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62.82 KB
- 文档页数:8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09-30 发表评论分享作者:倪云成,廖潜,胡蓉,黄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中南大学疼痛研究所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尽管慢性疼痛对各年龄阶段人群的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但是对老年人的影响尤为显著。
由于患有较多基础疾病,慢性疼痛的老年人更容易经历功能受限、抑郁和焦虑,导致社会交际能力降低、睡眠和食欲障碍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治疗费用。
研究表明,由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沟通困难导致对老年人疼痛强度的评估困难,且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改变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除此之外,有些老年人误认为疼痛是正常的症状且是衰老不可避免的,致使患有慢性疼痛的老年人不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治疗。
因此,正确评估、诊断和治疗老年人慢性疼痛具有极大挑战性。
一、老年人慢性疼痛定义和常见原因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1个月以上(既往定义为3个月或半年)的疼痛,可引起情绪和心理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疼痛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中,也是老年人一项重大健康问题。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常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椎管狭窄、肩周炎、肌筋膜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脑梗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癌症等。
二,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诊断和评估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诊断步骤:(1)详细询问疼痛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2)回顾疼痛的位置、强度、加重及缓解因素,是否影响情绪和睡眠;(3)疼痛部位是否有感觉异常、痛觉超敏、感觉减退、麻木;(4)评估认知功能,如应用Folstein简易智能量表;(5)评估抑郁;(6)评价生活自理能力;(7)评估步态和平衡性;(8)检查视力和听力是否下降;(9)利用多学科进行综合评估。
老年人慢性疼痛原因很多,需要通过以上诊断步骤并结合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对慢性疼痛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进行鉴别诊断,以下是临床常见慢性疼痛的鉴别:(1)癌痛与非癌痛的鉴别:①癌痛主要为慢性疼痛,与机体活动无关,临床表现为静息痛,夜间尤为明显,并常伴有疼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1种以上的疼痛,包括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疼痛和与肿瘤本身、肿瘤治疗相关或无关因素引起的多种疼痛);②癌痛由于病情发展,疼痛随时间进行性加重,常伴有暴发性疼痛;③癌痛通常伴随至终身,极少有治愈;④癌痛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比其他疼痛所导致的状况更严重;⑤癌痛症状常伴有全身重要器官功能的障碍或衰竭。
三氧定向靶点绿色疗法---划时代的微创介入新技术直达病灶立竿见影锁定疗效永绝后患神奇的三氧绿色靶点介入疗法,是医疗史上的一次更大革命,告别了依靠麻药和激素药物为主的治疗,开辟了疼痛治疗的新思路,更新了疼痛治疗的方法,提高了疼痛专科的发展。
技术介绍: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是当今慢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发展方向,目前疼痛疾病的治疗已从传统保守疗法如针灸等转向了三氧定向靶点和微创介入治疗的综合疗法,定向靶点解决了传统保守疗法暂缓而不能彻底解决病灶的无菌性炎症,准确消除病灶的无菌性炎症从而让疼痛、麻木、痉挛、粘连等迅速消除。
例如该疗法可让突出的椎间盘基本还纳,消除盘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解除神经根水肿。
让关节炎消除关节腔无菌性炎症、解除关节腔粘连、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变关节腔间隙,四大作用让肩周、膝、髋、骶髂等关节炎症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疼痛,更能在2分钟内功能恢复正常,膝、髋、肩肘等关节间隙变窄的关节都能让其间隙恢复正常,为疼痛治疗谱写新的篇章。
主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及其他骨关节炎。
三氧髓核消融术介绍:三氧髓核消融术是在CT或X光机引导下,通过直径1毫米左右细针穿刺直达病变部位,安全、准确、可靠。
三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注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可以氧化分解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髓核组织水份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使症状得以消除。
三氧对其他组织结构无任何损伤。
椎间盘三氧髓核溶解术优点:1、见效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根治椎间盘突出一般只需1次30分钟,疼痛症状迅速缓解治愈率达95%以上。
2、创伤小,无痛苦:特制细针穿刺创伤微乎其微。
接受治疗的患者无须忍受痛苦。
3、安全系数高:在C型臂导向下细针穿刺,定位精确。
三氧分子只溶解髓核,对其它组织不起作用,并发症和后遗症少。
4、不复发:髓核被溶解后,其对神经压迫症状也同时解除,由于髓核不具再生能力,腰椎间盘突出无复发可能,病人将永远告别腰椎间盘突出之痛苦。
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倪家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症疼痛等慢性疼痛都能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而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当疼痛使人丧失工作能力,进而使人格的独立性受到威胁,患者会感到生活无乐趣和意义,甚至自杀。
