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494.50 KB
- 文档页数:18
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成语典故关于邯郸的成语大全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成语典故关于邯郸的成语大全在成语形成的过程中,与邯郸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在汉语全部万余条成语中,竟有1584条之多出自邯郸。
而且这些成语大部分属于有历史典故的部分,比如“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完壁归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一言九鼎”、“背水一战”等,这一非常奇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映衬出邯郸文化底蕴的厚重。
邯郸有许多因成语典故而得名的文物古迹,比如学步桥、回车巷、黄粱梦吕仙祠、毛遂墓等,到那里不仅能欣赏历史遗存,而且能感悟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弘扬成语这一语言文字艺术的奇葩,邯郸在市区内修建了一座“邯郸成语典故苑”,邀请著名书法家将100多条成语典故书写、篆刻于奇石、碑林、亭台之上,成为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
今天小编就分享一些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故事:1、邯郸学步邯郸学步的来历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
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
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
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这成了他的心病。
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有关邯郸的成语
1、邯郸学步:比喻学习取法仿效他人。
2、邯郸酿酒:比喻做任何事情不出路子,就先设法制定规矩。
3、挂羊头卖狗肉:形容欺骗行为,冒充或着装其它东西卖给人。
4、牛郎织女:形容朱两情相悦或夫妻分离重聚的感情。
5、邯郸来使:比喻有重大使命肩负而前往。
6、邯郸大观:比喻看到许多难以回忆的奇景纷呈。
7、邯郸布衣:比喻只有穷困之中才有救治的能力。
8、邯郸府城:比喻重要的地方有充分的保障。
9、邯郸市郊:比喻来去的事情必须准备到位。
10、邯郸夜宴:比喻在夜晚举行联欢活动。
11、邯郸墓地:比喻一件事做得有失厚道。
12、蜗牛带珠:比喻缓慢而扎实的进步。
13、邯郸遗恨:比喻 sore that cannot be healed.
14、负荆请罪:形容要自负其过,求贴罪情。
15、邯郸节日:比喻愉悦的节日盛宴。
16、泉台拱手:形容恭谨有礼。
17、邯郸远游:比喻超越自身常规而追寻理想。
18、快马加鞭:比喻急迫、加紧地催促事情开展。
19、沧海桑田:形容极大的变化或者改变。
20、群山围邯:比喻险要、坚韧。
邯郸成语典故及其景点
邯郸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成语典故。
以下是一些邯郸成语典故及其相关景点:
1. 邯郸之梦:
典故出自《汉书·循吏传》,故事中有个叫范增的官员作梦说“请将邯郸故城築,取河阳南鼠籠。
” 后来梦境成真,范增果
然被任命为汉武帝的循吏,修葺邯郸故城。
邯郸市目前设有
范增纪念馆。
2. 失马塞翁:
典故出自《后汉书·苏武传》,故事中苏武放牧时遇到野马,
将之驯服后,他的朝廷的父老为他筹备了一匹良马,但后来这匹马却被狼群所杀。
这个典故常用来比喻命运的反复无常。
邯郸市有失马塞翁故居和明清古建筑群,是一个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
3. 守株待兔:
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五》,故事中有个叫东郭牧的农夫,
他在地里耕田时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一棵树桩上,从此他每天都守株待兔,希望有兔子撞死在他的树桩上。
这个典故常用来比喻盲目地等待幸运降临。
据说在邯郸市内有东郭牧的坟墓和纪念碑。
邯郸市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历代皇陵、丛台公园、石门桥等。
这些景点可以让游客感受到邯郸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景之美。
邯郸成语典故景点摘要:1.邯郸成语典故的背景介绍2.邯郸成语典故的代表性景点介绍3.邯郸成语典故的文化价值及其传承意义4.如何利用邯郸成语典故进行文化旅游推广正文:邯郸,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以其丰富的成语典故闻名于世。
这些成语典故,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邯郸独有的文化瑰宝。
一、邯郸成语典故的背景介绍邯郸成语典故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当时,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成为了成语典故的发源地。
后世历史长河中,邯郸不断涌现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如“胡服骑射”、“负荆请罪”等,这些典故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揭示了人们的生活智慧。
二、邯郸成语典故的代表性景点介绍1.丛台公园:丛台公园是邯郸市内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典故而得名。
公园内有胡服骑射雕像,展示了赵武灵王勇敢果断、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
