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88.04 KB
- 文档页数:3
偷了一回懒:一节别样的英语课前言《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的实施应该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课堂上的有利时机,有意识的加以适当的引导,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背景我匆匆忙忙迈进教室,猛然发现自己没带课本和教案,只带了相关的材料,心里不由一阵慌乱。
转念一想,还是珍惜难得的“自由”,我何不“偷”一回“懒”,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于是,我向学生坦白了我的尴尬处境,并与学生商量:“老师没带课本,这节课你们来教我吧。
”让学生给我上一堂课,学生一阵惊愕,一片哗然,继而跃跃欲试。
一堂师生角色互换、“意外”的英语课拉开了帷幕。
教学过程(一)warming-up(discussion)Teacher:what should I do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suggestion?The students give me some advice actively.学生出于帮助的心里,对老师的困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小组讨论热烈,达到了练习英语口语的目的。
解析:这一个环节巧在教师充分利用了“意外”,与平时大不一样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由”课拉开了帷幕。
(二)presentation (新授)1、Teacher(故作疑惑):What will we learn today?The students answered together and loudly,Unit10 Cultural Relics.我请了一位学生上黑板写题目,一笔一画,极为认真,颇有老师的架势。
Teacher:Who can help me review the words in Part A ?学生们跃跃欲试,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也许为能帮助老师而自豪,也许为自己学有用武之地而快乐。
新课标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之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高效课堂”的目标实际上是两方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认为要打造高效课堂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实现:在课前准备方面:首先备课要把备学生(情感、知识)作为备课的核心内容一堂在备课本上写得非常漂亮设计得近乎完美的教案,赋予了课堂我们的精彩,可是一节缺乏学生积极主动配合的满堂灌或教师的独角戏式的课堂,高效又如何谈起呢?如果我们在学生的感情方面和从学案上获得的学生需要的知识方面多下点力气的话,课堂教学效果将会更高效。
如果我们教师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并在平时多和他们谈谈心,象朋友一样,这样,即使他因为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被老师批评了,他也很乐意学习我们这门功课的。
我们若在平时熟悉学生的基本性格,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课堂提问学生,也就有了一个预期的被提问的人选,从而避免漫天撒网,降低了课堂效率。
当然提问过程中不能仅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这样做会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失去信心,当然也不能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明知道某个学生回答不出而故意难为他让他来回答。
也就是说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难度大一些的让成绩优的学生回答;难度不太大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回答,这样就能各展其长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学生的感情有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更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与他人合作;了解了学生知识的“底细”,提问、讲解就能有的放矢……“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课堂的高效)还会远吗”!其次是把握好学案的设计和有效利用由于高一必修课时量偏少而教学任务量却很大,因此很难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每学期的既定的教学任务,若使用教学案一体化来进行教学,就能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标下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摘要]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如何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
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调查分析反思一、前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过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化学学科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特别是当前规范办学条件下的化学教学,在用较少的课时学习更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承载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和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的功能。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更过去相比,其理念、目标、结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高一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对其中一些情况作了分折和反思,作者希望通过这项工作,对新课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二、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针对我校高一学生,旨在了解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情况,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改进教学。
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2份,占被调查学生的94%。
三、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问1:你对化学感兴趣吗?从调查结果看,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化学感觉一般,少数同学不太喜欢。
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很喜欢化学,加上比较喜欢的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形势较为严峻。
问2:你认为学好化学学科有用吗:问3:你现在学化学的态度是:从调查结果看,有80.3%的学生认为化学学科有用,有79.9%的学生化学学习态度认真。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①高一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②知道化学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即使不是为了升学,也要学习化学;问4: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可在看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
变“拥有一桶水”为“开出一眼泉”几年前,我深爱黑色的衣服,感觉这种色彩比较适合我,于是一年四季,我所经过的地方,都是黑色的影子。
一次正准备出门上班,女儿说了这样一句话:“妈,你能不能换一种颜色的衣服穿啊?”看我不思其解,又接着说“你想想,如果你是学生,整天看着老师穿着黑衣服,你烦不烦啊?”儿子虽然在指责我的衣着,但是我又有所感悟:老师上课时穿什么衣服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如果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呢?前几天,我们的两位青年同事兴致勃勃地去观摩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回来的时候却没精打采,理由是:16位老师参赛,只有一位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了符合新课标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余的人,连“作秀”都不是。
以至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听课的老师在纷纷欲睡;而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直接是观摩听课的老师离开了课堂。
我经历过比这更差的课堂,那还是在一次学校招聘教师的课堂竞赛中。
一位教师单兵作战,自顾自的讲课,课堂中,学生绝大多数在睡觉;其余的学生讲话的讲话,整个一个课堂,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在听课,但是,那位老师硬是坚持把课上完了。
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而今“3+2”高考已经过去,新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已吹起,老师们还抓着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不放,置“探究式”教材于不顾,这样的课堂,能不死水一潭,让人纷纷欲睡吗?平时老师们抱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过去的学生是求着老师学,而今是老师在求着学生学了!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有的成绩优秀的学生上课时也管不住自己,上课好走神;成绩较差的学生上课时要么睡觉,要么看课外书,甚至有的学生偷偷溜出学校到校外上网…。
