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郁证分型论治顽固性高血压72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吕仁和教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验案(名医验案)(节选)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又分为3期。
吕师认为,高血压一期或二期轻度,病变相对轻浅,无并发症,口服西药降压效果好。
中医则多以阴虚阳亢为法论治,但当高血压病发展到二期重度或三期时,病变累及心、脑、肾、眼等器官,症状复杂多样,单纯口服西药降压常难以奏效,病情顽固,血压持续高水平状态,可进一步造成器官损害。
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源性高血压,血压也常随病情发展而升高,顽固难降。
此时辨证多以气滞血瘀为主,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也佐证了这一点。
故应用活血化瘀,行气破滞药物配合西药降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二、三期或继发性高血压严重阶段,可取得良好效果。
棱莪方由三棱、莪术与牛膝三药组成,是吕师常用以治疗这种高血压的自拟小方。
《本草求真》言:“三棱气味苦平,既于肝经血分逐气;莪术气味辛温,复于气分逐血。
”吕师认为,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二药合用,破血、行气之效增强。
牛膝,味苦、酸,性平。
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作用。
其性善下行,治高血压,取上病下取之意。
现代研究表明它有降血压、利尿、抗凝、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
牛膝与三棱、莪术伍用,活血行血、引血下行,经吕师大量临床验证,实为治顽固性高血压之良方。
常用量:牛膝15~30 g、三棱6~10 g、莪术6~10 g。
验案:赵某,女,43岁,1998年7月5日就诊。
患慢性肾小球肾炎4年,近日病情加重,在西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门诊就治。
症见:面色晦暗,胃脘不适,恶心,口微苦,下肢轻度浮肿,大便1~2次/d,排便不畅,小便尚可,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
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9~11个/HP,血红蛋白90 g/L。
血压190/100 mmHg。
中医辨证属肾元亏损,浊毒内停,气血痰瘀互结。
治以补肾培元,解毒化浊。
方用吕师自拟肾炎防衰方合棱莪方加减:生黄芪15 g、当归10 g、陈皮10 g、半夏10 g、三棱6 g、莪术6g、牛膝30 g、泽泻30 g、泽兰30 g、丹参30 g、猪苓30 g、茵陈30 g、熟军10 g。
顽固性高血压68例中医疗效分析作者:刘玉清来源:《大健康》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针对顽固性高血压采用中医治疗疗效观察。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
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式进行干预治疗,而针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西医方式进行干预,以15天为一个疗程。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脂以及血压等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1.8%远低于观察组94.1%的治疗有效率,P<0.05且观察组血脂检测结果各项数据以及糖尿病、肾病等原发性疾病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基于中医配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中医【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9368(2019)01-0084-02引言近些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以及工作节奏越来越快,随之而来一些高血压疾病等患者也越来越多。
顽固性高血压疾病是典型的高血压疾病之一,通常是指持续服用至少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但患者血压依旧未有得到有效改善的高血压疾病。
因此如何有效科学有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疾病已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学者提出中医在改善顽固性高血压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故本文就顽固性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展开讨论,现将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随机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平行对照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4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所有患者年龄为32-65岁,平均年龄为55岁,病程为3-22年,平均病程为6年,经诊断该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31例,II期24例,II期7例;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有3例,继发于高血压有1例,继发于糖尿病的由2例;而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年龄为31-64岁,平均年龄为51岁,病程为2-21年,平均病程为5.5年,经诊断该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28例,II期23例,II期5例;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有6例,继发于高血压有3例,继发于糖尿病的由3例。
病案1岳某,女,22岁,学生,XX年XX月XX日就诊住址:山东省***身份证号:***电话:***问诊: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近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3天前出现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遂来我处就诊,现患者情绪不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口干,目赤,耳鸣,纳差,寐不安,大便秘结,小便黄。
主诉:情绪不宁,急躁易怒3天。