疼痛诊疗学作为临床医学的新分支,以1936年纽约成立第一家疼痛治疗中心为标志,不过70多年历史。
近三十年来,在影像学、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成长极快、且成绩斐然,该专业的治疗手段已经由简单的神经阻滞和局部注射发展为以介入微创镇痛术。
微创介入镇痛术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一组新技术,即在X线透视或CT引导下、在电生理监测和定位下,执行严格的临床规范操作,行选择性、毁损性神经毁损性阻滞或精确的病灶治疗,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介入微创镇痛术在疼痛科日益宽泛的应用,是该学科快速发展重要因素。
在国内许多医院已经开展微创介入镇痛术,为许多慢性疼痛患者解除了痛苦。
过去需要进行有创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癌症疼痛、幻肢痛、卒中后疼痛、中枢性疼痛等复杂性疼痛的患者,现在都能得到微创介入术治疗。
介入微创镇痛术还包括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心绞痛,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幻肢痛,神经射频毁损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或残端神经痛,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等。
现仅将我科开展的微创介入镇痛术简介如下。
一、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1968年美国学者Sussman使用胶原酶进行了椎间盘组织的体外溶解试验,在动物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并于1969年首次使用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能有效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中的Ⅰ型和Ⅱ型胶原。
与人体组织渗透压相等的胶原酶溶液不破坏组织细胞和神经细胞,对血红蛋白、乳酪蛋白、硫酸角质素等蛋白无损害,能在正常的生理环境和酸碱度下分解胶原纤维,使其降解为相关的氨基酸并被血浆所吸收。
疼痛科介入治疗的进展趋势
疼痛科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在身体特定部位进行微创操作来缓解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疼痛科介入治疗的进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疼痛科介入治疗的技术也不断进步。
新的设备和仪器的引入使得操作更加精准和安全。
比如,可视化导引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定位治疗点,同时减少了手术的风险。
2. 治疗范围的扩展:原来主要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介入治疗,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其他诸如神经根型颈椎病、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
同时,介入治疗也逐渐被应用于肿瘤疼痛的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多学科合作:疼痛科介入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如麻醉科、放射科等。
通过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医生也会与心理学家、物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合作,提供全方位的疼痛管理服务。
4. 个体化治疗:随着对慢性疼痛机制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疼痛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疼痛科介入治疗也朝着个体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类型、程度和影响因素等,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疼痛科介入治疗在技术、范围、合作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都有不断的进展,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评估和诊治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尽管慢性疼痛对各年龄阶段人群的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但是对老年人的影响尤为显著。
由于患有较多基础疾病,慢性疼痛的老年人更容易经历功能受限、抑郁和焦虑,导致社会交际能力降低、睡眠和食欲障碍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治疗费用。
研究表明,由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沟通困难导致对老年人疼痛强度的评估困难,且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改变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除此之外,有些老年人误认为疼痛是正常的症状且是衰老不可避免的,致使患有慢性疼痛的老年人不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治疗。
因此,正确评估、诊断和治疗老年人慢性疼痛具有极大挑战性。
一、老年人慢性疼痛定义和常见原因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1个月以上(既往定义为3个月或半年)的疼痛,可引起情绪和心理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疼痛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中,也是老年人一项重大健康问题。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常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椎管狭窄、肩周炎、肌筋膜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脑梗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癌症等。
