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10
重庆市2015届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卷一、选择题(30×2分)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2006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回大陆时参拜了连氏宗祠。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选官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②因亲疏而形成宗法等级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A.①②③④B. ①②C. ①②④D. ②③④5.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其中“封建”指的是( )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6.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7.为统一岭南,加强军事运输,秦朝开凿( )A、五尺道B、灵渠C、直道D、长城8.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已,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朝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北击匈奴C、推行郡县制D、修筑长城9.在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愚民政策的是( )A.推行郡县制B. 颁布“挟书律”C.实行土地私有制度D. 实行三公九卿制10.秦创立并推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起的积极作用是()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B.可以有效地防止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C.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11.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①皇位继承制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主要是为了监察( )①丞相②民众③诸侯王④地方高官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A.御史大夫B.刺史C.都察院D.参知政事14.唐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2015-2016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24题1.《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商业的发展。
材料中《周礼》记载,西周时期设置了“司市”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吏,这反映出西周时期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体现了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制度,故选C。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于战国时期,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故A、D两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2.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
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晋国实行征辟制度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晋国对农业的重视D.宗法制度彻底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
材料中春秋晚期晋国权臣赵襄子拔擢重用出身农家的读书人,影响了中牟当地的社会风气,此现象反映出当时世代相袭的贵族政治受到冲击,故选B。
A、D 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了晋国中牟对读书重视的社会风气,故C错误。
3.《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入B.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属水力灌溉工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曲辕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可知这种农用工具是曲辕犁,最早使用在江南地区田地里,故本题选B。
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故选B。
4.“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
夫节镇之强,非宋(国家)强也。
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
(唐)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
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材料揭示出宋朝A.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B.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C.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D.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绝密★启用前2013-2014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一、选择题(注释)1. 【题文】2012年微博反腐迅速发展。
在众多反腐案件中,均可以看到微博的身影。
然而微博反腐“误伤”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部分参与微博反腐的网民缺乏理性,也会对社会的良好秩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表明( )①公民应在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范畴内行使权利②检举腐败分子是公民行使表达权的基本方式③我国公民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参与惩治腐败分子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 在我国,既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A.生存权和发展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力D.监督权3. 【题文】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
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针对公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网络购物无理由退货问题进行了规定,首次对“网购后悔权”做出了进一步规范。
这说明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建立B.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政府决策C.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愿的体现D.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4. 【题文】下列观点中表述正确的有A.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的B.在我国,所有干部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为人民的公仆C.中纪委和人民法院都可以行使国家职能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立法上的平等5. 【题文】这些年来,清新之风激荡中国政坛:政务公开、开门立法、价格听证,政府在公开中走向民主;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决策责任制度,使政府的决策更加透明,公众参与度大大提高。
重庆育才中学校高2018级2015-2016学年下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图为“2014年7月22日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A. 1级B. 2级C. 3级D. 4级2.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北半球夏至时,地球大约位于()A. 甲处附近B. 乙处附近C. 丙处附近D. 丁处附近3.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 与太阳距离太远B. 宇宙环境不安全C. 没有昼夜更替现象D. 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4.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恒星周围适居区。
据此回答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A.这一地区的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宜生命存在B.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C.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D.这一地区星球的表面可能存在大气层5.歌词“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其中繁星指的是()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6.美国宇航局最近公布了一段时长30分钟的太阳视频,给人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右图为视频截图。
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2012年太阳活动强烈,灾害片《2012》就是以太阳活动为背景的电影。
回答7-8题。
7.太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发生_______,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A.氢和氧,燃烧 B.氢和氦,核聚变反应C.氦和氮,核聚变反应 D.氢和氦,核裂变反应8.2012年可能正好处于()A.黑子多发,耀斑较少时期B.黑子较少而耀斑多发时期C.黑子和耀斑都较多的时期D.黑子和耀斑都较少的时期2016年3月22日,某人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看到太阳位于右前方地平线上,此时车载收音机播报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时整。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了引力常数G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测出引力常数G,并直接测出了地球的质量D.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和月球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答案】D考点:物理学史【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物理学发展史的考查;对课本上涉及到的物理学家的名字以及他们对物理学发展的伟大贡献要熟练掌握,包括阅读教材上的知识也要学习阅读,同时要多查阅有关的资料学习积累;多物理学史的考查历来就是热点.2. 关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周期越小B.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周期越大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D.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开普勒行星第三定律32RkT可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周期越小,选项A正确,B错误;行星绕太阳运动时,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焦点处,选项C错误;所有行星不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A.