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好好使用春风——灯灯《多少春风尚未使用》赏析
- 格式:pdf
- 大小:145.28 KB
- 文档页数:2
春风课文赏析春风课文赏析最近店铺有留意到很多在找春风课文赏析应该要怎么写?那么店铺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请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春风课文赏析一:当代作家林斤澜老先生,经常活跃在故乡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对江南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感受和认识,在这篇文章里他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对比烘托,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体会和哲思,抒写的淋漓尽致。
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的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的特点,歌颂了它的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
在写法上另鸣新声,不拘一格。
一、欲扬先抑、抒写怀念之情作者开门见山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时间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争春斗芳菲”的胜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的缺憾。
接着用人们争论最激烈的意见:“哪里有春天,只是起风、起风,成天的刮土、刮土,眼睛都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来贬斥春风的不是,埋怨春风的无情无意,极力诉说春风带给人们的是:遭糕透顶的漫天飞舞的尘土,黄沙飞扬,浑黄的天空,一片茫茫,遮挡了人们前进的视线;呜呜吹号,哄哄呼啸的寒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好一个北国春风之恶势,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的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
然而不久,作者在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时,突然笔锋一转,难道“北京的春风真的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用这么一个设问句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和怀念之情。
当北国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冷森森、凉飕飕之时,一夜之间,春风忽然来了,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吹开了冰冻的河流,吹折了残枝病叶,吹醒了冬眠的生命。
麦苗返青了,山桃鼓苞了,勤劳的山民们,背着羊粪,满怀喜悦地把粪肥抛撒在高高的梯田,用宽阔的胸襟,灿烂的笑容,迎接那粗犷豪放、迅猛强劲的春风,甚至连捎带来的粗暴,也令他们觉得解气,好一个北国春风之能势,怎能不令人欣喜,令人怀念呢?二、对比烘托,突出春风的可爱本文两处对比非常强烈,一是作者起初无限怀念江南春风,觉得它抚摸大地,像柳丝的吹拂,体贴万物,像细的滋润。
让我们好好使用春风——灯灯《多少春风尚未使用》赏析南宋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在《摸鱼儿·更能消》写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此诗抒发诗人心中的惜春之情。
春天是美好的,能引发诗人万千感慨,古今中外盼春、咏春、赞春、惜春、伤春的诗句不胜枚举。
春风浩荡,阳光明媚,多少人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不负春光,辛勤耕耘;又有多少人荒废春风,虚度光阴。
女诗人灯灯对春天有着更为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从春风切入,写成《多少春风尚未使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多少春风尚未使用,就像柳枝一样垂入水中钓鱼人两手空空,和暮色一起返回他的影子被残阳垂钓这个不知情的人,在路上走着在我布下的天空下迅速老下去,不要紧通过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工序,抓紧落实土地整治及植被恢复,减少地表裸露时间,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
知情如我,眉目上秋风掠过——痛苦是一种能力这也不要紧。
(选自灯灯新浪博客)灯灯,原名胡宇,出生于70年代末。
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多种纯文学刊物,并入选多个诗歌选本。
曾获《诗选刊》2006年度中国先锋诗歌奖,第四届叶红全球女性诗歌奖,2010、2011年华文青年诗人奖入围。
出版诗集《我说嗯》。
现居浙江嘉兴。
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止咳平喘、维持酸碱平衡、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基础治疗。