二,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诊断和评估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诊断步骤:(1)详细询问疼痛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2)回顾疼痛的位置、强度、加重及缓解因素,是否影响情绪和睡眠;(3)疼痛部位是否有感觉异常、痛觉超敏、感觉减退、麻木;(4)评估认知功能,如应用Folstein简易智能量表;(5)评估抑郁;(6)评价生活自理能力;(7)评估步态和平衡性;(8)检查视力和听力是否下降;(9)利用多学科进行综合评估。
老年人慢性疼痛原因很多,需要通过以上诊断步骤并结合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对慢性疼痛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进行鉴别诊断,以下是临床常见慢性疼痛的鉴别:(1)癌痛与非癌痛的鉴别:①癌痛主要为慢性疼痛,与机体活动无关,临床表现为静息痛,夜间尤为明显,并常伴有疼痛综合征(临床表现为1种以上的疼痛,包括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疼痛和与肿瘤本身、肿瘤治疗相关或无关因素引起的多种疼痛);②癌痛由于病情发展,疼痛随时间进行性加重,常伴有暴发性疼痛;③癌痛通常伴随至终身,极少有治愈;④癌痛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比其他疼痛所导致的状况更严重;⑤癌痛症状常伴有全身重要器官功能的障碍或衰竭。
微创是慢性疼痛治疗的发展方向由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等联合举办的“2018中国疼痛诊疗康复高峰论坛暨柳州市疼痛学会学术年会”,不久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举行。
来自国内疼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分享了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疼痛诊断、治疗、管理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杨立强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微创技术是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
疼痛起因各不同杨立强博士首先介绍说,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主要是由于身体各部位原发病如阑尾炎、骨折、烧伤、手术创伤等引起的疼痛,急性疼痛主要是由与原发病相关的科室给予对症治疗,原发病治愈后急性疼痛就会自然缓解。
慢性疼痛是指疾病或损伤引起的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也是疼痛科关注和治疗的重点。
慢性疼痛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生理性疼痛是疾病的一种伴随症状,也是人体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生理性疼痛往往提示人体某些部位出现了不正常状态,也被称为“好痛”。
如网球肘、司机等久坐人群常见的颈肩腰腿痛等,早期颈肩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肌肉及软组织痉挛缺血所致。
生理性疼痛提醒人们要注意休息或需要进行相关治疗了。
此外比较常见的生理性疼痛还有阑尾炎引起的下腹痛,痛风引起的局部关节疼痛、老年人长期膝关节炎后因骨质增生、滑膜炎造成的膝关节疼痛等。
生理性疼痛的特点是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及功能正常,病灶产生的疼痛信号会通过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并引起痛觉,通过原发病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生理性疼痛大多能得到较好的缓解。
另一种慢性疼痛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特点是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出现了问题,如足部疼痛,但按压足部时患者并无疼痛感觉,说明疼痛可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支配足部的神经发生病变而引起;还有人因为牙痛去口腔科拔牙,但治疗后仍无好转,进一步检查发现牙痛是因三叉神经痛引起的。
【名医堂】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用微创征服疼痛郑拥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
长期从事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曾在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多家著名疼痛中心研修,获得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熟练进行各种急慢性疼痛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
运用软组织松解治疗各种肌肉相关性疾病,如颈源性眩晕,偏头痛,肩周炎,胸背痛,腰肌劳损。
采用各种微创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顽固性癌痛,腰交感神经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缺血性疾病。
“除痛”也需“疗心”周一上午九点,华东医院疼痛科手术室门口的休息区,60岁的张大爷已换好手术服,一切准备就绪,等着接受治疗他腹痛问题的微创介入手术。
这一天,他已等了半年之久。
“郑主任很厉害!”知道我们来访的目的后,张大爷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
一年前他因腹痛难忍跑遍各大医院,查遍了身体所有器官,却始终找不到病因,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华东医院疼痛科郑拥军主任,接受了郑主任的第一次手术治疗后,疼痛竟得到了70%的缓解,这让他喜出望外。
此时,手术室里,郑拥军和他的团队已为两位患者做了手术。
由于他半年前到美国进修,慕名而来的患者便排起了长队。
“等半年也要等到郑主任做手术”的不只老张一人。
正躺在手术床上接受肌肉松解术的王女士来自山东,被颈肩痛折磨了半辈子的她先前已在郑主任的治疗下有了缓解,这次专程在上海租了房子等他回来。
“极度信任。
”王女士简明扼要地回答理由。
(超声引导下的肌肉松懈术)郑拥军的手术室里,有条不紊,却并不严肃得可怕。
在超声引导下,他一边操作手中导管,一边盯着影像上显示的病变部位,找准位置后,利用针刀精确进行软组织松解。
“这个过程对患者来说并非易事,有时会很疼,”郑拥军总能把握节奏,适时抛出一两句玩笑话或聊聊家常,“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几小时里,两个紧挨着的手术室一刻也未得清闲。
1号手术室结束,2号手术室医生护士已准备妥当,郑拥军就在两个房间里轮换。