2.邯郸成语碑林:位于邯郸市博物馆附近的邯郸成语碑林,将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以碑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邯郸成语典故的魅力。
3.学步桥:学步桥位于邯郸市丛台区,传说是赵国太子申基于公元前310年左右修建。
桥畔有一组雕塑,展示了太子申步入学步桥的场景,寓意着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进取。
三、邯郸成语典故的文化价值及其传承意义邯郸成语典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这些典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如何利用邯郸成语典故进行文化旅游推广1.加强对邯郸成语典故的研究和整理,挖掘其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2.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如成语典故主题展览、情景剧演出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邯郸成语典故的魅力。
3.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为游客提供互动式、体验式的游览体验。
4.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让更多人了解邯郸成语典故,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
邯郸成语故事邯郸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城市,它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富有哲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邯郸成语故事吧。
成语一,邯郸学步。
相传在邯郸城里,有一位父亲教孩子走路,他每天都带着孩子到城外的草地上,让孩子在草地上学步。
孩子刚开始学步的时候,显得摇摇晃晃,不稳当,但是父亲却一直鼓励他,不断地指导他。
慢慢地,孩子学会了稳健地走路,不再摇摇晃晃了。
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学习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成语二,邯郸之梦。
相传,邯郸城里有一个年轻人,他一直向往外面的世界,希望能够闯荡一番。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景象,经历了许多奇妙的事情。
当他醒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到过那个地方一样,但是他又觉得那只是一个梦而已。
于是,他就用“邯郸之梦”来形容那些虚幻的幻想和奇异的景象。
成语三,邯郸驿路。
邯郸城里有一条驿路,这条驿路通往远方,是连接邯郸和其他城市的重要通道。
相传,这条驿路曾经发生过一件重大的事件,这件事情对邯郸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于是,人们就用“邯郸驿路”来形容那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成语四,邯郸县令。
邯郸城里有一位县令,他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官员,深得百姓的爱戴。
他在任上推行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政策,使得邯郸县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后来,人们就用“邯郸县令”来形容那些为民造福的官员。
成语五,邯郸先生。
邯郸城里有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先生,他为人正直,深受人们尊敬。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为人处世上也有很高的道德标准。
后来,人们就用“邯郸先生”来形容那些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邯郸成语故事的介绍,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富有哲理。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成语故事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邯郸著名十个成语1、邯郸学步。
有一个寿陵人到邯郸去学走路,结果没学好,反而自己连路都不会走了,只能爬回去。
2、毛遂自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中国典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
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3、三人成虎。
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4、黄粱美梦。
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
比喻虚幻的梦想。
5、一言九鼎。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公元前513年,赵国缔造者赵鞅曾用生铁铸刑鼎,象征铁的法律不可更改。
6、胡服骑射。
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7、难至节见。
指只有大难当头时,才能显出人的节操,常比喻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
也是赵武灵王时的事。
8、价值连城。
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和氏璧的事。
