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模式并存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77 KB
- 文档页数:2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五保供养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自理的老年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要求1.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2.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3. 坚持统筹兼顾,将五保供养工作纳入整体社会保障体系,与精准扶贫、医疗保障等相互衔接。
4. 坚持公平公正,确保供养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任务目标1. 完善五保供养的政策制度:加强五保供养的宣传和财政保障,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程序和评估体系。
2. 提升五保供养的质量和效率:强化社会扶助机构的建设,完善五保供养服务体系,提高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
3. 加强五保供养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五保供养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供养对象的定期评估和动态管理。
四、工作措施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老年人的知晓率和享受的积极性。
(1)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五保供养政策的宣传,提高老年人对五保供养的了解和认同。
(2)组织老年人代表和社会工作者进行五保供养政策的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2. 完善五保供养的标准和程序,确保供养对象的合法权益。
(1)制定并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的政策标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医疗保障和社会参与等因素。
(2)建立五保供养申请的程序和流程,确保老年人能够便捷地享受到供养的待遇。
(3)加强对居民身份和供养资格的核实工作,严格把关,杜绝虚假申请和滥用现象的发生。
3. 建立健全五保供养的评估和管理体系,确保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
(1)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医疗记录等信息,定期进行评估。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为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权益,我国决定在2023年推出农村五保供养方案。
该方案将通过多种措施,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提供一定的医疗和社会关爱服务。
一、资金保障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将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力量,建立起多层次、多来源的资金保障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1. 中央财政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五保供养,确保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地方财政要逐步增加对五保供养的资金投入,确保农村老年人的供养水平逐年提高。
3. 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捐赠、赞助等方式参与农村五保供养,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二、供养标准提高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将逐步提高供养标准,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 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与城市低保标准相适应。
2. 考虑到农村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补充完善供养项目,包括提供免费医疗、养老院服务等。
3. 针对有特殊困难的农村老年人,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额外供养。
三、医疗保障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将注重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具体措施包括:1. 组织定期体检和疾病筛查,及时发现老年人健康问题。
2. 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治和常用药品的配给。
3. 鼓励建立老年人专属医疗保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四、社会关爱服务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将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关爱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具体措施包括:1. 优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并鼓励社区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2. 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网络。
3.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提供心理咨询、陪伴等支持。
五、宣传教育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村老年人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和利用率。
农村五保户范文4篇农村五保户,指的是年老体弱或者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需要政府提供五项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护理保障和丧葬保障。
这项政策的出现,为农村五保户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也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但农村五保户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山区、边远地区的农村。
以下是四篇范文,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五保户的生存现状和对策建议。
一、探究农村五保户的生存现状农村五保户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大部分五保户家庭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救济资金和低保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由于农村医疗条件落后,五保户需要面临较高的医疗费用,社会护理资源也相对匮乏。
在农村,很多五保户家庭依赖自己的农产品和果蔬自给自足,但由于缺少科技和管理知识,产量不高,有时甚至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面对这一现状,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农村五保户的生存问题,加大扶贫力度,提高五保户的生活水平。
同时,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提高五保户生活的关键。
二、探讨帮助农村五保户的对策政府应该为农村五保户提供更多的经济救助,建立更加健全的低保制度,保障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针对五保户的医保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也应该进一步完善,为其提供更多的医疗和社会护理资源。
同时,鼓励五保户参加技能培训,提升自身技能,自己也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得生活来源。
政府也可以鼓励企业到农村开展合作经营,拓宽五保户的就业渠道,帮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
农村的精准扶贫措施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支持五保户。
三、讲述农村五保户的故事农村五保户中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许多老人都在家中独自生活。
王大爷是我家农村的五保户,他58岁,因为先天智力低下,足以影响到社交生活。
他的妻子也是重度残疾,除了嫁妆外家中没有任何资产。
政府给王大爷每月发放的生活保障金虽然可以解决基本生计,但随着年纪的增长,王大爷的身体逐渐变得衰弱。
2024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一、引言五保供养制度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的是国家为农村贫困无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农村独居老人、无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以及农村居民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生活和基本护理的保障制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五保供养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适应____年农村五保供养的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背景分析1.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5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18%。
预计到____年,这一比例将持续增加。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和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薄弱,很多农村居民并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社会保障待遇。
特别是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由于各地政策落地不够完善,有一定数量的农村老年人和残疾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3.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在____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偏低,生活条件较差。