三氧定向靶点绿色疗法---划时代的微创介入新技术直达病灶立竿见影锁定疗效永绝后患神奇的三氧绿色靶点介入疗法,是医疗史上的一次更大革命,告别了依靠麻药和激素药物为主的治疗,开辟了疼痛治疗的新思路,更新了疼痛治疗的方法,提高了疼痛专科的发展。
技术介绍:疼痛微创介入治疗是当今慢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发展方向,目前疼痛疾病的治疗已从传统保守疗法如针灸等转向了三氧定向靶点和微创介入治疗的综合疗法,定向靶点解决了传统保守疗法暂缓而不能彻底解决病灶的无菌性炎症,准确消除病灶的无菌性炎症从而让疼痛、麻木、痉挛、粘连等迅速消除。
例如该疗法可让突出的椎间盘基本还纳,消除盘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解除神经根水肿。
让关节炎消除关节腔无菌性炎症、解除关节腔粘连、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变关节腔间隙,四大作用让肩周、膝、髋、骶髂等关节炎症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疼痛,更能在2分钟内功能恢复正常,膝、髋、肩肘等关节间隙变窄的关节都能让其间隙恢复正常,为疼痛治疗谱写新的篇章。
主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及其他骨关节炎。
三氧髓核消融术介绍:三氧髓核消融术是在CT或X光机引导下,通过直径1毫米左右细针穿刺直达病变部位,安全、准确、可靠。
三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注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可以氧化分解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髓核组织水份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使症状得以消除。
三氧对其他组织结构无任何损伤。
椎间盘三氧髓核溶解术优点:1、见效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根治椎间盘突出一般只需1次30分钟,疼痛症状迅速缓解治愈率达95%以上。
2、创伤小,无痛苦:特制细针穿刺创伤微乎其微。
接受治疗的患者无须忍受痛苦。
3、安全系数高:在C型臂导向下细针穿刺,定位精确。
三氧分子只溶解髓核,对其它组织不起作用,并发症和后遗症少。
4、不复发:髓核被溶解后,其对神经压迫症状也同时解除,由于髓核不具再生能力,腰椎间盘突出无复发可能,病人将永远告别腰椎间盘突出之痛苦。
疼痛科简介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世界疼痛医师协会(WSPC)提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我院疼痛科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为民除痛”的宗旨,致力于治疗顽固性疼痛,为患者创造无痛轻松生活。
疼痛科特色治疗:注射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微创介入镇痛治疗。
诊疗范围:1、头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2、颈肩胸腰腿痛:颈椎病、胸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尾痛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等。
3、神经病理性痛: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端痛、腰椎手术后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症等。
4、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肌筋膜炎、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等。
5、痛经、慢性盆腔痛、会阴痛等6、非疼痛性疾病:神经官能症、不定陈述综合症、顽固性呃逆、面瘫、突发性耳聋、耳鸣、更年期综合症等。
7、治疗早、中、晚期癌性疼痛。
住院手术特色治疗(筹备中目前尚未开展):1、C臂引导下膝关节臭氧灌洗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CT引导下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蝶额神经、面肌痉挛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蝶额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3、CT/C臂引导下颈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置管松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头痛、颈肩痛、上肢痛等。
4、CT/C臂引导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置管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等。
5、CT/C臂引导下胸神经痛硬膜外置管松解术治疗胸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6、CT/C臂引导下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头痛、颈肩痛、上肢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等。
7、CT/C臂引导下颈交感神经阻滞及连续置管阻滞术治疗头痛、颈肩痛、上肢痛,上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低血压,睡眠障碍,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耳鸣等。
超声介入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徐仲煌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关节内注射、痛点阻滞及神经阻滞疗法是治疗慢性疼痛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人们以此作为引导技术,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就超声成像技术在关节及神经阻滞治疗慢性疼痛的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
一、超声引导技术原理及进展超声技术应用于临床神经阻滞的历史较短。
1978年La Grange等[1]应用多普勒超声施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由于技术限制,相关解剖结构的超声成像难以令人满意,仅用于确定血管位置。
最近十年中,鉴于超声成像技术本身取得的巨大进步,其临床应用前景大为扩展,就区域阻滞而言,超声引导技术将是继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后又一重大革新[2]。
