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09 KB
- 文档页数:4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一、揭题,贴图导入: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课题竖向书写,“小松树”三字在上,“大松树”三字在下。
“小松树”三字偏小,“大松树”三字偏大。
)2、这两位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谁来读读课题?(从语气上区别小和大)(1)、提示学生把“小”字突出读来。
可给予相应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2)、提示学生把“小”字读得轻细,把“大”字读重长。
可给予相应评价:小松树是小松树,大松树是大松树,二者大小有别。
你读得真好!3、课题读得很不错,那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词语)学生自读,再指名读--一行一行地来读。
小松树回答惭愧(难为情)风伯伯大山爷爷孩子摸着低下了头托起来(1)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2)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3)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前面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来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结:大家读词语很动脑筋。
学习语文就要这样用心读词、读句,用心思考,你一定能读出很多收获。
能做到吗?跟着这些词语宝宝走进这个寓言故事。
过渡: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自然段?二、趣读课文,细品文本,指导朗读。
(一)第一自然段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儿?(学生回答在山上和山下,教师简笔画高山)谁能把他们送回家。
(指生上台贴图)2、让我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学生齐读)3、这一大一小的两棵松树长在了山上和山下,那小朋友看看图上的山,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4、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一棵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能看到什么?(展开想象练习说话)5、是啊,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这样一棵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想象练习说话)6、过渡:小朋友说得都很有道理,小松树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象,心里就想着: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难点: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述: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板书:画一座大山)2、谈话引入:在这座大山里,有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他俩正在聊天呢,想不想听听他们聊的什么?3、这就是我们要学习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板书课题齐读)二、复习字词在学习故事之前我先要检验一下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有没有忘记。
1、出示字词(1)指生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2)齐读。
2、大山爷爷听了小朋友们把词语都读好了,非常高兴,他很乐意大家一起进山看松树了,首先我们自读课文第一段。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进山了,同学们赶紧看看小松树和大松树都生长在哪里?(1)指生看图说话。
(2)出示第一自然段: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黑板贴画)(3)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问:小朋友们想象一下: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优美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指生说一说)山上的小松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也很高兴,高兴的得意起来了,它是怎么说的呢?赶紧到课文里去找一找吧。
(1)生自读课文。
(2)读完之后,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指生回答)(3)从那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棵得意、骄傲的小松树?课件出示小松树说的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4)想一想小松树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和表情怎样?你能学一学小松树说话的样子吗?(5)指生读课文并指导练读。
(6)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生气了吗?(没有)面对小松树的骄傲无礼,大松树什么都没说,可这话被风伯伯听到了,他摸着小松树的头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篇一这篇课文是一篇拟人的寓言故事。
课文讲的是长在山上的小松树非常的骄傲自大得意忘形,就瞧不起嘲笑山下的大松树,而和蔼的风伯伯告诉了小松树不能过分的骄傲,要学会谦虚的做人道理。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的描写,来突出每个人物的特点。
这篇课文我已经讲过几遍,但是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对课文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想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握教材,理解文本。
我精心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听取同事们的`意见,与教研组长多次讨论本课教学中对各个人物语言以及性格特点深度挖掘,并积极贯彻学校以生命化的人文教学为主的理念,认真的修改教案,制作课件。
通过了这次的上课,我进行了总结,要发扬优势,并重视自己的不足。
一、解读文本一样的文字在不同的环境里和不同的学生面前有着它独特的意义。
通过对语言及动作的描写,更能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次通过对小松树语言的描写,我更透彻了解了一开始这是一个骄傲自大得意忘形,且没有礼貌的小松树。
一个“喂”字,在平时我们的生活中打电话的时候,不能说明是没有礼貌,但对于一个年纪稍大于自己的人来讲,确实显得不够礼貌。
“你呢?”更能说明小松树不把大松树放到眼里,有嘲笑讥讽的意思。
这些孩子们说的非常的好,课堂上生成的部分越来越多,以后在课堂上更应该注意每个小细节,加深对文字的解读。
二、问题设计同样的问题,语言设计要贴近孩子们的内心。
“谁愿意来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小松树?谁试着读一读?谁再来读读?”引导孩子的时候要亲切温和。
把问题真正的抛给孩子,让孩子以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课文,充分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上课时,精心的设计每一个问题,换多种方法耐心的去引导,相信孩子们更回答的更好。
三、教学设计一年级的低段孩子以生字词的教学为主,上课初,我带领孩子们读生字卡片,去拼音读词语,由易到难的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通过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的方式开展。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掌握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研究的能力。
4.培养学生保护和热爱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研究的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环境并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1.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样本或照片。
2.相关的生长环境和特点的材料。
3.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松树的介绍1.引入:请学生观察一棵小松树的样本或照片,让他们描述它的外貌和特点。
2.讲解:通过投影或板书,给学生介绍小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如其喜欢生长在山地、林地等地方,常见于北方地区,它的树干笔直、树叶长针状等。
3.观察: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山地或林地观察小松树,让他们亲自观察和感受小松树的特点。
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然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
4.总结:让学生根据观察内容总结小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并在课堂上展示。