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因此,农村五保供养问题与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
三、____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应____年农村五保供养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五保供养问题,我们将积极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首先,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资金和政策支持上给予农村地区更多的倾斜。
其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实现农村和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待遇的均等化。
第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管和管理。
2.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了确保农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生活和护理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将适当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2)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2)精选2篇(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为了保障贫困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
下面是对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实施方案:1. 完善政策法规:明确五保供养对象的范围和条件,包括60岁以上,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较低,无子女或子女无力供养,无其他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确保五保供养的公平公正。
2. 信息登记和审核:在村级社区或乡镇政府建立五保供养对象统一的登记台账,包括姓名、年龄、劳动能力、经济来源等信息,并对申请人进行审核,确保五保供养的对象符合规定条件。
3. 经济补贴: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老年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经济补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补贴标准可以根据地区经济状况和物价水平进行调整。
4. 医疗保障:对五保供养对象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包括免费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治疗费用补贴,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得到关注和保障。
5. 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加强对五保供养对象的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度过晚年生活中的困难和孤独。
6. 监督和评估:建立五保供养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五保供养对象的管理和使用经费的监督,确保五保供养经费的真实有效使用,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综上所述,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和实施细则,确保贫困农村老年人能够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2)精选2篇(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农村特困、孤寡、无劳动能力、无法独立生活的老年人进行养老保障的制度。
下面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实施方案:1. 确定对象:确定五保供养的对象,包括农村特困、孤寡、无劳动能力、无法独立生活的老年人,首先要经过评估和审核,确保真正符合供养条件的人员可以享受到供养待遇。
2. 政府资金支持:政府应当增加资金投入,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实施。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发放供养金、提供供养服务等方面,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024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一些老年人无法自理生活,面临养老难题。
为了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我国实施了五保供养制度。
本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二、实施原则1. 全面覆盖:确保所有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供养待遇。
2. 精准识别:通过科学而公正的方法,准确判断老年人是否符合五保供养条件。
3. 公开透明:供养标准、程序等相关信息应向社会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4. 社会参与: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五保供养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实施措施1. 完善供养标准:根据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生活费用和物价水平等因素,适时调整五保供养标准,确保供养待遇足够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2. 加强信息收集:通过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建立老年人信息档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式,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确保供养对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提高识别水平:加强对各级供养对象的识别工作,建立科学的评判体系,确保供养对象的准确性。
4. 健全评价机制:建立供养对象的定期评估机制,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养标准进行调整,确保供养对象的持续供养。
5.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五保供养政策的宣传,提高老年人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6. 加大资金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五保供养资金的充足性。
7. 引导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五保供养工作,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减轻政府负担。
四、组织和实施1. 设立五保供养工作领导小组,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和协调五保供养工作,明确责任。
2. 在乡镇设立五保供养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五保供养工作,包括信息收集、识别、评估和资金发放等。
3. 加强培训和督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五保供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和发展差距,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立法力度,制定相关法规,确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政策框架。
同时,还应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二、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养老保险是重要的社会养老保障手段,对于确保农民的养老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覆盖率和参保率。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扩大参保人群范围,减少参保门槛;增加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农民的养老收入;加强养老金的统筹调度,确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建设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照料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应加强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可以通过设立社区养老中心、开展日间照料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四、加强农村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养老需求。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应注重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等方式,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五、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
应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政府部门、养老机构和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服务提供。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养老服务平台、推广在线养老服务等方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监管机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有有效的监管机制来监督和保障其运行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应加强对养老金使用和养老机构管理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农民的养老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023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3篇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1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________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可申请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一、基本情况据统计,截至__年末,全__农村五保对象共有32.84万人,其中有5.66万人入住敬老院和五保村,集中供养率为17.23%;__区有五保对象901人,现有乡镇(街道)敬老院13所,农村五保村30个(其中:__年新建7个),敬老院和五保村入住183人,集中供养率达20.31%。