近十余年,随着超声检查设备和诊断技术的发展, 超声技术在区域阻滞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通常超声波频率越高,成像效果越好,但穿透性就差;同样,较低的频率可以穿透到较深的组织中,但成像效果相对较差。
宽带换能器(Broad-band transducers)的出现和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HRUS)的提高,使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可清晰地显示外周神经的分布、走行及粗细,脉冲(pulsed-wave)和彩色Doppler显像还可以显示血管结构乃至血粘度。
当前的大多超声设备还配备提高成像质量的软件以及彩色/脉冲多普勒成像技术以分辨血管、血流,均可应用于外周神经阻滞。
另一方面,超声设备小型、便携化不仅降低设备购置成本,也为其在临床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目前国内已有专门用于临床外周神经阻滞的便携式超声设备上市(iLook TM 25,Sonosite Inc)。
目前超声引导技术适用于较为粗大的神经,例如臂丛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等,对于细小的神经,如喉返神经、迷走神经等的定位尚不适用。
二、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的优缺点理想的区域神经阻滞是指使用合适剂量的局麻药精确阻滞目标神经,同时不损伤其他神经或周围组织,因此目标神经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臭氧髓核消融术的机理及适应症摘要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治疗慢性疼痛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臭氧髓核消融术的机理、适应症,以及该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风险。
引言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慢性疼痛的方法非常多样,其中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是臭氧髓核消融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臭氧髓核消融术的机理及适应症,以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1. 臭氧髓核消融术的机理臭氧髓核消融术是利用臭氧气体对髓核进行热破坏,从而减轻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臭氧具有氧化和杀菌作用,能够破坏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减轻疼痛。
臭氧髓核消融术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作用:臭氧通过产生热量,使髓核组织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髓核组织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影响髓核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氧化作用:臭氧能够与髓核细胞内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反应产生一系列活性氧化物,从而导致细胞膜的氧化破坏和细胞功能的丧失。
•炎症反应:臭氧的应用可以引起炎症反应,促进髓核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释放,从而抑制疼痛的传导。
2. 臭氧髓核消融术的适应症臭氧髓核消融术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病情:•椎间盘突出症:臭氧髓核消融术可以减轻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尤其是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腰椎、颈椎退变性疾病:臭氧髓核消融术可以缓解腰椎和颈椎的退变性病变引起的慢性疼痛,例如腰椎间盘退变、颈椎间盘退变等。
•脊髓损伤后疼痛:臭氧髓核消融术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相关疼痛:臭氧髓核消融术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可以减轻癌症相关疼痛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臭氧髓核消融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风险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介入性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在进行手术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并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常见的臭氧髓核消融术并发症包括:•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组织出血,导致手术区域出现瘀斑或淤血。
西昌市人民医院慢性疼痛治疗规范及流程慢性疼痛的共同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感觉异常。
慢性疼痛常常会伴有其他症状,如痛觉反应、情绪反应、内脏反应、躯体反应、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丧失等。
慢性疼痛特别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紧张、抑郁、情绪低落、失望情绪等。
1、疼痛诊疗是麻醉科业务范围之一,三级医院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建麻醉科疼痛诊疗门诊。
2、疼痛诊疗门诊工作必须有相关学科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的高年资麻醉科医师承担,医师相对固定,可定期轮换,以保持疼痛诊疗的业务连续性,必要时可增设护士1~2人。
3、门诊应有固定的开设时间。
4、疼痛门诊应分别设定诊察室和具有无菌条件的治疗室。
5、疼痛门诊必须配备专供治疗和急救的药品、器械。
做好药品和器械的整理、增补、保管和维护工作。
6、关注病人心理障碍、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等情况。
7、注重病史采集。
8、治疗过程严格执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有治疗方案和效果预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征得同意。
实施神经阻滞和微创治疗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9、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演变情况和治疗效果,治疗后对患者应观察15~30min,留观到无全身异常反应和无神经功能障碍时才准许离院。