第二课时:大松树的介绍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小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小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并进行讨论。
2.引入:请学生观察一棵大松树的样本或照片,让他们描述它的外貌和特点。
3.讲解:通过投影或板书,给学生介绍大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如其喜欢生长在山地、林地等地方,常见于北方地区,它的树干高大、树叶针状等。
4.观察: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山地或林地观察大松树,让他们亲自观察和感受大松树的特点。
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然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
5.总结:让学生根据观察内容总结大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并在课堂上展示。
第三课时: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大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大松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并进行讨论。
2.比较:让学生将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特点、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进行比较,并列出异同点。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优秀7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儿?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学生上台贴图。
师:这儿有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谁能把他们送回家。
(指生上台贴图)(2)教师引读: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询问过渡:①哪些同学爬过山?当你爬到山上,向山下看去,能看到什么?②在山上看到的楼房和在平地上看到的楼房有什么不同?③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优美的景色,这时你的心情怎样?2、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山上的小松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很高兴,高兴地得意起来,他是怎么说的呢?(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指导看图:看哪,这棵小松树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5)学生自由学着样子准备表演。
(6)指名上台表演。
(7)询问过渡:小松树这么骄傲,大松树听了有什么表现?师:其实,大松树的心里非常明白,小朋友都很聪明,一定能猜出大松树想的是什么!①四人一小组讨论。
②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生1:他想,为什么小松树长在山上,而我却长在山下。
生2:他想,你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
生3:要是我站在山上,也会和你一样看得远。
(请生上台演示图片,把山上的小松树拿下来,与山下的大松树作比较,看到底谁长得高。
)3、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你们真聪明,和风伯伯想到一块儿了,风伯伯是怎么说的呢?(2)指读(出示风伯伯说的话)。
(3)多种促读手段、形式,指导朗读风伯伯的话。
(4)你觉得风伯伯的话有道理吗?师:请你扮演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句话:(出示句式)小松树看得远,那是因为。
(5)原来,小松树被大山爷爷托起来才能看得远,开始他还很骄傲呢!再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学生齐读小松树的话)我们读书要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多读多想,这样会把书读得更好。
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一:认识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和区别。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概念。
2. 讲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
3. 比较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异同。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引导学生关注小松树和大松树。
2. 讲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介绍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
3. 比较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异同: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特点。
2. 学生能比较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异同。
教案二: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
2. 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
2. 讲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介绍它们适宜的生长温度、土壤、水分等条件。
3. 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探讨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长环境。
2. 学生能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教案三: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态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态作用。
2. 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态作用。
2. 讲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态作用:介绍它们对空气质量、水源保护、土壤改良等方面的作用。
3. 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探讨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 学生能描述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生态作用。
2. 学生能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精选5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一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有趣的故事,叫------(指读、齐读课题)2.讲了什么还记得吗?不急,谁来读?出示: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摸着托起来低下了头多高哇你呢3.第一行,故事讲的就是……;第二行都是在讲动作,谁来做做动作?能不能边读边加上动作?第三行指的是人说话时的语气。
读好这些字,就能更好地读好这些词。
齐读词语。
4.接下来,就让我们赶快读读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从复习巩固入手,说说对课文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
通过生动的语言赋于小松树以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A.学习第一段。
1.自读,找找小松树和大松树长在哪儿?2.出示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点红)简笔画。
让生上前摆一摆,说说原因。
看来你读懂了这句话。
谁再来读读?齐读。
3.大家看,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它每天都看到了很多美景。
猜猜看,它可能会看到什么?(看着太阳公公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地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B.学习第二段。
过渡:是呀,小松树每天都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有几句话?看看第一句话里,这是什么?(“ ”这是引号,说的话要用引号引起来。
《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案《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案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呀?(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起齐读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2.他俩今天把他们的词语宝宝也带来了,谁愿意当回小老师,领着大家把这些词语宝宝读一读。