五保对象均按照“每人每月30斤米、1斤油、50元钱”的标准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平均达到每人每月145.83元,分散供养标准平均达到每人每月125.83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该区的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供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五保对象日常管理和服务照料难度较大。
从入户调查情况看,目前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大多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瘸瞎疯瘫,自救能力最弱,且基数大,居住分散,流动较为频繁,动态管理难度大。
加之一些五保对象性格孤僻,不易合群,精神普遍孤寂,有的五保对象虽有亲友资助,但难以做到尽心尽力。
少数五保对象因重病、残疾或高龄导致生活难以自理。
(二)五保供养标准相对较低。
近两年,虽然大幅度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但随着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和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五保的供养标准相对来说较低。
大部分五保对象都没有劳动能力,即使部分对象有劳动能力也难以通过自己劳动来维持生计,仅仅依靠每月“30斤米、1斤油、50元钱”的标准难以改善生活。
(三)五保对象医疗依然是个难题。
__区45%以上五保对象常年有病,除一般小病尚能及时救助外,解决五保对象患大病住院治疗的巨额费用依然是个难题。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现状及其政策思考作者:赖志杰来源:《中州学刊》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霞光计划”的实施,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民政部门重视集中供养工作,形成了过度追求集中供养率现象。
但是,集中供养率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没有显著提升。
实地调查分析发现,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没有优劣之分,加大财政投入是当前提升供养质量的关键,提高集中供养率首先需要加强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配备,全面满足供养对象的需求还需要来自社会的非制度化供给。
注重满足供养对象的非物质需求、全面提高供养质量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下一阶段的重心。
关键词:农村五保供养;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供养质量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1-0073-05以1956年出台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为标志,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已逾60年,是我国运行时间最长、政策最连贯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2006年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颁布,农村五保供养进入国家保障时期。
十多年来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逐年增长,敬老院硬件建设在“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以下简称“霞光计划”)的资助下得到极大改善。
然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没有达到《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民政十二五规划》)等权威政策文本预设的目标值。
本文在梳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历史演变和集中供养率由来的基础上,基于X县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运行状况的调查,分析集中供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完善供养制度、提升供养质量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一、历史演进:集中供养与集中供养率由来1.集中供养兴办敬老院、对农村五保对象开展集中供养几乎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建立同步。
早在1956年年初,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华乡就兴办了敬老院。
1958年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人(五保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在我国农村地区,五保供养是指对户籍为农村的老年人、五保供养对象的配偶、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失独家庭的困境儿童和城市保障家庭的部分成员进行救助和供养的社会福利政策。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制定了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
一、政策目标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的政策目标是:提高供养标准,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加强宣传和宣传,提高社会对五保供养的关注和支持;建立健全五保供养制度,实施分类供养,确保五保供养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供养对象确定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的供养对象主要包括三类人群: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
1.老年人供养对象: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无子女、无劳动能力、或子女均无力供养的,同时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条件。
2.残疾人供养对象:无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无家庭供养能力、或家庭供养能力已尽的,同时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条件。
3.困境儿童供养对象:失去双亲或父母均无力抚养的农村困境儿童,同时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条件。
三、供养标准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将提高供养标准,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具体标准如下:1.老年人供养标准:每月供养金不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2.残疾人供养标准:每月供养金不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3.困境儿童供养标准:每月供养金不低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
四、管理与监督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方案将加强对供养对象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全面、完善的五保供养对象信息库,做好供养对象的登记和档案管理工作。
2.加强对供养对象的日常关怀与走访,在供养对象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予以调整。
3.建立健全供养对象的投诉举报机制,及时解决供养对象的问题和困难。
加强乡镇敬老院五保供养金管理的思考作者:刘建英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8期刘建英宜宾市珙县审计局摘要:从乡镇敬老院五保供养金管理使用现状看,存在一些问题。
如未足额兑现五保人员供养金、挤占、挪用、侵吞供养金等。
为此,财政部门、民政部门、乡镇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管理,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全力将敬老院这一民生实事办好。
关键词:乡镇敬老院;五保供养金;问题;对策乡镇敬老院是五保老人颐养天年的乐园,它遵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办院宗旨,为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免费提供吃、穿、住、医、教、葬等方面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并每月发放适当数额的零用钱。
其主管机构是县民政局和乡镇民政办,供养资金以财政供养为主,以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捐赠为辅。
敬老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使人们做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敬老院资金的投入,包括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院民生活补助等。
这一领域资金若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势必会成为基层“微腐败”的高发区。
笔者近两年在对乡镇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延伸审计了部分乡镇敬老院五保供养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审计发现敬老院在使用五保供养金上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甚至涉嫌违法。
