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相关读物2胠箧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格式:doc
- 大小:583.50 KB
- 文档页数:11
道家始祖——老子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
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礼于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
这成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
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道教尊其为“太上老君”,老子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老子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
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主要著作《道德经》,也直接称《老子》。
享有“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中国哲学之父”的美誉。
《老子》一书,代表了当时中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其写作基础及背景,主要有三点:第一,老子静思好学,为他打下了渊博的知识基础。
老子自幼聪颖,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
他的学识远近闻名。
第二,超脱的环境和明智的境界为他提供了记录和评议时事的条件。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末期,经历了时事的严酷动乱与变迁,他作为周朝的守藏史,身在朝廷,洞察时弊,凭借超然的环境,远见卓识的才能,卓尔不群的境界,旷古之智与气魄,关爱民生和关切世事的胸襟,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第三,共同的志向成就了彪炳千秋的著作《道德经》。
函谷关守关关令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他早闻老子大名,他的远大志向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1.把握文中疑难词语。
2.认识庄子对儒家仁义的虚伪和当时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3.了解庄子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同时了解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
南华真人——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逍遥自在境界;庄子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露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战国时期,战乱频仍,群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矛盾极为尖锐而复杂。
庄子所能看到的是满目疮痍、弱肉强食的社会。
士人蜂起,百家争鸣,多为追逐名利之学,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庄子在充分揭露和否定封建等级、宗法、专制的畸形、变态、丑恶的生存环境,憎恶文明进步所造成的“物欲横流”“人为物化”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至德之世”。
《胠箧》就是外篇中的一篇抨击儒家“圣人”及其所鼓吹的“仁义”的著作,宣扬“绝圣弃知”、回到上古“民结绳而用之”的“至德之世”,其中颇多愤激之言。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为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胠箧1.把握文中疑难词语。
2.认识庄子对儒家仁义的虚伪和当时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3.了解庄子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同时了解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
南华真人——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逍遥自在境界;庄子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露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战国时期,战乱频仍,群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矛盾极为尖锐而复杂。
庄子所能看到的是满目疮痍、弱肉强食的社会。
士人蜂起,百家争鸣,多为追逐名利之学,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庄子在充分揭露和否定封建等级、宗法、专制的畸形、变态、丑恶的生存环境,憎恶文明进步所造成的“物欲横流”“人为物化”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至德之世”。
《胠箧》就是外篇中的一篇抨击儒家“圣人”及其所鼓吹的“仁义”的著作,宣扬“绝圣弃知”、回到上古“民结绳而用之”的“至德之世”,其中颇多愤激之言。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为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郭沫若曾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
《胠箧》一文具有强烈的刺世指向意义。
庄子不满意所处的社会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象,认为“圣”和“智”是惑乱天下的主要原因,因而庄子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摒弃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要求回到“至德之世”,这表现了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消极颓废的一面。
其具体内容可概括如下:将为 胠 箧、 探 囊、 发 匮 之 盗 而 为 守 备,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则 必 摄 缄 縢、固 扃 , 此 世 俗 之 所 谓 知必定要缠上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钮,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也。
然 而 巨 盗至,则 负 匮、揭 箧、担 囊做法。
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而 趋,唯恐缄縢、扃 之不 固也。
然 则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钮不够牢固哩。
既然是这样,乡 之 所 谓 知 者,不乃 为 大盗 积 者也?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做法,不就正是给大盗做好了积聚和准备吗? ⎣⎡⎦⎤匮:同“柜”。
知:有智慧,聪明。
乡:通“向”,先前,从前。
故 尝 试 论 之, 世俗之所谓 知者,有不为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 盗 积 者 乎?所谓 圣者,有 不 为 大 盗 守者乎?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守卫财物的吗?何以知 其 然邪?昔 者齐国邻 邑 相 望,鸡狗之音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 闻,罔 罟 之 所 布, 耒 耨 之 所 刺,方二千余里。
相互听闻,渔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
阖四竟之内,所 以 立 宗 庙、 社 稷, 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治 邑、屋、州、闾、乡、 曲 者,曷尝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 法 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 杀 齐不是在效法古代圣人的做法?然而田成子忽然有一天杀了齐国君 而 盗 其 国。
所 盗 者 岂 独的国君也就同时窃据了整个齐国。
他所盗窃夺取的难道又仅仅其 国 邪?并与其 圣知之法 而只是那样一个齐国吗?连同那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盗 之。