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跟不上现有的教学规律从而激怒了学生?一位已经大学毕业的学生颇有感触地说:“我高中时两位生物老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位是让我觉得生物这门课非常难学,而另一位却让我觉得这门课学起来非常有趣,学的也容易!”很明显,后一位老师的教学更是这位大学生难以忘怀的。
浅谈“演课”和“说课”摘要:备课组内或是比赛中的“演课”“说课”活动,就其中的教材来说,都要增强教学的单元意识、整体意识以及目标意识。
就教法来说,要突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实践性、过程性和激励性。
理解其中的内涵,展示演课者(说课者)的教学实力,发挥演课和说课的作用。
从内耗中看到自身的亮点和不足,虚心学习同行的宝贵经验,发挥集体智慧,研讨教学难点和重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促进彼此共同提高。
关键词:优化演课说课目前“演课”之风吹遍祖国城乡中小学,学校聘请教师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县市级领导组织的学科基本功竞赛也常常安排参赛选手“演课”。
“演课”与“说课”的区别和各自优缺点值得我们去思考,笔者想从教材和教法的角度来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教材来说“演课”和“说课”就教材来说,都要增强教学的单元意识、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
谁要因循守旧,谁就会败下阵来。
在教材操作层面上,它们的细微差别从下表可以看到:教师在“演课”这一板块上常常会忽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很少有单元意识,觉得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下来操作方便。
但是却忽视了站在单元层面上进行教学所能带来的效益,也可以说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去考虑编者的意图,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尝到单元教学的甜头,或者说是深受传统的教学束缚太紧了。
如果评委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教育科研实践经验,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关注演课的教师。
演课的教师如果要想在这方面赢得评委好评的话,就得要做到如下三点:一是要“联”。
联系单元的整体学习目标,扣住这个目标去引导学习。
二是要“比”。
在一个单元里,甲文与乙文进行比较,启发思维,求同存异,泾渭分明。
三是要“结”。
无论是学生自己总结还是教师总结,都要关照单元目标,增强其整体感。
教师在说课这一板块上常常会把“学习目标”说成是“教学目标”。
看上去这样说没有错,但是细想开来还不是小事,为什么?因为“教学目标”中的“教学”二字,更多地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因素,而“学习目标”中的“学习”二字,密切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和最优化。
教材处理重素养提升落实处摘要:苏教版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有足够多的优越性。
它在专题学习材料的组织,人文母题统领专题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统一,以探究为核心设计专题以期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目的等层面均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指明了方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策略以及如何有效实现本套教材在学生发展、提升过程中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处理教材应“生活化”、“情景化”、“问题化”、“结构化”、“观念化”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处理教材方法策略自2005年9月以来,我们江苏全省使用了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
通过四年的教学,我们感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无论是专题学习材料的组织,还是以人文母体统领专题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统一,以及以探究为核心设计专题,以期达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的构想等方面,其优越性、实效性、导向性、前瞻性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如何运用这套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切实加强“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特别是在常规的阅读教学中怎样处理教材,更好的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是我们每一位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应认真对待并要努力解决的课题。
根据我教学实践的体会,能够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这一教学的“例子”,达到学生积累知识,形成技能,提升素养的目的。
一.处理教材应“生活化”语文学习应该强调与生活相结合,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语文教育资源,一旦将它们与书本融合起来,就会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从而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遵循“从生活走进语文,从语文走向社会”的思路处理教材,决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生活中与语文有关的零碎知识,而是要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知识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从这一原型出发,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融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岳阳市汨罗市第五中学丁如良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贯穿每一节课的始终,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渠道。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
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实现高效课堂呢?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提问的前提。
课堂提问,并不是表面上的随堂问答或“满堂问”,而是一种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的教学手段。
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设计提问。
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如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提问:第一,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这个定理的题设与结论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应用这个定理?使用这个定理应注意什么?这些提问清楚、明确,学生听后知道要想什么,回答什么,同时这些提问也达到了检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遵循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是优化课堂提问的关键。
要使课堂提问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是一个关键。
设计课堂提问一般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课堂提问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即注意科学性。
设计提问,首先应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知识块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勾勒出知识链及网络,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序列,做到心中有数。
把舞台让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重要性五严规定的强化与实施,不少老师反映教学时间紧,强化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
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从自然注意教育观点出发,要求教育适应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提倡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天性。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不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英语教学中长期使用"满堂灌"、“满堂问”。
从社会需求来看,应该培养有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会人才,灵活性很强的英语学科,更能体现这些能力的培养。