、10、遇有疑难病例或操作意外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研究治疗方案,及时处理。
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单一药物治疗疼痛缓解率低,应合理的用药方案,应该是将针对不同疼痛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起到协同作用。
药物: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选择性5-羟色胺等。
2、其它的治疗方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介入疗法、微创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多模式镇痛方法。
3、多学科协作:在慢性疼痛诊疗过程中,由麻醉疼痛科医师、精神科医师、康复科医师以及护士和中医针灸治疗师等多学科协作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三氧靶点——疼痛治疗的金标准慢性疼痛疾病,像椎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等在临床上发病率高,复发率高,且久治不愈,被称为“不死的顽疾”。
传统意义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口服药物治疗,牵引法,理疗法,推拿法,针灸法以及手术法。
但这些方法都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弊端,对身体的某些器官有所损伤,疗效缓慢,只能适当减轻疼痛症状。
三氧治疗疼痛在全球已经广泛应用于疼痛临床治疗,然而国内的三氧临床治疗却是止步不前。
北京博康研究院的专家曾对其做过调查研究,大部分医院的医生对三氧的注射浓度和量,以及穿刺技术仅有理论上的最初掌握,在临床治疗中缺乏经验及医学钻研,致使治疗效果不佳。
北京博康的医学专家看到了三氧治疗的广阔前景,对其做了深入研究,从理论研究到临床试验,对于三氧的注射浓度、量,穿刺技术以及穿刺位置做了300多次动物试验,有了准确的把握以及熟练的临床操作,再加上独创的盲穿导航技术,诞生了微创介入治疗的最新技术,三氧靶点绿色疗法,在疼痛界颠覆了传统的治疗方法,被誉为“疼痛界治疗的金标准”。
该疗法之所以称之为绿色疗法,是因为整个治疗过程中不用任何麻醉和激素药物,单纯三氧治疗,利用三氧的特殊性质,即强氧化作用、抗炎和镇痛作用,将它注射入病变体内,针对病原,直达病灶,从根本上解决疼痛类疾病易复发的顽固特点。
整个治疗过程无需开刀,无痛苦,采用专用的三氧穿刺针,直径只有0.3毫米,穿刺的时候无论是盘内、关节腔、局部注射都不会损害周围的组织。
且无需任何麻醉和激素药物,避免了麻醉激素药物对人身的伤害,操作简单,避免了传统疗法对身体某些器官的损害,是一种绿色、天然的综合疗法,真正做到了绿色治疗。
三氧靶点介入疗法是盘内注射三氧和盘外注射三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共同结合。
盘内注射原理:三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同时还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将它注射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内可以瞬间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的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的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疼痛科简介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疼痛科成立于2011年7月,现有医护人员12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研究生1人;由我省著名的疼痛科专家王林教授常年指导。
科室拥有先进的疼痛治疗设备如射频治疗仪、德国臭氧治疗仪、银质针治疗仪、多功能损伤治疗仪、偏振光治疗仪等。
负责诊治各种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相继开展了多种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靶点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脊神经后支射频术治疗相关神经痛、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性腹痛、胸腰交感神经阻滞术治疗交感神经引起的疼痛等,同时还开展了小针刀疗法、银质针疗法、大自血疗法对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特色医疗技术:神经阻滞+可视微创手术
诊治范围:各种慢性疼痛、癌痛及各种工伤后疼痛
疼痛科医护人员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的宗旨”,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开展新技术新方法,使疼痛治疗向着创伤小、安全、可视的微创介入方向发展。
咨询电话:
疼痛门诊:门诊部二楼
护士站:84416050(住院部二楼)
医生办公室:84618631(住院部二楼)。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到6个月的疼痛,其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约为35.9%。
有卫生经济学研究也显示,在欧洲每年慢性疼痛治疗的费用超过2000亿欧元,而在美国超过1500亿美元。
因此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目前慢性疼痛治疗的常规手段有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起效慢、时效长,并且长期使用有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因此,慢性疼痛的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构体,有较强的氧化性。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实验揭示,臭氧可促使机体产生活性氧和脂质过氧化物,进而在组织中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并改善局部组织的缺氧情况和血液循环。
欧洲臭氧治疗学会主席Gerd Wasser认为臭氧的作用来自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生成和供应,安全有效。
臭氧治疗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于慢性疼痛中,因其疗效显著、安全环保、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臭氧在慢性疼痛的三大主要分类(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发现其可以改善疼痛引起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归纳臭氧治疗的罕见并发症。