女诗人灯灯沉静如水全诗只有10行,没有分节,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但从诗意上看,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四行,写钓鱼人两手空空;第二层次,中间三行,写钓鱼人就这样老下去;第三层次,写自己渐入人生的秋天,虽感痛苦但不要紧。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惜春,但比惜春更为丰富的情感是:春天,我们辛勤劳动而一无所获,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天天老去,虽然遗憾而痛苦,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寸光阴,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春风》原⽂及赏析(精选11篇) 《春风》是清代诗⼈袁枚创作的⼀⾸五⾔绝句。
这⾸诗描绘的冬春交替的场景,春风如贵客,⼀到便繁华。
春天到了。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春风》原⽂及赏析(精选11篇),希望⼤家喜欢。
《春风》原⽂及赏析篇1 春风 荡漾⽆端⼊画堂,帘栊微动昼初长。
暖催花底莺声滑,轻拂檐前燕翅忙。
酒醒⾹尘凝座榻,梦回芳草满池塘。
飘扬不解留春住,⼜逐秋千度粉墙。
赏析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登徒⼦好⾊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声。
”唐元稹《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张天翼《春风》:“春风是平等待⼈的。
⽆论⼤⼩,⼀律要吹到春风的。
” (2)喻恩泽。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母,施畅春风,泽如时⾬。
”清钱谦益《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赠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咸被春风。
” (3)喻融和的⽓氛。
陶⾏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是带来春风。
” (4)⽐喻教益;教诲。
参见“春风化⾬”。
(5)形容喜悦的表情。
《再⽣缘》第七⼆回:“⼀个⼉顷刻春风⽣粉颊,⼀个⼉顿时喜⾊上眉峰。
”陈登科《风雷》第⼀部第⼆⼀章:“只见她神态⾃如,满⾯春风。
” (6)⽐喻美貌。
参见“春风⾯”。
(7)⽐喻男⼥间的欢爱。
参见“春风⼀度”。
(8)指茶。
宋黄庭坚《谢送碾赐壑源拣⽛》诗:“春风饱识⼤官⽺,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陆游《余邦英惠⼩⼭新芽作⼩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颊,诗成忽带⼩⼭⾹。
” 荡漾 (1)⽔波微动。
唐李⽩《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荡漾清猿啼。
”元揭傒斯《题王仲⼭所藏〈潇湘⼋景图〉·洞庭秋⽉》诗:“灏⽓⾃澄穆,碧波还荡漾。
”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寺四周皆⽔,碧漪荡漾。
” (2)引申指物体在⽔中起伏波动。
宋邹登龙《采莲曲》:“兰桡荡漾谁家⼥,云妥髻鬟黛眉妩。
”阿英《盐乡杂信》⼗⼀:“我们便雇了四只⼩⾈,并⾏于西湖之中,荡漾于微波之上。
《琵琶行》原文《琵琶行》原文《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琵琶行》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琵琶行》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中考语文课外诗歌鉴赏能力快速提升20题(精讲精练含答案)1.郊行即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宋代诗人翁卷的《野望》,回答问题。
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从第一、二句所读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首句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6.古诗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十五夜观灯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十五夜观灯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十五夜观灯原文翻译及赏析1十五夜观灯朝代:唐代作者:佚名原文: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
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赏析: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
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
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十五夜观灯原文翻译及赏析2十五夜观灯作者:卢照邻原文: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翻译: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赏析:①锦:色彩华丽,这里指色彩华丽的花灯,正月十五有放花灯的习俗。
②开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种习俗,由夫妇中的男方主办,活动内容一般为夫妻对坐进行宴饮或赏乐观戏。
宋罗烨《醉翁谈录》“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
”开,举行。
