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的RAPD比较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9.27 KB
- 文档页数:4
收稿日期:2006-07-21 修回日期:2007-04-16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2005N0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0410017).作者简介:梁光红(1975-),男,博士.研究方向: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3通讯作者.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比较梁光红1,杨建全2,黄居昌2,陈家骅23(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分别应用普通形态学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福建漳州和引自美国夏威夷的种群)的形态差异.普通光学解剖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在体形大小、体色方面略有差异,触角节数、前翅脉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无明显差异.电镜扫描结果表明,二者在头部、胸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亦无明显差异.关键词:切割潜蝇茧蜂;橘小实蝇;地理种群中图分类号:Q969.4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5470(2007)0320234203M orpholog i ca l com par ison of two geograph i c popul a ti on s of Psytta lia incisi (S ilvestr i)L I A NG Guang 2hong 1,Y ANG J ian 2quan 2,HUANG Ju 2chang 2,CHE N J ia 2hua2(1.College of Forestry;2.College of Plant Pr otecti 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The technol ogies of common mor phol ogic anat omy and electric scanning m icr oscope were used t o compare the mor phol ogi 2cal differences bet w een t w o geographic P .incisi populati ons (one originated fr om Zhangzhou of Fujian,China,the other came fr om Hawaii,US A ).The results were as f oll ows:under common op tical m icr oscope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tennal seg 2ments,vein of f ore wing,there was a little difference in body col or and size;under electric scanning m icr oscope,there were signifi 2cant differences in medial l ongitudinal carina of face,medial l ongitudinal gr oove of fr ons,scutellar sulcus,p recoxal sulcus,mes o 2p leur onal suture,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other parts of body .Key words:Psyttalia incisi (Silvestri );B 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geographic populati on切割潜蝇茧蜂Psyttalia incisi (Silver )属膜翅目Hy menop tera 小茧蜂科B raconidae 潜蝇茧蜂亚科Op ii 2nae,是寄生于橘小实蝇B 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幼虫的重要内寄生天敌,也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寄生于橘小实蝇体内的2种寄生蜂之一,对橘小实蝇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它在非洲南部、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泰国、美国夏威夷也有分布[1-2].寄生蜂种内变异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关注[3].本文对采自福建漳州和引自美国夏威夷的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揭示可能存在的种群间的变异性,以期为利用该蜂对橘小实蝇进行生物防治以及探讨其物种进化机制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设备供试的切割潜蝇茧蜂为2个地理种群:(1)切割潜蝇茧蜂漳州种群,采自福建漳州(中国新纪录,2004);(2)引进种群,引自美国夏威夷.2个种群分别饲养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室封闭养虫室[温度(25±1)℃,湿度70%±10%,光照12∶12(L ∶D )].收集饲养过程中死亡的寄生蜂个体,放入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制作液浸标本.CO 2临界点干燥仪为美国T ousi m is 公司产品,Sa mdri 2P VT 23B 型;真空镀膜仪为日本产的“JEOL ”牌JFC 21200型;扫描电镜为JS M 25310LV 型.1.2 试验方法1.2.1 普通形态差异 对上述2个地理种群的切割潜蝇茧蜂各取10对(雌雄),在解剖镜下对其头部触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第3期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2007年5月角长短和节数,前翅和后翅的脉序、翅痣以及腿部胫节等的形态差异进行比对.1.2.2 超微形态差异 电镜观察扫描时,为取得良好的拍摄效果,需对10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在观察前的预处理过程中,务必保持观察部位清洁和完整[4-5].首先,采用超声波洗涤标本,除去标本表面的杂物及灰尘;然后经各级酒精脱水处理10-15m in,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75%、80%、90%、95%、100%的酒精逐级脱水;再进行CO 2临界点干燥;最后将标本固定于铜台上镀金,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和拍照.2 结果与分析2.1 普通形态学差异普通光学解剖镜观察发现:2个地理种群在体形大小、体色方面略有差异,触角节数、前翅脉序出现加厚现象(图1A 、1B ),差异明显(表1);其它部位无明显差异.A.