把“舞台”让给学生。
教育改革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
作为基础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表达情感、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美,给予学生文化熏陶。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
实践指导策略(一)改变教学观念要把“舞台”让给学生,首先要改变师生的教学观念。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使用这中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
其次,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丰富各种知识,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
总之,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的道理。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用事实来说服学生。
(二)优化心理素质缺乏信心、胆怯、意志不坚强、缺少兴趣是阻碍学生英语课中实施自主学习的障碍,尤其是缺乏自信和胆怯,这也是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的问题。
消除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如何构筑新课程改革下的理想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突破。
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
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理想课堂?理想课堂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本人在此针对如何构筑理想课堂谈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一、设计匠心独具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
理想课堂要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
于启中老师在上苏教版选修课《李将军列传》时,把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里的《李广难封》内容贯穿在整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文言知识。
让学生耳目一新,整堂课都兴致勃勃。
二、学生主动参与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理想课堂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理想课堂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议论纷纷。
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
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王新伟老师在上苏教版必修课《罗密欧与朱丽叶》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设计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三维”使命,如:课前的资料收集,观看视频,课上的表情诵读,情景表演,讨论交流,课后的比较阅读,拓展延伸等,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之中了解戏剧常识、感知戏剧故事,完成人物分析和情感体会。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整个学习过程就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鉴赏的过程。
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教师语言生动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
如何做到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在当今中国教育界使用最为频繁的几个词汇恐怕非“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减负”莫属,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减负是推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如何减负是关键。
人们一谈到减负,就会说取消高考问题就能解决,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高考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当然需要不断改革,尤其使命题更科学。
笔者认为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产生,或者换句话说,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让减负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教师要能够理解什么是数学教学,能够切实把握新课程标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教师只有理解什么是数学教学,把握住新课程标准,才能知道怎样做能够让学生减负,才不会一味地让学生做题目,去搞题海战术。
其次,教师要能够增强课堂的利用效率增强课堂的利用效率是学生减负的关键。
只有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在课后在能真正得到减负。
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能利用好课堂。
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这样的几点:一,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导学案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导学案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训能达标教学活动。
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
本文从“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学案的设计、学案设计的说明、学案的使用方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学案导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学案导学、主动学习、英语阅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现象: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
教师始终扮演主角,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配角,甚至是观众,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扭曲了教学双方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学习过程体系的合理结构,无法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
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也许实施高质量的导学学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
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
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
转变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摘要:学习方式侧重表现为一个人的学习习惯问题,它对学习者学习所能达到的程度有重要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实施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人探讨如何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来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式高效英语课堂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当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使80%以上的学生达到80%以上的具体目标,即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来看,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的确,敢于怀疑和大胆想像是很重要的。
从观念上讲,今天的高中生不能仍然停留在接受式学习的层次,满足于教师的经验、教材的结论和大量的习题,应当发挥自身充分的想像力和培养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
对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不再局限于教师和教材的高度,而是重过程甚于结论,更重要的是尝试着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评价。
因而,学习方式的高效性势必会促进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实现。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探究性学习,它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是对自主、合作学习的进一步超越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和最高境界。
在我市新课程改革的几年时间里,课改中出现了许多喜人的新气象。
各个学校和每位教师都各显其能,各尽其才争做教改“弄潮儿”。
