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0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一、交通站规范设计1.位置选择:交通站点的位置应选在交通流量较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便于人们的出行需求。
同时,要考虑到周边环境: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道路宽度,是否与其他交通设施相连等。
2.建筑形态:交通站建筑应具备辨识度高、方便乘客出入、布局合理等特点。
例如,可以建造标志性的建筑物、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和标志,保证交通站点的易辨识性。
3.停靠区域:交通站点的停靠区域应合理规划,以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停靠需求。
例如,在公交车站,需要设立足够数量的候车亭,保证乘客有足够的候车空间。
4.候车设施:交通站点的候车设施应包括充足的座位、遮阳设施、宣传栏、公共厕所等,以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候车环境。
二、交通场规范设计1.建设规模:交通场的规模应根据当地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例如,大型城市或交通枢纽需要建设规模较大的交通场。
2.道路规划:交通场的道路应设计为宽敞、通畅,并考虑到不同车辆类型的运行需求。
例如,需要设置专用车道、货车通道、非机动车通道等。
3.停车设施:交通场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包括室内停车区和室外停车区,以满足停车需求。
同时,要设置停车指引标识,方便车辆进出和停放。
4.服务设施:交通场还应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如售票厅、换乘区、候车区、出租车站点等,以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交通厂规范设计1.建筑布局:交通厂区的建筑布局应合理规划,包括车辆维修区、储存区、检查区、运营管理区等。
不同功能的区域应有明确的界限,以提高工作效率。
2.设施设备:交通厂区要配备各种设施设备,如车辆维修设备、停车设施、洗车设备、加油设施等,以支持交通运营工作的顺利进行。
3.环境保护:交通厂区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要有噪音、污染控制措施,配备处理废弃物的设备。
4.安全设施:交通厂区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防盗设备等,以保障工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以上是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第四节渡轮站第三章停车场第一节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第二节停车场的用地和布置第三节停车场的进出口第四节低级保养第五节工间第六节油料管理第七节清扫机械第八节办公及生活性建筑第九节绿化第十节多层与地下停车库第十一节出租汽车停车场第四章保养场第一节功能与场址第二节平面布置和用地第三节生产与生活性建筑第四节油库第五节出租汽车保养场第六节保养中心第五章修理厂第一节建厂与用地第二节库房、道路、其它第三节渡轮修理厂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条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一章 总则第 1.0.1 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 场、 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 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 2.1.4 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 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 2.1.5 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 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 2.1.6 条 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 道 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 2.1.7 条 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
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 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
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
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 2.1.8 条 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 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 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
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 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 20〜25%。
在出入口后退2m 的通 道中心线两侧各 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
第2.1.9条 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 7.5m 。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对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
一、场站布局1. 场站布局应符合交通规划,与周边道路网络相协调。
考虑道路通行流量和交叉口设置,避免拥堵和交通事故。
2. 场站布局应考虑到乘客出行的方向和目的地,以及换乘需求。
设置进站口和出站口,方便乘客进出车站,减少人流拥堵。
3. 考虑到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差异,设置站点候车厅和室外候车区,以满足乘客的等候需要。
