女性套上一把沉重的人生枷锁。
而道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构成世界的“阴阳”二气,其是不断更替而非绝对对立排斥。
由此可见,中国的思想家并未给自己找到一个一致的有说服力的理论渊源。
在西方《圣经》里,“上帝创造了男性亚当,而女人夏娃只是亚当身上肋骨造成。
女人犯了吃智慧之果的原罪,我便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男人天生富贵,女人天生低贱”,卢梭说“没有女人,男人仍然存在,没有男人,女人存在便成问题”,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甚至说“女人从本性上来说意味着服从,每一个处于完全独立的非自然位置的女人都要直接依附于某个男人,使自己接受他的统治和支配”。
由此可见西方宗教给女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从上帝到哲学家都贬低蔑视女性。
二、发展中国讲求“阴阳和谐”,女性可在传统观念中营造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中国,女性为解放做出的努力得到一些男性的支持,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五四”运动先驱率先提出并保障女性权力,毛泽东更是提出“男女各顶半边天”,在法律上,男女完全平等,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并未出现频繁高涨的女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