病史: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近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3天前出现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遂来我处就诊,现患者情绪不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口干,目赤,耳鸣,纳差,寐不安,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望闻切:青年女性,神志清,精神抑郁,语言清晰,近身未闻及特殊气味,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肝体阴而用阳,患者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暗耗心肝之血,加之近期学习压力较大,导致肝失疏泄,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又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肝火内郁则性情急躁易怒;火性炎上,肝开窍于目,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火循肝胆经上炎则目赤、耳鸣、口干口苦;胸胁部乃肝经循行部位,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则胸胁胀满;火为阳邪易伤津液,肝火灼伤津液,则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肝火犯胃则口苦、纳差;肝火扰心,心神被扰则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是气郁化火之征象。
诊断:郁证(气郁化火)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醋柴胡10g郁金10g醋香附10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丹皮10g栀子10g炒酸枣仁30g大黄6g川木通10g合欢花20g川楝子10g元胡30g凌霄花10g 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温服。
二诊:服用上方后,患者诸症较前好转,效不更方,继服7剂,煎服方法同上。
三诊:服用上方7剂后,患者性情急躁、胸胁胀痛、纳眠、二便均较前进一步减轻,上方去川楝子、元胡、大黄、栀子、川木通,加远志、石菖蒲以辛散化痰通窍,加玫瑰花以疏肝解郁,整方如下:醋柴胡10g郁金10g醋香附10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5g丹皮10g远志10g炒酸枣仁30g石菖蒲10g玫瑰花10g合欢花20g凌霄花10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温服。
郁证的中医辨证论治郁证的辨证论治,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
对于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应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火郁、痰结、湿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
虚证则应根据伤及的脏腑及气衄阴精亏虚的不同情况而补之,或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
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又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郁证本为精神因素刺激而发病,因此,精神治疗也十分重要。
1.肝气郁结证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物:陈皮柴胡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川芎旋覆花郁金青皮佛手绿萼梅法半夏陈皮2.气郁化火证证候: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物: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龙胆草大黄黄连吴茱萸菊花钩藤刺蒺藜3.痰气郁结证证候: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
常用药物: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柴胡白术白芍当归生甘草薄荷煨姜海蛤壳紫菀贝母陈皮4.忧郁伤神证证候: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剂:甘麦大枣汤加减。
常用药物:甘草准小麦大枣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龙齿牡蛎当归白芍5.心脾两虚证证候: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剂: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物: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6.心肾阴虚证证候: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郁证的辨证论治一、郁证的定义“郁”字,有停滞,蕴结等含义。
在人体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
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主要症状。
中医学讲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郁证是指天地自然气机之郁。
影响人体之郁是狭义之郁。
人体本身之郁单指情志。
本次讲课的内容是着重阐述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的一类病证。
二、郁证的历史沿革《内经》中无郁证病名,但有五气之郁的论述。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在《内经》里面,还有较多的关于情志致郁的病机方面的论述。
如《素问·举痛论》篇中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灵枢·本神》篇中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素问·本病论》中云:“人忧愁思怒即伤心”,“人或奎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
至汉·张仲景《金匮·妇人杂病脉论并治》有关于郁证的脏燥及梅核气两种证候。
“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较为正确地、客观地观察到这两种病证,多发于女性。
并提出了治疗方药。
2000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
隋《巢氏病源·气病诸侯·结气候》篇中云:“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
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
这里指出了忧思会导致气结。
直到金元开始,比较明确地把郁证作为一种独立的病证来表述。
如《丹溪心法·六郁》已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篇中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矣。
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强调了气血的郁滞是导致诸多疾病的重要病机变化。
并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
创六郁汤、越鞠丸,丰富了对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内容。
