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新兴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1. 引言1.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实践、互相促进、共同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产学研用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实现技术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可以加速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
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企业界的技术人才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传播,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资源共享和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构建有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可以实现各方共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目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开始得到重视和支持。
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一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这种模式对于促进创新和推动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目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这一模式向着更加完善和有效的方向发展。
引言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育理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关键首先是要根据产业行业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构“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其次,要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结合各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与岗位需求,校企联合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还要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化混合式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统筹,促进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完善。
在新工科背景下,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创建社会实践基地,采用校企协同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产学研一体化”与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需要从企业、学校、科研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利用学校内外教育资源。
民办高校主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并向相关行业企业输送人才,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化发展,构建产教融合、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储备与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方案构建,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重构“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地方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密不可分,知识经济时代,应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特点,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知识体系。
首先,应以产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与产业的联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其次,要完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从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两方面入手,保证课程预期学习效果与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达成。
同时,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中增设特色鲜明的核心课,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毕业后尽快适应相关岗位的需求。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产学研结合是指产业、学界和科研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协调和共同研究,以提高产业
和科研的水平和效益。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是指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是建立在产业、
学界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之上,为适应市场需求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的一项重
要工作。
首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
整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人才需求的格局和需求的细节也发生了变化,而产学研结合可以
促进产业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
结合,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
其次,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
的变化,高校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产学研结合的概念能够帮助学校了解行业在发展时所面临的难题,并为培养从业人员就业
提供指导,这样学生的专业发展道路可以更加明确和清晰。
再次,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当学生通过实习和
工作参与产业的活动时,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行业的需求,从而更加适应就业市场。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技能和更好的就业机会。
总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能够为企业培养出实践能力较高的人才、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
持。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驱动下高校管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作者:陕海峰胡林丽来源:《艺术研究》2020年第05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扩增,管乐艺术便是这一精神文化域的重要一极。
文化艺术领域对创新、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大量需求预示着传统管乐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多元化市场的发展需求,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管乐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地将学生学习和企事业文艺单位、科研院所、艺术培训机构结合在一起,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校管乐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策略西洋管乐专业在中国高校发展起步较晚,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缺少创新融合,管乐教学模式略微呈现出单一,机械化的发展态势。
通过“产学研”教育模式的融合与驱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象。
“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倡导产教研融合,将高校与企事业文艺单位、科研院所等社会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互通、互补、互利的人才共同培养模式。
通过多方合作、多维培育的教育模式达到输出人才直接可与相关行业进行有效对接,提高人才的社会利用率,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为学生创业就业打好基础。
一、高校管乐教育普遍存在的弊端1.管乐课程种类设置相对单一现今,非艺术类专门性普通高校管乐课程设置以管乐专业主修课和乐团排练课两类为主,管乐兴趣选修课为辅。
管乐专业学生在四年管乐学习过程中,除主修管乐专业课以外很难再参与管乐相关专业其他课程学习,如:管乐室内乐重奏课,管乐艺术指导课等,这种较为单一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利于管乐演奏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就开设乐团实践课而言在学校教学环境、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将该课程分为音乐综合知识理论课(以讲解乐团各个声部乐器特点、演奏方法、排演作品理论讲解为主)和乐团实践排练课两部分进行。
产学研用是新型的创新模式简称,它是将科学研究中心、大学、产业三者充分结合,实现全面的协作配合。
达到科研机构的科研和大学院校的教学,完全结合实际,即科研机构从实践中得到数据与经验,进行科学研究,这样科研成果最接地气,能快速转化成为生产力,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大学院校把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所学与实际直接接轨,避免所学严重脱离实际问题,这样就不会出现大学毕业生很多,用人单位又招聘不到适合的人才,实现科研、院校、企业三方互惠互利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高校一种新的培养人才的过程。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过程是由内到外、由上到下全面实现政府、大学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互惠联合,通过协同合作实现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完成多元主体稳定的协同创新机制,达到机构、行业、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之间协同模式。
虽然多元主体各自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即希望通过协同合作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最佳利益契合点入手,设置利益分配机制,完成产学研用创新模式。
首先,高校要放眼未来,保持一颗宽广的胸怀,要充分认识协同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开放心态,不争利益,积极促进多元主体各方协同合作,制定计划,建立定期沟通制度,构建三方信息沟通平台,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积极承担自身应尽的职责,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科研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让参与方看到协同合作中的利益所在,最终实现科研成果能转化成生产力,大学生有市场所需的技能,企事业能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其次,政府是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高设计者,政府对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模式必须在宏观上给予指导,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调配资源,解决难题,多给予政策扶持,解决科研院所、大学院校、企事业单位多方问题沟通、协调、管理上的障碍。
打破大学与其他多元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加强政策落实,完善协同创新的执行和监督体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新兴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作者:李盛竹,付小红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1期作者简介:李盛竹(1973-),男,四川成都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
李盛竹,付小红(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摘要:作为国家当前重点支持加快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对人才的素质技能有其独特的要求。