漳州种群;B.引进种群.图1 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前翅翅脉的形态差异Fig .1 D ifferences of fore wing vein bet w een t w o geographic populati ons of P .incisi表1 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间的普通形态学比较1)Table 1 The comparis on of common mor phol ogy bet w een t w o geographic populati ons of P .incisi部位引进种群♀♂本地种群♀♂触角/节51.67±0.58bB 55.00±0.00a A 47.33±1.15cC 45.00±0.00dC 体形 体长/mm 3.6-4.0 3.4-3.6 3.2-3.6 3.2-3.4 前翅长/mm 4.2-4.6 3.6-3.93.5-3.7 3.0-3.2 产卵器长/体长0.60-0.66—0.94-0.97— 触角长度/体长 1.43-1.50 1.50-1.531.33-1.40 1.31-1.43前翅 12CU1/22cu 1 3.57±0.23 3.73±0.21 12CU 1/m 2cu 1.78±0.08 1.72±0.04 12CU1/12SR +M 3.57±0.153.03±0.15 22CU 1/m 2cu 1.97±0.121.77±0.12 加厚情况22SR +M 、12CU 1、22CU 1脉无加厚 22S R +M 、12CU 1、22CU 1脉有加厚 体色体色较深,腹背偏黑 体色较浅,偏黄 1)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数据后附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达0.01、0.05显著水平.2.2 超微形态差异电镜扫描结果表明:2个地理种群在头部、胸部上存在明显差异(表2、图2A 、2B 、2C 、2D 、2E 、2F 、2G 、2H );其它部位无明显差异.表2 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间的超微形态差异比较Table 2 The comparis on of ultrastructure mor phol ogy bet w een t w o geographic populati ons of P .incisi部位漳州种群引进种群头部 脸中纵脊不明显(图2A )中纵脊明显且宽(图2B ) 额中纵沟不明显且短,凹状(图2C )中纵沟明显且长,条状(图2D )胸部 中胸盾片小盾片前沟仅两端具刻痕且浅,中间光滑(图2E )小盾片前沟具刻痕且深(图2F ) 中胸侧板中胸侧板凹不明显,表面光滑(图2G )中胸侧板凹具脊,宽且长(图2H )基节前沟不完整,窄且短(图2G )基节前沟完整,宽且长(图2H )532 第3期梁光红等: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比较A.头部正面观(漳州种群);B.头部正面观(引进种群);C .头部背面观(漳州种群);D.头部背面观(引进种群);E .中胸盾片(漳州种群);F .中胸盾片(引进种群);G .中胸侧板(漳州种群);H.中胸侧板(引进种群).图2 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主要部位的超微形态Fig .2 The ultrastructure of main parts of t w o geographic populati ons of P .incisi3 讨论(1)从传统分类学上看,体形大小和体色的差异一般是由温度和营养不同所致,不能作为物种分类的主要依据;但二者在触角节数、前翅脉序之间的差异明显,这能否作为种下阶元分类的依据,还有待进一步探讨.(2)超微形态观察发现,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的脸部中纵脊宽度、额部中纵沟形态、中胸盾片前沟、中胸侧板、脊以及基节前沟存在差异,但是否可以将这些差异定义为种下分类阶元也有待进一步研究.(3)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的个体在混合饲养时存在交配现象,但是否成功交配并能产下具生殖能力的后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二者是属于同一个物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上述2个地理种群的寄生蜂由于长期适应不同地理生境而产生了形态上的变异,这可能与区域资源(光、温、湿等)的利用有关.这对物种生态专化性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与种族或生物型的形成甚至种化的可能性也密切相关.同时,这种寄生蜂在种内的变异性对生物防治中如何选择、应用适宜的品系有指导意义[6].(4)在生物防治过程中,对不同地理区域采集的或不同寄主害虫上采集的同一种寄生蜂的不同种群应经常进行生态、行为及生理特性的比较.如Potting et al 在研究Cotesia cogregata Say 和A sobara rabidaNee m s 时,就考虑到了种群间寄主选择性和寄生特性方面的变异[6].参考文献[1]季清娥,董存柱,陈家骅,等.桔小实蝇寄生蜂一新记录———切割潜蝇茧蜂[J ].昆虫分类学报,2004,26(2):144-145.[2]梁光红,陈家骅.切割潜蝇茧蜂成蜂空间分布型及应用[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2):47-50.[3]梁光红,黄居昌,陈家骅.切割潜蝇茧蜂对桔小实蝇幼虫的功能反应[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2):200-203.[4]洪健,何黎平.寄生蜂触角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J ].电子显微学报,2003,22(6):673-674.[5]韩宝瑜.茶蚜和蚜茧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茶业通报,2000,22(1):25-26.[6]施祖华,刘树生,GE BRE MESKE L F B.小菜蛾蛹期寄生蜂———颈双缘姬蜂地理种群间对温度反应的比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5):480-484.(责任编辑:叶济蓉) 632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6卷 。
森林昆虫2答案一、名词解释(8*2)1、孤雌生殖:雌虫产生的受精卵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3、世代交替:有些多化性昆虫在1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常以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这种现象称世代交替。
4、滞育:某些昆虫在不良环境到来之前,已经进入停育状态.即使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能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必须经过一定阶段(或给它适当的刺激)才能打破停育状态.5、经济阈值:为防止害虫达到危害水平需要防治的害虫种群密度。