目前我县已处理几起使用敬老院五保供养金方面存在违纪违规的案件,追回被侵占资金约30 万元,相关责任人或被免职、或开除党籍、或接受司法处理。
一、五保供养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 一 ) 未足额兑现五保人员供养金目前五保人员分为集中供养和散居供养两种形式,集中供养的标准略高于散居供养 ( 我县2017 年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 450 元,散居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350 元 )。
部分集中供养五保人员由于其生活习惯或居住环境等原因不愿居住在敬老院,而长期居住在外。
敬老院在充分尊重老人的意愿下,同意他们在外居住。
农村五保户问题及对策
农村五保户是指享受国家特殊照顾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有特殊困难的家庭成员。
他们享有国家给予的一定生活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
资金不足:由于经济困难,许多五保户无法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资金。
居住条件差:许多五保户居住在破旧的房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
医疗条件差:由于经济原因,许多五保户无法获得良好的医疗保障。
社会关注度低: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许多五保户被忽视和遗忘。
对策: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五保户的资金投入,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
改善居住条件:政府应该加强对五保户房屋的修缮和维护,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加强医疗保障:政府应该加强对五保户的医疗保障,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
提高社会关注度: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五保户的关注和关心,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关键措施与经验总结一、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关键所在。
该体系应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
二、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其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基金,确保养老金的支付。
三、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机制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需要完善医疗保险机制。
可以建立农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农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并加强医保基金的管理,保证医保资金的安全运行。
四、加大失业保险保障力度失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大保障力度。
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并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再就业能力。
五、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对于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至关重要。
政府应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特困家庭和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
此外,可以引入志愿者制度,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组织成合作社,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七、推进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改革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根本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八、加强农村就业服务农村就业问题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关键所在。
政府可以加强农村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和创业指导,帮助农民就业并增加收入。
九、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相关政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和操作能力。
保障五保户利益的措施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我国实施了五保政策,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给无法自理的老人。
然而,尽管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更好地保障五保户的利益仍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保障五保户利益的措施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一、完善五保政策体系五保政策自1979年开始实施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渐完善。
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五保政策在尽力保障五保户利益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完善五保政策体系是保障五保户利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一,精确识别五保户。
当前,一些地区在识别五保户时往往存在漏洞,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被排除在外,或者一些非五保户获得了不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
因此,应使用更为精确的评估指标和程序来识别五保户,避免不公和浪费。
第二,提高五保待遇标准。
由于生活成本的上升,目前的五保待遇标准已经无法满足五保户的基本需求。
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五保待遇标准,确保五保户能够过上基本尊严的生活。
第三,加强五保户服务。
除了经济支持,五保户还需要社会和精神上的关怀。
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可以加大对五保户的服务力度,提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加强五保户权益保护保障五保户利益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其权益的保护。
这包括保障其权益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以及有效的监督和维权机制。
第一,强化五保户权益保障法律。
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特别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五保户的权益和相关责任,将其纳入法律保护体系,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建立五保户权益监督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五保户权益保障机制,定期检查五保待遇的发放情况,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的问题,并接受公众监督。
第三,加强五保户维权渠道的建设。
对于五保户来说,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不容易,因此需要建设更多的维权渠道,例如设立热线电话和投诉邮箱,提供便捷的维权途径,确保五保户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维护。
加强和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情况的报告范文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情况的报告一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报告全市加强和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今年,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将加强和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列为1号议案,体现了市人大及人大代表对我市农村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
为扎实办理好1号议案,市政府组织市政府办、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委编委办等相关单位按照议案办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我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深入开展。
目前,我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基层落实的运行机制,供养制度日趋完善,管理逐步规范,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得到了基层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普遍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强化组织领导。
一直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尤其是今年来,更是把农村五保供养作为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作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市长陈文浩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作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并将改扩建敬老院30所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和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重要内容,实行重点督导,专项考核。
为加强1号议案办理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徐万发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