二、设施设备1. 候车区设施应满足乘客的基本需求,包括座椅、遮阳设施、风雨棚、售票窗口等。
同时,还应设置垃圾桶、便民电话等。
2. 设计人性化的导向标识和候车信息显示系统,提供车辆到站时间、线路信息等实时信息,方便乘客准确判断等候时间。
3. 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坡道、轮椅通道、盲道等。
4. 在场站周边建设自行车停车区,鼓励公共交通与非机动交通的衔接,提供便捷的换乘环境。
三、安全措施1. 在场站出入口设置警示标志和指示标线,引导乘客有序进入和离开车站。
考虑到夜间安全,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
2. 在场站候车区设置防护设施,防止乘客坠落事故和碰撞事故的发生。
3. 增加摄像头和警务室,加强监控和保安力量,提升场站的安全性。
并加强警示教育,告知乘客注意自身安全。
四、环境保护1. 为减少噪音和污染,应设置噪音屏障和空气净化设施,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2. 考虑到水资源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可在场站设置节水设施和节能照明设备。
3. 考虑到城市绿化的需要,可在场站周边布置花坛和绿化带,提升景观质量。
以上是对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
这些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的出行品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公交场站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交系统高效运作的基础设施。
合理规范的公交场站设计,不仅能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也能提升城市形象,保障乘客出行体验。
下面是我对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的一些建议。
首先,公交场站的布局应合理。
公交车站应根据客流量和空间布局情况,科学规划站黄线、上下车道、候车亭、站牌等基础设施的位置,确保乘客出行的便利性和流线性。
同时,公交车站的规模应与客流量相匹配,以避免拥挤和滞留现象的发生。
其次,公交场站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乘客的需求。
候车亭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客的舒适性和保护性,防止乘客在恶劣天气下受到雨雪侵袭。
候车亭内应设有座椅、灯光和风扇等基础设施,以便乘客得到适合的休息环境。
同时,公交场站还应考虑残疾人、孕妇和老年人等特殊旅客的需求,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等,方便他们的出行。
再次,公交场站的安全性要得到保障。
公交场站应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以防止乘客在候车期间发生公交车与其他车辆之间的意外碰撞。
此外,公交场站的设施要能够防止乘客发生乘车和下车时的摔倒、冲撞等意外情况。
因此,公交场站的地面应铺设防滑材料,设置合理的站牌、指示牌和警示线等,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另外,公交场站的环境应美观整洁。
公交场站的周边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没有垃圾和雨水积存。
公交车站外观设计应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体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特色。
公交场站的园林绿化工作应得到重视,绿化带应提供充足的阴凉和舒适的休息空间。
最后,公交场站的信息提示要及时准确。
公交车站的站牌和广播系统应能够及时展示公交车辆的到达时间和发车线路,方便乘客及时了解公交车的运行情况。
此外,公交场站应设置合理的标识和指示牌,方便乘客找到公交车站,并选择合适的车辆。
这样能够提高公交出行的效率,节省乘客的等待时间。
综上所述,公交场站的设计要求规范,既要充分考虑乘客的需求,又要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还要彰显城市的美观和特色。
只有合理规范的公交场站设计,才能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输效率,提升城市形象,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发布时间:1987-12-03 信息来源:市规划局作者:不详字体: 大中小(双击滚屏)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入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于城市居民出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公交场站设计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条件,提升城市的整体交通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交场站设计的规范。
首先,公交场站的位置至关重要。
公交场站应位于交通枢纽附近,既方便市民出行,也便于不同出行方式的转换。
同时,公交场站不应设置在繁忙道路的拐角处,以免影响交通的通畅。
其次,公交场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客出行的便利性。
公交场站的站台宜宽敞明亮,有舒适的座椅供乘客休息等待。
站台上应设置足够的候车标识牌,包括公交线路、候车时间等信息,方便乘客查询。
此外,站台应设有遮阳设施,提供遮蔽和防雨功能,以便乘客在恶劣天气下等到公交车。
再次,公交场站的出入口设计应合理。
入口通道宜宽敞且易于辨识,站台出口不应阻碍乘客的行进。
出入口通道上应设有标示路线的指示牌,使乘客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进入和离开站台。
此外,公交场站也应该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
为了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乘坐公交车,公交场站应配备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斜坡、轮椅坡道等。
此外,站台上还应设有指导语音和指引标识,以提供便利。
最后,公交场站的环境设置也至关重要。
公交场站应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定期清扫站台和周围区域,设立垃圾桶等设施,以保持卫生。
同时,公交场站周边的绿化应予以重视,种植树木和花草,改善环境氛围。