9、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和氏璧的事。
10、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蔺相如去献和氏璧时的事。
11、梅开二度。
第二次的意思。
说的是陈杏元和梅良玉的爱情故事。
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与邯郸相关的成语典故及其相关景点:1.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相传在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于是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结果,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相关景点:学步桥位于邯郸市区北关街,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
古桥旁边坐落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一对步履优雅的男女后面爬行的石雕,它逼真地描绘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是邯郸市内的一大著名景点。
2. 黄粱美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从前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见一个道士,道士送他一个枕头,说可以在梦中实现自己的任何愿望。
卢生非常高兴,就开始在枕头上睡觉。
他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发现只是一场梦,他感到非常失望。
相关景点: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丛台区黄粱梦镇,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庙宇之一。
景区内有八仙阁、钟离殿、吕祖殿等景点,其中的卢生殿是为了纪念卢生在梦中的经历而建造的。
3. 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相关景点:回车巷位于邯郸市区丛台区串城街南段,相传战国时赵国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回车巷。
回车巷呈东西走向,巷宽 2.3 米,全长约75 米,回车巷口有一座纪念碑,碑上刻有蔺相如为廉颇回车让路的历史故事。
邯郸经典成语典故(正反面)邯郸成语典故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地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地遗产.在人们日常所用地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于以邯郸为中心地赵国.据不完全统计,同赵国及邯郸历史相联系地成语典故多达百余条.因此,邯郸有“成语之乡”地美称.1、胡服骑射典自《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是赵国地一位奋发有为地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地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地军事改革.改革地中心内容是穿胡人地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地作战方法.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固步自封,应学习别人地长处,勇于改革.相传,邯郸市2、“.赵惠赵王说:“3、邯郸学步典自《庄子·4、黄梁美梦5、负荆请罪见于《史记.廉.这个成”遗址.现在,人们用“完壁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邯郸成语典故6、破釜沉舟典自《史记·项羽本记》.敌军围赵王于巨鹿,项羽前峰初战少荆.项羽率大军渡过漳河后,沉船破釜.持三日粮进军,义无反顾,以示一往直前,决不后退地决心.7、奇货可居典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投机商吕不韦于赵孝成王时在邯郸遇到在赵国做人质地秦公子异人,认为他可以作为自己搞政治投机地资本,便说“奇货可居”.于是他先在经济上支持异人,并把与自己早已暗中同居、身怀有孕地赵姬让给异人为妻.接着又买通秦昭王地太子安国君宠爱地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儿子,后又帮助异人回国.秦昭王死后,安国君继位,不久国君又逝世,立异人为秦庄襄王,赵姬所生之子政为太子,即后来地秦始皇,吕不韦也因此当了秦国地丞相.这个成语比喻挟持某种独特地技能或成就作为资本,以博取名利地位.8、毛遂自荐典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地门客.当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时,毛遂以囊锥自喻,说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了,并自荐同往. 后来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没有结果,毛遂上前展露才华,陈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应派兵救赵.9、纸上谈兵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地儿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中秦王反间计,让他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后被秦军射死,部下40万人全部被俘.以后人们用纸上谈兵比喻只会高谈阔论而无真本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10.由国实力最强..我还敢人们常用“。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据不完全统计,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它们以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寓于情趣、耐人寻味而成为中国汉语言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这些成语典故中,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也有500条之多。