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角度,审视现有模式下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从激励机制、培养模式、协作途径及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C9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4)11-0157-03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市场空间、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8%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等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战略新兴人才的培养,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素质和技能,还不能满足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本文拟从产学研一体化角度,在既有的教育资源和条件下,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视角,探索高校战略新兴人才培养的策略。
1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特征1.1知识型人才供求矛盾更为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涉及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各个层面,相应的产业人才学科领域包括了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农业、医药、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因此以信息网络、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先进制造、环境保护、市政建设、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等为代表的人才需求中,几乎全都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相关。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对概念的解析、现状分析、人才培养机制探讨、创新模式建构以及实践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如何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培养创新人才。
通过总结与展望,得出结论认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将对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升级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概念解析、现状分析、人才培养机制探讨、创新模式建构、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研究成果、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产学研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路径。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指通过产业、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之间密切合作与协同,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市场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理念已经被各国广泛接受和应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研究如何深度融合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对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1.2 研究意义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023-11-06•产学研联盟概述•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机制•产学研联盟的构建与运行目录•产学研联盟的实践案例•产学研联盟的挑战与对策•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01产学研联盟概述产学研联盟是指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通过一定的合作协议,形成的一种联合开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创新组织形式。
产学研联盟定义产学研联盟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更是一种创新机制,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产学研联盟特点产学研联盟的定义与特点03培养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可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产学研联盟的重要性01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
02加速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可以缩短技术研发周期,加速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产学研联盟的历史与发展产学研联盟的起源产学研联盟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机制。
产学研联盟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产学研联盟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内,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产学研联盟的现状目前,产学研联盟已经覆盖了多个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01020302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机制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模式联合研发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共享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技术转移大学和研究机构将技术转移给企业,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
人才培养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流程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技术方案和发展计划。
方案设计试验验证推广应用01020403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现产业化。
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研发方向和目标。
进行试验验证,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将研发的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实现产业化生产。
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工学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创新与发展的一种模式。
在工学人才培养中,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文将就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工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概念和优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紧密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可以共享资源、互相促进,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共享和转移。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1.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与产业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寓教于学: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工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案例1. 企业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企业可以提供实际的案例和问题,学生可以在指导下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项目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开发,学生可以参与到项目中,了解项目管理和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专业实习: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习期间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4. 共同培养计划: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企业提供实际项目,学校提供理论支持和学习资源,共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工学人才。
三、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工学人才培养中的挑战和对策尽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工学人才培养中有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如企业资源的匮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难度等。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合作机制: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目标和任务,提高合作效率。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益增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培养高素质的产学研人才,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
一、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定义和意义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是通过产、学、研三方面密切合作,协同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具备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这种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推进和创新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当前,我国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互动较少,人才培养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同时,高校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和理论研究,企业更加追求实践能力和业务技能,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认知转变跟不上的问题。
三、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优势与不足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优势,首先在于培养质量有保障,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和更加优质的学术资源。
其次是能够方便毕业生就业,满足市场需求。
但是,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不足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到的大多数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尚未建立相关机制和有效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内容也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于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建立的。
正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机制不断地适应性地发展和完善。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转变观念,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多位人才扩大产学研的合作范围,加速人才培训的步伐。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产业界对高素质、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和多重挑战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强。
为了满足产业界的需求,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加强与产业界的协作,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将产业界的需求、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