明·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列有“五郁论”专篇,认为:“凡病之起,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或因所乘而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皆郁也,岂惟五运之变能使然哉?郁既非五运之变可拘,则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之法,固可扩焉而充之矣。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顽固性)经方1首,平气逆,清血热,利二便【组成】杜仲,枯黄芩,怀牛膝,白芍,生地黄,玄参,苦参,云茯苓,菊花,金银花,扁豆花。
【功效主治】平气逆,清血热、利二便。
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方解】一般认为,高血压所致眩晕应从风、痰、瘀辨证,中医认为主要病机应是气血逆乱。
《内经》明确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气反则生,不反则死。
”(《素问、调经论》)此为气血逆乱之重症,相当于高血压危象甚至脑出血阶段。
一般病症主要是头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一派阴虚,故本证虚火居多,若从风痰瘀治,而用祛风化痰除瘀、重镇安神之品,是重伤其气血,徒耗其真阴。
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血逆乱,当以调气降气为主,故经言“气反则生,不反则死。
”又便秘是高血压之大忌,地道不通则迫使气血上逆而加重病情,故治此症应时时注意二便通畅。
根据以上认识,中医提出平气逆、清血热、利二便是高血压病的治疗大法。
此方气味轻清上浮,既能养阴清热,又能导气血下行而平气血之逆乱。
既能清利血热而消瘀,又可使欲动之内风消散于无形之中,俗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正是指此而言。
又此方柔润多汁而不滋腻,既可通畅二便,又无恋邪碍脾之弊。
凡高血压病,无论有无眩晕,陈老多用此方治疗。
【加减运用】若便秘较重而邪气实者,加大黄;正气虚者,加当归,淡肉苁蓉。
若内风欲动者,则加地龙,龙骨,牡蛎。
临证喜用此方,经观察,对三期高血压均有效,尤其是第三期高血压,此方与常规降压药合用,常可明显减轻症状,血压稳定下降,且可减少常规降压药的用量,诚为治疗高血压病的良方。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中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80例分析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就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40例中,显效28例,占7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40例中,显效9例,占22.5%;有效19例,占47.5%;无效12例,占30.0%,总有效率为7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效果明显,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iddle-aged parting clinical effect.MethodsFrom June 2009 to June 2011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n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8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0 patient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high plasma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give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herapy, two groups of clinical results of a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analysi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effective in 28 cases, accounting for 70.0%; effective in 10 cases, accounting for 25.0%; invalid in 2 cases, accounting for 5.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9 cases, accounting for 22.5%; effective in 19 cases, accounting for 47.5%; invalid in 12 cases, accounting for 30.0%,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0.0%.Two groups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igh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obvi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has very active significance.[Key words]The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herapy 高血压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和常见,是导致中老年人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主动脉夹层病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具有较高病死率[1]。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72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7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
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显效48例,占66.67%;有效22例,占30.56%;无效2例,占2.78%。
总有效率为97.22%。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3-0066-01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发病率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
根据其临床表现,主要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肝阳亢”、“眩晕”、“头痛”的范畴,其和“中风”、“心悸”也有一定的关系,近几年,笔者用中医辨证方法对72例此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56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5岁,病程2~12年,平均5年。
半数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
以上病例均符合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即年龄在60岁以上,取座位测右上臂血压,收缩压≥21 kPa(160 mm Hg),或者舒张压≥13 kPa(95 mm Hg),经非同日两次核实测定,并有头晕、目眩等临床主要表现。