总而言之,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应考虑到乘客出行的便利性、通行的顺畅性以及环境的舒适性。
通过合理布局、充足的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能够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
这些规范的遵循有助于提升城市的交通形象,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
为了保证公交场站的设计与建设质量,提高市民的乘车体验,制定一系列的公交场站设计规范非常必要。
一、规划原则1.便利性原则:公交场站应在市区交通及人流密集的地点规划,方便市民乘车。
同时也要考虑到市民乘车换乘的需求,避免长途换乘,提高换乘效率。
2.可达性原则:公交场站周边应有便捷的步行、非机动车出行条件,方便市民抵达站点。
场站周边应设有无障碍通道,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
3.安全性原则:公交场站必须安全可靠,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要得到妥善规划和改善。
公交站点设置应避免与交通枢纽、高速公路、繁忙道路等隐患区域过于接近。
二、站点布局1.站点尺寸:公交站点面积应根据乘客流量和车辆运行情况合理确定,充分考虑到站点的疏散、安全和容纳能力。
2.站点类型:根据乘客数量及场地条件,分为常规站和快速站。
常规站可设置适当的座椅、候车亭、自动售票机等设施;快速站主要提供最基础的候车条件。
3.站点设置:公交站台要设置在路边或道路沿线,不占用车行道或人行道,避免损害交通流畅和行人出行。
站牌应设置在易被乘客看到的位置,并标明公交路线及运营时间等信息。
三、候车设施1.候车亭:候车亭应设置在站点中心位置,具备防风、遮阳、避雨等基本功能,亭内应设有座椅、广告位和交通信息发布设备。
2.座椅:座椅应根据站点的客流量和乘客需求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3.自动售票机:对乘客来说,自动售票机是提高购票便利性的重要设施之一,应设置在候车亭内或附近。
四、道路与站点连接1.无障碍通道:公交场站应设有无障碍通道,便于行动不便的乘客进出站点,通道应宽敞平整,坡度适宜。
2.非机动车通道:为鼓励绿色出行,公交场站周边应设有便捷的非机动车通道,方便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市民进出站点。
3.站点标识:站点标识应明确,便于乘客对站点的辨认和找寻,标识要大而明显,字体清晰易读,避免繁复的设计。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得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城市规划得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得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与出租汽车新建、扩建与改建得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得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得其它有关标准与规范得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首末站得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得为大型站;26~50辆得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得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得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得需要与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得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与道路客流主要方向得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得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得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得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得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得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得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得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在设置无轨电车得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得偏线距与架设触线网得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得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得可能性与合理性。
第2、1、6条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得回转轨迹划定足够得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得地方,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公交场站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方便市民出行至关重要。
在公交场站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站点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行。
下面将对公交场站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公交场站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到周边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建筑物分布等因素,以满足尽可能多的市民需要。
站点周边应设立标识牌、指示牌等,帮助市民找到站点,并提供站点周边的街道、道路等交通信息。
其次,公交场站的布局应尽量避免交通拥堵和混乱。
站点入口处应设立明显的标志标识,并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入口,以便市民进出。
站点周围的道路应宽敞,以确保公交车辆能够顺利进出,并可以停靠和等候。
公交场站的设施和设备是站点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设置合理、方便、实用。
