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最终版)
- 格式:docx
- 大小:546.28 KB
- 文档页数:28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根据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内容,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科学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二、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世界1. 第1课:我们周围的物体2. 第2课: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第3课: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第4课:我们生活中的科学应用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动植物1. 第5课:我们周围的植物2. 第6课:我们周围的动物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1. 第7课:简单的探究方法2. 第8课:有趣的实验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
2. 体验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3.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如下:第一阶段:第1-2周1. 教学内容:第1-2课2. 教学时间:2周第二阶段:第3-4周1. 教学内容:第3-4课2. 教学时间:2周第三阶段:第5-6周1. 教学内容:第5-6课2. 教学时间:2周第四阶段:第7-8周1. 教学内容:第7-8课2. 教学时间:2周五、教学评价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小组合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时间年月日本节课题一年级上册科学起始课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科学老师,通过小活动建立与科学老师的基本情感。
2.通过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
3.共同约定上科学课的基本规则。
4.初步认识什么是科学观察,能简单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
重点认识科学老师,建立与科学老师的情感联结;激发上科学课的兴趣。
难点共同约定上科学课的基本规则。
学法指导实验法、操作法课前准备(变色)小实验材料:紫包菜叶子一片、清水、白醋、小苏打、剪刀、瓷碗、玻璃杯4个教学过程:1.认识科学老师(1)谈话:(通过特别的服饰或与科学有关的小视频,吸引学生)。
现在大家在学校里认识了哪几位老师?我也是咱们班的老师,大家看到的我是什么样的呢?(2)谈话:大家说了这么多,以后在校园或外面碰到我,能认出我吗?那好,以后碰到认出我了,大家就可以叫我“龙老师”,我是大家的科学老师。
2.表演科学小实验(1)讲述:科学课是很有趣的一门课程,科学老师是有“魔法”的。
下面就一起来见证老师的“魔力”吧。
(2)谈话:(实验步骤见“松鼠窝”2018年3月11、12日视频)老师现在在讲台上摆了些什么?谁来说说。
(任取一个杯子)里面装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3)谈话:如果将白色粉沫倒入蓝色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教师操作(或请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要求完成操作),学生观察。
如果再往这杯液体中加入透明的液体,又会怎样呢?神奇吗?(好玩吗?)你觉得哪里神奇呢?(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及现象)(4)讲述:表达得真清晰,也很完整。
肯定是在刚才的实验中认真观察了。
3.认识科学观察(1)谈话: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出示绘本:《昆虫记》)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昆虫记》,看封面你觉得它是一本怎样的书?(2)谈话: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引导学生查看目录。
今天我们就跟踪这本书重点来观察两种昆虫。
(课件),这是什么昆虫?它是什么样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3)讲述:观察真仔细,连那么细微的地方也注意到了。
第一单元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1.科学知识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科学探究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科学态度、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
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
(二)新课学习1.整体观察西瓜西瓜眼鼻手(1)交流观察后的发现。
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
2.由外到内继续观察西瓜(1)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3.品尝西瓜4.小结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各种感官 5.讨论延伸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6.保护感官(1)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方法。
(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
整理材料、下课.第2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找出被比较物体的不同和相同。
三、教学难点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
四、教学准备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材料准备建议:教师和学生自备或淘宝网购买(搜索“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材料”)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猜一猜:教师用左右手分别握着一根小木棒,这两根木棒长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粗细不同,学生观看,提问:猜猜哪根木棒更长?2.怎么证明呢?(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聚焦到比较方法上来,渗透比较时需要一个参考的标准)(1)两根木棒并排立在一起,对齐底端,观察另一端谁高,谁矮;(2)也可以用直尺分别量长度。
新版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引导一年级学生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探索和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探索自然界:了解自然界中的物体、现象和规律;2. 研究事物: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属性和特征;3. 执行实践: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4. 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进行归纳总结;5. 安全教育:研究科学实验和活动的安全常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或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研究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3. 总结活动:让学生根据实验和观察结果,归纳总结相关的规律和概念。
4. 拓展活动:通过游戏或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安全教育:教授科学实验和活动的基本安全知识,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
2. 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规律绘制思维导图,评估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2. 实验器材: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材料;3. 图书、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具备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基本设施;2. 室外场地: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户外实践活动。
七、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进行定期的教学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学校或家庭环境中开展更多的科学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3、大自然中的发现(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大自然中的发现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3. 授课时间:2022年9月20日,上午8:00-8:454. 教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和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 认识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和现象。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四、教学难点1. 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激发。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实物教具、实验材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