③兰缸:也作“兰釭”,是燃烧兰膏的灯具,也常用来表示精致的灯具。
④早年:年轻的时候,这里指年轻人。
⑤缛彩:也作“縟采”,绚丽的色彩。
⑥汉:天河,银河。
《迢迢牵牛星》中有“皎皎河汉女”,即为银河中的织女星。
⑦依:靠着,依靠。
《说文》依,倚也。
⑧千金笑:指美丽女子的笑。
⑨九枝: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A.踏莎行B.青门引C.诉衷情D.如梦令(2)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3)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阁夜①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
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
②击柝,敲梆子巡夜。
《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是说设置多道屋门,击柝巡夜,以防强盗。
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日暮景色,山雾缭绕;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雾”“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比如“白雾昏”“月侵门”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依然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疾苦。
(2)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20.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1.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阅读答案:20.D21.①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分析】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侧重于对诗歌的理解。
解答这类题目,除了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本题中的题干已经给了答题的提示,即“一句一景”。
A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是写景。
B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不是写景。
C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是写景。
D项,各句之景分别为: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西岭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由此可见,只有D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举头远望,目所能及之处,有秋江万里,澄澈耀眼,静如白练,绵延屈曲,伸向远方;有秋山“数点”,葱郁苍翠,青如蓝靛,这是从大处、远处起笔,描写静态的景。
王观《庆清朝慢·踏青》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庆清朝慢·踏青①王观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②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③。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④,有许多般。
须教撩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①北宋词,出自《冠柳集》。
“庆清朝慢”由王观创调。
②东君:司春之神。
③小双鸾:鞋面所绣的双鸾图案。
④则个:语助词,表示动作进行,近似于“着”。
饾饤(dòudìng):喻指杂凑堆砌。
14.王观将词集取名为“冠柳”,表示其创作欲高出词人(人名)之意。
(1分)15.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调雨为酥”和“催冰做水”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与变化,表现春神的运行造化。
B.“何人……点破残寒”的疑问,既让表达跌宕生姿,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好奇。
C.作者化用了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写出了烟郊外迷蒙的春色。
D.过片“晴则个”等三句运用口语,描绘出天气的阴晴不定,活泼而富有意趣。
16.这首词的下片巧妙地表现了姑娘们在踏青中的情绪变化,请就此加以赏析。
(4分)【参考答案】:14.柳永(1分)15.B(3分)16.阴晴不定的天气喻示着姑娘们情绪的阴晴不定。
“撩”花“拨”柳的动作,写出了她们一览春色的急切心情。
“香泥斜沁几行斑”的细节,则从侧面表现了她们只顾看花觅柳、忘情地欢笑,却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的懊恼。
她们笑容顿敛,双眉紧锁。
词人以“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的比拟,略带风趣地写出了姑娘们一瞬间尴尬的神情。
(4分)附注释:①东君:司春之神。
古亦称太阳为东君。
②小双鸾:鞋面所绣之双鸾图案。
③则个:表示动作进行时之语助词,近于“着”或“者”。
全句意思相当于“有时晴,有时阴”。
④饾饤(dòudìng):堆砌辞藻。
此处亦作堆砌解,含幽默语气。
元宵节古诗品鉴1. 《元宵夜游》宋·辛弃疾车马灯前看欲醉,人间何处不烟花。
莫辞红粉歌一曲,夜夜元宵共此花。