首先,在站台区域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大小的候车亭,以提供遮阳保护和休息空间。
候车亭应设有座椅、候车信息显示屏等,方便市民等候公交车辆。
同时,为了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候车亭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坡道等。
其次,为了提供准确的候车信息,公交场站应设置电子候车信息显示屏,展示公交车辆的到站时间和路线信息。
这样,市民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公交车辆的到达情况,减少等候时间。
此外,公交场站的照明和安全设施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照明设施应满足照明需要,确保站点在夜间也能提供足够的照明。
安全设施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报警器、消防设备等,以确保公交场站的安全性。
最后,要注意公交场站的环境美化和公交广告设置。
对于公交场站周围的空地,应进行绿化和美化,种植适宜的植物,增加绿化带和景观设施。
公交广告的设置应合理控制,避免过度设置,影响站点整体形象和市民的使用体验。
总之,公交场站设计规范应综合考虑交通流量、人群需求、安全、舒适以及环境美化等因素。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与交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以确保公交场站的建设符合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民出行需求。
【关键字】建筑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第四节渡轮站第三章停车场第一节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第二节停车场的用地和布置第三节停车场的进出口第四节低级保养第五节工间第六节油料管理第七节清扫机械第八节办公及生活性建筑第九节绿化第十节多层与地下停车库第十一节出租汽车停车场第四章保养场第一节功能与场址第二节平面布置和用地第三节生产与生活性建筑第四节油库第五节出租汽车保养场第六节保养中心第五章修理厂第一节建厂与用地第二节库房、道路、其它第三节渡轮修理厂第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第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得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城市规划得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得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与出租汽车新建、扩建与改建得站、场、厂。
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得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得其它有关标准与规范得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首末站得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得为大型站;26~50辆得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得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得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得需要与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得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与道路客流主要方向得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得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得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得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
在缺乏空地得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得地方。
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得交叉点上。
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得交通枢纽站。
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在设置无轨电车得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得偏线距与架设触线网得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得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得可能性与合理性。
第2、1、6条
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得回转轨迹划定足够得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得地方,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2、1、7条
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
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得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得60%。
停车坪内要有明显得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
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得整体。
第2、1、8条
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得入口与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得3~4倍。
若站外道路得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
在出入口后退2m得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瞧到站内或站