3、出示生字松树惭愧许多爷爷伯伯孩子摸着托住低头看到听到①第一行谁来?(注意“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②第二行每个词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③第三行都是动词,我们开火车读(“托住”,你能做出托住的动作吗?要和“拖住”区分开来)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学生上台贴图。
师:瞧,这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图片),谁能把他们送回家。
(指生上台贴图)他送得对不对呀?小松树的家在(山上),大松树的家在(山下)。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出示“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2)齐读你能发现这里面有反义词吗?(“大”和“小”,“上”和“下”)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些反义词有所侧重区分。
指名读、齐读2、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这两棵松树经常一起聊天,今天小松树又和山下的大松树聊了些什么?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3)谁来告诉大家,它们今天聊了些什么?(指名读)3、听了小松树的这番话,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呀?(1)没礼貌、瞧不起大松树①“喂”(如果你是小松树,应该怎么和大松树打招呼?)小松树真没礼貌(2)骄傲、得意!你从哪里看出来?①“多高哇”(你来读好这个词。
小松树认为自己长得高,可事实是这样吗?)②“很远很远”(这里有两个很远,你们来读一读这两句话)③出示“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一句已经很远,第二句还要更远)你真会读书,你能把很远很远的感觉读出来吗?小松树真是太骄傲了,认为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1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练读生字词。
(1)自由练读(2)指名读并纠正(3)让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4)开火车读(品议)(5)齐读两遍词语3、再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并标自然段)4、指名逐段读。
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5、听录音范读,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生字,看谁学得最棒?三、学习生字松朋呢回答伯1、认读并口头组词。
2、选择想学的汉字,说说结构。
3、师范写并讲解结构。
4、生描红。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田字格小黑板、鲜活松树枝等。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请大家唱支歌行吗?就唱《小松树》吧?(学生唱《小松树》)过渡语:大家都知道松树,认识它们吗?请看老师采来的松树枝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通用9篇)小松树和大松树篇1年级一年级主备人周围所在学校梅岭小学单元第三单元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朗读难点:理解小松树风伯伯说的话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个性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树?(松树)板书:松树学习“松”练习读准平舌音什么样的松树?(一棵大,一棵小)2、我们课文就是讲得这两棵树之间的事情。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课题3、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2、检查字词(1)出示:多你呢回答风伯伯托起其中“托起”,动作示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2)找出课文中轻声音节的词3、检查课文朗读(1)同桌互读(2)指名分段读三、精讲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小松树和大松树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山上山下)(2)口头填空()有一棵()松树。
()长在()地方。
2、朗读第一自然段四、学习生字1、出示“松回多答托”2、自学生字松:左右结构木字旁,右边是个公。
回:全包围结构大口框,书写时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多:第四笔撇在第二笔横撇的中间起笔,呈上下排列。
答:“答”字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托:左右结构提手旁,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四、作业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所学的生字。
五、板书设计小松树和大松树山上山下()有一棵()松树。
()长在()地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继续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风伯伯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5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他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
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
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
要求:(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同学自由读,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同学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方法解决有关词语: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同学的回答)《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羞愧”一样?(难为情)(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
(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身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羞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三、作业1.认读、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小朋友听低头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
2.(板书:羞愧)指名拼读后,问:“羞愧”是什么意思?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羞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到很远)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优秀教学设计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优秀教学设计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优秀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
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
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向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盲目自大的行为。
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的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课文语言材料,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情感与态度”目标: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渎情况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子比低头一棵喂摸托起来惭愧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读。
自主学习,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指名朗读课文。
三、作业1、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写字,学会观察,能正确书写。
教学设计: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孩子听低头2、说说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棵()松树,()有一棵()松树。
