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问】2007年计提的福利费没用完,是不是应该冲掉?
- 格式:pdf
- 大小:44.17 KB
- 文档页数:2
07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如何进行税务处
理
问题:去年末,我公司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按高于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比例计提了坏帐准备,记入管理费用帐,(但年末汇算清缴时已按税法规定做了纳税调增处理.)也就是说高于税法规定计提的坏帐,税前并末扣除.08年末,需将07年计提且末使用的坏帐准备冲回,因我公司07年计提的数额较大,08年又处理了及少的坏帐(已按税务规定做报批),剩余较多的计提数,年末我公司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全部冲减管理费用.问:1,冲减管理费用的帐务处理是否正确? 2,在08年不计提坏帐准备的前提下,冲减管理费用的数额08年是否可做纳税调减处理?
答复:依据税法规定,从2008年1月1日开始,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应在损失实际发生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税前扣除。
你单位2007年已计提但未使用的坏账准备余额在税收上无需冲回,应在发生坏账损失时,先冲减2007年度已在税前扣除且未使用的坏账准备余额,不足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
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后,福利费不再计提,而是据实核算,且税法规定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4%,我想问的是,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还需要计提吗,如果不计提,如何核算?具体如何进行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的核算,包括分录?答: (1)财企[2007]48号《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也就是说,新准则下福利费通常据实列支,期末补提。
同时,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三项费用分别做出明确规定: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二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这三条规定在强调“三费”扣除标准的同时,也强调了一个据实扣除的原则。
这三项费用如果实际发生额低于扣除标准,所得税前只能以实际发生额列支;实际发生额高于扣除标准,所得税前就以扣除标准列支,不同的是,福利费和工会经费实际发生额超过标准的部分当期得对应纳税所得额做纳税调增处理,而教育经费超标准的这部分发生则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规定,三项费用实际发生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按福利费、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设置明细),贷记银行存款等,期末按福利费、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的明细余额进行分配,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或工会经费或教育经费),期末一般应无余额。
年底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把三项费用实际发生额和扣除标准进行比较,按税法规定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和纳税调整。
是否应该取消福利金发放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取消福利金发放。
首先,取消福利金发放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不是依赖政府的援助。
福利金的发放会让一些人变得懒惰,不愿意去找工作,而取消福利金发放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寻找工作,从而增加社会的生产力。
其次,取消福利金发放可以减少政府的支出,从而节约财政资源。
政府每年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源来支付福利金,而这些资源可以被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教育、医疗等领域,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此外,取消福利金发放可以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有些人可能会滥用福利金,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得不到足够的援助。
取消福利金发放可以让援助更加有针对性,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福利金发放。
首先,取消福利金发放会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工作,需要依靠福利金来维持生计。
取消福利金发放会让这些人失去生活保障,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
其次,取消福利金发放可能会导致社会的犯罪率上升。
一些无法获得经济来源的人可能会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而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而福利金的发放可以帮助这些人摆脱贫困,减少犯罪的发生。
此外,取消福利金发放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一些依靠福利金生活的人可能会走上街头抗议,甚至发生社会动荡。
而政府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增加社会的成本。
综上所述,取消福利金发放对社会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不应该取消福利金发放。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给予穷人钱,不如给他们工作。
”——约翰·肯尼迪。
这句话表明了取消福利金发放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不是依赖政府的援助。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名为“福利改革”的政策,取消了一部分福利金的发放,结果使得一些人积极寻找工作,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提高。
职工福利费余额处理及其影响国税函[2008]264号第三条关于职⼯福利费税前扣除问题的规定,有助于企业提供相关、可⼯、可理解的会计信息,满⼯报表使⼯者多层次的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对这些公司未来业绩的负⼯影响实际上却是微乎其微的。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薪酬》,以及2007年财政部发布施⼯的《企业财务通则》,对现⼯的应付福利费处理作出新的规范,从⼯定程度上看,新准则改变了以前按⼯资总额14%计提职⼯福利费的做法,⼯是采⼯按实列⼯的处理办法,超过税法规定允许列⼯的部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取消应付福利费的计提,职⼯福利性质费⼯据实列⼯,不再允许有余额,其实质是国家、股东、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重新分配。
税务规定1.2008年以前执⼯的福利费标准:《企业所得税暂⼯条例》(国务院令第137号)第六条第三款:“纳税⼯的职⼯福利费,按照计税⼯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
”2.2008年以后执⼯的福利费标准:《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的职⼯福利费⼯出,不超过⼯资薪⼯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3.福利费余额新旧衔接:国税函[2008]264号《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作的补充通知》第三条,关于职⼯福利费税前扣除问题规定:2007年度的企业职⼯福利费,仍按计税⼯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的部分,应累计计⼯职⼯福利费余额。
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的职⼯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的职⼯福利费余额,不⼯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
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的职⼯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权益,如果改变⼯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规定1.根据《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等相关⼯件规定,对于应付福利费余额处理⼯般有以下⼯种处理途径:(1)2007年企业不再按照⼯资总额14%计提职⼯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职工应付福利费什么时候开始不用计提?[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职工应付福利费从2007年开始就不用计提了,而是把福利费直接记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
那么该怎么会计处理呢?