1.臭氧与炎性疼痛1.1脊柱相关性疼痛脊柱相关性疼痛最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约66%的成年人罹患过腰背痛,主要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
椎间盘及周围神经根臭氧注射术是一种可缓解病人腰背痛的治疗方法。
其机制为:①抑制局部炎症反应;②产生氧气缓解髓核缺氧;③降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固缩而减轻压迫症状;④使椎间盘局部的氧化应激平衡。
Muto等多中心研究报告显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2200例,术后6个月随访1750例,有效率80%;术后18个月随访1400例,有效率75%。
胡永胜等的研究用两种不同浓度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均取得良好效果,且高浓度(60μg/ml)组的臭氧椎间盘髓核消融术疗效好于中等浓度(40μg/ml)组。
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倪家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症疼痛等慢性疼痛都能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而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当疼痛使人丧失工作能力,进而使人格的独立性受到威胁,患者会感到生活无乐趣和意义,甚至自杀。
疼痛诊疗学作为临床医学的新分支,以1936年纽约成立第一家疼痛治疗中心为标志,不过70多年历史。
近三十年来,在影像学、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成长极快、且成绩斐然,该专业的治疗手段已经由简单的神经阻滞和局部注射发展为以介入微创镇痛术。
微创介入镇痛术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一组新技术,即在X线透视或CT引导下、在电生理监测和定位下,执行严格的临床规范操作,行选择性、毁损性神经毁损性阻滞或精确的病灶治疗,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介入微创镇痛术在疼痛科日益宽泛的应用,是该学科快速发展重要因素。
在国内许多医院已经开展微创介入镇痛术,为许多慢性疼痛患者解除了痛苦。
过去需要进行有创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癌症疼痛、幻肢痛、卒中后疼痛、中枢性疼痛等复杂性疼痛的患者,现在都能得到微创介入术治疗。
介入微创镇痛术还包括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心绞痛,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幻肢痛,神经射频毁损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或残端神经痛,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等。
现仅将我科开展的微创介入镇痛术简介如下。
一、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1968年美国学者Sussman使用胶原酶进行了椎间盘组织的体外溶解试验,在动物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并于1969年首次使用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能有效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中的Ⅰ型和Ⅱ型胶原。
与人体组织渗透压相等的胶原酶溶液不破坏组织细胞和神经细胞,对血红蛋白、乳酪蛋白、硫酸角质素等蛋白无损害,能在正常的生理环境和酸碱度下分解胶原纤维,使其降解为相关的氨基酸并被血浆所吸收。
国内于1975年使用国产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刘树合1994年报告胶原酶溶盘术治疗7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良率86%,有效率96%。
1999年报道了5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溶盘治疗,并认为硬膜外间隙置管注药法溶盘效果优于经硬膜外间隙直接注药法。
(一)适应证1、影像学诊断明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引发颈源性头痛、肩背痛或上肢痛,明显的神经根压迫症状的,如疼痛区感觉和运动障碍。
2、影像学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椎间盘源性腰痛、下肢痛,有明显的神经根压迫症状,如疼痛区感觉和运动障碍。
3、符合手术切除指征。
4、经1-3个月正规保守治疗无效者。
5、无脊髓毁损的颈椎间盘突出症。
6、无马尾综合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7、单一间隙椎间盘突出症最好。
(二)禁忌证1、过敏体质者。
2、有明显脊髓压迫者。
3、有代谢性疾病者。
4、椎间盘炎或椎间隙感染者。
5、有心理或精神障碍者。
6、骨性椎管狭窄或椎间孔狭窄者。
7、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者。
8、颈椎间盘钙化或游离者。
9、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
10、孕妇和14周岁以下的儿童。
11、即往已经多次行硬膜外隙注射或麻醉,可疑有硬膜外隙严重粘连者。
(三)穿刺给药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5种穿刺给药方法:1、旁路穿刺注射法。
多用于盘内注射,是经典注射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椎间盘突出,尤其适用于椎间盘膨出、中央型突出或偏斜不重者。
其穿刺途径安全,定位客观,精确可靠,效果确实,但操作要求准确。
2、经椎板外切迹或小关节内缘行硬膜外侧间隙穿刺法此法系盘外注射的改进法,进路骨性标志清楚,定点明确,进针角度和方向固定,可变范围小。
3、经骶裂孔置入导管注射法髓核突出中央型、游离型,髓核突出在L5-S1、或L4-5、L5-S1双节段髓核突出可选用此法。
4、经棘间韧带至硬膜外穿刺置入导管注射法各种类型的突出均可选用此法。
5、经皮切吸与胶原酶注射联合法(四)颈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颈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手术,创伤虽小,但风险极大,稍有不慎,胶原酶误入蛛网膜下隙或注入神经组织内,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致造成患者死亡,这方面的惨痛教训非常多,全国各省市均有发生。