2、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得多远)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松、伯、孩、托”四个一类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准备:小松树图、大松树图、课件。
教学设计:一、复习并设问导人。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师范书空手势)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还和很多新的字词宝宝交上了朋友,你愿意和他们打声招呼吗?出示:喂多高哇回答摸着托起来惭愧指名读,师相机正音。
齐读,出示“掌声”(动画)鼓励。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你们真棒!(出示大、小松树图片,老师示演两人出来说话。
)大家好,我们是……(生齐呼:大松树和小松树),听到你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好,我们也忍不住想出来考考你们了。
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家在哪里吗?指名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
师:恩!你们的发音真准确!谁能动手来把我们送回家呀?指名上台贴图,师根据板书需要对大松树的位置给出建议。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我替他俩谢谢你了。
(2)倒述课文,引起思考。
词语过渡,板书:惭愧,指名读。
问:“惭愧”是什么意思?不好意思、难为情问:文中说谁惭愧、不好意思了?小松树。
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他知道自己错了。
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起初,小松树是怎样的?他以为自己长得高。
他以为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很了不起。
问:哪些同学爬过山?当你爬到山上,向山下看去,山下的那些楼房啊!树木啊!人啊跟在平地上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站在高高的山上,看着优美的景色,这时你的心情怎样?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山上的小松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很高兴,高兴地得意起来。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本文是关于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揭题,贴图导入: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课题竖向书写,“小松树”三字在上,“大松树”三字在下。
“小松树”三字偏小,“大松树”三字偏大。
)2、这两位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谁来读读课题?(从语气上区别小和大)(1)、提示学生把“小”字突出读来。
可给予相应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2)、提示学生把“小”字读得轻细,把“大”字读重长。
可给予相应评价:小松树是小松树,大松树是大松树,二者大小有别。
你读得真好!3、课题读得很不错,那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词语)学生自读,再指名读--一行一行地来读。
小松树回答惭愧(难为情)风伯伯大山爷爷孩子摸着低下了头托起来(1)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2)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3)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前面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来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结:大家读词语很动脑筋。
学习语文就要这样用心读词、读句,用心思考,你一定能读出很多收获。
能做到吗?跟着这些词语宝宝走进这个寓言故事。
过渡: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自然段?二、趣读课文,细品文本,指导朗读。
(一)第一自然段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儿?(学生回答在山上和山下,教师简笔画高山)谁能把他们送回家。
(指生上台贴图)2、让我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学生齐读)3、这一大一小的两棵松树长在了山上和山下,那小朋友看看图上的山,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4、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一棵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能看到什么?(展开想象练习说话)5、是啊,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这样一棵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想象练习说话)6、过渡:小朋友说得都很有道理,小松树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象,心里就想着: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
2、练读生字词。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并纠正
(3)让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品议)
(5)齐读两遍词语
3、再读课文
(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并标自然段)
4、指名逐段读。
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5、听录音范读,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生字,看谁学得最棒?
三、学习生字
松朋呢回答伯
1、认读并口头组词。
2、选择想学的汉字,说说结构。
3、师范写并讲解结构。
4、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
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课题竖向书写,“大”字偏大,“小”字偏小,用绿色粉笔写。
)
2、谁来读读课题?
(1)、提示学生把“小”字突出读来。
可给予相应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2)、提示学生把“小”字读得轻细,把“大”字读重长。
可给予相应评价:小松树是小松树,大松树是大松树,二者大小有别。
你读得真好!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课题)
4、过渡:这节课,小松树也来到了我们班。
(师边说边出示小松树彩图,模仿小松树口气,小朋友们好!)生打招呼。
5、小松树带来了好多词语,你们会读吗?(多媒体出示)
朋友地方孩子(注意轻声)
松树回答惭愧(读准生字)
喂哇呢
喂,朋友长得多高哇你呢(了解语气词的读法)
风伯伯大山爷爷
二、趣读课文,细品文本,指导朗读。
(一)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段
你知道课文中的“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儿?自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老师这儿有一棵大松树,谁来贴一贴啊?(学生贴图)
2、出示句式一:_____长在______,个儿长得________。
3、出示句式二:小松树长在山上,个儿长得矮。
大松树长在山下,个儿长得高。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指名读,学生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小松树在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如果你是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答)
2、师:是呀,小松树看到了如此壮观的景象,心里不禁想: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
它转脸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它对山下的大松树说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
(1)、指名读小松树说的话。
(出示小松树说的话)
(2)、指导读好“喂”这个字。
(把“喂”变色)老师用“喂”来说一句话,注意看好老师的表情和动作。
看看“喂”应该怎样读?(对着一个孩子):喂,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用!听了老师这样的口气你心里愿意借橡皮给老师用吗?为什么?(没有礼貌。
没有称呼,瞧不起人)那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没有礼貌。
)
(3)、指读这句话。
体会小松树的语气。
(读出小松树长在大山上,把小松树读得再高一点,“多高哇”注意表情和动作)板书:高远
(4)、小松树说这段话时,会是怎样的表情?指导看图:看哪,这棵小松树说话的时候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得意、高兴,生说,引导学生学着样子上台表演。
)
(5)、(出示句式)小松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座山真的很很呀。
西瓜真是很很呀。
长江真是很很呀。
天空真的是很很呀。
(6)、小松树说了这番话,此时,大松树是什么反应?(答)没有说话,你猜一猜它会怎样想?(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