考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名师点睛】此题是多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考查;要熟记三定律的内容:轨道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速率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周期定律:对绕太阳运转的行星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定值.3. 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大速度B.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C.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D.第三宇宙速度是物体逃离地球的最小速度【答案】A考点:宇宙速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宇宙速度的理解能力.对于第一宇宙速度不仅要理解,还要会计算.第一宇宙速度就近地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要强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4. 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C.若某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D.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矢量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但是功是标量,选项A错误;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选项B正确;若某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可能没有位移或者位移与力的方向垂直,选项C 错误;功是标量,故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选项D 错误;故选B.考点:功【名师点睛】掌握功的定义, 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依据两点:首先要有力,其次要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而不仅仅是物体有位移,重点理解做功两要素中的“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2015-2016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第文字,完成1~3题。
“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探寻老子平等观的重要线索。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老子的生成论体系中,“道”既是万物的本源,也是孕育万物的初始环节,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由“道”派生而来,人类也不例外。
可以说,人与动、植物共同构成了生命世界,而男女作为相依相存的两性,一起构成了人类世界。
若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讲,和合显然比分化重要,唯有男女二性在生理上、心智上完美结合,人类社会才会有实现幸福的可能。
此处,已然窥见老子性别平等思想的端倪。
而在“道”之属性的阐释上,老子个人更倾向于女性视角。
大概从《诗经》开始,女子的品性与精神状态就与“水”这一意象密切相连。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等。
女子的情感、婚姻、生理,皆可通过“水”的形态来表达,轻柔之“水”俨然成了女性的代名词。
自父权制确立以来,女性就被臵于“第二性”的地位,唯有老子坚持用“水”来表述人间大道的运转规律。
他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冲击坚强的物体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没有什么能替代它。
在老子的思想中,流水柔韧的品性不但没有被搁臵,反而被赋予了更为有效的意义。
老子对水处弱势而不争的品格非常赞赏,他说,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保持此种状态就接近于道。
在老子看来,水是有灵性的,也是有德性的。
水之“上善”集中表现在不争,且兼有谦卑、包容的美德。
老子还曾说,圣人有三种极为宝贵的品格,即慈爱、节俭和不争。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勉强而为,一味争先,注定不能成功;骄傲自满、盲目自信,也同样没有好结果。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 .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C .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 .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2.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②③D . ①②④3. 《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A . 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B . 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C . 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D . 农民的要求极低4. 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
”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A . 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B . 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C .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D . 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5.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 .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 .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 .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 .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6.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织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 . 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7. 宋代城市的规模、功能与城市生活形态,有延续前代而发展,也有因应新形势而变革。
高2018级高一下月考历史检测题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客观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
生民之业,莫重焉。
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2.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贷賙(zhou,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A.租佃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地主放弃了对佃户的控制C.地主注意改善与佃户间的关系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4.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此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A.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C.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D.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5.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赋税负担沉重 B.商品经济诱导 C.王朝周期更迭 D.豪强势力膨胀6.《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经历自下而上变革7.在浙江宁波等地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地的东汉墓葬中都曾发现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为多。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月考试卷附答案历史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并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下列描述不准确的是A.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 B.长辕变曲辕,犁架变小,更加轻便灵活C.既节省了劳力,又提高了耕作速度 D.使用比较平稳,利于旱田耕种3.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A.江南水乡 B.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东北黑土地 D.新疆吐鲁番一带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b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5.从汉到唐代,封建统治者都在城市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市场交易,这说明A.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B.市场交易混乱需派专人管理C.政府对市场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D.政府通过市场管理防止税收流失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
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识者。
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
其人皆铢亮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自为贾。
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走长途而赴京城,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千万金之家也,微人四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这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6.据以上材料,你认为顾炎武所说的徽商发家致富的原因有以下①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②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③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④政府的大力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7.明代在京城、省城出现了会馆,下列关于会馆表述正确的是A.会馆是不同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B.会馆是不同地域的手工业者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手工业者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D.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8.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A.政治腐败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9.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商人奸滑不利于经济秩序的正常管理 B.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C.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 D.古代中国自给自足,不需要商业经济10.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