6、模式标本:第一发表新种时所依据的标本。
7、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
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态变化、内部结构变化等),这种变化现象叫变态。
8、龄期:相邻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称龄期.二、填空(35分)1、蝗虫口器由上颚、上唇、下颚、下唇、舌5部件构成。
2、蝉属____同__ 目,蝽象属____半_目,天牛属_____鞘目,白蚁属___等___目,蝼蛄属于直翅目。
3、消化道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
其中嗉囊属于前、胃盲囊属于中.4、昆虫的食性按食物的性质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四类。
5、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身体主体的接触情况,将昆虫的蛹分为3类:离蛹、围蛹、被蛹。
6、昆虫体躯分为头、胸、腹 3体段,对应功能分别为感觉和取食、运动、代谢和生殖。
7、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的虫态分别为:卵、若虫、成虫。
8、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可划分为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五个温区.9、天牛的触角为:丝状 ;蝶类的触角为: 棒状;三、简答题(24分)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一、体躯左右对称,由一系列含有几丁质外壳的体节组成,相邻的节间,以带有一定塑性的节间膜相连.整个体躯,可以明显的区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
湖南蝇茧蜂亚科种间系统关系与分类研究(膜翅目:茧蜂科:蝇茧蜂亚科)本文对湖南地区蝇茧蜂亚科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对部分种类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论文包括总论、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研究三个部分。
总论部分回顾了蝇茧蜂亚科的分类历史与沿革,给出了形态特征图,概述了蝇茧蜂研究概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系统发育部分测定了分布于中国和欧洲的蝇茧蜂亚科Opiinae13属28种16SrRNA,28SrDNA(?)]COI基因的部分序列,以Colastes braconius Haliday为外群,采用PAUP4.0和Mrbayes3.2,通过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ML)建立了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比较清晰显示了的13属30种的系统发生关系,支持Van Achterberg (1997)的观点,将普蝇茧蜂属Xynobius Foerster,1862,纽蝇茧蜂属Apodesmia和亮蝇茧蜂属Phaedrotoma Foerster,1862从潜蝇茧蜂属Opius中分离出来;结果表明普蝇茧蜂属Xynobius,类鞘腹蝇茧蜂属Coleopioides,费氏蝇茧蜂属Fopius和掠茧蜂属Biosteres四者的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相近;支持虻蝇茧蜂属Rhogadopsis从潜蝇茧蜂属Opius分离出来;基于COI结果显示纽茧蜂属Apodesmia颚蝇茧蜂属Opiognathus,脊室蝇茧蜂Areotetes和脊胫茧蜂属Utete三属在系统树中位置各自分开;基于16S结果表明纽茧蜂(亚)属Apodesmia和颚蝇茧蜂(亚)属Opiognathus亲缘关系较近;基于COI结果表明小脊室蝇茧蜂Areotetes carinuliferus sp. nov., Utetes testaceus (Wesmael),斜脊虻蝇茧蜂Rhogadopsis obliqua sp. nov.为单系。
西藏地区豌豆彩潜蝇的发生为害及其寄生蜂种类调查作者:程鑫斐潘立婷杜素洁钟裕俊贺静 YEFREMOVA Zoya 郭建洋刘万学来源:《植物保护》2022年第02期摘要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是我国重要的潜叶蝇类蔬菜害虫,寄生蜂是其重要的天敌。
2018年7月,豌豆彩潜蝇首次在西藏地区被发现。
为探明西藏地区豌豆彩潜蝇的发生情况及其天敌寄生蜂种类,于2018年-2019年对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4个地区进行了调查采样。
结果表明,豌豆彩潜蝇在西藏地区发生程度中等,为害等级达Ⅲ级。
调查到被其为害的寄主植物为5科7属7种,主要嗜好菊科和豆科植物。
豌豆彩潜蝇的寄生蜂种类包括3科8属12种,其中优势种为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双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bimaculatus和西伯利亚离颚茧蜂Dacnusa sibirica,分别占总羽化寄生蜂个体数的35.71%、28.18%和21.01%,豌豆潜蝇姬小蜂主要来自寄主植物豌豆,双斑潜蝇姬小蜂和西伯利亚离颚茧蜂的发生期最长,7月-9月均有发生。
同期,我们在西藏调查发现了入侵种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为此,本文还讨论了西藏地区豌豆彩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种类组成差异和寄生蜂的控害特性及控害效应,以期为制定生态调控和绿色防控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豌豆彩潜蝇; 寄生蜂; 生物防治; 西藏中图分类号: S436.3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21013Abstract 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 is an important vegetable pest, and parasitoids are important bio-control agents for agromyzid leafminer. In July 2018, C.horticola was firstly recorded in Tibet. Here, C.horticola and its parasitoid species in Lhasa, Linzhi, Shannan and Shigatse were investigated in 2018 and 20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orticola had a moderate occurrence with a damage degree of Ⅲ. Seven plants that belonged to five families as