2. 新课讲解(15分钟):讲解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3.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大自然中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分享给全班同学。
4. 实验探究(1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观察和理解大自然中的现象。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反思自己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1. 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 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写出自己的想法。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 评估学生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的认知程度。
3.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习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珍贵和脆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果刀、西瓜一个。
分组材料:橘子(自带或提前准备)。
三、教学重点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难点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教师出示西瓜:“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西瓜,老师带来西瓜可不只是给你们吃的哦。
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个西瓜,了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西瓜。
2.板书“观察西瓜”。
二、活动一观察西瓜1.“这个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眼睛看:我们发现了这个西瓜的很多特点。
这个西瓜还有很多秘密,我们还可以什么方法呢?2.指导学生观察西瓜分别让学生上讲台来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说说观察后的发现。
(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观察活动,整体看形状、颜色、花纹等,用手摸一摸表面,轻敲时听声音;由外向内,看颜色、看组成部分;闻气味、尝味道,描述西瓜的样子,为将来买西瓜时挑选好瓜积累感性经验。
)3.指南车教你挑选西瓜小密招:(课件出示图片)一看瓜皮: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西瓜纹路整齐就是好瓜。
颜色最好挑青绿色,不要雾雾白白的。
二看瓜藤:瓜藤若是直直的一条线,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来的,就很甜。
三看瓜脐:瓜脐越小越好,相反的,瓜脐越大皮越厚,越难吃。
四摸瓜皮:用手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
五听声音:听起来沉闷且带有震动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
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
第一单元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场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展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宜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与观察结果。
3.科学态度、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与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与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
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开场。
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
〔二〕新课学习西瓜眼鼻手〔1〕交流观察后的发现。
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
〔1〕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与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各种感官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1〕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方法。
〔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
整理材料、下课.第2课找物体的一样与不同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体与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拟、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展比拟。
学习比拟方法,初步形成比拟能力。
3.勇于尝试新的比拟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拟,如实描述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拟能力,找出被比拟物体的不同与一样。
三、教学难点渗透比拟时需要统一标准。
四、教学准备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一样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材料准备建议:教师与学生自备或淘宝网购置〔搜索“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材料〞〕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猜一猜:教师用左右手分别握着一根小木棒,这两根木棒长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粗细不同,学生观看,提问:猜猜哪根木棒更长?2.怎么证明呢?〔引导学生想方法证明猜测,聚焦到比拟方法上来,渗透比拟时需要一个参考的标准〕〔1〕两根木棒并排立在一起,对齐底端,观察另一端谁高,谁矮;〔2〕也可以用直尺分别量长度。
标题 4黑体
正文宋体小四
行距固定值22磅
关键字宋体小四加粗
课题:黑四正文:宋小四关键字:宋小四加粗固定值22磅
教学内容第一、二单元复习总第教案第课时
教学目标1.如何认真观察事物的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并记住它。
2.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哪些感官来观察认识事物,如何保护自
己的感官。
3.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知道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们是通过哪些感官来观察、了解事物的
特点。
难点:观察事物的特点,并把物体按照不同的标
准整理分类
教学准备教学预设修改、备注
一、感官能观察到哪些信息?连一连。
大味光滑形气冷颜声小道粗糙状味暖色音
二、比一比
和形状相同和颜色相同
和形状不同和颜色不同比轻比软
三、给物体分类
属于有生命的用红笔圈,属于没有生命的用蓝色笔圈。
四、我在校园里发现的有趣的事物
不同颜色的树叶蚱蜢
石子不知名的虫子
羽毛有趣的种子
蜗牛美丽的花
蚂蚁各种植物的果实
板书设计
2和4形状相同 1和4颜色相同 1和3形状不同 2和3颜色不同2比1轻 1比2软
布置作业复习第三、四单元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复习总第教案第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结构,知道剪子和刀具有不同用途,总结剪子的使用方法。
2.认识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具,知道他们的用处。
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3.能够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各种各样的剪子和刀具及各自用途。
2.了解锤子、筛子、漏斗、镊子等更多常见的工
具及各自的用处。
难点:1.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结构。
2.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预设修改、备注
一、怎样正确使用剪刀。
1.剪厚纸,用剪刀的哪个部位更省力?(画√)
2.剪薄纸,用剪刀的哪个部位更省力?(画√)
3.怎样更快地剪出蝴蝶的形状?(画√)
板书设计第五单元复习
布置作业把书本看一遍,复习书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