笔者调查发现,我市大部分高中均体现课堂教改的强劲态势,很多学校都在“教育周刊”上报导了自己的好的做法。
且大都有这样的描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课堂效果明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历史高效课堂中的课堂分析蒋守朋(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江苏·宿迁223800)摘要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教师思想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本文在分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了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高中阶段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末端,也是与高等教育相连接的初级阶段,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育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全新教学理念,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提升历史教学水平,利用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希望对高中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帮助。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过于注重历史的应试性在我国现行的高校人才录取及评价体制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家长都将高考作为重点,大部分人也认为只有高考才能改变学生的命运。
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将其与高考挂钩,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高考为目标,只要求学生会背诵,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准确写出,不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也认为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应对高考,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丧失了学习兴趣。
1.2忽视历史教学人文性高中历史的目的为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因此,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重点。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制约,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注重历史教学知识性的同时,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忽略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人文情感,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阻碍了学生身心素质的良好发展。
1.3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传统高中历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及效果等都不是十分了解,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及思想的养成,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新课改产生新理念-化学新课程教学思考内容提要:江苏省已实施新课程改革多年,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观念是思想,观念是生命。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过程培养能力江苏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已多年,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从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来看,它的本质就是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素质中更多的知识潜能都释放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的教学究竟是把现成的结论通过讲解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记取,还是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理、原则、规律来,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聪明才智呢?这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就从自己对实施的中学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和想法。
一、转变观念观念是思想,观念是生命。
教学的本质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
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学习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而同时教师的观念又是课堂生命力的源泉。
在以往讲授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都会很自然地想到先给学生明确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规程进行实验,可谓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果却是课堂中师生交流严重受阻,课堂气氛沉闷死寂,就连几个平时喜欢化学课的学生也极少投入课堂讨论,只是机械地记录我提供的笔记。
也许通过课堂的讲授,原来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了,但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态度却丧失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不足:没能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落实。
确实,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如果不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的情感置于教学设计之外,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将变成一言堂,教师也将沦为传声筒。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英语高效教学摘要:在素质教育强行推行的今天,英语高效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多媒体技术是英语教学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一个好的教学课件既有利于教师的使用,又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和英语能力的提高,使英语高效教学的实现成为可能。
英语教学课件制作既是技术上的问题,也是教学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课件制作高效教学高效教学是相对于低效教学提出来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有效教学的发展。
它主要是指在教学中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去获取相对较多的学习收获。
简单地说就是教师高效率的教学,学生高效率的学习,二者是因果关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特别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这正是英语高效教学的要求!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内容丰富了,教学效率提高了,英语的高效教学也成为了可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高效教学的理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教学课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课件制作时教师要通盘考虑,注重细节,致力构建高效课堂。
英语教学课件实际上也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体现,也可展现出一名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
笔者认为,制作英语教学课件一定要凸显“生本位”。
并且要注意课件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为了英语高效教学的实现,本人认为制作英语教学课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学生接受心理相结合,体现人本性接受心理是指学生对英语教学课件的适应性、接受和反应能力。
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必须与所面对学生的素质相吻合。
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导入、习题等都要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并且“自定义动画”要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切实达到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目的。
并且在需要深层理解的方面还要有相关的“超链接”操作,配上声音和图像,给予学生多方位、立体式感官刺激。