2005年10月26日,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成语典故文化已成为邯郸市十大文化脉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邯郸的成语故事
邯郸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古老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据说,邯郸是古代的一个国家首都,因此有许多有趣的成语与这个城市有关。
成语一: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是一个形象地描述某人盲目模仿他人或跟风行为的成语。
相传,在
邯郸有两个孩子互相模仿着河北地区的步伐,他们认为那样走路才是正确的方式。
这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谨慎选择我们的行为模式,不要盲目跟从。
成语二:邯郸之梦
“邯郸之梦”是形容一个虚幻的幻想或者完全不切实际的期望。
这个成语来自于
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名叫诸葛亮的智囊师曾梦到自己去了邯郸,因此,人们用“邯郸之梦”来形容虚幻的梦想或者幻觉。
成语三:邯郸不破
“邯郸不破”指的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城池或者固执顽固的意志。
古代邯郸曾经是
一座坚固的城市,被敌军围困时却从未被攻破。
因此,“邯郸不破”成为一个形容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事物的成语。
以上是与邯郸有关的三个成语的故事。
这些故事传承了邯郸的历史和文化,同
时也以独特的方式丰富了汉语的成语库。
通过了解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邯郸成语大集一、邯郸学步。
这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到家乡。
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如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倾向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结果学得不伦不类。
在邯郸市区中心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学邯郸人走路的。
现存的石桥建于明代,已不再通车,围绕石桥修建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广场,把学步的故事刻成雕塑教育后代,广场还刻立了许多碑文,讲述着邯郸的历史,雕塑上面刻了与邯郸有关的成语条目,寓教于乐,很有意思。
二、负荆请罪。
在邯郸市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
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
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
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
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
这是个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成语。
三、黄粱美梦。
这个故事跟战国没什么关系,但是故事发生在邯郸。
说古时候有个姓卢的书生进京赶考,路过邯郸投宿店家,穷困潦倒,失意落魄,独自慨叹,恰遇吕洞宾也路过此地,见此情形打算开导开导他,就给了他一个瓷枕头,卢生枕着枕头入睡后开始做梦,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出身富庶人家的美若天仙的女子为妻,又进京考中了进士,继而到处建功立业,当了宰相,后被妒贤嫉能的奸人陷害险受牢狱之灾,后来转危为安,子孙满堂,终老而死。
关于邯郸的成语
1、古邯花开:这是邯郸历史悠久的一句成语,传说是公元前362—280年,韩国群英集结,抗击秦国的当时,邯郸的凤凰花以群英的血染红,这句成语便由此而来。
它象征着邯郸人民为祖国作出的牺牲与奋斗。
2、中山狼烟:中山是邯郸古名,这句成语以立志斩暴政的勇士的故事而流传。
据说,郭子仪南突略,杀到邯郸而遭遇守城群雄,勇士们不计代价,在邯郸泰山(今肥乡县中山)与郭子仪一场恶战,凭借勇敢与智慧抵抗突击,邯郸方阵毒死了郭子仪,最后烟尘冲天,“中山狼烟”这句成语便产生了。
3、邯郸学步:这是一句非常流传的邯郸籍的成语,据说最早由一位叫冯骥才的大家传下来的。
冯骥才是一位著名的宋代官员,当时他在现在邯郸东北一带做官,在当地广播宣传,以“让孩子们把邯郸学步作为出门走路的标准”为主旨,随之而来的便是这句关于邯郸的成语。
4、高礼邯郸:这是一句古人用来称赞邯郸人民勤劳勇敢的成语。
据说它最早来自邯郸东郊的三清山,在这里邯郸人民振兴古国,历史上三清山被誉为热土,以此象征着邯郸的勤劳勇敢,那么这句“高礼邯郸”便成了对邯郸民族特征的有力肯定。
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100个邯郸,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中国文化中,邯郸也有着丰富的成语典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100个关于邯郸的成语典故。