(满分:110分,附加题算入总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14Na23Mg24Al27S32Cl35.5Fe56Cu64一、单选题(本题含第1~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有以游离态存在的是()A.S B.Na C.Si D.Cl【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名师点晴】解答时注意依据元素的活泼性进行分析判断,易错选项是C,注意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不要受同主族碳元素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①几乎所有的岩石和矿物都含有硅酸盐或者二氧化硅,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①正确;②水泥、玻璃是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②错误;③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③错误;④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④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硅及硅的化合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石墨和金刚石属于同素异形体B.氯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水银、水玻璃是纯净物C.CO2、Cl2、CH3CH2OH是非电解质D.Al2O3可作为耐高温坩埚的材料,该材质的坩埚可用于加热NaOH固体【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同素异形体、混合物、纯净物、非电解质等有关判断以及氧化铝的性质【名师点晴】该题的易错选项是C,明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含义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注意不能以溶于水是否导电作为判断依据。
4.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氮通入水中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A错误;B、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无现象,B正确;C、氨气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有现象,C错误;D、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相当于存在硝酸,硝酸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与溶液中的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有现象,D错误,答案选B。
重庆八中2015-2016学年度(下)半期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历史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 D.军机处制度3.“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
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
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
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
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B.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C.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启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5.“它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其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文中“它”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6.“6日晚上,举行了专门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的会议。
到处都有工人、学生。
国民党组织开会庆祝。
……第二天……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会场上到处是国民党旗和写着无产阶级口号的标语牌,还有很多绘有镰刀和斧头的红旗。
”这一场景会发生在A.1919年的北京 B.1926年的广州 C.1931年的瑞金D.1937年的延安7.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A.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B.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C.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D.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8.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这首《调笑令》描述的图示农业工具是A.翻车B.曲辕犁C.筒车D.坎儿井2.下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
与其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A.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B.宋元以来中国丝织业衰落C.棉纺织业发展致官营手工业衰落D.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唐朝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反映了宋朝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B.市分散于街巷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城市规模有限4.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沿海港口城市繁荣B.工商业市镇兴起C.县城以下开始设市D.政府不再监管市5.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
2015-2016学年度重庆育才高一(下)4月考卷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分卷I分卷I 注释一、选择题(注释)1. 现在大部分城市的公交线路上已开始使用“非接触式IC卡”。
该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
持卡者只要将卡在车门口的一台机器前一晃,机器就能发出通过的信号。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及转化为生产力的相应的工业革命是A.牛顿和第一次工业革命B.法拉第和第二次工业革命C.赫兹和第二次工业革命D.爱因斯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2.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大企业的出现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内燃机的创制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电力的广泛应用4. 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指的最早的是( )A.文艺复兴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5.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最主要的条件是()A.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垄断组织的出现6.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扩张殖民地的要求最迫切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C.德国D.美国7.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新资源、新通讯工具的发明都曾起到重要作用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是()A.电磁学理论B.能量守恒理论C.质能转化理论D.化学元素周期律理论8. 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文献记载都是人为臆造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下列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西周的国姓为姬B.周初分封对象都是亲族C.西周实行分封制D.周公对分封制贡献重大3.周以少数人口征服了中原以及今日华北的主要地区,经过“三监之乱”,不能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分封诸侯的目的是()A.分戍驻防、拱卫王室B.防止集中、分而治之C.分层统治、方便管理D.明确等级、防止僭越4.“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是中国几千年宗法社会所衍生的传统观念,这说明宗法制()A.以宗教信仰为纽带B.以家族血缘为纽带C.以活动地域为纽带D.以土地财产为纽带5.历史典故反映时代的变化。
从“楚庄王问鼎”到“三家分晋”、“田氏伐齐”反映出那个时代()A.国家逐渐走向统一B.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C.分封制日渐巩固D.血缘政治及其兴盛6.“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唯一的君主。
”“独主”与“共主”的本质区别在()A.权利是否世系B.是否直接控制地方C.称呼上的不同D.是否掌握军队权力7.《汉书》记载:“□□,皆秦官,金银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
□□空缺处应填入()A.皇帝B.丞相C.太尉D.内阁8.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一书指出:“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制度角度看“秦,岁死犹存”主要指秦朝()A.统一了六国B.开创中央集权制度C.创立郡县制D.实行严苛律法制度9.《汉书》记载:“中朝,内朝也。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2.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影响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3.商周时期的文献《礼记.王制》和《礼器》中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的庙祧制度,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A.保证宗族的繁衍B.巩固宗法等级制度C.完善祭祀仪式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4.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5.如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6.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中山国的地位较高C.郡县制的消亡D.考古存在造假嫌疑7.《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8.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第I 卷(选择题共50 分)本卷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农耕经济在起源时就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色。
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A.碳化粟粒 B.储粮窖穴 C.猪骨骨骸 D.稻谷遗存【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作物【名师点睛】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1)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三个起源地之一,独立起源,自成体系。