host ofC.horticola were recorded, in which Asteraceae and Fabaceae were the main families. The parasitoid complex, dominated by the family Eulophidae, consisted of 12 species, of which Diglyphus isaea,D.bimaculatus, and Dacnusa sibirica were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ir individuals accounted for 35.71%, 28.18% and 21.01% of the total individuals. D.isaea was mainly from the host plant Pisum sativum. D.bimaculatus and D.sibirica had the longest occurrence period from July to September. Contemporaneously, the invasive Liriomyza huidobrensis was also recorded. For comparison, the composition of parasitoids between C.horticola and L.huidobrensis in Tibet were discussed, providing future guidance for formulating ecological and green-prevention strategies.Key words Chromatomyia horticola; parasitoid; biological control; Tibet豌豆彩潛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隶属潜蝇科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Phytomyzinae,又名豌豆植潜蝇、豌豆潜叶蝇,是为害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一类世界性分布的小型害虫。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可以同时扩增大量位点,在30年前被引入,后来发展为生物体的遗传表征。
利用RAPD 技术进行分子标记简单、快速、可靠,能有效检测多态性以及评估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多样性[1]。
目前RAPD 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物[2]、植物[3-4]和微生物[5-8]物种鉴定、基因定位[9]研究领域。
虽然RAPD 因其优点而广受欢迎,但它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包括产量低和重现性差。
傅俊江等[10]早期发现改良的RAPD 技术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提高重复性和增加特异条带。
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态性研究中[11-13]。
序列特征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 ,SCAR )是由RAPD 分子标记技术发展而来的,其原理是利用特异性位点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标记,是一种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利用SCAR 标记,将分子分析简化为PCR 分析,利用RAPD 扩增的特定序列设计PCR 引物,可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2887);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NSFSC0673);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联合课题(2019LZXNYDJ12)通信作者:傅俊江,E-mail:*******************.cn 引用本文:梅志强,郭侃,魏春莉,等.通过改良RAPD 技术获得黑毛石斛、蜂腰石斛和石仙桃的3条SCAR 新标记[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4,47(1):29-33.DOI:10.3969/j.issn.2096-3351.2024.01.007通过改良RAPD 技术获得黑毛石斛、蜂腰石斛和石仙桃的3条SCAR 新标记梅志强,郭侃,魏春莉,郑美玲,傅俊江西南医科大学医学基础研究中心(泸州646000)【摘要】目的寻找快速区分黑毛石斛、蜂腰石斛和石仙桃的序列特征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 )新标记。
天山北坡棉铃虫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邓菲菲;王登元;于江南【摘要】[ Objective ] This paper aim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that came from Urumqi and Fukang on the level of DNA molecule. [Method] 11 RAPD primers were used for analyz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5 species of cotton bollworm. [Result]H. armigera had the highest levels of genetic diversity that lived on the 222th farming regiment; H. armigera had high levels of genetic diversity that fed on UYM. The lowest genetic diversity were described in H. armigera fed on CJNG. [ Conclusion ]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migration and small genetic distance were characterized between H. armigera of corn, piemarker and cotton;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Fukang, high levels of migra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etween H. armigera from Changji and Urumqi.%[目的]对采自乌鲁木齐、三坪农场和阜康222团的棉铃虫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结果]筛选出11条引物,并利用这些引物对棉铃虫的5个种群进行遗传分化的研究.222团番茄种群棉铃虫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乌鲁木齐玉米种群其次,昌吉南瓜种群最低.[结论]玉米、苘麻和棉花三种不同寄主间,棉铃虫基因交流更频繁;同阜康相比,昌吉和乌鲁木齐两个地理位置的棉铃虫更易进行基因交流.【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9)010【总页数】6页(P1891-1896)【关键词】棉铃虫;遗传多样性;RAPD【作者】邓菲菲;王登元;于江南【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22;S188【研究意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因寄主范围广和善于避开不良环境从而成为各棉区棉花上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损失最重、防治投入最多的害虫。