历史新课改的几点体会和做法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精彩纷呈形势下,教学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转变。
由“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这需要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更新观念,以“学”为主新课改时至今日已有近十个年头,我校实施的“主动参与”模式已有六个年头,其间经历了发动、落实、到成为教学常规等一些过程。
但现在有些教师仍表里不一,口头喊课改,心理在抵制,有人形象的比喻成为“穿新鞋,走老路”;公开课上按课改要求上,背地里又是老样子。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新课改的认识不足;二是不去向他人学习,补己之短;三是一个“懒”字,不去深入研究教材,探究其目的和重难点,从而设计一些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四是害怕放手给学生会导致成绩下降等。
本人通过几年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此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体会,在这里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前提本世纪初开始的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教育改革。
这次新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如果说“旧”课程基本理念是以“知识学习”为中心,进而要以教师的“教”为重心而展开课堂教学过程的话,那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进而要以学生自主地、体验地、快乐地学习为重心而展开课堂教学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师的角色要从居高临下的“教导”变为平起平坐的“帮助”;课堂的气氛要从注重纪律的严肃氛围变为注重学习的和谐活跃氛围;师生相处要从上下服从,变成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的互动关系,在互助合作探究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机智与教学一、机智与教学机智机智(tact),作为人类互动的一种特殊品质,是“一种对情境的特殊敏感性并知道在其中如何表现”(汉斯乔各·伽达默尔),是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
《韦氏大辞典》将机智定义为“一种对言行的敏锐感,以及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或避免触犯别人”据我国《辞海》解释,“机”就是“灵巧”,“智”就是“智慧”,机智就是急中生智。
我国的《语言大典》将机智定义为:(1)可以强调在发明或设计方面的技巧或智力;(2)设计发明的聪明和灵巧;(3)在困难和微妙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或避免攻击而对应该说什么或做什么的敏锐感觉。
教学机智指的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及有效的且富有教育意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拿大的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机智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要求在技巧中蕴涵着一种“教育学意向”-------它不是指向“我”,而是指向“他”即学生。
二、教学机智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机智使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是积极的事件”。
所谓教学机智,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感知能力,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
教育机智建立在对学生的关爱、关心、希望和责任感的基础之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有的一种心理品质和教学技艺。
富有机智感的教师,总能依据教学时的“气候”和学生的情态行为,提高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取得优良的教学成绩。
如何构建高效生物必修复习课摘要:江苏省于2007年进行了高考改革,实行的是“3+选修+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政策来看,必修科地位提高了,但是,在一线教师却发现,必修科越来越不受重视了。
原因有:1、某些学校不重视必修科,往往必修科课程较少而且复习时间不够,甚至有些学校出现语、数、外裸奔现象。
2、学生不重视了,部分学生认为语、数、外更重要,时间都花在高考科目上了,只是在快考试时候才紧张起来。
在这样环境下,作为必修科的教学,尤其是必修科复习课的教学,需要找出一条提高必修科教学的捷径。
关键词:复习课,必修科,小高考,高效课堂构建高效生物必修复习课,是指优化复习课课堂结构。
结构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
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
在此我谈谈在构建高效生物必修复习课的体会。
1.结合课本,深研考纲,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1.1考试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参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目标分类,本学科考试要求分为A(了解层次)、B(理解层次)和C(应用层次)。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参照考纲的要求,对各个层次的知识点设计要详略得当。
例如在“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这一部分知识讲解时,“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是B要求,而“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是A要求,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将“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知识重点设计,详细讲解。
1.2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
借助多媒体手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地深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如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
高中地理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呢?我认为: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现存的困难在呼唤多媒体1.高中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
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2.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课堂上的教学挂图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3.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地理教学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教学篇•高效课堂现代教育理念大力提倡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基础,合理、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有效性,深化新课程改革,教师就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巧妙地导入新课物理课程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学生的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科学,就很难理解与掌握一些概念和原理,于是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合理地导入新课,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更加容易理解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物理知识逐步分解,进行科学渗透,要一点点地导入比较抽象的模型以及烦琐的运算[1],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难度,所以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现实案例:(1)火车进站;(2)公共汽车启动;(3)骑自行车时的加速运动。
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运动物体是有速度的,而且速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是存在变化的。
通过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再科学地导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科学地提出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2]。
因为物理课程有很强的实验性,所以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并且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内容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因此,充分重视、不断探索、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可以概括为:设问精当,优选问点;启发诱导,选中时机;对象明确,程序合理;归纳总结,方式灵活。