职工福利费会计分录如何做?
以管理部门为例:
1. 实报实销
借:管理费——福利费
贷:现金
2. 以工资方式列支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现金
职工福利费相关政策一览
1.根据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
职工福利费不再计提,而是把发生的福利费用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
3.《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
新准则应付福利费的处理07年应付福利年末有贷方余额是需要冲回的,因为07年之后福利费是据实列支的。
在2007年度中的冲回分录如下Dr:管理费用(红字)Cr: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红字)最近总遇到不少同行问:执行新会计准则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会计如何处理!经查找资料答复如下:1、提问:如果执行新准则前应付福利费有余额要怎么处理呢?回答:《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目前很多企业非常关心原来计提的福利费问题,如果企业在执行新准则以前计提的福利费没有开支完,即存在较大的贷方余额,此时企业在执行新准则前可以考虑如何将这部分福利费以合理的方式花出去,否则执行新准则后,要对这部分余额进行调整,计入管理费用。
当然执行新准则前存在借方余额的,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2、提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取消后,企业如何处理?回答: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以及其他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其他费用。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企业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
资产负债观要求不符合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项目不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因此,“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上述两个科目实质上是属于结算类科目,新准则会计科目取消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
原待摊费用可以通过“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原预提费用可以通过“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
财企[2007]48号
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04-29
为了贯彻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做好企业新旧财务制度的转换工作,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改革的衔接问题
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余额)区别以
下情况处理,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二)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毕后,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
如果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产权转让,则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号)转增资本公积。
二、关于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的组织实施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集团公司应当认真组织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集团的具体情况开展业务培训,做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工作,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的规定调整、修订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新旧财务制度实现顺利转换。
二OO七年三月二十日。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核算问题【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历史遗留企业账面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的处理一般企业(非上市公司)企业账面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企业之前计提的福利费尚未使用部分,不需要对其进行任何的调整。
二、应付福利费的账务处理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企业发生(支付)员工福利费时,应先以“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的借方记录。
例如2009年1月15日发生了企业发生一笔福利费支出为10‚000.00元,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10‚000.00贷: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10‚000.002、月末的账务处理:月(期)末对当月(期)发生的福利费进行归集后,“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为贷方的,不需要做账务处理,表示以前计提的福利费尚未使用完毕;“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为借方的,则应当将借方余额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承上例,应区分如下情况分析做期末账务处理。
情况一:假设2009年1月初“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为20‚000.00元,那么1月份发生10‚000.00元福利费,使用福利费结余后1月末福利费结余尚有10‚000.00未使用完毕,按照要求,期末不必就福利费做会计处理。
情况二:假设2009年1月初“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余额为6‚000.00元,那么1月份发生10‚000.00元福利费,冲销福利费结余6000元后,1月末在未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做归集前借方余额为4‚000.00元,按照要求,应当将该余额按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假设该福利费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归集归集福利费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4‚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4‚000.00情况三:情况二:假设2009年1月初“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无余额,那么1月份发生10‚000.00元福利费,1月末在未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做归集前借方余额为10‚000.00元按照要求,应当将该余额按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假设该福利费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财政部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总部,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中央管理企业:为了贯彻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做好企业新旧财务制度的转换工作,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职工福利费财务制度改革的衔接问题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不含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余额)区别以下情况处理,上市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一)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二)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毕后,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
如果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产权转让,则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号)转增资本公积。
二、关于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的组织实施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集团公司应当认真组织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l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集团的具体情况开展业务培训,做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工作,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的规定调整、修订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新旧财务制度实现顺利转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章)二OO七年三月二十日。
新准则下职工福利费账务处理第一篇:新准则下职工福利费账务处理新准则下职工福利费账务处理执行新准则取消了原“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会计科目,增设“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按照“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服务相关的支出”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将职工福利费列入职工薪酬范围核算。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
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
”和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财务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
”和财政部财企[2008]34号有关规定企业不再按工资薪金总额的14%在成本费用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而有关职工福利性质支出可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范围内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对于由于执行新准则原有应付职工福利费的余额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明确:“(五)职工福利费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应付福利费处理分析案例:某上市公司2006年末应付福利费账户余额200万元,该企业2007年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2007年度该公司计税工资1000万元,福利费支出80万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该公司在首次执行日将职工福利费余额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借应付福利费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200 ;使用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80 贷现金、银行存款等80 ;期末将应确认职工福利金额与原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120万元调整管理费用: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120 贷管理费用120由此看出,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在核算方面与此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发生了很多变化,其纳税调整方面,2007年作为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一年,与以前相比也必然存在很大不同。
一、2007年职工福利费会计政策之变化除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财务通则》及《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也从2007年开始实施。
财企[2007]48号《关于实施修订后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和财金[2007]2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分别对其适用范围内的企业职工福利费的核算作了具体规定。
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一样,这两个文件适用范围内的企业也都取消了我国会计上沿用多年的“按工资总额14%计提福利费”的处理办法,区别之处主要在于对2006年末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不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对2007年没有使用完的以前年度结转的福利费并不要求调减当年管理费用,而是仍然继续使用。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超支的福利费如何记账
【问题】
由于企业按照14%计提的福利费不足以支付企业的各项福利费开支(如:在职、离退休人员取暖费、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费等),由此出现的超支该如何处理?