译文:在车马灯前我几乎要醉了,哪里不是烟花般的世界?别嫌这红粉佳人歌声太吵,夜夜元宵都愿与你同赏这花朵。
赏析:诗中通过元宵夜游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节日热闹气氛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元宵灯市》清·纳兰性德花市灯如昼,人声笑语浓。
共把花灯赏,不知夜已终。
译文:花市的灯亮如白昼,人声笑语浓郁。
大家一起赏花灯,不知不觉夜已深。
赏析:此诗描绘了元宵节夜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欢愉时光的珍惜。
3. 《元宵月夜》明·唐寅灯火辉煌不夜城,明月高悬照曲肱。
且看人间皆欢乐,不知今夕是何年。
译文:灯火通明的城市,明月高悬照亮我曲着的胳膊。
只见人们都沉浸在欢乐中,不知今天是哪一年。
赏析:诗人以元宵月夜为背景,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节日欢聚时光的留恋。
4. 《元夕观灯》宋·苏轼花灯照夜长,灯火不夜城。
人间此际乐,但恐欢娱情。
译文:花灯照亮了整夜,灯火辉煌的城市不夜天。
人间此刻欢声笑语,只怕这份欢乐之情难以长久。
赏析:诗人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5. 《元夕踏歌》宋·欧阳修花市灯如昼,人声笑语浓。
踏歌寻乐处,此夜不辞翁。
译文:花市的灯亮如白昼,人声笑语浓烈。
踏着歌声寻找欢乐的地方,今晚我不辞辛苦。
赏析:诗中描绘了元宵节夜晚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欢乐的喜爱。
6. 《元宵节》清·纳兰性德烛影摇红万点星,银花照影水边生。
佳人相望一笑间,明月清风共此情。
译文:烛光摇曳,万点星光闪烁,银花倒影在水边盛开。
佳人相对,一笑之间,明月和清风也一同见证这份情感。
赏析:诗人以元宵节的夜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爱情画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7. 《元夕灯会》宋·陆游烟火千家闹元宵,花灯万盏照楼台。
李商隐《春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春光李商隐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1.“春光斗日光”应怎样理解?一“斗”字用得好在哪里?答案: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而春天的丽日艳阳正是这一景象的动力与源泉。
这一“斗”字,将双方互争雄长的意态,方兴未艾的趋势,以及天地上下充溢着的热烈气氛全部传出。
2.三、四句运用了哪些手法?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答案:三、四句用比喻、反问、反衬手法,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轻松悠闲、从容与自得的企盼,又反过来衬托出了现时乱不宁的心绪。
(3)写出首句中“斗”字的妙用。
答: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艳阳普照下一片灿漫春光所引起的独特感受。
春光烂漫,丽日当空,争艳竞妍。
传达出春天方兴未艾的趋势,天地间充溢着热烈的大好春光的气氛。
“斗”字似乎还呈现出春光日日与时光的脚步竞赛,暗含着作者韶光易逝的轻微感慨。
(4)钱钟书先生对此诗末句中“游丝”这一意象的评价说“著墨无多,神韵特远”,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答:同意。
“游丝”,是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诗人巧妙地用它来比喻自己的绵绵思绪。
既表现出有朝一日“心事浑无事”时的轻松悠闲、容与自得的的期待,也反衬出现时乱不宁的心绪。
译文:山城的斜路上,杏花独自飘香,散发着一树烂漫的春光,似乎有意在跟一天天逼近夏天的日光紧张地赛跑;哎,(人亦如此呀),什么时候能够使这乱的`心绪得到澄彻,使之象睛空的游丝一样长飘空中悠然自得呢。
赏:作者面对烂漫的春色,引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乱不安的心情。
结合全诗,首句的“斗”字,既可以解为春光的明媚与阳光的明媚争奇斗妍,亦可解为春光与时间的赛跑,这一句,展现了春天的动态美;二句的处于偏僻山城的斜路上的杏花飘香,既可以说是与第一句对应的春天的静态美,又可以结合三四句,杏花在偏僻斜路上独自飘香,杏花既是作者笔下春光的载体和第一句“斗”的主角,同时又为三四句的感慨埋下了伏笔,暗含了作者不得重用却又不甘心的压抑,而又同时面对力量单薄和青春将逝的无奈;三四句,发游丝比喻心情全然通畅的状态,形象逼真,而通过“几时”和“得及”,结合首句的开头两字,表达了作者想急于摆脱现有的压抑烦闷状态的心情与期盼。
春风古诗注解
哎呀,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春风这玩意儿在古诗里可有着无尽的韵味!就说贺知章的吧,“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你想想,春风居然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剪出了那细细的柳叶,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呀!难道你不觉得这种比喻让人眼前一亮?
再看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春风一到,江南就绿了,多厉害呀!就好像春风是个神奇的画家,轻轻一挥笔,江南就变得生机勃勃了。
这难道不让人惊叹吗?
还有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吹过,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景象,这不就像一个魔法棒,轻轻一点,世界就变得五彩斑斓啦?你说神奇不神奇?