较早形成了北方种植粟黍、南方种植水稻为主的格局,并形成了以种植业为核心、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
中国古代农业是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基础。
(2)早期农业包括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早期阶段。
原始农业阶段人们使用木石工具,生产技术上主要采用刀耕火种,实行撂荒耕作制。
传统农业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有所进步。
木石工具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出现了金属工具。
生产技术进步,休闲制取代撂荒制,农作物种类更为丰富,精耕细作技术在某些生产环节出现。
2.《华阳国志》中记载: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个水利工程的功效()A.芍陂 B.都江堰 C.白渠 D.郑国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将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故B项正确;芍陂是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故A项错误;白渠,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故C项错误;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都江堰【名师点睛】知识拓展: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以西的岷江上游。
高2018级高一下月考历史检测题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客观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
生民之业,莫重焉。
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2.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贷賙(zhou,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A.租佃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地主放弃了对佃户的控制C.地主注意改善与佃户间的关系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4.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此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A.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C.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D.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5.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赋税负担沉重 B.商品经济诱导 C.王朝周期更迭 D.豪强势力膨胀6.《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经历自下而上变革7.在浙江宁波等地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地的东汉墓葬中都曾发现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为多。
据此不能判断A.瓷器的发明最迟不会晚于东汉B.汉代我国南北方可能都已能烧制瓷器C.汉代瓷器常作为冥器使用D.汉代南北方形成青白两个瓷系8.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9.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迁移到了越南,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其中可能包括:①炼钢和淬火工艺②白瓷生产技术③松江特产棉布④用焦炭冶铁技术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10.古代中国纺织业历史悠久、技术精湛。
下列对其发展节点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汉代丝织品远销大西洋为中国赢得“丝国”称呼B.唐代私营纺织业规模扩大,官营纺织业衰落C.宋代出现的缂丝技术,使丝织品纹饰更加绚丽D.明代部分地区纺织业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11.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人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政府采取此政策的直接原因是A.沿海民众接济反清势力 B.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C.天朝大国物产比较丰富 D.东南沿海倭患日益严重12.景德镇已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汉口镇,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大埠。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市镇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些市镇经济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 B.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兴起C.市镇贸易中出现市场专业化趋向 D.时空限制的突破是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13.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①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私营手工业作坊②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③“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14.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A.③④①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15.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帝国。
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驻军对周围胡人严加防范或在其可能威胁到帝国安危之前就予以消灭,而在帝国内部腹地,则是另外一番山水田园男耕女织的惬意生活。
张二郎就是此时生活在江南扬州城郊的农夫,他遇到的情况最可能是A.闲暇时,与妻张王氏一起用脚踏三锭纺车纺棉,预制过冬棉衣B.趁冬日水浅维修本村小清河畔的筒车,以备来年春耕取水C.秋后往集市贩卖新米,换得银两后往邸店兑换飞钱筹买耕牛D.耕织富裕之余为家中添购瓷器,竟无意中购得一件粉彩花瓶16.紫窑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窑(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之首,本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
周世宗曾御定御窑瓷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据此判断柴窑瓷器属于A.白瓷 B.青瓷 C.釉下彩绘 D.粉彩瓷17.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18.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19.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商业危机” D.“工业革命”20.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D.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21.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
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新认识。
下列用词排列正确反映了上述三种观点的是A.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B.文明相遇;发现;侵犯C.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D.发现;文明相遇;侵犯22.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 B.达伽马的远航 C.哥伦布的远航 D.麦哲伦的远航2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
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
”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D.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24.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①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马铃薯等农作物②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④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⑤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25.某史书记载:“乔治·华盛顿长期相信‘虽然中国人的形象和外表很有趣,但也是白种人’。
华盛顿这一错误观念直到1785年才由一名记者予以纠正。
”下列对华盛顿“错误观念”的成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致 B.当时美国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不多C.乔治华盛顿未曾到过中国 D.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是白种人26.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西欧的一个国家:“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这个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荷兰27.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28.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模范国家”、“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等,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急剧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 B.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C.英法颁布一系列歧视性的法令 D.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去殖民优势29.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B.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C.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D.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30.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下列关于三角贸易所产生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促进了非洲的文明进步B.为美洲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C.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D.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第Ⅱ卷选择题(共40分)二.主观题:(共3题,60分。
其中31题15分,32题12分,33题13分)31.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土地制度的变迁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