【解答】
1、会计处理
根据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四十四条规定及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
而应付福利费通常不再计提。
企业发生福利费相关支出时,先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借方归集,期末根据受益职工服务对象,分配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该明细帐户期末通常无余额。
2、税务处理
“工资薪金总额14%”是现行企业所得税条例第四十条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时的一个限额标准。
企业会计处理时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未超过上述标准的,企业所得税前按实际发生额扣除;超过标准的按标准扣除,超过部分进行纳税调增处理。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
2007年度职⼯福利费的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都是⾃2007年在上市公司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执⾏,其他企业没有要求强制执⾏新“两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还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暂⾏条例》的规定执⾏。
所以,对于职⼯福利费的处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处理⽅法: 1、没有执⾏新《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财务通则》的企业,对于职⼯福利费的帐务处理和原来⼀样。
即:在会计核算上仍然按照⼯资总额的14%计提计⼊成本费⽤;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仍然按照计税⼯资总额的14%计提职⼯福利费在税前扣除,由于⼯资总额与计税⼯资不同⽽形成的差额部分作纳税调增。
2、执⾏新《企业会计准则》或新《企业财务通则》的企业,2007年度在会计核算上不再按照⼯资总额的14%计提职⼯福利费。
对于“应付职⼯福利费”帐户期初余额,按照财企[2007]48号第⼀条的规定,当余额为借⽅时,应将其借⽅余额依次冲减“期初未分配利润”、“任意公积⾦”、“法定公积⾦”,仍不⾜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当“应付职⼯福利费”帐户期初余额为贷⽅时,在⾸次执⾏⽇,将“应付职⼯福利费”余额结转到“应付职⼯薪酬——职⼯福利”。
2007年实际发⽣的职⼯福利费⽀出要⾸先冲减其余额,余额不⾜时超过部分可以在当年成本、费⽤中据实列⽀;以前年度结余冲减当年⽀出仍有余额时,可以结转到以后年度继续使⽤,⽤完的年度超过部分计⼊当年成本费⽤。
在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根据《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第三条的规定,仍然可以按照计税⼯资总额的14%计提职⼯福利费在税前扣除,实际⽀出节余的部分合并计⼊以前年度按税法计提的余额,可以结转到2008年及以后年度继续使⽤。
按计税⼯资14%可计提的应付福利费税法允许扣除,因此在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可作为纳税调减的⼀个项⽬。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应付福利费如何调整第一部分应付福利费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
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
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关键:新准则与新税法一致,以前年度有结余的,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得全额计入成本费用)会计制度下应付福利费提取时,借记“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
支付时,借记“应付福利费”,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
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计提法,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用的是“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支出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分配时借记“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例1.2007年某企业“应付福利费”科目结余5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40万元,当年发生工资、薪金总额200万。
当年应付福利费税前扣除标准200*14%=28万。
调整额40-28=12?以前有结余50万,2008年实际发生40万元,根据会计准则,企业会计上应计入成本费用0万。
无需调整!结余的10万元可在2009年继续使用。
但如果题目告诉你,2008年实际发生的40万元企业已计入了成本费用,那就应该调增40万元!例2.2007年某企业“应付福利费”科目结余1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40万元,当年发生工资、薪金总额200万。
以前结余10万,2008年实际发生40万,企业会计上应计入成本费用30万。
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入成本费用30万与当年应付福利费税前扣除标准200*14%=28万进行比较。
纳税调增30-28=2例3.某内资企业2007年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费在税前扣除后,结转至2008年应付职工福利费余额为23万元,2008年企业实际发生的符合要求,并计入当年管理费用的应付福利费支出163万元,当年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若没有其他纳税调整项目,(1)当2008年税法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则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多少?借:应付职工薪酬23(先冲余额)管理费用等科目140贷:银行存款163企业做了借:管理费用163贷:应付职工薪酬163解析:实际发生了163万,先冲2007年23万,管理费用只能进140万,现在管理费用已经进了163万,所以调增23万,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3。
【每日一问】2007年计提的福利费没用完,是不是应该冲掉?
问题描述:
我单位2007年计提了应付福利费5万元‚2007年用了4万元‚剩余1万元尚未使用完。
2009年是不是应该冲掉‚分录做借:应付福利费10000.00 贷;管理费用10000.00 这样做对吗?
专家回复:
没有用完可以以后年度继续用,如果确定不会使用或者改变用途,需要调整。
>(国税函[2008]264号)第三条规定,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
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
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中第四项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的规定,企业2008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