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解读(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
是“农民诗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所作,原名《“说和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入选初中教材时经作者同意更改为此名称[1] (2017年人教社教材改版,改版后文章恢复初名[2] )。
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精选5篇)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2、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3、注意本文的选材角度和记叙重点。
4、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并学习本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切入角度:探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
程序:一、导入新课。
上个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在教学间隙,他写了大量的诗作,出版了《红烛》、《秋菊》等诗集。
当时,不少人想拜他为师,但他有规矩,你若要拜他为师,必须先把诗作给他看,他觉得你有发展前途,才肯收你为徒……文学青年臧克家不远千里慕名而去,以一首题为《幻光》的诗向闻先生请教。
诗曰:“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若把幻光看作是幻光/那他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闻先生读完这首诗,深受感动,欣然收臧克家为徒!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篇写他的老师的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解读文本。
1、整体把握:⑴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后把下面这句话补充完整。
(可以用课文原句)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⑵本文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两个方面?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语。
2、仔细品味:探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体会其精神品质。
(1)作为学者和诗人的方面:向古籍钻探、开文化药方《唐诗杂论》毅力顽强、忧国忧民、(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楚辞校补》珍惜时间、吃苦耐劳!《古典新义》该部分哪些地方在叙述中穿插了形象描写?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2)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大声疾呼言行一致!(说了就做。
)函寄传单大骂特务英勇无畏、义无返顾!带队游行身先士卒!该部分在叙述中穿插的描写比较少,但有一些评论人物言行的话,请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
3、小结、回顾:⑴闻一多先生的业绩及品质;⑵大体比较在两部分中闻一多先生言行、思想的异同;⑶归纳:闻一多先生足迹深深,品德高尚,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解《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记叙性文章,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事迹。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全解:一、背景介绍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了一生。
这篇文章是记叙闻一多先生的重要事迹,通过展现他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贡献。
二、文章结构1.开头部分:文章开头引用了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话,强调了他的“说”和“做”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和革命方面的卓越表现。
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和革命方面的言行举止。
在学术方面,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为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革命方面,闻一多先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总结了闻一多先生的伟大品质和精神,强调了他的崇高地位和影响。
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三、主题思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贡献,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革命精神。
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号召人们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
四、语言特点1.简洁明了:文章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易于理解。
2.生动形象: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
3.深入浅出: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五、表现手法1.叙述:文章通过叙述的手法,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事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2.描写:文章通过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品质和精神。
3.议论:文章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通过议论的手法对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说和做七年级下册课文笔记《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笔记整理:一、文章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他谦虚实干的精神;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和英勇的革命精神。
二、重点词汇和句子“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三、主题思想文章通过列举闻一多先生的具体言行,高度赞扬了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四、启示和感悟言行一致是人格魅力的体现。
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言论,展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是成功的关键。
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种态度是他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
我们也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这种态度,追求卓越,不断进步。
勇于担当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闻一多先生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展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勇于担当,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说和做》这篇文章的笔记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同时,也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七年级语文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3、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德育:5、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完成目标1,夯实基础。
2.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第70 页共8 页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
”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
(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1. 出示学习目标。
2.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并复述课文。
3. 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三、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1、为下列点字注音。
典籍.()赫.然()独裁.()迭.起()迥.乎不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词语运用,选用下列一个词语进行造句。
仰之弥高沥尽心血炯炯目光4、形似字辨析。
载炯籍裁迥藉栽(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