家蚕伴性赤蚁基因(sch)的RAPD标记及其标记片段序列分析蚕业生产上,由于雄蚕体质强健,虫蛹生命力强,茧层率高,茧丝长,解舒率高,雄蚕出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而且雄茧品质好,净度优,纤度细,雄茧缫丝等级高,雄茧单缫比雌雄茧混缫提高两个等级,达5A水平,且节约用桑15%左右,实现单养雄蚕是提高蚕茧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措施之一。
因此雄蚕品种的选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蚕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了sch蚕温敏性与sch在分子水平上的确切关系,还未找到决定sch蚕温敏性的相关基因和蛋白。
sch蚕的温敏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其机理亟待阐明;温敏性状与伴性赤蚁基因(sch)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限制了其在研究及生产中的利用。
从分子水平寻找与sch蚕高温致死性有关的基因和蛋白是阐明其分子机理的关键。
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RAPD标记作为依赖PCR反应的分子标记中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快捷地从未知基因组中获得有关基因的信息。
因此在家蚕基因组研究中,可以通过近等位基因系利用以RAPD为核心的核酸扫描技术跟踪目的基因—sch基因。
本研究采用RAPD-PCR技术,利用sch基因及其近等位基因系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扩增,通过对比,找到了一条能稳定重复的、跟sch基因连锁的特异片段OPD<sub>02</sub>。
为了进一步获取该序列的信息,对该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以及分析比对。
结果表明: 1.这段序列是编码SCP-x的一段DNA序列,并根据测序结果命名为OPD<sub>02</sub>—759bp。
同时,发现该序列只是编码蛋白SCP-x的scp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即编码酮酯酰CoA硫解酶(3-ketoacyl-CoA thiolase)的DNA序列得后半部份。
2.设计特异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通过测序、拼接,获得了sch蚕编码酮酯酰CoA硫解酶的完整DNA序列。
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林翔;宋蕴哲;聂传朋;李焰焰;孟李涛;蔡普默【期刊名称】《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36)1【摘要】研究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探讨其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掌握该寄生蜂线粒体基因组的特性和进化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提取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中的13个蛋白质基因序列,通过CondonW、CAIcal软件分析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各位点的GC百分比及有效密码子数(ENC);利用MEGA 11软件计算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并利用中性绘图和ENC绘图揭示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13条蛋白质基因序列的GC_(1)、GC_(2)和GC_(3)百分比平均值分别为20.65%、22.42%和6.42%,GC总百分比平均值为16.50%.由此可见,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序列的AU百分比远大于GC百分比,且该寄生蜂线粒体基因组偏好使用第3位为A/U的密码子.综合高频与高表达密码子,共选出13个最优密码子,皆以A/U结尾,分别是UUU、UUA、AUU、GUA、UCU、AGA、CCA、ACU、GCU、GCA、AAA、CGA、GGA;ENC 平均值为29.50,且中性绘图分析表明,密码子GC_(12)百分比与GC_(3)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P=0.665),表明阿里山潜蝇茧蜂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总页数】8页(P57-64)【作者】林翔;宋蕴哲;聂传朋;李焰焰;孟李涛;蔡普默【作者单位】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3【相关文献】1.瓜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2.法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3.珠母贝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4.灭字脊虎天牛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5.方格星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六种实蝇的RAPD快速鉴定
张亮;张智英
【期刊名称】《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7(18)5
【摘要】采用RAPD技术构建了果实蝇属(Bactrocera)的南瓜实蝇(B.tau)、黑漆实蝇(B.scutellaris)、具条实蝇(B.scutellata)、瓜实蝇(B.cucurbitae)、桔小实蝇(B.dorsalis)和番石榴实蝇(B.correcta)6种实蝇的指纹图谱.从131个引物中筛选出5个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302条谱带,其中111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引物OPC-01、OPI-17、OPL-07、OPL-08以及OPL-16可以用于6种实蝇的分类鉴定.