所有病例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辨证分型肝阳上亢型30例,症见头晕头痛,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或耳鸣项强,舌质红、苔黄、脉弦。
阴虚阳亢型24例,症见头晕微胀,腰酸腿软,烦急少寐,眼花干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痰浊上扰型14例,症见头重如蒙,胸闷多寐或心胸憋痛,肢端麻木及肢体游走疼痛,苔白腻、脉弦滑。
气阴两虚型4例,症见头晕,时轻时重,肢倦无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心悸失眠,舌淡,苔薄,脉细弱。
1.3治疗方法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用天麻6~9 g,钩藤12~18 g,石决明24~30 g,川藤l0~15 g,黄芩8~12 g,龙胆草9~12 g,桑寄生15~20 g,山栀9~12 g,夏枯草15~18 g,生牡蛎15~24 g。
【转载】周仲英高血压病证治七辨+...周仲英高血压病证治七辨高血压病临床见证不一,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其病变主要与肝、肾、心及阴阳失调有关,病理演变往往是风、火、痰相互影响,临床大致可以分为风阳上亢、痰火内盛、气血失调、肝肾阴虚、阴虚及阳五个证型进行辨治。
在选方用药时,周氏又根据高血压病的特点,灵活掌握。
具体而言,有以下七辨。
(一)辨肝风之上冒、旁走及虚实肝风系肝阳亢盛化风所致,在病理上有上冒、旁走之分。
肝风上冒巅顶,表现为头部掣痛、眩晕,如坐舟车,耳鸣目花,甚则一时性厥仆。
治当熄风潜阳,用天麻、钩藤、白蒺藜、菊花、罗布麻叶、石决明、龙齿、牡蛎、珍珠母、羚羊角之类;肝风旁走入络,则表现为肢体麻木、抽搐、肌肉动,项强、语謇,甚则瘫痪不遂,治当祛风和络,用地龙、全蝎、僵蚕、豨莶草、臭梧桐等。
肝风之属虚者,由血不养肝、水不涵木所致,除有眩晕、肢麻等虚风内动之候外,还必具肝肾阴虚、血不养肝之征,如头昏目涩,视物模糊,虚烦,颧红,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弦。
在治疗上与阳亢风动单纯用潜阳熄风法的实证有所不同,当以滋水涵木为主,以达到内风平熄的目的。
具体而言,因水不涵木所致者,当滋肾养肝,育阴潜阳,用生地、玄参、女贞子、桑椹子、牡蛎、龟板、炙鳖甲等;因血不养肝者,当养血柔肝以熄风和络,用当归、白芍、杞子、首乌、黑芝麻、阿胶之属。
(二)辨痰证之痰浊、痰火、风痰高血压病之痰盛者,一般多兼火象,痰火相夹,上犯头目则头痛、目眩,面如醉酒;内扰心神则心烦易惊,神情呆钝,噩梦失眠。
治当清火化痰,用黄连温胆汤、礞石滚痰丸、雪羹汤合胆星、天竺黄、竹沥、海藻、马兜铃、风化硝等。
若痰与风合,既可因风痰上冒而见眩晕,又可因风痰入络而肢体麻木、重着不遂,舌强语謇。
治当祛风化痰,取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僵蚕、南星、白附子之类,也可另吞指迷茯苓丸。
若表现为形体肥胖,面色黄滞,头昏且重,胸闷气短,痰多粘白,咯吐不利,困倦嗜眠,泛恶欲吐,口粘多涎,舌强不和,苔白腻,脉沉滑,是为痰浊之候,并无明显火象。
72例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高血压患者,我院给予这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其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本研究的72例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44例,占61.1%,有效的有27例,占37.5%,无效的有1例,占1.4%,总有效率达到98.6%。
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14-02【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72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selected from 2012 June ~2013 year in June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give the patients treated by TCM,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reatment analysis. Results: in this study, 72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effective in 44 cases, accounting for 61.1%, effective in 27 cases, accounting for 37.5%, invalid 1 cases, accounting for 1.4%,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8.6%. Conclusion: the hypertension has made a very good therapeutic effect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hypertens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动脉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容易引发心脑肾等多种重要的器官发生病变,常常引发严重的后果。
王振涛教授辨治郁病典型案例分享(一百九十二)一般情况:患者王某,男,年龄:47岁河南郑州人,2018年10月16日初诊。
主诉:胸闷伴腹胀20余天。
现病史: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腹胀,胃脘部嘈杂,平素时有心烦意乱,纳可,眠差,二便调。
既往史:高血压20余年。
否认其他病史。
过敏史:未发现。
望闻切诊: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BP:122mmHg/75mmHg。
中医诊断:郁病证型:少阳证治法:清热镇静,除烦安神初诊方药:2018.10.23复诊:患者诉服药后胸闷、腹胀、胃脘嘈杂较前明显好转,仍时有心悸,纳一般,眠尚可,二便正常。
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
处理:2018年10月16日方炒麦芽改为30g,合欢花改为30g。
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患者以“胸闷伴腹胀20余天”为主诉来诊,以胸闷、腹胀、胃脘部嘈杂、心烦意乱、睡眠差,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为主要症状,属祖国医学的“郁病”范畴,四诊合参,辨证当属少阳证,治疗以清热镇静,除烦安神为主,方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豉汤加减应用。
方中柴胡、桂枝、黄芩和里解外,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以治烦躁惊悸;栀子、豆豉清热除烦;茯苓安心神,利小便;半夏、生姜和胃降逆;焦三仙、谷芽、鸡矢藤消食化积,以清中焦积热;贯叶金丝桃、合欢花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太子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养营,扶正祛邪。
诸药合用,全方共奏和解清热,镇静除烦,安神定悸之功。
二诊时患者胸闷、腹胀、胃脘嘈杂均较前减轻,仍时有心悸,“胃不和则卧不安”,心悸恐为胃脘嘈杂积热,心绪不宁所致,故加大消食化积,疏肝解郁安神之品的应用。
从郁证分型论治顽固性高血压72例