关键词:优化提问提高效率
课堂提问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启发学生思维,反馈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表达(口语、书面)能力等方面。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因此,充分重视、不断探索、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就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加以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一、设问精当,优选问点
教师课堂提问,要力戒提问的随意性。
一般应选在知识点的重点和关键处提问,才有价值。
如新旧知识衔接处的质疑性提问;为了突出重点的理解性提问;激发思维的质疑性提问等。
问题设计时应服从教学目标,考虑使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形成什么样的能力等。
例如在学习了“浓硫酸的腐蚀性”,向“浓硫酸的稀释”过渡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小心,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绝对不能随心所欲。
那么,究竟怎样操作才能没有危险呢?”这样一问,会马上引起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高度注意和兴趣,为下面学习“浓硫酸的稀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很好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NaOH 的性质”,做“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提问如下:“为什么要在NaOH溶液中先加入酚酞试液呢?”这样一问,既复习了旧的知识——酚酞的作用,又使学生明晰了NaOH 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反应过程及实质,教学效果很好。
二、启发诱导,选准时机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就是强调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特别注意提问的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问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提问形式,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启发性更强的提问方式,尽可能少问学生“对”或“不对”、“是”或“不是”。
例如在《硫酸》的教学中,对钝化现象,可直接提问:什么是钝化现象?请学生看书后回答;也可间接提问:稀硫酸可使铁、铝溶解,那么冷的浓硫酸是否也可以使铁、铝溶解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寻找答案,并说明原因。
显然,后一种提问形式启发性强,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认真的去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获取答案。
启发诱导时机的选择,对于课堂提问很重要。
时机选得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上看,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从教学进程来看,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注意力不集中时,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以便重新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学习;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故障”,产生偏差时,要及时提问,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从教学的灵活性来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思路不够开阔,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够完整和深刻,并且回答无奇不有,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反问或追问等。
例如提问“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学生的回答通常很简单,理解也比较肤浅,教师可通过以下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1)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吗?请说明理由。
(2)遇二氧化碳气体变浑浊的溶液一定是石灰水吗?请说明理由。
(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三、对象明确,程序合理
比较科学的课堂提问,应注意量力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水平较低的学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予以鼓励,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对水平较高的学生,提较难的问题,答好了,不但对他本人有促进作用,对全班同学也有启发。
为了使课堂提问更有针对性,教师对提问对象的选择应心中有数。
这样,可促使各类学生都积极思考,各有所获。
提问的效果,最好能启发多数学生的思维。
有经验的教师提问,在让学生回答之前经常会这样说:“被叫的同学请站起来回答,其他同学注意听,回答的对不对、准确不准确,准备再请其他同学评判、补充。
”采取这种方式,当被指定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都会专心听,并仔细验证答案,准备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种做法,能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先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然后再提出问题,或者不留其他人仍有可能被叫起来回答或补充的余地,有些同学就会觉得“反正与我不相干”,而不专心听、不认真地思考。
这样做实际上对被提问者也是一个“突然袭击”,容易“卡壳”。
因此,教师提问的策略是: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动脑筋。
同时,教师在发言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宜匆匆指定学生回答。
四、归纳总结,方式灵活
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对知识的系统与综合,认识的明晰与深化,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敏锐的捕捉和纠正学生回答时的错误、不正确的内容以及思考方法上的缺陷。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其发言予以分析评价、归纳和总结,使问题有明确定论。
但是,对于存在着不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化学问题,教师不要仅满足于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不能对学生的答问过早的下肯定性的结论。
而要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启发和鼓励学生再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对这些解决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在求佳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解下列试题:
把盛有6ml NO2 和1.5ml 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水在试管中上升,液面达到稳定后,问是否有气体剩余?
学生的解题思路:
NO2 溶于水后有NO生成,NO和O2 反应又生成NO2 ,如此反复进行反应,结果可出现三种情况:一是NO有剩余;二是O2 有剩余;三是两者正好完全反应均无剩余。
在解题时可分别求出每次生成的NO需要消耗的O2 量,得一等比递减数列,求和后再与实有O2 作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的解题思路:
合并NO2 溶于水和NO与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消去NO,可得到总的反应方程式:4NO2 + O2 + H2O =4HNO3
根据NO2和 O2 的总的反应方程式进行直接判断。
对比两种解法,显然后者要巧妙和省事得多。
通过这种一题多解,异中求佳的提问及总结方法,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评价处理,主要方式有:采用归纳小节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答案;更正学生的回答,分析其思考方法上的缺漏;引导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
根据学生的答案补充新的材料和见解,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新的问题或进行新的内容学习等。
要积极提倡求异思维,对那些思路敏捷,概括性强,有独到见解的思维方式,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于浩,《课堂组织艺术》,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23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内容提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因此,充分重视、不断探索、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可以概括为:设问精当,优选问点;启发诱导,选中时机;对象明确,程序合理;归纳总结,方式灵活。
本文是作者在优化课堂提问方面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