外得车辆与行人。
第2、1、9条
首末站非铰接车得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
候车廊得建设规模,按廊宽3m规划。
廊边应设置明显得站牌标志与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
候车廊得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各城市应根据本地得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合。
第2、1、10条
首末站周围宜安排绿化用地(包括死角及发展预留用地),其面积宜不小于该站总用地得15%。
第2、1、11条
首末站得建设规模应根据每条营运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得数量确定。
规划部门作城区得新建、改建、扩建规划时,应配套安排首末站得规划用地。
对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得首末站宜结合用地条件适当放宽用地标准。
第2、1、12条
首末站得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90~100m2计算。
若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少于10辆或者所划用地属于不够方正或地貌高低错落等利用率不高得情况之一时,宜乘以
1、5以上得用地系数。
首末站安排在建筑物内时,用房面积宜因地制宜。
首末站若用作夜间停车,其停车坪应按该线路营运车辆得全部车位面积计算。
第2、1、13条
为了确保首末站得建设规模,回车道(行车道)与候车廊得用地不包含在90~100m2得计算指标内。
第2、1、14条
末站停车坪得大小按线路营运车辆车位面积得10%计算;末站生产、生活性建筑面积一般为首站建筑面积得12~15%。
若全线单程运行时间超过30min,则末站增加开水间、备餐间等建筑,全站建筑面积宜为首站得20%。
第2、1、15条
若首末站建加油设施,其用地应参照GBJ 67—84《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得有关要求另行核算后加入,并按其要求建设。
第2、1、16条
车队办公用地应按所辖线路配备得营运车辆总数单独进行计算(不含在首末站用地指标内),计算指标宜每辆标准车1m2。
第2、1、17条
枢纽站得建设必须统一规划设计,其总平面布置应确保车辆按路线分道有序行驶;在电、汽车都有得枢纽站,应特别布置好电车得避让线网与越车通道。
枢纽站得用地参照第2、1、2条因地制宜进行核算。
城市规划部门宜在枢纽站附近安排自行车停车处。
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
第2、2、1条
中途站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过得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
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部门有责任为这些站点得设置提供方便。
如所设站点与城市交通管理规则确有矛盾,妨碍交通,应协商调整。
第2、2、2条
中途站应沿街布置,站址宜选在能按要求完成车辆得停与通两项任务得地方。
第2、2、3条
在路段上设置停靠站时,上、下行对称得站点宜在道路平面上错开,即叉位设站。
其错开距离宜不小于50m。
在主干道上,快车道宽度大于或等于22m时也可不错开。
如果路旁绿带较宽,宜采用港湾式中途站。
第2、2、4条
在交叉路口附近设置中途站时,一般设在过交叉口50m以外处。
在大城市车辆较多得主干道上,宜设在100m以外处。
第2、2、5条
几条公交线路重复经过同一路段时,其中途站宜合并。
站得通行能力应与各条线路最大发车频率得总与相适应。
在并站得情况下,电、汽车不应共用同一停靠点;两条以上电、汽车共用同一车站时,应有分开得停靠点,其最小间距宜不小于2~2、5倍标准车长;共用同一停靠点得线路宜不多于3条。
第2、2、6条
中途站得站距要合理选择,平均站距宜在500~600m。
市中心区站距宜选择下限值;城市边缘地区与郊区得站距宜选择上限值;百万人口以上得特大城市,站距可大于上限值。
第2、2、7条
公共交通得线路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
其取值市区线路宜取该城市平均运距得二倍,市郊线路宜不大于其三倍。
第2、2、8条
一般中途站仅设候车廊,廊长宜不大于1、5~2倍标准车长,
全宽宜不小于1、2m。
在客流较少得街道上设置中途站时,候车廊可适当缩小,廊长最小宜不小于5m。
第2、2、9条
单程运行在30min以上得较长线路上,线路中间得中途站、在市中心主要交通要道上设置得中途站或者在客流较多得地方设置得中途站,均宜设中间调度室。
第2、2、10条
中途站候车廊前必须划定停车区。
在大城市,线路行车间隔在3min以上时,停车区长度宜为一辆670型铰接车车长加前后各5m得安全距离;线路行车间隔在3min以内时,停车区长度为两辆670型铰接车车长加车间距5m与前后各5m得安全距离;若多线共站,停车区长度最多为三辆670型铰接车车长加车间距5m与前后各5m得安全距离,停车区宽度一律为3、5m。
在中小城市,停车区得长度视所停主要车辆类型而定。
通过该站得车型在两种以上时,均按最大一种车型得车长计算停车区得长度。
第2、2、11条
在车行道宽度为10m以下得道路上设置中途站时,宜建避车道,即沿路缘处向人行道内成等腰梯形状凹进应不小于2、5m,开凹长度应不小于22m(即17+5m)。
在车辆较多、车速较高
得干道上,凹进尺寸应不小于3m。
第2、2、12条
在设有隔离带得40m以上宽得主干道上设置中途站时,可不建候车廊,城市规划与市政道路部门应根据城市公交得需要,在隔离带得开口处建候车站台,站台成长条形,平面尺寸长度应不小于二辆营运车同时停靠得长度,宽度应不小于2m,站台宜高出地面0、20m。
若隔离带较宽(3m以上)可减窄一段绿带宽度,作为港湾式停靠站。
减窄得一段,长度应不小于二辆营运车同时停靠得长度,宽度应不小于2、5m。
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
第2、3、1条
出租汽车应在客流较大而又繁忙得火车站、航运与公路客运站、医院、大型宾馆、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与游览活动中心、大型居住区与交通枢纽等地方设站。
第2、3、2条
营业站宜在半径为1、5km得服务范围内,在街头设置若干呼叫出租汽车得专线电话,方便群众就近日夜租车。
第2、3、3条
一般营业站得营业小轿车数在30辆以下;大型营业站在3150
辆其它类型车辆均按上海760型小轿车折算。
第2、3、4条
营业站得规划用地宜按每辆车占地不小于32m2计算(其中,停车场用地宜不小于每辆车26m2,建筑用地宜不小于每辆车6m2)。
营业站得建筑项目一般包括:营业室、司机休息室、蒸饭茶水间、候车室、厕所等,每个项目得建筑面积据每个站得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营业站得建筑式样、色彩、风格应具有鲜明得地区及出租汽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