在这些古诗里,春风有时温柔,有时俏皮,有时又充满了力量。
它就像一个千面精灵,在诗人的笔下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我觉得呀,这些古诗里的春风,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和深深的热爱,也让我们看到了春风那无穷的魅力!。
人教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浣溪纱(宋)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1)这首词上片中“逐”字的意思是________;一个字________,暗写出秋千上少女的娇美身影,给幽美的景色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2)试分析本词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刘禹锡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1)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 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 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是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品令·茶词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①。
金渠②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释】①孤令:孤零。
②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白居易《春风》全诗翻译赏析白居易《春风》全诗翻译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春风》全诗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风白居易(唐)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翻译: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赏析: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创造了一种“神似美”。
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了春天是无私的:对花而言,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
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个人作品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春分欧阳修古诗赏析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正式开始,大地万物复苏。
而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含蓄典雅而著称。
在他的诗作中,有一首名为《春分》的古诗,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对春天的独特感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春分》这首古诗的原文:春分何处觅春分,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共两句四句,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意境。
首句“春分何处觅春分”,问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春分这一天,正是春天开始的时候,万物复苏,大地回春,诗人似乎在寻找着春天的踪迹,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
接着“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对梨花盛开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树木枝头绽放的白色梨花,如同点点白雪,给人以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更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春风十里,是形容春天的风光明媚,扬州路则是诗人所在的地方,诗人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而“卷上珠帘总不如”则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春天的美景与珠帘的华美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文学风格。
他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含蓄典雅之美,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他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来凸显诗歌的主题,使诗作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他对春天的描绘也充满了独特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除此之外,欧阳修的诗作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善于借鉴古人的诗文,融合了古代诗词的韵味和意境,使自己的诗作更加具有传统的韵味和内涵。
在《春分》这首古诗中,也不乏古人的影子,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诗词的继承和发扬。
总的来说,欧阳修的《春分》这首古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悟和向往之情。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含蓄典雅之美,而他对春天的描绘也充满了独特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柳永《归朝欢》阅读答案及注释赏析柳永《归朝欢》阅读答案及注释赏析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宋朝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
葭苇萧萧风淅淅。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
渐渐分曙色。
路遥山远多行役。
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
转觉归心生羽翼。
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
岁华都瞬息。
浪萍风梗诚何益。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释1,萧萧:拟声词。
2,淅淅:风声。
3, 沙丁: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
4,破:穿。
5,残月:指将落的月亮,一弯残月。
6,曙色:拂晓时的天色。
7,行役:出行。
8,利名客:追逐名利的人。
9,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10,愁云恨雨:喻儿女离情。
①只轮:代指车。