1.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求真正理解和掌握。
2. 邯郸之梦:比喻虚幻的幻想。
3. 邯郸一梦:比喻一夜之间的变故。
4. 邯郸重步:比喻重复劳动,没有进展。
5. 邯郸之会:比喻虚假的会议。
6. 邯郸之病:比喻难以治愈的疾病。
7. 邯郸之音:比喻虚假的消息。
8. 邯郸之约:比喻虚假的承诺。
9. 邯郸之辞:比喻虚假的言辞。
10. 邯郸之谋:比喻虚假的计划。
11. 邯郸之饭:比喻虚假的食物。
12. 邯郸之酒:比喻虚假的酒。
13. 邯郸之舞:比喻虚假的舞蹈。
14. 邯郸之歌:比喻虚假的歌曲。
16. 邯郸之泪:比喻虚假的眼泪。
17. 邯郸之忧:比喻虚假的忧愁。
18. 邯郸之喜:比喻虚假的喜悦。
19. 邯郸之怒:比喻虚假的愤怒。
20. 邯郸之悲:比喻虚假的悲伤。
21. 邯郸之乐:比喻虚假的乐趣。
22. 邯郸之疑:比喻虚假的怀疑。
23. 邯郸之信:比喻虚假的信任。
24. 邯郸之爱:比喻虚假的爱情。
25. 邯郸之友:比喻虚假的友谊。
26. 邯郸之家:比喻虚假的家庭。
27. 邯郸之国:比喻虚假的国家。
28. 邯郸之城:比喻虚假的城市。
29. 邯郸之山:比喻虚假的山脉。
30. 邯郸之水:比喻虚假的河流。
31. 邯郸之云:比喻虚假的云彩。
33. 邯郸之风:比喻虚假的风。
34. 邯郸之日:比喻虚假的白天。
35. 邯郸之夜:比喻虚假的黑夜。
36. 邯郸之星:比喻虚假的星星。
37. 邯郸之月:比喻虚假的月亮。
38. 邯郸之天:比喻虚假的天空。
39. 邯郸之地:比喻虚假的地面。
40. 邯郸之墙:比喻虚假的墙壁。
41. 邯郸之门:比喻虚假的门。
42. 邯郸之窗:比喻虚假的窗户。
43. 邯郸之屋:比喻虚假的房屋。
44. 邯郸之桌:比喻虚假的桌子。
45. 邯郸之椅:比喻虚假的椅子。
邯郸——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徇邯郸,终身不言际。
”)《后汉书·光武记》注:邯,山名,郸,尽也。
邯山至此而尽。
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有三千年的历史,不仅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大量的成语典故便是其中一支奇葩。
邯郸学步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学步,学习走路的姿势。
此成语比喻生搬硬套,一味机械地摹仿,不仅学无成就,而且失掉了固有技能。
出处《庄子·秋水》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比喻避实就虚,借打击此处而解救另一处的危机,迫使敌人退兵的战术和计策。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胡服骑射胡服骑射:胡,中国古代指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
服,服装。
骑射,骑马射箭。
战国时,赵武灵王进行了一场军事改革,采用胡人的服装来代替中原传统的宽袖长袍的行军服装。
以骑马射箭来代替中原乘车持戈的作战方式。
“胡服骑射”也就被称作军事改革。
如今已在为改革的同义语。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负荆请罪负荆请罪:荆:荆条,落叶丛生灌木,古时可做刑杖。
负荆,背着荆条,是请罪受罚的意思。
此成语比喻主动向人认错赔礼,自请责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
交,交情,友谊。
比喻深挚的友谊,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奉公守法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纪,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不违法徇私。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辩不过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导致惨败。
后用此成语比喻不联系实际,只凭书本知识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胶柱鼓瑟:瑟,古代拔弦乐器,形似筝。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
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灵活变通。
邯郸成语典故大全1.邯郸学步: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缺乏自信心,经常感到事事不如人,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走路的姿势太丑。
一天,他在路上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
于是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去学走路。
在邯郸,他无论是看到小孩,老人还是看到妇女走路他都觉得好看,都学。
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2.围魏救赵: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
孙膑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3.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其服上褶下絝,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是骑射。
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而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4.完璧归赵: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典故有点长)“和氏之璧”落到赵惠文王手里不久,消息便传到秦昭襄王耳朵里。