在5月份市人大召开的议案办理工作协调会上,副市长徐万发亲自部署动员,对相关单位职责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并提出具体要求。
会后,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相关单位紧密配合,迅速行动,召开专门会议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全市上下形成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完善工作机制。
为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确保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市政府办、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单位抽调专人成立调研组,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与座谈,掌握真实情况,并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出台了《XX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于今年7月份以市政府第6号令下发。
新时期我国农村五保户供养问题与对策康玉刚【内容提要】五保对象是农村困难群体中最缺乏生存能力、最需要帮助照顾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五保供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新修定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以来,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完善了管理与监督措施,强化了法律责任,确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构架。
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偏低、不能应保尽保、敬老院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全国集中供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通过强化政府职责,明确依法监督管理的措施办法,改进和完善五保户供养办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筹集渠道,创建五保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在五保供养政策的框架内找到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来提高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更好地完善“五保”供养制度,逐步实现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内部的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集体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转变,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五保户供养制度社会保障敬老院【目录】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内涵、发展历程及意义(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内涵(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发展历程(三)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意义二、农村五保供养存在的问题(一)资金短缺,供养责任不明确(二)供养范围狭窄,不能作到应保尽保(三)敬老院作用发挥不充分,入院率低,规模小(四)供养标准偏低,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五)物质外多种需求被忽视(六)五保对象的医疗救助问题尤为突出三、农村五保供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一)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的缺陷(二)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不足(三)农村五保供养管理水平落后(四)农村五保对象不愿入住敬老院(五)乡镇政府重视不够和村委会责任缺失(六)社会动员不足,社会敬老意识缺乏四、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的对策和建议(一)规范农村五保资金管理制度(二)健全农村五保供养的运行机制(三)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管理(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农村五保对象是农村困难群体中最缺乏生存能力、最需要帮助照顾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五保供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模式并存提高五保供养水平
地处秦岭南麓的柞水县,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全县辖10镇6乡,120个村,5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6万人,五保户1917人。
目前,全县有乡镇敬老院8所,五保集中供养点6个,集中供养387人,分散供养1530人,落实领养803人、代养371人,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640元,全县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柞水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仍需要深入探索。
一、多模式并存发挥着积极作用
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社会救助制度。
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为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五保户的供养水平和质量,柞水着力打造弱势群体救助这一平台,创出了以乡镇敬老院为骨干、村级五保集中供养点为辅助、散居五保户领养代养为补充的农村五保供养多元化模式,基本解决了全县五保户的供养问题。
1、乡镇敬老院是政府供养五保户的主要平台。
自建国初期建立五保供养制度起,当地政府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予五保户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住、医等问题,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鳏寡孤独户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乡镇政府利用原生产队保管房等集体房屋兴办敬老院,建起敬老院21个。
多年来,乡镇敬老院既较好地保障在院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网络的建立和完善,使散居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中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近几年来,通过合并撤消、改建扩建的方法整合资源,乡镇敬老院在集中供养中仍发挥着主要作用。
2、村级五保集中供养点成为一项改革创举。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五保户“小集中、大分散”供养模式的弊端逐渐凸现出来。
特别是撤村并组后,村域面积扩大,村干部管理事务增多,而散居五保户70%居住在沟沟梁梁的单庄独户,且多数为低智,生活不能自理,长期以来的生活全部依赖于村组照顾和国家救济,他们有钱不会花、有粮做不熟,特别是逢上汛期和冬季,村组干部分头照看费时费力,还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五保老人的生活困难,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柞水积极探索五保供养新路子,从20xx年起先后建起了6个村级五保集中供养点。
村上由“两委会”副职兼任五保集中供养点院长,实行院民自治,由院长组织成立了五保对象互助小组,小组成员互相照顾,并成立管理小组,选举年龄相对较小、身体较好、责任心强的五保对象参与管理,增强了五保老人的责任感,有利于五保老人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五保对象离家不离村,离户不离土,集中居住,生活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有自理能力的自己搭灶分散做饭,无自理能力的,集中办伙,统一管理。
村级五保集中供养点变官办为民办,不仅为政府分忧,克服了兴办敬老院投资大、入住率低的弊端,也方便干部管理,增强了村组干部的责任心。
目前,入住的五保对象生活状况良好,社会上给予了较好的评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领养代养解决了散居五保户照料难的问题。
因敬老院服务设施、管理水平及五保户思想观念等原因,五保对象仍以散居为主,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民政部门认真总结了传统的亲属领养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了领养代养新思路,加快了五保供养改革步伐。
积极推行散居五保户领养、代养、帮养,使他们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得到人性化关怀,不仅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也提升了五保户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尤其是五保户的生活有了依靠,散居五保户从形单影只到亲戚领养、邻里代养,成为所在家庭的一员,忙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闲时全家一起看电视、谈天说地,吃、穿、住、医、葬有了“亲人”的关照,他们的精神面貌普遍好转。
凤凰镇凤镇街村五保户姚发炎,领养前无床无被,三个石头支一口锅,饭未做熟就吃,由其堂兄姚发举领养后,为其做了新床,添置了被子,同吃
一锅饭,生活质量较前大大提高。
此项举措符合村情民意,群众拥护,全县出现了村组干部、退休干部、人民教师、党员群众等各界人士主动领养、代养五保户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体制不顺,入住率低。
由于敬老院性质不明确,敬老院工作人员的编制、工资等没有得到落实,目前敬老院的管理工作由乡镇民政干部兼任,工作人员多为聘用的当地农民,人员少、待遇差,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直接影响到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全县曾建起乡镇敬老院21所,后因资金等原因而逐年减少,且大多年久失修,勉强维持,无力接纳更多的农村五保对象入住。
同时,由于配套设施不健全、供养条件差,一部分五保对象想进院而又怕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