【摘要】根据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归结其为中医”郁证”范畴,按中医辨证分为气郁,火郁,血郁,湿郁四型,在设立基础方的原则上,针对各型不同病机特点进行加减治疗.基础方以调理气机为大法,临床应用时在辨证分型基础上分别结合行气,清火,活血,祛湿各法进行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组做对照.结果表明中医分型治疗顽固型高血压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
【关键词】郁证;分型论治;顽固性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又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3种合理及足够剂量抗高血压治疗的措施,持续3个月以上,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40/90mmhg以下,单纯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160mmhg以下)时的高血压。
约占高血压病的10-15%[1],并且常常已合并靶器官损伤。
笔者根据本病特点从中医“郁证”分型论治,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1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其中中药治疗组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35-75岁,病程2-31年,其中一级高血压17例,二级20例,三级35例,有靶器官损伤的49例;西药治疗组69例,男33例,女36例,年龄35-71岁,病程1.5-30年,其中一级高血压19例,二级21例,三级29例,有靶器官损伤30例。
两组分级均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划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
靶器官损伤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两组病例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制订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3治疗及观察方法
1.3.1治疗方法中药治疗组基本方:桔梗、香附、升麻、旋复花、郁金、白芍,气郁明显,表现叹息烦躁,胸协胀满,脘闷不舒,脉弦加柴胡,青皮,陈皮,薄荷,川芎行气解郁;火郁明显,表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加黄连,黄柏,生地,夏枯草丹皮,栀子清热散火;血郁明显,表现心情不畅,情绪低落,身体多处刺痛,胸腹两协坠胀,舌质暗,脉沉细或涩加用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牛膝,酒军活血行瘀;湿郁明显,表现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纳差腹胀,便溏尿少,甚至水肿,舍淡苔厚腻或水滑,脉濡细或沉缓加用防己,猪苓,泽泻,苍术,葶苈子,车前子利湿化水。
药物剂量随病人情况依据临床辨证灵活增减,由制剂室制成统一规格煎剂,1剂/日。
西药治疗组,口服氯沙坦50mg/日,氢氯噻嗪25mg/日,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日,并根据实验室结果,考虑容量依赖因素者加螺内酯50mg/日,肾上腺素依赖因素加酒石酸美托洛尔
25mg/日。
两组均服药一月,期间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停用可能影响降压效果的药物。
1.3.2疗效标准显效:血压降至正常(130/85mmhg)或血压下降2个分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分级);有效:血
压降至正常高限(139/89mmhg)以下而未达正常标准或血压下降1个分级;无效:血压未下降或未达1个分级。
2治疗结果
中药治疗组72例,显效44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显效率61%,总有效率86%;西药治疗组69例,显效32例,19例,无效18例,显效率46%,总有效率59%。
经统计学卡方检验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
3讨论
顽固性高血压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可能和改善生活方式失败,服用不恰当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容量负荷过重,血管结构重建以及某些抗体有关。
中医通常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范畴,但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很少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等一些高血压的常见症状,这可能和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躯体逐步适应有关。
此类患者往往表现为情绪上的变化,如急躁,易怒,抑郁,悲观等,同时伴有胸胁胀满,脘腹闷痛,肢体疼痛等症状。
上述表现应属中医“郁证”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郁证”可由外感,情志,饮食等因素所致,以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以情志不畅为主要临床表现。
早在《内经.六元正纪大论》中就五运太过致郁及情志变化引起气机不畅的记载。
朱丹溪在《金贵勾玄.六郁》中明确指出郁证病机:”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
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
此为传化失常,六郁变化见矣。
”提示郁证由气机的升降变化失常,
阻滞不通而成。
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亦指出“郁者,滞而不通之义。
”据此,笔者认为顽固性高血压的中医病机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人体气机运行失常,滞而不通,并由此使血水津液的运行受阻,产生火,湿,瘀等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又加重了气机的阻滞,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高血压顽固难愈。
由以上病机笔者得出:顽固性高血压应属实证。
相应治疗原则也应“实者泻之”,具体治法根据本病的气机不畅主要机理,采用以理气解郁为主施治,同时针对兼夹的不同热,瘀,湿病理产物,分别参以清热散火,活血行瘀化湿利水的相应治法。
正如《证治汇补.郁证》所论“顺气为先,开提为次。
至于降火,化痰。
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
治疗基本方组成药物中桔梗开提;升麻,旋复花一升一降;香附行一身之气;郁金散三焦之郁;白芍反佐防行散太过,诸药合用使气机周流,郁滞得散。
再配合清热,活血,化湿药消除病理产物,从而恢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最终让人体机能恢复,顽固的血压被控制。
虽然本病治疗原则是“实者泻之”,但因为本病日久迁延,治疗难图速愈,用药亦应选用平和之品,避免长期治疗中损伤正气。
参考文献
[1]万红,等.难治性高血压的评估及处理问题.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