本文将对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定义、特点、实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机构,产业界一、引言1、具有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产业界和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合作共同推动科研和教学。
产业界能够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实际的经验和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能够为产业界提供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人才培养。
2、针对实际需求和问题,产业界的需求和问题成为高等教育机构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时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也推动了产业界的发展和创新。
3、强调实践性和团队协作。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团队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机构将产业界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融入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2、科研合作。
高等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共同参与和推动科研的进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研究新技术和新理论。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1、合作主体的理念不一致,产业界和高等教育机构往往在理念上存在分歧。
2、合作形式单一,合作缺乏灵活度和多样性,导致协作效果并不充分。
3、质量监管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估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2、加强合作形式的建设,推动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度合作。
五、结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实践,可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满足产业界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才的培养成为各个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构建一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背景和必要性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传统的学科界限逐渐消失,产业的需求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育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1.2 必要性分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2.1 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理念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理念是将产业界、学术界、科研界和应用界紧密结合,通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
2.2 培养模式创新在培养模式上,可以探索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例如与企业、研究院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产学研用结合的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3.1 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应重视课程设置的改革,增加实践环节,提供更多与产业对接的课程。
同时,可以引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导师制度,导师来自产业界、学术界或科研界,为学生提供实际指导和帮助。
3.2 实践基地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一批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这些实践基地可以是企业、研究院或者科研机构,通过与实践基地的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
3.3 科研成果转化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可以鼓励学校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模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产学研用一体化工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界对于高素质的工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对实际应用能力更强的人才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学研用一体化工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应运而生。
一、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产学研用一体化指的是将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到工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这种模式能够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 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调整培养计划和内容,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培养效果。
二、产学研用一体化工学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1.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引入实践教学。
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实验课程、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
3. 加强导师制度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导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开展实际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
4.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通过科研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熟悉工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产学研用一体化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某高校工学院与当地企业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工学人才培养项目。
新旧动能转换中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随着新时代产业技术革命的成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创新动力的巨大的突破,包括新技术取代了旧技术,新产业替代了旧产业,新模式取代了旧模式等等。
而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过程中,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遇上的诸多问题,所以对于新旧动能转换中人力的培养和流转的有效研究,以及引才策略和模式的深入探索显得尤为必要,这对于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拓宽人才集聚渠道大有帮助。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人才;吸引力作为高端人才吸引模式,“新旧动能”因其有效吸引人才,对高端人力资源的留用、深度发掘以及正向激励等独特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公共单位所认可。
其中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突出的人才模式表现尤为的突出,它以产学研为依托,对人力的集聚、综合培养以及后续的使用都做出规划性的安排,对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得高端人才的产出和使用有了具体的操作空间,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的有效结合,利用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
一、对于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以“新四化”建设为服务中心的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四化建设的重要性,其中工业化建设仍为发展的重要核心。
以煤炭化工钢铁行业为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新型工业化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基于现代工业化环境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煤炭化工钢铁行业现状,准确提出新型人才需要的特征以及规模,完善对于人才机构的培训以及调整,把岗位评价、实践培育、人才精细化管理,努力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以大学为主导力量的研究机构的培养模式顾名思义,大学研究机构即为以大学设立的“研究中心”为主要的引才和培育基点。
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精英人才的相互吸引,充实的资金支持以及丰富的成果产出,以及精英的社会企业的参与,来对专业的人才进行吸引和培养。
第6卷第11期2014年11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Vol.6No.11Nov.2014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新兴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李盛竹,付小红(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065)摘 要:作为国家当前重点支持加快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对人才的素质技能有其独特的要求。
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角度,审视现有模式下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从激励机制、培养模式、协作途径及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4)11-0157-03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市场空间、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8%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等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战略新兴人才的培养,无论是规模、结构,还是素质和技能,还不能满足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本文拟从产学研一体化角度,在既有的教育资源和条件下,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视角,探索高校战略新兴人才培养的策略。
1 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特征1.1 知识型人才供求矛盾更为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涉及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各个层面,相应的产业人才学科领域包括了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农业、医药、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因此以信息网络、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先进制造、环境保护、市政建设、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等为代表的人才需求中,几乎全都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相关。
然而,许多产业领域仍由农民工构成了人力资源的主体,因此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于知识型人才的供求矛盾将更为突出。
1.2 基础学科的人才需求将会显著增加较长时期以来,我国众多企业较为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大与产品的模仿改进,而在创新投入方面长期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显著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相应地,我国应用型产业人才的培养与需求数量远大于基础型人才。