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5分)2.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6分) 答案: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
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
(5分;总说3分,答出一点给1分;赏析2分,能结合意象、意境分析任意两点即可)2.“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
“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光逼人、年华易逝的伤感。
“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
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
(6分;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四点之中,答出任意三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即可)赏析:此词以白描和铺叙的手法,情景相生地抒写作者冬日早行而怀念故乡的思绪和浪迹江湖的苦闷情怀。
初三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试卷附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小题。
早秋山居温庭筠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请写出体现“山居”生活时间推移的语句:觉寒早→霜气晴→→(2)颈联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请作具体赏析。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都写到野步所见景色,但其特点不同:第一首诗是春景,第二首诗是的秋景。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景抒情,请作简要赏析。
(1)生机盎然;萧瑟寒冷(2)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表现出陶醉于春景的怡然之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吹走了一年年时光,表达了作者老之将至的感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比较阅读能力。
第一首诗描写麦浪、草根、肥水、新蛙、蝴蝶、东风、野草花等景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特点,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阵阵秋风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醉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一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l了红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的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了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故答案为:⑴生机盎然;萧瑟寒冷;⑵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表现出陶醉于春景的怡然之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吹走了一年年时光,表达了作者老之将至的感慨。
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阅读答案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已被贬外任杭州通判三年),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灾民唱歌啼哭的声音都令人伤悲,远处灯火夜空疏星渐趋喑淡,营造了除夕夜昏暗冷清的环境。
B.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万家合欢的除夕夜,诗人受命独在异乡,百姓歌哭,音犹在耳,眼疾苦思,辗转难眠,非守乐岁,悲情难抑。
C.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盖着几条被子依然冰冷,说明天太冷了,洗头感到头轻发疏,实是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
D. 这首诗的前六句,写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激愤与忧虑,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以及被贬外放,仕途坎坷的忧伤。
E. 全诗以哀情起句,以乐景结句,欲扬先抑,将诗人民生之忧、家国之痛、壮志未酬之苦淋漓以致地表现出来。
豪放之情跃然纸上。
2. 尾联运用了比拟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 BA (D缺“病中的伤感”,C“盖着几条被子依然冰冷,说明天太冷了”应为“不止天冷,说明心更冷”,E“以乐景结句,欲扬先抑,将诗人民生之忧、家国之痛、壮志未酬之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豪放之情跃然纸上”分析牵强附会。
)2. 尾联,诗人写他从残灯的一线光亮和小舟的一夜托身里,感受了一丝的温暖和美好,所以他要感谢它们,这就是苏轼的豪迈之处了。
“嫌”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残灯客中、长夜、孤舟中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以及无奈与自嘲。
二1、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同情与忧虑百姓疾苦,病中感伤,客中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
中学语文·诗海采珠
今天,交通便捷、信息快速,纵然笔墨俱佳却写不出一句深情款款的词句,还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推得更远,难怪刘心武先生感慨:人情太薄。
刘心武先生把人情比作一张纸,从纸的薄写到了人心的老。
老旧的纸页承载着传统古典又优雅的情愫,纸上的墨痕都是曾经热烈的平淡,遥远的眼前,神往的心痛。
我们在疲惫忙乱的时候,都希望在某一盏灯下,可以感受到灯如红豆,享受纸如情话,纸短情长的深情岁月。
可惜人情恰如薄纸,早就
已经被快速奔忙的时代丢入了故纸堆,我们在匆忙的现实世界里,左冲右突,到处开辟战场,弃人情而不谈,顾左右而言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围城里面的孤家寡人。
曾经我们最习以为常的,现在成了我们最期许又最后悔莫及的,那一份真挚的情感如流沙滑漏指缝,尘泥穿透薄纸,到底是因为现实的世界太过于复杂,以至于简单的情愫难以表达;还是因为情感太过于复杂,我们已经忘却了如何去表述最最简单的温情?
随着曾经的美好一点点地流
逝,曾经的故友一点点地生疏,曾经可以慰藉心灵、让自己在冷酷的世界里面找到温情寄托的人情一点点随风而逝,到今天我们欲辨已忘言。
确实,我们如何能够为自己在现实的世界里面变得如此冷漠麻木找到一个冠免堂皇的理由?人情寡淡,其实是内心因忙碌而死亡。
五色令人目盲,何谓盲?眼睛看不到世界的美好,但背后是内心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情感枯竭,于是江海枯竭,自然枯竭,人心枯竭。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辅仁中学]
!!!!!!!!!!!!!!!!!!!!!!!!!!!!!!!!!!!!!!!!!