秦昭襄王依仗秦国强大,想要得到和氏璧,佯称愿以15城来换。
接到秦王的信后,难坏了赵王君臣。
若是答应,怕上秦王的当,如不答应,又怕秦国攻打。
正在久议不决之时,宦官缪贤说:“我家门客蔺相如,有智谋,善言辩,而且一身是胆,可以与他商议。
”于是,赵王把蔺相如召来,问他有什么办法,蔺相如说:“秦国说用城换璧,赵国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秦国璧,秦国不给赵国城,秦国理亏。
邯郸成语典故景点
邯郸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有许多成语、典故和著名景点与之相关。
1. 成语:邯郸学步
典故:相传战国时期,邯郸有一位婆婆教孙子学步,教了七天,孙子仍然不会走路,而且婴儿也没见到地步忘记了牙牙学语。
后来,婆婆去世,为了不让孙子亲人伤心,儿媳妇抱着孙子哭的时候,孙子居然站了起来。
因此,邯郸学步就成了指别人学一些没有用的事情。
2. 景点:黑石山
典故:黑石山位于邯郸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相传商纣王梦见黑石山上有神仙求学,于是下令修建道观,供奉神仙。
后来,历代皇帝和文人墨客纷纷前往此地膜拜像山鬼神之事,因此形成了黑石山的道教文化。
3. 成语:邯郸之梦
典故:相传宋代庞洪和都、邯郸人,他病地民居被偷去,医
生为之劝解,庞洪却说:“邯郸一梦空忙,虚度了别人的一天,运作落到了邯郸太白旅社,能不能握住,还要吃到炖猴脑,有小人不干,也有些大人亲自上阵找机会实行坏小人,这个人是一种使命撒错线的人。
”这句话后来成了成语“邯郸之梦”,形
容空费心机,枉费心思。
4. 景点:尚义县
典故:尚义县位于邯郸市的北部,是中国古代名将尉迟恭的
故乡。
尉迟恭是北魏时期的重要将领,他曾在位于今尚义县的缴藏岭打败了侵略北魏的东魏军队。
尉迟恭在历史上英勇善战,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尚义县被视为他的故乡。
以上是邯郸的部分成语、典故和著名景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邯郸成语典故邯郸作为我国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仅在历史上占据着辉煌的一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于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
据不完全统计,同赵国及邯郸历史相联系的成语典故多达百余条。
因此,邯郸有“成语之乡”的美称。
1、胡服骑射典自《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固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2、“完壁归赵典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代,秦昭王欺骗赵国说,愿用15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秦国的当,这是赵国大臣蔺相如自愿请命带保玉到秦国完成换城任务。
临行时他对赵王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壁归赵”。
随后蔺相如到秦国献了璧,但见秦王没有换城之意,就凭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把和氏璧从秦王手里要回,派人送往赵国,并入宫指责秦王不讲信义,秦王知璧已经回赵,便无可奈何,只好送蔺相如回国。
现在,人们用“完壁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
3、邯郸学步典自《庄子·秋水》。
说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赵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的故事。
这个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4、黄梁美梦出自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
该书写的是有位叫卢生的秀才进京赶考途径邯郸,在附近一个村庄住店,遇见道人吕翁。
卢生自叹穷困,吕翁就给一个枕头,卢生枕着枕头入睡后,梦到自己娶了一位高贵美丽的妻子,并进京考中了进士,当了宰相,儿子也成了名门贵族,真是子孙满堂,福禄双全,一直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可是一梦醒来,店主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黄梁美梦”这个成语便由此而生,卢生经过的村从此得名黄梁梦村。
关于邯郸的成语20个
1. 邯郸学步:形容人勤奋学习,脚踏实地,模仿别人的经验。
2. 邯郸出师:比喻有才能的人受到重用,成为名师,获得成功。
3. 邯郸丧师:比喻失去教育家、名师或领导者,而使一个团体受到损害。
4. 邯郸兵变:比喻士兵或团体内部发生不和谐,结果互相斗争。
5. 邯郸折衝:比喻互相妥协、和解,取得共识,避免双方受损。
6. 邯郸之穴:比喻一个有困难的情况,会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7. 邯郸煮酒:比喻做准备,为将来做准备,充分准备好。
8. 邯郸飞碟:比喻发明或创造出一种新的东西,取得进步或成功。
9. 吃邯郸烧饼:比喻快速拼凑事物,取得良好的效果。
10. 走邯郸道:比喻一个人按照正确的道路走,取得良好的成果。
11. 歌邯郸舞: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和谐合作,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12. 邯郸金秋:比喻事业达到顶峰,取得巨大的成就。
13. 邯郸落叶:比喻失去成就、失去力量。
14. 邯郸血流:比喻大量的牺牲,大量的伤亡。
15. 邯郸大梁:比喻伟大的人物,伟大的领袖。
16. 邯郸花朝:比喻昙花一现,短暂而美丽的景象。
17. 邯郸墓地:比喻无法挽回的结局,一蹶不振的结果。
18. 邯郸烽火:比喻战争的火焰,烽火连天。
19. 邯郸赤壁:比喻征服困难,逆境中
取得胜利。
20. 邯郸雨露:比喻平均分配,恰当的分配与分享。