故田成子 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一块儿劫夺去了。
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 之 安,小 国 不 敢 非,大 国 不 敢 诛,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声讨他,专有齐国。
则 是不乃 窃 齐国,并与 其世世代代窃据齐国。
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 知 之 法,以 守 其 盗贼之身乎?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竟:同“境”,疆界。
一旦: ⎦⎤忽然有一天。
是:代词,这。
乃:判断词,是。
尝 试 论 之, 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 者 乎? 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 守者乎? 何以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怎么知 其然邪?昔者龙逢 斩, 比干 剖, 苌弘 肔,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 靡, 故 四 子 之 贤 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即使像上面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而身不免乎 戮。
故 跖之徒 问 于跖曰:“ 盗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
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亦 有 道 乎?” 跖 曰: “何 适 而 无 有道也有规矩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邪? 夫 妄 意 室 中 之 藏, 圣也; 入 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先, 勇 也;出 后, 义 也;知 可 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 知 也; 分 均, 仁 也。
五 者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
以上五样不 备 而 能 成 大 盗 者,天 下 未 之 有 也。
”由是 观之, 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 得 圣 人之道 不 立,跖不 得圣人 之 道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 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 多,则 圣 人 之 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的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 多。
故 曰:“唇 竭 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的祸患也就多。
所以说:“嘴唇缺失了,则 齿 寒, 鲁 酒 薄 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而邯郸 围,圣人生 而 大盗 起。
掊击圣人,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
抨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 始 治矣。
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 何适:无论到什么地方。
天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天下未有之也”。
夫 谷 虚 而 川 竭, 丘 夷 而 渊 实。
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
圣人已死, 则 大盗 不 起,天下 平 而 无 故矣。
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
圣人不死,大盗 不 止。
虽 重 圣人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停止出现。
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而治天下,则 是 重 利 盗 跖 也。
为 之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
给天下人制定斗 斛 以 量 之, 则 并与斗斛 而窃 之;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为 之 权 衡 以 称 之,则 并 与 权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衡 而 窃 之;为 之 符 玺 而 信 之, 则 秤杆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并 与 符 玺 而 窃 之;为之 仁义 以 矫 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之, 则 并与仁义 而窃之。
何以知 其然 邪?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彼 窃 钩 者 诛, 窃 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国 者 为 诸 侯,诸侯之门 而仁义存焉,则是非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窃 仁义 圣知邪?故 逐于大盗,揭 诸 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所以,那些追随大盗,高居诸侯之位,窃 仁义并 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 有 轩冕窃夺了仁义以及斗斛、秤具、符玺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禄之 赏 弗 能 劝,斧钺 之威 弗能禁。
的赏赐也不可能劝勉,即使有行刑杀戮的威严也不可能禁止。
此 重 利 盗跖而 使不可禁者, 是乃圣人之过也。
这些大大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况,这都是圣人的过错。
⎣⎡⎦⎤竭:干涸。
虽:连词,表假设,即使。
是乃圣人之过也:是乃,这是……。
故 曰:鱼不 可 脱于渊,国 之利器 不 可 以示人。
因此说:鱼儿不能离开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
彼 圣人者,天下之 利 器 也,非 所 以 明 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也。
故 绝 圣 弃 知, 大盗乃 止; 擿 天下的。
所以,弃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停止出现;弃掷玉 毁 珠,小 盗 不起;焚 符 破 玺,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而民 朴 鄙; 掊 斗 折 衡, 而 民 不 争。
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
殚残天下之圣 法, 而民 始可与论 议。
擢乱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搅乱六律,铄绝 竽瑟, 塞 师旷之耳, 而天下 始人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含 其 聪矣;灭 文章,散 五采,胶 离朱之目,而天下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文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始 人 含 其 明矣; 毁绝钩 绳 而弃 规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矩, 攦工 倕 之指,而天下始人 含 其 巧矣。
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
削 曾、史 之 行,钳 杨、墨 之口,攘弃仁义,削除曾参、史鱼的忠孝,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摒弃仁义,而天下之德 始 玄同矣。
彼人 含 其明,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齐一。
人人都保有原本的视觉,则 天下 不 铄矣;人 含 其 聪, 则天下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毁坏;人人都保有原本的听觉,那么天下不 累矣; 人 含 其 知, 则 天下 不就不会出现忧患;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惑矣;人 含 其 德,则天下 不 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