【总页数】4页(P1163-1166)
【关键词】实蝇;RAPD;分子鉴定
【作者】张亮;张智英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
【相关文献】
1.基于mtDNA Cytb的六种果实蝇的分子鉴定(双翅目:实蝇科) [J], 朱振华;叶辉;张智英
2.两种区分昆士兰实蝇和地中海实蝇的快速鉴定方法 [J],
I.R.Dadour;D.K.Yeates;A.C.Postle;刘兴;杨国海
3.陕西省常见四种实蝇的RAPD研究初报(双翅目:实蝇科) [J], 张红梅;潘亚勤;魏迪功;仵均祥
4.枣实蝇及其他5种检疫性实蝇的PCR-RFLP快速鉴定 [J], 程晓甜;阿地力·沙塔尔;张伟;李新泉
5.寡鬃实蝇属重要害虫的鉴定(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 [J], 汪兴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变异最新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变异最新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2022北京)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B)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最新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2022北京)30.(18分)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
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
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
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最新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和中,限制酶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受精卵DNA连接酶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表达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b(选填选项前的符号)b.Ddgg②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的基因型包括da.DDgg(选填选项前的符号)a.DDGGDdGgb.DDGgc.DdGGd.最新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3)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N原因是亲代非姐妹染色单体(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发生了交换,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
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4某(红·绿荧光胚胎数/胚胎总数)子的比例,计算式为最新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2022安徽卷)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C)人类的47,某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C.③④B.①⑤D.④⑤最新2022高考题按专题分类汇编(2022安徽卷)31.(20分)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
橘小实蝇3种本地寄生蜂的竞争作用郑苑;李敦松;章玉苹;赵云龙【期刊名称】《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在室内研究了3种橘小实蝇幼虫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凡氏费氏茧蜂与长尾全裂茧蜂的竞争关系。
结果表明,当寄生蜂数量相同时,切割潜蝇茧蜂或凡氏费氏茧蜂与长尾全裂茧蜂共同寄生橘小实蝇时,长尾全裂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13.5%、13.1%。
寄生蜂数量不同且切割潜蝇茧蜂或凡氏费氏茧蜂的数量为长尾全裂茧蜂的2倍时,长尾全裂茧蜂单头平均寄生率分别为19.7%、18.4%,而切割潜蝇茧蜂和凡氏费氏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分别为11.3%、9.7%,差异显著。
当寄生蜂数量不同且长尾全裂茧蜂是切割潜蝇茧蜂或凡氏费氏茧蜂的2倍时,长尾全裂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均为19.4%,而切割潜蝇茧蜂和凡氏费氏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分别为7.6%、8.8%,差异显著。
长尾全裂茧蜂的寄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蜂,长尾全裂茧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总页数】5页(P713-717)【作者】郑苑;李敦松;章玉苹;赵云龙【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3【相关文献】1.橘小实蝇4种寄生蜂腹部和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J], 谷小红;蔡普默;杨燕川;王聪;杨晴阳;季清娥;陈家骅2.橘小实蝇一种重要的寄生蜂-凡氏费氏茧蜂 [J], 章玉苹;赵远超;张宝鑫;黄少华;李敦松3.应用寄生蜂和不育雄虫防控田间橘小实蝇 [J], 郑思宁;黄居昌;叶光禄;陈家骅4.橘小实蝇3种本地寄生蜂的竞争作用 [J], 郑苑;李敦松;章玉苹;赵云龙5.寄生蜂对橘小实蝇控害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潘志萍;翟欣;王龙江;刘伟玲;章玉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备考2021浙江高考生物一轮专题测试生物进化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B. 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C. 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D. 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2.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 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 白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裴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3.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 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 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 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Cc的紫花豌豆逐代自交,纯合紫花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B.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C. 在工业区森林,桦尺蚁种群中黑色蛾子逐渐取代了灰色蛾子是一种适应性进化D. 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的或翅膀特别发达的昆虫更易生存,表明突变基因是有利的5.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片树林中的黑色桦尺蠖和灰色桦尺蠖是由一个物种进化成的两个种群B. 人们用农药处理作物上的害虫,经过该人工选择,害虫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增加C. 抗青霉素的突变型细菌不可能是染色体畸变的结果D. 在某个很大的种群中,AA 的基因型频率等于A 的基因频率的平方6.如表是对某地区人群的色觉情况的调查数据,则该地区色盲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和色盲基因的频率分别为()A. 0.245%和7%B. 0.49%和7%C. 0245%和14%D. 0.49%和14%7.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