安全的操作应在C形臂透视下或CT扫描引导下进行,才能确认导管确实位于何处,精确定位,提高疗效,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目前国内学者多数主张将胶原酶注入颈硬膜外隙的前间隙的疗效最好,可以使胶原酶与突出的椎间盘充分接触,达到充分溶解的目的,即酶达底物。
当不能将导管置入前间隙时,也可以置入到距离要溶解的椎间盘(突出的椎间盘)较近的侧间隙,原则是导管的尖端要尽可能接近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这样注入的胶原酶和突出的椎间盘密切接触,使突出于硬膜外间隙内的椎间盘溶解。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与颈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一样,操作也应在C形臂透视下或CT扫描引导下进行,才能确认导管位置,提高疗效,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胶原酶注入要硬膜外隙的前间隙的才能获得良好疗效,可以使胶原酶与突出的椎间盘充分接触,达到充分溶解。
同样,当不能将导管置入前间隙时,也可以置入到距离要溶解的椎间盘(突出的椎间盘)较近的侧间隙,原则是导管的尖端要尽可能接近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这样注入的胶原酶和突出的椎间盘密切接触,使突出于硬膜外间隙内的椎间盘溶解。
有的医生也用穿刺针直接穿刺注射胶原酶,在穿刺过程中凭借患者的异感来判断是否有神经被刺中,但有时患者的神经被毁损程度较重,被刺中时并无感觉,会造成胶原酶被注入神经组织内,产生并发症。
对要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时,要定好椎间盘突出的准确间隙,可于该间隙进行硬膜外间隙穿刺置管,一般突出物多位于腰4-5间隙或腰5-骶1间隙,由于通过硬膜外间隙置管所以也可在腰3-4或腰2-3棘间隙进行穿刺,通过置管可以将导管送人病变的间隙,以接近病变的椎间盘为佳。
也可以采用经骶裂孔穿刺置入导管。
在腰4-5以上间隙用穿刺针直接穿刺风险较大,穿刺针易毁损硬膜。
(六)不良反应1、术后疼痛。
2、硬膜外感染。
3、脊髓毁损。
胶原酶误注蛛网膜下腔会引起脊髓严重的毁损,甚至截瘫。
4、神经损伤。
5、椎间盘组织脱落。
6、胶原酶过敏反应。
二、介入射频神经毁损术在X线透视下或CT引导下的射频神经毁损术是治疗顽固性慢癌性疼痛的一种有效的神经损毁治疗方法。
(一)头部癌痛的射频治疗头痛一般是指位于头颅上半部(即眉毛以上)至枕下部位置区域内的疼痛。
某些脑部恶性肿瘤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引起的头痛,可以在蝶腭神经节进行射频毁损治疗。
蝶腭神经节位于连接蝶腭窝与鼻腔的蝶腭沟内,蝶腭窝位于岩骨顶部,蝶窦正下方。
同时,蝶腭神经节亦在上颌神经的内侧。
X线侧位透视时,蝶腭窝呈一楔形结构,位于岩骨顶及蝶窦前部的正下方。
需要进行3次射频毁损治疗,每次的毁损温度均为80℃,维持60s。
第1次毁损后,将射频针向内推进1mm,再进行第2次毁损;之后再次向内推进1mm,进行第3次毁损。
(二)颜面部位癌痛的射频治疗颜面部的解剖结构密集,神经分布复杂,血管丰富。
三叉神经痛和源于颜面部结构的癌症如脑神经、关节、肌肉、口腔、颌下腺、唾液腺、鼻旁窦的癌症,均可累及三叉神经,从而引起顽固的慢性疼痛,可进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神经毁损。
要控制好毁损的温度,否则会造成很多不良反应,如引起传入神经阻滞性疼痛,或角膜疼痛。
可以从45℃开始进行毁损,因为癌痛患者比一般疼痛患者所需温度要高。
毁损温度范围为67~80℃,持续时间大约为120s。
也可以联合给与脉冲射频。
准确的治疗操作能毁损痛觉纤维,使大部分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并能保持本体感觉,触觉及运动神经的功能。
可重复使用,但后一次的毁损比前一次温度要高。
射频针插入方法不正确可使进入以下部位:①位置太靠上,可插入眶下裂;②位置太向后向内,可进入破裂孔(颈动脉);③位置太向后向下,可进入颈静脉孔或颈动脉管。
大量的出血说明射频针刺破了大血管,这时要终止操作并及时进行处理。
当射频针已经插入到卵圆孔的时候,要留意观察是否有眼球转动和面部抽搐;毁损三叉神经第1支时,注意保护角膜反射;毁损三叉神经第2支时,注意有无面颊部为发红,流泪,角膜反射有无存在。
(三)颈部疼痛痛的射频毁损治疗颈部(包括枕部)癌症和带状疱疹可引起颈部,枕部和眼眶后的顽固性疼痛。
此时,可在C2脊神经背根神经节处进行射频电毁损。
如果在枕骨下,耳后和下颌骨部位引起疼痛,可在C3脊神经背根神经节处进行射频电毁损,以减轻疼痛。
如果疼痛有C4~7脊神经引起,均可在相应脊神经背根神经节处进行毁损。
C3~7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毁损治疗:向治疗目标的椎间孔方向插入射频针,直至触到椎间孔后缘的骨组织,再向椎间孔推进,但要注意使射频针的前端在椎间孔的后半部分。
治疗C3~7脊神经根的神经节时,由于存在技术困难,应小心操作,以避开颈动脉。
C2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毁损治疗C2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毁损的操作技术与上述的有些不同。
C2脊神经后根并不是由某个椎间孔穿出,而是由C1和C2的椎弓间隙穿出。
这个间隙从C型臂透视侧面观时看得最清晰。
有点像一间屋,一头一尾是两面平直的“墙”,腹侧是两面倾斜的“屋顶”。
插入射频针时,应朝向C1或C2的椎弓头侧的“墙”和“屋顶”的交界处,然后把射频针轻轻退离骨组织,再置于两侧“墙壁-屋顶”连线的中央,这时射频针的前端就在C2的脊神经后根部位了。
射频治疗的温度范围为67~80℃,持续时间大约为120s。
(四)星状神经节的射频毁损术星状神经节是由C6~7脊神经节构成的颈下神经节和T1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也包括T2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支配的组织器官包括脑和脑膜、耳、眼、舌、鼻、咽喉、泪腺、腮腺、舌下腺、肩、上肢、胸壁及头颈部皮肤等。
如果癌症累及这些器官或组织,可以选择性进行星状神经节射频毁损。
Sluyter等的研究表明,对星状神经节实施部分毁损,能够达到长期有效的疼痛减轻。
(五)胸神经背根射频毁损术如果癌症侵犯胸壁,肋骨和胸膜时产生疼痛,可在相应胸神经后根的神经节处进行射频毁损治疗,经常选择T1脊神经背根神经节。
如果癌症侵犯上肢,也可选择T2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进行射频毁损。
(六)胸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术用射频电毁损胸交感神经的方法是在1924年,由Royle首先来描述的。
因为紧邻颈交感神经链之下,便是胸交感神经链。
而T1胸交感神经节和颈交感神经节的最下端融合成星状神经节。
所以采用射频电毁损胸交感神经通常在T2和T3平面进行。
T2和T3是到上肢的交感神经,影响其血管舒缩,这些部位的恶性疼痛也可通过前入路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来治疗。
虽然没有人将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上胸部的交感神经链阻滞加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