南宋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在《摸鱼儿·更能消》写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此诗抒发诗人心中的惜春之情。
春天是美好的,能引发诗人万千感慨,古今中外盼春、咏春、赞春、惜春、伤春的诗句不胜枚举。
春风浩荡,阳光明媚,多少人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不负春光,辛勤耕耘;又有多少人荒废春风,虚度光阴。
女诗人灯灯对春天有着更为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从春风切入,写成《多少春风尚未使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多少春风尚未使用,就像柳枝一样
垂入水中
钓鱼人两手空空,和暮色一起
返回
他的影子被残阳垂钓这个不知情的人,在路上走着在我布下的天空下迅速老下去,不要紧
知情如我,眉目上秋风掠过———痛苦是一种能力这也不要紧。
(选自灯灯新浪博客)
灯灯,原名胡宇,出生于70年代末。
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多种纯文学刊物,并入选多个诗歌选本。
曾获《诗选刊》
2006年度中国先锋诗歌奖,第四届
叶红全球女性诗歌奖,2010、2011年华文青年诗人奖入围。
出版诗集《我说嗯》。
现居浙江嘉兴。
全诗只有10行,没有分节,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但从诗意上看,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四行,写钓鱼人两手空空;第二层次,中间三行,写钓鱼人就这样老下去;第三层次,写自己渐入人生的秋天,虽感痛苦但不要紧。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惜春,但比惜春更为丰富的情感是:春天,我们辛勤劳动
让我们好好使用春风
———灯灯《多少春风尚未使用》赏析
李汉超
女诗人灯灯沉静如水
15
中学语文·诗海采珠
而一无所获,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天天老去,虽然遗憾而痛苦,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寸光阴,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春风”一词是诗中的关键字眼,属主题意象,怎么理解?笔者认为,“春风”代指春天、春光,进而喻指美好的光阴。
从诗艺上看,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语言创新上讲究陌生化。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在语言上要求更高,而创新是语言的生命。
诗歌语言的创新最常见的办法是将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就是把平常浅显易懂的句子改换成隐晦难懂的语言,令读者不能一看就明,而要停下来想一想其中的意思,其作用是令诗意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灯灯深谙此道。
“多少春风尚未使用,就像柳枝一样/垂入水中”,这几句看似没有逻辑,每一句都要让读者想半天:美好的春风是要“使用”的,不用就浪费了,垂柳逢春发芽,但垂入水中的柳枝就享受不到春风了。
有惜春之意,但说法
是全新的。
“在我布下的天空下/迅速老下去”,虽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之意,但诗人创设的诗境是与众不同的,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时光的飞逝,尤其是在“两手空空”的岁月。
二是在意象选择上讲究系列化。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本诗的意象都是能够寄寓诗人情感的自然之象,“春风”“暮色”“残阳”“秋风”等都是与时间、光阴有关联的意象,它们通过“老”“不要紧”“痛苦”等主观参与形成珍惜时光的系列意象,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观照,营造出一种幽远、蕴藉的诗境。
三是在表现手法上讲究多样化。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
本诗运用了借代、比喻、拟人、对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方法,生动了诗歌的语言。
以叙述为主,议论、抒情结合。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另外,意象还具有象征色彩。
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灯灯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位具有冲击力的女诗人,她的写作稳健而坚韧。
2012年,灯灯荣获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评委会认为,“诗人灯灯以女性的视角,敏锐而现代的语言方式写出了对乡土、对亲人潜于内心的爱”,其诗歌语言简洁而灵动。
海德格尔说:“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语言本身已经以其本质的存在隐隐约约又倏忽闪现地触动了我们。
”灯灯通过充满创新的诗歌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审美追求,读者常常沉潜于她创造的诗境里心有所动或心有所悟。
[作者通联:湖北应城市教育局]
“也许有一天清晨,走在干燥的玻璃空气里,/我会转身看见一个奇迹发生:/我背后什么也没有,一片虚空/在我身后延伸,带着醉汉的惊骇。
/接着,恍若在银幕上,立刻拢集过来/树木房屋山峦,又
是老一套幻觉。
/但已经太迟: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
”(蒙塔莱《也许有一天清晨》,黄灿然译)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
1981),意大利最著名的隐逸派诗
人之一,与夸西莫多、翁加雷蒂并列为意大利最优秀的三位抒情诗人。
第一部诗集《乌贼骨》便使其享誉诗坛。
和另外两位隐逸派大诗人一样,他在诗歌上也注重艺术形象的提炼,在大自然中选取具有象征
,,,,,,,,,,,,,,,,,,,,,,,,,,,,,,,,,,,,,,,,,
清晨的“奇迹”
———蒙塔莱《也许有一天清晨》赏析
钱晓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