在战略新兴产业大发展背景下,企业研发与自主创新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基础学科的专业人才需求将会显著地增加[1]。
1.3 人才需求的技能与素质结构呈现出新特点企业以往较多地强调人才的实践型、技能型和专业性,并且非常注重人才的动力能力,但客观上人才不应当是标准化的产品,特别是针对致力于实现原始创新的基础性产业而言。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第一二产业的企业将较多需要能与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新型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能与企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既要求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积累,更要能具有与信息网络时代所匹配的学科融合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第三产业的企业将较多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金融、贸易、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市场研究、项目策划等专业人才,需要较强的收稿日期:2014-05-05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GX-126);国家社科基金(13BGL021)作者简介:李盛竹(1973-),男,四川成都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6卷动手能力,也需要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1.4 人才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将更为得到重视客观上看,以往我国企业较多地对人才的激励采用了“重短期轻长期”、“重物质轻精神”、“重使用轻开发”、“重高层轻基层”等方式,客观上导致了人才的低忠诚度与高流动率。
有调查表明我国员工的平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处于较高的位置。
我国企业要实现真正商业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凭借技术优势而不仅是成本优势牢牢把握着市场的主动权,不断拓展并保持企业发展空间和盈利前景,就必须突破以住依赖技术引进的传统增长模式。
无论是科研技术人才还是经济管理人才,其成长有着自身的独特规律。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与使命感、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重在长远发展的价值观。
基于上述的产业人才特点,仅依托高校的学院式培养或企业自身的职业式培训,很难满足人才的需求。
产学研协作的主体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它们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部门的支持下,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相互配合,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实现“1+1 2”的合作目标。
为了切实打破分散封闭,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2012年国家教育部实施了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
因此,从产业发展的层面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密切协作成为必然的长期发展趋势。
2 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协作培养中存在的问题2.1 传统的人才培养、评价与开发机制有待突破长期以来,在产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教育阶段,都是由高等院校承担。
自实行扩招以来,虽经过多年的改革与调整,但在传统人才教育模式方面实质上仍未取得有效的突破。
产业人才的培养客观存在着的“封闭式教学、错位式培养、自我式评价”缺陷依然如故。
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战略新兴产业对所需人才的特有要求,深入剖析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所存在的专业人才“供需脱节、结构失衡、比例失调、能力不足”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政策改革两方面入手,探索各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与开发合作机制,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企业实践,既重视学校培养又重视在职成长,既重视基础研究能力又注重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政策,就成为一个重要和急切的现实课题。
2.2 有效的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尚未形成虽然产学研之间发挥互补优势,开展人才合作培养有着显而易见的正效应,事实上,由于产学研这三类主体在组织目标上的显著差异性,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即使是在美国,类似于硅谷和斯坦福大学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典范也是不多的。
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具迫切性。
首先,我国产业界的独立研发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普遍忽视高水平研发机构的系统设置和战略布局;其次,我国高校仍处于明显的计划经济状态,基本超脱于现实的经济社会;其三,我国的科研机构一直处于半事业、半企业的尴尬状态,与企业的关系往往较为松散。
因此,如何确定科学可行的产业人才新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实践环节和特有的培养流程,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人才合作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2.3 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缺乏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产业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能够有较好积累,但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实践经验不足,自身积累的知识与企业的期望与需求缺乏适用性,与实际应用脱节现象突出;同时缺乏开放的视野和思路,对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没有深入的认识,等等。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就在于高校“双师型”师资人才缺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理论讲授为主,对适应市场需求的科研技术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结合的职业素质培养相对不足,未能准确把握产业对所需人才的特有要求。
3 对策与建议3.1 准确把握人才素质能力需求状况根据人力资源的胜任力模型,分别从知识与经验、技能、素质和行为四个维度着手分析界定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人才的类别与层次性,剖析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在研究开发人员、现代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人员、技术工程人员、技术操作人员等各个层面上的特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与需求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培养状况和市场需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人才的需求结构,分析目前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在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差距,为改革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方向。
3.2 加快探索社会各方合作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从利益相关者:政府、学校、企业等角度,来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依托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探索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市场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和政府支持的联合培养人才路径与利益激励机制,建立培养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的社会各方合作渠道,构建体现高校开放式办学与市场化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新机制。
将人才培养的范围延伸到人才成长的全过程。
从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研究拓展到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特殊专业人才851第11期李盛竹,等: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新兴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培养规律研究;从针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培养方式的研究,延伸到企业评价、社会参与、产业促进等人才培养与成长全过程研究,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与评价,突出教学评价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强化功能,形成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全面提升的教学评价持续改进机制。
3.3 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分析当前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的产业导向性,教师素质能力结构、管工结合以及产学研合作程度等要素;评价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分析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创新的动因,研究各种内外部因素与理想的产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间的相关性,以及由此引致的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心。
针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专业人才数量急缺、结构失衡、培养错位的现状,分析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特征,梳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构建能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完善人才培养配套政策改革。
从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等维度,不断完善高校与企业等社会各方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鼓励政策;完善政府的战略新兴产业集聚政策、政产学研资合作办学政策和社会联合培养人才政策等,制定实施激励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改革方案。
3.4 推动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与课程设置体系改革找准影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人才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因素,遵循现代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新规律、新规范,确立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围绕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征,探索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合的人才培养。
在人才的高校培养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学生企业化项目的锻炼,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与产业发展的趋势相符。
研究各类知识和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先序列,确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在课程安排、学习时间上的合理比例;研究各类课程中教与学、学与练、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改革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设计方式,研究管、工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化教育与一般化教育的协调模式,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统一模式,制定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与课程设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